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0750A -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0750A
CN1760750A CN200510112839.5A CN200510112839A CN1760750A CN 1760750 A CN1760750 A CN 1760750A CN 200510112839 A CN200510112839 A CN 200510112839A CN 1760750 A CN1760750 A CN 1760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distance
distance measurement
mentioned
measurement group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28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4568C (zh
Inventor
菊地哲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6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0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5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5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在具有检测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中的被摄体的焦点状态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中,具有选择上述摄影画面内的任意的上述测距点的操作部和将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作为测距点组来设定的设定部。这样设定了的组内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用的信号由自动对焦传感器输出,运算部根据该自动对焦传感器的输出检测该测距点的焦点状态,透镜驱动部根据由上述运算部得到的上述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这样,由于可从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选择测距点组,对该测距点组进行对焦工作,故对于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容易进行对焦。

Description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保护先有的在2004年10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301552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特别是涉及具有能检测摄影画面内的多个点的焦点状态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关于通过对摄影画面配置多个测距点并能对摄影画面内的上述多个点的焦点状态进行检测的焦点检测装置,已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特开平8-262319号公报或特开2001-264619号公报中被公开了的焦点检测装置中,将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分为组,只对组内的测距点进行焦点检测。通过这样做,可高速地进行焦点检测运算。
再者,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焦点检测装置中,摄影者可从多个测距点组中选择任意的组。由此,由于可减少测距点选择时的操作量,故摄影者可专注于成帧等。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焦点检测装置中预先决定了测距点组的形状,不能与被摄体的形状或动作相一致地使测距点组的形状可变。例如,在特开平8-262319号公报中,如图14那样将摄影画面501内的测距点502中的5个测距点定为十字交叉的组503,可在摄影画面的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该组503,但不能变更组的形状本身。因此,有时因摄影场景的缘故,对与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不同的被摄体进行了对焦。
例如,在十字交叉的组503中包含的5个测距点中,在AF(自动对焦)中采用的1点大多是最接近的测距点。因此,在图15中示出的那样的场景中,摄影者即使打算对人物504进行摄影,但担心在照相机一侧对于比人物504近的壁505进行了自动对焦。这一点即使在特开2001-264619号公报的方法中也是同样的。
因而,例如在图15那样的情况下,优选地只将人物504附近定为测距点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进行自由度高的测距点组形状的设定,提供具有摄影者可对想要的被摄体正确地进行AF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本发明的照相机是具有检测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中的被摄体的焦点状态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具有选择上述摄影画面内的任意的上述测距点的操作部和将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作为测距点组来设定的设定部。利用AF传感器输出成为这样设定了的组内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用的信号,运算部根据该AF传感器的输出检测该测距点的焦点状态,透镜驱动部根据由上述运算部得到的上述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这样,由于可从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自由地选择测距点组,对该测距点组进行对焦工作,故对于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容易进行对焦。例如,可根据被摄体的形状或大小设定测距点组。
