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809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8093A
CN1758093A CNA2005101088472A CN200510108847A CN1758093A CN 1758093 A CN1758093 A CN 1758093A CN A2005101088472 A CNA2005101088472 A CN A2005101088472A CN 200510108847 A CN200510108847 A CN 200510108847A CN 1758093 A CN1758093 A CN 1758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screen unit
fixed component
screen
suppor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88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在光
金正洙
李钟南
李相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8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8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ouble-sid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由外部颗粒导致的显示质量恶化和故障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两个和更多的屏单元以及将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单元暴露到外部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的开口的周边被密封。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由外来颗粒导致的显示质量的恶化和故障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具有改进的性能的小尺寸和轻重量平板显示器的需求已经显著地增长。
在平板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其后称为“LCD”)具有小尺寸、轻重量和低能耗的优点。因此,作为对现有的阴极射线管(CRT)的替代品,LCD已经得到了关注。近来,LCD被广泛地用于需要显示装置的几乎所有的信息处理设备中。
在典型的LCD中,通过对其施加电压从而将特定的分子排列改变为另一分子排列,然后将液晶盒的诸如双折射、旋光性、二色性、光学散射等的光学特性的变化转变为视觉变化。即,典型的LCD是利用液晶盒的光学调制来显示信息的光接收类型的显示装置。
同时,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后称为“OLED”)已经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之一得到注意。OLED利用在有机化合物中由合并从负电极注射的电子和从正电极注射的空穴的自发射现象从而显示图像。OLED是通过自身发光的有源元件。发光的效率是高的,由此最小化了功率的损失且为OLED提供了具有在15V下工作的能力。因此,OLED适于具有低制造成本的小显示装置。
因此,LCD装置或OLED适于用于蜂窝电话等的大多数的小显示装置。许多蜂窝电话具有对于顾客方便的蛤壳型设计。一些蛤壳型蜂窝电话包括双显示器,其中第一显示屏单元安装于电话的顶半部的前侧来当关闭电话时能被观看,以及在电话的顶半部的背侧提供第二显示屏来当打开电话时能被观看。
在包括于蜂窝电话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最小化其占据的空间,没有附加使用用于组合元件的组合构件。因此,通过使用形成于其中的组合部分从而将这些元件彼此组合。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外部颗粒可以容易地渗入显示装置的内部。因此,当在LCD屏上显示图像时,外部颗粒是可见的,成为多个点,由此恶化了显示质量。另外,外部颗粒渗入元件的内部,由此由于所述的外部颗粒导致了显示装置的故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显示质量恶化和故障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和将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暴露于外部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的周边被密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屏单元之间的光吸收构件以吸收部分的光。
可以将光吸收构件贴附于面对所述屏单元之一的固定构件的一侧。
所述屏单元可包括第一屏单元和面对第一屏单元的第二屏单元。第一屏单元的显示区域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屏单元的显示区域的尺寸。
优选地,通过固定构件的开口暴露第二屏单元,且将光吸收构件贴附于面对第二屏单元的固定构件的所述侧面。
第二屏单元和光吸收构件优选地相应于第一屏单元的整个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屏单元的前侧的亮度是基本均匀的。
优选地,光吸收构件的颜色基本是黑的。
将密封构件优选地围绕固定构件的开口的周边贴附以在固定构件和屏单元的至少之一之间形成密封。
固定构件优选地包括由切割和弯曲与所述屏单元的侧面相邻的固定构件的部分从而形成的支撑部分。
通过弯曲所述固定构件的部分从而优选地形成开口,且将带贴附到所述开口上来密封它。
每个屏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屏和面对第一屏的第二屏,且所述支撑部分仅与第二屏的侧面相邻。
优选地,将非导电构件贴附于支撑部分和第二屏的侧面之间。
优选地将支撑部分的上边缘设置低于面对第一屏的第二屏的表面。
优选地,支撑部分的上边缘和第二屏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距大于0.0mm且小于或等于0.2mm。
优选地支撑部分的高度小于第二屏的高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围绕用于固定屏单元的固定构件的开口安装的支撑构件。
固定构件优选地包括形成于固定构件的开口的边缘中的支撑部分,且形成于支撑构件的侧面中的组合部分与固定构件的支撑部分配合。
将带优选地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设置来在固定构件和至少一个屏单元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包含至少一个屏单元的框架构件。框架构件优选地包括开口和围绕开口凸出的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穿透固定构件的开口。
