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7595A -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7595A
CN1747595A CN 200410074366 CN200410074366A CN1747595A CN 1747595 A CN1747595 A CN 1747595A CN 200410074366 CN200410074366 CN 200410074366 CN 200410074366 A CN200410074366 A CN 200410074366A CN 1747595 A CN1747595 A CN 1747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ti
time interval
transmission time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43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步兵
金成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743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47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747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7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包括确定上、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最小调度间隔;划分上、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信道的数据突发结构,将部分上行信令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指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根据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利用上行控制信道发送部分上行信令。本发明的上、下行控制信道各占用一个码道,可以节省信道资源。可选取小于或等于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的上、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根据各种上行信令的传输间隔,将上行信令划分为不同的部分。部分上行信令利用业务信道与数据一起传输。部分上行信令通过一个划分的上行控制信道发送。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行数据业务,特别涉及上行信道增强(简称EUCH)的信令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上行专用信道增强是第三代伙伴合作计划(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以下简称3GPP)版本6中提出并在进行标准化的一个研究项目。EUDCH的目的是通过无线网络对上行传输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提高系统的上行容量,并使之适合于突发性较强的数据业务的传输。通过改善上行专用传输信道的性能,提高小区的覆盖率和吞吐量,提高上行传输速率,减少上行链路延迟。对于时分复用系统(简称TDD),没有最终确定上行增强的对象是共享信道还是专用信道,TDD系统中该研究项目相应的名称为上行信道增强(简称EUCH)。
现有第三代移动通信TDD系统相关的技术文档还没有制订EUCH的信令传输机制。以往的惯例是参照WCDMA中的方法、机制,结合TDD系统自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信令传输机制。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简称HARQ)和Node-B控制的调度(简称Scheduling)是EUDCH/EUCH的两项关键技术。WCDMA系统EUDCH相关的技术文档中定义了用于Scheduling和HARQ的物理层(简称L1)信令的内容,列举了上、下行信令传输可能采用的各种方式。但并未给出具体的传输方法和机制。对于WCDMA系统,一种建议的信令传输机制为:利用两个信道码,两个传输信道传输上行信令。“调度信息”(简称SI)在调度信息信道(简称SICH)上传输,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为10ms。利用上行增强专用控制信道(简称E-DCCH)发送“传输格式和资源指示”(简称TFRI)以及HARQ相关的“新数据指示”(简称NDI),TTI为2ms。
由于TDD系统物理层的一些特性,使得WCDMA中建议采用的信令机制不适于TDD系统。原因如下:
1)TDD系统的上、下行码字资源严格受限,每个时隙最多16个码道。如果采用WCDMA中曾经建议的方法,为每个上行增强的用户设备(简称UE)划分两个信道码用于传输上行信令,此外,还需划分信道资源用于下行信令的传输,信令传输占用了过多的信道资源。
2)TDD系统EUCH业务信道的TTI(简称TTISer)仍未确定。5ms和10ms是两个可能的选择。更长的TTI将降低HARQ和Scheduling引入的性能增益。
3)TDD系统中不存在软切换。因此WCDMA中一些由于软切换而引入的信令传输问题,在设计TDD系统的信令传输机制时无需考虑。例如:在WCDMA中对HARQ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ion,简称NDI)的保护,以保证UE有效激活集中Node-B之间HARQ协议状态的同步。
4)不同于WCDMA,在TDD系统Rel99,Rel4的版本中,没有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简称DPCCH)。传输格式联合指示(简称TFCI)与数据一起在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上传输(简称DPDCH)。设计TDD EUCH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时,需考虑TFCI的传输方法。
现状是TDD系统EUCH业务的上、下行信令传输机制还没有制订。但由于TDD系统不同于WCDMA物理层的特性,WCDMA现有建议的方法不适于TDD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a.确定上、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b.确定最小调度间隔;
c.划分上、下行控制信道;
d.根据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信道的数据突发结构,将部分上行信令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指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e.根据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利用上行控制信道发送部分上行信令。
