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7108B - 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77108B CN1777108B CN2005101163420A CN200510116342A CN1777108B CN 1777108 B CN1777108 B CN 1777108B CN 2005101163420 A CN2005101163420 A CN 2005101163420A CN 200510116342 A CN200510116342 A CN 200510116342A CN 1777108 B CN1777108 B CN 17771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distance user
- long
- dialogue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在同一IM对话中共同使用页面模式IM和基于会话的IM来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的工具。该工具启动在始发设备上注册的始发用户和在多个设备上注册的远程用户之间的、最初在页面模式中的IM对话。在发现由远程用户最初用于回复IM对话的远程设备的身份后,该工具将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技术一般涉及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设备之间的通信,尤其涉及提供改进的即时消息通信用户体验。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两种即时消息(IM)模型——基于会话的和页面模式的。基于会话的IM要求在消息传输之前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对话。如果IM服务只允许用户在任一时刻只登录到单个客户机,例如,端点,那么该会话可以被“暗中”建立而不需任何用户交互或参与。纯基于会话的IM的一个缺点是,尽管适于端点对端点的IM,但当用户登录到多个客户机端点上时,它不能工作。换言之,允许用户同时登录到多个客户机端点上的任何IM服务不可能是以纯基于会话的IM为基础的。
例如,如果基于会话的IM服务允许用户同时登录到多个端点,那么当启动会话时必需选择对于那个用户的目标端点。目标端点可以由网络或用户的任一个来选择。如果是网络选择端点,那么没有任何方法来保证所选择的端点是合适的端点——例如,用户位于其上的端点。如果是用户选择端点,那么要求用户对驻留在网络中的IM路由设置复杂的规则,或者必须向所有的端点发送会话邀请且用户必须主动地“接受”该IM会话。这类似于在语音会话可以开始之前必须接受呼叫的电话用户的体验。
对IM会话的主动接受要求是违反直觉的,且导致若干高度需要的用户体验的丧失。一种所需的用户体验是,IM用户期望接收消息而不需确认所接收的消息。另外,IM用户期望能够接收多条消息而不需主动地参与会话。例如,用户可能离开或只是选择不在那时回复,但仍期望另一方能够随意地发送消息。要求对IM会话的主动接受的一个缺点是,如果用户离开或不能够确认,那么用户通常期望且习惯的IM的自由流动是不可能的。
对基于会话的IM的一种替换方案是其中所有消息被传递给所有注册的端点的IM页面模式。从而,使用IM页面模式,允许用户登录到多个端点上。但是,对多个注册的端点的支持含有若干缺点。首先,如上所述,由于对多个终端的支持,由基于会话消息通信提供的所需属性是不可用的。其次,因为一个端点会参与2路IM会话,且由于用户接收的所有消息总是被传递至所有的用户端点而使所有其它终端仅简单地反映传入消息的列表,因此用户的体验是较差的。
因此,支持多个用户端点,同时提供与基于会话的IM相关联的用户体验的IM模型是非常有用的。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支持多个用户端点,同时提供与基于会话的IM相关联的用户体验的IM模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包括:启动对最初在页面模式即时消息IM中的一IM对话的IM连接,所述IM对话在一始发用户和一远程用户之间,所述远程用户登录到多个端点;从所述始发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页面模式IM的初始IM消息,所述初始IM消息从所述初始设备处被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的每个远程设备;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对页面模式IM中的IM对话的回复,所述回复包括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端点的一个标识符;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端点的身份,所述端点的身份是基于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的标识符被发现的;以及在发现所述端点的身份之后,将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所述IM对话是通过向所述远程用户所使用的端点发送一个建立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来进行转化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计算系统中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启动在始发用户和远程用户之间的、最初在页面模式IM中的IM对话,所述始发用户在始发设备处的IM服务上注册,而所述远程用户在多个远程设备处的IM服务上注册,所述IM对话通过下述步骤被启动:从所述始发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页面模式IM的初始IM消息,所述初始IM消息从所述初始设备处被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的每个远程设备;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回复,所述回复包括页面模式IM的回复IM消息和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标识符,所述远程设备是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中的一个远程设备;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所述远程设备的身份是基于所述回复的标识符被发现的;以及在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之后,将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所述IM对话是通过从所述初始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