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2645A -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2645A
CN1692645A CN 200380100322 CN200380100322A CN1692645A CN 1692645 A CN1692645 A CN 1692645A CN 200380100322 CN200380100322 CN 200380100322 CN 200380100322 A CN200380100322 A CN 200380100322A CN 1692645 A CN1692645 A CN 169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uselage
edit
edi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801003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首藤智之
内野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9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2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编辑装置(1),该装置包括实质上为矩形形状的机身(10);机盖(30),其具有本质上和机身(10)的主面(11)一样形状的主面(31);和联结部分(40),用于将机身(10)和机盖(30)轴联起来。机身(10)装备有在其中插入了存储卡(2A、2B)的存储卡插槽(15、16);机盖(30)装备有液晶显示板(35),将要编辑的A图象(36A)和B图象(36B)显示在板上。机身(10)的主面(11)的中心装备有可以沿着机身(10)的纵向滑动的转动操作单元(21),并通过滑动转动操作单元(21)选择存储卡(2A、2B)中的任何一个来更换将要编辑的对象。

Description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辑装置和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尤其是便携式的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编辑存储于存储卡或可分离式半导体存储介质中的图象数据或视频数据,和用于在液晶显示板上显示图象数据或视频数据。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1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03-002678和于2003年2月12日提交的编号为2003-034319的申请的全部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最近,存储卡或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的卡形记录介质的容量在不断地增长,使其能够存储像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这样大容量的数据。与磁带式记录介质或磁盘式记录介质相比,这些存储卡的尺寸很小,可以被用作将来打算移动使用的便携式小尺寸电子设备的存储介质。
大家都知道的使用存储卡作为存储介质的传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例子是数字照相机。使用像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等的图象压缩技术,原来用来拍摄静止图片的数字照相机最近可以用来拍摄和记录运动的图象。在日本的公开专利2001-254258中公开了一种既具有记录静态图象功能又具有记录运动图象功能的图象拾起器件。另一方面,使用储存卡作为存储介质的便携式电话和PDA(个人数字助理)可提供拍摄/记录静态图象以及运动图象的功能。
用于编辑视频信号等的某些编辑装置可能会有滚轮(jog dial)或梭动环(shuttle ring),以便在再现储存于具有不同回放速度的视频信号回放装置中的视频信号时可以轻易的检测到编辑点。例如,日本的公开专利H10-199124公开了一种具有轻推梭动单元(jog/shuttle unit)的输入装置,当使用像DVD(数字化视频光盘)驱动器这样的视频信号回放装置以不同回放速度执行回放操作时,该单元要旋转。
当使用把存储卡作为存储介质并提供拍摄/记录运动图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用户希望在旅途中等远离家或办公室的情况下编辑操作可以简单的完成。当用户长时间在海外旅行的情况下,既然带着的存储卡数量和容量是有限的,用户希望其拍摄的图象可以编辑和清除,以便有效率地使用存储卡。此外,在用户拍摄的图象素材太多的情况下,既然在返回家或办公室后要花费用户大量的时间来编辑图象,用户希望可以简便地编辑图象。
然而,既然便携式编辑装置要求在尺寸上要减小以便移动使用,那么在布置操作按钮和操作盘时会增加限制。例如,在编辑两种视频信号时,为不同的视频信号布置单独的操作按钮和操作盘是困难的。特别地,即使上述轻推梭动单元在可操作性上很优秀,并且编辑操作的效率也令人满意,在考虑到布置空间时,相应于要编辑的多个视频信号布置多个单独的轻推梭动单元是相当困难的。
既然硬盘驱动器(HDD)必须要装备电机,这样就需要大的能量消耗,并且抗振性能也不是很优秀,这样将导致缺乏可靠性,因此使用硬盘驱动器的编辑装置不太适合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另一方面,至于像光盘那样的磁盘式记录介质,即使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用来驱动电机的大的能量消耗也是不必要的。因此,从能量消耗和可靠性的观点出发,希望生产含有使用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的便携式编辑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新的编辑装置和新的图象显示装置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如存储卡这样的可分离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编辑装置,和提供操作性能优良的移动使用的便携式的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编辑装置来达到,这种装置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它包括:
