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0224A -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00224A
CN1700224A CN 200510057077 CN200510057077A CN1700224A CN 1700224 A CN1700224 A CN 1700224A CN 200510057077 CN200510057077 CN 200510057077 CN 200510057077 A CN200510057077 A CN 200510057077A CN 1700224 A CN1700224 A CN 1700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rticle
logistics
user
dimensiona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570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向东
李海华
田定胜
刘开罩
魏琴芳
伍育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 2005100570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700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700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00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业务操作模式,所有物流业务数据都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下,用户可以生成并打印物品标识,或查询自己所交寄或待接收的物品的处理状态信息;物流企业网点可以快速采集物品标识信息并将其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并可以基于该数据库进行物品的配送计划和物流信息查询、统计等业务操作,中心数据库确保所有数据格式规范统一,不同的参与企业和同一个企业的不同经营网点都可以基于因特网共享系统的物流信息,从而促使物流业务操作快速实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Description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和物流配送方法和系统,典型地如邮政运输行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物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物流业表现出以下特点:
(1)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2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美国是9.9%,欧洲、日本是10%)高出1倍,中国本土物流企业急需提高竞争力。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出厂经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而水果、蔬菜、某些化工产品、汽车零配件等的物流成本更高,这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2)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综合效益,夺取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成了全球经济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深层次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它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的国民经济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5年的长足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生产要素的利润空间狭小,劳动生产率的潜力空间也有限,加工制造领域的利润趋薄,而现代物流的作用却日显突出。现代企业竞争激烈,与其说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如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依据国际经验,就单个厂商而言,物流支出往往占企业销售额的5%-35%,因而物流成本通常被视为企业营业成本中的最高成本之一。
(4)近13年来,我国贸易总额从1154亿美元增长到4128亿美元,出口从621亿美元增长到4384亿美元。这么大的贸易量与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孕育着双向物流服务的巨大商机,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呈现增长趋势。目前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为19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年均增长率将达25%。
与市场规模和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对照,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限于各自的资金、技术、人力、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尚处于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技术手段参差不齐,没有形成技术合力,信息化程度低,资源难于共享,业务操作成本高。相应的物流技术研究大多着重于单一企业或单一技术利用的解决方案,没有考虑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具体而言,当前国内物流业务的信息提供方式主要依赖于纸质表单(包括手写或打印方式)、电话联系等方式来实现,且因各个企业的经营定位、竞争策略、经营模式、管理机制、资金实力等的不同,相应的实现方式也不一样,物流数据项目、数据格式也各不相同,很难实现信息的共享。已公开的发明专利00129660.4涉及一种商品的物流与信息追踪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可使产品的供应、来源、加工及流通等配合网际网络供成品供应商、加盟公司、材料及半成品供应厂、消费者均可通过简便的操作程序而追踪得知其每一批号或流水号的相关信息的商品的物流与信息追踪系统。但它并不是为了也没有解决物流配送参与各方间的信息共享问题,相应的业务参与者和业务操作流程明显不同。