所述框架构件的支撑部分优选地通过围绕屏单元来固定屏单元。
优选地,固定构件还包括围绕固定构件的开口弯曲的支撑部分,其中,固定构件的支撑部分围绕框架构件的支撑部分。
带优选地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设置来在固定构件和至少一个屏单元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屏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膜(其后称为“FPC”),且固定构件的底表面从FPC分开。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FPC和固定构件之间的非导电构件。
非导电构件可以包括树脂膜。
可以将非导电构件贴附到固定构件。
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屏单元和第二屏单元,以及连接到第一屏单元和第二屏单元的FPC。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将光提供给屏单元的光源。
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其后称为“LED”)。
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单元可以为LCD屏。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蜂窝电话。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详细描述其的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组装图;
图3是图2的线III-III的横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背侧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的后透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7的显示装置的部分的后透射图;及
图9A和9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试验例和现有技术的比较例的第一屏单元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到8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样的实施例是用于示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虽然在图1中显示了其中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彼此面对的双显示装置,这仅是用于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显示装置可以被制造为其它形式。
另外,虽然屏单元20和30被显示为LCD屏,这仅用于示出本发明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可以使用OLED屏取代LCD屏。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单元用作LCD屏。
如果使用LCD屏作为屏单元20和30,则使用光源910来将光提供给屏单元20和30。安装多个固定构件361、336和362来耦合屏单元20和30与光源910。固定构件361和362可以包括不锈钢且固定构件336可以包括树脂。
屏单元组件250包括第一屏单元20、第二屏单元30、FPC350和360,集成电路(IC)芯片620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后称为“FPCB”)610。虽然在图1中显示了两个相邻的屏单元,这仅用于示出本发明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屏单元。
显示装置100可以被用于蜂窝电话中。为了方便地使用蜂窝电话,第一屏单元20大于相邻于第一屏单元20的第二屏单元30。在蛤壳型的蜂窝电话中安装显示装置100的情况中,安装第一屏单元20来在蜂窝电话的第一部分的内侧显示图像,而安装第二屏单元30来在蜂窝电话的第一部分的外侧上显示图像。因此,当蜂窝电话被关闭时可以利用小的第二屏单元30显示少量的信息,诸如现在的时间。另外,当通过打开蜂窝电话来打电话时可以通过大的第一屏单元20来显示大量的信息。
将在以下详细解释第一屏单元20的内部结构,第一屏单元20为LCD屏。因为第二屏单元30的内部结构基本与第一屏单元20的内部结构相同,所以省略了其的详细描述。
第一屏单元20包括TFT(薄膜晶体管)屏20b和彩色滤光片屏20a。TFT屏20b包括其上薄膜晶体管被形成为矩阵排列的透明玻璃屏。将数据线连接到源极端子且将栅极线连接到其中的栅极端子。在漏极端子上形成包括作为导电材料的透明的氧化铟锡(ITO)的像素电极。
将来自FPCB610的电信号输入第一屏单元20的数据线和栅极线,且又输入到TFT的源极端子和栅极端子。通过输入电信号打开或关闭每个TFT,藉此将从像素表达光所需的电信号输出到漏极端子。
彩色滤光片屏20a设置于TFT屏20b上。彩色滤光片屏20a包括其上通过薄膜工艺形成的红、绿和蓝(其后称为“RGB”)像素。当光从其通过时RGB像素显示预定的颜色。将包括ITO的公共电极涂布在面对TFT屏20b的彩色滤光片屏20a的表面上。如果将功率施加到TFT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导致打开薄膜晶体管,则在像素电极和彩色滤光片屏20a的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在TFT屏20b和彩色滤光片屏20a之间注入的液晶的排列角度被该电场改变。通过改变的排列角度来控制透光率,藉此获得来自期望的像素的颜色。将偏振片分别设置于TFT屏20b和彩色滤光片屏20a的外表面上。
集成电路(IC)芯片620将驱动信号和时间信号施加到TFT的栅极线和数据线来控制第一屏单元20的液晶的排列角度和排列液晶的时机。贴附到TFT屏20b的IC芯片620被保护膜621保护。IC芯片620产生多个用于控制数据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的时间信号且将数据驱动信号和栅极驱动信号分别施加到栅极线和数据线。
将第一屏单元20通过FPC360连接到第二屏单元30。为了清晰,在图1中FPC360被显示为多个部分。但是,在通常的操作中,图1中所示的FPC360的多个部分包括单一的结构,如图3所见。因为将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彼此连接,所以得自IC芯片620的驱动信号可以通过第一屏单元20被传输到第二屏单元30。因此,IC芯片620能够控制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
多个电阻器6103安装于FPCB610上。在固定构件336和362的开口3361和3624中分别容纳多个电阻器6103。
蜂窝电话连接器6101安装于FPCB610的端部分。通过蜂窝电话连接器6101,根据蜂窝电话的两半的开合,从而FPC360接收信号。将第一屏单元20和FPCB610通过FPC350彼此连接。为了清晰,在图1中FPC350被显示为多个部分。但是,在通常的操作中,图1中所示的FPC350的多个部分包括单一的结构,如图3所示。
