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8258A -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8258A
CN1758258A CN200510123594.6A CN200510123594A CN1758258A CN 1758258 A CN1758258 A CN 1758258A CN 200510123594 A CN200510123594 A CN 200510123594A CN 1758258 A CN1758258 A CN 1758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digital content
executable program
network terminal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23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8431C (zh
Inventor
汤帜
王长桥
贾爱霞
周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5101235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8431C/zh
Publication of CN1758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258A/zh
Priority to JP2008541570A priority patent/JP2009516884A/ja
Priority to PCT/CN2006/000852 priority patent/WO2007059664A1/zh
Priority to EP06741761.8A priority patent/EP1962214B1/en
Priority to US12/094,438 priority patent/US2009000683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84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843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01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by binding digital rights to specific ent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属于嵌入式系统及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下载有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存在使用不方便、安全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针对移动设备实现方便、安全的数字作品绑定方法,移动设备的存储空间包含了可执行程序和数字内容,移动设备连接网络终端后自动执行程序,并实现购买或借阅数字内容,下载有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到移动设备。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移动设备下载数字作品的过程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可以由通用的硬件接口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系统及数字版权下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把数字作品与移动设备特征值绑定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作品及其他数字化的信息。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盗版技术层出不穷,大量的数字化内容被非法使用,给相关权利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保护数字化内容的版权所有者利益,在销售和传播数字作品时,保护其数字作品在授权、受控的方式下使用。
另外,随着电子书专用阅读器、MP3及MP4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作品可以在这些移动设备上使用,因此也需要在这些移动设备上对数字作品进行版权保护。
但是,移动设备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具备上互联网功能,想在移动设备使用受保护的数字作品,需要通过计算机下载后再传到移动设备,由于加入了版权保护机制,通过计算机购买并下载一个数字作品,然后传到移动设备,需要好几个步骤,使用比较复杂、烦琐。现在某些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部分PDA)已经能直接上网,但一般速度很慢,想在这些设备上直接下载有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比较困难,而且在安全性还需要提高。
Sandisk公司的BookLocker产品,是一种U盘。把BookLocker插入PC机后,可以启动BookLocker的软件,用来下载和阅读电子图书。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了,但是不能用于移动设备,原因是:(1)BookLocker的软件是在PC机上运行,所以离开PC机就不能阅读电子图书了,而移动设备的设计目的是要离开PC机阅读电子图书;(2)BookLocker把U盘的存储空间分为安全区(secure zone)和开放区(open zone)两部分,下载的电子图书放在安全区内,只能BookLocker自已的软件才能读写安全区内的数据,所以其中的数字内容没有采用硬件绑定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法。(3)BookLocker的安全区是通过特殊接口进行读写,由BookLocker的软件进行读写,因此在PC机上还是能通过程序读写安全区的数据,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有一种针对USB设备的技术,该技术把USB设备当作一个大存储设备(mass storage device),这样USB设备插入PC机后,Windows会启动自动播放Autoplay功能,启动相应的设备驱动的安装程序、或者其他需要运行的程序,方便用户对USB设备的使用,例如专利“DEVICE-RELATEDSOFTWARE INSTALLATION”(WO 03-012577)所述。但是,该技术不能用于移动设备方便地下载数字内容,因为:(1)该技术是通过自动执行功能,向PC机传数据或在PC机上安装驱动程序,目的是在PC机上使用该设备,而移动设备则需要从PC机向移动设备传数据,移动设备不在PC机上安装程序;(2)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要求把数字内容与移动设备的硬件绑定,必须保证移动设备硬件特征信息的安全性,因此不宜通过USB接口传送到PC机,也就是说不能通过该技术所采用的安装驱动程序的方法传送安全信息。
