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4701A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34701A
CN1734701A CNA2005100904596A CN200510090459A CN1734701A CN 1734701 A CN1734701 A CN 1734701A CN A2005100904596 A CNA2005100904596 A CN A2005100904596A CN 200510090459 A CN200510090459 A CN 200510090459A CN 1734701 A CN1734701 A CN 1734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rrier rib
transparency electrode
plasma display
vertical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04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3792C (zh
Inventor
严基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4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4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3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379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3Mutual 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or lenses
    • H01J2211/444Mean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or colour purity, e.g. black matrix or light shield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在上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上介电层、与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在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下介电层、在下介电层中设置的相互分离的多个寻址电极、包括在寻址电极之间延伸且平行于寻址电极并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的相互分离的纵向障肋的多个障肋、在纵向障肋之间设置的放电室中形成的荧光体层,和在上介电层中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在相邻的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的上方分别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形成放电间隙。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光发射亮度并提高放电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通常,在设置于密封空间中的电极之间填充了气体的状态下,通过给电极施加预定电压来产生辉光放电,并使用在辉光放电操作期间产生的紫外线激发以预定图案形成的荧光体层,以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形成图像。
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被分为直流(D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交流(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另外,根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含电极的数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分为二电极型或三电极型。D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为了引起辅助放电的辅助电极,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通过将寻址放电和维持放电分离来提高寻址速度的寻址电极。同样,根据执行放电的电极的排列,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分为对向放电型和表面放电型。对向放电型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基板上形成放电的两个维持电极,产生垂直于面板的放电,表面放电型包括设置在一个基板上的两个维持电极以在基板的表面产生放电。
下面描述一般表面放电型三电极结构的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上基板和平行于上基板设置的下基板。
包括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的维持电极对在上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通过放电间隙(g)相互分离。公共电极包括公共透明电极和在公共透明电极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公共汇流电极,扫描电极包括扫描透明电极和在扫描透明电极的下表面上形成的扫描汇流电极。维持电极对被上介电层覆盖,保护层在上介电层的下表面上形成。
另外,下基板与上基板相对,寻址电极垂直于维持电极对在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寻址电极被下介电层覆盖。包括纵向障肋和与纵向障肋交叉的横向障肋的障肋在下介电层的上表面上形成,以矩阵形状限定放电室。障肋形成的方式是,维持电极对和寻址电极彼此交叉的区域对应于放电室。为了实现彩色,在放电室中,选择性地形成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在放电室中填充放电气体。
在具有上面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维持电极对可以具有多种结构。构成维持电极对的公共电极的公共透明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扫描透明电极形成带状,并且在放电室中公共透明电极和扫描透明电极形成放电间隙(g)。在公共透明电极和扫描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始于放电间隙(g),并扩散至整个放电室。
