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502A -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3502A
CN1773502A CNA2005101203127A CN200510120312A CN1773502A CN 1773502 A CN1773502 A CN 1773502A CN A2005101203127 A CNA2005101203127 A CN A2005101203127A CN 200510120312 A CN200510120312 A CN 200510120312A CN 1773502 A CN1773502 A CN 1773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
target information
readable program
determine wh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03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0213C (zh
Inventor
杰里米·A·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7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0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02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该方法提供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以及能够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和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的主控制器。该方法顺序地确定是否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也找到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布置的每个物理对象和逻辑对象。

Description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用于存储由一个或多个主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这样的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接收将信息写入到一个或多个次级存储设备的请求,以及从这些一个或多个次级存储设备中检索信息的请求。在接收到写入请求时,该系统将从主计算机接收的信息存储到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datacache)中。在某些实现中,还将该信息的副本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中。在接收到读取请求时,该系统从一个或多个次级存储设备中取回(recall)信息,并将该信息移动到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这样,该系统不断地在存储设备和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之间来回移动信息。
在某些数据处理应用中,将数据复制到多个单独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这些应用包括:例如对等远程复制操作。在这样的应用中,将数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复制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所需要的是一种检验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和/或逻辑配置的设备和方法。申请人的设备和方法可以检验目标系统的物理和逻辑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中可以消除那些否则可能导致验证失败的物理对象和/或逻辑对象冲突。
发明内容
申请人的发明包括一种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该方法提供包括(N)个物理对象和(M)个逻辑对象的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以及能够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和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的主控制器(master controller),其中该主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覆写指示符、加载物理指示符、以及加载逻辑指示符。
该方法接收验证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命令,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第(i)物理对象,其中将(i)初始设置为1,且(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并确定该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该第(i)物理对象。
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第(i)物理对象,则该方法顺序地确定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是否也找到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布置的每个剩余物理对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定相同的单元,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申请人的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概括申请人的方法的初始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概括申请人的方法的附加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概括申请人的方法的附加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申请人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以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单元。本发明将被描述为在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实施,其中该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两个群集、多个主机适配器、多个设备适配器、以及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然而,下面对申请人的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的描述不旨在限制申请人的发明用于包括两个群集、多个主机适配器、多个设备适配器、以及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这是因为这里的发明可以一般应用于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
现在参考图5,申请人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与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结合的主控制器510。例如在图5的所示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数据处理系统500包括与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530、540和550结合的主控制器510。
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系统还包括存储附连网络(“SAN”:StorageAttached Network)580。在这些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能够经由通信链路582与SAN 580通信。
主控制器510包括:处理器512、存储器514、以及微代码516。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4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快闪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池备用RAM、硬盘驱动器、其组合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还包括能够用因特网访问链路572进行双向通信的万维网服务器518。在某些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还包括操作者输入面板560。在某些实施例中,操作者输入面板560与主控制器510集成在一起。在其它实施例中,操作者输入面板在主控制器510的外部。在这些外部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能够经由通信链路562与操作者输入面板560进行双向通信。
在图5的所示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在组成系统500的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每一个的外部。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与组成申请人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之一集成在一起。
主控制器510能够使用通信链路522、532、542、以及552分别与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530、540、以及550进行双向通信。在图5的所示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直接与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经由SAN例如SAN 580与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控制器510直接与一个或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以及经由SAN例如SAN 580与一个或其它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
通信链路522、532、542、552、562、572以及582从包括无线通信链路、诸如RS-232或RS-422的串行互连、以太网互连、SCSI互连、iSCSI互连、千兆位以太网互连、蓝牙互连、光纤信道互连、ESCON互连、FICON互连、局域网(LAN)、专用广域网(WAN)、公用广域网、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因特网、以及其组合等的组中独立选择。
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包括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25。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25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磁带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光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电子存储介质、以及其组合。
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30包括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35。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35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磁带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光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电子存储介质、以及其组合。
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40包括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45。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45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磁带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光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电子存储介质、以及其组合。