国外同类企业虽然在信息技术的利用方面程度更高,如对条码技术、无线标识技术等的利用,但同样存在着企业间各自为政,未实现物流信息共享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改善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建模方面,并未从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物流信息共享角度考虑其对整个物流系统的重要作用。国外物流环境不同,物流信息化水平较高,物流运输能力相对较充足,并在进一步发展,物流成本所占比重总体较低,没表现出大的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国内物流市场发展迅速、业务需求量急剧上升,而相应的支撑技术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资源难于共享、物流业务操作成本过高、社会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而提出来的。尤其是针对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物流方案未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的现实,基于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即B/S)工作模式,为物流配送活动参与各方(包括各个物流企业、物流终端用户)提供一个基于高可靠物流信息化方案的、方便使用、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利用和共享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业务操作模式,所有物流业务数据都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下,用户可以生成并打印物品标识,或查询自己所交寄或待接收的物品的处理状态信息;物流企业网点可以快速采集物品标识信息并将其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并可以基于该数据库进行物品的配送计划和物流信息查询、统计等业务操作,中心数据库确保所有数据格式规范统一,不同的参与企业和同一个企业的不同经营网点都可以基于因特网共享系统的物流信息,从而促使物流业务操作快速实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登录物流配送应用服务器;
(2)用户选择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项,输入或选择将要投递的物品标识与投递要素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包含物品标识和投递要素信息的PDF417二维条形码标识,该标识符合国家标准GB/T17172-1997;
(3)用户打印该二维条形码标识,并将其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4)用户将贴有标识的物品交给物流配送企业网点,可以是到柜台交寄,也可以是上门揽收;
(5)物流配送企业将收到的物品进行复核,包括包装是否符合特定的经营规范、重量和尺寸等是否超过要求、是否属于违禁物品等;同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费缴纳方式,如果是交寄时付费,就需完清缴费手续;
(6)物流配送企业使用PDF417二维条形码扫描识读设备对通过复核的物品上的条码进行识读,采集到相应的物品标识信息;按照网点代号(6位数据)+收入日期(8位数据)+流水号(6位数据)的格式自动生成该物品的唯一标识号;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入数据库服务器存储;
(7)物流配送企业根据待配送物品的流量流向和现有配送网络结构进行配送规划和车辆调度;同时,生成配送执行表单,打印一份交给配送执行部门或人员,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向本表单涉及到的所有下游网点各发送一份,以便物品送达时能够进行核对;同时,也有利于这些网点提前准备二次配送(如果需要);
(8)物品到达下一个配送网点时,进行物品核对,上网提交物品到达信息给服务器;然后,或者通知收件人物品到达信息,或者开始下一个配送处理环节;
(9)终到网点负责将到达的物品送达接收用户;如果是货到付款方式,需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同时上网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相应物品处理信息;
(10)用户可以随时经因特网登录应用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物品配送处理状态信息。
实现上述方法采用的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平台作为软件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软件系统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的管理。具体而言,硬件平台至少包括物流配送应用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条码打印机、条码识读器和因特网,如图2所示;软件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大部分,软件的功能分工如下:
客户端:该端包含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识读和物流信息综合利用程序,供物流企业网点使用。
基于二维条形码识读程序,物流企业网点可以配合二维条形码识读器(硬件)进行物品标识信息的识读,即从用户交寄来的物品上粘贴的二维条形码标识中采集出其所携带的信息,供收寄网点对该物品根据业务许可范围进行对照审核,并将经审核通过的物品信息按信息分类交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保存,相应的物品开始进入物流配送作业流程。
基于该端程序的物流信息综合利用功能,物流企业网点可以按照物流配送作业要求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包括配送方案的生成、各种业务统计报表的生成以及各种物流信息的查询。
服务器端:该端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用户经因特网访问应用服务器中驻留的业务宣传信息、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以及查询经授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物流信息的接口。所有进入配送处理的物品标识信息及其业务处理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供物流用户和物流企业网点经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访问查询(依赖于访问授权),并向用户或企业网点反馈查询结果。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该端还运行具有防火墙的软件,以进行访问请求过滤。