此外,可根据上述操作部的操作来变更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的形状。
如果这样做,则可根据被摄体对测距点组的形状或大小进行微调整。例如,通过附加或删除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可变更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
作为具体的例子,在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处于现在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从上述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删除该测距点,和/或在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处于现在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在上述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中附加该测距点。
此外,在照相机还具备指示准备工作和曝光开始工作的快门构件的情况下,上述设定部在摄影待机中或由上述快门构件给出的上述曝光准备工作的指示后且在上述曝光开始的指示前可变更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
在照相机包含显示部的情况下,在上述测距点组设定时也可与作为现在的测距点组未被设定的测距点区别地显示作为现在的测距点组已被设定的测距点。作为显示部的例子,有LCD监视器或取景器。
上述运算部从关于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多个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中可选择关于1个测距点(例如最接近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而且,根据该选择结果,上述驱动部根据关于上述已被选择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或者,上述运算部对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多个测距点中的焦点状态的平均值进行运算,上述驱动部也可根据上述平均值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在照相机中设置了检测该照相机的姿势的姿势检测部,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了上述照相机的姿势从横位置变化为纵位置或从纵位置变化为横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使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随该姿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这样做,则在摄影者的一侧无需使测距点组的形状随照相机的姿势的变化而变化。
在该情况下,在摄影画面内的纵方向与横方向的测距点数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也可使姿势变化前后的测距点组的配置相同。此外,在摄影画面内的纵方向与横方向的测距点数不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可使姿势变化前后的测距点的数目相同,也可使之不同。
换言之,对于本发明的照相机来说,摄影者可自由地设定测距点组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即使对于一旦已设定了的测距点组,也可自由地进行测距点的附加、删除。而且,只是测距点组的测距点成为测距的对象。当然,在实际的测距值的运算中,可将测距点组的全部测距点作为运算对象来计算测距值(例如,对距离的平均进行运算),也可从测距点组的测距点再抽出一部分的测距点(例如,最接近的测距点)。在哪一种情况下,在测距点组中不包含的测距点不成为测距运算的对象。可在监视器或取景器上显示在照相机中已被设定的测距点。此外,摄影者可一边看上述监视器或取景器、一边进行操作构件的操作或在监视器画面上触摸等,可自由地设定测距点组。
这样,通过进行自由度高的测距点组的设定,提高了对于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正确地进行自动对焦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说明书的描述、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这些和其它的特征、方面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明白,其中:
图1是说明具有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概念用的图;
图2是示出了关于具有能进行图1那样的测距点组的设定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中的焦点状态检测工作的结构的图;
图3A是示出了图2的照相机中的AF光学系统的2次成像系统的图;
图3B是示出了从聚焦透镜到AF传感器的光束的图;
图4是示出了AF传感器的传感器阵列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安装了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整体的电路结构的框结构图;
图6是照相机的外观背面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具有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从摄影待机状态到曝光准备工作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与照相机的姿势的变化对应的测距点组形状的变更的例子的第1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与照相机的姿势的变化对应的测距点组形状的变更的例子的第2例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与照相机的姿势的变化对应的测距点组形状的变更的例子的第3例的图;
图14是现有例的测距点组的例子;以及
