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4963A -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4963A
CN1734963A CN 200410056126 CN200410056126A CN1734963A CN 1734963 A CN1734963 A CN 1734963A CN 200410056126 CN200410056126 CN 200410056126 CN 200410056126 A CN200410056126 A CN 200410056126A CN 1734963 A CN1734963 A CN 1734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power
base station
frequency
rn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561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3681C (zh
Inventor
赵治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4100561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3681C/zh
Publication of CN1734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4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36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368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内环功率控制技术,提供利用估计的移动台移动速度调整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的方法。包括: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以及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以选择相匹配的频率,并通过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通知RNC/BSC和UE所选择的结果;基站、RNC/BSC和UE按照基站所选择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进行系统内环功率控制;如果不涉及到对协议的改动,采用方法2,在基站基带处理时设置功控命令发布周期和下行功率调整周期,来达到调整功控频率的目的;或者仅增加一条基站和RNC之间的功控算法参数信令,基站在了解功控参数后,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内环功率控制技术,提供利用移动台的速度调整内环功率频率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包含三种功控技术:开环功控、内环功控和外环功控,其中内环功控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功控技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内环功控只采用慢速功控,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内环功控是采用快速功控。如在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内环功控是采用频率是1.5khz的快速功控。快速功控不仅能够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慢速功控那样补偿路径衰落和阴影,也能够弥补快衰落,提高系统性能,这个是慢速功控技术没法做到的。
但是在某些无线信道环境中,特别是移动台移动速度较快的无线信道环境中,快速内环功控并不能改善系统的性能,反而会引起系统性能的下降。如在3GPP TS25.104(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iect)协议中的case4信道,WCDMA系统采用快速内环功控技术至少带来0.5dB以上的性能损失,所以此时关闭快速内环功控能够带来性能的大大改善。同样在移动速度很慢的几乎静止的无线信道下,快速内环功控同样带来系统性能的下降。如图1所示,不同移动速度下内环功控频率固定为1.5khz时不同移动速度下的功控增益。
不同移动速度下的最优功控频率曲线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功控频率下,功控增益随着移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个抛物线,在一定的速度下功控增益达到最大值。同样,不同的移动速度下,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功控频率,此时功控增益最大。
图1和图2示意性表示了不同移动速度与内环功控增益和最佳内环功控频率之间的关系,并不代表确切的数值关系。但是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无线信道的环境也就是移动台移动速度与快速内环功控频率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匹配关系,甚至于高速时可以关闭内环功控。
由于系统中已经用快速内环功控代替慢速内环功控,快速内环功控还要起到弥补路径衰落和阴影的作用,所以内环功控也必须存在,不能关闭。但是如果能将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改变,使之与移动台移动速度相适应,就可以带来系统性能的改善,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本文在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快速内环功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估计的移动台移动速度来控制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的调整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容量。
在现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就采用了根据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来调整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方法。下面以WCDMA系统为例,介绍如何采用这种技术来提高功控性能。在WCDMA系统中,快速内环功控主要是对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信道进行,在3GPP TS25.214协议中,规定了不同的功控技术。下面分别介绍3GPP协议中上行DPCH信道和下行DPCH信道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来调整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从而达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