对于业务宣传信息,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应用服务器主页进行访问。
对于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物品交寄用户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器选用该项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使用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生成、打印程序。用户启动该项功能后,可输入或选择相应的物品标识与投递要素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收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物品性质描述,如物品名称、类别、数量、价值等;投递类别选择,如普通投递、特快专递等;无法投递时选项,如返回交寄方、转交第三方及其地址或授权物流企业处置;物品配送费用支付方式选择,如交寄时支付或货到付款等;由二维条形码生成程序自动生成包含上述物品标识和投递要素信息的二维条形码标识;通过打印机打印出该二维条形码标识;该标识可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对于数据库中的物流信息,用户或业务网点可根据授权进行访问查询,如用户查询自己所投递或待接收物品的处理状态信息;业务网点根据业务需要查询相应的物流信息等。
通过本发明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表示、采集、传输和利用方式,实现参与企业内部和参与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有效改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管理和作业成本,并可与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配合赢得优化的车辆调度和物流配送效果,根据用户服务要求在运输时间和成本方面取得满意结果。
本发明的第一个优点表现为物品标识信息的标准化表示,在物品信息采集方面优势明显。因为本发明采用打印的PDF417(国家标准)二维条形码作为物品标识信息的载体,物品标识的内容包括:(1)物品的性质描述信息(如名称、类别、数量、价值等);(2)物品的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信息;(3)物品的寄件人姓名、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信息;(4)物品投递类别选项,如普通投递、特快专递等;(5)无法投递时选项,如返回交寄方、转交第三方及其地址或授权物流企业处置等;(6)物品配送费用支付方式,如交寄时支付或货到付款等。这样,物品标识信息本身能够满足配送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PDF417二维条形码的信息表现形式保证了信息格式的规范,且信息本身被分类,因此可以基于条码识读器进行快速采集和数据的自动分类显示、存储,并可利用PDF417二维条形码本身的技术优势保证信息传输和采集的快速、可靠实现。
这区别于传统的手写文字、打印文字或电话表达的信息载体形式,解决了手写文字不标准,可能难于辨认的问题;解决了手写和打印文字都不容易被采集进入计算机系统,或采集时间较长、所花费用较高的问题;解决了电话表达可能声音模糊不清、甚至南腔北调,以及数据准确性难于保证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优点表现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物品配送信息的快速、低成本、高效交换。物品配送企业通常要在两个及其以上的网点之间进行配送物品的信息交换,以完成一次配送作业,更多情况下是在一个配送网络内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在这种作业环境中,传统的纸质载体传输速度慢、电话传递的信息可靠性不高,且都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基于具有广泛分布性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可以明显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三个优点在于基于PDF417二维条形码的物品标识信息化后,相应的信息很容易采集进入计算机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快速数据处理能力,配合计算机软件(数据管理系统MIS)的数据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强大而高效的物流配送作业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和竞争应变能力等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的第四个优点表现为物品配送信息上网,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也允许不同物流经营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资源合理定位,参与物流经营不同环节的工作。因为这些信息格式标准、统一,大家都在同一个标准的信息格式下开展工作,而且信息都可以基于计算机网络来下载或上传。有的企业可以专营物品的揽收,有的企业可以专营物品的运输,有的企业可以专营物品的终端投递,也有的企业可以全过程参与,但企业间或企业内部各环节间进行信息交换时不存在任何障碍。另外,作为物品配送服务的用户而言,也可以基于网络随时查询自己交寄物品的配送处理状态,查询时只需要登录相应的应用服务器,输入交寄物品的标识号或其它相关信息即可,简单而方便。
总之,通过本发明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表示、采集、传输和利用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和参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有效改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管理和作业成本,并可与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配合赢得优化的车辆调度和物流配送效果,根据用户服务要求在运输时间和成本方面取得最佳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携带有物品标识信息的PDF417二维条形码