将光源910安装于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之间。光源910将均匀的光提供给屏单元20和30。通过固定构件336和362来固定光源910。多个光学片342和343以及光导板(下文称为“LGP”)341改善了光的亮度和均匀度且将光提供给屏单元20和30。
从光源910发射的光通过LGP341被引导。通过LGP341引导的光的部分被引导到第一屏单元20,且光的其它部分透过LGP341且被引导到第二屏单元30。为了实现此,LGP341包括一种能够透射光的材料。光透过光学片342和343时改善了光的亮度,且该光分别被提供给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光源包括安装于FPCB950上的LED。但是,这仅为了示出本发明且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设置有LED的线性光源。将FPCB950电连接到端子370。因此,光源910被来自FPCB610的用于控制光源的信号驱动。
固定构件362具有开口3621。第二屏单元30通过固定构件362的开口3621被暴露到外部。将FPCB950和第一屏单元20固定到固定构件336上,且固定第二屏单元30的固定构件362与固定构件336组合。通过用固定构件361覆盖第一屏单元20从而将第一屏单元20固定到固定构件336。
FPCB610具有开口6105。第二屏单元30可以通过开口6105被暴露到外部。用FPCB610来覆盖固定构件362的下部分。另外,将固定构件362和FPC360彼此分开以防止固定构件362与FPC360通过彼此接触而发生短路。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将非导电构件363插入固定构件362和FPC360之间。
可以将光吸收构件364贴附到固定构件362的内侧。通过将光吸收构件364贴附到其周边从而将固定构件362的开口3621的周边密封。光吸收构件密封开口3621来防止外部颗粒通过开口3621渗入显示装置100。因此,可以避免由外部颗粒导致的显示装置100的故障或显示质量的恶化。
将光吸收构件364安装于第一屏单元20和第二屏单元30之间。将光吸收构件364贴附到固定构件362的内侧围绕第二屏单元30。因此,通过第一屏单元20进入的光的部分不被反射而被光吸收构件364吸收。因此,第一屏单元20的前侧的亮度是基本均匀的。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100的组装的元件的透视图。从外部通过第一屏单元20进入的光不被反射而被光吸收构件364吸收(如图1所示)。因此,第一屏单元20的前侧的亮度是基本均匀的。因此,当在第一屏单元20上显示图像时,不显示由第二屏单元30导致的黑边界。这将在以下参考图3更详细地得到解释。
图3显示了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100的剖面结构。设置光吸收构件364以相应于第二屏单元30且吸收其周围的光。因此,可以改善光的亮度的均匀度。光吸收构件364可以包括黑色树脂或带黑色的树脂,使光吸收构件364适合吸收光。
如图3的箭头所示,进入第一屏单元20的外表面的部分的光透过第二屏单元30。进入第一屏单元20的剩余部分光被光吸收构件364吸收且不反射回第一屏单元20。因此,没有光被反射到第一屏单元20的内表面。因此,可以在第一屏单元20上显示图像而不显示第二屏单元30的边界。
当组装图3的显示装置100时,从下方向对显示装置100施加相当大的力。该力被直接施加到FPCB610,其导致FPCB610压靠FPC360。因此,使得固定构件362更靠近FPC360。如果固定构件362由金属制成,通过固定构件362和FPC360之间的接触可以发生短路。
在本发明中,非导电构件363设置于FPC360和固定构件362之间。非导电构件363可以包括树脂。将非导电构件363贴附到固定构件362上且牢固地固定。非导电构件363将固定构件362的底表面从FPC360分离,由此防止其间的短路。
金属固定构件362的表面是硬的。因此,如果固定构件362的底表面接触FPC360,则可以损伤FPC360的布线。但是,非导电构件363位于固定构件362和FPC360之间,由此减小了冲击。因此,可以防止FPC360被损伤。
具体而言,如图3的放大的圆圈所示,导电外部颗粒P可以存在于固定构件362的下部分。在本例中,因为非导电构件363位于固定构件362和FPC360之间,非导电构件363防止导电外部颗粒P接触FPC360。因此,尽管出现了导电外部颗粒P,固定构件362和FPC360之间的短路也不会发生。因此,可以避免由短路造成的显示装置100的故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的显示装置200的背侧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清晰从图4省略了FPCB。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结构相似于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且为了方便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将包括于显示装置200中的固定构件362的开口3621(示于图1中)的周边密封。为了密封显示装置200,将密封构件365围绕固定构件362的开口3621贴附。因此,外部颗粒P不能进入固定构件362和第二屏单元30之间的空间。
通过切割和弯曲接近固定构件362的开口3621的边缘的固定构件362的部分从而形成支撑部分3625。支撑部分3625与第二屏单元30的侧面相邻,由此固定第二屏单元30且防止横向移动。在第二屏单元30如上述固定的情况下,可以简化显示装置200的结构而不使用其它的元件。因此,当在蜂窝电话中使用显示装置200时,可以显著地减小蜂窝电话的尺寸和重量。
通过切割和弯曲支撑部分3625从而在固定构件362中形成开口3623。因为密封构件365位于开口3623的上方,所以可以容易地密封开口3623。可以使用包括树脂膜的带作为密封构件365。
图4的放大圆圈显示了支撑部分3625的放大的视图。因为固定构件362可以包括金属,所以支撑部分3625可以还包括金属。第二屏单元30包括第一屏30a和第二屏30b,且在其之间形成ITO膜(未显示)。因此,如果支撑部分3625和ITO膜彼此接触,显示装置200可以由于支撑部分3625和ITO膜之间的短路而被损伤。第一屏30a可以包括彩色滤光片屏且第二屏30b可以包括TFT屏。
为了防止短路,可以将非导电构件366贴附于支撑部分3625和第二屏单元30之间。非导电构件366防止支撑部分3625与ITO膜电接触。因此,显示装置200不会被损伤。
如果没有贴附非导电构件366,则还可以通过控制支撑部分3625的高度来防止短路。具体而言,如果支撑部分3625的高度小于第二屏30b的厚度,则因为支撑部分3625不到达ITO膜从而可以防止短路。
更具体而言,优选地支撑部分3625的上边缘3625a设置低于第二屏30b的表面30b1。这里,第二屏30b的表面30b1指示面对第一屏30a的第二屏30b的表面。在该情况中,因为支撑部分3625的上边缘3625a的高度低,支撑部分3625不接触位于第二屏30b的表面30b1和第一屏30a之间的ITO膜。因此,可以避免短路。