图15是示出在现有例的测距点组中存在不能正确地进行AF的危险的场景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图1是说明具有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概念用的图。在摄影画面1中有25个测距点2,摄影者从其中可设定任意的形状的测距点组3。
例如,在图1的例子中,通过摄影者操作操作部以选择测距点2,作为由5个测距点2构成的十字型的组来设定测距点组3。在该状态下,摄影者进而可在图示箭头方向上扩展测距点组3或相反地使测距点组3变窄。即,在照相机一侧,不仅能以摄影者想要的任意的形状设定测距点组3,进而通过对于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附加或删除任意的测距点2,可变更测距点组3的形状。由此,可设定充分地反映了摄影者的意图的测距点组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可进行图1那样的组设定的测距点选择模式(以下称为组模式)外,还可根据摄影者从图1中示出的全部测距点中选择1点的测距点选择模式(单点模式)和照相机一侧从图1中示出的全部测距点中自动地选择1点的测距点选择模式(多重模式)来选择测距点。
图2是示出了关于具有能进行图1那样的测距点组的设定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中的焦点状态检测工作的结构的图。即,在该焦点检测装置中,对于由摄影者以任意的形状选择了的测距点组进行焦点检测工作。在此,图2中设想并图示了透镜互换式的单透镜反光照相机。即,图2的照相机具有互换透镜101和照相机本体110。
互换透镜101经在照相机本体110的前面设置了的未图示的照相机互换台座以对照相机本体110装卸自如的方式而被构成。在该互换透镜01的内部设置了聚焦透镜102、透镜驱动部103和透镜CPU104。
聚焦透镜102是在摄影光学系统中包含的焦点调节用的透镜,利用透镜驱动部103内的电动机(未图示)在其光轴方向(图2的箭头方向)上进行驱动。在此,实际的摄影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但在图2中只图示了聚焦透镜102。透镜驱动部103具有电动机及其驱动电路(电动机驱动器)。透镜CPU104是透镜驱动部103进行的控制等的控制电路。该透镜CPU104经通信网络105可与照相机本体110内的AF运算ASIC121进行通信。从透镜CPU104对AF运算ASIC121(运算部)进行在透镜CPU104中预先被存储了的聚焦透镜的制造离散信息或聚焦透镜的像差信息等的透镜信息的通信。
此外,照相机本体110如下述那样来构成。
经互换透镜101内的聚焦透镜102入射到照相机本体110内的来自被摄体(未图示)的光束被主反射镜111反射,经聚焦屏幕112、五角棱镜113到达目镜114。由此,可观察被摄体的状态。
在此,主反射镜111的中央部成为半反射镜,在主反射镜111处于向下位置(图示的位置)时,一部分的光束透过半反射镜部,被在主反射镜111上设置了的子反射镜115反射。再有,在主反射镜111处于向上位置时,子反射镜115被折叠。此外,在主反射镜111的后方配置了对通过了摄影光学系统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变换用的摄像元件116。即,在主反射镜111处于向上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了聚焦透镜102的光束在摄像元件116上成像,被进行光电变换。
此外,将被子反射镜115反射了的光束引导到进行自动焦点检测用的AF光学系统(由聚光透镜117、全反射镜118、分离透镜119等构成),通过该AF光学系统,引导到AF传感器120上。再者,光束入射到AF传感器120上后,该入射光束被变换为电信号。然后,将该电信号输出(传感器输出)输入到AF运算ASIC121中。在作为焦点状态检测部的AF运算ASIC121中,根据已被输入的传感器数据,进行以后将要说明的AF运算。将该AF运算结果输入到系统控制器122中,利用系统控制器122并经透镜驱动部103对聚焦透镜102进行对焦驱动。
其次,更详细地说明AF光学系统和AF传感器。
图3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图2的照相机中使用的AF光学系统的2次成像系统的图。如图3A中所示,AF光学系统具有聚光透镜117、全反射镜118和分离透镜119。在此,图3A的虚线示出了1次成像面,单点点划线示出了AF光学系统的光路。此外,在分离透镜119的后方配置了AF传感器120。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AF传感器120具有将摄影画面的横方向定为检测视野的作为第1传感器列的横线检测传感器列120a、120b和将摄影画面的纵方向定为检测视野的作为第2传感器列的纵线检测传感器列120c、120d的2对传感器列。
图3B是作为从图3A的侧面看从聚焦透镜到AF传感器的光束的状况时的状况来图示的。在此,在图3B中省略了全反射镜118的图示。此外,关于光束,只图示了检测关于摄影画面的横方向的焦点状态用的横线检测光束,关于与横线检测光束正交的纵线检测光束则省略了图示。再有,以下的说明以横线检测光束为对象,但在纵线检测光束的情况下也可应用同样的说明。
在图3B中,通过了聚焦透镜102的不同的射出光瞳102a、102b的1对横线检测光束在被上述子反射镜115反射后,入射到聚光透镜117上分别被聚光。在此,在被聚光了的1对横线检测光束在全反射镜118中被反射了后,经视场光阑(未图示)入射到分离透镜119a、119b上。然后,分别入射到该分离透镜119a、119b上的横线检测光束在横线检测传感器列的特定的区域中成像。
在此,为了检测图7中示出的15点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AF传感器120成为图4那样的传感器配置。即,横线检测传感器列120a、120b分别由5列的线传感器构成。在此,分别平行地且以等间隔并排地配置了该5列的线传感器。此外,纵线检测传感器列120c、120d分别由3行的线传感器构成。在此,分别平行地且以等间隔并排地配置了该3行的线传感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等间隔配置了测距点,故可等间隔地配置线传感器来构成AF传感器。因此,读出AF传感器的输出用的未图示的读出电路等的配置是容易的。
根据来自这些线传感器的输出来检测测距点的焦点状态。在此时的焦点状态的检测方法中,例如有使用了相关运算的方法。以下简单地说明使用了该相关运算的方法。再有,AF传感器不限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线传感器,也可以是面型的传感器等。
在进行相关运算之前,首先AF运算ASIC121使未图示的RAM存储已被输入的传感器数据。其次,使用校正构成各线传感器的光电二极管输出的不均匀性用的校正数据来校正在RAM中存储了的传感器数据。在此的校正数据使用例如校正在观察了均匀亮度面时的传感器数据的离散性那样的数据即可。