图2是物流共享信息网络平台示意图
图3是典型物流配送网络示意图
图4是处理流程图
图5是物品标识格式化的一种实现形式
图6是条码标识自动识读并自动分类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7是基于二维条形码的物品标识的工作流程
图8是用户使用流程
图9是物流配送处理相关表格项目
具体实施方式
在网络硬件信息处理与传输平台和共享式第三方物流信息软件系统的配合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即B/S)的工作模式,根据本发明所实现的系统通过以下步骤能够正常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的共享。具体步骤如下:
(1)用户登录物流配送应用服务器;
(2)用户选择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项,输入或选择将要投递的物品标识与投递要素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包含物品标识信息的PDF417二维条形码标识,该标识符合国家标准GB/T17172-1997,一种实现形式如图5所示;
(3)用户打印该二维条形码标识,并将其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4)用户将贴有标识的物品交给物流配送企业网点,可以是到柜台交寄,也可以是上门揽收;
(5)物流配送企业将收到的物品进行复核,包括包装是否符合特定的经营规范、重量和尺寸等是否超过要求、是否属于违禁物品等;同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费缴纳方式,如果是交寄时付费,就需完清缴费手续;
(6)物流配送企业使用PDF417二维条形码扫描识读设备对通过复核的物品上的条码进行识读,采集到相应的物品标识信息;按照网点代号(6位数据)+收入日期(8位数据)+流水号(6位数据)的格式自动生成该物品的唯一标识号;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入数据库服务器存储;
(7)物流配送企业根据待配送物品的流量流向和现有配送网络结构(典型地如图3所示,图中的一个点代表配送物品的一个集散地,图中的数字示意两个配送网点间的运输距离或配送成本或配送时限或综合成本)进行配送规划和车辆调度(该步骤可结合物流配送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有利于实现自动配送、优化配送方案、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具体内容已超出本发明范围),同时生成配送执行表单,打印一份交给配送执行部门或人员(称为路单),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向本表单涉及到的所有下游网点(单位)各发送一份,以便物品送达时能够进行核对,同时,也有利于这些网点(单位)提前准备二次配送(如果需要)。
(8)物品到达下一个配送网点时,进行物品核对,上网提交物品到达信息给服务器。然后,或者通知收件人物品到达信息(如果已是该物品的终网点),或者开始下一个配送处理环节(如果被配送物品尚处于中间网点)。
(9)终到网点负责将到达的物品送达接收用户。如果是货到付款方式,需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同时上网向服务器提交相应物品处理信息。
(10)用户可以根据被配送物品的唯一标识号或其他属性信息随时登录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物品配送处理状态。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PDF417二维条码技术进行物品信息标识,利用PDF417二维条码技术的多种优势,使得物品标识信息格式统一、后续的信息采集、传输和自动处理等更加易于实现、简便易行。允许物流终端用户自主生成具有统一格式的物品标识,并将其贴于待运送物品外包装上后交予物流配送企业进行配送作业。物流配送企业能够一次性通过条码识读器高效率地从条码中采集到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据此作为各方协同工作的基本信息和一系列配送作业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依据。允许终端用户实时上网查询所投寄物品的当前处理状态信息。允许不同的物流配送企业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下进行业务操作,使操作能力得以加强、效率提高而成本下降。即建立面向不同终端用户、不同物流运营企业的统一的、共享式物流业务平台。
按照图2所示,搭建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硬件平台,作为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主要由计算机、(条码)打印机、条码识读器和因特网等组成。本发明的实现依赖于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硬件组成及功能分工:计算机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软件的运行平台;(条码)打印机用于完成PDF417二维条形码的打印;条码识读设备用于识读并采集二维条形码中所包含的信息进入计算机系统;因特网作为信息传输的网络平台。
软件组成:为了实现本发明所要求的软件部分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的功能分工如下:
客户端:该端包含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识读和物流信息综合利用程序,供物流企业网点使用。
基于二维条形码识读程序,物流企业网点可以配合二维条形码识读器(硬件)进行物品标识信息的识读,即从用户交寄来的物品上粘贴的二维条形码标识中采集出其所携带的信息(如图6所示),供收寄网点对该物品根据业务许可范围进行对照审核,并将经审核通过的物品信息按信息分类交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保存,相应的物品开始进入物流配送作业流程。
基于该端程序的物流信息综合利用功能,物流企业网点可以按照物流配送作业要求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包括配送方案的生成、各种业务统计报表的生成以及各种物流信息的查询。
服务器端:该端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用户经因特网访问应用服务器中驻留的业务宣传信息、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以及查询经授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物流信息的接口。所有进入配送处理的物品标识信息及其业务处理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供物流用户和物流企业网点经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访问查询(依赖于访问授权),并向用户或企业网点反馈查询结果。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该端还运行具有防火墙的软件,以进行访问请求过滤。
