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9661A -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9661A
CN1759661A CN 200510019695 CN200510019695A CN1759661A CN 1759661 A CN1759661 A CN 1759661A CN 200510019695 CN200510019695 CN 200510019695 CN 200510019695 A CN200510019695 A CN 200510019695A CN 1759661 A CN1759661 A CN 1759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light lamp
black light
control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196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修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100196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59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75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9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属于农田病虫害防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选定区域内放置杀虫灯具诱杀农害昆虫;2)检查被诱杀农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3)制定以杀虫灯具诱杀量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并列出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具体防治方式,将其制成防治图表;对照的防治图表,选择杀灭虫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时间和方式,适时进行施药防治。所用的黑光灯在灯管下方设置有接虫盆,辨认害虫种类和计数均比较方便。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和虫害的发生率,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防治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适于在农户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昆虫的监测与防治,特别是一种通过昆虫诱杀装置监测农作物有害昆虫并进行防治的方法。其中也涉及了以紫外光作光源来诱杀昆虫的黑光灯。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每年农作物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就在数百亿元左右。其中,约70%的损失是由趋光性较强的昆虫所为,为防治农作物有害昆虫必须进行虫情测报。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县市级虫情测报站点,每个站点测控数十万亩农作物的虫情,其测报的方法主要是定期根据几个监测点所测得的虫情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对全区域的虫情发出预报,组织进行防治。由于地理、田间小气候、耕作制度、作物布局、品种、栽培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虫害的发生情况极度的不平衡,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虫害发生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出入。即使这样,由于监测地域面积大,中途环节多,导致预报信息传递不及时,往往延误农民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机。为了避免虫害,有部分农民只好盲目打药,打安全药、打保险药,我国这方面农药的使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这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超标,降低了农产品的品质,还会对食用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盲目打农药的另一个危害还在于提高了农作物有害昆虫的抗药性,随着打药次数和剂量的增加,农作物有害昆虫的抗药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农药新品种的有效使用年限大为缩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580764A,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发明名称:《基于大规模爆发性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生肓周期的虫灾监测方法》公开了通过探测一个地理区域与农作物有害昆虫密切相关的环境参数,对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并向有可能爆发虫灾的区域发出警报的技术解决方案。该方案对于宏观区域的虫情预警有较好的效果,但该方案实施所用的具体数据仍需要来源于大量的虫情测报站点。另外该方案所述的警报,对于局部性,相对小区域的虫情测报来说显得准确度和可操作性不足,难以满足农民及时把握本地农作物虫害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的需求。
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用黑光灯测报数据来制定的防治指标。
在虫情测报装置方面,目前多是采用一种诱测灯,即在光源下放置能毒死害虫的毒液缸,熏昏并毒死掉入毒液中的虫蛾。该方法杀虫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待毒性气体挥发或虫蛾适应后,虫蛾就难以灭杀,其诱测的数据不够准确。