本发明的上、下行控制信道各占用一个码道,可以节省信道资源。可选取小于或等于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的上、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根据各种上行信令的传输间隔,将上行信令划分为不同的部分。部分上行信令利用业务信道与数据一起传输。部分上行信令通过一个划分的上行控制信道发送。不同部分的上行信令可以有不同的传输间隔,适用于上行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根据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和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选取不同的下行信令传输方案,适用于下行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同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LCR-TDD系统最小调度间隔(TTISer=TTIUCtrl=TTIDCtrl=5ms),其中,
101 Node-B的第N子帧
102 Node-B的第N+1子帧
103 Node-B第N子帧的第0时隙
104 UE的第N子帧
105 UE的第N+1子帧
106 UE第N子帧的第0时隙
图2是LCR-TDD系统最小调度间隔
(TTISer=10ms,TTIUCtrl=TTIDCtrl=5ms),其中,
201 Node-B的第N子帧
202 Node-B第N子帧的第0时隙
203 UE的第N子帧
204 UE第N子帧的第0时隙
图3是LCR-TDD系统最小调度间隔
(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其中,
301 Node-B的第N子帧
302 Node-B第N子帧的第0时隙
303 UE的第N子帧
304 UE第N子帧的第0时隙
图4是HCR-TDD系统最小调度间隔
(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其中,
401 Node-B的第N系统帧
402 Node-B的第N+1系统帧
403 Node-B第N系统帧的第0时隙
404 UE的第N系统帧
405 UE的第N+1系统帧
406 UE第N系统帧的第0时隙
图5是LCR-TDD系统EUCH业务数据突发结构(TTISer=5ms),其中,
501 数据符号
502 E-TFI(第一部分)
503 HOB(第一部分)
504 Midamble码(其长度同Rel-99中LCR-TDD)
505 HOB(第二部分)
506 E-TFI(第二部分)
507 保护时间
图6是LCR-TDD系统EUCH上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TTIUCtrl=TTIDCtrl=5ms),其中,
6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传送的数据
6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603 SI,利用专用上行控制信道单独在TTIUCtrl内发送
图7是LCR-TDD系统EUCH业务数据突发结构(TTISer=10ms),其中,
701 数据符号
702 E-TFI(第一部分)
703 HOB(第一部分)
704 Midamble码(其长度同Rel-99中LCR-TDD)
705 HOB(第二部分)
706 E-TFI(第二部分)
707 保护时间
708 E-TFI(第三部分)
709 HOB(第三部分)
710 HOB(第四部分)
711 E-TFI(第四部分)
图8是LCR-TDD系统EUCH上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10ms,TTIUCtrl=5ms),其中,
8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发送的数据
802 HOB和E-TFI的第一、二部分在第N子帧发送(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803 SI,利用专用上行控制信道,在对应“TTISer的第一个子帧”的TTIUCtrl内单独发送
804 HOB和E-TFI的第三、四部分在第N+1子帧发送(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图9是LCR-TDD系统EUCH上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TTIUCtrl=10ms),其中,
9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发送的数据
902 HOB和E-TFI的第一、二部分在第N子帧发送(在EUCH业务
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903 SI,利用专用上行控制信道,在对应“TTISer的两个子帧”的TTIUCtrl内单独发送
904 HOB和E-TFI的第三、四部分在第N+1子帧发送(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图10是HCR-TDD系统EUCH业务数据突发结构(TTISer=10ms),其中,
1001 数据符号
1002 E-TFI第一部分
1003 HOB第一部分
1004 Midamble码(其长度同Rel-99中HCR-TDD)
1005 HOB第二部分
1006 E-TFI第二部分
1007 保护时间
图11是HCR-TDD系统EUCH上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TTIUtrl=10ms),其中,
11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发送的数据
11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103 SI,利用专用上行控制信道,在对应TTISer的TTIUCtrl内发送
图12是TDD系统EUCH下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TTIDCtrl),其中,
12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发送的数据
12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203 EUCH下行信令,包含SA和ACK/NAK
1204 EUCH下行信令,包含ACK/NAK
图13是TDD系统EUCH下行信令传输方法(TTISer>TTIDCtrl),其中,
1301 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发送的数据
13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303 EUCH下行信令,包含ACK/NAK
1304 EUCH下行信令,包含SA
图14是LCR-TDD系统EUCH信令传输方法,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不同时隙(TTISer=TTIUCtrl=TTIDCtrl=5ms),其中,
1401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1发送的数据
