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9067A -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9067A
CN113749067A CN202110853373.3A CN202110853373A CN113749067A CN 113749067 A CN113749067 A CN 113749067A CN 202110853373 A CN202110853373 A CN 202110853373A CN 113749067 A CN113749067 A CN 113749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outputting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3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化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ingjie Pes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ingjie Pes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ingjie Pes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ingjie Pes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3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9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9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9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3/00Traps for animals
    • A01M23/02Collecting-trap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各个摄像模块传输的视频数据;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发现屋内有有害生物后,输出报警信息,便于相关人员避让,而后输出捕杀指令,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杀,一方面便于减少有害生物在家中存活的时间,另一方面不易对家中的小孩或宠物造成伤害。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的效果。

Description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大多情况下特指动物,例如可以传播疾病或病毒的蚊、蝇和蚤;又如危害农林作物的蝗虫和蚜虫。而在日常生活中,以老鼠、蟑螂和白蚁最为常见,不仅生存能力强,且繁殖能力强,具有一定的警惕性,难以杀除。
现有的老鼠、蟑螂和白蚁的防治监测方法或防治监测设备通常安装在室外,且大多由特定机构或者除虫公司布置。如公布号为CN11247110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其包括用于捕获老鼠的捕小动物装置、用于捕获飞虫的捕虫装置、用于驱赶鸟类的驱鸟装置、载波通信装置、网管报警装置和智能分析装置。载波通信装置与网关报警装置连接,使网关报警装置报警;智能分析装置便于分析出有害生物的侵害级别、害虫种类和数量等信息,便于相关负责人因地制宜的设计有害生物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捕小动物装置、捕虫装置和驱鸟装置在家庭中使用时,很容易对家庭中的小孩或者宠物造成伤害;且智能分析装置分析出的有害生物信息,并不能直接对捕杀家庭中的有害生物起到作用,因此上述相关技术很难应用在日常家庭有害生物的防治监测上。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摄像模块传输的视频数据;
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
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
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各个摄像模块安装在室内与室外连通的位置,例如窗口、门口或下水管口;也可以将摄像模块安装在有害生物容易经过的位置,例如仓库、厨房或墙边。通过获取各个摄像模块传输的视频数据,结合有害生物模型表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一旦视频数据中出现有害生物,就进行报警,并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
一方面,室内无需放置捕虫、捕鸟和捕小动物等装置,利于减少空间占用,且不易对家庭中的小孩或宠物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采取先报警,再捕杀的方式。即先进行报警,便于相关人员得知室内存在有害生物的信息;再根据报警信息采取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捕杀指令,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杀。相关人员可以是家中的成年人,也可以是孩童,即通过输出报警信息让相关人员得知即将输出捕杀指令,便于让室内的相关人员避让,不易发生危险,使本方法便于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由于直接输出了捕杀指令,便于对有害生物治理直接作用。
可选的,所述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存储有若干有害生物模型和与各个有害生物模型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所述有害生物信息包括生物名称、幼年信息、成年信息和习性信息;
所述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图片数据获取图片数据中有害生物的特征信息;
将特征信息与有害生物信息对比判断有害生物是否处于成年;
在有害生物处于成年期时,输出第一报警指令;
在有害生物处于幼年期时,输出第二报警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图片数据中的有害生物进行特征识别,得到有害生物的特征信息。利用有害生物的特征信息和有害生物信息即可得知有害生物是否处于成年,由于成年有害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因此在发现处于成年期的有害生物时,输出第一报警指令,与发现处于幼年期的有害生物输出的第二报警指令进行区别。便于家中的相关人员得知情况,从而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有害生物进行治理,降低成年期有害生物在家中繁殖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输出第一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