也有利用黑光灯原理制作的诱虫测报装置,在灯下设置有集虫袋,虫蛾掉进集虫袋后便难以飞出。但这种结构往往使虫蛾身上的鳞片脱落,一般人难以分辨出虫蛾的种类,不利于进行虫情的监测和对照。而且目前的电击式黑光灯均采用电感式升压电路,杀虫电压不够高,杀虫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它操作简便,监测精度较高,防治针对性强,成本低,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监测害虫,又具有杀虫防治效果的黑光灯,它诱虫杀虫效果明显,便于辨认害虫种类,对害虫的计数方便,可应用于本发明的虫害监测防治方法中。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选定区域内放置杀虫灯具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
2)每日检查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3)根据该杀虫灯具所诱杀的农作物害虫的数量与田间实际发生量的相关性,对照农业部门制定的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指标进行反推,制定以杀虫灯具诱杀量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并列出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具体防治方式,将其制成防治图表;
4)根据步骤2),对照步骤3)中的防治图表,选择杀灭虫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时间和方式,进行防治。
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5)检查步骤4)以后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6)重复步骤4)。
本发明在步骤2)或步骤5)中采用农作物有害昆虫的标本或图谱来对照检查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本发明杀虫灯具为黑光灯。
本发明中一支黑光灯的监测防治区域为30亩。
用于本发明中的黑光灯,有普通型或电击型两种,它们包括灯管、灯罩、挡虫板或高压电网,其特征在于:在灯管及挡虫板或电网下方设置有一接虫盆,接虫盆内盛有洗衣粉水溶液。
本发明电击型黑光灯上的高压电采用二极管倍压升压电路。
本发明普通型黑光灯上的挡虫板采用聚脂薄膜制成,它围绕灯管呈Y字形三角分布。
本发明在灯管下方的灯架上固定有接虫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其监测防治方法极大地简化了农田病虫监测及防治的手段和程序,利用黑光灯这一防治害虫的器具进行虫害的监测,不仅监测数据客观准确,具有较好杀虫效果,而且预测及防治操作方便,针对性强,施用农药量减少,监测及防治成本低、效果好。灯光诱虫杀虫灯具中的黑光灯是一种能有效杀灭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环保型杀虫用具,其诱杀量可达70%--80%左右。长期的农田虫害监测及防治经验告诉我们,杀虫灯具诱杀的害虫虫蛾量与其残留量成正相关,农田害虫虫蛾的残留量又与其产卵量成正相关。因此通过连续监测、观察杀虫灯具中害虫虫蛾的诱杀量,就可以推算出农田中残留害虫虫蛾的实际数量和其产卵量,并可推算出农田中害虫幼虫期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对农田作物的危害程度,由此便可有针对性地确定出最佳的害虫防治方式和时间,适时进行施药防治。比如一般来讲,对农害低龄幼虫的施药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高龄幼虫或成虫的施药防治效果,而且用药量相对较少。采用本发明的监测方式,可适时选择在农害幼虫的出生初期或最佳灭杀期主动施用农药进行防治,扭转了目前农户对农田作物盲目施药防治和待虫害发生后再施药防治的被动局面,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和虫害的发生率,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农作物的防治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2,其监测防治方法中采用农作物有害昆虫标本或图谱进行对照,并对防治的标准和方法制作了规范图表,将较复杂的虫害监测和预测工作简化为适于普通农户操作的对照害虫种类及数量来选择防治用药及施药时间的防治方式,其杀虫灯具的监测防治范围比较适当,普通农户使用比较简便直观,易于掌握。把监测预报工作融合于防治过程之中,提高了农民监测虫情和使用环保型杀虫器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个虫情监测站点,对区域性的虫情监测与防治极为有利。3,黑光灯的设计适应了监测害虫的需要,容易保留害虫虫蛾的整体形状,对其种类的鉴别以及确定害虫的数量十分方便。而且黑光灯的监测面积相对较大,杀虫效果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黑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击型黑光灯二极管倍压升压的电路图
图3是黑光灯田间布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表1:本发明的防治图表
  作物   主要病虫害           防治指标  防治时间(达到防治指标后天数)   防治药剂
  田间发生程度   黑光灯诱虫数
水稻   秧苗移栽前2-3天,用锐劲特30ml/亩+井岗霉素2包/亩防治一次
  纹枯病   10%蔸发病率  兼治   井岗霉素2包/亩
  2代三化螟虫   10头/日  5-7天   锐劲特30ml或杀虫双300ml加三唑磷50-80ml
  2代二化螟虫   10头/日  5-7天
  3代三化螟虫   10头/日  始穗期
  3代二化螟虫   10头/日  始穗期
  稻纵卷叶螟   50头/日  8天
  稻飞虱   1000头/百蔸  当日   吡虫啉10-30克
  穗期综合症  始穗期   三唑酮100克
  棉花   蚜虫   5%卷叶率  当日   吡虫啉10-20克
  红蜘蛛   5%红叶率  当日   虫螨杀星10ml
  棉铃虫   10头/日  5天   灭铃脲50ml或辛硫磷30ml加氯氢菊脂30ml
斜纹夜蛾 10头/日 5天