将所述IM对话转化成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来进行转化的,所述请求被从所述初始设备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所使用的远程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常包含在其中执行本工具的至少某些计算机系统中的所选择组件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工具可在其中操作的环境的高级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用于在IM对话中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某些实施例,示出用于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一种提供通常与基于会话的IM相关联的丰富用户体验,同时支持多个用户设备或端点的IM模型。一种软件工具(“工具”)通过在同一IM对话中共同使用页面模式IM和基于会话的IM,提供了一种用于IM混合模式操作的协议,来提供改进的用户IM体验。本工具最初在页面模式启动一IM连接。随后,当获知设备标识符——始发用户的设备标识符或者远程用户的设备标识符或者两者时,本工具将页面模式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对话。
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工具使用页面模式消息通信来建立与多个远程用户设备的初始连接,继之以由多个远程用户设备之一启动的会话。例如,可能存在远程用户的多个实例——例如,远程用户可以向多个设备或端点上的IM服务注册。为了考虑多个远程用户设备,本工具在页面模式中启动IM连接,且在用于建立与远程用户的页面模式IM对话的页面模式消息中标识始发设备——即,由始发用户用来请求与远程用户IM会话的设备或端点。页面模式消息被传递至远程用户的已注册的每个设备。本工具可发送始发用户所请求的零个、一个或多个后续页面模式消息,它们也被传递至远程用户的已注册的每个设备。随后,当远程用户在远程用户的已注册设备之一上,或使用该设备来回复该页面模式IM对话时,由远程用户用来回复该页面模式IM对话的已注册设备上的该工具使用始发设备标识符作为基于会话的IM对话的目标。通过允许远程用户的回复来启动基于会话的IM,始发用户设备和远程用户设备有效地发现对方,且一旦完成后,IM对话从其初始的页面模式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对话。一旦建立反回到始发用户设备的会话后,向远程用户的每个已注册设备发送一后续信号或指示,它指示已经建立与远程用户的已注册设备之一的基于会话的IM对话,该已注册设备即由远程用户用来回复前一页面模式IM对话的已注册设备。
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工具不在用来建立与远程用户的页面模式IM对话的页面模式消息中标识始发设备——即,由始发用户用来请求与远程用户的IM会话的设备或端点。在这个示例中,当远程用户在远程用户的已注册设备之一上,或使用该设备来回复该页面模式IM对话时,由远程用户用于回复该页面模式IM对话的已注册设备上的该工具向始发设备发送该特定远程用户已注册设备的标识符。以这种方式,始发设备有效地发现了远程用户所位于的已注册设备——即,远程用户正在用来回复IM对话的已注册设备,且使用远程用户的已注册设备的标识符作为基于会话的IM对话的目标。
参考附图的图1-4能最好地理解本工具的各实施例及其优点。附图的元素不必缩放,相反,将重点置于其上清楚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于各附图中同样或对应的部分。
图1是示出通常包含在其上执行本工具的至少某些计算机系统中的所选择组件的框图。这些计算机系统1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102;用于存储正被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数据结构)的计算机存储器104;诸如硬盘驱动器等用于持久地存储程序和数据的持久存储设备106;诸如CD-ROM驱动器等用于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驱动器108;以及用于诸如通过因特网将计算机系统连接至其它计算机系统以交换程序和/或数据(包括数据结构)的网络连接110。
本工具可在诸如由计算机系统100或其它设备执行的程序模块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通用语境下描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它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存储器104和持久存储设备106是可以包含实现该工具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理解,存储器104和持久存储设备106可以含有除了实现该工具的指令以外的各种其它内容。
可以理解,计算机系统100可以包括诸如视频监视器和LCD板等用于显示程序输出的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以及诸如键盘、麦克风或诸如鼠标等定点设备的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尽管如上所述配置的计算机系统100通常用于支持本工具的操作,但是可以理解,本工具可以使用各种类型和配置的设备来实现,并具有各种组件。
在以下讨论中,结合各种说明性示例描述了本工具的各实施例。可以理解,本工具的各实施例可以用于在各方面与这些示例差异很大的环境中。
图2是示出本工具可在其中操作的环境20的高级框图。如上所述,环境20包括诸如客户机A 202和客户机B 206a-c等若干客户计算机系统。每个客户计算机系统含有诸如用户界面程序等用于允许其用户与另一用户进行IM的应用程序。客户计算机系统被耦合至主存该工具的各自的域服务器。如图所示,客户机A 202被耦合至域服务器A 204,而客户机B 206a-c的每一个被耦合至域服务器B 208。域服务器进一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210互相耦合。
客户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向用户提供进行IM的能力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作为示例,客户计算机系统可以是运行支持IM应用程序的装载和执行的合适的操作系统程序的个人计算机。或者,客户计算机系统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等网络设备,或是诸如蜂窝电话等适于在进行IM时使用的其它合适的通信设备。由此,客户计算机系统担当由用户用于进行IM的设备。换言之,客户计算机系统担当向IM服务注册的用户的实例的端点。