在上行DPCH信道中,内环功控频率是每个时隙一次,也就是1.5khz。但是在上行DPCH信道中有两种功控算法(Power Control Algorithm:PCA),分别为功控算法1和功控算法2。不同的功控算法对NodeB没有任何影响,NodeB并不知道功控算法,都是在每个时隙估计接收信号的SIR(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信干比),然后同目标SIR进行比较,产生升功率或者降功率的功控命令。但是在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端,不同的功控算法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则不一样。如果是功控算法1,则是每个时隙进行一次功率调整,根据每个时隙接收的功控命令进行,所以功控频率为1.5k。如果是功控算法2,则每5个时隙才可能调整一次发射功率,如果五个时隙全部要求升功率才升功率,如果五个时隙全部要求降功率才降功率,否则发射功率保持不变。通过这种方法,降低了内环功控的频率。
在下行DPCH信道中,内环功控频率同样是每个时隙一次,也就是1.5khz。同样在下行DPCH信道中也有两种功控模式(DPC_MODE),分别为功控模式0和功控模式1。在UE端,必须按照3GPP的协议进行,如果是功控模式0,则每个时隙发射不同的功控命令,如果是功控模式1,则每三个时隙的功控命令相同。在NodeB端,如果是功控模式0,则每个时隙根据接收的功控命令调整一次发射功率,如果是功控模式1,则每三个时隙根据接收的功控命令调整一次发射功率,但是协议没有限定NodeB必须按照这种方法进行,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整内环功控频率,在1.5khz和500hz两个之间选择。
在WCDMA系统中,无论是上行的功控算法参数PCA还是下行的功控模式参数DPC_MODE都是用户参数,一般在建链时由RNC配置好,在建链之后可以进行重配置。但是RNC在配置这两个参数时并没有什么先验知识,不知道是应该配置为快速内环功控还是更慢速的内环功控。由于大部分情况下UE的移动速度较慢,快速内环功控带来的性能增益更大,所以大部分厂家的设备都是缺省配置为快速内环功控,而更慢速的内环功控在系统中应用不多,也就是上行的功控算法2和下行的功控模式1应用较少。另外,目前内环功控的频率也只有两种可以选择,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移动速度下所需要的不同内环功控频率要求。在其它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快速内环功控都存在着同样的缺点。
前面以WCDMA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移动台移动速度调整内环功控频率的功能基本上没有,协议中存在的这个初衷也基本上没有用到,就算能够用到这个功能,也远远不能适应不同移动速度下不同内环功控频率的要求。下面同样以WCDMA系统为例,介绍一些实现方法,使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能够随移动速度变化。至于其它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是采用同样的思路,这里就不再举例描述。同样,这种思路也可以推广到其它带有功控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在NodeB的基带处理中,为了改善系统性能,速度估计是一个有意义的方法。通过估计的UE移动速度来调整基带算法的一些参数,使之适应于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但是在WCDMA系统中,速度估计并不是一项必须的技术,只是有些厂家的设备利用速度估计来自适应的调整一些基带参数。因为这些技术不是协议规定的技术,3GPP的协议中也没有在NodeB和RNC的接口Iub中为UE的移动速度留下接口,所以NodeB估计的UE移动速度也没法报告给RNC。因此在NodeB估计的UE移动速度并不能用来调整无线资源管理的参数,也就是在目前的协议框架下没法利用估计的UE移动速度来调节内环功控的频率,也就是调整功控参数PCA和DPC_MODE。但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改变协议框架或者实现方法,就能够充分利用估计的UE移动速度来改变内环功控的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估计的移动台移动速度,根据移动速度来调整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以优化内环功控效果,减少内环功控的负面影响,实现内环功控频率和移动速度的最佳匹配。
一种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系统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以及基站与RNC/BSC和UE之间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以选择相匹配的频率,并通过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通知RNC/BSC和UE所选择的结果;基站、RNC和UE按照基站所选择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进行系统内环功率控制。
基于同一构思的另一种下行信道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基站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配置不同档的下行功率调整周期,所述功率调整周期在功控模式参数为0时配置为1时隙的倍数,在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配置为3时隙的倍数;基站根据估计的移动台速度和功控模式参数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周期;基站按照选择的调整周期判断收到的下行功率控制命令后,调整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的判断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在调整周期内收到全部为升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如果全部为降功率命令,则降低下行发射功率,否则保持下行发射功率不变;或者收到的升功率命令多于降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反之调低下行发射功率。优选的,所述的方法在实施时,RNC/BSC预先将UE的功率模式参数配置为0。
基于同一构思的再一种上行信道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RNC/BSC预先将UE的上行功率算法参数配置为1,基站预先为不同移动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发布周期;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并选择相匹配的发布周期;基站在每一发布周期内向UE发布一次根据实际估计的SIR值发布升或降功率的命令,其余为交替的升或降功率的控制命令;UE按照基站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
