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0570A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0570A
CN1690570A CN 200410019122 CN200410019122A CN1690570A CN 1690570 A CN1690570 A CN 1690570A CN 200410019122 CN200410019122 CN 200410019122 CN 200410019122 A CN200410019122 A CN 200410019122A CN 1690570 A CN1690570 A CN 1690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mentioned
window ba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191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大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191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0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690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0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空调室外机,外壳内主要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及带有排出口的顶部罩,顶部罩上排出口的形状与风扇的旋转范围相对应;排出窗栅安装在顶部罩上;封闭电机上方的电机罩组装在排出窗栅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室外机的顶部罩呈圆形,使导流排出的空气更加顺畅地排出。本发明由于顶部罩和排出窗栅都为圆形,不需要必须对齐,因此容易安装,从而可以提高装配作业效率。另外,排出窗栅为圆形线材,电机罩组装在圆形线材上不需要对齐方向,组装更加简单,从而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有关空调室外机的发明,特别涉及的是排出口和排出窗栅具有与风扇旋转范围对应的圆形形状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通常装在办公室或家庭等室内空间一侧或墙体上,为室内环境制冷或加热。空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门,蒸发器等部件构成制冷系统。
空调通常分为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也称为“室外侧”或“散热侧”)和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也称为“室内侧”或“吸热侧”)。上述室外机中设置冷凝器(即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其室内机内部设置蒸发器(即室内热交换器)。
众所周知,设置类型,空调大体上分为分别设置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分体型空调和一体设置室外机和室内机的一体型空调。
图1为传统技术下的空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技术下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技术下的空调室外机电机安装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为传统技术下电机罩底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空调包括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室内机10和装在外部的室外机50组成。冷媒管60连接室内机10和室外机50,导流冷媒的流动。
上述室内机10为柱形六面体,其外观由正面面板12,侧面面板14,背面面板16,顶面面板18形成。室内机10的下方具有开放的吸气口(图略)。顶面面板18的后半部按上下方向开放形成有排出口20。吸气口和排出口20上设置管道(图略)与需要调温的空间连通。
上述正面面板12上贯穿着冷媒管60的一端,下端部形成贯穿孔12’。排水槽42的排水部42’通过贯穿孔12’向前露出。
上述室内机10的内部设置隔板22。隔板22把室内机10内部划分成上、下空间。隔板22的上侧设置有控制箱24。控制箱24中装有控制空调的各种部件。控制箱24的后方形成排出口20。排出口20把室内风扇32吹出的空气向上导流。
上述隔板22的底面一体形成扇罩30。在扇罩30的内部,设置室内扇32。扇罩30导流室内扇32产生的气流。扇罩30上设置驱动室内扇32的电机(图略)。
上述扇罩30的下部设置具有蒸发器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0。室内热交换器40让流通内部的冷媒和室内扇32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40具有“∧”形形状,其下端固定在侧面面板14或正面面板12和背面面板16上。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40的下部设置排水槽42。排水槽42设置在底座框架44的上侧,收集室内热交换器40产生的冷凝水。底座框架44设置在室内机10的下端。
在上述排水槽42的正面右侧向前方突出形成排水部42’。排水部42’通过正面面板12的贯穿孔12’露在外部,向外导流排水槽42中的冷凝水。
上述室外机50大体为长方体形状,具有形成外观的外壳50’,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52,形成顶面的顶部罩54。顶部罩54的内侧形成开口部,在开口部的边缘部位向下突出形成圆形导流部56,导流在风扇90作用下流动的空气。
上述顶部罩54的顶面设置排出窗栅70。排出窗栅70由具有一定直径的线材形成。在排出窗栅70的中心部顶面设置电机罩72。电机罩72具有一定大小,防止雨水透进电机80内部。
上述电机罩72的底面突出形成固定肋74。上述固定肋74由形成在左侧的外侧肋74’和,形成在右侧的右侧肋74”组成。这种外侧肋74’和右侧肋74”组成固定槽75。固定槽75镶嵌排出窗栅70的线材。即,上述排出窗栅70的线材镶嵌在固定槽75中,固定槽75分别形成在外侧肋74’的右侧面和右侧肋74”的左侧面。
