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8893A - 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8893A
CN1718893A CN 200510040998 CN200510040998A CN1718893A CN 1718893 A CN1718893 A CN 1718893A CN 200510040998 CN200510040998 CN 200510040998 CN 200510040998 A CN200510040998 A CN 200510040998A CN 1718893 A CN1718893 A CN 1718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jack
circular arc
knitting needle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409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4538C (zh
Inventor
冯加林
巫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0409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4538C/zh
Publication of CN1718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8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45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453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技术方案是:置于针床上的针槽内,其中包括织针和由挺针片、花型片、选针片和顶针片组成的辅针;所述挺针片或织针下侧设有支承部;所述顶针片置于针槽的底部,织针与挺针片连接,织针前端置于针槽前侧,挺针片置于顶针片上侧花型片下侧,花型片尾端抵在顶针片后部,选针片置于花型片上侧,其上的选针片下片踵可推抵顶针片后端,继而推动花型片自B位置移动至H位置或A位置,使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处于顶针片的前侧或在其上位置。其优点是:在编织同一行线圈时能实现不同的压针密度,使包含本发明装置的编织横机除能编织现有横机所能编织的所有组织外,还能编织现有横机不能编织的组织。

Description

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横机在编织同一行线圈时,压针密度(线圈成圈)是相同的。图1给出的是现有的一种编织横机其针床上一针槽内织针与辅针的组合情况:织针39通过与挺针片40嵌接连为一体,织针39置于针槽15的前侧,挺针片40的尾部支承于针槽15的底部,花型片3置于挺针片40的上侧,选针片4置于花型片3的上侧,其下针踵6可推抵花型片3的尾部,使之由初始的B位移至H位或A位。
编织时,因编织花型的不同,压针密度(线圈成圈的大小)也不同。对于编织横机来讲,整个编织过程是由机头24在针床25上的来回运动来实现的,请参见图2。机头上的各种控制三角通过对挺针片40上的后针踵11的推抵来控制挺针片40的运动,再由挺针片40带动织针39进行编织动作。挺针片40的运动状态还受到选针片4和花型片3的控制,根据横机电脑中设定的程序,通过选针器上的选针摆片17对参与编织的织针进行选择:对于参与编织的织针,其对应选针摆片17处于下位(图1中的实线位置),不与选针齿9接触。此时,选针片4上的选针齿9和前、后针踵7、8露出针槽15,使机头上选针导向三角42得以推抵选针片后针踵8,使其向上,其上的下片踵6推动花型片3至H位,进行成圈编织,请参见图7。对于要进行集圈、移圈等花型编织的织针39,选针摆片17所处的位置与上述的情况相同,只是选针片的下片踵6推动花型片3至A位。对于不参与编织的织针,选针摆片17处于上位(图1中的虚线位置),选针摆片17置于选针齿9的上侧,选针摆片17下压选针齿9,使选针齿9上的前、后针踵7、8被压入针槽15内。此时,花型片上的花型片踵13处于B位置,而在该位置花型片踵13会受到固定压板26的压制,花型片将受到的压制传导到挺针片40上,使挺针片2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导致挺针片40上的前、后针踵10、11沉入针槽15。这样对应的控制三角不能对挺针片40上的前、后针踵10、11进行抵推控制,织针39不进行编织动作。
如上所述,进行成圈编织时,花型片上的花型片踵13处于H位置,此时,挺针片40的前后针踵10、11都露出针槽15,其后针踵11进入由眉毛三角21、成圈三角19和压针三角20组成的走针轨道,在上述三角的推抵下,挺针片40带动织针39完成退圈、垫纱、闭口、套纱、脱圈、弯纱和成圈的一编织动作周期,请参见图3。其中,线圈的成圈大小即压针密度是由压针三角20的斜面长度决定的。由于靠压针三角对挺针片后针踵的单一推抵来实现压针密度控制,且编织每一行线圈时压针三角的斜面长度是不变的,因而织物每一行的压针密度即线圈大小是固定的,这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编织花型的需要,例如,下一行有部分线圈要参与大针距移圈的花型编织,在移圈前该部分线圈需要比同一行其它线圈大些才能使移圈更顺利地进行,并使移圈后的织物更平整。因此,这就提出了在编织同行线圈时,可根据花型编织的需要采用不同压针密度的要求。很显然,如图1所示的这种织针与辅针组合是不可能实现这一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使织针在编织一排线圈时,能对相邻线圈实现不同压针密度的一种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置于针床上的针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织针和由挺针片、花型片、选针片和顶针片组成的辅针;所述挺针片或织针下侧设有支承部;所述顶针片置于针槽的底部,织针与挺针片连接,织针前端置于针槽前侧,挺针片置于顶针片上侧花型片下侧,花型片尾端抵在顶针片后部,选针片置于花型片上侧,其上的选针片下片踵可推抵顶针片后端,继而推动花型片自B位置移动至H位置或A位置;花型片在B位置时,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处于顶针片的前侧,挺针片受压弹性弯曲变形时,其上的前针踵和后针踵都沉入针槽;花型片在A位置时,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支承在顶针片上,挺针片受压弹性弯曲变形时,其上的后针踵沉入针槽,前针踵露在针槽外。
