CN1779293A -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9293A
CN1779293A CN 200410094892 CN200410094892A CN1779293A CN 1779293 A CN1779293 A CN 1779293A CN 200410094892 CN200410094892 CN 200410094892 CN 200410094892 A CN200410094892 A CN 200410094892A CN 1779293 A CN1779293 A CN 1779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pporting base
intermediate gear
bearing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948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948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79293A/zh
Publication of CN1779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9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能装干式或浸泡式固定离合器简化控制系统,同时在固定离合器与支座联接处,即可安装测力器直接实时测力,使微机及时准确判断受力。本新型变速器还能装补偿器使轴承磨损间距自动补偿。其变速换向是一种高受力结构,利用它的高受力,能直接装于驱动轮用于变速制动,变速制动时可放大控制距离,提高滑动率精度,还能用于高转速下变速急换向克服惯性的目的。本新型变速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受力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目前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控制系统控制各档离合器使档齿轮工作,由于档离合器与档齿轮紧密连接,离合器随齿轮转动,给后端控制系统带来复杂连接结构,由于控制系统复杂也容易出现故障。离合器也只能采用浸泡离合器。离合器又是一种易损件,更换离合器内部磨片也十分不便。现有结构的支承轴承,轴承磨损间距只能在维修时通过加垫垫片才能补偿,没法自动补偿;在现有汽车中自动变速器结构也没法安装测力器,微机只能通过对发动机节气门位置、主动轴转速、车速进行逻辑运算才能判断受力,这样造成反应慢、精度低、也容易造成判断错误给安全带来隐患。其倒档也是一般受力结构,无法胜任高受力需要。其变速器适用范围小,体积大效率低。只能用于简单变速与换向,目前汽车、风力发电机、坦克等也只能采用上述自动变速器结构。
本发明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能装干式或浸泡固定离合器,简化控制系统,也易于更换离合器摩擦片,也能装自动补偿器,使变速器的轴承磨损间距自动补偿;在固定离合器与支座联接处,即可安装测力器直接实时测力,使微机及时准确判断受力。其变速器变速换向是一种高受力结构,能直接装于驱动轮用于变速、制动至换向,用于制动时,能放大控制距离,提高滑动率可控精度,也能在高转速下,达到变速急倒转,克服惯性目的。本变速器结构由于体积小受力大,在应用于风力发电机时,能够直接连接风叶座,缩短传动距离,在微风中经微机测速控制,风叶在某一设定转速下选择相应档位,形成一种高效集能风力发电机。利用变速换向的高受力,如将其变速器装于坦克驱动轮,使坦克变得十分灵活。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档齿轮组、变速换向齿轮组、补偿器、固定离合器组成。档齿轮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轴、中心齿轮组成;变速换向齿轮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轴、中心齿轮、锥齿齿轮、小锥齿轮、小锥齿轮支承座组成;补偿器由平面滚针轴承、花键螺栓、螺钉、平面蜗卷弹簧、弹簧套组成;固定离合器由液压泵壳体、液压泵活塞、离合器壳体、离合器活塞、离合器凸轮片、离合器磨片组成;档齿轮组根据档与档速比距离不同,即由中间齿轮支承座与中间齿轮支承座组合不同。第一组合:在内齿齿轮中,同圆心设置一圆柱中心齿轮,一中心轴,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中心齿轮,另一端用于与传动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为圆管构造,一端支承中间齿轮,另一端与固定离合器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上,使中间齿轮啮合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其连接形成了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的传动关系,由中间齿轮支承座固定于支座决定;内齿齿轮与中间齿轮支承座的传动关系,由中心轴固定于支座决定;中间齿轮支承座与中心轴的传动关系,由内齿齿轮固定于支座决定;它们之间变速关系,由内齿齿轮齿数与中心齿轮齿数决定;形成了固定支承变速,即可与固定离合器连接,在固定离合器与支座联接间,便能安装测力器。第二组合:根据上述组合,设置一档与档之间,近速比的变速结构,在上述基础上,在内齿齿轮中,另一中心齿轮同轴心,固定于中心齿轮,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与上述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镜相设置,中间齿轮啮合于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达到近速比变速目的。第三组合:根据上述第一组合,设置一档与档之间,远速比变速结构,在第一组合基础上,在内齿齿轮中,另一中心齿轮,同轴心固定于上述中间齿轮支承座圆管外径,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上述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啮合于内齿齿轮与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的中心齿轮,达到远速比变速目的。变速换向齿轮组:根据上述第一组合,设置一种变速换向结构,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中间齿轮支承座凸缘背端面同轴心连接一锥齿齿轮;一锥齿轮为圆管构造,一端为锥齿,另一端用于与固定离合器连接,其锥齿轮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齿面与中间齿轮支承座背端锥齿齿轮,齿面对朝设置,中间由小锥齿轮,以小锥齿轮支承座连接内齿齿轮支承,使小锥齿轮啮合锥齿齿轮与锥齿轮。当固定内齿齿轮时,转动中心轴,中间齿轮支承座和背端锥齿齿轮,与中心轴旋转方向相同转动,锥齿轮与中心轴反向转动;当固定中间齿轮支承座时,转动中心轴,锥齿轮和内齿齿轮方向相同与中心轴方向相反转动;当固定锥齿轮时,转动中心轴,中间齿轮支承座和内齿齿轮,与中心轴旋转方向相同。其传动关系形成了,中间齿轮支承座与锥齿轮进行离与合控制,便能使内齿齿轮改变转向,在改变转向的同时,中心轴转向始终不变。内齿齿轮改变转向时,是由小锥齿轮改变转向同时使小锥齿轮轴改变轨向;由于小锥齿轮与小锥齿轮轴能由多组分布,啮合锥齿齿轮与锥齿轮,所以达到高受力变速换向目的。同时也增加了变速器的应用范围,在用于制动时,对支承转动的固定离合器,离控制,锥齿轮连接的固定离合器,合控制时,中心轴转速将放大控制距离,其控制距离可根据需要,对中心轴转速进行控制。在应用于制动系统设计时,离合器应适应控制系统来决定。由于上述各组合,中间齿轮支承座与中心轴在同轴心设置,即在中心轴,连接中心齿轮端面与对朝零件端面,便能设置补偿器;在轴中心设置内花键,由一花键螺母,外径为外花键,内径为内螺纹;一螺栓,一端为外螺纹另一端为圆柱,圆柱端面为凹槽,螺纹与花键螺母内螺纹旋合;一平面蜗卷弹簧一端固于外径为外花键弹簧套内,另一端与螺栓凹槽连接,使其螺栓与花键螺母旋合方向相反旋开,顶开弹簧套,置于内花键滑动,构成补偿器。