为了将始于放电间隙(g)的放电有效地扩散至整个放电室,应该在宽阔的区域发生初始放电。然而,当放电间隙(g)具有预定的宽度时,初始放电局部地发生并且不能充分地执行放电扩散。当通过对公共汇流电极和扫描汇流电极施加电压而产生放电时,在公共透明电极和扫描透明电极之间不形成恒定电场,这样,在公共透明电极和扫描透明电极中,放电的多余的部分增加。该多余的部分降低了放电室中的放电效率,并阻塞了放电室的一大部分,从而降低了发射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改进了电极结构,从而提高光发射亮度和放电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易于控制显示区域尺寸,从而增加发射亮度和色温,并充分确保寻址电压的容限。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确保放电稳定性并提高放电操作的效率,同时易于实现并且成本有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在上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上介电层、与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在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下介电层、设置在下介电层中并分别隔开的多个寻址电极、设置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具有在寻址电极之间延伸并与所述寻址电极平行且分别隔开的纵向障肋的多个障肋、在设置在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中形成的荧光体层、在上介电层中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维持电极包括: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在相邻的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的上方分别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形成放电间隙。
第一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的第一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汇流电极;第二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以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形成放电间隙的第二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汇流电极。
荧光体层包括分别发射红色、绿色和蓝色光的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层,并且设置在具有最低最大亮度级的所述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在其它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大。
荧光体层包括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蓝色光的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并且设置在具有最低寻址电压容限的所述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在其它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大。
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在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浮置电极。
形成放电间隙的凹进部在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形成,并且在第一、第二凹进部之间设置浮置电极。
附图说明
当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时,本发明的更全面的解释及其所附的优点将更加清楚,同时也更易于理解,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传统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在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放电室上排列的维持电极对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维持电极对的改进例子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8是在图6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放电室中排列的维持电极对和浮置电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转向附图,图1是具有一般表面放电型三电极结构的AC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的透视图。
参考图1,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上基板11和与上基板11平行设置的下基板21。
包括公共电极13和扫描电极14的维持电极对12在上基板11的下表面上形成。公共电极13和扫描电极14通过放电间隙(g)相互分离。公共电极13包括公共透明电极13a和在公共透明电极13a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公共汇流电极13b;扫描电极14包括扫描透明电极14a和在扫描透明电极14a的下表面上形成的扫描汇流电极14b。维持电极对12被上介电层15覆盖,保护层16在上介电层15的下表面上形成。
另外,下基板21与上基板11相对,并且在下基板21的上表面上形成与维持电极对12垂直的寻址电极22。寻址电极22被下介电层23覆盖。包括纵向障肋24a和与纵向障肋24a交叉的横向障肋24b的障肋24在下介电层23的上表面上形成,以矩阵形状限定放电室25。障肋24的形成方式是,维持电极对和寻址电极22彼此交叉的区域对应于放电室25。为了实现彩色,在放电室25中,选择性地形成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26。在放电室25中填充放电气体。
在具有上面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中,维持电极对12可具有多种结构。例如,参考图1,构成维持电极对12的公共电极13的公共透明电极13a和扫描电极14的扫描透明电极14a形成带状,并且公共透明电极13a和扫描透明电极14a在放电室25中形成放电间隙(g)。在公共透明电极13a和扫描透明电极14a之间的放电始于放电间隙(g),并被扩散至整个放电室25。
为了将始于放电间隙(g)的放电有效地扩散至整个放电室25,应该在宽阔的区域发生初始放电。然而,当放电间隙(g)具有预定的宽度时,如图1所示,局部发生初始放电并且不能充分地执行放电扩散。当通过对公共汇流电极13b和扫描汇流电极14b施加电压而产生放电时,在公共透明电极13a和扫描透明电极14a之间不形成恒定电场,这样,在公共透明电极13a和扫描透明电极14a中,放电的多余部分增加。该多余部分降低了放电室25中的放电效率,并阻塞了放电室25的一大部分,因此降低了发射亮度。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4是在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的放电室上排列的维持电极对的平面图。
参考图2至图4,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包括上基板111和与上基板111相对的下基板131。
上基板111由如玻璃的透明材料制成,可见光可穿过该上基板,以显示图像。维持电极对121在上基板111的下表面上形成。下面将详细描述维持电极对121。
维持电极对121被由如PbO、B2O3或SiO2的介电材料制成的上介电层112覆盖,并且上介电层112防止在放电操作过程中由带电粒子直接轰击到维持电极对121上而对维持电极对121产生破坏,并感应带电粒子。
另外,上介电层112的下表面能被由MgO制成的保护层113覆盖,并且保护层113防止在放电操作过程中由带电粒子直接轰击到上介电层112上而对上介电层121产生破坏。此外,当带电粒子与保护层113发生碰撞时,保护层113能够发射二次电子以提高放电效率。
寻址电极132在与上基板111相对的下基板131的上表面上形成为与维持电极对121垂直的平行分离的条状物。寻址电极132被下介电层133覆盖,并且障肋134在下介电层133上以预定的图案形成。
障肋134限定放电空间,在该放电空间即放电室138发生放电,障肋134防止在近邻的放电室138之间发生的串扰。障肋134包括相互分离的纵向障肋135,和在与纵向障肋135相同的平面上延伸并与纵向障肋135垂直的相互分离的横向障肋136,并限定放电室138为闭合结构。