对于业务宣传信息,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应用服务器主页进行访问。
对于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物品交寄用户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器该项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使用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生成、打印程序。用户启动该项功能后,可输入或选择相应的物品标识与投递要素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收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缴费方式选择;物品性质描述,如物品名称、类别、数量、价值等;投递类别选项,如普通投递、特快专递等;无法投递时选项,如返回交寄方、转交第三方及其地址或授权物流企业处置等;由二维条形码生成程序自动生成包含上述物品标识信息的二维条形码标识;通过打印机打印出该二维条形码标识;该标识可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对于数据库中的物流信息,用户或业务网点可根据授权进行访问查询,如用户查询自己所投递或待接收物品的处理状态信息;业务网点根据业务需要查询相应的物流信息等。
按照图4的处理流程,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集成开发环境,如VC++、Delphi、Visual Basic、Power Builder、Java等,遵照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的规范,按照前述软件功能要求,进行软件的开发。最后形成软、硬件相结合的、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能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应用系统。用户使用流程和物流配送处理相关表格分别如图8、图9所示。
本发明基于PDF417二维条形码的物品标识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物品标识中要附载的信息即数据被信息源数据编码器变换成PDF417的编码序列;为了抵抗传递过程中意外的信息丢失或破损,条形码信息传递编码器按照Reed Solomon错误控制算法和用户设定的纠错等级,生成纠错编码,并与数据编码序列组合在一起,这样,将本身没有规律的信息序列变换成具有某种约束特性的编码序列,从而具有了可检错和纠错的能力;再将这个有某种规律的编码序列通过码字符号图形生成器转换成条形码打印输出,从而得到“可流动的数据库”。
在数据接收端,借助于专门的二维条形码识读器将PDF417二维条形码扫描到宿主计算机中,然后按前述的逆过程依次经历信息传递译码、信息源数据译码得到信息源发送的原始数据。如果二维条形码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玷污或破损等引起的信息丢失,条形码信息传递译码器能按照Reed Solomon纠错算法,对识读器输出的数据序列进行纠错,在纠错能力范围内保证其可靠性。
基于二维条形码的物品标识的生成原理是:首先,用户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器,选择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选项,向系统提供物品标识与投递要素信息(包括寄件人与收件人名址、联系方式;缴费方式选择;物品性质描述信息;投递类别信息;无法投递选项信息;物品配送费用支付方式选择等);然后,系统将所获取的相应信息进行编码,生成PDF417码字序列;为了防止传递过程中因破损或玷污等导致的意外信息丢失,系统还采用Reed Solomon错误控制算法,依照系统设定的纠错等级,生成纠错编码,并将编码置入数据编码序列中,将毫无规律性的信息序列变换成具有某种规律的编码序列,使其具有可检错性和纠错的性能;最后,将编码序列按照特定规则转换成数码序列的PDF417符号图像,用户就可以打印出物品标识并使用了。具体过程如下:
(1)物品标识信息的数字化
物品标识中附载的信息可能是中文、英文或其他字符。在计算机中,中、英文字符的表示方式不同,通常只需要一个字节就可以表示出英文字符,而表示中文字符时必须使用两个字节。为了统一表示中、英文字符,可以采用Unicode码,Unicode涵盖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字符码,每个文字用一个唯一的内码来表示,但是Unicode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字符都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不仅中文使用两个字节表示,对于英文也都使用两个字节表示(其高字节为0)。在用户信息的数字化时,为了更高效地表示信息,减少冗余信息,可采用带参数的函数实现用两个字节表示中文字符,而只用一个字节表示英文字符。
(2)序列化物品标识信息
物品标识信息通过压缩编码生成PDF417码字序列。PDF417条形码标准中提供三种压缩模式,即文本压缩模式、字节压缩模式和数字压缩模式。
文本压缩模式主要针对ASCII码字符,需要将汉字映射成相应的ASCII码,而且文本子模式之间的互相转化频繁,在信息量不大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压缩量的增加,增大了开销,而且映射关系复杂。
数字压缩模式主要用于连续位数大于13时的情况,但此时是纯数字压缩,数字间的意义无法很好的体现,增加了译码的难度。数字化了的物品标识信息是用字节来进行表示的,为了不增加译码的难度,选用字节压缩模式来生成PDF417编码序列。
字节压缩模式的要求是通过基256至基900的转化,将字节序列转换为码字序列。对于字节压缩模式,有两个模式锁定(901,924)。当所要表示的字节总数不是6的倍数时,用模式锁定901;当所要表示的字节总数为6的倍数时,用模式锁定924。
当应用模式锁定924的情况下,6个字节可通过基256至基900的转换用5个码字表示,从左到右进行转换。当所要表示的字节数不是6的倍数时,必须使用模式锁定码字901,对6的整数倍的字节变换如同924的情况,对被6整除所剩余的字节应每个字节对应一个码字,逐字节用码字表示。
在编码过程中,由于字节最大为255,在进行压缩时溢出可能性很小,但为了保证特殊情况下依然能进行压缩,将每项先求余和商,得出一个转换后的码字,然后,再用常规法求其他码字。这样就保证转换中不会出现由于结果太大而溢出,从而能安全得出结果。
(3)纠错码字的生成