在传感器数据的校正结束后,进行相关运算。在此,所谓相关运算,是指计算入射到成对的传感器列间的2像的间隔的运算。即,在相关运算中,在成对的传感器列间进行传感器数据的比较(相关值的计算运算),从该比较的结果可计算相关值为最小那样的2像间隔。根据该2像间隔计算被摄体距离或驱动聚焦透镜102时的散焦量。
在此,在作为上述相关运算的结果被计算了的像间隔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由于担心计算出错误的散焦量,故在进行散焦量的计算之前,最好预先判定传感器数据的可靠性。作为这样的可靠性的判定,例如在传感器数据的对比度大于等于既定水平而且上述被运算了的相关值比既定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可靠性高即可。
在判定了可靠性后,根据照相机的测距点选择模式进行测距点的选择。在此,在测距点选择模式为单点模式的情况下,计算由摄影者指定了的1点中的散焦量即可。
此外,在测距点选择模式为多重模式的情况下,在全部测距点中选择输出可靠性高的传感器数据的测距点,进而,在已被选择的测距点中选择最接近的测距点,在散焦量的计算中使用该测距点中的2像间隔。
在此,在存在具有与作为最接近的而被选择了的测距点的2像间隔大致为同一的2像间隔的多个测距点的情况下,可看作这些测距点的像是同一的被摄体的像,在散焦量的计算中使用具有同一的2像间隔的多个测距点的2像间隔的平均值。
此外,在测距点选择模式为组模式的情况下,对于由摄影者设定了的组内的测距点进行与多重模式的情况同样的处理。
从这样的测距点的选择的结果所得到的2像间隔并利用以光学方式计算了的散焦系数来计算散焦量。对于这样得到了的散焦量,进行因温度的离散或制造时的本体离散、制造时的聚焦透镜的离散等引起的散焦量的误差的校正,可得到最终的散焦量。
在计算了散焦量后,将已被计算的散焦量发送给透镜CPU104。通过透镜CPU104根据该已被发送的散焦量控制透镜驱动部103来进行聚焦透镜102的对焦驱动。
其次,参照图5说明安装了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电路结构。
图5是示出具有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整体的电路结构的框结构图。再有,图5未将互换透镜与照相机本体区别开来进行图示。
在图5中,在照相机的既定的位置上配置了包含上述聚焦透镜102的变焦透镜系统201。对于该变焦透镜系统201来说,利用1个透镜代表性地图示了包含上述聚焦透镜102的摄影光学系统。利用透镜驱动部202驱动该变焦透镜系统201。利用透镜CPU203来控制透镜驱动部202。
在变焦透镜系统201的入射光的光路上配置了CCD等的摄像元件204。该摄像元件204经摄像电路205、A/D变换电路206连接到总线207上。在总线207上连接了系统控制器208和AF运算ASIC209。此外,在AF运算ASIC209上连接了AF传感器210。再者,在总线207上连接了作为存储了各种控制程序或各种数据处理用的信息等的存储部的ROM211、数据的暂时存储用的RAM212、驱动控制器213和经介质驱动器214连接了盘状或卡状的记录介质215。在总线207上还经外部I/F部连接了外部输入输出端子217,经视频编码器218连接了视频输出端子219,经视频编码器218和LCD驱动器220连接了LCD显示部221。
此外,作为控制部的系统控制器208担当照相机整体的控制,被构成为可与透镜CPU203进行通信。再者,系统控制器208也经操作部驱动器222连接到检测对模式设定等的照相机进行各指示的输入的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用的标度盘部223和开关部224以及对各部分供给电源的电源部225上。
图6是图5的照相机的外观背面图。如图6中所示,在本照相机中,设置了设定照相机的摄影模式用的模式标度盘223a作为标度盘部223。
此外,在本照相机中,作为转换开关部224的开关状态用的操作部,设置了作为进行照相机的摄影工作用的快门装置的快门按钮224a、设定照相机的焦点检测模式用的AF按钮224b、作为选择或变更测距点组的形状或其它各种选择操作用的操作部的十字按钮224c和决定已被选择的内容用的OK按钮224d。在此处,快门按钮224a为2级式的按钮,通过按压1级快门按钮224a,开关部224内的第1快门开关接通,对照相机指示曝光准备工作,通过按压2级快门按钮224a,开关部224内的第2快门开关接通,对照相机指示曝光开始工作。
此外,AF按钮224b也被使用于设定测距点选择模式。再有,操作标度盘部223和开关部224用的构件不限于图6中示出的构件。
此外,在电源部225中设置了接受来自外部的电源供给用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子226。再者,将进行闪光发光用的闪光灯发光部227连接到系统控制器208上。
再者,也将作为检测该照相机的姿势是纵位置还是横位置用的姿势检测装置的姿势检测传感器228连接到系统控制器208上。
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将来自AF传感器210的传感器输出输入到作为焦点状态检测部的AF运算ASIC209中,则在AF运算ASIC209中进行上述那样的AF运算来计算散焦量。然后,根据已被计算的散焦量经透镜CPU203控制透镜驱动部202,进行变焦透镜系统201内的聚焦透镜的聚焦驱动。
此外,如果被摄体(未图示)的像经变焦透镜系统201在摄像元件204上成像,则该被摄体像作为被光电变换了的摄像信号从摄像元件204输出。该摄像信号在后级的摄像电路205中被处理,进而,在A/D变换电路206中被变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将该数字图像数据经总线207输入到系统控制器208中。在系统控制器208中进行已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JPEG压缩伸展处理等的各种信号处理等。在此,在由系统控制器208进行的信号处理时或AF运算ASIC209中的AF运算时,可使用RAM212作为各种数据的暂时的存储用。
此外,如果将图像数据等的记录用的盘状或卡状的记录介质215安装在介质驱动器214上,则在该记录介质215上记录图像数据,或读入图像数据。此时,利用驱动控制器213控制介质驱动器214的工作。在从记录介质215读入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已被读入的图像数据经总线207送到系统控制器208中,进行与上述同样的信号处理。
此外,将个人计算机等的外围设备经外部输入输出端子(例如USB端子)217、外部I/F部216连接到总线207上。经外部输入输出端子217、外部I/F部216取入外围设备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等,在驱动控制器213的控制下驱动介质驱动器214,将上述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15上。