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在其中已经记录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或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多个半导体存储器能分别可更换地插入到这些单元中;
显示单元,用于同时显示多个图象;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向/从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写入/读出信息的处理,用于控制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编辑处理,和用于控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图象的处理;
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
编辑装置含有便携式尺寸的机身;和机盖,该盖被如此支撑,以致相对于机身能自如地开和关,并且使该盖朝向机身的一面具有和机身的主面实质上一样的形状,而且显示单元被布置在机盖的朝向机身的那个面上。此外,在编辑装置中,至少某个被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在其上已经存储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然后,控制单元从至少某个半导体存储器中读出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使编辑处理单元编辑这些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并且控制向至少一个被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上写入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处理。
同样,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编辑装置来达到,这种装置编辑记录在多个记录介质上的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它包括:
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
输入操作单元,其含有转动操作装置,该装置在操作时要旋转;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编辑处理单元中与输入操作单元的输入操作一致的编辑处理;
其中,转动操作装置能够在平行方向上移动(或滑动),并且,相应于转动操作装置的平行运动(或滑动),控制装置选择已在其中记录了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记录介质,以便于使编辑处理单元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
转动操作装置可以是轻推/梭动圈(或盘)。
更进一步,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图象显示装置来达到,它包括:机身;
机盖,该盖使其朝向机身的一面具有和机身的主面实质上一样的形状;
图象显示单元,它被布置在机身或机盖至少任何一个上;
转轴部分,其被布置在从机身和机盖的各自相应边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上,并且将机身和机盖围绕平行于各自边的轴线轴联在一起;
轴端操作部分,其从转轴部分沿着它的轴线方向伸出。
通过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编辑装置的透视图,其机盖被打开。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编辑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同一装置的背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编辑装置的机盖的正视图,图4B为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编辑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用于编辑装置的转动操作单元中的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特别地,图6A、图6B和图6C分别为它的俯视图、剖视图和侧视图。
图7为多路开关的结构,特别地,图7A、图7B和图7C分别为它的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8为表明编辑装置内部流程的方框图。
图9为其后部装备有用于将电池封装在其中的带子的编辑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优选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将在下面有关优选方式中得到更深入的说明。本发明被应用到编辑装置中,该装置编辑存储于存储卡中的视频数据,该卡是分离式半导体存储介质,以便在液晶显示板上显示已编辑的视频数据。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编辑装置的透视图,图2和图3分别为编辑装置1的俯视图和背视图。
图1到图3中所示的编辑装置1编辑将要被编辑的原材料信息或如图象/视频数据那样的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并且,已在其中记录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或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多个存储卡或半导体存储器被可更换地插入到编辑装置1中。存储卡是那些使用了称为SSFDC(固态软盘卡)的卡非挥发性(flash)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或如至少能存储图象/音频数据的微型卡那样的半导体存储介质,并且存储卡具有4MB到1GB或更大的存储容量。