所述挺针片的前部是一弹性杆,弹性杆前端有一全圆弧嵌接部,其后端下侧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后侧设有勾结槽;所述织针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其后部设有与全圆弧嵌接槽连通的开放式斜槽,在开放式斜槽上侧设有连接勾;上述挺针片和织针通过嵌接部和嵌接槽实现嵌接,挺针片上的弹性杆能以全圆弧嵌接部与全圆弧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斜槽的所夹角度内转动,挺针片上的勾结槽随上述转动脱离或插入织针上的连接勾。
所述挺针片可由连接片与导针片的嵌接组合而成,连接片连接织针和导针片;所述连接片的前端设有全圆弧嵌接部,其后端下侧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在单侧圆弧嵌接槽前侧设有勾结槽;所述导针片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所述织针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其后部设有与所述嵌接槽连通的开放式斜槽,在所述斜槽上侧设有连接勾;上述的连接片和织针通过全圆弧嵌接部和全圆弧嵌接槽实现嵌接,导针片和连接片通过单侧圆弧嵌接部和单侧圆弧嵌接槽实现嵌接,连接片能以全圆弧嵌接部与全圆弧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斜槽所夹角度内转动,其上的勾结槽随连接片的上述转动插入或脱离织针上所述连接勾,导针片能以单侧圆弧嵌接部与单侧圆弧嵌接槽在圆弧上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相对连接片转动。
所述织针的后端下侧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所述挺针片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上述织针和挺针片通过单侧圆弧嵌接槽和单侧圆弧嵌接部实现嵌接。
所述顶针片是一尾部带弯勾的直杆,插接在所述针槽底部的槽中,并可沿槽滑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编织同一行线圈时能实现不同的压针密度,使包含本发明装置的编织横机除能编织现有横机所能编织的所有组织外,还能编织现有横机不能编织的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织针与辅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横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由相关三角组成的走针轨道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处于A位置时的工作状态I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处于A位置时的工作状态II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处于A位置时的工作状态III示意图
图8是挺针片前、后针踵受到上压针三角、压针三角作用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组合挺针对应织针及辅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带有支承部织针和对应辅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带另一种有支承部织针和对应辅针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35、37、39、46、50是织针,2、38、40、47、52是挺针片,3是花型片,4是选针片,5是顶针,6是选针片下片踵,7是选针片前片踵,8是选针片后片踵,9是选针齿,10是前针踵,11是后针踵,12是支承部,13是花型片踵,14是活动压板,15是针槽,16是针板,17是选针摆片,18是全圆弧嵌接部,19是成圈三角,20是压针三角,21眉毛三角,22是全圆弧嵌接槽,23上压针三角,24是机头,25是针床,26是固定压板,27是单侧圆弧嵌接部,28是单侧圆弧嵌接槽,29是连接勾,30是勾结槽,31是弹性杆,33是开放式斜槽,34是导针片,36是连接片,41是选针起针三角,42是选针导向三角,43挺针片尾部,45起针三角,51是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53是双侧圆弧嵌接部,54是双侧圆弧嵌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针床25上的每一针槽15内置放织针1和由挺针片2、花型片3、选针片4、顶针片5组成的辅针,请参见图4。顶针5的后部设置成弯勾状,其下侧插接在针槽15的底部槽中,并可在槽中滑动,花型片3上端尾部抵在顶针5后部弯钩上。挺针片2的前端与织针1嵌接使之连接为一体,织针1置于针槽15的前部,挺针片2置于花型片的下侧,它的尾部抵在顶针片5上,挺针片2的前部下侧设有一支承部12。选针片4置于花型片3的上侧,其上的下针踵6置于顶针片5的后侧,用于推抵顶针片5,继而带动花型片3从B位移至H位或A位。
