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26518A -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26518A
CN1726518A CNA2003801064439A CN200380106443A CN1726518A CN 1726518 A CN1726518 A CN 1726518A CN A2003801064439 A CNA2003801064439 A CN A2003801064439A CN 200380106443 A CN200380106443 A CN 200380106443A CN 1726518 A CN1726518 A CN 1726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coil
current transformer
planar
planar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80106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莱昂·萨尔特斯夫
沃洛季梅·巴尔丘夫
谢尔吉·安德罗休克
德米特拉·巴伊登
维塔利·格日博夫斯基
叶夫根尼·亚沃罗夫斯基
根纳季娅·加波伊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hcode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shcode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hcode Co Inc filed Critical Cashcode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26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6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4Test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thereof, e.g. by detection of magnetic impri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 G01D5/20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by influencing the mutual indu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9/00Fixed 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9/04Transformers or mutual inductances suitable for handling frequencies considerably beyond the audio range
    • H01F19/08Transformers having magnetic bias, e.g. for handling pul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7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a special conductive pattern, e.g. flat spi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1/00Variable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1/02Variable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of the signal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e.g. variometers
    • H01F21/06Variable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of the signal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e.g. variometers by movement of core or part of core relative to the windings as a wh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测单据安全特性的平面感应传感器(100),票据具有变化的磁性和/或导电属性,传感器是多层印刷电路板设计。该传感器包括有螺旋式初级线圈(8)、(9)及印刷电路板相邻层中的单匝或是若干匝的次级线圈(10)的平面变流器,变流器的次级线圈与处于传感器感测边缘的工作线圈(104)相连。工作线圈可用外部导线形成且可以并入变流器的印刷板中。在用磁性或导电材料制造的安全元件移经传感器的感测边缘时,感应传感器的电感将会发生变化。在优选实施例中,在验证器通道相对侧放置两个具有单独的相关电子电路的感应传感器。通过对来自传感器的两个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对信号进行校正以减小改变安全单据与各传感器间的距离所导致的偏差。

Description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在平面感应传感器的有效部分附近传递的磁性及导电性元件进行检测的感应传感器。这种平面感应传感器尤其适合那些用于对诸如钞票之类的具有磁性或导电性安全元件的单据可靠性进行验证的验证设备。
背景技术
对诸如钞票之类的安全单据来说,其中有很多单据包括不同的安全元件,这些安全元件包括安全染料、安全墨水以及安全线。这些安全元件通常具有可以检测的磁和(或)导电属性。有时候,仿造单据会在那些可信单据不具有磁属性的区域中具有磁属性,由此可以通过测量这些元件及位置来确定钞票是否真实。
目前存在多种类型的感应传感器,这些感应传感器能够检测单据的磁和导电属性。在将一个具有磁或导电属性的单据移经感应传感器时,它会导致感应传感器中作为电感的感应及放大因数改变。与感应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电路将会检测感应传感器的属性变化。
大多数感应传感器都包含了用于在测试单据上形成高幅度磁场的铁磁芯。这种磁芯的磁性取决于外部磁场幅度。当感应传感器处于一个具有时变幅度的外部磁场中时,有可能无法区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以及与安全单据传递相关联的信号。而铁磁芯磁导率的广泛散布会导致此类感应传感器的初始电感广泛散布。由于存在这种散布,因此通常需要复杂的电子电路或单独的调节元件。
在很多感应传感器中,励磁线圈是由线卷构成的,其中在特定线圈架上包含了很多线匝。制造感应传感器的线卷及其他元件的成本很高。即使传感器具有铁氧体磁芯,具有这种线卷的感应传感器往往还是具有广泛散布的电感。
大多数感应传感器都具有用于感测的微小几何邻近区域。在使用这种感应传感器的验钞机中应用了特殊的机械装置,以便保持钞票与感应传感器非常接近或者直接接触。但是这种装置很可能导致票据堵塞以及感应头高度磨损。
由于在验证通道的相对侧放置了同一感应传感器的两个感应部分,因此某些感应传感器可以在不与票据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提供票据测试。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这两个感应部分是由传送高频信号并且相对较长的导线连接的。并且这些导线将会添加干扰源。