基于同一构思的一种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系统设置RNC/BSC和基站之间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RNC通过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将UE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的初始配置通知基站;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当移动台速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移动台功率控制算法参数选择为1;反之,选择为2,并通过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通知RNC/BSC;RNC/BSC将基站所选择的功控算法参数匹配给UE;基站、RNC/BSC和UE按照基站所选择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1或2进行系统内环功率控制。优选的方案是,当基站所选择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2时,基站预先为不同移动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发布周期,所述发布周期为5时隙的倍数;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并选择相匹配的发布周期;基站以发布周期为周期向UE发布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具体为:在其中的5个时隙根据估计的SIR发布功率控制命令,其余每5时隙内发布的功率控制命令至少包括一次升或降的功率控制命令;UE按照上行功率控制命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
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实现简单,如果在NodeB的基带处理中已经带有速度估计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不增加任何开销。
2、如果改变协议的话,只会增加一些信令开销,可以充分实现移动速率和内环功控频率的最佳匹配。
3、如果不改变现在协议的任何部分,这种思路为协议所允许,所以不影响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
4、这种方法可以根据目前协议和速度估计精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内环功控,使之适应于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增加功控增益,降低功控负面影响,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容量。
附图说明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为内环功控频率为1.5khz时不同移动速度下的内环功控增益示意图;
图2为不同移动速度下的最佳内环功控频率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调整下行专用信道功控频率的流程框图;
图4为实施例二调整上行专用信道功控频率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WCDMA系统实现为例说明,实际上,TD-SCDMA和CDMA2000的功控原理与WCDMA是一致的,可以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WCDMA和TD-SCDMA的RNC对应CDMA2000系统中的BSC(基站控制器)。
实施例一:
该方法实现的前提是改变协议框架,将功控频率分为多个档次,上下行都如此,并且可以通过信令将功控频率通知UE、RNC。这样NodeB估计移动速度,调节功控频率,并通知RNC和UE,此时按照这个频率进行内环功控,上下行可以分别进行。如果NodeB不估计移动速度,按照缺省参数设置和进行。这种方法大幅度改变目前协议,已经不存在什么PCA和DPC_MODE等。
WCDMA系统的时隙为0.667ms,这样内环功控的最高频率就是1.5khz。如果在协议中将内环功控的频率设置为多个档次,如1时隙调整一次,2时隙调整一次...。这些频率可以在NodeB中自适应的调整,同时将这个频率通知RNC和UE,也可以由参数设置固定不变。这样,如果NodeB中含有速度估计技术,就可以将内环功控的频率随UE的移动速度自适应的变化,实现如图2中内环功控频率和UE的移动速度之间的最佳匹配。在协议规定的功控频率调整速度和内环功控频率档次的基础上,如果估计的移动速度精度越高,调整的速度可以越快,频率的档次可以越多,反之亦然,这些由NodeB进行控制。同时上下行信道的调整可以根据它们的特征分别调整。如果没有移动速度估计技术,可以采用目前WCDMA协议已经存在的思路进行调整。
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移动速度来调节内环功控的频率,带来的性能增益也会最大。但是这种方法对目前存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协议改变较大,带来的信令较多。
实施例二:
在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如果不涉及到对协议的改动,通过基站基带处理的一点改变,就可以实现下行信道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RNC将PCA预先固定为1时,也可以实现上行信道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对协议没有任何影响,也就不影响不同厂商间系统的互联互通。下面介绍这个方法的实现思路。
首先描述下行专用信道,如图3所示。为便于理解,先介绍一下3GPPTS25.214协议中规定的下行内环功控方法。下行内环功控中,UE先估计DPCH的信干比,然后将估计的SIR和目标SIR进行比较,如果估计的SIR大于目标SIR,则要求降功率,否则要求升功率。但是UE在产生功控命令之前需要先检查功控模式参数,也就是DPC_MODE,如果功控模式参数DPC_MODE为0,则每个时隙发送不一样的功控命令,如果功控模式参数DPC_MODE为1,则每三个时隙发送相同的功控命令。功控模式参数是一个UE参数,由RNC进行控制。而且协议规定,为了保证在NodeB可以采用不同于协议的功控方法,UE端功控命令的发送和算法必须按照协议规定进行。协议建议了在NodeB端的功率调节方法,如果功控模式参数DPC_MODE为0,则NodeB解调每个时隙的功控命令并且每个时隙调整一次发射功率,如果功控模式参数DPC_MODE参数为1,NodeB将每三个时隙调整一次发射功率。这样,如果功控模式参数为0,则内环功控频率为1.5khz,如果功控模式参数为1,则内环功控频率为500hz。
前面已经提到,功控模式参数在RNC端配置,由于RNC很难知道UE的移动速度,所以很难根据无线信道环境来自适应的调节这个参数,一般缺省情况下配置为0。如果在NodeB中有速度估计的话,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的改变,并不需要改变协议就实现下行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使之适应于不同的UE移动速度。例如当功控模式参数为0时,本身的功控频率为1.5khz,如果估计的UE移动速度较慢,内环功控频率在1.5khz左右时系统性能最优,可以不加任何调整。如果移动速度较快时,建议将内环功控频率改为500hz,这样可以改为每三个时隙调整一次。操作方法可以如下:如果NodeB接收的三个时隙中增加功率的命令大于降低功率的命令,则升功率,否则降功率。也可以采用下面方法:如果NodeB接收的三个时隙均要求增加功率,则增加功率,如果三个时隙均要求降低功率,则降低功率,否则发射功率保持不变。同样,如果要求的内环功控频率更低,也可以采用上面的思路来改变功控频率,如每5个时隙判断一次并调整。按照这种方法,基站可以根据移动台的速度设定不同的调整周期,例如:10时隙,15时隙等,从而达到调整下行内环功控频率的目的。
同样还发现,就是在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使内环功控的频率更低。这时,基站以3时隙的倍数设定调整周期,如:6时隙、15时隙等。例如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功控频率为500hz,每三个时隙调整一次,如果根据这三个时隙的功控命令再增加一次判断,每五次判断一次,即调整周期为15时隙,这样功控频率就是100hz了。
可以发现,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整下行专用信道内环功控的频率,使之随着估计的移动速度而变化,提高系统性能,同时是在协议准许的范围内,不影响任何设备的互联互通。