14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403 EUCH上行信令,包含SI,利用专用控制信道在TTIUCtrl内发送
1404 EUCH下行信令,包含ACK/NAK,利用专用控制信道在TTIDCtrl内发送
1405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2发送的数据
1406 EUCH下行信令,包含SA和ACK/NAK,利用专用控制信道在TTIDCtrl内发送
图15是LCR-TDD系统EUCH信令传输方法,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不同时隙(TTISer=10ms,TTIUCtrl=TTIDCtrl=5ms),其中,
1501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1发送的数据
1502 HOB和E-TFI的第一、二部分在TTISer包含的第一个子帧内发送(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503 EUCH上行信令,包含SI,在对应“TTISer第一个子帧”的TTIUtrl内发送
1504 EUCH下行信令,包含ACK/NAK,在对应“TTISer第一个子帧”的TTIDCtrl内发送
1505 EUCH下行信令,包含SA,在对应“TTISer第一个子帧”的TTIDCtrl内发送
1506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2发送的数据
图16是HCR-TDD系统EUCH信令传输方法,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相同时隙,其中,
1601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1发送的数据
1602 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1603 EUCH上行信令,包含SI,利用上行专用控制信道,在TTIUCtrl内单独发送
1604 EUCH下行信令,包含SA和ACK/NAK,利用下行专用控制信道,在TTIDCtrl内发送
1605 EUCH业务信道HARQ过程2发送的数据
1606 EUCH下行信令,包含ACK/NAK,利用下行专用控制信道,在TTIDCtrl内发送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上、下行专用控制信道的划分
本发明为每个用户设备(简称UE)分配上、下行控制信道用于上、下行信令的传输,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UCtrl)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DCrtrl)相等。
上行控制信道可以被划分在与EUCH业务信道相同或不同的时隙内。为保证上、下行信令的及时接收,同时为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况,本发明设计的上、下行控制信道针对不同的TTISer可采用小于或等于TTISer的TTIUCtrl、TTIDCtrl。对于1.28兆低码片速率TDD(简称LCR-TDD)系统,TTISer=5ms时,TTIUtrl=TTIDCtrl=5ms;TTISer=10ms时,TTIUtrl、TTIDCtrl可以选取5ms或10ms。TTIUtrl=TTIDCtrl=5ms时,基站(简称Node-B)在TTIUtr结束时收到调度信息(简称SI),即可开始进行调度决策,而无需等到TTISer结束。Node-B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调度决策,有利于缩短最小调度间隔。UE在Node-B TTIDCtrl结束时收到调度指配(简称SA),即可开始按照SA所指配的速率进行信道编码、复用等一系列操作,无需等到TTISer结束,有利于缩短最小调度间隔;TTIUCtrl=TTIDCtrl=10ms时,SI、SA在两个子帧内传输,可用于SI、SA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对于3.84兆高码片速率TDD(简称HCR-TDD)系统,TTISer=10ms时,TTIUCtrl=TTIDCtrl=10ms。
二.调度间隔的定义及确定方法
本发明对涉及到的调度间隔(以ISch表示)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调度间隔是SA包含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明了该SA有效时间的长度。SA的有效时间起始于UE开始以该SA指配的速率发送的时刻,持续一个ISch后终止。调度间隔是可变的,它取决于UE缓冲区新数据到达的速率以及Node-B根据多个UE发送的SI所做出的调度决策。由于UE只能在TTISer的开始时刻改变发送速率,因此调度间隔是TTISer的整数倍。针对TDD系统,SI和SA在指定的时隙发送,存在一个最小调度间隔,它应满足:UE可在最小调度间隔内发送SI,并接收到Node-B发送的SA,完成信道编码、复用等一系列操作,在最小调度间隔结束时,以新接收SA所指配的速率开始发送。本发明给出了确定最小调度间隔的方法。最小调度间隔与TTISer、SI发送时间、SA发送时间以及UE接收到SA后所需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公式(1)所示:
Figure A20041007436600121
其中,ISch_min为最小调度间隔;TSA为UE接收到SA的时间;TSI_TTI为UE发送SI时所处TTI的起始时间;IUEP为UE接收到SA后所需的处理时间间隔(UE需根据SA所指示的速率进行信道编码及复用等一系列操作);TTISer为EUCH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 为上取整操作,例如
最小调度间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TISer。由于TTIUCtrl、TTIDCtrl直接决定了TSI_TTI和TSA的取值,因此调度间隔还取决于传输EUCH上、下行信令的控制信道的TTI(以下简称TTIUCtrl、TTIDCtrl)长度。对于LCR-TDD系统,可能选取的TTISet长度为5ms或10ms,对于HCR-TDD系统可能选取的TTISer长度为10ms。下面分析了LCR-TDD系统和HCR-TDD系统不同情况下的最小调度间隔。
对于LCR-TDD系统,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TTISer=TTIUCtrl=TTIDCtrl=5ms,如图1所示,假定UE K的上行控制信道被指配在TS1,下行控制信道被指配在TS4。UE K在子帧N的TS1发送SI,由于Node-B需要处理时间(HSDPA中,Node-B调度的处理时间为2.33~2.8ms)和来自其它UE的SI(可能与UE K的SI处于相同或不同的时隙)进行调度决策,因此Node-B很难在子帧N的TS4发送SA。UE最早在子帧N+1的TS4接收到SA。如果UE能在TTI N+1结束前,完成所需的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操作,在TTI N+2开始时以TTI N+1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此时的最小调度间隔为2×TTISer=10ms。