本发明背离了使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线卷和铁磁芯的已接受方法。感应传感器可以用低成本的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构造,它提供了散布范围很窄的感应传感器参数。这个感应传感器可以用不同的分辨率感测区域参数来制造,并且尤其适用于验钞机领域,而不会与纸币相接触。通过使用放置在验证器通道相对侧上的单个相关电子电路,可以对来自这两个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由此减少作为传感器与钞票之间的距离的函数的信号变化。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一种用于感测安全票据中的磁或导电属性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包括:具有与工作线圈相连的次级线圈的平面变流器。该平面变流器是用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制造的,该平面变流器包含螺旋式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其中次级线圈包含在多层电路板的最接近的层中的一个或几个线匝。工作线圈可以在同一个印刷电路板中与变流器合并,由此形成完全完整的感应传感器。在其他结构中,外部导线可用于构成工作线圈。变流器初级线圈中的时变电流会在变流器次级线圈中感生强的时变电流,并且该电流的方向与初级线圈中的电流相反。这些电流在工作线圈中流动,由此在工作线圈的最接近区域中形成测试磁场。在将任何磁或导电性安全元件移经测试磁场时,该元件将会导致感应及放大因数这样的感应传感器参数改变。与感应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电路则允许测量感应传感器的参数变化。
依照另一个方面,一种改进传感器信号相对于(verses)传感器与单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两个处于验证器通道相对侧并具有单独的相关电子电路的平面感应传感器进行调整。通过对来自一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计算用于与来自第二传感器的信号相乘的校正系数。这种方法提高了信号对于第二传感器与测试单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
不同的实施方式包括下列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平面感应传感器可以包括若干个变流器,其中每一个变流器都与自己的工作线圈相连。平面感应传感器可以包括若干个变流器,这些变流器全都连接到共同的工作线圈。变流器的初级线圈可以包括两个螺旋式线圈,该线圈放置在两个最接近次级线匝层相对侧的位置上。在变流器的初级螺旋式线圈的改进几何形状中,将会在线匝之间使用可变距离,其中该距离越大,线匝长度将会越长。此外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改进的初级螺旋式线圈,其中在线匝之间具有恒定的距离并且线匝的宽度是可变的,所述宽度越大,线匝将会越长。变流器的次级线圈可以包括若干个线匝。工作线圈可以包括处于传感器感测边缘附近的一条或几条导线,并且电流只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由此形成的磁性测试区域方向平行于测试单据平面。工作线圈可以包括两条或几条处于传感器感测边缘的导线,其中电流是沿着相反方向流动的,并且形成的测试磁场方向将会垂直于测试单据平面。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一个显示了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示意图,其中包括一个与双线工作线圈相连的变流器,该变流器具有两个处于不同的层的串联初级线圈以及单匝次级线圈;
图1A是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B是感应传感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1C是感应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3是一个显示了平面感应传感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包括一个与单线工作线圈相连的变流器,该变流器具有两个处于不同的层中的串联初级线圈以及一个单匝次级线圈;
图3A是经过修改并具有两个处于不同的层的串联初级线圈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B是经过修改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3C是经过修改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5是一个显示了平面感应传感器的优选结构的示意图,包括与双线工作线圈相连的变流器,该变流器具有三个处于不同的层中的串联初级线圈以及双匝次级线圈;
图6是图5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7是一个显示了另一种平面感应传感器结构的示意图,包括与单线工作线圈相连的变流器,该变流器具有三个处于不同的层中的串联初级线圈以及一个双匝次级线圈,而工作线圈则包含了处于不同的层中的前部并行导线;
图8是图7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9是显示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三种变体的示意图;
图10是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单侧应用的透视图;以及
图11是用于提高来自与平面感应传感器相关联的电路的信号幅度相对于传感器与测试单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的平面感应传感器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100包括多层印刷板1以及双线连接器2。这个传感器具有接近多层印刷板1的前沿3的活性区。多层印刷板1包括四个活性层4、5、6和7,所述活性层是用玻璃纤维复合分离介电层19、20和21分离的。图1A、1B和1C中显示的所有孔洞都具有内部金属喷镀,由此允许在与相应孔洞相关联的活性层4、5、6和7中的导线之间进行连接。
在活性层4、5和6中,存在一个变流器102,它是用两个串联的初级螺旋式线圈8和9以及一个次级单匝线圈10构成的。该变流器的次级线圈10与导线11和12所构成的工作线圈104相连。工作线圈的导线11和12处于与多层印刷板1的感测边缘3最为接近的邻近区域中。
箭头13和14分别显示的是变流器的串联初级线圈8和9中的交流电的瞬时方向。源于初级线圈电流的交变磁场会在变流器的次级单匝线圈两侧产生经过放大并与直流电相类似的电流,其中该电流的瞬时方向是用箭头15显示的。对处于感应传感器工作频率的次级线圈的材料而言,当次级线圈材料厚度是至少一个表层的时候,上述情况将会发生。表层厚度是频率和材料电导率的函数,在工作频率增大以及材料电导率降低的时候,表层厚度将会更小。在印刷电路板技术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铜,并且对铜来说,在10MHz的工作频率,表层厚度约为25μm。在确定感应传感器的工作频率下限时,应该考虑到这些计算。薄的分离层37和33可以用于提高变流器的效率。在这里可以使用厚度为0.1mm的标准分离层来实现这个目的。变流器的次级线圈与工作线圈相连,其中所述工作线圈是由两条导线11和12构成的。该工作线圈包含两条与次级线圈10相连的导线11和12,并且通过对所述次级线圈10进行调整,可以使电流沿着图1中通过箭头16和17显示的相反方向流动。工作线圈的导线11和12位于与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3最接近的邻近区域。导线11与12之间的距离则是由分离层20和21的厚度的总和决定的。箭头18显示的是由工作线圈形成的测试磁场的瞬时方向。测试磁场的方向处于印刷电路板1的平面以内,并且垂直于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3。