再者,在视频编码器218中,对在A/D变换电路206中进行了A/D变换的图像信号或从记录介质215读出并在系统控制器208中进行了JPEG伸展处理的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在LCD显示部221上进行既定的显示。此时,利用LCD驱动器220来驱动LCD显示部221。再者,在该照相机中,经视频输出端子219也可进行影像信号的外部输出。
其次,说明在测距点选择模式是组模式的情况下的测距点组形状的设定的细节。图7A是示出摄影者进行测距点组形状的设定时的显示画面的图。在此,该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可在LCD显示部221上进行显示,也可在图6中示出的取景器229中以叠印字幕的方式进行显示。
此外,可从进行照相机设定的菜单中选择图7A那样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摄影者在照相机处于摄影待机中时,在图7A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中可任意地设定和变更测距点组的形状。
例如,在图7A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中,首先,摄影者通过操作十字按钮224c使光标303移动,利用OK按钮224d选择摄影画面中央的纵3点作为测距点。由此,将摄影者想要的任意的形状,即摄影画面中央的纵3点作为测距点组来设定(参照符号302)。其次,摄影者通过操作十字按钮224c使光标303移动,利用OK按钮224d选择与摄影画面中央的纵3点的左侧邻接的测距点。于是,测距点组的形状从参照符号302的状态起变化,以使该已被选择的测距点也包含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中。此外,在删除已被选择的测距点的情况下,使光标303移动到该测距点,按压OK按钮224d。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测距点组设定为摄影者想要的任意的形状。此外,通过其后由摄影者选择删除或附加的测距点,可变更一度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的形状。
再有,对于测距点组形状来说,也可如图7B中所示那样摄影者从预先存储在ROM211中的多个组形状中选择所希望的测距点组形状。
进而,例如对AF按钮224b分配作为测距点组变更用按钮的功能,在按压了AF按钮224b的情况下,也可显示图7A或图7B那样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如果这样做,则不仅在摄影待机中,而且在曝光准备工作中也可设定和变更测距点组形状。再有,也可另外设置测距点组变更用按钮。
图8是示出具有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的从摄影待机状态到曝光准备工作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在摄影待机状态下,系统控制器208(设定部、控制部)在LCD显示部221上显示了进行照相机的各种设定用的菜单画面后(步骤S1),执行以后将要说明的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步骤S2)。其后,系统控制器208(设定部、控制部)执行以后将要说明的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步骤S3)。
其后,系统控制器208判定第1快门开关是否接通了(步骤S4)。
在步骤S4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1快门开关未接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继续摄影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4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1快门开关接通了的情况下,将步骤S4分支为步骤S5,执行曝光准备工作。即,系统控制器208对AF运算ASIC209发送AF运算执行开始的指示,根据AF运算的结果所得到的散焦量经透镜CPU203控制透镜驱动部202来驱动变焦透镜系统201(步骤S5)。此外,此时在取景器229上以叠印字幕方式显示在AF中使用了的测距点(步骤S6)。再有,在恒定时间内进行该显示。
其后,系统控制器208再次执行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步骤S7)。
即使在设定了测距点组的形状后,摄影者通过操作十字按钮224c,也可使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移动(步骤S8)。在移动了测距点组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08根据照相机的焦点检测模式执行AF运算和透镜驱动(步骤S9)。即,在照相机的焦点检测模式为跟随将要移动的被摄体检测焦点状态的连续的AF模式(C-AF模式)的情况下,伴随测距点组的移动再次执行AF运算和透镜驱动。另一方面,照相机的焦点检测模式为在接通了第1快门开关的期间内进行保持此时的焦点状态的所谓的聚焦锁定工作的单AF模式(S-AF模式)的情况下,在接通了第1快门开关的期间内即使测距点组移动也不进行AF运算。
在步骤S9的处理之后,系统控制器208进行AF以外的其它的处理(步骤S10)。在该其它的处理中例如包含在按压了AE锁定(AEL)按钮的情况下在摄影时也保持此时的曝光状态等的处理。
其后,系统控制器208判定第2快门开关是否接通了(步骤S11)。在步骤S1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2快门开关未接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7。另一方面,在步骤S1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2快门开关接通了的情况下,开始曝光,使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215上。
图9是示出在图8的步骤S2中的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只在摄影待机状态时进行该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