纵向障肋135与寻址电极132平行延伸,并且每个寻址电极132可设置在近邻的纵向障肋135之间。另外,横向障肋136可包括相互分离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空间的第一横向障肋136a和第二横向障肋136b。包括第一横向障肋136a和第二横向障肋136b之间的空间的区域是非放电区域,并且第一横向障肋136a和第二横向障肋136b之间的空间能够作为空气排放通道。障肋134的排列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并且障肋134可具有各种结构如没有横向障肋136的带状。
通过在放电操作中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来发射可见光的荧光体层137。设置在由具有上述结构的障肋134限定的放电室138中。荧光体层137可形成在障肋134的侧面和障肋134暴露的下介电层133的部分上。为了显示彩色,荧光体层137可由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体制成,因此,在放电室138中,荧光体层137可被分成红色、绿色和蓝色层。将包含Ne和Xe的放电气体填充到在其中设置了荧光体层137的放电室138中。
维持电极对121包括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的一个起到公共电极的作用,另一个起到扫描电极的作用。
第一维持电极122包括设置在放电室138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与第一透明电极123公共连接的第一汇流电极124。第二维持电极125包括设置在放电室138的另一个侧面上的第二透明电极126,以与第一透明电极123形成放电间隙和与第二透明电极126连接的第二汇流电极127。
更详细地讲,在放电室138的上方,第一维持电极122的第一透明电极123从纵向障肋135向外突出预定距离。另外,在放电室138的上方,第二维持电极125的第二透明电极126从纵向障肋135向外突出预定距离,并与第一透明电极123分离到预定间隙以在每个放电室138形成放电间隙。
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可分别设置在两个邻近的纵向障肋135上。即,第一透明电极123设置在奇数障肋135上,第二透明电极126设置在偶数障肋135上,这样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可在纵向障肋135上交替设置。设置在奇数障肋135上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在位于纵向障肋135的两侧的放电室138上方突出,并设置在放电室138;设置在偶数障肋135上的第二透明电极126向位于纵向障肋135的两侧的放电室138突出,并设置在放电室138上。
由于设置在放电室138上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形成方形形状并从纵向障肋135向放电室138突出,所以发生放电的放电室138的区域可被增加,即,横向障肋136之间的间距大于纵向障肋135之间的间距。即,单元像素包括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蓝色可见光的三个放电室138,并且由于单元像素通常形成矩形,所以横向障肋136之间的间距可比纵向障肋135之间的间距大三倍。当横向障肋136之间的间距比纵向障肋135之间的间距大三倍时,由于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在放电室138的上方从纵向障肋135向外突出,所以发生放电的区域可比在传统技术中发生放电的区域大,传统技术为,透明电极分别从横向障肋向放电室突出。因此,可执行低压驱动,可提高光亮度。
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由如氧化铟锡(ITO)的透明材料制成,使得不中断从荧光体层137发射的可见光穿过上基板111的透射。
具有预定曲率的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凹进到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边缘,从而形成放电间隙。因此,在第一透明电极123的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第二凹进部分126a之间形成长间隙(Lg),在没有形成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之间形成比Lg窄的短间隙(Sg)。由于在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上形成的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将放电间隙分成长间隙(Lg)和短间隙(Sg),所以放电可被集中到中心部以使放电稳定,并且由于除了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外的端部形成短间隙(Sg)能够降低放电的初始电压,因此提高放电效率。即,维持放电始于短间隙(Sg)并向长间隙(Lg)和整个放电室138扩散。
具有上面结构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分别连接到第一汇流电极124和第二汇流电极127。因此,第一汇流电极124和第二汇流电极127将从驱动单元供给的电压施加到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这样,为了改善由具有相对低的导电性能的ITO(氧化铟锡)制成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电阻性能,第一汇流电极124和第二汇流电极127可由具有高导电性能的金属,如Ag或Au制成。为了吸收外部光和提高对比度,第一汇流电极124和第二汇流电极127的每个还可包括黑色层,并且该黑色层可由Ru、Co或Mn制成。
第一汇流电极124包括与纵向障肋135交叉的第一基部124a和从第一基部124a向第一透明电极123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24b,并与第一透明电极123连接。另外,第二汇流电极127包括与纵向障肋135交叉的第二基部127a和从第二基部127a向第二透明电极126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27b,并与第二透明电极126连接。
为了提高面板100的孔径比,第一基部124a和第二基部127a可被设置在非放电区域上方的横向障肋126上。例如,参考图4,当每个横向障肋136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一横向障肋136a和第二横向障肋136b时,一对维持电极121的第一基部124a和另一对维持电极121的第二基部127a可被分别设置在第一横向障肋136a和第二横向障肋136b处。
为了提高面板100的孔径比,从第一基部124a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24b被设置在已设置了第一透明电极123的纵向障肋135上,从第二基部127a延伸的第二连接部127b被设置在已设置了第二透明电极126的纵向障肋135上。另外,第一连接部124b和第二连接部127b能穿过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中心部延伸到该第一透明电极123和该第二透明电极126的边缘,当第一连接部124b和第二连接部127b具有黑色层时,这种构造是所希望的,因为由于外部光可以被黑色层吸收从而提高对比度。然而,第一、第二连接部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如果第一、第二基部分别连接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则第一、第二连接部可以有任何结构。
另外,在其上被设置了红色荧光体层的放电室138作为红色子像素;在其上被设置了绿色荧光体层的放电室138作用为绿色子像素;在其上被设置了蓝色荧光体层的放电室138作为蓝色子像素。由于该红色、绿色、蓝色子像素构成单元像素,因此每个单元像素可以通过三种基色的组合表示不同颜色。