所述输出第二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将图片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所述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的步骤包括:
在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向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启动指令;
在输出第二报警指令时,基于有害生物信息的习性信息,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启动指令,并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制动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进入家中的成年期有害生物,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一方面,便于家中的相关人员及时得知有成年期有害生物进入家中,从而便于对有害生物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图片数据中有有害生物,便于相关人员得知是进入家中的有害生物类型,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有害生物的治理工作。
此外,基于第一报警指令的捕杀指令为立刻启动捕杀机构,便于及时对成年期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降低有害生物在家中繁殖的概率。而基于第二报警指令的捕杀指令为结合有害生物的习性信息,在特定时间段启动捕杀机构,有助于降低捕杀机构对家中的小孩或宠物造成伤害的概率。
可选的,在所述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之前,还包括:
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的位置信息;
在所述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时,将对应所述摄像模块的位置信息一同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相关人员得知有害生物进入室内的渠道,从而便于相关人员对该渠道进行整理,降低之后有害生物进入屋内的概率。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存储模块中对应摄像模块的进虫次数加一;
基于各个所述摄像模块的进虫次数对存储模块中的所有摄像模块进行排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相关人员调取存储模块中各个摄像模块所处位置进虫的次数,从而针对性的对房屋结构进行改变,减低有害生物进入室内的概率,有助于提高家庭有害生物预防效果。
可选的,所述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在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向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送风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接收到送风指令后,进行送风,便于将捕杀机构中诱饵的气味散发到室内各个角落,引诱处于成年期的有害生物前往捕杀机构进食诱饵,及时对室内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降低处于成年期的有害生物在屋内繁殖的概率,便于提高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效果。
可选的,在所述向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启动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安装在捕杀机构上的录像模块传输的影像数据;
在影像数据中出现预设的保护模型时,向所述捕杀机构的控制器传输制动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模型可以是小孩或宠物,当小孩或宠物靠近捕杀机构时,控制捕杀机构制动,即关闭捕杀机构,不易对家中的小孩或宠物造成伤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家庭中的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包括捕杀机构、权利要求8中的防治监测装置和若干安装在房屋入口处的摄像模块;
所述防治监测装置用于获取各个摄像模块传输的视频数据,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
所述防治监测装置还用于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并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控制所述捕杀机构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模块安装在房屋入口处,便于及时发现进入家中的有害生物。在发现有害生物后,进行报警,而后输出捕杀指令,对家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有助于直接对捕杀室内的有害生物起到作用,便于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发现屋内有有害生物后,输出报警信息,便于相关人员得知室内存有有害生物,同时便于相关人员得知会输出捕杀指令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杀,便于在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杀时,使相关人员主动避让,不易对家中的小孩或宠物造成伤害。直接对家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便于对有害生物直接起到治理作用,减少有害生物在家中的存活时间,便于对家庭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捕杀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捕杀机构启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中输出报警信息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摄像模块;2、防治监测装置;3、捕杀机构;31、安装盒;32、控制器;33、录像模块;34、风机;35、诱饵盒;351、通槽;36、驱动器;37、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参照图1,包括若干摄像模块1,若干摄像模块1可以安装在房屋的各个入口处,每个入口处至少安装一个摄像模块1,便于监测房屋的入口,及时发现进入到屋内的有害生物;房屋的入口处包括窗户、门和下水管道。若干摄像模块1也可以安装在室内的厨房、仓储间、卫生间和阴暗角落中,即发现有害生物概率高的位置。