固定离合器,由液压泵活塞装于液压泵壳体,设置于离合器壳体柱面;离合器壳体内径为内花键,一端面为活塞槽装于离合器活塞;离合器磨片,内径为圆孔,外径为外花键与上述离合器壳体连接;离合器凸轮片,内径为内花键,用于与中间齿轮支承座连接,外边缘为凸沿,随中间齿轮支承座转动时产生凹凸,置于离合器磨片中间;转动离合器凸轮片,凸轮片外径产生凸轮作用,压于液压泵活塞,由于活塞缸内弹簧作用使其活塞上下滑动,将液体经过止回伐送离合器活塞,再经另一止回伐,从储液罐吸液;离合器活塞油路经伐门,伐门开时液体流回储液罐,伐门关时由于液压作用离合器活塞压缩离合器磨片,将离合器凸轮片抱死。另一液压室设置于液压泵活塞下端圆柱侧面,与储压罐经伐门油路联接,储压罐经止回伐,油路联接离合器活塞。当伐门开时,由于液压作用,储压罐内液体流进液压室,将液压泵活塞抬高,使液压泵活塞不受离合器凸轮片压缩及磨擦。另一油量活塞联接油量弹簧一端,置于壳体内,一油量螺栓以油量螺母旋合置于壳体,与油量弹簧另一端联接;油量活塞与液压泵活塞缸内油路联接,调节油量螺栓便能控制油量活塞行程,即能调节每次供应油量,有效地控制固定离合器滑动率。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组成变速器轴承磨损间距自动补偿,能装固定离合器、测力器利于微机及时准确判断受力,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而受力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第一组合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5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远速比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6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远速比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7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远速比第三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8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远速比第四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9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与远速比组合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0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与远速比组合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1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与远速比组合第三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2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变速换向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3是图12的I-I剖视图。
图14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变速换向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5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变速换向第三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6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变速换向第四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7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变速换向第五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8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与变速换向组合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19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近速比与变速换向组合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20是变速齿轮啮合支承结构,远速比与变速换向组合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21是固定离合器第一实施原理图。
图22是固定离合器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23是离合器磨片构造图。
图24是离合器凸轮片构造图。
图25是离合器凸轮片另一构造图。
图26是液压泵壳体前视图。
图27是液压泵壳体后视图。
图28是液压泵壳体俯视图。
图29是液压泵下壳体俯视图。
图30是图28的G-G剖视图。
图31是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原理图。
图32是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原理图液压泵壳体前视图。
图33是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原理图液压泵壳体后视图。
图34是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原理图液压泵壳体俯视图。
图35是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原理图液压泵下壳体俯视图。
图36是图34的D-D剖视图。
图37是图32的F-F剖视图。
图38是近速比与远速比与变速换向与固定离合器第一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39是近速比与远速比与变速换向与固定离合器第二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40是近速比与远速比与变速换向与固定离合器第三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41是近速比与远速比与变速换向与固定离合器第四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
图42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单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3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单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4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单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5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单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6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7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8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49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0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