一般而言,域服务器包括共同地担当用于诸如因特网域等特定网络域的服务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如图1所示,域服务器A 204为客户机A 202提供了域服务,而域服务器B 208为客户机B 206a-c提供了域服务。在某些实施例中,域服务器主存本工具,且有利于此处所描述的混合模式IM。可以理解,例如,在其中客户计算系统也提供某些或全部域服务器功能的环境中,本工具的所有或部分也可以由诸如客户计算系统等其它计算系统主存。
网络210便于例如附加的计算机之间的电子内容的传输。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210包括因特网。因特网是连接上百万台计算机的全球性网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因特网的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全球网络,且使用一种简单的、标准的公共寻址系统和称为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的通信协议。
可以理解,网络210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其它类型的网络。作为示例,网络210可以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公共互联网、私人内联网、私人计算机网络、安全互联网、专用网、公用网、增值网、交互式电视网络、无线网、双向电缆网、交互式信息站网络等。也可以理解,客户计算机系统可以直接或通过包括网络210在内的前述类型的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被耦合至其域服务器。
图3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用于在IM对话中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的方法300的流程图。作为示例,远程用户,即用户B可以使用多种设备登录至一个IM服务。参考图2,域服务器B 208可以提供IM服务,而用户B可以同时使用客户机206a(例如,台式计算机)、客户机206b(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和客户机206c(例如,PDA)向IM服务注册。在开始步骤中,希望与用户B开始IM对话(例如,聊天会话)的用户可以使用客户机A 202(例如,台式计算机)向例如在域服务器A 204上提供的IM服务注册。用户A然后可以使用客户机A 202来编写一条IM文本消息,并调用一个命令将该IM文本消息传输给用户B,使客户机A 202将收信地址为用户B的IM文本消息发送给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
回到图3,在步骤302处,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为与用户B的所请求的IM对话使用页面模式IM启动IM连接。这里,例如,在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上执行的工具不知道将该IM对话的目标定为用户B的当前已注册设备中的哪一个,从而,该工具以页面模式启动IM连接。在页面模式中,工具一般使用记录的用户B的地址发送目标为用户B的IM文本消息,且不指定用户B的特定端点——即,特定的已注册设备。IM文本消息通过网络210被发送至用户B的域服务器B208。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工具也发送该IM文本消息的发送者的设备标识符——例如,客户机A 202的标识符。
用户B的域服务器B 208接收到目标为用户B的IM文本消息,并将该IM文本消息分叉到用户B的每个实例,使用户B已注册的每个设备(即客户机B 206a-c)来接收该IM文本消息。这些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例如通过在一耦合的显示设备上例示一个窗口并显示该IM文本或通过提供对IM文本消息的接收的指示来响应于对IM文本消息的接收。每一设备也向耦合的域服务器(即,用户B的域服务器B208)提供指示对IM文本消息的成功接收的响应。用户B的域服务器B 208然后可以集合从用户B的已注册设备处接收的响应,并且向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发回单个响应。
用户A可以编写另一条IM文本消息作为与用户B的IM对话中的一部分,而不需用户B响应于该IM对话。在这个示例中,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使用最初为该IM对话建立的页面模式IM发送任何另外的IM文本消息,使该另外的IM文本消息如上所述被用户B的每一已注册设备接收。
在步骤304处,确定当前在页面模式下的IM对话是否要被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在某些实施例中,对页面模式中的IM对话的初始回复用作将该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的触发器。继续以上示例,用户B可以通过使用用户B的膝上型计算机(即,客户机B 206)来编写对用户A的回复IM文本消息以响应于该IM对话。在步骤306处,客户机B 206通过向先前由客户机B 206标识的用户A的设备,即客户机A 202发送建立基于会话的IM或将当前的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而将该IM对话从页面模式转化为基于会话的。客户机B 206可以在向客户机A 202发送的请求中包括其标识符。将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是通过用户B的域服务器B 208、网络210和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发送给客户机A 202的。
作为响应,客户机A 202肯定地响应于所接收到的将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使得在客户机A 202和客户机B 206之间建立起基于会话的IM。在某些实施例中,客户机A 202可以向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设备发送已经与用户B的特定的一个已注册设备(即客户机B 206)建立起基于会话的IM的指示(例如,消息)。客户机A 202可以将该指示或消息作为页面模式IM消息发送,使其被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设备接收。
用户B的已注册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且除了与其建立基于会话的IM的已注册设备(即客户机A 202)以外的其它已注册设备设备提供某种类型的指示,指示在该IM对话中先前接收到的文本消息不再有效。例如,与其没有建立基于会话的IM的用户B的已注册设备可以移除显示先前接收到的IM文本消息的窗口、提供该IM对话不再活跃的指示、提供在IM对话中先前所接收到的文本消息过期或不再有效的指示、提供用户B已经使用另一已注册设备回复该IM对话的指示等等。