优选地,支撑部分3625的上边缘3625a和第二屏30b的表面30b1之间的高度差d大于0.0mm且小于或等于0.2mm。如果高度差d为0.0mm,则由于支撑部分3625和/或第二屏30的移动从而支撑部分3625可以接触ITO膜。另外,因为支撑部分3625的高度大致从0.3mm到0.5mm,且包括偏振片的第二屏30b的厚度大致从0.6mm到0.8mm,优选地,考虑到制造显示装置200期间的公差,高度差d不大于0.2mm。
图5显示了包括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第二屏单元30的分解视图。根据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结构相似于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且为了方便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5所示,利用支撑构件380可以将第二屏单元30固定。将支撑构件380安装围绕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且牢固地固定第二屏单元30。
沿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的边缘形成多个各种类型的突起部分(在图5中显示了突起部分3727和3728而在图6中显示了突起部分3726和3727)。在支撑构件380中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多个组合部分(图5中示出了组合部分3801、3803和3807)。组合部分3801、3803和3807可以包括例如形成于支撑构件380的侧面的沟槽。多个突起部分3726、3727和3728形成于固定构件372中以将支撑构件380牢固地固定到固定构件372。在图6中显示了突起部分3726。突起部分3726、3727和3728分别容纳于形成于支撑构件380中的组合部分3801、3807和3803。突起部分3726、3727和3728与沟槽3801、3807和3803的配合牢固地将支撑构件380与固定构件372组合。
将密封构件374围绕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贴附。因此,可以有效地密封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的周边。支撑构件380可以包括树脂且可以利用模制(mold forming)方法来形成。因此,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组合部分。因为将组合部分3801、3803和3807与突起部分3727、3728和3729组合,可以将支撑构件380稳定地固定到固定构件372中。
图6是图5的组装的显示装置300的部分的背侧透视图。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将密封构件374围绕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贴附(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374可以包括带且可以帮助防止外部颗粒P通过固定构件372的开口3721进入显示装置300。因此,可以防止显示装置300由于外部颗粒P被损伤。
因为第二屏单元30被安装于支撑构件380上,所以它被稳定地固定。因此,改善了显示装置300的耐久性。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的局部分解状态。根据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400的结构相似于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且为了方便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将第二屏单元30固定到框架构件346。框架构件346具有开口3461。另外,框架构件346包括围绕开口3461的边缘突起的支撑部分3463。支撑部分3463可以包括多个设置于开口3461的侧面上的构件,其向第二屏单元30突起,且穿过固定构件382的开口3821。因此,可以在支撑部分3463的构件之间固定光学片343和第二屏单元30。
图8是图7的组装的显示装置400的部分的背侧透视图。如图8的虚线所示,将密封构件384围绕固定构件382的开口3821贴附(如图7所示)。因此,防止了外部颗粒P通过固定构件382的开口3821渗入。
如图8所示,框架构件346的支撑部分3463围绕且固定第二屏单元30。因为支撑部分3463形成于框架构件346上,可以简化显示装置400的结构而且牢固固定第二屏单元30。固定构件382还包括围绕开口弯曲的支撑部分3823。固定构件382的支撑部分3823围绕框架构件346的支撑部分3463,且由此将第二屏单元30更稳定地固定。
通过本发明的试验例将在以下更多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试验实例仅用于示出本发明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试验例
将具有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相同结构的显示装置用于试验。将黑色层压带用作光吸收构件。将LCD屏用作屏单元且显示装置的型号为LTS180S3-HF。在制造该显示装置之后,将功率提供给显示装置,且在第一屏单元和第二屏单元上显示图像。
图9A显示了当操作显示装置时第一屏单元的外部平面图。第二屏单元位于第一屏单元下面。安装于图9A的屏单元的左边缘中的LED发光。如图9A所示,位于第一屏单元下面的第二屏单元没有在第一屏单元的图像中产生可见的边界。透过第一屏单元的光和从光源发射的光被光显示构件吸收,且由此未显示由第二屏单元造成的黑边界。因此,可以在第一屏单元上显示清晰的图像。
比较例
与本发明的上述的试验例比较,将不具有光吸收构件的显示装置用于试验。显示装置的型号为LTS180S3-HF,且剩余的试验条件与以上的试验例的条件相同。
图9B显示了当操作显示装置时第一屏单元的外部平面图。第二屏单元位于第一屏单元下面。安装于图9B的屏单元的左边缘中的LED发光。如图9B所示,可以通过第一屏单元看见由位于下面的第二屏单元导致的黑边界。因为没有安装光吸收构件,所以透过第一屏单元的光和从光源发射的光被面对第一屏单元的固定构件的侧面反射。因此,相应于第二屏单元的固定构件的开口的位置的第一屏单元的部分明显地比周围的区域更黑,因为光从第二屏单元射出而不被固定构件的背侧反射。因此,不可能在第一屏单元上显示清晰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防止外部颗粒渗入且可以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更具体而言,不仅可改善显示质量,还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由于外部颗粒而发生短路。
另外,用于防止外部颗粒渗入的密封构件可以吸收否则被反射回射出屏单元的光。因此,可以在显示装置上获得清晰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不仅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而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屏单元。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形式修改本发明。