1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2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3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4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5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6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7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8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59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0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1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2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3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4是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5是换向锥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6是换向小锥齿轮与支承座纵剖面构造图。
图67是换向小锥齿轮与支承座纵剖面构造图。
图68是内齿齿轮纵剖面构造图。
图69是内齿齿轮与内齿齿轮支承座连接纵剖面构造图。
图70是内齿齿轮与内齿齿轮支承座连接纵剖面构造图。
图71是内齿齿轮与内齿齿轮支承座和小锥齿轮支承座连接纵剖面构造图。
图72是补偿器花键螺母纵剖面构造图。
图73是图72的侧面构造图。
图74是补偿器螺栓纵剖面构造图。
图75是补偿器弹簧套纵剖面构造图。
图76是图75的侧面构造图。
图77是图76的侧面构造图。
图78是补偿器零件组合纵剖面构造图。
图79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80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81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82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83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84是中心轴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支座  2.内齿齿轮  3.中间齿轮支承座  4.中间齿轮  5.中心齿轮  6.中心轴7.锥齿齿轮  8.小锥齿轮支承座  9.小锥齿轮  10.锥齿轮  11.补偿器  12.内齿齿轮支承座13.内齿齿轮支承座  14.中间齿轮支承座  15.中间齿轮  16.中间齿轮支承座  17.中间齿轮  18.中间齿轮支承座  19.中间齿轮  20.中间齿轮支承座  21.中间齿轮  22.轴承  23.小锥齿轮垫片  24.小锥齿轮轴  25.小锥齿轮支架  26.补偿器花键螺母  27.补偿器螺栓28.补偿器蜗卷弹簧座  29.补偿器涡卷弹簧  30.内花键槽  31.补偿器助力弹簧  32.中心齿轮  33.固定离合器  34.固定离合器  35.固定离合器  36.固定离合器  37.固定离合器50.主支承座  51.中间齿轮轴  52.轴承  53.中间齿轮  54.附支承座  55.螺栓  56.轴承57.限向轴  58.卡簧;
100.液压泵壳体  101.离合器壳体  102.离合器活塞  103.液压泵活塞  104.离合器凸轮片105.离合器磨片  106.离合器盖  107.螺栓  108.弹簧  109液压室  110.伐门  111.止回伐  112.储压罐  113.油量活塞  114.油量螺母  115.油量螺栓  116.油量弹簧  117.止回伐  118.止回伐  119.止回伐  120.储液罐  121.油道  122.油道  130.液压泵上1壳体131.液压泵下壳体  132.螺栓孔  133.油道螺栓孔  134.螺栓孔  135.油道。
在图1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中,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分布于中间齿轮(4),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另一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面对朝处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3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2)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中,中心齿轮(5)、(32)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与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镜像设置,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另一内齿齿轮支承座(13)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5中,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轴心处,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15)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3)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另一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6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中,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分布于中间齿轮(4),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介于内齿齿轮(2)与中间齿轮支承座(3)之间,中间齿轮(15)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3)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7),中间齿轮支承座(16)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中间齿轮(17)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面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7中,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15)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3)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3),中间齿轮(17)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