接着描述一下上行专用信道,如图4所示。为便于理解,先介绍一下3GPPTS25.214协议中规定的上行内环功控方法。上行内环功控中,NodeB先估计DPCH的信干比,然后将估计的SIR和目标SIR进行比较,如果估计的SIR大于目标SIR,则要求降功率,否则要求升功率,这个过程是每个时隙进行一次,与功控算法参数PCA无关。但是UE在调整发射功率之前需要先检查功控算法参数,也就是PCA。如果功控算法参数PCA为1,则每个时隙调整一次发射功率,按照功控命令进行。如果功控算法参数PCA为2,则每五个时隙调整一次发射功率,五个时隙全部要求升功率则升功率,全部要求降功率则降功率,否则不变,所以此时内环功控频率大大降低。与DPC_MODE一样,功控算法参数PCA在RNC端配置,一般缺省情况下配置为1。与下行专用信道一样,如果上行专用信道在功控算法1下,可以实现参照图2根据不同的UE移动速度调整内环功控频率。如每5个时隙为一个周期,NodeB前四个时隙的功控命令不是根据估计的SIR得到,而是交替发送升降命令,是无意义的功控命令,第五个时隙才根据估计的SIR发射有意义功控命令。这样,前四个时隙是没有意义的功控命令,UE根据这些命令调整发射功率,尽管交替升降,但总功率不变第五个时隙再根据有意义的功控命令调整发射功率,当然前面的调整周期也可以调整,如10个时隙为一个周期。
由前面介绍的功控算法1和2的差别,可以发现在功控算法2下,这种方法不再有意义,如NodeB采用前面的方法发送功控命令,UE将可能保持发射功率永远不变。由于目前WCDMA的协议中Node并不知道上行专用信道的功控算法,功控算法是由RNC配置,所以这种方法存在风险。不过如果在系统参数设置时在RNC端将功控算法参数固定配置为1,这种方法就可以没有问题。如果NodeB和RNC来自于一个厂家,同样将功控算法参数配置为1就可以了,这种方法就不会存在一点风险,而且会提高系统性能。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利用估计的UE移动速度,可以有效的调整内环功控频率,使之适应于不同的无线信道环境,最大限度的增加内环功控带来的性能增益,同时消除内环功控的消极影响。另外这种方法对协议没有任何影响,同时又是协议中所允许的,尤其是下行信道,所以也不会影响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实施例三:
实施例二中提到,在目前协议基础上增加一些信令,部分在2中不能实现的信道(如前面描述的上行信道在功控算法为2时),也能够实现内环功控频率随移动速度变化。下面同样以上行专用信道为例进行描述。
前面提到,上行专用信道在不改变协议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内环功控频率随移动速度调整,但是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功控算法2下不能实现,必须在RNC将功控算法固定配置为1,否则此时无法调整功控频率。另外不调整发射功率时,并不是保持发射功率不变,而是发射功率交替上升和下降。如果协议中增加一个信令,RNC通过信令将上行信道功控算法参数通知NodeB,NodeB知道功控算法,前面两个问题都可以避免。
功控算法1下同样可以采用前面的方法,功控算法2下采用下列方法:如果不加调整,按照协议进行,就是协议缺省的调整方法和频率。如果需要内环功控频率继续降低,可以以10个时隙为1个周期,前5个时隙NodeB发射的功控命令升和降都含有,这样,UE将不会调整发射功率,后面5个时隙按照协议进行,这样调整频率继续降低。不过这种方法相比于前面介绍的功控算法1下,功控频率调整的灵活性不大,必须以5时隙的整数倍为1个周期。但是这种方法相比于前面功控算法1下也存在优点,就是不调整发射功率时是保持功率不变,而不是上升和下降交替出现,这样更加有利于功控性能。当然,功控周期也可以改为其它以5为倍数的时隙数,如15,实现方法基本一致,前面每5个时隙中都是升降功控命令都含有,最后五个时隙按照协议进行发送功控命令。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发现,如果NodeB中存在速度估计技术,可以根据估计的移动台移动速度自适应的调整快速内环功控频率。在改变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的基础上,这种思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协议,这种方法也可以得到有意义利用。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容量。
综上所述:从协议的角度将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分为多个档次,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移动速度调整快速内环功控的频率,实现移动台移动速度与内环功控频率之间的最佳匹配;在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如果不涉及到对协议的改动,通过基站基带处理的一点改变,就可以实现部分信道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对协议没有任何影响,也就不影响不同厂商间系统的互联互通;在目前协议基础上增加一些信令,也能实现部分信道快速内环功控频率随移动速度变化;整个过程只通过基带处理中的一个微小改变,就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增加系统容量,并不增加系统的任何复杂性;对快速内环功控频率的调整频率和频率的档次划分可以根据移动台移动速度估计精度来调整,如估计精度越高,功控频率调整可以越快,内环功控频率的档次划分可以越细。
本发明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可以用在包括WCDMA在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用在其它包含快速功控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本文仅以WCDMA系统举例说明,并不以此限定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系统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以及基站与RNC/BSC和UE之间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
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以选择相匹配的频率,并通过内环功率控制频率信令通知RNC/BSC和UE所选择的结果;
基站、RNC/BSC和UE按照基站所选择的内环功率控制频率进行系统内环功率控制。
2、一种下行信道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基站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配置不同档的下行功率调整周期,所述功率调整周期在功控模式参数为0时配置为1时隙的倍数,在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配置为3时隙的倍数;
基站根据估计的移动台速度和功控模式参数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周期;
基站按照选择的调整周期判断收到的下行功率控制命令后,调整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的判断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在调整周期内收到全部为升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如果全部为降功率命令,则降低下行发射功率,否则保持下行发射功率不变;或者收到的升功率命令多于降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反之调低下行发射功率。