根据PDF417条形码标准的要求,要根据预先设定的错误纠错等级来生成相应的纠错码字。可采用Reed solomon错误控制码算法计算。
首先,根据纠错等级建立符号数据多项式g(x),其表达式为:
g(x)=(x-3)(x-32)…(x-3k)=a0+a1x+a2x2+…+ak-1xk-1+xk
其中,k为纠错等级对应的错误纠正码字个数,a0,a1…ak-1表示生成多项式的系数,系数的求取是纠错码字的关键环节。
根据k+1次多项式与k次多项式的一般关系形式:
(a0+a1x+a2x2+…+ak-1xk-1+akxk)(x+b)
=akxk+1+(akb+ak-1)xk+…+(a2b+a1)x2+(a1b+a0)x+a0b
可知,除了最高次项和常数项外,其余xm(1≤m≤k)项的系数均为:(amb+am-1)。
另外,由生成多项式的特点可知,b为3的k次幂,且ak=1,因此可以用递归函数求出各项系数。求得各项系数后,根据算法要求就可以求取纠错码字。另外,由生成多项式的特点可知,b为3的k次幂,且ak=1,因此可以用递归函数求出各项系数。求得各项系数后,根据算法要求就可以求取纠错码字。
(4)生成条形码符号图像
按照PDF417条形码的序列要求,将数据码字和纠错码字进行相应排列以满足序列要求,然后查找相应簇表(0、3、6),获取码字符号表示,根据定义的模块参数可生成PDF417条形码图像。此处,采用矩形填充法画出条形码图像(用矩形表示模块高、宽)。物品标识生成打印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
在实际的应用中,用户生成此条形码图像后,将其打印出来,附于待交寄物品外包装上即可。在数据接受端的宿主计算机中,首先利用特定的扫描仪(在扫描仪中固化有条形码符号采集、图像分析、数字化处理及纠错译码等功能)获得数字信息,再经过对该数字信息译码,即可获得物品标识信息。

Claims (3)

1、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业务操作模式,其特征在于所有物流业务数据都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在软件系统的控制下,用户可以生成并打印物品标识,或查询自己所交寄或待接收的物品的处理状态信息;物流企业网点可以快速采集物品标识信息并将其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并可以基于该数据库进行物品的配送计划和物流信息查询、统计等业务操作,中心数据库确保所有数据格式规范统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登录物流配送应用服务器;
(2)用户选择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项,输入或选择将要投递的物品投递要素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包含物品标识信息的PDF417二维条形码标识;
(3)用户打印该二维条形码标识,并将其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4)用户将贴有标识的物品交给物流配送企业网点,到柜台交寄或上门揽收;
(5)物流配送企业将收到的物品进行复核,包括包装是否符合特定的经营规范、重量和尺寸等是否超过要求、是否属于违禁物品等;同时,根据预先确定的服务费缴纳方式完清缴费手续;
(6)物流配送企业使用PDF417二维条形码扫描识读设备对通过复核的物品上的条码进行识读,采集到相应的物品标识信息;按照网点代号+收入日期+流水号的格式自动生成该物品的唯一标识号;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送入数据库服务器存储;
(7)物流配送企业根据待配送物品的流量流向和现有配送网络结构进行配送规划和车辆调度;同时,生成配送执行表单,打印一份交给配送执行部门或人员,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向本表单涉及到的所有下游网点各发送一份,以便物品送达时能够进行核对;
(8)物品到达下一个配送网点时,进行物品核对,上网提交物品到达信息给服务器;然后,或者通知收件人物品到达信息,或者开始下一个配送处理环节;
(9)终网点负责将到达的物品送达接收用户;如果是货到付款方式,需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同时上网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相应物品处理信息;
(10)用户可以随时经因特网登录应用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物品配送处理状态信息;
(11)对于数据库中的物流信息,用户或业务网点可根据授权进行访问查询;业务网点根据业务需要查询相应的物流信息等。
3、实现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硬件平台至少包括物流配送应用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条码打印机、条码识读器和因特网;软件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大部分;软件的功能分工如下:
客户端:该端包含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识读和物流信息综合利用程序,供物流企业网点使用;
基于二维条形码识读程序,物流企业网点配合二维条形码识读器进行物品标识信息的识读,即从用户交寄来的物品上粘贴的二维条形码标识中采集出其所携带的信息,供收寄网点对该物品根据业务许可范围进行对照审核,并将经审核通过的物品信息按信息分类交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保存,相应的物品开始进入物流配送作业流程;
基于该端程序的物流信息综合利用功能,物流企业网点按照物流配送作业要求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包括配送方案的生成、各种业务统计报表的生成以及各种物流信息的查询;
服务器端:该端包含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用户经因特网访问应用服务器中驻留的业务宣传信息、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功能以及查询经授权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物流信息的接口;所有进入配送处理的物品标识信息及其业务处理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供物流用户和物流企业网点经应用服务器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访问查询,并向用户或企业网点反馈查询结果;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该端还运行具有防火墙的软件,以进行访问请求过滤;
对于业务宣传信息,用户直接登录应用服务器主页进行访问;