更具体的讲,由于从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发射的红色、绿色、蓝色光的每个亮度被分成多个级,例如,256等级,因此通过被分别分成256个等级的红色、绿色、蓝色光的组合的各个单元像素表示16,770,000种颜色。
红色荧光体层由如Y(V,P)O4:Eu的荧光体材料制成,绿色荧光体层由如Zn2SiO4:Mn或YBO3:Tb的荧光体材料制成,蓝色荧光体层是由如BAM:Eu的荧光体材料制成。由于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由具有不同特性的荧光体材料制成,因此,从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发射的红色、绿色、蓝色光的最大发射亮度互不相同。
当红、绿、蓝色光的最大发射亮度互不相同时,由于具有最低最大发射亮度的颜色导致单元像素的最大发射亮度降低,并且当红色、绿色、蓝色光的每个亮度分别处于最大发射亮度时,通过结合这三色可以获得具有低色温的浅红色成分的白光。
为了提高单元像素的最大亮度并获得具有高色温的白光,维持电极对121可具有图5中示出的结构。
参考图5,发生放电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部分在每个放电室138中不同地形成,所述部分是设置在放电室138上方的部分。即,设置在具有最低最大亮度的荧光体层上方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部分比设置在其它颜色的荧光体层的上方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区域。通过加宽平行于纵向障肋135延伸方向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可容易控制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放电区域。根据这个结构,可提高具有最低最大亮度级的荧光体层的最大亮度,因此,可提高单元像素的最大亮度并获得具有高色温的白光。
如上所述,激发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所需要的寻址电压的容限可根据荧光体材料特性之间的差异而改变。寻址电压的容限为能被用来维持稳定的放电操作的寻址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当具有最小寻址电压容限的荧光体层的寻址电压容限增加时,寻址放电能被稳定地执行,从而,设置在具有最小寻址电压容限的荧光体层上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部分可形成具有比设置在其它颜色荧光体层上的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部分更大的区域。
现在将要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100的操作。
当在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132之间施加寻址电压时,发生寻址放电,该扫描电极是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之一,并且发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室138是通过寻址放电选择的放电室138。在寻址放电操作之后,对设置在被选择的放电室138上方的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交替地施加维持电压,并在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之间发生维持放电。维持放电从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之间的短间隙(Sg)开始,一直到长间隙(Lg),并被逐渐扩散直到整个放电室138。由维持放电激发的放电气体的能级变低,从而发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在放电室138中形成的荧光体层137,被激发的荧光体层137发射可见光以显示图像。
图6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图6是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透视图,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的剖视图,图8是设置在放电室上方的图6的维持电极对的平面图。由于附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6至图8,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200中,在产生维持放电的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浮置电极240。
更详细地讲,浮置电极240被埋藏在上介电层112中,并能被设置在放电室138中心的上方。另外,浮置电极240被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123的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透明电极126的第二凹进部分126a之间,并与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分离。例如,浮置电极240可被制成与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因此能形成与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近似的曲率以与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分开固定的间距。即,当第一凹进部分123a和第二凹进部分126a从第一透明电极123和第二透明电极126之间的中心形成预定半径时,浮置电极240可被制成圆形薄片。但是,浮置电极240的形状不限于此例。
为了不干涉从荧光体层137发射的可见光穿过上基板111的透射,浮置电极240可由如ITO(氧化铟锡)的材料制成。由于没有对浮置电极240施加额外电压,所以通过对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施加电压,在浮置电极240上形成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可为施加到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的电压之间的中间值。
当在浮置电极240上形成感应电压时,由于在放电室中的引火粒子活跃地移动并促使带电粒子的形成,因此,可有效地执行放电。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和传统技术的比较,当对面板施加相同的电压时,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在低压操作,或可获得高亮度的图像。另外,可将在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之间产生的维持放电最大化,并将在扫描电极的和寻址电极132之间的寻址放电最大化,该扫描电极为第一维持电极122和第二维持电极125之一。
另外,为了提高每个单元像素的最大发射亮度、获得具有高色温的白光、并确保寻址电压的容限足够稳定地执行寻址放电,维持电极对121可形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在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从放电室上方的纵向障肋向外突出,以在其间形成放电间隙,所以放电区域可改进为比传统技术的放电区域大,从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以低压驱动并提高亮度。另外,由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从放电室上方的纵向障肋向外突出,所以易于控制放电区域的尺寸,从而增加发射亮度和色温,并充分确保寻址电压的容限。另外,由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包括长间隙部分和短间隙部分,并且浮置电极可被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因此可确保放电稳定性并提高放电操作的效率。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中的形式和细节做出各种修改。