在步骤308处,在基于会话的IM中传输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IM对话中的后续文本消息。换言之,使用客户机A 202的用户A和使用客户机B 206b的用户B之间的后续文本消息是通过在这些端点之间建立的(在步骤306处)会话来传输的。
如果在步骤304处,确定不将该IM对话从页面模式转化为基于会话的,那么在步骤310处,该IM对话继续处于页面模式中。在这个示例中,在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IM对话中的后续文本消息在页面模式IM中传输。继续上述示例,用户B可以不回复该IM对话,因此该IM对话继续处于页面模式中,且来自用户A的后续IM文本消息继续被传送给用户B的每个已注册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用户B的已注册设备上和/或用户B的域服务器B 208上提供的IM服务可能不支持基于会话的IM。在这些实施例中,即使在用户B使用已注册设备中的一个回复该IM对话的情况下,IM对话也继续处于页面模式中。这样,以类似于上述用户B不提供回复的示例的方式,IM对话中的后续文本消息被传送给用户A和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来自用户A的IM文本消息可以不包括对于在其上始发文本消息的设备的指示。在上述示例中,本工具可以不发送IM文本消息的发送者的设备标识符,如客户机A 202的标识符。在该示例中,用户B可以通过使用用户B的膝上型计算机(即客户机B 206)来编写对用户A的回复IM文本消息以响应于该IM对话。客户机B 206可以向用户A发送对该回复的指示以及用户B用来提供该回复的已注册设备(即客户机B 206)的标识符。该回复是通过用户B的域服务器B 208、网络210和用户A的域服务器A 204发送给客户机A 202的。随后,客户机A 202可以向先前向客户机A 202标识的客户机B 206发送建立基于会话的IM或将当前的IM对话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此处揭示的这些或其它过程和方法,在这些过程和方法中执行的功能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执行。而且,所列出的步骤仅是示例性的,且某些步骤可以是可任选的、与较少的步骤相结合或扩展为额外的步骤而不损害本发明的本质。
图4是示出根据某些实施例,用于使用SIP来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地,通过将执行页面模式消息通信的SIP MESSAGE(消息)请求和建立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或其它基于会话的消息通信的SIP INVITE(邀请)请求结合到一个IM对话中,来提供IM混合模式操作。SIP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请求注解(RFC)2543中定义,其通过整体引用包含在此。IETF RFC 3428对于执行页面模式消息通信的SIP MESSAGE请求是有益的,且通过整体引用包含在此。IETF RFC 3261对于使用INVITE的提供/答复模型是有益的,且通过整体引用包含在此。
作为示例,在客户机A 202上的用户A想要向用户B发送IM。在步骤402处,客户机A 202不知道将该IM的目标定为哪个特定的设备,于是,发送了目标为用户B的MESSAGE请求。该MESSAGE请求包含发送者,即客户机A 202的设备标识符,诸如SIP中的全球可路由用户代理URI(GRUU)。MESSAGE请求不包含用户B的设备的设备标识符。
在步骤404处,容纳用户B注册的域服务器B接收并检查MESSAGE请求。因为没有设备被定为目标,例如,不存在用户B的端点标识符参数,因此域服务器B将该请求分叉到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端点。在步骤406a-c处,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设备接收该MESSAGE请求并使用SIP 200OK响应来响应该MESSAGE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域服务器B接收并聚集该200OK响应,并向客户机A 202发送一个200OK响应。用户A可以在用户B第一次回复之前发送一个或多个IM。对每一额外发送的IM,再使用相同的设备标识符重复步骤402、404和406a-c。
随后,用户B希望发送回复。用户B选择一个从其上回复的端点、输入响应然后将其发送。如图4所示,用户B可能已经选择了客户机B 206a作为从其上回复的端点。在这个示例中,在步骤408处,由于该设备标识符对于远程的一方是可用的,因此客户机B 206a启动与该远程方的对话。具体地,客户机B 206a向将目标定为客户机A 202的用户A发送一个建立MSRP或其它基于会话的消息通信的INVITE请求,客户机A 202是用户A用于发送一个或多个初始消息的设备。INVITE请求包括客户机A 202的设备标识符,它包含在先前的MESSAGE请求中包含。INVITE请求也包括客户机B 206a的设备标识符。
在步骤410处,客户机A 202从客户机B 206a接收INVITE请求并响应于该请求,于是建立客户机A 202和客户机B 206a之间的IM的会话。在响应于该INVITE请求之后,在步骤412处,客户机A 202发送将目标定为用户B的另一个MESSAGE请求或其它SIP请求类型。具体地,MESSAGE请求或SIP请求类型指示先前发送的所有页面模式消息现在由于已对该特定IM选择了一个设备而成为空闲的。在一个实施例中,MESSAGE请求或SIP请求类型是由该设备,即客户机A 202自动生成的。在步骤414处,域服务器B以类似于步骤404的方式接收该MESSAGE请求,并将该请求分叉至用户B的所有已注册端点。
在步骤416处,用户B所选择的端点,即客户机B 206a接收并忽略该MESSAGE请求。在步骤418a处,客户机B 206b接收到该MESSAGE请求,并指示已经在某个其它设备上建立了IM对话。同样地,在步骤418b处,客户机B 206c接收该M ESSAGE请求,并指示已经在某个其它设备上建立了IM对话。在一个实施例中,客户机B 206b和客户机B 206c可以移除包含在一耦合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先前接收到的消息的消息通信窗口。
在步骤420处,如点划线或虚线框所示,用户A和用户B都使用其各自的设备互相发送IM。对于由用户A向用户B发送的后一IM消息,客户机A 202确定在其自身和用户B的端点,即客户机B 206a之间存在一个会话,并在所建立的会话中发送IM消息。同样地,对于由用户B向用户A发送的后一IM消息,客户机B 206a确定在其自身和用户A的端点,即客户机202之间存在一个会话,并在所建立的会话中发送IM消息。