申请人于2004年3月3日提出的中国专利申请“具有硬件适应性的数字内容与硬件绑定方法”(申请号:200410004751.7,公开日2005年1月5日)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密钥共享机制,结合用户机器的硬件配置情况,给出一种具有硬件适应性的数字内容与硬件绑定的方法,使得一定范围内硬件设备的变更,不会影响数字内容的合法使用,从而实现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的硬件适应性。但是,该方法针对的是通用的设备,并没考虑到手持设备通过互联网对数字作品进行方便下载、自动绑定硬件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移动设备上需要解决更好的下载数字作品的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技术,使有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能既方便又安全地下载到移动设备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该方法能使移动设备通过接口插入网络终端后,在网络终端上自动启动数字作品购买或借阅程序,并在选择需要的数字作品、点击下载后,直接把数字作品下载到移动设备,而且该数字作品与移动设备已经绑定,从而既方便又安全地下载数字作品。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设备1通过通用接口插入网络终端2,移动设备1中的存储模块4被网络终端识别为存储设备,存储模块4中存有可执行程序,所述的网络终端是指具有联网功能并具有通用硬件接口的计算机设备;
2)移动设备1接入网络终端2后,网络终端2自动执行存储模块4中的可执行程序,该程序通过网络终端2,直接连到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的服务器3;
3)通过网络终端2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点击下载后,由可执行程序把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经过加密后送给服务器3,然后下载与移动设备硬件绑定的数字内容到移动设备1中。
进一步来说,可执行程序保存在只读的存储器中,在网络终端上可以执行程序,但不能删除。
再进一步,可执行程序和数字内容用同一个存储模块,在网络终端上映射为1个存储设备。
或者,可执行程序和数字内容用不同的存储模块,在网络终端2上映射为多个存储设备,其中一个存储设备是只读的,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其他存储设备是可读写的,用于存储受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及其他信息。
进一步,步骤2)和3)中,可执行程序向服务器3发送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自动作为用户身份识别符登录到服务器3。
再进一步,可执行程序向服务器3发送的硬件特征信息,是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进一步,可执行程序登录到服务器3后,进入购买或借阅数字内容的界面,选择数字内容后,再由可执行程序下载数字内容,并把数字内容直接保存到移动设备1的存储模块4中,其中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与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绑定。
或者,可执行程序登录到服务器3后,启动网页浏览器进入购买或借阅数字内容的界面,选择数字内容后,再由网页浏览器触发可执行程序下载数字内容,并把数字内容直接保存到移动设备1的存储模块4中,其中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与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绑定。
服务器3保存并管理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用户选择数字内容后,服务器3先对数字内容的授权信息用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加密,再由移动设备1下载。
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在设备生产时已经写到可执行程序中,由可执行程序直接读取。
或者,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由可执行程序通过与网络终端2连接的接口读取。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使移动设备下载数字作品的过程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可以由通用的硬件接口实现,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实现成本低,对于不太会用计算机的用户,也能方便地下载具有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子;