如图1到图3中所示,编辑装置1包括实质上为矩形形状的机身10,其垂直于纵向的两侧均被修圆;机盖30,其主面31本质上具有和机身10的主面11一样的形状;和联结部分40,用于将机身10和机盖30轴联起来(可以自如地开和关)。联结部分40包含从平行于机身10的纵向的侧面12(背面)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41,和从平行于机盖30的纵向的侧面32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分43,和转轴部分42,其用于围绕平行于机身10和机盖30的纵向的轴线枢轴式支撑延伸部分41、43。当机盖30沿着图1所示的箭头“R“的方向围绕着转轴部分42转动离开机身10时,机盖30打开。
在机身10的主面11的中心上有像轻推/梭动单元那样的转动操作单元21,并且转动操作单元21能够沿着机身10的纵向移动或滑动。在本发明中,当沿着左边和右边方向,或图1和图2中所示箭头“A”和“B”的方向,移动转动操作单元21时,将要被编辑的对象被切换。完成移动后,转动操作单元21返回原来的中心位置。在转动操作单元21的周围排列着多个凹槽,使得便于通过手指来操作。此外,在转动操作单元21的内侧有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被排列成平面环形(flat ring)或同心结构。当为了操作而按动四个部分或上、下、左、右部分时,执行四种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相应于按动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的上、下、左、右部分的操作,分别选择了暂停、结束、向后回放、向前回放。另一方面,可以用光标键在屏幕上,稍后将具体说明,沿着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光标。此外,在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的内部中心上有循环按钮23,当执行按动操作时,该按钮可用于编辑确定操作,以便在穿孔时确定编辑的起点和终点。
在平行于机身10的纵向的侧面13(前侧)中有多个或两个存储卡插槽15、16,在其中插入两个半导体存储器。
图4A为编辑装置1的机盖30的正视图,然而,图4B为图2的IV-IV线剖视图。图5为机盖关闭的编辑装置1的在纵向中心切开的剖视图。
如图1到图5那样显而易见,本发明中,在平行于机盖30纵向的侧面33(前侧)有在其中插入了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插槽34。
机盖30的主面31装备有液晶显示板35(LCD板),要被编辑的编辑原材料和编辑工作中编辑好的结果均显示在该板上。在本发明中,液晶显示板35显示多个要被编辑的图象,例如,“A”图象36A和“B”图象36B两个图象,假如需要,还显示与编辑处理和编辑内容有关的有关编辑信息37。本发明中,例如,图象信号,其为存储(记录)于插在机身10的存储卡插槽15中的存储卡2A的要编辑素材,被显示为“A”图象36A,同时,图象信号,其为存储(记录)于插在存储卡插槽16中的存储卡2B的要编辑素材,被显示为“B”图象36B。另一方面,已编辑结果的图象信号可以写入到插在机盖30的存储卡插槽34中的存储卡2C上,另外,存储卡2C也可用于如存储第三个要编辑素材那样的其它用途。
当向左边方向(如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移动(滑动)布置在机身10的主面11上的转动操作单元21,要编辑的对象就切换为“A”图象36A。当在其返回到原来中心位置后旋转转动操作单元21,就实现了轻推/梭动操作,该操作是用于存储于插在存储卡插槽15中的存储卡2A上的要编辑素材的图象信号的。另一方面,当向右边方向(如图1所示的箭头“B”方向)移动(滑动)转动操作单元21,要编辑的对象就切换为“B”图象36B。当在其返回到原来中心位置后旋转转动操作单元21,就实现了轻推/梭动操作,该操作是用于存储于插在存储卡插槽16中的存储卡2B上的要编辑素材的图象信号的。简而言之,通过向左边或右边方向(如图1所示的箭头“A”方向或箭头“B”方向)移动转动操作单元21,要编辑的对象就切换为存储(记录)在存储卡2A和2B上的要编辑素材中的任何一个。
传统上认为轻推/梭动操作是输入操作,该操作使像VTR那样的视频回放装置以不同的速度执行回放操作。例如,当在枢轴上转动梭动环时,回放速度根据转角而变化,回放方向(正向,反向)根据转动方向而改变,并且,当转动滚轮时,回放位置(回放框架)将根据转动角和转动方向而改变。在本发明中,使用转动操作单元21的旋转环执行至少一个轻推/梭动操作,并且梭动操作可以单独执行。在执行两个操作的情况下,轻推操作和梭动操作可以使用切换按钮来交替地切换,图中未画出。另一方面,转动操作单元21可以是双层同心环结构,分配两个环中的一个用于轻推操作,而另一个用于梭动操作。
假如需要,机身10的主面11在其上布置了像记录按钮25、26那样的操作按钮。在图1和图2所示例子中,记录按钮25、26被安排给各自的要编辑对象(“A”图象,“B”图象)。另一方面,这些按钮可以统一为一个按钮,如此可使切换要被操的对象作相对应于滑动转动操作单元21中的切换要编辑对象的操作。
在转轴部分42的两端是联结机身10和机盖30的联结部分40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布置有沿着转轴部分42的轴线方向伸出的轴端操作部分45、46。这些轴端操作部分45、46能围绕其轴线旋转。在本发明中,当绕轴旋转时,轴端操作部分45产生点按效应,这样其可用为电源开关。另一方面,轴端操作部分46在预定范围内绕轴旋转,这样其可用作根据转角来改变音量的音量控制。另外,它们也可用作与编辑工作有关的输入操作单元,或适宜于其它目的的输入操作单元。
此外,假如需要,转轴部分42在其上布置了液晶显示器47,该显示器显示以时、分、秒和帧的形式指明编辑点位置的时间码等。
转动操作单元21可以是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因此,其可当成滚轮和梭动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图6为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特别地,图6A、图6B和图6C分别为它的俯视图、图6A的B-B线剖面图,和旋转编码器的右侧视图。
如图6A到图6C所示,旋转编码器包含固定在机身10上的环形形状的固定部分76,和沿着固定部分76圆周转动的同样为环形形状的转动部分77,并且编码器的中心部分被挖空。