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50包括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55。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信息存储介质555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磁带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光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电子存储介质、以及其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检索存储系统520、530、540、550可以包括除了所示的多个存储介质之外的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这样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还可以包括(没有限制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器、一个或多个DASD设备、一个或多个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适配器、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适配器、一个或多个操作者输入面板、一个或多个万维网服务器、一个或多个自动机械存取器(robotic accessor)、一个或多个包括多个存储介质525的数据存储设备、等等。
现在参考图1,在某些实施例中,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图5)、530(图5)、540(图5)和/或550(图5)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100。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100能够经由通信链路395与主计算机390通信。图1的所示实施例示出了单个主计算机。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能够与多个主计算机通信。
主计算机390包括诸如大型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以及其组合的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包括诸如Windows、AIX、Unix、MVS、LINUX等(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AIX是IBM公司的注册商标而MVS是其商标;以及Unix是通过开放组排它性许可的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注册商标)的操作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计算机390还包括存储管理程序。主计算机390中的存储管理程序可包括在本技术领域内公知的管理向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存储管理类型程序的功能性,诸如在IBM MVS操作系统中实现的IBM DFSMS。
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100包括在四个主机舱(host bay)101、106、111以及116中布置的多个主机适配器102-105、107-110、112-115、以及117-120。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少于16个主机适配器。不管在申请人的系统的任何实施例中布置的主机适配器的数目,那些主机适配器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对中央处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单元130和140具有同等访问的共享资源。每一个主机适配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信道端口、一个或多个FICON端口、一个或多个ESCON端口、或者一个或多个SCSI端口。每一个主机适配器通过互连总线121连接到两个群集,使得每个群集可以处理来自任何主机适配器的I/O。
处理器部分130包括处理器132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34。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部分130还包括存储器133。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33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33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处理器部分140包括处理器142和高速缓冲存储器144。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部分140还包括存储器143。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43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43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I/O端口160包括多个设备适配器,诸如设备适配器165、166、167、以及168。I/O端口170还包括多个设备适配器,诸如设备适配器175、176、177、以及178。
在申请人的系统的某些实施例中,在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布置的单个卡上将一个或多个主机适配器、处理器部分130、以及一个或多个设备适配器封装在一起。类似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布置的另一个卡上布置了一个或多个主机适配器、处理器部分160、以及一个或多个设备适配器。在这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系统100包括与多个数据存储设备互连的两个卡。
在图1的所示实施例中,将16个数据存储设备组织成两个阵列,即阵列“A”和阵列“B”。图1的所示实施例示出了两个存储设备阵列。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多于两个存储设备阵列。每一个存储阵列对主计算机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逻辑设备。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多个硬盘驱动单元。在图1的所示实施例中,盘阵列“A”包括盘驱动器181、182、183、191、192、193和194。盘阵列“B”包括盘驱动器185、186、187、188、196、197和198。在某些实施例中,阵列“A”和“B”利用RAID协议。在某些实施例中,阵列“A”和“B”包括有时所谓的JBOD阵列,即没有根据RAID来配置阵列的“(仅仅一组盘)Just a Bunch Of Disks”。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RAID(独立盘冗余阵列)列(rank)包括在盘驱动器的阵列中配置的独立盘驱动器,以获得超过单个大型驱动器的性能、容量和/或可靠性。
图1的所示实施例示出了两个存储设备阵列。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系统包括单个存储设备阵列。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系统包括多于两个存储设备阵列。
图1所示的环结构包括申请人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在其它实施例中,链路189和/或199包括交换结构(switched fabric)或者交换机和环拓扑结构的组合。在其它实施例中,链路189和/或199包括交换机的双FC-AL环。每个环包含一个或多个光纤信道交换机。在其它实施例中,链路189和/或199利用SSA环技术。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530、540和/或550包括自动化介质库,该自动化介质库包括多个磁带盒、一个或多个自动机械存取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磁带驱动器。转让给与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5,970,030描述了这样的自动化介质库,并通过参考将其合并于此。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520、530、540和/或550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虚拟磁带系统。转让给与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第6,269,423号描述了这样的虚拟磁带系统,并通过参考将其合并于此。
申请人的发明包括一种使用申请人的设备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对于“验证该配置”,申请人意指检查第一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即源系统)的配置,然后,确定第二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即目标系统)的配置是否与源系统兼容。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向目标系统传输源系统的配置时,采用申请人的方法。这些系统中的一个或二者可以包括虚拟系统。在申请人的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源和目标系统二者都是实际系统,即该实施例包括“在线到在线(online to online)”配置传输。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包括“离线到在线(offline to online)”配置传输,以便修改物理/逻辑配置或者将其加载到第三在线系统上。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包括“离线到离线(offlineto offline)”传输,以便例如评估某一物理/逻辑配置的性能特性。
图2概括了申请人的方法的某些初始步骤。现在参考图2,在步骤210中,该方法提供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例如系统520(图5)、530(图5)、540(图5)、以及550(图5),其中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与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主控制器通信。图5的所示实施例示出了四个这样的相互连接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申请人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中,主控制器能够与少于四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在申请人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中,主控制器能够与多于四个信息和检索系统通信。将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的一个指定为源系统。将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的另一个指定为目标系统。如上所述,源和目标系统中的任一个或者二者可包括虚拟系统。而且,目标系统可以已经包括现存的逻辑或物理配置对象。
在步骤220中,在申请人的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选择是否覆写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系统500(图5)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之类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作出步骤220的判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者/操作者经由诸如操作者输入面板560(图5)之类的操作者输入面板作出步骤220的选择。