从前述内容中,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处是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的,但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从而,本发明除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明确陈述的元素之外不受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包括:
启动对最初在页面模式即时消息IM中的一IM对话的IM连接,所述IM对话在一始发用户和一远程用户之间,所述远程用户登录到多个端点;
从所述始发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页面模式IM的初始IM消息,所述初始IM消息从所述初始设备处被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的每个远程设备;
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对页面模式IM中的IM对话的回复,所述回复包括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端点的一个标识符;
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端点的身份,所述端点的身份是基于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的标识符被发现的;以及
在发现所述端点的身份之后,将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化为基于会话的IM,所述IM对话是通过向所述远程用户所使用的端点发送一个建立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来进行转化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面模式IM是使用SIP建立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页面模式IM是使用SIP中的MESSAGE请求建立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会话的IM是使用SIP建立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会话的IM是使用SIP中的INVITE请求建立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IM对话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之后,使计算机向所述远程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端点发送已经与所述远程用户的一个不同端点建立起会话的指示。
7.一种在计算系统中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在始发用户和远程用户之间的、最初在页面模式IM中的IM对话,所述始发用户在始发设备处的IM服务上注册,而所述远程用户在多个远程设备处的IM服务上注册,所述IM对话通过下述步骤被启动:
从所述始发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页面模式IM的初始IM消息,所述初始IM消息从所述初始设备处被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的每个远程设备;
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回复,所述回复包括页面模式IM的回复IM消息和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标识符,所述远程设备是所述远程用户注册的所述多个远程设备中的一个远程设备;
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所述远程设备的身份是基于所述回复的标识符被发现的;以及
在发现所述远程用户回复所述初始IM消息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之后,将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所述IM对话是通过从所述初始用户向所述远程用户发送将所述IM对话转化成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来进行转化的,所述请求被从所述初始设备发送到所述远程用户所使用的远程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之后,向所述多个远程设备告知到基于会话的IM的转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现所述多个远程设备中由所述远程用户最初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一个远程设备的身份包括由所述远程用户最初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远程设备将其身份发送给所述始发设备。
10.一种用于提供混合模式IM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对一始发用户和一远程用户之间最初在页面模式即时消息IM中的IM对话启动IM连接的装置,所述远程用户在多个远程设备处注册;
用于发现由所述远程用户最初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的装置,所述远程设备是所述远程用户的多个已注册的远程设备中的一个,所述远程设备的身份是基于从所述远程用户接收的标识符被发现的;以及
用于响应于发现所述远程用户最初回复所述IM对话所使用的远程设备的身份而将所述IM对话转换为基于会话的IM的装置,所述IM对话是通过向所述远程用户所使用的远程设备发送一个建立基于会话的IM的请求来进行转化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远程用户的每个已注册设备提供所述IM对话从页面模式IM到基于会话IM的转换的指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990,031 US7725553B2 (en) | 2004-11-16 | 2004-11-16 | Mixed massaging mode for multiple points of presence |
US10/990,031 | 2004-11-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7108A CN1777108A (zh) | 2006-05-24 |
CN1777108B true CN1777108B (zh) | 2010-11-24 |
Family
ID=3570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163420A Active CN1777108B (zh) | 2004-11-16 | 2005-10-14 | 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25553B2 (zh) |