系统还包括防治监测装置2和捕杀机构3,防治监测装置2与各个摄像模块1均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光纤或蓝牙。防治监测装置2用于获取各个摄像模块1传输的视频数据,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并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控制捕杀机构3动作。输出的报警信息便于相关人员得知家中存活有有害生物,使相关人员针对有害生物做出处理方案;输出的捕杀指令便于对家中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实现有害生物的治理。
具体的,结合图2,捕杀机构3包括控制器32,控制器32与防治监测装置2无线通信,用于接收防治监测装置2传输的捕杀指令。摄像模块1可以是摄像头,也可以是网络摄像机(IP Camera,IPC);防治监测装置2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时执行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的步骤;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可以是单片机或MCU。
为了便于理解,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捕杀机构3包括安装盒31、控制器32、录像模块33、风机34、若干诱饵盒35和若干驱动器36。安装盒31设为中空结构,控制器32、录像模块33和风机34均安装在安装盒31的上表面;其中,录像模块33与防治监测装置2通信连接,用于将拍摄到的影像数据传输给防治监测装置2;风机34的启制动控制端与控制器32通信连接;若干驱动器36的启制动控制端与控制器32通信连接。
诱饵盒35共设置有三个,三个诱饵盒35均位于安装盒31内部。驱动器36共设置有六个,每个诱饵盒35对应有两个驱动器36,驱动器36可以是气缸、油缸、电缸或丝杆模组,用于带动对应连接的诱饵盒35沿竖直方向移动。
参照图2和图3,安装盒31的下端开设有三个开口,每个开口均与安装盒31的内部连通,且每个开口均对应一个诱饵盒35。每个开口中均设有与安装盒31通过弹簧铰链连接的门板37,在诱饵盒35向下移动时,门板37受到诱饵盒35的挤压,打开对应的开口,诱饵盒35的下端从开口伸出;在诱饵盒35完全进入安装盒31内部后,门板37受到弹簧铰链的弹力,自动封闭对应的开口。诱饵盒35的下端均开设有通槽351,便于在诱饵盒35中放置诱饵。由于诱饵盒35设置有多个,因此每个诱饵盒35中可以放置吸引不同有害生物的诱饵。例如,三个诱饵盒35中分别放置用于毒杀老鼠的诱饵、用于毒杀蟑螂的诱饵和用于毒杀白蚁的诱饵。
参照图2和图3,风机34的出风端与三个诱饵盒35的通槽351均连通,用于在风机34启动后,向三个诱饵盒35的通槽351中送风,便于快速扩散诱饵的味道,吸引家中的有害生物。
下面结合上述的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对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公开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参照图4,包括:
S100、获取各个摄像模块1传输的视频数据。
每个摄像模块1对应房屋的一个入口,入口指与房屋外部连通的通道,例如窗户、门和下水管。摄像模块1将拍摄的视频数据实时传输给防治监测装置2。
S200、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
其中,有害生物模型表预存在存储器中。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存储有若干有害生物模型和与各个有害生物模型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例如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存储有老鼠、蟑螂和白蚁的模型,每个模型均对应有有害生物信息;有害生物信息包括生物名称、幼年信息、成年信息和习性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种类的有害生物可以有多个模型,多个模型的不同之处可以是动作不同,也可以是类型不同。例如,可以设置老鼠在奔跑中的模型和站立时的模型;再例如,可以设置田鼠的模型、小家鼠的模型和大家鼠的模型。
此外,提取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采用图像识别技术,例如CNN算法。提取方式可以是先获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各个有害生物模型,提取有害生物模型的特征信息。在视频数据中出现与某个有害生物模型的特征信息相同的物体时,提取对应视频中带有该物体的图片,将该张图片视为图片数据。
提取方式还可以是在存储器中预存有每个摄像模块1对应的原始图片数据,防治监测装置2将每个视频数据与对应的原始图片数据做比对,在发现视频数据的某一帧图像与对应的原始图片数据存在差异时,将该帧图像与有害生物模型表中的各个有害生物模型进行对比;若该帧图像中存在与某个有害生物模型相同的生物,则将该帧图像视为图片数据。例如将一个摄像模块1安装在窗口上方后,摄像模块1拍摄的位置相同;即视频数据中的画面始终相同,将该画面作为该摄像模块1的原始图片数据。防治监测装置2获取到该摄像模块1的视频数据后,将视频数据中的每帧图片均与原始图片数据进行比对。在有老鼠从该窗口进入屋内时,老鼠出现在视频数据中。此时防治监测装置2从视频数据中得到与原始图片数据不同的图片,即带有老鼠的图片;而后将该图片中存在差异的模型与各个有害生物模型进行对比,即可得知图片中出现的有害生物为老鼠。
此外,在得知图片数据中的有害生物与有害生物模型表中的某个有害生物模型对应后,提取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即可。例如,基于图片识别技术得出图片数据中的有害生物与老鼠模型对应,则提取老鼠模型对应的老鼠信息;在图片数据中的有害生物与蟑螂模型对应时,则提取蟑螂模型对应的蟑螂信息。
S300、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
参照图5,S300的具体步骤包括:
S310、通过图片数据获取图片数据中有害生物的特征信息。
特征信息包括有害生物的体长、体宽、体高、有无翅膀和体色中至少一项。
S320、将特征信息与有害生物信息对比判断有害生物是否处于成年。
不难理解,每个种类的有害生物判断标准不同,因此每个种类的有害生物的幼年信息和成年信息不同。例如,幼年期的老鼠与成年期的老鼠主要判断体长、体宽或体高。幼年期的蟑螂与成年期的蟑螂主要判断有无翅膀,也可以通过体长、体宽或体高进行判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白蚁的危害性较大,因此一旦发现体色为白色的蚂蚁,则一律按照成年期处理。
S330、在有害生物处于成年期时,输出第一报警指令;在有害生物处于幼年期时,输出第二报警指令。
所述输出第一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1的位置信息。