在图9中,系统控制器208判定LCD显示部221上显示的菜单画面中是否设定了测距点组形状(步骤S21)。在步骤S2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未设定测距点组形状的情况下,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设定了测距点组形状的情况下,将步骤S21分支为步骤S22,使LCD显示部221上显示图7A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此外,此时使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发光或以点亮熄灭方式显示光标303的位置(步骤S22)。
在该状态下,在由摄影者操作了十字按钮224c的情况下,与此相对应,系统控制器208转换显示,以便变更光标303的位置(步骤S23)。
其后,在按压了OK按钮224d的情况下,在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为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的范围外的测距点的情况下,将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附加到测距点组302中。另一方面,在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为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的范围内的测距点的情况下,从测距点组302中删除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步骤S24)。在此,测距点组302不一定需要只是将邻接的测距点定为组。此外,在图7B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中的选择中,按原样设定用光标303选择了的测距点组。
其后,系统控制器208判定是否较长时间地按压(例如约2秒)OK按钮224d(步骤S25)。在步骤S25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未较长时间地按压OK按钮224d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22。另一方面,在步骤S25的判定中,在判定为较长时间地按压了OK按钮224d的情况下,在使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熄灭后(步骤S26),结束组形状设定1的处理。
图10是示出图8的步骤S3和步骤S7中的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在摄影待机中和曝光准备工作中这两者中进行该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
在图10中,系统控制器208判定是否由摄影者接通了AF按钮224b(步骤S31)。在步骤S3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未接通AF按钮224b的情况下,结束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1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接通了AF按钮224b的情况下,将步骤S31分支为步骤S32,使取景器229上显示图7A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此时,使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发光或以点亮熄灭方式显示光标303的位置(步骤S32)。
在该状态下,在由摄影者操作了十字按钮224c的情况下,与此相对应,系统控制器208转换显示,以便变更光标303的位置(步骤S33)。
其后,在再次按压了AF按钮224b的情况下,在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为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的范围外的测距点的情况下,将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附加到测距点组302中。另一方面,在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为现在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302的范围内的测距点的情况下,从测距点组302中删除光标303的位置的测距点(步骤S34)。再有,在图7B中示出的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301中的选择中,按原样设定用光标303选择了的测距点组。
其后,系统控制器208判定是否按压OK按钮224d(步骤S35)。在步骤S35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未按压OK按钮224d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2。另一方面,在步骤S35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按压了OK按钮224d的情况下,在使测距点组形状熄灭后(步骤S36),结束组形状设定2的处理。
在此,对于测距点组来说,即使在例如照相机的姿势从横位置变更为纵位置时,最好也维持同一形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姿势检测传感器228检测照相机的姿势并利用该姿势检测传感器228检测出照相机的姿势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08根据其姿势的变化进行使测距点组的形状变化的处理。
例如,如图11A中所示,在摄影画面401中测距点的数目在纵方向和横方向上相同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08跟随照相机的姿势的变化,对于姿势变化前作为测距点组被设定了的图11A中的左端1列的全部的5点的测距点来说,进行在姿势变化后也将图11B中的左端1列的全部的5点的测距点定为测距点组的控制。即,只是将测距点组402的形状从图11A的状态变化为图11B的状态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如图12A中所示,在摄影画面401中测距点的数目在纵方向和横方向上不同的情况下,如图12B中所示,根据姿势变化的情况,系统控制器208对于姿势变化前作为测距点组被设定了的图12A中的左端1列的全部的3点的测距点来说,进行在姿势变化后也将图12B中的左端1列的5个测距点中除了上端和下端外的3个测距点定为测距点组的控制。即,使测距点组的测距点数目与姿势变化前的测距点数目相一致。或者,如图13A至图13B中所示那样,也可跟随纵横的测距点数目的比率使测距点组的形状变化。在该情况下,在图13A中示出的横位置的状态下在将左端1列作为全部的测距点组被设定时,即使在图13B中示出的纵位置的状态下,也以左端1列成为全部的测距点组的方式使测距点组的形状变化。