在图8中,内齿齿轮支承座(13)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补偿器(11)设置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与中心轴(6)两侧面对朝处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9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轴心处,两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圆管中心轴(6)中心轴圆管内径连接外部轴;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5)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以轴承置于内齿齿轮(2)与中心轴(6)之间,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支座(1)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7),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镜像设置,中间齿轮(17)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18)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9),支座(1)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支承座(18);中间齿轮支承座(18)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中间齿轮(19)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6)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0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2);轴心处,中心齿轮(5)中心齿轮(32)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置于内齿齿轮(2)与中心轴(6)之间,形成同轴心使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支座(1)以轴承支承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7),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镜像设置,使中间齿轮(17)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8)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9)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中间齿轮(19)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6)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20)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21),支座(1)以轴承支承于中间齿轮支承座(20);中间齿轮支承座(2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8)中间齿轮(21)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8)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1中,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齿轮(5)与中心齿轮(32)中间,挺开两齿轮。
在图12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轴心处,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图14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内齿齿轮支承座(13)以轴承支承中心轴(6);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5中,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轴心处,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4)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6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内齿齿轮支承座(13)以轴承支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支承座(3)另一端;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7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2)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轴心处,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8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轴心处,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19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中,中心齿轮(5)、(32)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中间齿轮支承座(3)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镜像设置,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两侧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20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中,中心齿轮(5)、(32)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中间齿轮支承座(3)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镜像设置,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内齿齿轮(2)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2)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齿轮(5)与中心齿轮(32)连接中间挺开两侧。
在图21中,液压泵活塞(103)受弹簧(108)作用,向下移时经止回伐(117)从储液罐(120)吸液;液压泵活塞(103)向上移时液体经止回伐(119)送离合器活塞(102)与伐门(110);伐门(110)关控制时液压推进器活塞(102),伐门(110)开控制时液体流回储液罐(120)。
在图22中,离合器活塞(102)装于离合器壳体(101);液压泵活塞(103)装于液压泵壳体(100);离合器壳体(101)与液压泵壳体(100)连接;离合器凸轮片(104)置于离合器磨片(105)中间,设置于离合器壳体(101)内,离合器凸轮片(104)置于液压泵活塞(103)下端面,离合器盖(106)以螺栓(107)固于离合器壳体(101)。
在图26中,液压泵上壳体(130)以螺栓固定液压泵下壳体(131)螺栓孔(132)、(134)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螺栓孔(133)用于与储液罐(120)通油。
在图27中,液压泵上壳体(130)以螺栓固定液压泵下壳体(131)螺栓孔(132)、(134)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螺栓孔(133)用于与储液罐(120)通油及用于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135)用于通油到离合器活塞(102)。