挺针片2的前部是一极易产生弯曲变形的弹性杆31,弹性杆31前端是一全圆弧嵌接部18,它的后端是支承部12,支承部12的后侧设有勾结槽30,勾结槽后上侧设有前片踵10和后片踵片11。在织针1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22,其后部设有与全圆弧嵌接槽22连通的开放式斜槽33,在开放式斜槽33上侧设有连接勾29。挺针片2和织针1通过嵌接部18和嵌接槽22实现嵌接。当挺针片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处于顶针片5的前侧时,挺针片以其尾部43和嵌接部18为支点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其上的前片踵10和后片踵11全部沉入针槽15,弹性杆31以嵌接部18与嵌接槽22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斜槽33的所夹角度内向下转动,并使挺针片上的勾结槽30脱离织针上的连接勾29。当挺针片2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处于顶针片5的上侧时,挺针片以其尾部43和支承部12为支点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其上的后片踵11沉入所述针槽15中,前片踵10在顶针片对5支承部12的支承作用下,不能下沉到针槽15内,而露在针槽15外。
成圈编织时,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选针器中的选针摆片17处于下位(图4中虚线位置),不与选针片4上的选针齿9接触,该选针齿9和选针片4上的前、后针踵7、8露出针槽15。机头24在针床25上运动,当其上的选针导向三角42运动到该选针片时,选针片4被该选针导向三角42的斜面抵推向上,其上的下片踵6推动顶针片5,继而推动花型片3至H位置。此时,挺针片2的前后针踵10、11都露出针槽15,挺针片后针踵11在眉毛三角21、成圈三角19、压针三角20抵推控制下,带动织针1完成退圈、垫纱、闭口、套纱、脱圈、弯纱、成圈的编织一线圈动作周期。在此过程中挺针前针踵10一直不起作用,编织线圈的大小即压针密度是由压针三角20控制,在编织同一行线时,压针三角20斜面的长度是固定的,即只有一种压针密度,因此每一行线圈的大小是一样的。
在同一行相邻线圈需要不同压针密度时,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起初选针摆片17和选针片4的工作状况和前述的一样,但随着机头24前移,选针片上的后针踵8被选针起针三角41推抵上升,选针器通过选针摆片17进行二次选针,参与编织花型的大部分织针所对应的选针片4被一一选中,它们将再沿选针导向三角42上升,同时推动顶针片5,使顶针5的前端置于挺针片2上的支承部12的下侧,并使花型片3进入A位置,请参见图5。开始的编织与上述的成圈编织针相同,相应挺针的后针踵11在由眉毛三角21、成圈三角19、压针三角20组成的走针轨道内作相对移动,带动织针1完成退圈、垫纱、闭口、套纱、脱圈、弯纱动作。机头24继续前移,使挺针片2的后针踵11快要受到压针三角20的推抵时,小压板14在电磁铁作用下将位于A位置的花型片3压下,花型片3又将挺针片2向针槽15里压,挺针片2以其尾部43和支承部12为支点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其上的后片踵沉入所述针槽,前针踵10下侧的支承部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使前针踵10始终露在针槽外,请参见图6。机头的继续前行,挺针片2的前针踵10接触到上压针三角23(请参见图8),挺针片2沿着上压针三角23移动,带动织针完成成圈动作,形成一个正常的线圈。那些小部分参与花型编织的织针1其对应的花型片3停在H位置的,活动压板14的摆动压下对它不起作用,这些花型片所对应的挺针片2的后针踵11将继续沿原走针轨道动作,由于此时压针三角20的移动行程大,挺针片2在压针三角20的作用下抵推下,带动织针1形成一个较大线圈。
织针不参与编织时,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
选针器中的选针摆片17处于上位,压在对应的选针齿9上,使选针片4被压入针槽,其上的前、后针踵7、8不露出针槽。此时,花型片3处于B位置,顶针5的前端在挺针片的支承部12的后侧。编织开始时,固定压板26压在花型片片踵13上,使花型片3向下压挺针片2,由于挺针片的支承部12此时未受到顶杆5前端的支承,向下发生较大的弹性弯曲变形,使挺针前、后针踵10、11压入针槽15内,这样,挺针片2不能沿上述控制三角所形成的轨道移动,从而使织针1不能编织。此时,挺针片前部的弹性杆31以嵌接部18与嵌接槽22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斜槽33的所夹角度内向下转动,挺针片上的勾结槽30脱离连接勾29,当挺针片上的压力消失后,在应力作用下,弹性杆31向上转动,勾结槽30插入织针1上的勾结槽30,使挺针片2和织针1的连接更可靠,请参见图7。