本发明要求分别于2004年10月5日、2004年10月7日、2004年10月8日和2005年3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4-0078980、2004-0079868、2004-0080456、2005-001904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作为参考。

Claims (32)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和
固定构件,将所述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单元暴露于显示装置的外部,
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的一开口的周边被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屏单元之间的光吸收构件以吸收部分的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光吸收构件贴附于面对所述屏单元之一的固定构件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屏单元包括第一屏单元和面对所述第一屏单元的第二屏单元,且所述第一屏单元的显示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单元的显示区域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暴露所述第二屏单元,且将所述光吸收构件贴附于面对所述第一屏单元的固定构件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屏单元和所述光吸收构件相应于所述第一屏单元的整个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屏单元的前侧的亮度是基本均匀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吸收构件的颜色基本是黑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将所述密封构件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的周边贴附以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屏单元的至少之一之间形成密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由切割和弯曲与所述屏单元的侧面相邻的固定构件的部分来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弯曲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部分以形成所述支撑部分从而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被带密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屏单元包括第一屏和面对所述第一屏的第二屏,且所述支撑部分与第二屏的侧面相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非导电构件,将所述非导电构件贴附于所述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屏的侧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支撑部分的上边缘设置低于面对所述第一屏的第二屏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屏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距大于0.0mm且小于或等于0.2mm。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屏的高度。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将所述支撑构件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安装,用于固定所述屏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的边缘中的支撑部分,且形成于所述支撑构件的侧面中的组合部分与所述固定构件的支撑部分配合。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带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设置以在所述固定构件和至少一个屏单元之间形成密封。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包含至少一个屏单元的框架构件,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包括开口和围绕所述开口凸出的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穿透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构件的支撑部分通过围绕所述屏单元来固定屏单元。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构件还包括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弯曲的支撑部分,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的支撑部分围绕所述框架构件的支撑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带围绕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设置以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屏单元之一之间形成密封。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屏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膜;且
所述固定构件的底表面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分开。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和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的非导电构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非导电构件包括树脂膜。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非导电构件贴附到所述固定构件。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或更多的屏单元包括第一屏单元和第二屏单元;且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膜连接到所述第一屏单元和所述第二屏单元。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将光提供给所述屏单元的光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屏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屏单元为液晶显示屏。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被用于蜂窝电话。