在图29中,液压泵活塞(103)经过止回伐(117)从油道螺栓孔(133)吸油经过止回伐(119)送油道(135)用于通油到离合器活塞(102),油道(135)与油道螺栓孔(133)连接中间设置伐门(110)用于控制。
在图31中,伐门(110)关控制时伐门将液压室(109)与储液罐(120)油道关闭,液压室(109)与储压罐(112)油道打开,离合器活塞(102)与储液罐(120)油道打开;液压泵活塞(103)向上移时,液体经止回伐(119)送离合器活塞(102)与伐门(110),液压室(109)经止回伐(118)从储液罐(120)吸液,由于储压罐(112)与止回伐(118)的作用,液压室(109)无法排液使液压泵活塞(103)不工作;伐门(110)开控制时伐门将液压室(109)与储液罐(120)油道打开,液压室(109)与储压罐(112)油道关闭,离合器活塞(102)与储液罐(120)油道关闭;液压泵活塞(103)受弹簧(108)作用向下移,液压泵活塞(103)经止回伐(117)从储液罐(120)吸液,液压泵活塞(103)受离合器凸轮片外缘凸沿作用向上移时液体经止回伐(119)挺开离合器活塞(102)同时经另一止回伐(111)送储压罐(112);油量螺母(114)旋合于油量螺栓(115)压缩油量弹簧(116)控制油量活塞(113)行程,油量活塞(113)油道与液压泵活塞(103)连接。控制油量活塞(113)行程便可控制液压泵活塞(103)每次经油量。
在图32中,液压泵上壳体(130)以螺栓固定液压泵下壳体(131)螺栓孔(132)、(134)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螺栓孔(133)用于与储液罐(120)通油,油道(122)连接储液罐(120)通往油道(121)经伐门(110)。
在图33中,液压泵上壳体(130)以螺栓固定液压泵下壳体(131)螺栓孔(132)、(134)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螺栓孔(133)用于与储液罐(120)通油及用于以螺栓固定离合器壳体(101),油道(135)用于通油到离合器活塞(102)。
在图35中,液压泵活塞(103)经过止回伐(117)从油道螺栓孔(133)吸油经过止回伐(119)送油道(135)用于通油到离合器活塞(102)及经止回伐(111)送储压罐(112),储压罐(112)油道经伐门(110)连接液压室(109),液压室(109)设置止回伐(118)连接油道螺栓孔(133);油道螺栓孔(133)经伐门(110)连接油道(135)。
在图38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2);轴心处,中心齿轮(5)、中心齿轮(32)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置于内齿齿轮(2)与中心轴(6)之间,形成同轴心使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支座(1)以轴承支承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7),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镜像设置,使中间齿轮(17)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8)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9)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中间齿轮(19)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6)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8),支座(1)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8);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补偿器(11)设置于中心轴(6)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6)两侧中间挺开两侧。固定离合器(33)连接锥齿轮(10),固定离合器(34)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8),固定离合器(35)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6),固定离合器(36)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3),固定离合器(37)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4)。在图38中,各中间齿轮支承座由单端支承中间齿轮。
图39与图38相同组合,在图39中,各中间齿轮支承座由双端支承中间齿轮。
在图40中,支座(1)以轴承支承内齿齿轮支承座(12)、(13)连接内齿齿轮(2)同轴心设置;内齿齿轮(2)轴心处,中心齿轮(5)与中心齿轮(32)连接中间,同轴心设置补偿器(11),中心齿轮(5)同轴心固定于中心轴(6);中间齿轮支承座(14)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支承座(14)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6);置于内齿齿轮(2)与中心轴(6)之间,形成同轴心使中间齿轮(15)啮合中心齿轮(5)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3)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4),支座(1)以轴承支承于中间齿轮支承座(3);中间齿轮支承座(3)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4)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4)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6)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7),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镜像设置,使中间齿轮(17)啮合中心齿轮(32)和内齿齿轮(2);中间齿轮支承座(18)以轴承支承中间齿轮(19)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中间齿轮(19)啮合中间齿轮支承座(16)背端中心齿轮和内齿齿轮(2);锥齿齿轮(7)背端面固定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8),支座(1)以轴承支承锥齿轮(10),锥齿轮(10)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18);小锥齿轮支承座(8)支承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支承座(8)以内齿齿轮(2)支承,小锥齿轮(9)啮合锥齿轮(10)与锥齿齿轮(7)。固定离合器(33)连接锥齿轮(10),固定离合器(34)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8),固定离合器(35)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6),固定离合器(36)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3),固定离合器(37)连接中间齿轮支承座(14)。
在图40中,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由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18)与中间齿轮支承座(3)由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