不难理解,由于每个摄像模块1均具有唯一编码或者唯一ID,因此在防治监测装置2获取摄像模块1传输的视频数据时,也获得了摄像模块1的唯一编码。在某个视频数据中出现有害生物后,视频数据根据传输该视频数据的摄像模块1的唯一编码到预存的位置表中获取对应的位置信息。
将图片数据和位置信息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
图片数据即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位置信息即拍摄到该图片数据的摄像装置对应的位置。将此两点信息传输给联系人,一方面便于联系人得知进入室内的有害生物的种类,是老鼠还是蟑螂,从而便于联系人得知处理该有害生物的紧急程度。另一方面,便于联系人得知有害生物进入到室内的渠道,从而便于联系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位置信息显示有害生物是从卫生间的窗口进入到室内的,则联系人可以在卫生间的窗口安装纱窗,使后续不易有有害生物从卫生间的窗口进入室内。
将图片数据和位置信息传输给联系人的方式包括利用邮件编辑器发送邮件、利用信息编辑器发生短信和利用微信推送发生微信消息。
此外,在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1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将存储模块中对应摄像模块1的进虫次数加一。
存储模块即存储器。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各个摄像模块1对应的唯一编码、位置信息和进虫次数。
基于各个摄像模块1的进虫次数对存储模块中的所有摄像模块1进行排序。
不难理解,例如有摄像模块1A、B和C。若摄像模块1A的进虫次数为2,;摄像模块1B的进虫次数为2;摄像模块1C的进虫次数为0。则此时存储模块中各个摄像模块1的排序为摄像模块1A、摄像模块1B和摄像模块1C。若摄像模块1B监测的位置出现了有害生物,则将摄像模块1B的进虫次数加一,摄像模块1的进虫次数为2+1=3。重新排序后的顺序为摄像模块1B、摄像模块1A、摄像模块1C,便于家中的相关人员在查看存储模块中各个摄像模块1对应的进虫次数时更便捷。
所述输出第二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将图片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便于家中的相关人员查看进入到室内的有害生物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报警指令对应的是处于幼年期的有害生物,或者危害性小的有害生物。例如幼年期的蟑螂、老鼠,或者飞蛾、蚊子、蜘蛛等。因此第二报警指令的紧急程度小于第一报警指令。相对的,第一报警指令对应的是处于成年期的有害生物,例如成年期的蟑螂、老鼠;或者危害性大的有害生物,例如白蚁、蛇。此外,危害性大或者小主要根据有害生物对人的威胁性和破坏力决定。
参照图4,S400、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
具体的,S400的具体步骤包括:
在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和送风指令。
不难理解,由于第一报警指令表示需要处理的有害生物紧急度较高,因此立刻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控制器32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控制对应的诱饵盒35下移,便于进入室内的有害生物被诱饵盒35中的诱饵引诱,进食诱饵,而后毒发死亡。与此同时,向控制器32传输送风指令。控制器32接收到送风指令后,控制风机34启动,便于将诱饵盒35中诱饵的味道散发到室内,从而更快的让有害生物被诱饵引诱。
为了便于理解,例如,三个诱饵盒35中分别放置有用于毒杀老鼠的诱饵、用于毒杀蟑螂的诱饵和用于毒杀白蚁的诱饵。防治监测装置2识别到室内进入有害生物后,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和有害生物模型表得知有害生物的种类。而后向控制器32传输第一老鼠报警指令、第一蟑螂报警指令或第一白蚁报警指令。控制器32在接收到第一老鼠报警指令时,使盛装有老鼠诱饵的诱饵盒35下移。
在输出第二报警指令时,基于有害生物信息的习性信息,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并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制动指令。
习性信息即有害生物的活动时间,例如老鼠和蟑螂的主要活动时间为深夜,尤其在凌晨1点-4点之间。此时防治监测装置2在凌晨1点向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在凌晨4点向控制器32传输制动指令。一方面,结合有害生物的习性便于提高捕杀有害生物的概率;另一方面,对于紧急度较低情况,控制捕杀机构3的启动时间,便于降低对家庭中小孩或者宠物造成危害的概率。
此外,在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安装在捕杀机构3上的录像模块33传输的影像数据;
在影像数据中出现预设的保护模型时,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制动指令。
保护模型可以是人脸或者家中小孩的模型,亦可以是家中宠物的模型。在录像模块33拍摄到有小孩或者宠物靠近捕杀机构3时,立刻制动捕杀机构3,降低捕杀机构3对小孩或宠物造成危害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视频数据发现有害生物时,输出报警信息,并根据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杀,便于直接对有害生物进行治理。此外,在输出报警信息时,将处于成年期和幼年期的有害生物进行区分,一方面,便于科学合理的对进入室内的有害生物进行捕杀;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对家中小孩或者宠物造成伤害的概率,适合对家庭中的有害生物进行防治。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可以是U盘、光盘或硬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个摄像模块(1)传输的视频数据;
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
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
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存储有若干有害生物模型和与各个有害生物模型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所述有害生物信息包括生物名称、幼年信息、成年信息和习性信息;
所述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图片数据获取图片数据中有害生物的特征信息;
将特征信息与有害生物信息对比判断有害生物是否处于成年;
在有害生物处于成年期时,输出第一报警指令;
在有害生物处于幼年期时,输出第二报警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第一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
