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7985A -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7985A
CN1717985A CNA2004100715621A CN200410071562A CN1717985A CN 1717985 A CN1717985 A CN 1717985A CN A2004100715621 A CNA2004100715621 A CN A2004100715621A CN 200410071562 A CN200410071562 A CN 200410071562A CN 1717985 A CN1717985 A CN 171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hybrid rice
recovery
male
breed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15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69236C (zh
Inventor
王乃元
陈爱媚
李毓
梁康迳
胡启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4100715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69236C/zh
Publication of CN171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2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23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属杂交稻育种技术领域。用三系法杂交稻为母本,以优良常规稻品种为轮回父本杂交和多次回交,育成性状似轮回父本、雄性可育的株系即为新恢复系。此方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良常规稻综合遗传背景,又能恢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选配成杂交稻。本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目标明确、有很强预见性地定向育成实用型恢复系,同时使杂交稻的资源利用范围扩大到常规稻领域,选育出优异杂交稻。这对进一步挖掘杂交稻遗传潜力,提升杂交稻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Description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交稻育种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率先育成和推广三系法杂交稻。迄今,三系法杂交稻占杂交稻面积90%左右,仍然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讨论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选育方法的代表性著作有:
1.水稻雄性不育生物学。朱英国编,2000年。武汉大学出版社;426-438
2.杂种优势和杂交稻育种。[印度]S.S.Virmani著。(Heterosis and Hybrid Rice Breeding.Springer-Verlay Berlin Heidelberg,1994.Printed in Germany)。杨仁崔,陈顺辉译。1996。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73-82
3.水稻育种学。闵绍楷,申宗坦,熊振民编。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227-230
4.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林世成,闵绍楷编。199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202
这些文献介绍了三系法恢复系主要育种方法;采用不育系测交选恢,已知恢复系之间的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这些方法只能局限于已经携带恢复基因的遗传材料范围,遗传基础相对狭窄,难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稻种资源,尤其难以利用大量优良的常规稻品种资源。导致杂交稻育种资源的大量浪费;局限了具有常规稻遗传背景的优质、高产、高抗广抗病虫害、广适应性恢复系的选育;局限了杂交稻综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代表性著作5.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实践(李泽炳,肖翊华、朱英国等编。198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71-181)列举了广西农业科学院、湖北农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采用同质恢复系育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很少育成推广应用的恢复系。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方法局限于对杂交稻自交分离后代选育恢复系,或者是通过恢复系、保持系之间的杂交后代选育恢复系,遗传基础仍然狭窄。大量优良常规稻品种资源仍然难以作杂交稻亲本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把恢复基因转移和整合到优良的常规稻品种中,定向育成具有常规稻遗传背景的恢复系。扩大杂交稻对稻种资源的利用范围,进一步挖掘杂交稻的育种潜力和提升杂交稻的综合水平。
发明的内容
一种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是将三系法杂交稻中的恢复基因,转移和整合到优良常规稻遗传背景中,定向育成具有常规稻遗传背景的杂交稻恢复系,具体步骤是:
a用杂交稻作母本,优良常规稻品种作轮回杂交父本,杂交。
b从杂交后代选择农艺性状相似于父本、雄性可育的单株作母本,再与轮回父本回交2次到多次。由此获得农艺性状与轮回父本相似、雄性可育的BnF1材料。
c将性状似轮回父本、雄性可育的BnF1材料自交,收获自交种种成BnF2群体,成熟时选择农艺性状似父本、雄性可育的单株单收。
d将前述材料种植BnF3株系,成熟时选择农艺性状相似轮回父本、群体整齐、雄性可育的株系,即为定向选育成的恢复系。它的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常规稻)品种相似,又可以恢复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用它与不育系配组,可以育成综合性状优异的高水平杂交稻。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野败(WA)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红莲(HL)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BT(chinsurah Boro II)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G(Gambiaka kokum)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D(Dissi 52/37)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ID(印尼水田谷6号)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DA(矮败)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K型细胞质。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的常规稻是生产推广品种,包括新育成品种和育种的中间材料。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a的常规稻,包括水稻、旱稻、籼稻、粳稻、稻叶有毛和稻叶无毛(光身稻)。
上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d所指的雄性可育是植株的花粉可育和小穗可育。
本发明的特点是:
1.采用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杂交稻作杂交母本,可以高效率地监测恢复基因的遗传和指导具有恢复基因个体的选择,以确定入选的材料携带有效的恢复基因。
2.采用定向回交和选择方法,把恢复基因高效、准确地转移和整合到优良常规稻遗传背景中育成新恢复系,并使其基本上保留常规稻的主要优良性状。从而避免遗传工程转移恢复基因所需的繁杂程序和昂贵费用,同时也可避免传统育种杂交、自交后代分离和重组产生基因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本发明可在预先设计的目标和时间内完成恢复基因转移到常规稻品种中,育成新恢复系。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优点是,快速、高效、目标明确、很强预见性地育成新恢复系,他能最大程度保留轮回亲本的综合优良性状。效果是,扩大了杂交稻对稻种资源利用范围,育成新恢复系综合了常规稻优质、高产、多抗广抗病虫害和广适应性等优点,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杂交稻的育种潜力。新恢复系可以选配成更加优异的杂交稻,实质性地提高杂交稻育种水平和应用价值。
实施例
实施例一:用汕优63作母本,赣优晚9号作轮回父本。在B4F3代育成农艺性状似赣优晚9号、携带野败型恢复基因的恢复系恢赣优晚9号。用珍汕97A与恢赣优晚9号配组成汕优恢赣优晚9号。
实施例二:用汕优63作母本,丰六占作轮回父本。在B3F3代育成农艺性状似丰六占、携带野败型恢复基因的恢复系恢丰六占。用珍汕97A与恢丰六占配组成汕优恢丰六占。
实施例三:用汕优64作母本,佳辐占作轮回父本。在B3F3代育成农艺性状似佳辐占、携带野败型恢复基因的恢复系恢佳辐占。用珍汕97A与恢佳辐占配组成汕优恢佳辐占。