本发明中涉及到的挺针片还可做成如图9所示的结构,挺针片47的前部弹性杆31的前端是一单侧圆弧嵌接部,其后端设有支承部12,对应织针46的中部设有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51,在该嵌接槽后侧的织针后部是一单端杆,杆呈逐渐收缩状其尾部连接支承部12。挺针片47和织针46通过单侧圆弧嵌接部和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实现嵌接。当挺针片47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未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时,挺针片47以前端的单侧圆弧嵌接部和尾部为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此时挺针片47上的弹性杆能以单侧圆弧嵌接部与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尾部上侧转动。当挺针片47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时,挺针片47以支承部12和尾部为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
本发明中涉及到的挺针片还可做成如图10所示的结构,它由连接片36和导针片34组合而成。在连接片36的前端设有全圆弧嵌接部18,其后端下侧设有支承部12,在支承部12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28,在单侧圆弧嵌接槽28前侧设有勾结槽30,在导针片34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27。在织针35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22,其后部设有与嵌接槽28连通的开放式斜槽33,在斜槽33上侧设有所述连接勾29。连接片36和织针35通过全圆弧嵌接部18和全圆弧嵌接槽22实现嵌接,导针片34和连接片36通过单侧圆弧嵌接部27和单侧圆弧嵌接槽28实现嵌接。连接片36的支承部12处于顶针片5的前侧位置时,导针片34受到花型片的推抵,导针片34前部向下弯曲变形,并推动连接片以单侧圆弧嵌接部与单侧圆弧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斜槽33的所夹角度内向下转动,此时导针片34和连接片36也将产生相互转动,而它们之间的单侧圆弧嵌接结构保证了在相互转动的同时不易脱开连接。导针片34向下弯曲变形时,其上的前片踵10、后片踵11全部沉入所述针槽15。在连接片向下转动时,其上的勾结槽逐渐脱开织针上的连接勾29。当导针片34上的压力消失后,在弹性应力的作用下,导针片34复位,连接片36向上转动,其上的勾结槽30插入织针35上的连接勾29,从而使织针35与连接片36连接更可靠。
支承部12也可以设置在上织针37,请参见图11。织针37的后部是单端结构,是一渐细的弹性杆,在其后端处设有支承部12,在支承部12的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22。挺针片38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27。织针37和挺针片38通过单侧圆弧嵌接槽22和单侧圆弧嵌接部27实现嵌接。当挺针片38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未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时(花型片3在B位),织针37和挺针片38以织针37前部和挺针片的尾部为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使挺针片38上的前后针踵部沉入针槽,织针37和挺针片38的连接部位将产生相对转动,而它们之间的单侧圆弧嵌接结构保证了在相互转动的同时不易脱开连接。当挺针片38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时(花型片3在A位),挺针片38以支承部12和尾部为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
在织针上设置支承部12再结合图4的织针结构,织针和挺针还可以设计成图12所示的结构形式。在织针50的后部是双端杆结构,连接支承部12的上端杆是一较易产生弯曲变形的弹性杆,支承部12上侧设有双侧圆弧嵌接槽54,挺针片52前端设有相对应的双侧圆弧嵌接部53,织针50和挺针片52通过双侧圆弧嵌接槽54和单侧圆弧嵌接53部实现嵌接。当挺针片52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未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花型片3在B位)时,织针50和挺针片52以织针50上端杆的根部和挺针片52的尾部尾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使挺针片52上的前后针踵部沉入针槽,织针50和挺针片52的连接部位将产生相对转动,而它们之间的单侧圆弧嵌接结构保证了在相互转动的同时不易脱开连接。当挺针片52受压、且其上的支承部12受到顶针片5的支承时(花型片3在A位),挺针片52以支承部12和尾部为支承点产生弯曲变形。
本发明通过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与顶针片、花型片和选针片的配合以及上压针三角和压针三角分别对挺针片上的前、后针踵进行控制,以达到在编织同一行线圈时实现多种压针密度,使包含本发明装置的编织横机除能编织现有横机所能编织的所有组织外,还能编织现有横机不能编织的组织。

Claims (7)