图41与图40相同组合,在图41中,中间齿轮支承座(16)与中间齿轮支承座(14)中间齿轮支承座(18)由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后滑动支承中间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3)由中间齿轮支承座双端前滑动支承中间齿轮。
在图42中,主支承座(50)支承中间齿轮轴(51)一端,中间齿轮(53)以轴承(52)支承松套于中间齿轮轴(51),附支承座(54)以卡簧(58)固于中间齿轮轴(51)另一端。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主支承座连接中间齿轮轴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图43与图42相同组合,在图43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44与图42相同组合,在图44中,主支承座(50)凸缘背后面固定锥齿轮(7)。
在图46中,主支承座(50)支承中间齿轮轴(51)一端,中间齿轮(53)以轴承(52)支承松套于中间齿轮轴(51),附支承座(54)以螺栓(55)固定于主支承座(50)支承中间齿轮轴(51)另一端。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附支承座固定于主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在图47中,中间齿轮(53)与中间齿轮轴(51)连接于一起,两侧以轴承(52)、(56)支承;附支承座(54)以螺栓(55)固定于主支承座(50)支承轴承(52)、(56)。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附支承座固定于主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图48与图46相同组合,在图48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49与图47相同组合,在图49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50与图46相同组合,在图50中,主支承座(50)凸缘背后面固定锥齿轮(7)。
图51与图47相同组合,在图51中,主支承座(50)凸缘背后面固定锥齿轮(7)。
在图52中,主支承座(50)凸缘前背面支承中间齿轮轴(51)一端,中间齿轮(53)以轴承(52)支承松套于中间齿轮轴(51),附支承座(54)支承中间齿轮轴(51)另一端,以限向轴(57)与主支承座(50)滑动连接。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主支承座凸缘前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在图53中,中间齿轮(53)与中间齿轮轴(51)连接于一起,两侧以轴承(52)、(56)支承;主支承座(50)凸缘前背面与附支承座(54)以限向轴(57)滑动连接支承两侧轴承(52)、(56)。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主支承座凸缘前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图54与图52相同组合,在图54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55与图53相同组合,在图55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57与图52相同组合,在图50中,主支承座(50)凸缘背后面固定锥齿轮(7)。
图58与图53相同组合,在图50中,主支承座(50)凸缘背后面固定锥齿轮(7)。
在图59中,主支承座(50)凸缘后背面支承中间齿轮轴(51)一端,中间齿轮(53)以轴承(52)支承松套于中间齿轮轴(51),附支承座(54)支承中间齿轮轴(51)另一端,以限向轴(57)松套于主支承座(50)与主支承座(50)滑动连接。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主支承座凸缘后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在图60中,中间齿轮(53)与中间齿轮轴(51)连接于一起,两侧以轴承(52)、(56)支承;附支承座(54)以限向轴(57)松套于主支承座(50)凸缘后背面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轴(51)两侧轴承(52)、(56)。其连接形成中间齿轮支承座,由主支承座凸缘后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转动。
图61与图59相同组合,在图61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62与图60相同组合,在图62中,主支承座(50)圆管外沿固定中心齿轮(5)。
图63与图59相同组合,在图63中,锥齿轮(7)固定于附支承座(54)。
图64与图60相同组合,在图64中,锥齿轮(7)固定于附支承座(54)。
在图66中,小锥齿轮(9)以小锥齿轮轴承(22)、小锥齿轮垫片(23)小锥齿轮轴(24)支承分布于小锥齿轮支承座(8)与小锥齿轮支架(25)中间;小锥齿轮支承座(8)与小锥齿轮支架(25)连接于一体。
在图67中,小锥齿轮(9)以小锥齿轮轴承(22)、小锥齿轮垫片(23)小锥齿轮轴(24)支承分布于小锥齿轮支承座(8)与小锥齿轮支架(25)中间;小锥齿轮支承座(8)与小锥齿轮支架(25)以小锥齿轮轴承(22)连接于。
在图68中,内齿齿轮在外圆径面设置内齿齿轮支承座(12)(13)。
在图69中,内齿齿轮一端固定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3)另一端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2)滑动连接。
在图71中,内齿齿轮一端固定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座(13)与小锥齿轮支承座(8),另一端与内齿齿轮支承座(12)滑动连接。
在图78中,补偿器螺栓(27)一端卷于涡卷弹簧(29)设置于涡卷弹簧座(28)中,另一端与花键螺母(26)旋合;用于中心轴,连接中心齿轮端面与对朝零件端面,补偿器涡卷弹簧(29)使偿器螺栓(27)与花键螺母(26)旋开。
在图79中,中心轴(6)一端设置中心齿轮(5),中心处设置内花键槽用于与补偿器滑动键连接,另一端与外部传动连接。
在图81中,中心轴(6)一端设置中心齿轮(5)(32),中心处设置内花键槽用于与补偿器滑动键连接,另一端与外部传动连接。
在图83中,中心齿轮(32)一柱侧面设置轴承座另一侧同轴心设置内花键槽(30);中心轴(6)一端固定中心齿轮(5),侧中心凸出中间凹入,凸出中心设置补偿器花键螺栓(26);补偿器涡卷弹簧(29)装于补偿器涡卷弹簧座(28)连接补偿器螺栓(27)与花键螺母(26)旋合;中心齿轮(32)经补偿器助力弹簧(31)以内花键槽(30)滑动键连接于补偿器花键螺母(26);使偿器螺栓(27)与花键螺母(26)旋开。
图84是图83组合剖面图。

Claims (14)

1、一种新型变速器的变速结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中间齿轮啮合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
2、一种新型变速器的变速结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中间齿轮啮合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镜像设置。
3、一种新型变速器的变速结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中间齿轮啮合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
4、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的变速换向结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锥齿轮、小锥齿轮、小锥齿轮支承座、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中间齿轮支承座连接一锥齿齿轮;一锥齿轮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小锥齿轮支承座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小锥齿轮啮合锥齿齿轮和锥齿轮。