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与一个或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互连的主计算机作出步骤220的判定。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主控制器的制造商作出步骤220的判定,并且将对该判定进行编码的固件布置在诸如控制器512(图5)之类的控制器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在系统启动期间作出步骤220的判定,并在诸如微代码516(图5)之类的微代码中对该判定进行编码,其中该微代码被布置在诸如存储器514(图5)的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被布置在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主控制器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不覆写目标系统的配置,则该方法从步骤220转到步骤230。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允许目标系统的配置的覆写,则该方法从步骤220转到步骤225,在步骤225中该方法设置了覆写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执行步骤225。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覆写指示符包括可被打开或关闭的标志。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标志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覆写指示符包括可被设置为“0”或者“1”的位。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位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225转到步骤230。
在步骤230中,在申请人的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选择是否将物理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系统500(图5)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之类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作出步骤230的判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者/操作者经由诸如操作者输入面板560(图5)之类的操作者输入面板作出步骤230的选择。
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与一个或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互连的主计算机作出步骤230的判定。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主控制器的制造商作出步骤230的判定,并且将对该判定进行编码的固件布置在诸如控制器512(图5)之类的控制器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在系统启动期间作出步骤230的判定,并在诸如微代码516(图5)之类的微代码中对该判定进行编码,其中该微代码被布置在诸如存储器514(图5)的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被布置在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的主控制器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不将物理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该方法从步骤230转到步骤240。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将物理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该方法从步骤230转到步骤235,在步骤235中该方法设置了加载物理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执行步骤235。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加载物理指示符包括可被打开或关闭的标志。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标志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加载物理指示符包括可被设置为“0”或者“1”的位。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位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235转到步骤240。
在步骤240中,在申请人的方法的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选择是否将逻辑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系统500(图5)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之类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所有者和/或操作者作出步骤240的判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者/操作者经由诸如操作者输入面板560(图5)之类的操作者输入面板作出步骤240的选择。
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与一个或多个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互连的主计算机作出步骤240的判定。在其它实施例中,由主控制器的制造商作出步骤240的判定,并且将对该判定进行编码的固件布置在诸如控制器512(图5)之类的控制器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在系统启动期间作出步骤240的判定,并在诸如微代码516(图5)之类的微代码中对该判定进行编码,其中该微代码被布置在诸如存储器514(图5)的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被布置在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的主控制器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不将逻辑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该方法从步骤240转到步骤250。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选择了将逻辑配置从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加载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该方法从步骤240转到步骤245,在步骤245中该方法设置了加载逻辑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执行步骤245。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加载逻辑指示符包括可被打开或关闭的标志。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标志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加载逻辑指示符包括可被设置为“0”或者“1”的位。在某些实施例中,将这样的位布置于在主控制器中布置的设备微代码中。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245转到步骤250。
在步骤250中,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接收参考指定的第一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即“源”系统)来验证指定的第二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即“目标”系统)的配置的请求、或者命令、或者指令(统称为“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目标系统包括现存系统,诸如系统520(图5)、系统530(图5)、系统540(图5)和/或系统550(图5)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其它实施例中,目标系统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在这些虚拟系统实施例的某些实施例中,目标系统将被用作模拟工具来帮助现存系统的优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主计算机提供步骤250的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由操作者使用操作者控制面板来提供步骤250的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经由因特网接收步骤250的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经由诸如SAN 580(图5)之类的相互连接的SAN来接收步骤250的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接收步骤250的请求。
响应于步骤250的请求,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250转到步骤310,在步骤310中该方法向源系统查询第(i)物理对象,其中将(i)初始设置为1。在某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10中,申请人的主控制器识别位于源系统的第(k)位置的第(i)物理对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样的物理对象包括例如设备适配器、DDM等。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执行步骤310。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310转到步骤320,在步骤320中该方法向目标系统查询,以便试图在对应的位置处定位对应的物理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20。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320转到步骤330,在步骤330中该方法确定目标系统在第(k)位置处是否包括第(i)物理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3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3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在第(k)位置处包括第(i)物理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330转到步骤380,在步骤380中该方法确定源系统是否包括另外的待调查物理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80。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80中确定了在目标系统上仍然有另外的物理对象待识别,则该方法从步骤380转到步骤390,在步骤390中该方法将(i)增加1。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90。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390转到步骤31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3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在第(k)位置处不包括第(i)物理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330转到步骤340,在步骤340中该方法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4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4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没有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则该方法从步骤340转到步骤350,在步骤350中该方法确定是否设置了加载物理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50。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50中确定了设置了加载物理指示符,则该方法从步骤350转到步骤370,在步骤370中该方法将第(i)物理对象加载到目标系统的第(k)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70。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370转到步骤38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4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不是虚拟配置映象,或者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50中确定了没有设置加载物理指示符,则申请人的方法转到步骤360,在步骤360中该方法确定源是否包括对应于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6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60中确定了源没有包括对应于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则申请人的方法确定不需要第(i)物理对象,且该方法从步骤360转到步骤38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确定了源包括对应于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映象,则该方法确定需要第(i)物理对象,并且该方法从步骤360转到步骤395,在步骤395中该方法生成配置验证失败的错误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395。