情况二:TTISer=10ms,TTIUCtrl=TTIDCtrl=5ms,如图2所示,UE K在子帧N的TS1发送SI。UE最早在子帧N+1的TS4接收到SA。如果UE能在TTI M结束前,完成所需的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操作,在TTI M+1开始时以TTIM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此时的最小调度间隔为1×TTISet=10ms。
情况三: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如图3所示,UE K在TTIM的子帧N、子帧N+1发送SI,最早在TTI M+1的子帧N+2、子帧N+3接收到SA。在TTI M+1结束前完成所需的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操作,在TTIM+2开始时以TTT M+1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此时的最小调度间隔为2×TTISer=20ms。
对于HCR-TDD系统,只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如图4所示。UE K的上行控制信道被指配在TS2,下行控制信道被指配在TS12。UE K在第N个系统帧的TS2发送SI,最早在同一系统帧的TS12接收到SA。如果UE能在TTIN结束前,完成所需的信道编码、多路复用等操作,在TTI N+1开始时以TTI N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此时的最小调度间隔为1×TTISer=10ms。
三.上行信令的内容及相应的传输间隔
为同时支持HARQ和Scheduling,上行信令包含SI、HOB和E-TFI。其中,SI包含UE的缓冲区状态和剩余功率信息,约为8bits;HOB包含HARQ过程ID和增加冗余版本信息,约为4bits;E-TFI包含当前UE有效TFC信息,约为4bits。假定UE采用N停&等HARQ方式(简称N S&WHARQ)连续发送数据,UE每个TTISer需要为相应的HARQ过程发送HOB。Node-B以TTISer为单位,根据E-TFI提供的信息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复用、解码等操作。UE每个TTISer需要发送E-TFI。本发明采用事件触发周期报告方式发送SI,即如果UE的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将在指定周期(TTIUCtrl)的特定时刻(为上行专用控制信道所指定的时隙)发送SI,报告缓冲区占用情况和可用功率。SI的发送间隔取决于TTIUCtrl的长度和UE缓冲区新数据的到达情况。
四.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为减少上行信令传输占用的系统资源,不采用WCDMA相关提案中建议的用两个码道、两个传输信道分别传送SI,E-TFI和HOB的方案。根据上行信令内容的发送间隔(参见步骤三),本发明给出如下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案:将HOB和E-TFI组合在一起利用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殊字段与数据一起在一个TTISer内发送,利用上行专用控制信道,在一个TTIUCtrl内单独发送SI。SI、HOB和E-TFI可以有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对于LCR-TDD系统有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TTISer=5ms,TTIUCtrl=5ms,为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UE将采用小的扩频因子或多码道的方式传输数据。将HOB和E-TFI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对数据传输的影响较小。为保证后向兼容性,不改变Rel-99、Rel-4数据突发中midamble码的长度,将HOB和E-TFI分成两部分,置于数据突发中紧邻midamble的数据部分。本发明设计的数据突发结构如图5所示,此时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案如图6所示。
情况二:TTISer=10ms,TTIUCtrl=5ms,HOB和E-TFI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在TTISer所包含的两个子帧内与数据一起发送,同时UE将采用小的扩频因子或多码道的方式传输数据,以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HOB和E-TFI的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较小。适用于HOB和E-TFI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TTIUCtrl=5ms,有利于缩短调度间隔。
本发明设计的数据突发结构如图7所示,将HOB、E-TFI各分为四部分,在两个连续子帧的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发送。上行信令传输方案如图8所示,在TTI N、TTI N+1,HOB和E-TFI在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SI在对应“TTISer的第一个子帧”的TTIUCtrl内发送,Node-B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调度决策,有利于缩短调度间隔。
情况三:TTISer=10ms,TTIUCtrl=10ms,HOB和E-TFI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在TTISer内与数据一起发送,此时的数据突发结构同情况二。此时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案如图9所示,SI在对应TTISer的TTIUCtrl内发送,适用于SI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对于HCR-TDD系统,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HOB和E-TFI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在TTISer内与数据一起发送。由于HCR-TDD有较高的码片速率,数据突发较长,同时UE将采用小的扩频因子或多码道的方式传输数据,以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HOB和E-TFI的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较小。适用于HOB和E-TFI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本发明设计的数据突发结构如图10所示,此时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案如图11所示。
五.下行信令内容及相应的传输间隔