图3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机环境,包括了3个主要的设备:移动设备1、网络终端2和服务器3。其中移动设备1可以是电子书阅读器、PDA、手机或MP 3播放器等等;本实施例中,网络终端2指的是通用的计算机即PC机,计算机应该有联网功能,使PC机能访问因特网;服务器3可以是任何通用的服务器,运行的是数字作品的销售网站、或者数字作品的借阅服务网站。这三个主要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连接:移动设备与PC机之间,通过标准的接口连接,例如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PC机和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因特网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设备必须有存储器模块4,其中要保存可执行程序、数字内容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其中的可执行程序是可以在PC机上运行的程序。当然,移动设备还有其他组成部分,如CPU、操作系统、只能在移动设备本身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的程序等等,由于这些组成部分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再详述。
本发明在所述的计算机环境中,移动设备1通过通用接口插入PC机2,存储模块4在PC上识别为存储设备,同时,PC机2自动执行存储模决中的程序P,该程序直接进入网上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的界面,自动执行程序P的过程可以利用PC机2的自动播放功能实现。程序P只在PC机上运行,其主要作用是利用PC机2比移动设备性能优越的特点,把移动设备的购书或借书过程,通过PC机2完成;同时针对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要求,作为移动设备1和PC机2之间的关联程序,把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与数字作品绑定。在PC机2上经过网上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点击下载后,由程序P把移动设备的硬件特征信息经过加密后送给服务器3,然后下载与移动设备硬件绑定的数字内容到移动设备1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时,可以利用PC机2的自动播放功能实现程序P的自动执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USB设备插入PC机后,如果该USB设备是存储器,Windows会自动执行存储器中的autorun.inf文件中的命令,因此需要把执行程序P的命令行写到autorun.inf。针对Windows XP的情况,USB设备如果是移动存储器,则autorun.inf将不能自动执行,因此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本发明所述移动设备,在设计USB接口时,不能标识为移动设备,而是标识为其他存储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时,需要实现数字作品与移动设备的硬件绑定,绑定的方法可以任意选择。方法之一是,用移动设备的硬件特征信息,如设备的ID号,该ID号在移动设备生产时设定,每一台设备都不一样。把设备ID经消息摘要等密码学算法变换后,再对数字内容的解密密钥进行加密,这样,只有该移动设备才能最终解开被加密的数字内容,实现数字作品的播放或阅读。硬件绑定可以选择适应性更好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具有硬件适应性的数字内容与硬件绑定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04751.7)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在本发明中配合使用。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数字作品与硬件绑定的方法,并不限于使用上述200410004751.7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具有硬件适应性的数字内容与硬件绑定方法”。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一个移动设备是电子图书阅读器5,该阅读器的存储部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存储模块M0(6),存储的是移动设备本身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操作系统、阅读软件、数字版权保护程序等等;第二部分是存储模块M1(7),其中的数据是可执行程序P,这部分由生产阅读器时设定,是在PC机上运行的程序,不能在阅读器中运行;第三部分是可以读写的存储模块M2(8),其中可以保存电子书图及其相关的信息的数据。另外该阅读器有一个唯一标识设备的ID号,由阅读器的生产序列号和其他特征组成,每一台设备的ID号均不同。
M1和M2通过USB接口9,可以与PC机的USB口连接,并在PC机上识别为两个存储设备,例如,可以映射为E盘和F盘,E盘对应M1,F盘对应M2。由于E盘有一个autorun.inf文件,并通过该文件启动程序P,则阅读器插入PC机后,PC机会自动启动程序P。
程序P首先进入购买电子图书网站、或者借阅电子图书的数字图书馆网站,具体的购买过程或借阅过程,根据不同的网站有各自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程序P获取阅读器的设备ID号、或者获取经过加密处理后的ID号,标识为EID,然后根据EID号作为唯一标识,登录到购买电子书网站或者借阅电子书的数字图书馆网站,即EID号与网站的用户管理相联系,使阅读器使用者不必输入用户名即可登录。本实施例中,程序P有两种获取设备ID号的方法:(1)通过USB接口获取,由于Windows调用接口需要通过硬件的驱动程序,所以程序P还要先安装驱动程序后才能获取ID号;(2)方法二则使程序P的调用更简便,由阅读器生产时,把ID或EID写入程序P中,这样程序P就不需要驱动程序,可直接读取ID或EID。
购买电子图书或借阅电子图书的过程,可以在程序P中进行,也可以由程序P启动网页浏览器后,在网页浏览器中进行。
当购买或借阅电子图书后,下一个步骤就是下载电子图书。本实施例中的电子图书在服务器端已经过加密,用来保护其版权,所以下载电子图书前,服务器把用于阅读该电子图书的关键信息,用EID进行加密处理,然后由程序P下载。程序P下载电子图书及其关键信息后,直接保存到M2对应的存储模块,即本实施例中的F盘。