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10中向第一信息存储系统(即源系统)查询所有物理对象的存在和位置,然后,在步骤320中向目标系统查询所有的对应物理对象和位置。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310和步骤320一次之后,申请人的方法针对在步骤310和320中确定的物理对象和位置,如上面针对每个对象(i)和位置(k)所述的那样,通过图3的其余步骤逐一地继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380中确定了不再有驻留在源系统上的另外物理对象的存在/位置要在目标系统上被检查,则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380转到步骤405(图4)。现在参考图4,在步骤405中,该方法向源系统查询第(j)逻辑对象,其中将(j)初始设置为1,即申请人的主控制器识别在源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第(j)逻辑对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样的逻辑对象包括:例如RAID列、存储阵列、卷、主机LUN、逻辑子系统、逻辑控制单元等。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05。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05转到步骤410,在步骤410中该方法向目标系统查询,以便试图定位第(j)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10。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10转到步骤415,在步骤415中该方法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在第(m)位置处包括第(j)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15。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15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第(j)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15转到步骤420,在步骤420中该方法确定源系统是否包括另外的待调查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20。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20确定在源系统上定义了另外的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20转到步骤425,在步骤425中该方法将(j)增加1。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25。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25转到步骤405,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15中确定了目标系统没有在第(m)位置处定义第(j)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15转到步骤430,在步骤430中该方法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3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3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在第(m)位置处没有定义不同的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30转到步骤435,在步骤435中该方法将第(k)逻辑对象添加到目标系统上的第(m)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35。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35转到步骤42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
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3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30转到步骤440,在步骤440中该方法确定是否设置了覆写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4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40中确定了没有设置覆写指示符,则该方法从步骤440转到步骤465,在步骤465中该方法忽略逻辑对象冲突,然后从步骤465转到步骤42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40中确定了设置了覆写指示符,则该方法从步骤440转到步骤445,在步骤445中该方法移除在目标系统的第(m)位置处原始定义的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45。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45转到步骤450,在步骤450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45之后需要格式化一个或多个设备,则该方法进行这样的重新格式化。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50。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50转到步骤455,在步骤455中该方法在目标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第(k)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45。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55转到步骤460,在步骤460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45、450、以及455之后需要初始化一个或多个设备,则该方法进行这样的初始化。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60。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60转到步骤42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20中确定了在源系统中定义的所有逻辑对象都已被调查,则该方法从步骤420转到步骤470,在步骤470中该方法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源系统中没有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逻辑项。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70。
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7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定义了在源系统中没有定义的一个或多个逻辑项,则该方法从步骤470转到步骤475,在步骤475中该方法确定是否设置了覆写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75。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75中确定没有设置覆写指示符,则该方法从步骤475转到步骤495,在步骤495中该方法忽略逻辑对象冲突,并从步骤495转到步骤470,并且顺序地检查在源配置中没有定义的每一个目标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95。
可替换地,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75中确定了设置了覆写指示符,则该方法从步骤475转到步骤480,在步骤480中该方法从目标系统中移除在源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80。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80转到步骤485,在步骤485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80之后需要格式化一个或多个设备,则该方法进行这样的重新格式化。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85。
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85转到步骤490,在步骤490中,如果在执行步骤480和485之后需要初始化一个或多个设备,则该方法进行这样的初始化。在某些实施例中,由诸如主控制器510(图5)之类的申请人的主控制器来执行步骤490。申请人的方法从步骤490转到步骤470,并且如这里所述继续。如果申请人的方法在步骤470中确定了目标系统没有定义任何另外的在源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则该方法从步骤470转到步骤497并结束。
在某些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发明包括诸如指令518(图5)的指令,其中由处理器512(图5)来执行这些指令,以便执行在图2中引述的步骤250,和/或在图3中引述的步骤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和/或395,和/或在图4中引述的步骤405、410、415、420、5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80、485、490、495和/或497。
在其它实施例中,申请人的发明包括驻留在任何其它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其中由在主控制器510的外部或者内部的计算机来执行这些指令,以便执行在图2中引述的步骤250,和/或在图3中引述的步骤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和/或395,和/或在图4中引述的步骤405、410、415、420、5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80、485、490、495和/或497。在任一种情况中,都可以将该指令编码到包括例如磁信息存储介质、光信息存储介质、电子信息存储介质等的信息存储介质中。对于“电子存储介质”,申请人意指例如PROM、EPROM、EEPROM、快闪PROM、致密闪存(compactflash)、智能介质(smartmedia)等的设备。
尽管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清楚,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改编。

Claims (30)

1.一种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括(N)个物理对象和(M)个逻辑对象的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提供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提供能够与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以及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的主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覆写指示符、加载物理指示符、以及加载逻辑指示符;
