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9205A - 双重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重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9205A
CN1779205A CN 200410084353 CN200410084353A CN1779205A CN 1779205 A CN1779205 A CN 1779205A CN 200410084353 CN200410084353 CN 200410084353 CN 200410084353 A CN200410084353 A CN 200410084353A CN 1779205 A CN1779205 A CN 1779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am
double
auxiliary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43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胜
孙伯雄
张蓓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843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79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77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9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容纳在壳体内的主锁,主锁具有锁体和上锁构件,上锁构件可左右移动以进行上锁和解锁;一容纳在壳体内的辅助锁,辅助锁具有锁体、作用于上锁构件的限制构件和作用于限制构件的驱动机构,限制构件包括设置在相对位置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具有第一缺口部,第二凸轮具有可与第一缺口部相重叠的第二缺口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凸轮。利用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在辅助锁解锁后,若在给定的较短时间内不能将主锁打开的话,就不能解开主锁,因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解锁。

Description

双重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主锁和辅助锁的双重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可以将圆筒式锁作为加锁机构的一个例子。圆筒式锁的内筒和外筒是贯通的,具有改锥式销子和拨动式销子等,由钥匙的转动而上锁或开锁。
但是,近年来,利用特殊工具的不正当的开锁事件不断增加。为防止不正当解锁,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双重锁就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以前的双重锁只是增加单个锁的数量,只要花点时间就可以分别打开各个锁。因此,不能说已经起到了完全的、充分防止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主锁和辅助锁的双重锁装置,以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解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容纳在壳体内的主锁,主锁具有锁体和上锁构件,上锁构件可左右移动以进行上锁和解锁;一容纳在壳体内的辅助锁,辅助锁具有锁体、作用于上锁构件的限制构件和作用于限制构件的驱动机构,限制构件包括设置在相对位置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具有第一缺口部,第二凸轮具有可与第一缺口部相重叠的第二缺口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凸轮。
由于设置了驱动机构,其可在辅助锁解锁后的规定时间内驱动限制构件而将上锁构件移动到规定的限制位置。因此,在辅助锁解锁后,若在所定时间内不能将主锁打开的话,就不能解开主锁。例如,若设定锁定时间为几秒至10秒的话,那么在辅助锁解锁后,如在几秒至10秒间不能解开主锁的话,主锁将不能被打开。由于在短时间内进行不正当的解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解锁。
所述的主锁和辅助锁可同为圆筒式锁。限制构件可包含第一和第二凸轮。在此情况下,第一凸轮由驱动机构向第一方向驱动旋转,并具有接纳上锁构件一端的第一缺口部。第二凸轮在第一凸轮和对应位置处设置,并使第一凸轮向第二方向转动,且具有接纳上锁构件一端的第二缺口部。
把钥匙插入辅助锁转动就可以打开辅助锁,同时使第二凸轮被驱动而向第二方向旋转,第一凸轮也随着第二凸轮向第二方向旋转。而且,在把钥匙从辅助锁拔出的同时,驱动机构使第一凸轮向第一方向转动。在经过所定的设定时间后,第一凸轮回转一定的角度,到达可限制上锁构件移动的角度位置。这时,只要对所述第一和第二缺口部形成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节,例如在将第一凸轮向第一方向开始旋转的状态下,第一和第二缺口部可出现重叠。将上锁构件的一端插入重叠处,即可解开主锁。当第一凸轮向第一方向转动锁定的角度时,由于所述的重叠部减少,第一和第二凸轮的至少一方将限制上锁构件的移动,所以不能打开主锁。因此,把辅助锁打开后,只有从第一凸轮开始向第一方向转动的瞬间起直到其转至所定角度这一角度范围内,才可以打开锁,可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解锁。