在这样结构的旋转编码器中,固定部分76在其上绑缚有电刷,图中没画出,并且,转动部分77在其上绑缚有多个电极,图中同样也没画出,这样,当转动部分77转动,电刷与多个电极相互接触和断开时,将输出脉冲。
布置在转动操作单元21内部的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可以是能指明上、下、左、右方向四个方向的多路开关。
图7为四方向多路开关的结构,特别地,图7A、图7B和图7C分别为多路开关的俯视图、正视图和右侧视图。
如图7所示,多路开关包含固定在机身10上的开关主体78,和绑缚在开关主体78顶面上的杆79,并且以预定角度,杆79可以朝图7A所示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倾斜。当杆79倾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时,多路开关输出相应倾斜方向的信号。
图8为表明编辑装置1的原理结构的方框图。如图8所示,编辑装置1包括作为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的存储卡插槽61A、61B、61C,作为多个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2A、2B、2C各自更换地插入到插槽中,并且存储卡已在其上记录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或合成的已编辑信息,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象的显示单元62;控制单元63,其控制向/从插入到存储卡插槽61A、61B、61C中的存储卡2A、2B、2C写入/读取信息,并且控制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还控制在显示单元62上显示多个图象,和编辑处理单元64,该单元被控制单元63控制来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存储卡插槽61A、61B、61C分别相应于如图1到图5所示的存储卡插槽15、16、34,并且显示单元62相应于液晶显示板35。从/向插入到存储卡插槽61A、61B、61C中的存储卡2A、2B、2C读取/写入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是分别通过接口(I/F)电路65A、65B、65C来完成的。既然接口电路是由控制单元63所控制,那么从/向存储卡2A、2B、2C读取/写入信息也受控制单元63控制。从存储卡2A、2B、2C中读取的要编辑素材信息分别经过接口电路65A、65B、65C输送到编辑处理单元64,并且由编辑处理单元64所编辑和输出的合成的已编辑信息也分别经过接口电路65A、65B、65C写入到存储卡2A、2B、2C中。此外,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合成的已编辑信息或相关的编辑信息均经过接口电路66输送到显示单元62,以便在其上显示。
此外,像转动操作单元21那样的输入操作单元68通过接口电路68F连接到控制单元63。而且,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等也连接到控制单元63。作为输入操作单元68的例子,转动操作单元21被使用,并且由滑动操作产生的切换信号和相应于旋转编码器转动的脉冲信号等均经过接口电路68F输送到控制单元63。输入操作单元68进一步包括方向指示操作单元22,循环按钮23的操作按钮,记录按钮25、26,和轴端操作部分45、46。
此外,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可以从外界接收或输送到外界。即,经过接口电路67Vi将由视频输入终端66Vi所接收的输入视频信号Vin输送到编辑处理单元64,同时,经过接口电路67Ai也将由音频输入终端66Ai所接收的输入音频信号Ain输送到编辑处理单元64。另一方面,经过接口电路67Vo把从编辑处理单元64输出的已编辑视频当成视频输出信号输送到视频输出终端66Vo,同时,经过接口电路67Ao也把从编辑处理单元64输出的已编辑音频当成音频输出信号输送到音频输出终端66Ao。
在这种便携式小尺寸电子设备被携带以便用于移动使用的情况下,通常,使用电池作为电源。当其容量变大时电池就需要更大的空间,并且,当其内置在机身中时就会加大电子设备机身的尺寸。因此,希望电池19安放在固定于编辑装置1的机身10的后侧上的背带18内,如图9所示。电池19,既可以是原电池也可以是蓄电池,要求为薄形,此外形便于被安放在背带18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多个纽扣电池,另一方面,希望使用薄片形的弹性蓄电池。这儿希望使用薄型蓄电池,在该电池中阴极材料,其包含装备有阴极集电极和阴极活性材料的聚合物膜,和阳极材料,其包含装备有阳极集电极和阳极活性材料的聚合物膜,通过固相聚合物电解质被形成层来形成蓄电池极板,而蓄电池极板又用薄膜包了起来。特别地,使用了胶状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并且可以符合心意地使用高能量密度的优选弹性锂离子聚合物蓄电池(flexuous lithium ion polymer secondary battery)。在这种情况下,机身10本身不需要在其中安放电池,另一方面,机身10可以装有电池,以便于保证足够的电池容量,通过把机身10的电池与层(带)18的电池19结合起来使用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使用像存储卡2那样的分离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编辑装置,而当使用者在旅途等远离家或办公室的时候,这种装置能使编辑操作简便易行。此外,既然像转动操作单元21那样可操作性极好的轻推/梭动单元是单独布置的,并且通过滑动转动操作单元21来切换要编辑的对象,那么,单独的转动操作单元21能被轻易用于操作两个或更多的要编辑对象,这样能提高便携式小尺寸编辑装置的可操作性。此外,在转轴部分42的两端布置有沿其轴线方向伸出的轴端操作部分45、46。因而,操作单元可以布置在机身10(或主面11等)之外,例如,在开/关转轴的两端,这样既能增加操作单元的数目,又能提高便携式小尺寸编辑装置的可操作性。此外,既然,电池被安放在固定于机身10的后侧上的携带背带18内,那么,电池容量可以随着机身10所限制的尺寸减小而增大。