如以上已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在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内可进行自由度高的测距点组形状的设定。由此,可对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正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此外,通过在取景器内也显示测距点组形状设定画面,在曝光准备工作中也能设定和变更测距点组的形状。
此外,通过根据照相机的姿势使测距点组的形状变化,即使在照相机的姿势无意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对摄影者想要的被摄体正确地进行自动对焦。
尽管已示出并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当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方面作各种各样的修正和变动。因而,本发明意图是不限于所描述和展示的具体的形式,而是被构思成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的修正。

Claims (14)

1.一种照相机,具有检测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中的被摄体的焦点状态的焦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操作部,选择上述摄影画面内的任意的测距点;
设定部,将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作为测距点组来设定;
自动对焦传感器,输出检测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用的信号;
运算部,根据上述自动对焦传感器的输出来检测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以及
透镜驱动部,根据由上述运算部得到的上述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根据上述操作部的操作来变更已被设定的测距点组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通过附加或删除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来变更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在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处于现在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从上述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中删除该测距点。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定部在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处于现在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在上述被设定了的测距点组中附加该测距点。
6.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指示曝光准备工作和曝光开始工作的快门构件,
上述设定部在摄影待机中或由上述快门构件给出的上述曝光准备工作的指示后且在上述曝光开始的指示前变更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在上述测距点组设定时将作为现在的测距点组被设定的测距点与作为现在的测距点组未被设定的测距点相区别而显示的显示部。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算部从关于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多个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中选择关于1个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
上述驱动部根据关于上述已被选择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算部从关于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多个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中选择相当于最接近的焦点状态的测距点。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算部对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多个测距点中的焦点状态的平均值进行运算,
上述驱动部根据上述平均值使上述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
11.一种照相机,具有检测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中的被摄体的焦点状态的焦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含:
控制部,将由上述操作部选择了的测距点作为测距点组来设定;
自动对焦传感器,输出检测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用的信号;
运算部,根据上述自动对焦传感器的输出来检测上述测距点组中包含的测距点的焦点状态;
透镜驱动部,根据由上述运算部得到的上述焦点状态的检测结果使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对焦驱动;以及
姿势检测部,检测该照相机的姿势,