确定所述方法是否应该覆写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
如果所述方法应该覆写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则工作,从而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
确定所述方法是否应该将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配置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如果所述方法应该将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配置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工作,从而设置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
确定所述方法是否应该将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逻辑配置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如果所述方法应该将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逻辑配置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则工作,从而设置所述加载逻辑指示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验证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命令;
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第(i)物理对象,其中将(i)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i)是否等于(N);
如果(i)不等于(N),则工作,从而增加(i)并重复所述查询步骤、所述确定步骤、以及所述增加步骤,直到(i)等于(N)。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i)物理对象被布置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k)位置处;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k)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i)物理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虚拟配置映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
如果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将第(i)物理对象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提供所述配置验证失败的错误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第(j)逻辑对象,其中将(j)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j)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所述第(j)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所述第(j)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j)是否等于(M);
如果(j)不等于(M),则工作,从而顺序地增加(j)并顺序地重复该权利要求6的步骤,直到(j)等于(M)。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j)逻辑对象被定义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j)逻辑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第(m)位置处定义所述第(j)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将所述第(j)逻辑对象添加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忽略在源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和在目标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并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
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初始定义的逻辑对象;以及
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定义的第(j)逻辑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忽略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已经定义而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从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已经定义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11.一种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能够与包括(N)个物理对象和(M)个逻辑对象的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并且其中所述系统能够与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通信,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接收验证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命令;
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第(i)物理对象,其中将(i)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i)是否等于(N);
如果(i)不等于(N),则工作,从而增加(i)并重复所述查询步骤、所述确定步骤、以及所述增加步骤,直到(i)等于(N)。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确定所述第(i)物理对象被布置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k)位置处;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k)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i)物理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虚拟配置映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
如果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将第(i)物理对象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提供所述配置验证失败的错误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第(j)逻辑对象,其中将(j)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j)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所述第(j)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所述第(j)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j)是否等于(M);
如果(j)不等于(M),则工作,从而顺序地增加(j)并顺序地重复该权利要求的步骤,直到(j)等于(M)。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确定所述第(j)逻辑对象被定义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
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j)逻辑对象。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第(m)位置处定义所述第(j)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将所述第(j)逻辑对象添加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
如果没有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忽略在源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和在目标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并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
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初始定义的逻辑对象;以及
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定义的第(j)逻辑对象。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
确定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则工作,从而确定是否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
如果没有设置覆写指示符,则工作,从而忽略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已经定义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还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程序步骤,以便实现: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并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从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已经定义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与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一起使用,以便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其中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包括覆写指示符、加载物理指示符、加载逻辑指示符、以及包含在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接收验证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命令;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第(i)物理对象,其中将(i)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并且其中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N)个物理对象和(M)个逻辑对象;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第(i)物理对象被布置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k)位置处;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k)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i)物理对象。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包括所述第(i)物理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虚拟配置映象;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包括虚拟配置映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设置了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将第(i)物理对象加载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没有设置所述加载物理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物理配置包括对应于所述第(i)物理对象的逻辑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提供所述配置验证失败的错误消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第(j)逻辑对象,其中将(j)初始设置为1,并且其中(j)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M);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所述第(j)逻辑对象。