所述驱动机构含有弹簧式(机械式)驱动机构,第一凸轮具有在经过所定时间后限制上锁构件移动的第一销子。第二凸轮具有与第一凸轮相啮合、在辅助锁解锁时驱动第一凸轮旋转的第二销子。第一凸轮最好具有允许第二销子向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三缺口部。
把钥匙插入辅助锁旋转,在开辅助锁的同时,使第一凸轮向第二方向转动而达到所定位置。这时,因有上述的第二销子,在解开辅助锁时只需将第二凸轮旋转,即可将第一凸轮向第二方向旋转。要将钥匙从钥匙孔里拔出时,使其暂时恢复原位后再从钥匙孔拔出,因有第三缺口部,第一凸轮能使第二销子向第二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使第一凸轮达到所定位置后,只是使第二凸轮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呈现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缺口部的重叠部分。而且,当把钥匙从辅助锁的钥匙孔里拔出时,驱动机构使第一凸轮从所定位置向第一方向转动,这时,由于驱动机构采用弹簧式驱动机构,只要把钥匙从辅助锁一拔出,第一凸轮即自动地向第一方向转动,并不需要电源。然后,弹簧式驱动机构将驱动第一凸轮,因第一凸轮具有第一销子,在经过所定时间后该第一销子向所定角度位置移动,因此第一销子可限制上锁构件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的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的前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在上锁时的定时器侧凸轮、圆筒锁侧凸轮和锁定板的状态。
图5示出了从图4所表示的状态开始、到把钥匙插入辅助锁反向旋转90度后的定时器侧凸轮、圆筒锁侧凸轮和锁定板的状态。
图6示出了从图5所表示的状态开始、到把钥匙插入辅助锁旋转90度后的定时器侧凸轮、圆筒锁侧凸轮和锁定板的状态。
图7示出了在图6所示状态下将钥匙从辅助锁拔出、插入主锁旋转90度时的定时器侧凸轮、圆筒锁侧凸轮和锁定板的状态。
图8示出了定时器侧凸轮的解锁角α1和上锁角θ1。
图9示出了圆筒锁侧凸轮的解锁角α2和上锁角θ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及附图中,标号1是双重锁装置,2是主锁,3是辅助锁,4是壳体,5是锁定板,6、7是旋钮,8是弹簧式定时器,9是定时器侧凸轮,9a是第一缺口部,9b是第三缺口部,10是圆筒锁侧凸轮,10a是第二缺口部,11是辅助锁圆简体,12是主锁圆筒体,13、14、15是销子,16、17是钥匙孔,18是弹簧,19是板件。
以下通过图1-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重锁装置1的后视图,图2是双重锁装置1的剖视图,图3是双重锁装置1的前视图。
图1-图3所示的双重锁装置是被用在公寓门上的。图1所示的图是从室内侧能看到的,图3所示的图是从室外侧能看到的。
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具有主锁2、辅助锁3和壳体4的双重锁装置1。主锁2是实际上锁时的锁,其具有锁定板(上锁构件)5。于是,通过操作室内侧的旋钮6或将钥匙插入室外侧的专用钥匙孔旋转,就可以使锁定板5左右移动而出入壳体,进行解锁和上锁。
辅助锁3是控制锁定板5移动的锁,通过操作室内侧的旋钮7或将钥匙插入室外侧的专用钥匙孔旋转,就可以进行辅助锁3的解锁和上锁。
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实施状态,主锁2和辅助锁3同为圆筒式锁,主锁2具有主锁圆筒体12,辅助锁3具有辅助锁圆筒体11。主锁2和辅助锁3也可以采用其它公知的锁体,其中旋钮等室内侧结构也不是必须的。
另外,主锁2还具有用来连接旋钮6和锁定板5的销子13、弹簧18及板件19,但这些构件都可以其它普通锁的结构来代替。辅助锁3还具有弹簧式(机械式)定时器8(这是一个具有定时器功能的驱动机构)、定时器侧凸轮(第一凸轮)9和圆筒锁侧凸轮(第二凸轮)10。其中弹簧式定时器8也可以用其它的驱动机构来代替,例如电子式驱动机构、液压或气压式驱动机构等。
定时器侧凸轮9和圆筒锁凸轮10是能控制锁定板5移动的控制构件。定时器侧凸轮9为平板状,其由机械式定时器8驱动旋转,并具有一销子(第一销子)15。圆筒锁侧凸轮10为平板状,其设置在定时器侧凸轮9的相对位置,通过把钥匙插入辅助锁3的钥匙孔里旋转而使该凸轮被驱动旋转,该凸轮具有一销子(第二销子)14。应该理解,所述第一凸轮9上的第一销子15和第二凸轮上的第二销子14并不是唯一可用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考虑用设置在凸轮上的其它能起到同样作用的特殊轮廓或外形来代替。
弹簧式定时器8对应于辅助锁3的开锁而驱动定时器侧凸轮9,在经过所定时间后,通过使定时器侧凸轮9的一部分移动而限制锁定板5向可能的位置移动,从而防止打开主锁2。
因为设置有这样的弹簧式定时器8,在辅助锁3的解锁后,可驱动定时器侧凸轮9,使定时器侧凸轮9的一部分在经过所定时间后限制加板锁5向可能的位置移动。
所以,在打开辅助锁3后,如果在所定的时间内如果不能打开主锁2的话,就无法打开主锁2。例如设定几秒~10秒左右的时间,在辅助锁被打开后,几秒钟内如打不开主锁2的话,就不能打开主锁2。
可以想象得到,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进行不正当的解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可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解锁。并且,因为采用的是弹簧式(机械式)定时器8,故不用电源,构造简单且能减少成本。