为同时支持Scheduling和HARQ,下行信令包含SA和ACK/NAK。SA包含Node-B为UE指配的时隙、信道码、调制方式、TFCS指针、调度间隔等信息,约为17bits。ACK/NAK包含HARQ过程的肯定/否定应答信息,为1bit。假定UE采用N S&W HARQ方式连续发送数据,Node-B需要针对每个UE的不同HARQ过程,每个TTISer发送一次ACK/NAK。Node-B根据UE发送的SI,进行调度决策,产生SA,SA的发送间隔取决于SI的到达情况和TTIDCtrl。同时为更有效地管理上行ROT资源,Node-B应在上一SA失效前,给UE发送新的SA,并留给UE足够的时间以按照新的SA所指配的速率完成信道编码、复用等一系列操作。
六.下行信令的传输方法
为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本发明采用以下两种方案传输EUCH业务下行信令。
如果TTISer=TTIDCtrl,采用方案一,
方案一:将SA和ACK/NAK组合在一起,在一个TTIDCtrl内传输。由于SA和ACK/NAK不同的发送间隔,不同时刻下行信令的内容是SA和ACK/NAK的几种不同组合,如图12所示。
如果TTISer>TTIDCtrl,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将SA、ACK/NAK分别置于对应“TTISer的不同帧或子帧”的TTIDCtrl内交替发送,
七.降低HOB信令开销的方法
HOB包含增加冗余版本信息(简称IR Version),在WCDMA中一般认为IR Version的信令开销为3~4比特。此外,在WCDMA系统中还建议引入新数据指示(简称NDI),为确保在软切换状态下,激活集中Node-B间HARQ协议状态的同步,Node-B进行正确的软合并操作,需加强NDI的编码,一般认为NDI的信令开销为3比特。本发明结合TDD系统没有软切换的特点,给出如下方法降低HOB信令开销,减小HOB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对于LCR-TDD系统,TTISer=5ms的情况,由于LCR-TDD系统不存在软切换,无需对NDI加强编码,NDI的信令开销为1比特。同时由于IR Version是从UE发送NDI时开始顺序发送的,不需要额外传输IR Version,而是结合NDI、子帧号判断当前接收数据的IR Version。
对于LCR-TDD系统和HCR-TDD系统,TTISer=10ms的情况,同样不需要额外传输IR Version,而是结合NDI、系统帧号判断当前接收数据的IR Version。通过上述方法降低了HOB的信令开销,减小了HOB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实施例
假定N=2 S&W HARQ可以保证UE数据的连续发送。首先以LCR-TDD系统,TTISer=TTIUCtrl=TTIDCtrl=5ms,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不同时隙的情况为例。在TTI N中,UE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402包含HOB和E-TFI,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1发送数据1401的相关信息,此时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结构如图5所示。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发送SI(1403)。在TTI N中,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404包含对应TTI N-2中HARQ过程1的ACK/NAK。在TTIN+1中,UE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402包含HOB和E-TFI,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2发送数据1405的相关信息;在TTI N+1中,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406包含对应TTI N-1中HARQ过程2的ACK/NAK和对应TTI N中SI的SA,调度间隔为4×TTISer=20ms。UE在TTI N+2开始以TTI N+1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TTI N+2、TTI N+3,UE的缓冲区没有新数据到达。在TTI N+4,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发送SI(1403)。在TTI N+5中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406包含对应TTI N+3中HARQ过程2的ACK/NAK和对应TTI N+4中SI的SA。UE在TTI N+6开始以TTI N+5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
再以LCR-TDD系统,TTISer=10ms,TTIUCtrl=TTIDCtrl=5ms,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不同时隙的情况为例。在子帧N中,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502包括HOB和E-TFI的第一、二部分,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1发送数据1501的相关信息,此时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结构如图7所示;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在对应子帧N的TTIUCtrl内发送SI(1503);在子帧N中,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504包含对应TTI M-2中HARQ过程1的ACK/NAK。在子帧N+1中,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502包含HOB和E-TFI的第三、四部分,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1发送数据1501的相关信息;Node-B发送的下行信令1505包含对应子帧N中SI的SA,调度间隔为3×TTISer=30ms。UE在TTI M+1开始以TTIM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在TTI M+1,UE的缓冲区没有新数据到达,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502包含HOB和E-TFI,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2发送数据1506的相关信息。在TTIM+2,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在对应子帧N+4的TTIUCtrl内发送SI(1503)。在子帧N+5中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505,包含对应子帧N+4中SI的SA。UE在TTI M+3开始以TTI M+2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