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第(j)逻辑对象被定义在所述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布置的所述第(j)逻辑对象。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第(m)位置处定义所述第(j)逻辑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在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没有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将所述第(j)逻辑对象添加到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所述第(m)位置处;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没有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忽略在源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和在目标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在所述第(m)位置处定义了不同的逻辑对象,并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
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初始定义的逻辑对象;以及
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第(m)位置处定义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定义的第(j)逻辑对象。
29.根据权利要求25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是否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确定是否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没有设置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忽略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已经定义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之间的冲突。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如果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定义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并且如果设置了所述覆写指示符,则其使所述可编程计算机处理器从所述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移除在目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已经定义但在源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中没有定义的逻辑对象。
CNB2005101203127A 2004-11-08 2005-11-08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2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984,432 2004-11-08
US10/984,432 US8135922B2 (en) 2004-11-08 2004-11-08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validate the configuration of an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3502A true CN1773502A (zh) 2006-05-17
CN100440213C CN100440213C (zh) 2008-12-03

Family

ID=36317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031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0213C (zh) 2004-11-08 2005-11-08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135922B2 (zh)
CN (1) CN10044021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4753A (zh) * 2013-04-12 2015-11-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在作决定情形下引导人的对象意见登记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0600B2 (en) * 2008-02-26 2011-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gical to physical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in a predefined networking environment
JP5288875B2 (ja) * 2008-05-02 2013-09-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CN109309651B (zh) * 2017-07-28 2021-12-28 斑马智行网络(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9423B1 (en) 1998-05-13 2001-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caching for a virtual tape server
US6633963B1 (en) 2000-03-31 2003-10-14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access to multiple memory zones in an isola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
US6742001B2 (en) 2000-06-29 2004-05-25 Infoglid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data between hierarchical databases
US6854052B2 (en) * 2001-04-18 2005-02-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to validate system configuration
US7152096B2 (en) * 2001-08-06 2006-12-19 Hitachi, Ltd. High performance storage access environment
US20030135842A1 (en) 2002-01-16 2003-07-17 Jan-Erik Frey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 for embedded computer systems
CN1287285C (zh) * 2002-10-09 2006-11-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验证支持的方法及用于验证支持的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4753A (zh) * 2013-04-12 2015-11-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在作决定情形下引导人的对象意见登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40213C (zh) 2008-12-03
US20060101220A1 (en) 2006-05-11
US8135922B2 (en) 2012-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4956C (zh) 使用并行访问卷控制对逻辑卷的访问的装置和方法
US8214606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181017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emory devices for use in a network
US7660946B2 (en) Storage control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US20210334006A1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input-output operations in zoned storage systems and devices thereof
US20070061518A1 (en) Storage controll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0401296C (zh) 配置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EP4139802B1 (en) Methods for managing input-ouput operations in zone translation layer architecture and devices thereof
CN1295592C (zh) 在一个或多个虚拟卷聚集中维护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300027A (zh) 对多个主机访问共享读/写驱动器进行库局部管理的数据存储库
JP2004062344A (ja)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のデステージ方法、ディスク制御装置、記憶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294507C (zh) 从多个控制节点中选择一个首领的装置和方法
CN1773504A (zh) 用于管理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11966611B2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storage devices with different zone sizes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0412867C (zh) 配置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773502A (zh) 验证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配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284087C (zh) 分配伪时间属性给一个或多个逻辑卷的装置和方法
CN1779632A (zh) 磁盘阵列设备、信息处理装置、数据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方法
CN1240001C (zh) 形成一个或多个的预转移集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0421062C (zh) 控制对逻辑卷的访问的设备和方法
US20210342674A1 (en) Methods for securing files within a storage device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1459679A (zh) 网络存储设备及数据读写控制方法
CN1751491A (zh) 从第一信息存储和取回系统向第二信息存储和取回系统提供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924859A (zh) 向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提供一个或多个命令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