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面说明的例子中,转动操作单元21可以沿着纵向或图2中的左、右方向滑动。另一方面,转动操作单元21也许可以沿着纵向的垂直方向或上、下方向滑动,除此以外,也可沿着这些方向的组合方向,或既左、右又上、下的方向。此外,在上面说明的例子中,编辑装置主要用于编辑视频信号。另一方面,编辑装置也可用于编辑视频和音频信号,另外,还可仅仅用于音频信号。此外,本发明是应用于编辑装置,另一方面,本发明也可用于便携式小尺寸图象显示装置。例如,图象显示装置可以装备有从转轴部分沿着轴线方向伸出的轴端操作部分,该装置含有机身和装备有显示器的机盖,而机身和机盖是通过转轴部分轴联起来的。此外,很明显机身和机盖的形状以及操作单元的结构均不只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那些例子。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既然本发明提供一种编辑装置,这种装置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它包括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在其中已经记录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或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多个半导体存储器分别可更换地插入到这些单元中;显示单元,用于同时显示多个图象;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向/从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写入/读出信息的处理,用于控制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编辑处理,和用于控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图象的处理;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因此,可以提供一种使用像存储卡那样的分离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记录介质的便携式编辑装置,而当使用者在旅途等远离家或办公室的时候,这种装置能使编辑操作简便易行。
此外,既然本发明提供一种编辑装置,这种装置编辑记录在多个记录介质上的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它包括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输入操作单元,其含有转动操作装置,该装置在操作时要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编辑处理单元中与输入操作单元的输入操作一致的编辑处理;其中,转动操作装置能够在平行方向上移动,并且,相应于转动操作装置的平行运动,控制装置选择已在其中记录了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记录介质,以便于使编辑处理单元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得到改善的便携式小尺寸编辑装置。
此外,既然本发明提供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它包括机身;机盖,该盖使其朝向机身的一面具有和机身的主面实质上一样的形状;图象显示单元,它被布置在机身或机盖的至少任何一个上;转轴部分,其被布置在从机身和机盖的各自相应边延伸而来的延伸部分上,并且将机身和机盖围绕平行于各自边的轴线轴联在一起;轴端操作部分,其从转轴部分沿着它的轴线方向伸出。因此,可以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尺寸编辑装置,这种装置将操作单元布置在平面外,例如,在转轴部分的两端,这样既能增加操作单元的数目,又能提高可操作性。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装置,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在其中已经记录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或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多个半导体存储器分别可更换地插入到所述单元中;
显示单元,用于同时显示多个图象;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向/从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写入/读出信息的处理,并用于控制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编辑处理,以及用于控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图象的处理;和
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包含便携式大小的机身,和机盖,如此支撑该盖使得其相对于机身可以自如地开和关,并且该盖使其朝向机身的一面具有和机身的主面实质上一样的形状,
其中显示单元布置在机盖朝向机身的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
至少某个被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已在其上存储了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和
控制单元,用于从至少某个半导体存储器中读出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使编辑处理单元编辑所述要编辑的素材信息,并且控制向至少一个被插入到多个半导体存储器插入单元中的半导体存储器写入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
机身已在其上装有操作单元,当机盖打开时,该单元可在平行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多个图象所沿着的方向移动,