在上述排出窗栅70的下部,设置有电机80。电机80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产生动力。电机80的上端部装有螺栓82。螺栓82和螺母82’组装后电机80被固定在排出窗栅70上。
在上述电机80的下部是风扇90。风扇90在电机80转轴驱动下旋转,让内部空气向上方排出。
但是,传统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虽然风扇90的旋转范围是圆形,但顶部罩54和排出窗栅70是矩形形状。因此,被风扇90吹出的空气不能顺畅地排出。
另外,上述顶部罩54、排出窗栅70和电机罩72都具有矩形形状。因此组装时要对齐相互之间的方向,存在装配工艺上的困难。
即,对齐上述排出窗栅70的各角和顶部罩54的各角部后才能进行组装。而且组装电机罩72时也要对齐电机罩72的各角部和排出窗栅70的各角后才进行组装。因此,装配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圆形形状形成顶部罩和排出窗栅的空调室外机,可以顺畅地排出空气,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让排出窗栅和电机罩的安装更加容易。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外机,外壳内主要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及带有排出口的顶部罩,顶部罩上排出口的形状与风扇的旋转范围相对应;排出窗栅安装在顶部罩上;封闭电机上方的电机罩组装在排出窗栅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顶部罩呈圆形,使导流排出的空气更加顺畅地排出。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技术顶部罩和排出窗栅矩形结构,需要对齐两者之间的4个角部后才能进行组装,装配效率低等缺陷。本发明由于顶部罩和排出窗栅都为圆形,不需要必须对齐,因此容易安装,从而可以提高装配作业效率。
另外,排出窗栅为圆形线材,电机罩组装在圆形线材上不需要对齐方向,组装更加简单,从而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下的空调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术下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技术下的空调室外机电机安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传统技术下电机罩的底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机安装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机罩立体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外壳内主要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及带有排出口的顶部罩,顶部罩530上排出口530’的形状与风扇630的旋转范围相对应;排出窗栅600安装在顶部罩530上;封闭电机620上方的电机罩610组装在排出窗栅600上。
所述排出窗栅600具有与排出口530’相对应的形状。
所述电机罩610的形状与电机圆形顶面对应。
在所述电机罩610的底面有与排出窗栅610组装的固定肋612。
所述固定肋612是顺着圆周方向隔着一定间隔按放射状排列形成。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外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机安装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机罩立体底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空调室内机100为长方体形状,包括有形成正面外观的正面面板包括正面上部面板110、正面下部面板120;形成侧面外观的侧面面板130;形成背面外观的背面面板140;形成顶面外观的顶面面板150。
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10、正面下部面板120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正面上部面板110位于上面,位于正面上部面板110下方的是正面下部面板120。正面上部面板110和正面下部面板120之间具有面板架160,让正面上部面板110的下端和正面下部面板120的上端紧密接触在一起。
上述正面上部面板110的上端左侧部形成开关孔112。开关孔112为矩形,电源开关376露在外部。如果不使用空调时,开关孔112被同样大小的挡板114封闭。
上述正面下部面板120的左右部位有管道孔122。冷媒管(图略)贯穿管道孔122与室内热交换器250连通。管道孔122由高压管道孔122’和低压管道孔122”组成。高压管道孔122’中贯穿用于流通高压冷媒的高压管(图略)。低压管道孔122”中贯穿用于流通低压冷媒的低压管(图略)。
上述正面下部面板120的左右部位分别形成排水孔124。排水槽230的排水部232通过排水孔124露在外部。在排水孔124的上侧,形成侧面排水孔126。侧面排水槽240的侧面排水部242通过侧面排水孔126露在外部。
上述顶面面板150形成室内机100的顶面前半部的外观。顶面面板150的后侧形成上下贯穿的排出口170。室内机内部的空气通过排出口170流向外部。
上述侧面面板130的下端有下部框架200。下部框架200按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由侧面框架部202、前端框架部204、后端框架部206组成。侧面框架部202固定在侧面面板130的下端。前端框架部204连接各侧面框架部202的前端。后端框架部206连接各侧面框架部202的后端。下部框架200的内侧形成的矩形吸气口210导流从外部吸入的空气流动。
上述侧面框架部202的上端部形成向侧方突出的滑动导向部208。滑动导向部208从侧面框架部202,向内侧方突出形成,在支撑排水槽230和室内热交换器250的同时,让排水槽230在其上面前后滑动。
上述下部框架200的前方设置滤芯罩220。在滤芯罩220背面一体形成矩形空气滤芯222。把滤芯罩220组装在下部框架200的前端后,空气滤芯222覆盖吸气口210,过滤从外部流进的空气。