本表是通过研究该杀虫灯具所诱杀的农作物害虫的数量与田间实际发生量的相关性,对照本地农业部门(湖北省植保总站及相关单位)制定的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指标进行反推,确定出以杀虫灯具诱杀量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并列出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具体防治方式,并经过三年的初步试验、多次修正后制作出来的。
比如表中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和时间的确定,2003年以来,我们对三年多黑光灯的观察记载,当田间单灯达到50头/日时,经过其产卵前期、卵的历期7-8天后,田间百蔸初卷叶小苞刚好超过20个,而湖北省植保总站制定的标准为初卷叶小苞超过20个时需要防治,按照期距预测法推算,根据大中专教材中稻纵卷叶暝在湖北地区的产卵前期为3天左右、卵的历期3-5天,以该昆虫的初孵幼虫为最佳杀灭时期,从发蛾(灯光诱杀时)到初孵幼虫共约8天,因此,该昆虫的的黑光灯诱杀防治指标为50头/日,达到防治指标后天数8天为防治最佳时期。
再比如防治药剂的选择,我们是根据目前市场上所售农药中,选择了高效、低毒、有效期长、低价格的锐劲特、吡虫啉等药剂。
本发明监测防治方法采用的黑光灯为普通型黑光灯,每支黑光灯的监测防治面积为30亩,黑光灯在田间的布置方式参见图3,每支黑光灯的诱虫范围为方圆80-100米,两盏灯之间则相距160-200米。试验方法为夜间黑光灯诱杀害虫监测结合白天的田间调查,黑光灯每晚开灯8-10小时。其操作步骤按本发明的步骤1)至步骤6)进行,在步骤2)和步骤5)中采用了害虫标本,在步骤3)中使用了防治图表即表1。经测算:黑光灯灭杀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的杀虫率为70%,灭杀棉铃虫的杀虫率为80%左右,其具体试验数据参见表2、。
                           表2:2003年田间监测防治的试验情况表
作物               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 防治时间 实际防治用药 农药用量 农药成本
日期 病虫名称 田间调查 黑光灯诱虫数量
水稻 7.23 稻纵卷叶螟 300只/日 7.31 杀虫双300ml加三唑磷80ml井岗霉素2包加吡虫啉20克 2次用药共0.9公斤/亩 一季水稻共8元/亩
稻飞虱 300头/百蔸
8.22 三化螟 11只/日 8.28 杀虫双300ml加乙酰甲胺磷50ml三唑酮100克加吡虫啉30克
稻飞虱 500头/百蔸
棉花 6.05 蚜虫 3%卷叶率 6.5 吡虫啉10克加虫螨杀星10ml 4次用药共0.48公斤/亩 季棉花共14元/亩
红蜘蛛 6%卷叶率
6.26 蚜虫 3%卷叶率 6.26 吡虫啉10克加虫螨杀星10
红蜘蛛 5%卷叶率
7.10 棉铃虫 14只/日 7.13 辛硫磷100ml加吡虫啉20克
8.12 棉铃虫 17只/日 8.15 辛硫磷100ml加吡虫啉20克
                           两种作物亩平均用药量0.69公斤,亩平农药开支为11元
2003年夏季进行的田间试验,农作物为水稻、棉花。主要防治的害虫水稻田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棉花田为:蚜虫、红蜘蛛和棉铃虫。大田中水稻实际用药二次,棉花用药四次。病虫害所造成损失低于未采用该方法的其他农户。亩平均用药量0.69公斤,计开支11
2004年夏季的田间试验:水稻大田实际用药三次,棉花用药六次,病虫害所造成损失低于未采用该方法的其他农户。亩平均用药量1.18公斤,用药开支16.10元。
根据汉川市统计局《2003年年鉴》第62页记载,全市耕地面积927998亩,当年农药乃是为3114.1吨,亩平为3.36公斤,另据该局农调队对全市120户农户抽样调查,586.4亩面积农药开支达18287元,亩平31.2元。
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亩平农药用量0.69公斤,比全市平均水平减少2.26公斤,亩平开支1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降低20.2元。
2005年在2000亩水稻中应用,90%的农户只防治了3次,亩平开支15元左右。而其它农户一般防治5-6次,且每次的用药量比试验区要大,亩平开支45元左右。
同时,试验组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其收获稻谷加工制成的大米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备注:试验区内2004年和2005年的病虫害较2003年要重,另外,农药价格涨幅较大,所以,2004年、2005年的农药开支逐渐增加。
本发明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每支黑光灯防治面积30亩,固定资产投资为:黑光灯50元,电线200米120元,杉木电杆7根70元,小计为240元,每亩一次性投入为8元,按使用期5年,每年每亩折旧费仅为1.6元,电费每支30W,每天使用10小时,每季作物使用100天,用电30千瓦时,按国家农村电费价格0.508元/千瓦时,为15.24元,亩平0.51元,加上人工费每亩每年开支不到3元,而节约的农药成本为20-30元,投入产出比为1∶7-10,当年可收回成本,而且由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环境污染,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本发明方法中害虫标本取自害虫的实物标本,也可以采用《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彩色图谱》书籍或自拍自制的害虫图片进行对照辨认。设计的防治图表中主要包括各类害虫施药防治的标准,即被黑光灯诱杀的害虫数量,防治各类害虫的农药名称、配制方法,最佳的施药时间,施药防治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其害虫标本和对照图表经农户使用后均认为使用方便,对害虫的监测形式简便,易识别,易操作,防治方法针对性强,及时有效,实用可靠,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及环保效益明显。适于在广大农户中推广使用。