3、一种上行信道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RNC/BSC预先将UE的上行功率算法参数配置为1,基站预先为不同移动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发布周期;
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并选择相匹配的发布周期;
基站在每一发布周期内向UE发布一次根据实际估计的SIR值发布升或降功率的命令,其余为交替的升或降功率的控制命令;
UE按照基站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基站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配置不同档的下行功率调整周期,所述功率调整周期在功控模式参数为0时配置为1时隙的倍数,在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配置为3时隙的倍数;
基站根据估计的移动台速度和功控模式参数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周期;
基站按照选择的调整周期判断收到的下行功率控制命令后,调整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的判断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在调整周期内收到全部为升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全部为降功率命令,则调低下行发射功率,否则下行发射功率不变;或者收到的升功率命令多于降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反之调低下行发射功率。
5、一种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系统设置RNC/BSC和基站之间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
RNC/BSC通过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将UE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的初始配置通知基站;
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当移动台速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将移动台功率控制算法参数选择为1;反之,选择为2,并通过功率控制算法参数信令通知RNC/BSC;
RNC/BSC将基站所选择的功控算法参数匹配给UE;
基站、RNC/BSC和UE按照基站所选择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1或2进行系统内环功率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站所选择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1时,还包括下列步骤:
基站预先为不同移动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发布周期;
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并选择相匹配的发布周期;
基站在每一发布周期内向UE发布一次根据实际估计的SIR值发布升或降功率的命令,其余为交替的升或降功率的控制命令;
UE按照基站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基站预先为不同速度的移动台配置不同档的下行功率调整周期,所述功率调整周期在功控模式参数为0时配置为1时隙的倍数,在功控模式参数为1时配置为3时隙的倍数;
基站根据估计的移动台速度和功控模式参数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周期;
基站按照选择的调整周期判断收到的下行功率控制命令后,调整下行发射功率,所述的判断按照下列原则进行:在调整周期内收到全部为升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反之调低下行发射功率;或者收到的升功率命令多于降功率命令,则调高下行发射功率,反之调低下行发射功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站所选择的功率控制算法参数2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基站预先为不同移动速度的移动台匹配不同档的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发布周期,所述发布周期为5时隙的倍数;
基站实时估计移动台的速度并选择相匹配的发布周期;
基站以发布周期为周期向UE发布上行功率控制命令,具体为:在其中的5个时隙根据估计的SIR发布功率控制命令,其余每5时隙内发布的功率控制命令至少包括一次升或降的功率控制命令;
UE按照上行功率控制命令调整上行发射功率。
CNB2004100561267A 2004-08-12 2004-08-12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368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61267A CN100353681C (zh) 2004-08-12 2004-08-12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561267A CN100353681C (zh) 2004-08-12 2004-08-12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4963A true CN1734963A (zh) 2006-02-15
CN100353681C CN100353681C (zh) 2007-12-05

Family

ID=3607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1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3681C (zh) 2004-08-12 2004-08-12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3681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595A1 (zh) * 2009-10-29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内环功率控制的基站及方法
CN101179306B (zh) * 2006-11-10 2012-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功率控制命令字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828364B (zh) * 2007-10-17 2013-04-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通信系统
CN103312397A (zh) * 2012-03-16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3159595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环功率控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7079408A (zh) * 2015-08-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377461A (zh) * 2016-11-07 2018-08-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WO2019007256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和系统