最后以HCR-TDD系统,TTISer=TTIUCtrl=TTIDCtrl=10ms,EUCH上行控制信道与EUCH业务信道分配在相同时隙的情况为例。在TTI N中,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602包含HOB和E-TFI,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1发送数据1601的相关信息,此时EUCH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结构如图10所示;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在对应的TTIUCtrl内发送SI(1603);Node-B发送的下行信令1604包含对应TTI N-2中HARQ过程1的ACK/NAK和对应TTI N中SI的SA,调度间隔为4×TTISer=40ms。UE在TTI N+1开始以TTI N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在TTI N+1,UE的缓冲区没有新数据到达,发送的EUCH上行信令1602包含HOB和E-TFI,是EUCH业务信道中HARQ过程2发送数据1605的相关信息;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606包含对应TTI N-1中HARQ过程2的ACK/NAK。在TTI N+3中,由于缓冲区有新数据到达,UE发送SI(1603);Node-B发送的EUCH下行信令1604包含对应TTI N+1中HARQ过程2的ACK/NAK和对应TTI N+3中SI的SA。UE在TTIN+4开始以TTI N+3中SA所指配的速率发送数据。
本发明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数据业务,提出了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规则。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
1)给出调度间隔的明确定义,给出最小调度间隔的确定方法。
2)上、下行专用控制信道各占用一个码道,能够节省上、下行码道资源。
3)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带外信令(以下简称HOB)和上行增强传输格式指示(以下简称E-TFI)位于数据突发中紧邻midamble的数据部分,不改变midamble的长度,对系统的改动小。
4)HOB和E-TFI在上行增强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特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为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用户设备(以下简称UE)将采用较小的扩频因子或多码道方式发送数据,此时HOB和E-TFI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较小。
5)HOB和E-TFI的传输间隔为TTISer,根据TTISer的长度可适合于不同的HOB和E-TFI信令负担情况
6)利用上行专用控制信道单独发送调度信息(以下简称SI),适用于SI信令负担较重的情况。
7)HOB和E-TFI与SI分别利用不同的传输信道发送,相互间的影响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同的上行信令负担情况。
8)可根据TTISer的具体取值,可选取小于或等于TTISer的上行专用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以下简称TTIUCtrl),适用于不同上行信令负担的情况。
9)根据TTISer和下行专用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以下简称TTIDCtrl)的大小关系,可选用不同的下行信令传输方案,适用于不同下行信令负担的情况。
10)不额外传输增加冗余版本(以下简称IR Version),基站(以下简称Node-B)根据新数据指示(以下简称NDI)、系统帧号和子帧号,判断接收数据的IR Version,降低了HOB的信令开销,减小了HOB和E-TFI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Claims (13)

1.一种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a.确定上、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b.确定最小调度间隔;
c.划分上、下行控制信道;
d.根据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信道的数据突发结构,将部分上行信令置于业务信道数据突发的指定字段与数据一起发送:
e.根据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利用上行控制信道发送部分上行信令。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和上、下行信令负担情况,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和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和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确定调度间隔和最小调度间隔。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间隔可变并是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的整数倍。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被分配在与业务信道相同或不同的时隙内。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种上行信令的传输时间间隔,将部分上行信令通过业务信道与数据一起发送。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将部分上行信令置于数据突发的指定字段是在几个连续的系统帧或子帧内发送。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设备不额外发送增加冗余版本,基站根据相关信令、参数判断接收数据的增加冗余版本。
10.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小于或等于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利用上行控制信道发送部分上行信令。
11.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小于或等于业务信道传输时间间隔的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采用相应的下行信令传输方案。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等于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时,将下行信令组合在一起,利用下行控制信道,在一个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