对于物品标识生成和打印,物品交寄用户通过登录应用服务器该项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使用根据PDF417二维条形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所开发的二维条形码生成、打印程序;用户启动该项功能后,输入或选择相应的物品投递要素信息,包括寄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收件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缴费方式选择;物品性质描述,如物品名称、类别、数量、价值等;无法投递时选项,如返回交寄方、转交第三方及其地址或授权物流企业处置等;由二维条形码生成程序自动生成包含上述物品标识信息的二维条形码标识;通过打印机打印出该二维条形码标识;该标识可贴于待交寄的物品外包装上。
CN 200510057077 2005-05-20 2005-05-20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700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57077 CN1700224A (zh) 2005-05-20 2005-05-20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10057077 CN1700224A (zh) 2005-05-20 2005-05-20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00224A true CN1700224A (zh) 2005-11-23

Family

ID=3547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57077 Pending CN1700224A (zh) 2005-05-20 2005-05-20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700224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732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流方法及物流系统
CN102521730A (zh) * 2011-12-02 2012-06-27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站的物流系统
CN102591611A (zh) * 2011-12-27 2012-07-18 睿成汇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码扫描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3514513A (zh) * 2013-09-22 2014-01-15 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971214A (zh) * 2013-11-22 2014-08-06 梁荷 一种带物流牛码的物流服务器
CN105893187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广州唯品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像数据生成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917378A (zh) * 2014-01-15 2016-08-31 美国邮政管理局 用于处理分发网络中的分发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22862A (zh) * 2016-05-09 2016-10-12 北京纳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系统及电子商务方法
CN107016599A (zh) * 2017-04-06 2017-08-04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集合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7230031A (zh) * 2017-05-27 2017-10-03 陕西师范大学 生态工业园第三方逆向物流体系网络平台
CN107977806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浙江莲荷科技有限公司 单品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197856A (zh) * 2017-12-23 2018-06-22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闲置物品流转再利用的运作模式及实施方法
CN108764764A (zh) * 2018-03-23 2018-11-06 江西祥和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物流货物配送方法及设备
CN108830358A (zh) * 2018-07-02 2018-11-16 芜湖市联网汇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货物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89770A (zh) * 2018-08-31 2019-02-26 比比物流有限公司 共享旅行箱配送站及其服务方法、服务系统
CN110086765A (zh) * 2011-06-01 2019-08-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性允许进入网络共享会话
CN111475491A (zh) * 2020-05-12 2020-07-31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数据整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379487A (zh) * 2021-06-01 2021-09-10 北京京东拓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732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流方法及物流系统
CN110086765A (zh) * 2011-06-01 2019-08-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性允许进入网络共享会话
CN102521730A (zh) * 2011-12-02 2012-06-27 苏州慧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站的物流系统