如图3所示,定时器侧凸轮9的外周具有第一缺口部(凹部)9a和第三缺口部(凹部)9b,弹簧式定时器8使该凸轮9向右旋转(第一方向)。如下文所述,这里的第三缺口部9b起到引导销子14移动的作用,但并不是不可缺少的结构。锁定板5的一端可接纳在第一缺口部9a。另外,定时器侧凸轮9具有在经过所定时间后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销子15。
圆筒锁侧凸轮10在开辅助锁3时将定时器侧凸轮9向左(第二方向)转动,并具有接纳锁定板一端的第二缺口部(凹部)10a。
圆筒侧凸轮10的销子14,如果能被接纳在第三缺口9b的话,如图3所示,可以沿着定时器侧凸轮9的外周向右转动。另外,销子14与位于第一、第三缺口部9a,9b之间的定时器侧凸轮9相啮合,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通过将销子14向左转动,可以使定时器侧凸轮9向左转动。
如图3所示,在主锁圆筒体12和辅助锁圆筒体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钥匙孔16、17。只要将钥匙插入钥匙孔16、17,再转动钥匙就可以打开主锁2和辅助锁3。
在打开具有如上构造的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1时,在打开辅助锁3后,必需在所定时间内打开主锁2,但在锁双重锁装置1时,只需锁定主锁2即可。
以下通过图4-图7来详细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的解锁和上锁过程。
将钥匙插入主锁2的钥匙孔16,向所定的方向旋转,可移动锁定板5,锁定主锁2。这时,因移动了锁定板5,定时器侧凸轮9就会自动地如图4所示向右转动。这样,销子15就移动至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位置,即如图4所示的上锁状态。也就是说,在锁定主锁2的同时,辅助锁也将自动进入上锁状态。
在进行室内上锁的时候,将主锁2的旋钮6如图1所示向左转90度,这样,锁定板5就会移动,将主锁2锁定。与此同时辅助锁3也如上所述自动进入上锁状态。
当要打开上锁状态的双重锁装置1时,首先,将钥匙插进辅助锁3的钥匙孔17、向右作90度旋转。这样,辅助锁3便被打开,再如图5所示,可以将圆筒锁侧凸轮10向左转动。因为销子14和定时器侧凸轮9是相啮合的,故定时器侧凸轮9也将向左转动。也就是说,由于圆筒锁侧凸轮10的旋转,定时器侧凸轮9也会被向左转动的。在此期间,圆筒锁侧凸轮10限制锁定板5的移动。
然后,将辅助锁3的钥匙向左转90度。这样,如图6所示,只有圆筒锁侧凸轮10向右转动。这是因为:在定时器侧凸轮9的外周设置了第三缺口部、销子14可沿着第三缺口9b的外周向右转动、且销子14不与定时器侧凸轮9相啮合。
当钥匙在辅助锁3内向左转90度时,可以将其从辅助锁3的钥匙孔17拔出。这时,由于在定时器侧凸轮9处设置了第一缺口部9a,在圆筒锁侧凸轮10处设置了第二缺口部10a,因此,如图6所示将圆柱锁侧凸轮10向左转动后,将第一和第二缺口部9a、10a设定为重叠部分。使锁定板5的一端接纳于此重叠部分,即可将主锁2打开。
在图6的状态下将钥匙从辅助锁3的钥匙孔17拔出的同时弹簧式定时器8会起动,在此情况下,如图7所示,定时器侧凸轮9将被向右旋转。
经过所设定的时间后,定时器侧凸轮9会向设定的角度旋转,但需要几秒至10秒左右的时间(时间可任意设定)才能到达可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位置。在设定时间内,将主锁2打开的话,就如图7所示,即可移动锁定板5。
但是,若在设定时间内打不开主锁2的话,定时器侧凸轮9的销子15就到达可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位置,锁定板5就不能移动。也就是说,不能打开主锁2。
因此,在辅助锁3打开后,需在几秒钟内将钥匙插入主锁2的钥匙孔16转动,才能使锁定板5移动。通常的开锁操作在几秒之内将主锁2和辅助锁3打开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不正常的开锁的情况下,在打开辅助锁3后几秒内将主锁2打开,可以想象是非常困难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开锁。
还有,当在室内开锁时,如图1所示将辅助锁3的旋钮7向右旋转90度,然后将主锁2的旋钮6向右旋转90度即可。该操作也只需几秒钟左右即可容易地做到。
接下来,用图8和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双重锁装置1的上锁角(可能上锁的角度)。
如图8所示,把销子15不能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作为解锁角α1,把销子15能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作为上锁角θ1。
另外,如图9所示,把圆筒侧凸轮10不能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作为解锁角α2,把圆筒侧凸轮10能限制锁定板5移动的角度作为上锁角θ2。
这时,上锁角θ1大于解锁角α2。因此,即使锁定板5慢慢地返回也不能解锁。
上述的双重锁装置1,多被用于公寓的门锁等,但本发明的构思,也可以将它用在有关锁以外的地方。另外,主锁2和辅助锁3可用同一把钥匙,这样就可以在防止不正当开锁的同时使正常的开锁也能很容易地进行。
以上,将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应包含权利要求书的限定范围以及等同意义范围内的全部变化。

Claims (9)