在选择工作线圈的导线11和12之间的间距时,应该对几个因素加以考虑。在经由感测边缘3的邻近区域来传递测试单据的磁性或导电性安全元件时,测试磁场的幅度越高,传感器电感的相对变化也就越大。这种电感的相对变化表征的是感应传感器的灵敏度。在与感测边缘3最接近的邻近区域中,随着工作线圈导线11与12之间距离的缩小,测试磁场的幅度将会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导线11与12之间距离的增大,感测边缘3的活性邻近区域将会缩小,此外,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3与票据之间的距离也会减小。由此可以改进对于安全元件的检测。传感器辨别测试单据上的分离安全元件的分辨率同样依赖于导线11与12之间的距离。当导线11与12之间的距离减小的时候,传感器的分辨率将会增加。此外,如果钞票上的安全元件间隔很小,那么必须使得导线非常紧凑。因此,导线11与12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特殊的应用。特别地,对图1所示的传感器而言,其导线11与12之间的间距为1.5mm,如果传感器感测边缘3与测试票据之间的距离小于1.5mm,那么该传感器可以对分辨率约为2mm的美国钞票上的磁性墨水进行检测。这种传感器可以用在验钞机中,而不用与票据直接接触,此外,无论钞票怎样摆动,该传感器都能检测安全元件。
如图1所示,感应传感器的工作线圈以及变流器的次级线圈都与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相连。该连接是降低感应传感器的电容灵敏度所必需的。当与传感器感测边缘最为接近的传感器元件存在较大频率电压的时候,这种灵敏度将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钞票及其导电元件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元件与其他元件组之间的电容,其中包括感应传感器元件以及相关电子电路的元件。这种影响会导致很难区分来自相关电路的信号以及与钞票的磁性安全元件相关联的信号。通过将工作线圈与初级线圈末端相连,可以使感应传感器连接器2的导线A和B相异。导线A应该与相关电子电路的公共导线相连。此外还存在另一种在相关电子电路设计中提供更多能力的可能性,其中在所述设计中,工作线圈与变流器的初级线圈没有任何连接。并且工作线圈是单独连接到公共导线的。在这种情况下,当变流器的工作线圈与初级线圈之间禁止存在任何直流耦合的时候,这时应该使用经由电容器的交流连接。
图2显示的是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感应传感器的等价电子电路。变流器初级线圈包括与感应传感器的连接器2相连的两个串联线圈8和9。变流器的次级线圈10则与导线11和12所构成的工作线圈相连。此外,工作线圈还与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以及传感器连接器2的管脚A相连。
为了避免影响到传感器上的外部磁场,包括连接器2在内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所有元件都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任何铁磁材料的磁导率都取决于外部磁场幅度。通过在感应传感器中应用这种材料,可以使传感器电感依赖于外部磁场幅度。当外部磁场随时间改变的时候,这种影响是不需要的。这种场可以感应来自相关电路的时变信号,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信号与票据安全元素所感应的信号是无法区分的。
对图1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而言,其工作频率是从几兆赫兹到几十兆赫兹。其下限由变流器操作效率来定义。而上限则未明确定义,但是可以将其作为传感器结构的可能谐振频率来进行估计。
在平面感应传感器中使用的传导材料应该具有尽可能最小的电阻。这个需求对减小工作频率范围下限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它提高了感应传感器的电感的放大因数。出于同样理由,在这里应该使用具有厚金属层的印刷电路板材料。如果在常规的印刷电路板技术中使用铜这样的低比电阻材料,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此外在感应传感器的结构中还可以使用其它的低比电阻系数材料,例如铝或银。
通过去除螺旋式线圈9以及只使用螺旋式线圈8,可以实现图1所示的平面感应传感器的一种变体。对高频操作而言,这种结构的变流器并不是最佳的,但是具有这种变流器的传感器将会具有较低的频率下限。
图3显示了另一种感应传感器,其与图1所示的感应传感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工作线圈的结构。除了工作线圈和测试磁场方向之外,该传感器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工作的。该传感器包括具有双线连接器23的多层印刷电路板22。这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具有三个安装在电介质基底39上的活性层25、26以及27,并且这些活性层是由介电层37和38分离的。变流器包括分别位于活性层25、26和27中的两个串联的螺旋式初级线圈28和22以及单匝的次级线圈30。变流器线圈中的瞬时电流方向是由箭头32、34和33显示的。图3所示的传感器与图1传感器的主要区别是具有一个由导线31构成的工作线圈。该导线接近于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24。箭头35显示了这条导线中的瞬时电流方向。这个电流会在最接近传感器感测边缘24的邻近区域感生一个测试磁场,其方向由箭头36显示。这个测试磁场的方向垂直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22的平面并处于测试票据平面中。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取决于感测边缘与测试票据之间的距离。因此,与图1的传感器相比,该传感器的精度相对较低。
图4显示的是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感应传感器的等价电子电路。图4中的所有单元编号与图3都是对应的。变流器的初级线圈包括两个与感应传感器的连接器23相连的串联线圈28和29。变流器的次级线圈30与导线31所构成的工作线圈相连。工作线圈与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以及传感器连接器23的管脚A相连。
图5显示的是另一种具有更复杂的变流器结构的感应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多层印刷板40以及双线连接器41。图5所示的所有孔洞都具有内部金属喷镀,以便在与相应孔洞相关联的活性层43,44,45,46,47以及48中的导线之间进行连接。该传感器具有一个靠近多层印刷板40的边缘42的活性区。该传感器与图1的传感器是类似的,其不同之处在于改进了变流器结构。在本范例中,变流器包括三个处于不同层44、46和48的初级线圈49、50和51。并且所有这些初级线圈都是串联的。箭头54、55和56显示了这些初级线圈中的瞬时电流方向。变流器的次级线圈处于印刷电路板的层45和47中,并且包含了两个串联线匝52和53。该传感器的工作线圈是在印刷电路板40的感测边缘42的附近由层43和48中的导线60和61构成的。并且这些导线与变流器是串联的。如箭头61和62所示,工作线圈导线中的瞬时电流具有相反的方向。工作线圈所感生的测试磁场的瞬时方向是用箭头63显示的,该方向处于印刷电路板40的平面并且垂直于感测边缘42。所有活性层43、44、45、46、47和48都是用玻璃纤维复合分离介电层64、65、66、67以及68分离的。层64、65、66和67的厚度应该与实际用于变流器有效操作的厚度一样薄。导线59和60之间的距离则是由分离层64、65、66、67以及68的厚度总和决定的。
图6显示了具有图5所示结构的感应传感器的等价电子电路。变流器的初级线圈具有与感应传感器的连接器41相连的三个串联线圈49、50和51。变流器的次级线圈是由两个与工作线圈相连的串联单匝线圈52和53构成的。该工作线圈包含两条串联导线61和62。