所述输出第二报警指令的步骤包括:
将图片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中;
所述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的步骤包括:
在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
在输出第二报警指令时,基于有害生物信息的习性信息,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并在对应时间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制动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之前,还包括:
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1)的位置信息;
在所述将图片数据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时,将对应所述摄像模块(1)的位置信息一同传输给预存的联系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传输带有有害生物的视频数据的所述摄像模块(1)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存储模块中对应摄像模块(1)的进虫次数加一;
基于各个所述摄像模块(1)的进虫次数对存储模块中的所有摄像模块(1)进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的步骤还包括:
在输出第一报警指令时,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送风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向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启动指令之后,还包括:
获取安装在捕杀机构(3)上的录像模块(33)传输的影像数据;
在影像数据中出现预设的保护模型时,向所述捕杀机构(3)的控制器(32)传输制动指令。
8.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9.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捕杀机构(3)、权利要求8中的防治监测装置(2)和若干安装在房屋入口处的摄像模块(1);
所述防治监测装置(2)用于获取各个摄像模块(1)传输的视频数据,基于预存的有害生物模型表提取各个视频数据中带有有害生物的图片数据,同时提取有害生物模型表中对应的有害生物信息;
所述防治监测装置(2)还用于基于图片数据和有害生物信息输出报警信息,并基于报警信息输出捕杀指令,控制所述捕杀机构(3)动作。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0853373.3A 2021-07-27 2021-07-27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49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373.3A CN113749067A (zh) 2021-07-27 2021-07-27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373.3A CN113749067A (zh) 2021-07-27 2021-07-27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9067A true CN113749067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8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3373.3A Pending CN113749067A (zh) 2021-07-27 2021-07-27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90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6751A (zh) * 2022-03-29 2022-06-07 北京病媒有害生物防控中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质评估系统
US11678654B1 (en) * 2022-08-05 2023-06-20 Nick Suteerawanit Trap door multi-catch rodent trap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661A (zh) * 2005-10-28 2006-04-19 黄修荣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US20060149509A1 (en) * 2002-09-02 2006-07-06 Cesco Co., Lt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exterminating pest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060150470A1 (en) * 2003-06-16 2006-07-13 Per Ronnau Pest control system
CN109006738A (zh) * 2018-08-16 2018-12-18 宁波高新区鹏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杀虫方法及系统
US20190380325A1 (en) * 2018-06-18 2019-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 and control pests infest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utomated devices
CN110583594A (zh) * 2019-08-22 2019-12-20 合肥尘洁清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病虫预警及防治系统
CN110663658A (zh) * 2019-11-04 2020-01-10 吉林省迪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粘虫诱集监测预警装置
CN112471103A (zh) * 2020-11-10 2021-03-12 成都嘉洁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CN112528814A (zh) * 2020-12-04 2021-03-19 湖南高德联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6337A (zh) * 2021-01-04 2021-05-1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物灭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9509A1 (en) * 2002-09-02 2006-07-06 Cesco Co., Lt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exterminating pest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060150470A1 (en) * 2003-06-16 2006-07-13 Per Ronnau Pest control system