本申请参照2004年8月13日和2004年8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正式分配的序号为第10-2004-0063767号和第10-2004-0065884号的“PLASMA DISPLAY PANEL”,并要求它们的优先权,并将它们包含在本申请中。

Claims (23)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上基板;
在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上介电层;
与所述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
在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下介电层;
设置在所述下介电层中并分隔开的多个寻址电极;
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包括在所述寻址电极之间延伸并与所述寻址电极平行且分隔开的纵向障肋的多个障肋;
在设置在所述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中形成的荧光体层;
在所述上介电层中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包括: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在相邻的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的上方分别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形成放电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的第一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汇流电极;
所述第二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以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形成放电间隙的第二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汇流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纵向障肋之一的两侧的放电空间的上方,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与所述障肋之一邻近的纵向障肋的两侧的放电空间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汇流电极包括:与所述纵向障肋垂直延伸的第一基部,和从所述第一基部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汇流电极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障肋延伸的第二基部,和从所述第二基部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障肋还包括横向障肋,该横向障肋垂直于所述纵向障肋延伸并相互分离,所述第一、第二基部单独设置在相互邻近的所述横向障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所述横向障肋包括分隔开的第一横向障肋和第二横向障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单独设置在所述纵向障肋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延伸至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的边缘并经过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中心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每个第一、第二汇流电极包括黑色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分别发射第一彩色光、第二彩色光和第三彩色光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彩色荧光体层,并且设置在具有最低最大亮度级的所述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在其它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荧光体层包括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蓝色光的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层,并且设置在具有最低寻址电压容限的所述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比设置在其它荧光体层上方的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部分的面积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所述放电间隙的凹进部在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形成,所述凹进部形成长间隙,并且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剩余部分形成比长间隙短的短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凹进部具有预定的曲率。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上介电层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保护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维持电极之一作为公共电极,另一个作为扫描电极。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横向障肋之间的间距可比纵向障肋之间的间距大三倍。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浮置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形成所述放电间隙的凹进部在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的边缘形成,并且在所述第一、第二凹进部之间设置所述浮置电极。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凹进部有预定的曲率,所述浮置电极在所述第一、第二凹进部分的所有位置处与所述第一、第二凹进部分距离均匀距离地形成。
20.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与所述第一基板邻近的第二基板;
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下介电层;
设置在所述下介电层中并分隔开的多个寻址电极;
设置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包括在所述寻址电极之间延伸并与所述寻址电极基本平行且分隔开的纵向障肋的多个障肋;
在设置在所述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中形成的荧光体层;