图7显示的是另一种感应传感器,其变流器与图5所示的变流器相类似。该传感器包括多层印刷板69以及双线连接器70。图7所示的所有孔洞都具有内部金属喷镀,以便在与相应孔洞相关联的活性层72、73、74、75、76以及77中的导线之间进行连接。该传感器具有靠近多层印刷板69的边缘71的活性区。并且该传感器与图3所示的传感器是类似的,但是它具有改进的变流器和工作线圈结构。变流器包含处于不同的层73、75和77中的三个初级线圈78、79以及80。并且所有这些初级线圈都是串联的。箭头87、88和89显示了初级线圈中的瞬时电流方向。变流器的次级线圈位于印刷电路板的层74和75,它包含了两个串联线匝81和82。该传感器的工作线圈是在印刷电路板69的感测边缘71的附近通过层73、74、75和76中的导线83、84、85和86构成的。并且这些导线并行连接到变流器。工作线圈导线中的瞬时电流具箭头92、93、94和95所示的方向。对工作线圈感生的测试磁场而言,其瞬时方向是用箭头96表示的,该方向垂直于印刷电路板69的平面并与感测边缘71平行。所有活性层72、73、74、75、76以及77都是使用玻璃纤维分离介电层97、98、99,100和101分离的。层97、98、99以及100的厚度应该与实际用于变流器有效操作的厚度一样薄。层101的厚度则是无关紧要的。
图8显示的是具有图7所示结构的感应传感器的等价电子电路。变流器的初级线圈具有三个与感应传感器的连接器70相连的串联线圈78、79和80。变流器的次级线圈至少具有与工作线圈相连的串联单匝线圈81和82。工作线圈则包含了四条并联导线83、84、85和86。
对感应传感器设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将磁场能量集中在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附近。传感器中其他部分中的磁场应该减至最小。如果将这个要求应用于图1、3、5和6所显示的传感器,则意味着将变流器附近的磁场减至最小。从图1、3、5和6中可以看出,在变流器的初级和次级线圈中,电流具有相反的方向。这个事实导致在变流器附近对关联于这些电流的磁场进行补偿。变流器的效率取决于分离层厚度、导线材料属性及其厚度以及选定的工作频率。此外还存在着某些影响到变流器质量的几何结构方面。所有次级线圈都应该由初级线圈所覆盖。在未曾激励最邻近区域中的初级线圈线匝的情况下,次级线圈中的任何部位中的电流都会在其邻近区域感生没有得到补偿的磁场。此外,借助于变流器初级线圈的正确的几何结构,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变流器。
图9显示的是变流器的三种初级线圈。螺旋式线圈102具有恒定的线匝宽度,并且线匝之间的距离也是恒定的。为了充分补偿这种线圈中的电流所感生的磁场,有必要在变流器的次级线圈中均匀分布电流密度。但是这种电流分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意味着次级线圈内部和外部边缘上的电流会在次级线圈末端产生不同的电压幅度。因此,对线圈102所进行的补偿只在线圈的中间线匝的区域中实现。对变流器结构而言,当内部和外部线匝长度略微不同的时候,应用这种线圈是非常合理的。图9显示的螺旋式线圈103和104的结构允许在变流器的所有邻近区域中进行补偿。线圈103具有恒定的线匝宽度,而线匝之间的距离则是可变的,在线匝长度增加时,线匝的宽度将会更大。对线圈104而言,其线匝之间的间距是恒定的,但是这些线匝的宽度则是可变的,随着线匝长度的增大,线匝宽度也会更大。对该线圈而言,线圈103和104的可变参数将使得变流器次级线圈中的激励电流分布最佳。
此外还存在那些用于对来自感应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的已知电子电路。这些电子电路将会转换可用信号中的感应传感器的电感变化,其中举例来说,所述变化与电压或是具有依赖于这种变化的频率的交流电压变化成比例。这种电路可以放置在感应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上,由此形成一个完全集成的磁通道。此外也可以将相关电子电路置于印刷电路板上。
图10显示的是在票据验证器中实施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单侧应用。在这个应用中,感应传感器105放在票据移动平面的一侧。感应传感器的印刷电路板平面则垂直于测试票据108的平面。而感应传感器的感测边缘则处于与票据108所要行进的路径最接近的邻近区域。票据108的运动方向是用箭头109显示的。电子电路106形成一个作为感应传感器105的电感变化函数的信号。对这个信号所进行的分析是由微控制器107完成的。图10所示的单侧应用只分析了票据的一个轨迹。如有必要,在票据路径附近也可以放置几个感应传感器,以便分析多种票据轨迹。对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应用而言,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中可以形成多个传感器。所有相关电子电路还可以处于印刷电路板上,由此形成完整的多通道磁传感器部件。
对图10所示的单侧应用而言,其主要缺陷在于信号幅度取决于票据与感应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使用那些用于在票据与传感器之间保持恒定距离的机械装置,那么只对安全元件是否存在进行检测,并且只能对诸如磁和导电属性之类的安全元件特征进行评估。
图11显示的是平面感应传感器装置,其中即使在验证器通道中的单据发生摆动的情况下,该装置也可以顾及信号相对于传感器与票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该装置包括两个具有单独的相关电子电路112和113的平面感应传感器110和111,它们以彼此直接相对的方式放置在验证器通道的相对侧上。微控制器114对来自这两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箭头115则显示了票据的移动方向。如果传感器110与111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个传感器各自的灵敏度都是已知的,那么对来自各个传感器的信号而言,其幅度之间的瞬时比值表征了测试安全元件在同一时刻处于两个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对连带了信号相对于传感器与测试安全元件之间距离的已知功能依赖性的位置信息而言,无论票据在验证器通道中是否摆动,它都允许计算真实的信号振幅。由于印刷电路板技术可以高度再现平面感应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因此可以对这个具有很多条件的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其中举例来说,所述参数可以是依赖于传感器与测试安全元件之间距离的灵敏度和功能。
虽然在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或附加权利要求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实行多种变化。

Claims (59)

1.一种感应传感器,包括多层印刷电路以及一个感测元件,所述印刷电路包括在其上具有初级线圈的第一层以及在其上具有次级线圈的第二层,所述初级线圈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重叠放置,以便在所述次级线圈中感生一个响应电流,所述感测元件电连接到所述次级线圈,以便与之形成一个闭合环路,所述感测元件集中所述次级线圈的响应电流,并且促使感测元件对在所述感测元件附近的材料的磁或导电属性变化所引发的电感和电导率变化做出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测元件邻近所述传感器边缘,并且包括串联的第一和第二重叠延长导体部分,这些导体部分在其间定义了一个对在所述边缘附近出现的电感及电容变化敏感的测量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测元件是所述印刷电路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延长导体部分是在所述印刷电路的一层上提供的,并且所述第二延长导体部分是在所述印刷电路的不同的层上提供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次级线圈是单匝线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单匝的宽度很大,由此通常与所述初级线圈相重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两个处于所述印刷电路的不同层中的初级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初级线圈用包含所述次级线圈的层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测元件是由连接到所述次级线圈的外部导体定义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应传感器与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感应传感器相结合,并且其中所述传感器是在共同的印刷电路上提供的。