1.一种双重锁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主锁,所述主锁具有锁体和上锁构件,所述上锁构件可左右移动以进行上锁和解锁;
一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辅助锁,所述辅助锁具有锁体、作用于所述上锁构件的限制构件和作用于所述限制构件的驱动机构,所述限制构件包括设置在相对位置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具有第一缺口部,所述第二凸轮具有可与所述第一缺口部相重叠的第二缺口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凸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和所述辅助锁都是圆筒式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机械式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驱动机构包括弹簧式定时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具有一与所述上锁构件相配合以限制所述上锁构件移动的第一销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具有一与所述第一凸轮相啮合以驱动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二销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还具有一引导所述第二销子移动的第三缺口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同时供所述主锁和所述辅助锁使用的钥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和所述辅助锁还包括位于室内侧的、与所述上锁构件相配合的旋钮。
CN 200410084353 2004-11-19 2004-11-19 双重锁装置 Pending CN1779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4353 CN1779205A (zh) 2004-11-19 2004-11-19 双重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4353 CN1779205A (zh) 2004-11-19 2004-11-19 双重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9205A true CN1779205A (zh) 2006-05-31

Family

ID=3676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4353 Pending CN1779205A (zh) 2004-11-19 2004-11-19 双重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792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3166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机构、锁具及开锁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3166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机构、锁具及开锁方法
CN111630235A (zh) * 2018-12-28 2020-09-04 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机构、锁具及开锁方法
CN111630235B (zh) * 2018-12-28 2021-10-15 武汉普林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机构、锁具及开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28C (zh) 圆筒销子锁
CN1922377A (zh) 三模式锁
US7222508B2 (en) Door lock unlockable two ways
WO2018217477A1 (en) Low-profile deadbolt assembly and deadbolt actuation mechanism
CN1877059A (zh) 住宅门,大门和类似构件的安全锁
CN2751115Y (zh) 双重锁装置
CN101586421A (zh) 特别用于装甲门的具有死锁板的类型的安全锁
CN1779205A (zh) 双重锁装置
CN1303460A (zh) 插锁
CN2876262Y (zh) 电子锁的马达组
CN1715600A (zh) 门用手柄的锁定装置
US474783A (en) tayloe
US8485569B2 (en) Lock assembly
CN2720036Y (zh) 电子锁心装置
CN2520368Y (zh) 双层联结锁具
CN101158254B (zh) 一种锁的防撬分离结构
CN2861408Y (zh) 一种有离合机构的防盗锁
CN2804306Y (zh) 防盗式联动锁
CN200968097Y (zh) 二次验证防拨锁芯
CN2775225Y (zh) 自锁码盘式密码防盗锁
CN2216117Y (zh) 机械式密码锁
CN2651375Y (zh) 一把锁多款钥匙控制的防拨锁头
CN1732322A (zh) 锁定机构
US20050223760A1 (en) Safety lock for glass doors
CN2700476Y (zh) 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