在所述上介电层中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包括: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在相邻的纵向障肋之间的放电空间的上方分别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形成放电间隙。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维持电极对上,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而在第一、第二透明电极间形成放电间隙,在所述第一、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所述放电间隙包括长间隙部分和短间隙部分,在第一、第二透明电极之间设置浮置电极。
2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上基板;
在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上介电层;
与所述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
在所述下基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下介电层;
设置在所述下介电层中并分隔开的多个寻址电极;
限定放电空间的多个障肋,包括相互分离的纵向障肋,和在相同平面上延伸、相互分离并与所述纵向障肋垂直以限定放电空间的横向障肋,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的所述多个障肋;
在所述上介电层中设置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每对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预定距离而在每个放电空间形成放电间隙的第一维持电极和第二维持电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的第一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汇流电极;
所述第二维持电极包括在所述放电空间上方从所述纵向障肋向外突出以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形成放电间隙的第二透明电极和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汇流电极;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纵向障肋之一的两侧的放电空间的上方,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与所述纵向障肋之一相邻的纵向障肋的两侧的放电空间的上方;
所述第一汇流电极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障肋延伸的第一基部,和从所述第一基部向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延伸并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汇流电极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障肋延伸的第二基部,和从所述第二基部向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CNB2005100904596A 2004-08-13 2005-08-15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63767 2004-08-13
KR1020040063767A KR100615239B1 (ko) 2004-08-13 2004-08-13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0040065884 2004-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4701A true CN1734701A (zh) 2006-02-15
CN100573792C CN100573792C (zh) 2009-12-23

Family

ID=3607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045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3792C (zh) 2004-08-13 2005-08-15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615239B1 (zh)
CN (1) CN10057379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0208B1 (ko) 2009-11-13 2011-06-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14981A (ko) 2006-02-16
KR100615239B1 (ko) 2006-08-25
CN100573792C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1257A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7482754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835176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179393C (zh) 平板显示器
CN1700391A (zh) 等离子体显示平板
CN192907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01442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US20060152157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7347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815673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97116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88547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60119267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783399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60001611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443098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first and second phosphor layers respectively on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 surfaces
CN1694211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KR10058194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519726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308990C (zh) 交流型等离子显示面板
KR10061532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2599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81958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CN1848357A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761017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