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6559A -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方法,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及含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方法,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及含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6559A
CN1666559A CN038158795A CN03815879A CN1666559A CN 1666559 A CN1666559 A CN 1666559A CN 038158795 A CN038158795 A CN 038158795A CN 03815879 A CN03815879 A CN 03815879A CN 1666559 A CN1666559 A CN 1666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ks
synchronous
link
a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158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4681C (zh
Inventor
荒濑吉隆
森冈正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66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6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6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6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依据怎样使用通信频带控制同步通信链路建立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支持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两者的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当用户做出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时,依据所述异步和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以及所述请求的通信质量,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即使建立所述新请求同步通信链路,是否能够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仅当确定能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时,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允许建立所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

Description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方法, 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及含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实现通信链路建立的无线通信终端方法,执行该方法的程序,及含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支持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者,并能与多个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多条无线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用于建立这种通信链路的方法;有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及含有记录在其上的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通信终端,例如,PDA(个人数字助理),蜂窝电话,或个人计算机,能够实现例如因特网连接,LAN(局域网)访问,名片数据交换,电话呼叫,音乐再现,及类似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不是通过异(ASYNC)通信(主要用于不需要实时能力的数据传输,就是通过同步(SYNC)通信(主要用于需要实时能力的数据传输)来实现。一般而言,因特网连接,LAN访问(数据通信,文件传输),及名片数据(文件传输)是通过异步通信来实现。另一方面,电话呼叫(音频通信)和音乐再现(音频通信)一般通过同步通信来实现。
近年来,按越来越多样化的方式使用通信终端。在一种方式中,可以同时执行多种功能。能够同时执行的示范性组合功能是:使用同一通信模式的组合功能,例如在因特网连接期间进行名片数据交换(这两者都是异步通信),或在听音乐时进行电话呼叫(这两者都是同步通信);及使用不同通信模式的功能组合,例如在LAN访问期间进行电话呼叫(即,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有线通信领域中,IEEE1394标准或类似标准已允许进行包括这样的同时使用多种功能的通信,即,包括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两者的通信。在无线通信领域,也已经存在支持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两者的技术。然而,这种技术仅允许执行异步通信或者执行同步通信(称为“单链路通信”),而不是允许同时进行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称为“多链路通信”)。因此,已经努力研制在无线通信领域实现同时进行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技术。这样的一种技术的例子是蓝牙(BluetoothTM)通信标准。对于蓝牙通信的详情见Kazuhiro Miyatsu的“技术Kaitaishinsho Bluetooth Gijutsu Guide”1st ed.,(第一版)Ric TelecomLtd.,2001年6月11日。
下文中,将参考蓝牙通信的控制模块描述用于同时进行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一种技术。图14是一张框图,描述结合有蓝牙通信控制模块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原理结构。
图14中,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包括:用户输入部分110,链路管理部分120,通信处理部分130,无线通信部分140,特定功能处理部分150,及显示部分160。链路管理部分120包括: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1,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2,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123,及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124。
用户输入部分110从用户接收有关无线通信终端功能的一条指令(开始数据传输,开始下载,建立通信链路,等),并给链路管理部分120发出一条建立通信链路的指令,并将其他指令发送给特定功能处理部分150。
下文中,能与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的同步(或异步)通信链路的最大链路数称为“有关同步(或异步)通信链路的限制链路数”,而且,已经与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同步(或异步)通信链路的路数将称为“有关同步(或异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
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1保存有关异步通信链路的限制链路数和建立链路数,并基于这些数字,确定是否有可能建立已由用户指派的异步通信链路。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2保存有关同步通信链路的限制链路数和建立链路数,并基于这些数字,确定是否有可能建立已由用户指派的同步通信链路。刚一从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1接收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一条指令,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123就借助于通信处理部分130和无线通信部分140与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建立异步通信链路。刚一从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122接收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124就借助于通信处理部分130和无线通信部分140与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建立同步通信链路。
通信处理部分130执行建立通信链路的过程和由特定功能处理部分150指示的过程。无线通信部分140实现与另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特定功能处理部分150处理专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显示部分160显示有关于无线通信终端的各种信息。
基于上述结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不仅能实现同时建立多条异步通信链路,或同时建立多条同步通信链路,而且还能同时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和一条同步通信链路。
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号2500097的说明书中披露了有关同时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一种传统技术的一个例子,它涉及到在分组通信网络内添加异步通信链路。依据这种传统技术,检查用于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有关每个交换节点的资源(平均比特率,平均比特率偏差,及带宽)。如果交换节点具有足够资源,允许建立异步通信链路;如果交换节点没有足够资源,拒绝建立异步通信链路。