11.一种用于感测磁性和导电性安全结构的平面感应传感器,所述平面感应传感器包括一个多层印刷电路,该电路具有变流器和工作线圈,所述变流器包括在所述印刷电路的一层上提供的平面螺旋式初级线圈,而在印刷电路板的相邻层中则提供了相关的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次级线圈协同工作,以便在所述次级线圈中感生强的响应电流,所述次级线圈与工作线圈相连,在安全结构移经所述工作线圈的时候,所述工作线圈将会形成响应于安全结构中的磁或导电属性变化的测试磁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和工作线圈处于相同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工作线圈是用所述多层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制导体形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位于多层印刷板的相邻层上的次级线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所述电路板的不同层中的串联初级线圈,其中所述层是用包含变流器的所述次级线圈的层分离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不同层中的并联初级线圈,其中所述层是用包含所述次级线圈的层分离的。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宽度恒定并且线匝之间距离恒定的初级线圈。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宽度恒定并且线匝之间距离可变的初级线圈,所述距离随所述线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间距离恒定并且线匝宽度可变的初级线圈,所述宽度随所述线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包括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电流方向的导线。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的一个点连接到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应传感器包括若干个变流器,每一个变流器都连接到一个单独的工作线圈。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包括与平面感应传感器关联的电子处理电路,该电路安装在所述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上。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在一个印刷电路板的不同位置合并了若干个具有相关电子电路的平面感应传感器。
24.一种考虑平面感应传感器信号相对于平面感应传感器与测试单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的方法,包括:在实际彼此相对的验证器通道的相对侧上放置平面感应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每一个传感器都具有单独的相关电子处理电路,并且所述电子处理电路感测相关感应传感器的电感的任何变化;以及对微控制器进行编程,以便使用来自关联于第二感应传感器的电子处理电路的信号幅度来计算校正系数,从而与来自关联于第一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子处理电路的信号相乘。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与每一个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处理电路是以不同的相应频率来工作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与每一个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电路具有相同的频率以及恒定的相移。
27.一种验钞机,包括钞票评估通道,用于移动所述钞票通过所述评估通道的传送装置,至少一个感应传感器,其放置在所述评估通道一侧,以便在钞票移动经过所述至少一个感应传感器的时候,感测钞票的磁性和导电属性变化;所述至少一个感应传感器包括一个多层印刷电路以及一个感测元件,所述印刷电路包括其上具有初级线圈的第一层以及其上具有次级线圈的第二层,所述初级线圈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重叠放置,以便在所述次级线圈中感生响应电流,所述感测元件电连接到所述次级线圈,以便与之形成一个闭合环路,所述感测元件集中所述次级线圈的响应电流,并且在将钞票移经所述感测元件的时候,使感测元件对由钞票的磁性或导电属性改变所引发的电感及电导率变化做出响应。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验钞机,该验钞机具有至少两个感应传感器,其中一个感应传感器位于钞票评估通道的一侧,以及所述另一个感应传感器位于评估通道的相对一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验钞机,其中所述感应传感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于处理其信号的单独的电子电路。
30.一种用于感测磁性和导电性安全结构的平面感应传感器,所述平面感应传感器包括使用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制造的平面变流器和工作线圈,所述变流器包括与印刷电路板的最接近层中的平面次级线圈相关联的平面螺旋式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在所述次级线圈中感生强的响应电流,所述次级线圈连接到工作线圈,所述工作线圈在磁性和导电性安全结构上形成测试磁场。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是使用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制造的,并且所述工作线圈是用外部导线形成的。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和工作线圈位于相同一个多层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工作线圈是用所述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印制导线构成的。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和一个次级线圈,这两个线圈位于多层印刷电路板的最接近的层中。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不同层中的串联初级线圈,这些层是由变流器的次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不同层中的并联初级线圈,这些层是用变流器次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以上的串联初级线圈,这些初级线圈处于不同的层,并且这些层是用变流器的次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以上的串-并连接的初级线圈,这些初级线圈处于不同的层,并且这些层是用变流器次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3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以上的串-并连接的初级线圈,这些初级线圈处于不同的层,并且这些层是用变流器次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3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或多个具有单独引出管脚的初级线圈。