半导体存储器,当操作单元平行移动时,将选中该半导体存储器,该存储器已在其上写入了要被编辑处理单元编辑的要编辑素材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操作单元包含环形部分,该部分在操作时要旋转;和方向指示单元,该单元被布置在环形部分的内部,并指明线性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转轴部分被布置在从机身和机盖的各自相应侧延伸而来的延伸部分上,转轴部分的轴线分别平行于机身和机盖的一条边,并且通过转轴部分将机身和机盖轴联起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转轴部分包含有从转轴部分沿着它的轴线方向伸出的轴端操作部分。
8、一种用于编辑记录在多个记录介质上的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来生成合成的已编辑信息的装置,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编辑处理单元,该单元被控制单元控制来编辑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以输出合成的已编辑信息;
输入操作单元,其含有转动操作装置,该装置在操作时要旋转;和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编辑处理单元中与输入操作单元的输入操作一致的编辑处理;
其中,转动操作装置能够在平行方向上移动,并且,相应于转动操作装置的平行运动,控制装置选择已在其中记录了多块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记录介质,以便于使编辑处理单元编辑要编辑的素材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转动操作装置是环形结构,其具有轻推/往复运送功能,以便控制要编辑的素材信息的再现处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辑装置,其中转动操作装置包含环形部分,该部分在操作时要旋转,和方向指示单元,该单元被布置在环形部分的内部,并指明线性方向。
11、一种图象显示装置,其由以下部分组成:
机身;
机盖,该机盖使其朝向机身的一面具有和机身的主面实质上一样的形状;
图象显示单元,被布置在机身或机盖的至少任何一个上;
转轴部分,其被布置在从机身和机盖的各自相应侧延伸而来的延伸部分上,并且将机身和机盖围绕平行于各自边的轴线轴联在一起;和
轴端操作部分,其从转轴部分沿着它的轴线方向伸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中轴端操作部分能围绕它们的轴线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象显示装置,其中轴端操作部分包含有从转轴部分两端伸出的第一操作部分和第二操作部分。
CN 200380100322 2003-01-08 2003-12-10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Pending CN16926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78/2003 2003-01-08
JP2003002678 2003-01-08
JP34319/2003 2003-02-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645A true CN1692645A (zh) 2005-11-02

Family

ID=35347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80100322 Pending CN1692645A (zh) 2003-01-08 2003-12-10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26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930B (zh) * 2006-07-19 2010-12-22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和记录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930B (zh) * 2006-07-19 2010-12-22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和记录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2858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933576A (zh) 数码摄像机和模式改变方法
CN1845583A (zh) 多功能输入开关和具有该多功能输入开关的照相设备
JP2002189992A (ja) メモリカードドライブと携帯型メモリカードドライブ
CN1116789A (zh) 记录和/或再现系统以及数据备份系统
CN1463545A (zh) 摄像机、其使用方法及其控制程序
CN1497323A (zh) 图像拍摄装置
JP2003295896A (ja) 携帯型音楽再生装置
CN1246987A (zh) 使用电机的驱动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692645A (zh) 编辑装置和图象显示装置
CN100525325C (zh) 便携式显示装置
CN2854695Y (zh) 具有存储及读卡器功能的移动存储装置
EP1503585A1 (en) Edition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889678A (zh) 便携关联媒体播放终端
CN1114195C (zh) 声频-视频播放设备
CN217721343U (zh) 一种具有视频通话功能的数码相框
CN201197172Y (zh) 一种笔式分离型摄录装置
CN2791755Y (zh) 数码图像采集装置
CN205960735U (zh) 移动电源
GB2397191A (en) A portable digital image and sound recording device providing an interface to an external storage device
CN1273923C (zh) 记录及/或再现装置及存储媒体的装载方法
CN1327568A (zh) 记录及/或再生装置及存储媒体的装载方法
CN2567686Y (zh) 掌上数码英文学习复读机及其存储卡
CN105590645A (zh) 一种集成音频编辑处理模块的数码录音笔
CN1277169C (zh) 可携带的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