上述下部框架200的上部设置排水槽230。排水槽230收集室内热交换器250产生的冷凝水。在排水槽230的正面形成排水部232。排水部232向外排出排水槽230内部的冷凝水。
上述排水部232通过正面下部面板120的排水孔124向外露出。排水槽230的底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可以让内部的冷凝水自动流向前端。
上述排水槽230的前后端部具有固定部件234、236。固定部件234、236把排水槽230固定在下部框架200上。排水槽230的前端具有前端固定部件234,让排水槽230的前端部和前端框架部204结合。
上述排水槽230的后端部具有后端固定部件236,让排水槽230和后端框架部206结合。后端固定部件236一体形成在后端框架部206为宜。
上述排水槽230的左侧端上部具备侧面排水槽240。侧面排水槽240与室内热交换器250的高度相应。在建筑物内部平放室内机100时,侧面排水槽240收集室内热交换器250产生的冷凝水。
在上述侧面排水槽240的下端向前突出形成侧面排水部242。侧面排水部242通过正面下部面板120的侧面排水孔126,向前方排出侧面排水槽240中的冷凝水。
在上述排水槽230的顶面是一体设置室内热交换器250。室内热交换器250让流动在内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具有“∧”形状。室内热交换器250的正面和背面被封闭,可以阻断空气的流通。
在上述面板架160的后方,设置中心框架260。中心框架260由固定在侧面面板130的侧面部252和设置在背面面板140上的背面部254组成。中心框架260的内侧还具有槽导向板256。
即,倒立设置上述室内机100时,室内热交换器250和排水槽230也会倒立。这时,向中心框架260内侧按一定幅度突出的槽导向板256会支撑排水槽230的底面。
上述中心框架260的上侧隔着一定间隔设置上部框架300。上部框架300由划分上下空间的隔板310和从隔板310后端向上垂直弯曲后延伸的垂直导向隔板320组成。在隔板310上,贯穿形成排出孔312。排出孔312向外导流室内扇332吹出的空气。
在上述隔板310的下部安装了罩组合体330。罩组合体330包括:让空气流动的室内扇332;为室内扇332提供动力的电机334;环抱着室内扇332外部的扇罩336。
上述电机334的外围面有可以安装电机334的电机座338。扇罩336的上端形成排出口340。室内扇332吹出的空气通过排出口340排出。
在上述排出口340的边缘部位形成有罩安装导向部342。罩安装导向部342从排出口340的边缘部位向外部分突出形成。罩安装导向部342结合在隔板310底面的罩安装部(图略)可前后滑动。
上述垂直导向隔板320的高度与排气导向部件350的高度相对应,可以向上导流通过排出孔312排出的空气。垂直导向隔板320的后方凹陷形成加热棒设置槽322,让加热棒360的后端挂在加热棒设置槽322内。
上述隔板310的上侧有排气导向部件350。排气导向部件350把室内扇332送出的风向上导流。排气导向部件350由侧面板352和正面板354构成,安装在隔板310的排出口312上部。排气导向部件350的正面板354上有加热棒支撑架356,加热棒360贯穿加热棒支撑架356。
上述加热棒360通过加热棒支撑架356支撑。加热棒360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加热空气。加热棒360安装在排气导向部件350的内部。即,上述排气导向部件350和上部框架300的垂直导向隔板320形成排出口170,加热棒360设置在排出口170的内侧,加热室内扇332排出的空气。
上述加热棒360的安装结构是:加热棒360的前端一体形成加热棒支撑板362,加热棒支撑板362固定在排气导向部件350的正面板354上;加热棒360的后端设置在垂直导向隔板320的加热棒设置槽322中。
上述加热棒360可以按使用者的意愿进行设置。如果不设置加热棒360时,排气导向部件350的加热棒支撑架356被其他挡板(图略)隔离。
上述排气导向部件350的前方有控制箱370,控制箱370中设置变压器372或电路板374等控制空调的各种电器部件。在控制箱370的左侧前端部,设置有电源开关376。电源开关376通过正面上部面板110的开关孔112向外露出。控制箱370的上部由顶面面板150封闭。
在上述吸气口210和排出口170上连接管道(图略)。即,室内机100与要调温的空间隔着一定距离时,设置上述管道,连接上述空间和室内机100的吸气口210和排出口170。
上述室内机100的一侧设置如图7所示的室外机500。室外机500包括:形成外观的外壳510;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520;形成顶面的顶部罩530以及压缩冷媒的压缩机(图略)。
上述顶部罩530为圆形,在内侧形成按上下方向开放的圆形排出口530’。在排出口530’的边缘部位,向下突出形成圆形导流部532,对在风扇630作用下流动的空气进行导流。
上述顶部罩530的顶面设置排出窗栅600。排出窗栅600由具有一定直径的线材形成。如图8所示,排出窗栅600由具有不同直径的圆形线材600’按等间距排列,并由支撑圆形线材600’的固定线材600”按放射状排列形成。
在上述排出窗栅600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电机620。排出窗栅600的圆形线材600’上形成贯穿孔602。螺栓622穿过贯穿孔602。贯穿孔602在排出窗栅600的固定线材上形成,或用其他部件形成。如图8所示,贯穿孔602隔着一定间隔按放射状分别设置在四个部位为宜。
在上述排出窗栅600的中心部上面装有一定大小的电机罩610。电机罩610与电机620的顶面相对应并呈圆形。电机罩610防止雨水透进电机620中。
上述电机罩610的底面边缘部位突出形成与排出窗栅600组装的固定肋612。固定肋612形成在与电机罩610底面的中心部位等间距的四个部位。
上述固定肋612由形成在外侧的外侧肋612’和形成在内侧的内侧肋612”组成。外侧肋612’和内侧肋612”上设置固定槽(图略),以便容易固定排出窗栅600的圆形线材600’。
上述内侧肋612”的长度比外侧肋612’长。在外侧肋612’和内侧肋612’之间镶嵌排出窗栅600的圆形线材600’,把电机罩610固定在排出窗栅600上。
上述电机罩610的底面还形成导向突起616。导向突起616比固定肋612大,导向电机罩610的安装。即,将电机罩610装在排出窗栅600的上方时,导向突起616先插入在各圆形线材600’之间,对电机罩610的安装位置进行导向。
在上述排出窗栅600的下部设置的电机620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电机620的上端部形成螺栓622。螺栓622和螺母624组装后,电机620被固定在排出窗栅600上。
即,螺栓622穿过排出窗栅600的贯穿孔602后,从上方把螺母624组装在螺栓622上。这时电机620被固定在排出窗栅600上。