5、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的固定离合器结构,由液压泵壳体、液压泵活塞、离合器壳体、离合器活塞、离合器凸轮片、离合器磨片组成,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凸轮片转动过程中离合器凸轮片外边缘与液压泵活塞接触位置,即离合器凸轮片边缘凹凸工作位置不同。
6、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由内齿齿轮、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锥齿齿轮、小锥齿轮、小锥齿轮支承座、轴承、液压泵壳体、离合器壳体、离合器活塞、液压泵活塞、离合器凸轮片、离合器磨片组成,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同轴心以轴承松套于中心轴,中间齿轮啮合内齿齿轮与中心齿轮;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镜像设置;另一中间齿轮支承座,同轴心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中间齿轮支承座连接一锥齿齿轮,一锥齿轮以轴承松套于中间齿轮支承座,小锥齿轮支承座连接内齿齿轮支承小锥齿轮啮合锥齿齿轮和锥齿轮;离合器凸轮片转动过程中离合器凸轮片外边缘与液压泵活塞接触位置,即离合器凸轮片边缘凹凸工作位置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主支承座连接中间齿轮轴支承中间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附支承座固定于主支承座支承中间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主支承座凸缘前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支承座,主支承座凸缘后背面与附支承座滑动连接,支承中间齿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轴,轴心端面,设置补偿器涡卷弹簧使偿器螺栓与花键螺母旋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2、3、4、6所述的新型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中心齿轮与中心齿轮连接中间,设置补偿器涡卷弹簧使偿器螺栓与花键螺母旋开。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术的新型变速器结构的固定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凸轮片边缘凸工作位置与液压泵活塞接触使液压泵活塞上滑。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术的新型变速器结构的固定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液压泵活塞缸内弹簧作用使液压泵活塞下滑与离合器凸轮片边缘凹工作位置接触。
CN 200410094892 2004-11-21 2004-11-21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Pending CN1779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4892 CN1779293A (zh) 2004-11-21 2004-11-21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94892 CN1779293A (zh) 2004-11-21 2004-11-21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293A true CN1779293A (zh) 2006-05-31

Family

ID=3676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94892 Pending CN1779293A (zh) 2004-11-21 2004-11-21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792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3018A (zh) * 2018-03-21 2018-08-17 杭州启真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的抗冲击变速器
CN113703449A (zh) * 2021-08-20 2021-11-26 深圳市海拓天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扫地机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3018A (zh) * 2018-03-21 2018-08-17 杭州启真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的抗冲击变速器
CN111306274A (zh) * 2018-03-21 2020-06-19 杭州启真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设备
CN111306274B (zh) * 2018-03-21 2021-04-30 杭州启真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设备
CN113703449A (zh) * 2021-08-20 2021-11-26 深圳市海拓天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控制系统的扫地机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102C (zh) 车辆后视镜装置
CN1718497A (zh) 动力单元
CN1247899C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639485A (zh) 差动行星齿轮装置、及差动行星齿轮装置的起动装置和起动方法
CN1696537A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836104A (zh) 风力发电装置的偏摆驱动装置中使用的减速器、使用了该减速器的风力发电装置的偏摆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354325A (zh) 可变容压缩机
CN1712263A (zh) 转矩传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动力传动系
CN1119529C (zh) 涡卷式压缩机
CN1143061C (zh) 小型压缩机
CN1193177C (zh) 电磁离合器和装有该电磁离合器的压缩机
CN202861783U (zh) 分度回转工作台
CN1070438C (zh) 配备有一个转台的搬运车辆
CN1664335A (zh) 用于内燃机的气门特性改变设备
CN100349780C (zh) 船用推进装置的驱动轴支承结构
CN101046144A (zh) 提高抽油机电机效率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能量平衡装置
CN1386982A (zh) 涡轮压缩机及其驱动方法
CN101077727A (zh) 船外机
CN1779293A (zh) 一种新型变速器结构
CN1683108A (zh) 倾斜圆台装置
CN1403708A (zh) 具有减速机构的变排量压缩机和抑制其噪音的方法
CN1892030A (zh) 压缩空气制造装置
CN1872587A (zh) 车辆后视镜装置
CN2821282Y (zh) 行星变速器及控制装置
CN1152673A (zh) 流体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