40.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处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一层中的单匝次级线圈。
4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处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一层中的两个或多个线匝的次级线圈。
4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不同层中的串联次级线圈,其中所述层是用变流器初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4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处于不同层中的并联次级线圈,其中所述层是用变流器初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4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包括两个以上的次级线圈,这些线圈串-并连接并处于不同的层中,并且这些层是用变流器初级线圈所在的层分离的。
4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宽度恒定并且线匝之间距离恒定的初级线圈。
4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宽度恒定并且线匝之间距离可变的初级线圈,所述距离随所述线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4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变流器具有线匝之间距离恒定并且线匝宽度可变的初级线圈,所述宽度随所述线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48.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包含一条导线。
49.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包含若干条导线,在这些导线中,电流沿着相同的方向流动。
50.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包含两条或多条具有不同电流方向的导线。
5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的一个点连接到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
5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工作线圈的一端经由电容器连接到变流器初级线圈的一端。
5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所述感应传感器包含若干个变流器,其中每一个变流器都连接到单独的工作线圈。
5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与平面感应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处理电路安装在所述平面感应传感器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上。
5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的不同位置引入若干个平面感应传感器。
5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在一个印刷电路板上引入具有相关电子电路的若干个平面感应传感器。
57.一种考虑平面感应传感器信号相对于平面感应传感器与测试单据之间距离的依赖性的方法,包括:在实际彼此相对的验证器通道的相对侧上放置平面感应传感器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平面感应传感器,其中每一个传感器装置都具有单独的相关电子处理电路,所述电子处理电路感测相关感应传感器的电感的任何变化;以及对微控制器进行编程,以便使用来自关联于第二感应传感器的电子处理电路的信号幅度来计算校正系数,从而与来自关联于第一平面感应传感器的电子处理电路的信号相乘。
58.根据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中与每一个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处理电路以不同的相应频率工作。
59.根据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中与每一个传感器相关联的电子处理电路具有相等的频率以及恒定的相移。
CNA2003801064439A 2002-12-18 2003-12-16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Pending CN17265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414,724 2002-12-18
CA2414724A CA2414724C (en) 2002-12-18 2002-12-18 Induction sensor using printed circu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6518A true CN1726518A (zh) 2006-01-25

Family

ID=3251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801064439A Pending CN1726518A (zh) 2002-12-18 2003-12-16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071685B2 (zh)
EP (1) EP1573686A1 (zh)
JP (1) JP2006510877A (zh)
CN (1) CN1726518A (zh)
AU (1) AU2003287839B2 (zh)
CA (1) CA2414724C (zh)
WO (1) WO200405573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18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感应式检测器的屏蔽双线圈多层组件
CN104075739A (zh) * 2013-03-26 2014-10-01 黑拉许克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至少一个线圈的感应式的传感器装置
CN105405624A (zh) * 2015-11-04 2016-03-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印制电路板电流互感器