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按独立方式执行异步通信链路管理和同步通信链路管理,即,不考虑怎样建立每条其他链路。因此,如果当已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时,做出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并没有确定怎样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图15)。因为一般赋给同步通信的优先权高于异步通信,在通信中会发生一个问题:依据由正在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专用的通信频带(即,所要求通信质量),会中断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注意,这个问题对无线通信是唯一的,其中,存在对通信频带的限制,并不适合于有线通信,有线通信不需要特别考虑通信频带问题。
下面将描述无线通信中的上述问题。图16A和16B是示意图,描述一种示范性配置,在该配置中,无线通信终端A(个人计算机)起着连接到公共网的主终端作用,与从无线通信终端B,C,D,和E(蜂窝电话)建立一条通信链路。图17和18是图表,描述怎样依据不同通信质量的分组类型(packet type)建立通信链路。
在图16A中,主无线通信终端A已经预先与从无线通信终端B到E建立了异步通信链路,用于实现LAN访问。在这种状态,假定:从无线通信终端B与主无线通信终端A新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用于经公共网放置电话呼叫。在这种情况,主无线通信终端A没有与任何从无线通信终端B到E建立异步通信链路,并因此无条件地与从无线通信终端B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在一般的无线通信中,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含有一条有关通信频带即通信质量的指令。因此,如果能保证用于所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频带是在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之前未使用的通信频带之内,就没有问题。然而,如果不能保证用于所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频带是在未使用的通信频带之内,就耗尽用于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的通信频带,因此,会中断异步通信链路(图16B)。
例如,相应于通信质量的分组类型是在蓝牙通信中定义的(见蓝牙技术准则的104页和105页)。HV1分组是用于同步通信的一种分组,它独占地使用所有通信频带。HV2分组是用于同步通信的一种分组,它独占地使用二分之一的通信频带。HV3分组是用于同步通信的一种分组,它独占地使用三分之一的通信频带。DM1分组是用于异步通信的一种分组。DV分组是用于在同一对无线通信终端之间执行的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链路的一种分组,能包含同步通信分组(HV1至HV3)数据和异步通信分组(DM1)的数据(见前述的蓝牙准则中的106页)。在蓝牙通信中,也存在一种约定:在建立异步通信链路(DM1)后能够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HV1至HV3)。因此,在图16描述的情况中,如果依据HV2分组请求同步通信链路,就不存在问题(图17)。另一方面,如果基于HV1分组请求同步通信链路,就存在一个问题:必须中断与从无线通信终端C到E的异步通信链路(图18)。
这样,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能控制新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同时维持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一种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由无线通信终端执行;一个程序,用于实现该方法;及记录介质,包含该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指向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具有下列能力:依据通信质量用不同的通信频带执行异步通信和执行同步通信,该无线通信终端能够同时与多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多路通信链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无线通信终端包括: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及链路建立部分。
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用于管理由已经与任何其他通信终端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用于管理由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链路建立确定部分用于响应于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依据异步通信频带和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而不中断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如果链路建立确定部分确定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部分用于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
依据异步通信频带和同步通信频带,即使不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也许有可能以另一种通信质量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为了处理这样的一种情况,如果确定不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以另一种通信质量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并且如果链路建立确定部分确定能以其他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部分可以以其他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
当存在一条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时,即使以不同于请求的通信质量的任何其他通信质量也不能建立一条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或许有可能通过改变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能建立该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为了处理这样的一种情况,如果确定不能以其他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可进一步确定是否通过改变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并且如果链路建立确定部分确定通过改变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能够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部分可以建立该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并以改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该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
如果确定能以多种其他通信质量建立该新的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可以给用户提供有关多种其他通信质量的信息,由此,允许用户选择多种其他通信质量中的一种。
如果释放了多条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中的一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可以确定是否按比当前高的通信质量能重新建立其余的同步通信链路。如果链路建立确定部分确定能发以当前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其余的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部分可以以较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其余同步通信链路。
典型地,依据每条通信链路所用的分组类型确定通信质量。多个分组类型是可用的,每种占据不同的通信频带。
由上述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链路建立确定部分,及链路建立部分执行的处理过程可以看作为构成一种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处理过程,该方法包括步骤:管理由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所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管理由已经与任何其他通信终端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所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响应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请求,依据异步通信频带和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以请求的通信质量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而不中断已建立的异步通信连接;及如果确定以请求的通信质量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
较佳地,通信链路建立方法是按程序形式提供的,该程序使无线通信终端执行前述的过程。这样一个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上。
这样,依据本发明,在确定是否允许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中考虑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和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两者。这样,即使做出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也能保证总是能维持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
因为不仅能对请求的通信质量,而且能对不同通信质量做出是否允许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确定,变得有可能允许建立更多的同步通信链路。通过给用户提供有关许多这样的其他通信质量的信息,变得有可能按这样一种方式控制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以能反映用户的意图。