电子图书阅读器中的操作系统和阅读软件,可以直接访问M2存储模块,也可以获取EID,所以电子图书阅读器可以通过解密获取阅读该电子图书的关键信息,实现电子图书的阅读。需要说明的是,EID每个设备都不一样,所以如果把电子图书及其相关数据拷贝到另一台电子图书阅读器,再无法进行正常的阅读器,也就是说电子图书与电子图书阅读器是绑定的。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PC机2可以替换成其他具有联网功能的网络终端,本发明中的PC机2与服务器3也可以为同一台计算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设备(1)通过通用接口插入网络终端(2),移动设备(1)中的存储模块(4)被网络终端识别为存储设备,存储模块(4)中存有可执行程序,所述的网络终端是指具有联网功能并具有通用硬件接口的计算机设备;
2)移动设备(1)接入网络终端(2)后,网络终端(2)自动执行存储模块(4)中的可执行程序,该程序通过网络终端(2),直接连到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的服务器(3);
3)通过网络终端(2)购买或借阅数字作品,点击下载后,由可执行程序把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经过加密后送给服务器(3),然后下载与移动设备硬件绑定的数字内容到移动设备(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保存在只读的存储器中,在网络终端上可以执行程序,但不能删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和数字内容用同一个存储模块,在网络终端上映射为1个存储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和数字内容用不同的存储模块,在网络终端上映射为多个存储设备,其中一个存储设备是只读的,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其他存储设备是可读写的,用于存储受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及其他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可执行程序向服务器(3)发送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自动作为用户身份识别符登录到服务器(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向服务器(3)发送的硬件特征信息,是经过加密处理后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登录到服务器(3)后,进入购买或借阅数字内容的界面,选择数字内容后,再由可执行程序下载数字内容,并把数字内容直接保存到移动设备(1)的存储模块(4)中,其中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与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绑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执行程序登录到服务器(3)后,启动网页浏览器进入购买或借阅数字内容的界面,选择数字内容后,再由网页浏览器触发可执行程序下载数字内容,并把数字内容直接保存到移动设备(1)的存储模块(4)中,其中下载的数字内容已经与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绑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器(3)保存并管理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用户选择数字内容后,服务器(3)先对数字内容的授权信息用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加密,再由移动设备(1)下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在设备生产时已经写到可执行程序中,由可执行程序直接读取;
或者,移动设备(1)的硬件特征信息,由可执行程序通过与网络终端(2)连接的接口读取。
CNB2005101235946A 2005-11-22 2005-11-22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84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35946A CN100468431C (zh) 2005-11-22 2005-11-22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JP2008541570A JP2009516884A (ja) 2005-11-22 2006-04-29 ポータブルデバイスの特性に自動的に結合されるデジタル作品をダウンロードする方法
PCT/CN2006/000852 WO2007059664A1 (fr) 2005-11-22 2006-04-29 Procede de telechargement vers l'aval de travaux numeriques mis en oeuvre a l'aide d'un dispositif amovible de repartition en bandes automatique
EP06741761.8A EP1962214B1 (en) 2005-11-22 2006-04-29 Methods for downloading a digital work automatically boun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 portable device
US12/094,438 US20090006838A1 (en) 2005-11-22 2006-04-29 Methods for Downloading a Digital Work Automatically Boun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 Portab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235946A CN100468431C (zh) 2005-11-22 2005-11-22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258A true CN1758258A (zh) 2006-04-12
CN100468431C CN100468431C (zh) 2009-03-11