CN110809707A (zh) * 2017-06-30 2020-02-18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具有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次级线匝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13544468A (zh) * 2019-03-22 2021-10-22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宽度减小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13544528A (zh) * 2019-03-13 2021-10-22 日本电产理德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值修正系统、系数计算方法以及检测值修正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3038B2 (en) * 2004-03-04 2007-07-10 Dowtech,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circuit boards
DE102005000698A1 (de) * 2005-01-04 2006-07-1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Prüfung von Wertdokumenten
EP1720135A1 (de) * 2005-05-06 2006-11-08 BEB Industrie-Elektronik AG Einrichtung zum Feststellen von Dicken und Dickenvariationen
US7553164B2 (en) * 2005-05-30 2009-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854333B2 (en) * 2005-09-09 2014-10-0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Polar sensor patterns
JP4867480B2 (ja) * 2006-06-01 2012-02-01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検出装置及び鑑別装置
JP4539699B2 (ja) * 2007-09-19 2010-09-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携行物管理ゲート
US8203335B2 (en) * 2008-03-28 2012-06-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ductive proximity switch on a common substrate
EP2350986B1 (en) * 2008-10-03 2016-12-28 Crane Payment Innovations, Inc. Currency discrimination and evaluation
DE102009003815A1 (de) * 2009-04-22 2010-10-28 Wincor Nixdorf International Gmbh Selbstbedienungsgerät
EP2648599A4 (en) * 2010-12-08 2016-09-07 Given Imaging Ltd IN VIVO DEVICE THAT CAN BE MANUFACTURED MAGNETICALLY
JP5899490B2 (ja) * 2011-07-20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20130300529A1 (en) * 2012-04-24 2013-11-14 Cyntec Co., Ltd. Coil struc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US9116179B2 (en) * 2012-12-17 2015-08-25 Covidien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ltage and current sensing
CN105451631B (zh) 2013-08-29 2018-05-18 基文影像公司 用于操纵线圈功率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US9696349B2 (en) 2014-06-26 2017-07-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rrent sensing system
US10281496B2 (en) * 2014-12-02 2019-05-07 Covidien Lp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s and sensors
US10292753B2 (en) * 2014-12-02 2019-05-21 Covidien Lp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s and sensors
US10278764B2 (en) * 2014-12-02 2019-05-07 Covidien Lp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s and sensors
US10527457B2 (en) 2015-02-27 2020-01-07 Azoteq (Pty) Ltd Inductance sensing
DE102015215330A1 (de) * 2015-08-11 2017-02-16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Induktive Sensoren mit Betriebsfrequenz nahe der Resonanz
DE102017001947A1 (de) 2017-02-28 2018-08-30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Magnetische Prüfung von Wertdokumenten
US11664206B2 (en) * 2017-11-08 2023-05-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Arcing protection method and processing tool
JP6992445B2 (ja) * 2017-11-27 2022-01-1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硬貨検知用アンテナおよび硬貨処理装置
US10732206B2 (en) * 2018-04-02 2020-08-04 Abb Schweiz Ag Current sens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11430313B2 (en) * 2018-05-31 2022-08-30 Autronica Fire & Security As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smoke detector
US20200027299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Revolution Retail Systems Llc Metal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I130190B (en) * 2019-06-04 2023-04-05 Lappeenrannan Lahden Teknillinen Yliopisto Lut Position sens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3079A (en) * 1979-04-11 1981-02-24 Amnon Brosh Displacement transducers employing printed coil structures
DE3738455A1 (de) * 1986-11-25 1988-06-01 Landis & Gyr Ag Anordnung zum messen eines flussarmen magnetfeldes
CH689466A5 (de) * 1991-04-26 1999-04-30 Mars Inc Anordnung zum Messen eines Magnetfeldes.