CNA2005101088472A 2004-10-05 2005-09-30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7580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78980A KR20060030190A (ko) 2004-10-05 2004-10-05 평판표시장치
KR78980/04 2004-10-05
KR79868/04 2004-10-07
KR80456/04 2004-10-08
KR19043/05 2005-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8093A true CN1758093A (zh) 2006-04-12

Family

ID=3670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88472A Pending CN1758093A (zh) 2004-10-05 2005-09-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30190A (zh)
CN (1) CN17580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7035B2 (en) 2011-01-12 2014-11-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ontain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019171B2 (en) 2009-01-09 2015-04-28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ic device with multi-screen
CN113138483A (zh) * 2021-04-28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5351B1 (ko) * 2006-04-17 2007-08-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9171B2 (en) 2009-01-09 2015-04-28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ic device with multi-screen
US8897035B2 (en) 2011-01-12 2014-11-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ontain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138483A (zh) * 2021-04-28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30190A (ko) 2006-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847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266523C (zh) 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具有此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282008C (zh) 液晶显示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US7884895B2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7695178B2 (en) Light-guide plate,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1479142A (zh) 具有噪声屏蔽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25069A (zh)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046566A (zh) 面板组件
CN1920625A (zh)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758116A (zh) 白光产生单元、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758112A (zh) 灯支承单元、背光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912714A (zh) 灯座,具有该灯座的灯组件、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4596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050118360A (ko) 방열 구조를 개선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885072A (zh) 光导板、背光组件和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558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901285A (zh) 连接器、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CN1800943A (zh) 去除黑区的背光组件及带有这样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656412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956026A (zh) 显示装置
CN1343902A (zh) 液晶装置及配备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758093A (zh) 显示装置
CN1506732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933165A (zh) 阵列基底、具有该基底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299155C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