EP (1) | EP1657870B1 (zh) |
JP (1) | JP4703367B2 (zh) |
KR (1) | KR101153001B1 (zh) |
CN (1) | CN1777108B (zh) |
AT (1) | ATE484905T1 (zh) |
AU (1) | AU2005211565A1 (zh) |
BR (1) | BRPI0504430A (zh) |
CA (1) | CA2523533C (zh) |
DE (1) | DE602005024095D1 (zh) |
HK (1) | HK1090211A1 (zh) |
MX (1) | MXPA05011167A (zh) |
MY (1) | MY144799A (zh) |
RU (1) | RU2406120C2 (zh) |
TW (1) | TW200627160A (zh) |
ZA (1) | ZA20050834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43034B2 (en) * | 2004-06-08 | 2009-06-02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Instant messenger reflector |
US7660850B2 (en) * | 2005-05-27 | 2010-02-0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upporting a serial and a parallel invitation protocol |
US7882176B2 (en) * | 2005-05-27 | 2011-02-0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stablishing a multiparty session by sending invitations in parallel |
FI20055288A0 (fi) * | 2005-06-06 | 2005-06-06 | Nokia Corp | Yksittäinen sanomanvälitys |
US20070043820A1 (en) * | 2005-08-18 | 2007-02-22 | George David 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remote instant messages |
US7522608B2 (en) * | 2005-11-01 | 2009-04-2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ndpoint selection for a call completion response |
US8520850B2 (en) | 2006-10-20 | 2013-08-27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Downloadabl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
US7650384B2 (en) * | 2006-11-17 | 2010-01-1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aintain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s over unreliable connections |
US8621540B2 (en) | 2007-01-24 | 2013-12-31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in a download-enabled system |
MX2009007866A (es) | 2007-01-29 | 2009-07-31 | Nokia Corp | Manejo de reportes de presentacion en protocolo de inicio de sesion de mensajes cortos. |
US20090049190A1 (en) * | 2007-08-16 | 2009-02-19 | Yahoo!, Inc. | Multiple points of presence in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 |
US9357247B2 (en) | 2008-11-24 | 2016-05-31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delivery and message exchange across multiple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US9215423B2 (en) | 2009-03-30 | 2015-12-15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Recommendation engine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11076189B2 (en) | 2009-03-30 | 2021-07-27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Personal media channel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602864B2 (en) | 2009-06-08 | 2017-03-21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Media bridge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043407B1 (en) * | 2009-06-12 | 2015-05-26 | Avaya Inc. |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 to communication-enabled business process platforms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8631469B2 (en) * | 2009-08-14 | 2014-01-1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xecuting commands on devices through presence applications |
US8396055B2 (en) | 2009-10-20 | 2013-03-12 | Time Warner Cab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edia functionality in a content-based network |