WO2020034608A1 (en) 2019-02-02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e power sav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9686B2 (ja) * 2000-02-07 2011-04-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JP3898979B2 (ja) * 2002-05-23 2007-03-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ー時における送信電力オフセット制御周期決定方法および無線制御装置
US7835762B2 (en) * 2002-06-27 2010-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9306B (zh) * 2006-11-10 2012-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功率控制命令字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1828364B (zh) * 2007-10-17 2013-04-24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这种装置的通信系统
WO2010145595A1 (zh) * 2009-10-29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内环功率控制的基站及方法
CN103312397A (zh) * 2012-03-16 2013-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3159595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环功率控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7079408A (zh) * 2015-08-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079408B (zh) * 2015-08-2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377461A (zh) * 2016-11-07 2018-08-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WO2019007256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和系统
WO2020034608A1 (en) 2019-02-02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e power saving
CN113396615A (zh) * 2019-02-02 202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e省电的方法
CN113396615B (zh) * 2019-02-02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e省电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3681C (zh)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15743B1 (en) Dpcch and hs-dpcch control at low grants for e-dch
EP2474189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06700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of CDMA system using dynamic adjustment of parameters representing transmitting properties concerning quality of service
EP2223560B1 (en) Power-efficient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0499391C (zh) 一种更新高速共享信息信道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方法
CN1886907A (zh) 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功率控制
CN102045823A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095529B1 (en) Control channel symbo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4622A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237260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装置与方法
EP1929658A1 (en) Adaptive power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734963A (zh) 内环功率频率控制方法
ZA200707759B (en) Method for scaling an e-dch channel
CN1266953C (zh) 功率控制的动态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94491C (zh) 码分多址系统中一种外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01877905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996777A (zh) 时分复用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上行时隙的动态信道调整方法
CN100370706C (zh)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2158939A (zh) 一种dtx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0561887C (zh) 一种上行增强信道的外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728585B (zh) 一种td-scdma系统中用于电路交换的前向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522075A (zh) Nb tdd cdma移动通信系统端到端直接通信的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2158940A (zh)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重传确认指示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722633A (zh) Wcdma系统组合业务外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700611A (zh) 在具有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下行功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