本发明方法中所采用的黑光灯由灯架8、灯管9、灯罩5、挡虫板7及接虫盆11及附件组成,灯罩5罩在灯管9的上方,灯管9由灯座10支撑在灯架8上,在灯架8的外侧为三等分的框架,采用聚脂薄膜覆盖其上构成挡虫板7,挡虫板7围绕灯管呈Y字三角形分布,在灯架8下方固定接虫盆11,接虫盆11的半径应大于60厘米,接虫盆11内盛有洗衣粉水溶液,灯管9上连接有电源线2,灯架金属部分用接地线3接地(保障人身安全),整个黑光灯用铁丝4固定在架子1上。电源线2经电子整流器6后接黑光灯灯管9,电源线2前面还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黑光灯在田间的布置方式参见图3,黑光灯安装接线以后,每到晚上天黑,就打开黑光灯,田间趋光性强的鳞翅目昆虫包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棉铃虫等昆虫的虫蛾,即向黑光灯聚集。当它们撞向灯管9或挡虫板7后即掉落进接虫盆11中的洗衣粉水溶液中,洗衣粉水溶液表面张力较大,能快速包裹虫蛾的翅膀,使之难以飞出。天亮以后,将接虫盆11中的虫蛾对照农作物有害昆虫的标本或图谱将害虫进行分类,并统计出各类害虫的数量,然后对照防治图表中所标注应予以防治的数量标准、可供选用的农药及配比以及最佳的施药时间,来决定是否进行防治、选用哪种农药以及几天后施药。当然对于一些其它的农作物病虫害,仅用黑光灯进行监测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白天的田间调查来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即便如此,采用黑光灯杀虫、监测虫害并适时进行施药防治的方法,其经济、环保效益仍是十分显著的。
本发明的黑光灯诱虫及杀虫效果较好,接虫盆11中虫蛾漂浮在洗衣粉水溶液表面上,辨认和计数均比较方便,直观。参见图2,电击型黑光灯也经过试验,其电网的电压可高达880伏,杀虫效果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趋光性较弱,不爱撞灯且体积较小的害虫如蔬菜上的小菜蛾,灭杀效果比较明显。

Claims (9)

1.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选定区域内放置杀虫灯具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
2)每日检查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3)根据该杀虫灯具所诱杀的农作物害虫的数量与田间实际发生量的相关性,对照农业部门制定的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指标进行反推,制定以杀虫灯具诱杀量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并列出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具体防治方式,将其制成防治图表;
4)根据步骤2),对照步骤3)中的防治图表,选择杀灭虫农作物有害昆虫的防治时间和方式,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5)检查步骤4)以后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6)重复步骤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或步骤5)中采用农作物有害昆虫的标本或图谱来对照检查被诱杀农作物有害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杀虫灯具为黑光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支黑光灯的监测防治区域为30亩。
6.一种权利要求1所用的黑光灯,有普通型或电击型两种,它们包括灯架(8)、灯管(9)、灯罩(5)、挡虫板(7)或高压电网,其特征在于:在灯管(9)及挡虫板(7)或电网下方设置有一接虫盆(11),接虫盆(11)内盛有洗衣粉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击型黑光灯上的高压电采用二极管倍压升压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光灯,其特征在于:普通型黑光灯上的挡虫板(7)采用聚脂薄膜制成,它围绕灯管呈Y字形三角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光灯,其特征在于:在灯管(9)下方的灯架(8)上固定有接虫盆(11)。
CN 200510019695 2005-10-28 2005-10-28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Pending CN1759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9695 CN1759661A (zh) 2005-10-28 2005-10-28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19695 CN1759661A (zh) 2005-10-28 2005-10-28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9661A true CN1759661A (zh) 2006-04-19

Family

ID=3670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19695 Pending CN1759661A (zh) 2005-10-28 2005-10-28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5966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834A (zh) * 2017-08-15 2017-11-17 正安县家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前胡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7568177A (zh) * 2017-08-17 2018-01-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园专用天敌友好型诱虫光源及其光谱筛选和制作方法
CN113749067A (zh) * 2021-07-27 2021-12-07 湖南明洁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834A (zh) * 2017-08-15 2017-11-17 正安县家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前胡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7568177A (zh) * 2017-08-17 2018-01-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园专用天敌友好型诱虫光源及其光谱筛选和制作方法