CN102591611A (zh) * 2011-12-27 2012-07-18 睿成汇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形码扫描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2591611B (zh) * 2011-12-27 2015-01-14 张卫海 一种图形码扫描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3514513A (zh) * 2013-09-22 2014-01-15 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971214A (zh) * 2013-11-22 2014-08-06 梁荷 一种带物流牛码的物流服务器
US11151805B2 (en) 2014-01-15 2021-10-19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item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US10223841B2 (en) 2014-01-15 2019-03-05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item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5917378A (zh) * 2014-01-15 2016-08-31 美国邮政管理局 用于处理分发网络中的分发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US10504299B2 (en) 2014-01-15 2019-12-10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item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5893187A (zh) * 2016-04-01 2016-08-24 广州唯品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像数据生成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022862A (zh) * 2016-05-09 2016-10-12 北京纳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系统及电子商务方法
CN107977806A (zh) * 2016-10-21 2018-05-01 浙江莲荷科技有限公司 单品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016599A (zh) * 2017-04-06 2017-08-04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集合分组方法及装置
CN107230031A (zh) * 2017-05-27 2017-10-03 陕西师范大学 生态工业园第三方逆向物流体系网络平台
CN108197856A (zh) * 2017-12-23 2018-06-22 宁波高新区若水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闲置物品流转再利用的运作模式及实施方法
CN108764764A (zh) * 2018-03-23 2018-11-06 江西祥和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物流货物配送方法及设备
CN108830358A (zh) * 2018-07-02 2018-11-16 芜湖市联网汇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货物运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389770A (zh) * 2018-08-31 2019-02-26 比比物流有限公司 共享旅行箱配送站及其服务方法、服务系统
CN111475491A (zh) * 2020-05-12 2020-07-31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数据整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379487A (zh) * 2021-06-01 2021-09-10 北京京东拓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共享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00224A (zh) 实现第三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US8829379B2 (en) Intelligent barcode systems
JP6600040B2 (ja) 配送網における配送アイテムの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069497B (zh) 一种生成美化的二维码的方法
CN1474988A (zh) 通过显示市场深度和价格的交易
CN101030274A (zh) 运输物流信息管理方法
US20130251211A1 (en)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documents
CN1468173A (zh) 网络中的识别码生成方法及识别码生成程序
CN104321738A (zh) 文档处理
CN103049839A (zh) 仓库自助管理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291311A (zh) 贸易伙伴网络中的商务文档以及基于该文档的接口定义
CN109800842A (zh) 一种资产唯一标识码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794643A (zh) 一种用于农产品的远程招投标方法
CN111804599A (zh) 物流包裹的自动分拣派送系统
CN102243737A (zh) 矿山加工件物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968866A (zh) 一种电子快递单即时提供方法
CN104616104A (zh) 船用柴油机零件快速编码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645395A (zh) 在电子邮件流中发现用户兴趣并据此有效推送文档的方法
CN1979541A (zh) 货单相符验证和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823331A (zh) 在集群应用服务器上配置多个企业计划模型
CN111597265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商商品防伪溯源管理系统
CN1315709A (zh) 一站式市场流通信息系统
CN107153939A (zh) 一种无纸化分拣方法
CN115936880A (zh) 一种股票信息实时交易数据处理系统
CN11003321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