13.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小于业务信道的传输时间间隔时,根据各种下行信令的传输间隔,将下行信令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交替发送。
CN 200410074366 2004-09-10 2004-09-10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Pending CN1747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4366 CN1747595A (zh) 2004-09-10 2004-09-10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74366 CN1747595A (zh) 2004-09-10 2004-09-10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7595A true CN1747595A (zh) 2006-03-15

Family

ID=3616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74366 Pending CN1747595A (zh) 2004-09-10 2004-09-10 上行数据业务的信令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475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264A (zh) * 2007-10-25 2009-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1374283B (zh) * 2007-08-23 2012-04-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站调度用户设备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及基站系统
WO2013016862A1 (en) * 2011-08-01 2013-02-0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mall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s
WO2016101176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Sony Corporati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283B (zh) * 2007-08-23 2012-04-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站调度用户设备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及基站系统
CN101420264A (zh) * 2007-10-25 2009-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20264B (zh) * 2007-10-25 2013-01-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WO2013016862A1 (en) * 2011-08-01 2013-02-0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mall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s
WO2016101176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Sony Corporati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267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773888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320779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优化调制和编码方案及多代码的方法
CN1314222C (zh)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的设备和方法
CN1941671A (zh) 传输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284390C (zh) 具有逻辑信道和传送信道的网络
CN1768550A (zh) 无线数据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CN186080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048982A (zh) 用于专用信道的上行链路发送的了解服务质量的调度
CN1568587A (zh) 通信系统内带有多种格式的信道的功率控制
CN1481626A (zh) 共享信道结构、arq系统和方法
CN101053194A (zh) 用于数据传送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优化
CN1736072A (zh) 用于基于优先权的具有可变调度周期和可变调度周期的调度器的方法、工作站和存储程序的介质
CN1868227A (zh) 信令方法、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701537A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968433A (zh) 高速率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716837A (zh) 移动电信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87936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协议语境传送
CN101053272A (zh) 在软移交期间的有效热噪声增量控制
CN1695398A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829346A (zh) 无线电基站和移动站
CN1698291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反向话务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39165A (zh) 基于多天线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CN1951137A (zh) 基站装置
CN1905738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