US10264029B2 (en) | 2009-10-30 | 2019-04-16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ized content delivery over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9519728B2 (en) | 2009-12-04 | 2016-12-13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delivery of content in a network |
US9342661B2 (en) | 2010-03-02 | 2016-05-17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ights-managed content and data delivery |
US9906838B2 (en) | 2010-07-12 | 2018-02-27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delivery and message exchange across multiple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US9110743B2 (en) | 2010-12-21 | 2015-08-1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Extensible system action for sharing while remaining in context |
US9467723B2 (en) | 2012-04-04 | 2016-10-11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highlight reel creation in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US20140082645A1 (en) | 2012-09-14 | 2014-03-20 | Peter Ster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or interactive features |
US9565472B2 (en) | 2012-12-10 | 2017-02-07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transfer protection |
US9621940B2 (en) | 2014-05-29 | 2017-04-11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accessing, and delivering packetized content |
US10116676B2 (en) | 2015-02-13 | 2018-10-30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service modification based on online activity |
US10404758B2 (en) | 2016-02-26 | 2019-09-03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entralized message exchange in a user premises device |
US10237212B2 (en) * | 2016-07-18 | 2019-03-19 | T-Mobile Usa, Inc. | RCS origination forking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31786A1 (en) * | 2002-01-29 | 2003-07-30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11573B2 (ja) * | 1998-04-10 | 2004-03-2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転送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JP4046534B2 (ja) * | 2002-03-29 | 2008-02-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プレゼンス管理方法及びプレゼンス設定方法 |
JP3980421B2 (ja) * | 2002-06-27 | 2007-09-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プレゼンス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
-
2004
- 2004-11-16 US US10/990,031 patent/US7725553B2/en active Active
-
2005
- 2005-09-16 AU AU2005211565A patent/AU200521156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9-19 TW TW094132317A patent/TW200627160A/zh unknown
- 2005-10-12 MY MYPI20054792A patent/MY144799A/en unknown
- 2005-10-14 CA CA2523533A patent/CA252353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14 ZA ZA200508345A patent/ZA200508345B/en unknown
- 2005-10-14 CN CN2005101163420A patent/CN1777108B/zh active Active
- 2005-10-14 KR KR1020050096933A patent/KR10115300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0-14 BR BRPI0504430-8A patent/BRPI0504430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0-17 MX MXPA05011167A patent/MXPA05011167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0-20 AT AT05109796T patent/ATE484905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0-20 EP EP05109796A patent/EP1657870B1/en active Active
- 2005-10-20 DE DE602005024095T patent/DE602005024095D1/de active Active
- 2005-10-26 JP JP2005311713A patent/JP4703367B2/ja active Active