Claims (12)

1.一种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将三系法杂交稻中的恢复基因,转移和整合到优良常规稻遗传背景中,定向育成具有常规稻遗传背景的杂交稻恢复系,具体步骤是:
a用杂交稻作母本,优良常规稻品种作轮回杂交父本,杂交。
b从杂交后代选择农艺性状相似于父本、雄性可育的单株作母本,再与轮回父本回交2次到多次。由此获得农艺性状与轮回父本相似、雄性可育的BnF1材料。
c将性状似轮回父本、雄性可育的BnF1材料自交,收获自交种种成BnF2群体,成熟时选择农艺性状似父本、雄性可育的单株单收。
d将前述材料种植BnF3株系,成熟时选择农艺性状相似轮回父本、群体整齐、雄性可育的株系,即为定向选育成的恢复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野败(WA)型细胞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红莲(HL)型细胞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BT(chinsurah Boro II)型细胞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G(Gambiaka kokum)型细胞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D(Dissi 52/37)型细胞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ID(印尼水田谷6号)型细胞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DA(矮败)型细胞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所用的杂交稻、包括用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是K型细胞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的常规稻是生产推广品种,包括新育成品种和育种的中间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a的常规稻,包括水稻、旱稻、籼稻、粳稻、稻叶有毛和稻叶无毛(光身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其特征是d所指的雄性可育是植株的花粉可育和小穗可育。
CNB2004100715621A 2004-07-09 2004-07-09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Active CN1004692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15621A CN100469236C (zh) 2004-07-09 2004-07-09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15621A CN100469236C (zh) 2004-07-09 2004-07-09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985A true CN1717985A (zh) 2006-01-11
CN100469236C CN100469236C (zh) 2009-03-18

Family

ID=35930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15621A Active CN100469236C (zh) 2004-07-09 2004-07-09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69236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332C (zh) * 2006-04-27 2008-06-04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快速定向选育方法
CN101707976B (zh) * 2009-12-15 2012-07-04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育种方法
CN102630556A (zh) * 2012-05-12 2012-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广抗糯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CN10315585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粳稻多基因型群体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方法
CN103329796A (zh) * 2013-07-11 2013-10-0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快速定向培育水稻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方法
CN106818457A (zh) * 2017-01-22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散穗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9287412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云南农业大学 杂交粳稻旱地栽培方法
CN109644865A (zh) * 2019-01-29 2019-04-1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可实现恢复基因累加的杂交小麦选育方法
CN111657138A (zh) * 2020-06-03 2020-09-15 三亚永丰红南繁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及栽培管理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1332C (zh) * 2006-04-27 2008-06-04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快速定向选育方法
CN101707976B (zh) * 2009-12-15 2012-07-04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转导水稻目的基因的育种方法
CN103155851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粳稻多基因型群体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方法
CN102630556A (zh) * 2012-05-12 2012-08-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广抗糯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CN102630556B (zh) * 2012-05-12 2013-04-1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广抗糯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CN103329796A (zh) * 2013-07-11 2013-10-0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快速定向培育水稻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方法
CN103329796B (zh) * 2013-07-11 2016-03-0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快速定向培育水稻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通用方法
CN106818457A (zh) * 2017-01-22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散穗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6818457B (zh) * 2017-01-22 2018-10-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散穗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9287412A (zh) * 2018-10-23 2019-02-01 云南农业大学 杂交粳稻旱地栽培方法
CN109644865A (zh) * 2019-01-29 2019-04-1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可实现恢复基因累加的杂交小麦选育方法
CN111657138A (zh) * 2020-06-03 2020-09-15 三亚永丰红南繁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及栽培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69236C (zh) 2009-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vidan Transfer of apomixis through wide crosses
Cao et al. Chinese experiences in breeding three-line, two-line and super hybrid rice
CN100469236C (zh)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Bradshaw Case history in genetics of long-lived plants: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domestication of a fast-growing forest tree: Populus
CN106566888A (zh) 一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性多样性品种的方法
CN104719123B (zh) 一种创制冬性蓝矮败小麦的方法
CN100544590C (zh) 利用双粒突变体提高杂交水稻繁种、制种效率的方法
CN1774998A (zh) Bt型、滇型的细胞质育成籼型不育系的方法
CN100415083C (zh) 红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9006456B (zh) 一种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
CN1843091A (zh) 一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
CN106148530A (zh) 与辣椒花药黄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gssr187及其应用
CN107347625A (zh) 强雌性自交系lc-03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
CN102731635A (zh) 水稻雌性不育基因及其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
CN1954666A (zh) 水稻广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CN1806518A (zh) 一种培育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方法
CN105925725A (zh) 与辣椒花药黄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gssr114及其应用
CN107182778B (zh) 一种“东野型”三系杂交水稻异交亲和保持系的筛选方法
CN106900545A (zh) 一种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868261A (zh)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应用
CN1486596A (zh) 彩色三系杂交棉育种的方法
CN1141870C (zh) 转基因三系杂交棉育种的方法
CN1205856C (zh) 一种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应用
CN100334944C (zh) 一种提高化杀杂交小麦繁制种效益的方法
Xiangyang Thoughts on tree breeding strate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1

Assignee: The sub-Group Co.,Ltd of China seed

Assignor: 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201435000012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urposeful breeding method for restoring-line of three way cross type hybrid r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09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