US5466614A (en) * 1993-09-20 1995-11-14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easuring process data
US5614824A (en) * 1995-05-15 1997-03-25 Crane & Co., Inc. Harmonic-based verifier device for a magnetic security thread hav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fer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US6057683A (en) * 1998-02-25 2000-05-02 Cashcode Company Inc. Induction sensor having conductive concentrator with measuring gap
WO2001036904A1 (fr) * 1999-11-18 2001-05-25 Fujitsu Limited Pachymetre
US6382386B1 (en) * 2000-05-22 2002-05-07 Cashcode Company Inc. Eddy-current sensor for coin evaluatio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1183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感应式检测器的屏蔽双线圈多层组件
CN104075739A (zh) * 2013-03-26 2014-10-01 黑拉许克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至少一个线圈的感应式的传感器装置
CN105405624A (zh) * 2015-11-04 2016-03-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印制电路板电流互感器
CN110809707A (zh) * 2017-06-30 2020-02-18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具有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次级线匝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10809707B (zh) * 2017-06-30 2021-07-16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具有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次级线匝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13544528A (zh) * 2019-03-13 2021-10-22 日本电产理德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值修正系统、系数计算方法以及检测值修正方法
CN113544468A (zh) * 2019-03-22 2021-10-22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宽度减小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13544468B (zh) * 2019-03-22 2024-04-16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宽度减小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87839B2 (en) 2008-12-11
US20040130318A1 (en) 2004-07-08
EP1573686A1 (en) 2005-09-14
WO2004055739A1 (en) 2004-07-01
CA2414724A1 (en) 2004-06-18
JP2006510877A (ja) 2006-03-30
CA2414724C (en) 2011-02-22
AU2003287839A1 (en) 2004-07-09
US7071685B2 (en) 2006-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6518A (zh) 使用印刷电路的感应传感器
CN1332174C (zh) 多个方向上的距离的无接触测量设备
CN113424025B (zh) 具有边缘效应补偿的平面线性感应位置传感器
JPS60157003A (ja) 無接触距離測定センサの感度を向上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704714A (zh) 非接触电容传感器和带有双层主动屏蔽的电缆
CN104977547B (zh) 磁场检测装置以及磁性识别装置
JP6593825B2 (ja) 非接触型センサー
CN102981183B (zh) 感应式检测器的屏蔽双线圈多层组件
WO2006074560A2 (en) Eddy-current sensor and magnetic bearing device
CN108535329A (zh) 薄层导电材料的测试装置、表面电阻的测试方法、损伤信息的测试方法
EP1660842A2 (en) Position sensors
CN1275208C (zh) 测量涡流频率的硬币鉴别器
JPWO2003091656A1 (ja) コイン形状検出方法、コイン識別用センサ及びコイン識別装置
CN101688846B (zh) 电感式电导率传感器
CA3165654A1 (en) Electromagnetic sensor for 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fluid and/or a solid compris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CN107430207A (zh) 位置传感器
CN104050748B (zh) 一种磁性导电特征检测传感器
CN1134745C (zh) 感应传感器
JP5034573B2 (ja) 硬貨識別方法および識別装置
JP2000187746A (ja) 硬貨選別装置
CN110018094A (zh) 一种内设磁芯多参数磨粒传感装置
Avila et al. A novel dual modality sensor with sensitivities to permittivity and conductivity
US20240077337A1 (en) Scanning element and inductive position measuring device with this scanning element
Vernon et al. Effects of shielding on properties of eddy current probes with ferrite cup cores
GB2389909A (en) Inductively coupled eddy current prob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