CN1759661A (zh) * 2005-10-28 2006-04-19 黄修荣 一种虫害监测防治方法及其黑光灯
US20190380325A1 (en) * 2018-06-18 2019-1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 and control pests infest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utomated devices
CN109006738A (zh) * 2018-08-16 2018-12-18 宁波高新区鹏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杀虫方法及系统
CN110583594A (zh) * 2019-08-22 2019-12-20 合肥尘洁清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病虫预警及防治系统
CN110663658A (zh) * 2019-11-04 2020-01-10 吉林省迪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粘虫诱集监测预警装置
CN112471103A (zh) * 2020-11-10 2021-03-12 成都嘉洁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CN112528814A (zh) * 2020-12-04 2021-03-19 湖南高德联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06337A (zh) * 2021-01-04 2021-05-1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物灭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钱志海等: "储粮害虫实仓在线检测识别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粮食科技与经济》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6751A (zh) * 2022-03-29 2022-06-07 北京病媒有害生物防控中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质评估系统
CN114586751B (zh) * 2022-03-29 2023-10-20 北京病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质评估系统
US11678654B1 (en) * 2022-08-05 2023-06-20 Nick Suteerawanit Trap door multi-catch rodent trap
WO2024030262A1 (en) * 2022-08-05 2024-02-08 Nick Suteerawanit Trap door multi-catch rodent trap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50236A1 (en) Multiple-use vermin trap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US75373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elling pests
US7854089B2 (en) Multiple-use vermin electrocution trap and method
CN113749067A (zh) 有害生物防治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A2544563A1 (en) Electronic multiple-use vermin trap and method
JP2022028862A (ja) オビトラップおよび昆虫媒介疾病を抑制する方法
US65915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stematic eradication of mosquitoes adjacent to dwellings
US20220039369A1 (en) Electromechanical pest animal suppression trap
Searcy et al. Hawk calls elicit alarm and defensive reactions in captive Geoffroy’s marmosets (Callithrix geoffroyi)
KR100372362B1 (ko) 해충포집장치
KR100871428B1 (ko) 온도 또는 습도의 제어가 가능한 바퀴벌레 트랩
JP2009183242A (ja) 蚊の捕獲装置
US20200196587A1 (en) Mosquito attracting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Obe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 attractant for the nine‐banded armadillo, Dasypus novemcinctus
WO2016034933A1 (en) Insect traps and methods of trapping insects
JP2020527961A (ja) 蚊の管理
JPH11346629A (ja) 蚊の誘殺器又は蚊の捕獲器
CN112471103A (zh) 一种有害生物综合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JPH05103571A (ja) 吸血昆虫の誘引捕獲装置
US20050284016A1 (en) Greene mosquito maze
US20230270096A1 (en) An automated mosquito host bio-mimicking device
Kirstein et al. Studies on the behaviour and control of phlebotomine sandflies using experimental houses
KR20090095083A (ko) 바퀴벌레 추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퀴벌레 방제방법
Caillouët et al. Nest Mosquito Trap quantifies contact rates between nesting birds and mosquitoes
CN205611612U (zh) 驱蚤灭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