- 2005-11-15 RU RU2005135469/08A patent/RU240612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9-22 HK HK06110587.2A patent/HK1090211A1/xx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31786A1 (en) * | 2002-01-29 | 2003-07-30 |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B. Campbell, J. Rosenberg.Instant Message Sessions in SIMPLE.IETF STANDARD-WORKING-DRAFT,IETF.2003,第1至2段. * |
同上.同上.同上.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005135469A (ru) | 2007-05-27 |
KR101153001B1 (ko) | 2012-06-04 |
MXPA05011167A (es) | 2006-05-25 |
ATE484905T1 (de) | 2010-10-15 |
CN1777108A (zh) | 2006-05-24 |
JP4703367B2 (ja) | 2011-06-15 |
CA2523533A1 (en) | 2006-05-16 |
AU2005211565A1 (en) | 2006-06-01 |
KR20060055318A (ko) | 2006-05-23 |
HK1090211A1 (en) | 2006-12-15 |
US7725553B2 (en) | 2010-05-25 |
CA2523533C (en) | 2014-03-18 |
US20060095522A1 (en) | 2006-05-04 |
BRPI0504430A (pt) | 2006-06-27 |
MY144799A (en) | 2011-11-15 |
DE602005024095D1 (de) | 2010-11-25 |
EP1657870A1 (en) | 2006-05-17 |
TW200627160A (en) | 2006-08-01 |
JP2006146898A (ja) | 2006-06-08 |
ZA200508345B (en) | 2008-08-27 |
EP1657870B1 (en) | 2010-10-13 |
RU2406120C2 (ru) | 2010-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77108B (zh) | 用于提供混合模式即时消息im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546464B (zh) | 一种跨im系统的会议方法和系统 | |
KR101137099B1 (ko) | 확장형 실시간 공동작업 시스템을 위한 아키텍처 | |
US750557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telephone conference initiation and management | |
US8144185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system, conference management 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ortable terminal | |
US9569752B2 (en) | Providing parameterized actionable communication messages via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 |
US20060050648A1 (en) | Reducing storage requirement for route information | |
US7769809B2 (en) | Associating real-time conversations with a logical conversation | |
US7606904B2 (en) | Sending inter-server notifications using an out-of-band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 |
US10462195B2 (en) | Methods, apparatus and/or system for using email to schedule and/or launch group communications sessions | |
US20130246636A1 (en) | Provi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with session requests | |
EP2560329B1 (en) | Method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routing a message request | |
CN104620611A (zh) | 消息传递服务活跃设备 | |
CN111279662A (zh) | 消息传递资源功能 | |
US7469293B1 (en) | U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session requests | |
CN101394365A (zh) | 一种消息关联方法及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 | |
EP1819122A1 (en) | Providing push to all (PTA) service | |
US20100299736A1 (en) | Automated session admission | |
CN100477590C (zh) | 实时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WO200700790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ultiparty conference by relay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CROSOFT CORP. Effective date: 20150522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2 Address after: Washington State Patentee after: Micro soft technique licens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ashington State Patentee before: Microsoft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