CN113749067A (zh) * 2021-07-27 2021-12-07 湖南明洁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A decade of Bt cotton in Chinese fields: assessing the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xternalities of Bt cotton adoption in China
CN103704068A (zh) 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茶叶生产技术
Burgio et al. The role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reas on predator populations: an analysis on biodiversity and phenology of Coccinellidae (Coleoptera) on non-crop plants within hedgerows in Northern Italy
Webster et al. Studies on Kelly's citrus thrips, Pezothrips kellyanus (Bagnall)(Thysanoptera: Thripidae): sex attractants, host associations and country of origin
Schmidt et al. Effects of perennial wildflower strips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on birds in intensively farmed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rmstrong et al. Plantation forestry in South Africa and its impact on biodiversity
CN112568235A (zh) 一种用于杀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子的展膜油剂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The Matthew effect: Common species become more common and rare ones become more rare in response to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CN203827942U (zh) 农业生产病虫害立体生物防治系统
Wang et al. Taxon-and functional group-specific responses of ground beetles and spiders to landscape complexity and management intensity in apple orchard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759661A (zh)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Zhang et al. Evidence of female-produced sex pheromone of Adelphocoris suturalis (Hemiptera: Miridae): effect of age and time of day
Sterling Action and inaction levels in pest management.
CN105053020A (zh) 樱桃异小杆线虫在防治稻水象甲中的应用
CN104938486A (zh) 一种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
Fisker et al. A simulation model to evaluat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grasshopper Oedaleus senegalensis in West Africa
CN1350781A (zh)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品及其方法
Wang et al. Mating frequency, duration, and circadian mating rhythm of New Zealand wheat bug Nysius huttoni White (Heteroptera: Lygaeidae)
CN112034097B (zh) 一种斜纹夜蛾成虫诱杀效果的测定方法
CN112219626A (zh) 一种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方法
Buthelezi et al. Seasonal monitoring of the flight a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groundnut leaf miner Aproaerema modicella (Lepidoptera: Gelechiidae) at five sites in South Africa
Silvie et al. Natural regulation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larvae by hymenopteran parasitoids in northern Cameroon: Is there scope for application of conserv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in cotton agroecosystems?
Harish et al. Integrated Community Approach for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White Grubs in Groundnut: Success Story
CN103718906A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农田害虫防治方法
Singh Fruit Bats: Their Importance,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