1、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置于针床上的针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织针和由挺针片、花型片、选针片和顶针片组成的辅针;所述挺针片或织针下侧设有支承部;所述顶针片置于针槽的底部,织针与挺针片连接,织针前端置于针槽前侧,挺针片置于顶针片上侧花型片下侧,花型片尾端抵在顶针片后部,选针片置于花型片上侧,其上的选针片下片踵可推抵顶针片后端,继而推动花型片自B位置移动至H位置或A位置;花型片在B位置时,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处于顶针片的前侧,挺针片受压弹性弯曲变形时,其上的前针踵和后针踵都沉入针槽;花型片在A位置时,挺针片或织针上的支承部支承在顶针片上,挺针片受压弹性弯曲变形时,其上的后针踵沉入针槽,前针踵露在针槽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片的前部是一弹性杆,弹性杆前端有一全圆弧嵌接部,其后端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后侧设有勾结槽;所述织针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其后部设有与全圆弧嵌接槽连通的开放式斜槽,在开放式斜槽上侧设有连接勾;上述挺针片和织针通过嵌接部和嵌接槽实现嵌接,挺针片上的弹性杆能以全圆弧嵌接部与全圆弧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斜槽的所夹角度内转动,挺针片上的勾结槽随上述转动脱离或插入织针上的连接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片的前部是一弹性杆,弹性杆前端设有一单侧圆弧嵌接部,其后端设有支承部;所述织针的中部设有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在该嵌接槽后侧至织针后端呈逐渐收缩的尾部;上述挺针片和织针通过单侧圆弧嵌接部和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实现嵌接,挺针片上的弹性杆能以单侧圆弧嵌接部与单侧圆弧高低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尾部上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片可由连接片与导针片的嵌接组合而成,连接片连接织针和导针片;所述连接片的前端设有全圆弧嵌接部,其后端下侧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在单侧圆弧嵌接槽前侧设有勾结槽;所述导针片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所述织针的中部设有全圆弧嵌接槽,其后部设有与所述嵌接槽连通的开放式斜槽,在所述斜槽上侧设有连接勾;上述的连接片和织针通过全圆弧嵌接部和全圆弧嵌接槽实现嵌接,导针片和连接片通过单侧圆弧嵌接部和单侧圆弧嵌接槽实现嵌接,连接片能以全圆弧嵌接部与全圆弧嵌接槽前侧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在所述斜槽所夹角度内转动,其上的勾结槽随连接片的上述转动插入或脱离织针上所述连接勾,导针片能以单侧圆弧嵌接部与单侧圆弧嵌接槽在圆弧上的接触点为转动支点相对连接片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的后端设有支承部,在支承部上侧设有单侧圆弧嵌接槽或双侧圆弧嵌接槽;所述挺针片前端设有单侧圆弧嵌接部或双侧圆弧嵌接部;上述织针和挺针片通过单侧圆弧嵌接槽和单侧圆弧嵌接部实现嵌接,或通过双侧圆弧嵌接槽和单侧圆弧嵌接部实现嵌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的后部可以设计成单端杆或具有开放式斜槽的双端杆结构,且所述开放式斜槽的双端杆结构的上侧端杆是一弹性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片是一尾部带弯勾的直杆,插接在所述针槽底部的槽中,并可沿槽滑动。
CNB2005100409989A 2005-07-13 2005-07-13 具有两段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45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09989A CN100494538C (zh) 2005-07-13 2005-07-13 具有两段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409989A CN100494538C (zh) 2005-07-13 2005-07-13 具有两段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8893A true CN1718893A (zh) 2006-01-11
CN100494538C CN100494538C (zh) 2009-06-03

Family

ID=3593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409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4538C (zh) 2005-07-13 2005-07-13 具有两段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4538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502A1 (zh) * 2008-07-16 2010-01-21 Feng Jialin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02011264A (zh) * 2011-01-13 2011-04-13 常州德贝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的织针和针板组件
CN102021728A (zh) * 2010-12-17 2011-04-20 东莞市常平东珠针织机械厂 一种全电脑针织横机
CN107574553A (zh) * 2017-08-08 2018-01-12 泉州全能智控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可分段走针的提花片组件、纬编机针床提花机构及纬编机
CN107964740A (zh) * 2018-01-18 2018-04-27 佛山市迈迪服饰有限公司 翻领尖器