Family

ID=3670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359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8431C (zh) 2005-11-22 2005-11-22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06838A1 (zh)
EP (1) EP1962214B1 (zh)
JP (1) JP2009516884A (zh)
CN (1) CN100468431C (zh)
WO (1) WO200705966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0410B (zh) * 2008-05-20 2010-09-08 北京深思洛克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版权保护的方法
CN101146261B (zh) * 2007-10-19 2010-12-08 深圳掌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媒体数字保护的实现方法
CN101221606B (zh) * 2007-01-12 2011-01-05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的认证方法
CN101996386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实现数字图书借阅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221607B (zh) * 2007-01-12 2011-06-15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及移动存储设备的认证和信息下载方法
CN10318672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文件版权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3310159A (zh) * 2013-06-20 2013-09-18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带出电子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9684A1 (en) * 2008-04-09 2009-10-15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Digital content library service
JP2013536617A (ja) 2010-07-13 2013-09-19 ロヴィ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物理媒体を介して配信するためにオーサリングされた双方向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の電子的セルスルー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WO2012070348A1 (ja) * 2010-11-24 2014-05-19 株式会社アイズ サーバシステム、サーバシステムの実行方法及び外部メモ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5567B1 (en) * 1993-12-02 2011-01-04 Discovery Patent Holdings, Llc Virtual on-demand electronic book
US20010011238A1 (en) * 1998-03-04 2001-08-02 Martin Forest Eberhar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JP3945007B2 (ja) * 1998-03-31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EP1121779A4 (en) * 1998-10-07 2004-09-15 Nuvomedia Inc MANIPULATION OF CERTIFICATES FOR 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
AU2001271763A1 (en) * 2000-06-30 2002-01-14 Zinio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rypting, distributing and view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US7305560B2 (en) * 2000-12-27 2007-12-04 Proxense, Llc Digital content security system
JP2003030458A (ja) * 2001-07-13 2003-01-31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配信システム
US20030105565A1 (en) * 2001-12-03 2003-06-05 Loda David C. Integrated internet portal and deployed product microserver management system
JP2004040209A (ja) * 2002-06-28 2004-02-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サーバ、icカード、コンテンツの配信方法、コンテンツの取得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311042B2 (ja) * 2003-03-12 2009-08-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設定サーバー
WO2005022341A2 (en) * 2003-08-29 2005-03-10 Tgbw Inc. Flash memory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ontent
JP4193644B2 (ja) * 2003-09-09 2008-12-1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布方法及びデータ供給局
US7584353B2 (en) * 2003-09-12 2009-09-01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f media content within a global network
US20050060578A1 (en) * 2003-09-17 2005-03-17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downloading
JP2005128741A (ja) * 2003-10-23 2005-05-19 Ntt Advanced Technology Corp 携帯型外部記憶装置
US8185475B2 (en) * 2003-11-21 2012-05-22 Hug Joshua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d sharing media content
US7908477B2 (en) * 2004-07-27 2011-03-15 Seiji Eto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device dependent rights protec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1606B (zh) * 2007-01-12 2011-01-05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的认证方法
CN101221607B (zh) * 2007-01-12 2011-06-15 迈世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及移动存储设备的认证和信息下载方法
CN101146261B (zh) * 2007-10-19 2010-12-08 深圳掌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媒体数字保护的实现方法
CN101320410B (zh) * 2008-05-20 2010-09-08 北京深思洛克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版权保护的方法
CN101996386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实现数字图书借阅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86722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文件版权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3186722B (zh) * 2011-12-29 2017-02-08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文件版权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3310159A (zh) * 2013-06-20 2013-09-18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带出电子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62214A4 (en) 2011-04-06
EP1962214A1 (en) 2008-08-27
CN100468431C (zh) 2009-03-11
JP2009516884A (ja) 2009-04-23
WO2007059664A1 (fr) 2007-05-31
US20090006838A1 (en) 2009-01-01
EP1962214B1 (en)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8431C (zh) 一种自动绑定移动设备的数字作品下载方法
US8595488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digital documents in a digital appliance
CN101443754B (zh) 用于有效提供内容加密密钥的位置的方法和设备
US6868405B1 (en) Copy detection for digitally-formatted works
US83530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a modular operating system
CN101213557B (zh) 限制操作系统及其它软件的安装的反骇客保护
CN102073826B (zh) 利用轻量级数字水印添加组件的数字版权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2004003993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digital documents in a digital appliance
CN102629307B (zh) 一种互联网在线鉴阅文档防盗载系统及其方法
WO20040577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detecting unauthorized copying of software
US200401336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digital-rights management systems
CN101578608A (zh) 用于基于会话票证存取内容的方法及设备
US20080130058A1 (en) Method of protecting digital data by utilizing an embedded watermark
CA2596022A1 (en) Sy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oma drm protected files from java applications
US8484632B2 (en) System for program code execution with memory storage controller participation
KR100832221B1 (ko) 소프트웨어 저작권 보호용 장치
US201500193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rusted device to browse e-book
Choi et al. Bypassing the integrity checking of rights objects in OMA DRM: A case study with the MelOn music service
CN101617318A (zh) 用于将内容与许可证链接的方法及设备
KR101552136B1 (ko)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 배포와 결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텐츠의 배포와 결제방법
CN1553315A (zh) 在安全引导装载程序中使用散列技术
CN102216936A (zh) 已声明的起源策略
WO2023195882A2 (ru) Сетев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медиа-контента
Verdurmen Firefox extension security
Arnab et al.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D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FANGZHENG APABI TECHNOLOGY CO., LTD.; AP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804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25

Address after: Zip code twelve, middle tower building, 52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ip code: 100085

Applicant after: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Co-applicant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Postal code of Fangzheng building, 9 five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Ltd.

Co-applicant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25

Address after: Twelve floor, central tower, No. 52,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ip code: 100085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Founder Foread Medi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Co-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Twelve floor, central tower, No. 52,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ip code: 100085

Co-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UNIV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FOUNDER FEIYUE MEDIA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

Effective date: 201202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07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52 West Fourth Ring Road, SMIC building twelve

Co-patentee after: Li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Co-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52 West Fourth Ring Road, SMIC building twelve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Founder Foread Medi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FOUNDER APABI TECHNOLOGY Ltd.

Co-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