其中,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了上述照相机的姿势从横位置变化为纵位置或从纵位置变化为横位置的情况下,根据该姿势的变化使由上述设定部设定了的上述测距点组的形状变化。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摄影画面内的纵方向与横方向的测距点数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姿势变化前后的测距点组的配置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摄影画面内的纵方向与横方向的测距点数不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姿势变化前后的测距点的数目为同样的数目。
14.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
在摄影画面内的纵方向与横方向的测距点数不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使姿势变化前后的测距点的数目为不同的数目。
CNB2005101128395A 2004-10-15 2005-10-14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5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1552 2004-10-15
JP2004301552 2004-10-15
JP2005249672 2005-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0750A true CN1760750A (zh) 2006-04-19
CN100504568C CN100504568C (zh) 2009-06-24

Family

ID=3670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283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568C (zh) 2004-10-15 2005-10-14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4568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147C (zh) * 2006-10-27 2009-08-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元件及焦点检测元件的积蓄控制方法
CN100578279C (zh) * 2006-06-30 2010-01-0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设备、驱动该设备的方法及照相机系统
CN101536492B (zh) * 2006-11-10 2011-12-28 诺基亚公司 自动对焦数字照相机中的图像捕获
CN102932600A (zh) * 2009-04-02 2013-02-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8279C (zh) * 2006-06-30 2010-01-06 佳能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设备、驱动该设备的方法及照相机系统
CN100534147C (zh) * 2006-10-27 2009-08-2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焦点检测元件及焦点检测元件的积蓄控制方法
CN101536492B (zh) * 2006-11-10 2011-12-28 诺基亚公司 自动对焦数字照相机中的图像捕获
CN102932600A (zh) * 2009-04-02 2013-02-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
CN102932600B (zh) * 2009-04-02 2015-06-24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4568C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957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US7616251B2 (en) Camera having focus detection device
US7508438B2 (en) Digital camera having a bracketing capability
CN1519639A (zh) 相机
CN1381764A (zh) 摄影装置
US7848629B2 (en) Auto-focus system and auto-focus method thereof
CN1811516A (zh) 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734307A (zh) 用于图像拍摄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CN1419161A (zh) 被摄体像调整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JP2003241072A (ja) カメラ
CN103731604A (zh) 追踪装置及追踪方法
CN1893562A (zh) 数字照相机
CN1185540C (zh) 测距装置
JP2006279546A (ja) 電子カメラ、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514297A (zh) 照相机及其测距方法
JP2014137482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用照明装置
CN1645236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760750A (zh)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JP2007133301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
CN1260951C (zh) 照相机
CN1477440A (zh) 照相机及聚焦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265620C (zh) 数字照相机
JP2005338614A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054635B2 (ja) 撮像装置
JP202014415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