在上述电机620的下部有风扇630。风扇630在电机620转轴驱动下旋转,让内部空气向上方排出。
下面说明上述空调室外机的作用。
首先,对上述室外机500中空气流动的状态进行说明。外部空气通过室外机500的一侧,流进室外机内部。外部空气流过室外热交换器520时进行热交换。即,在室外热交换器520内部流动的冷媒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流过室外热交换器520的空气,在风扇630的作用下进行流动。在风扇630作用下流动的空气被导流到上方通过导流部532排出到排出窗栅600的外部。
下面,对上述电机620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把形成在电机620上端的螺栓622插入贯穿孔602中后,把螺母624组装在螺栓622的前端部。以此把电机620固定在排出窗栅600上。
然后,把电机罩610从上方组装在排出窗栅600上。即,把电机罩610紧紧地压在排出窗栅600的上方时,导向突起616插入在排出窗栅600上的各圆形线材600’之间,完成导向电机罩610的导向安装。
之后,电机罩610继续向下移动,则圆形线材600’会镶嵌在固定肋612的外侧肋612’和内侧肋612”之间。即,外侧肋612’和内侧肋612”具有弹性,两者的下端部可以分别向外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后产生的缝隙中镶嵌排出窗栅600的圆形线材600’。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附图和方法,只是为了具体表述本发明技术思想而举的一例。不容置疑,在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还会存在很多改进方法。

Claims (5)

1.一种空调室外机,外壳内主要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及带有排出口的顶部罩,其特征是顶部罩(530)上的排出口(530’)形状与风扇(630)的旋转范围相对应;排出窗栅(600)安装在顶部罩(530)上;封闭电机(620)上方的电机罩(610)组装在排出窗栅(6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排出窗栅(600)具有与排出(530’)相对应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罩(610)的形状与电机圆形顶面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机罩(610)的底面有与排出窗栅(610)组装的固定肋(612)。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肋(612)是顺着圆周方向隔着一定间隔按放射状排列形成。
CN 200410019122 2004-04-30 2004-04-30 空调室外机 Pending CN1690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122 CN1690570A (zh) 2004-04-30 2004-04-30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19122 CN1690570A (zh) 2004-04-30 2004-04-30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0570A true CN1690570A (zh) 2005-11-02

Family

ID=3534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19122 Pending CN1690570A (zh) 2004-04-30 2004-04-30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05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805C (zh)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598415A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1746574A (zh) 空调机
CN1690570A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07855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CN1888694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CN188861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299079C (zh) 窗式空调机的固定装置
CN1699848A (zh) 空气调节器
CN1782561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CN1888682A (zh) 空调器的风扇以及电机设置结构
CN1699879A (zh) 空气调节器
CN1690571A (zh) 空调室外机
CN1888683A (zh) 空调器的控制盒设置结构
CN1888676A (zh) 空气调节器的电动机安装结构
CN1699844A (zh) 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安装结构
CN1357730A (zh)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CN169984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712790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699872A (zh) 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组件安装结构
CN1752653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724953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699876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699831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