CN112981688A (zh) * 2021-02-24 2021-06-18 张家港市文杰机械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织针选择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1164B (zh) * 2011-04-26 2013-04-24 张海 一种单段选针的织针组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3231A5 (fr) * 1985-07-12 1987-11-30 Dubied & Cie Sa E Machine a tricoter a selection electromagnetique des aiguilles.
US5694792A (en) * 1995-06-15 1997-12-09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Needle selection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JP2747280B2 (ja) * 1995-09-07 1998-05-06 株式会社イケナガ 編機用針ユニット
JPH108358A (ja) * 1996-06-20 1998-01-13 Fukuhara Seiki Seisakusho:Kk 丸編機におけ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
CN2816072Y (zh) * 2005-07-13 2006-09-13 冯加林 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6502A1 (zh) * 2008-07-16 2010-01-21 Feng Jialin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02021728A (zh) * 2010-12-17 2011-04-20 东莞市常平东珠针织机械厂 一种全电脑针织横机
CN102011264A (zh) * 2011-01-13 2011-04-13 常州德贝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的织针和针板组件
CN107574553A (zh) * 2017-08-08 2018-01-12 泉州全能智控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可分段走针的提花片组件、纬编机针床提花机构及纬编机
CN107964740A (zh) * 2018-01-18 2018-04-27 佛山市迈迪服饰有限公司 翻领尖器
CN112981688A (zh) * 2021-02-24 2021-06-18 张家港市文杰机械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织针选择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4538C (zh)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4538C (zh) 具有两段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装置
CN101314887B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793467A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816072Y (zh) 具有两段以上压针密度的织针与辅针组合
KR960013904B1 (ko) 횡편기에 있어서 실안내방법 및 장치
CN100494539C (zh) 具有多段压针密度的织针和含有三针踵挺针片的辅针组合装置
CN101654841B (zh) 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
CN201567420U (zh) 一种长针脚、选针脚及八段提花片组成的新型辅针组合
CN2813659Y (zh) 具有多段压针密度的织针和含有三针踵挺针片的辅针组合
CN102383257B (zh) 一种多段选针电脑提花横机三角板
CN201276637Y (zh) 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CN212451841U (zh) 一种电脑横机成衣编织用的组合式针床
CN201501969U (zh) 电脑横编织机的走针控制机构
CN202273055U (zh) 一种多段选针电脑提花横机三角板
CN101368315A (zh) 具有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CN102121166B (zh) 适应于织针、弹性针脚和推针脚组合的三角编织机构
CN112030332A (zh) 一种电脑横机成衣编织用的组合式针床
CN201512651U (zh) 一种织针组合
CN201224818Y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
CN101629355B (zh) 一种织针组合
CN201347489Y (zh) 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
CN212560626U (zh) 一种采用电磁选针的电脑横机线圈下压装置
CN2871573Y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01351221Y (zh) 松紧带拼接缝纫机的改进结构
CN220643420U (zh) 一种实现下压针踵的横机底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