此外,能够动态地改变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由此,使得有可能允许建立更多的同步通信链路。因为当释放一条现有的同步通信链路时也能动态地改变通信质量,变得有可能按通信频带允许的较高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
附图简述
图1是一张框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意性结构;
图2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
图3是一张说明性表,示出通信链路示范性组合,这可能导致一个问题:由于请求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会中断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
图4和5是示意图,描述一种示范性配置,用于在多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
图6是一张图表,描述在按图4描述的系统配置建立一条链路的情况中的通信顺序;
图7是一张图表,描述在按图4描述的系统配置建立一条链路的情况中的通信顺序。
图8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
图9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
图10是一张框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意性结构;
图11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
图12是一张图表,描述由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各种组成部分执行的通信顺序;
图13A和13B是由显示部分60显示的示范性图像,由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控制;
图14是一张框图,描述一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示意性结构;
图15是一张图表,描述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各种组成部分执行的通信顺序;
图16A和16B是示意图,描述一种示范性配置,用于在多台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及
图17和18是图表,描述当依据图15所示通信顺序传输分组时发生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最佳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概念在于控制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并且不必中断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并包括确定是否允许建立这样的一条链路及适合地控制待建立通信链路的通信频带。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无线通信,不管是短距离还是长距离的无线通信,其中有可能依据所请求的通信质量用不同的通信频带在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下文中,将参考在背景技术描述(图16A)中描述特别例子,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能执行蓝牙通信的主无线通信终端A建立与从无线通信终端B,C,D,及E的通信链路。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一张框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范性结构。在图1中,依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用户输入部分10,链路管理部分20,通信处理部分30,无线通信部分40,特定功能处理部分50,及显示部分60。链路管理部分20包括: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及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依据这样的链路管理部分20的结构,无线通信终端起主终端的功能。
首先,将简要地描述依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组成部分。
用户输入部分10从用户接收有关无线通信终端功能的一条指令(开始传输,开始下载,建立通信链路等),并给链路管理部分20发送一条指令,以建立一条通信链路,并给特定功能处理部分50发送其他指令。基于有关异步通信链路的限制链路数和建立链路数(如先前描述的),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由任何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基于有关同步通信链路的限制链路数和建立链路数(如先前描述的),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由任何当前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
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依据三个因素确定,即使建立了新请求的通信链路,是否能够维持当前建立的通信链路,这三个因素是:由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的通信频带(由异步通信链路所使用的);由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的通信频带(由同步通信链路所使用的);及已经请求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分组类型等)。通信质量可由用户指派,或可以使用某一预定的缺省值。基于这种确定,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分别给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或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发送一条指令,以建立异步通信链路或同步通信链路。
响应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接收的一条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借助于通信处理部分30和无线通信部分40,与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建立异步通信链路。响应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接收的一条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借助于通信处理部分30和无线通信部分40,与相应的无线通信终端建立同步通信链路。这样,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通信处理部分30,及无线通信部分40一起构成链路建立部分。
通信处理部分30执行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处理过程及由特定功能处理部分50指定处理过程。无线通信部分40执行与其他无线通信终端的无线通信。特定功能处理部分50处理专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的功能。因为特定功能处理部分50不构成本发明的基本部分,将省略它的任何详细描述。显示部分60显示与无线通信终端相关的各种信息。
接着,参考图2和3,描述由依据如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的一种通信链路建立的方法。图2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图3是一张说明性表,示出通信链路的示范性组合,该组合可以产生下列的问题:由于请求建立一条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会中断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相对于图16A描述的配置。在图3的说明性表中,遵守了蓝牙标准,能够同时建立:单独的最多7条异步通信链路,单独使用HV1分组的最多一条同步通信链路,单独用HV2分组最多2条同步通信链路,或单独用HV3最多3条同步通信链路。
一旦由用户输入一条建立通信链路的指令(这样的一条指令含有通信质量),用户输入部分10确定该指定通信链路是异步通信链路还是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1)。然后,用户输入部分10依据这个确定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发送一个建立通信链路的请求。如果发送的建立通信链路的请求指向异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执行类似于传统对应部分(counterpart)的建立过程(步骤S210)。如果发送的建立通信链路的请求指向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执行下面的建立过程(步骤S202到S207)。
刚一从用户输入部分10收到一个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就从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1获取由异步通信链路当前使用的有关通信频带的信息,并从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获取由同步通信链路当前使用的有关通信频带的信息(步骤S202)。基于获得的通信频带和请求的通信质量,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在维持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时是否能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3)。
依据本发明,给出图16A所示的配置,在图3所示的每种状态下,在步骤S203执行的确定可防止中断按蓝牙通信的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现在将描述图3所示的每种状态。状态[1]和[4]的每一种描述一点:当没有建立其他同步通信链路时,有待新建立基于HV1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在这种情况中,整个通信频带将用于这条新的同步通信链路(HV1);因此,依据传统技术,将中断除了指向从无线通信终端B的通信链路外的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即,用阴影表示的链路。状态[2],[5],和[7]的每一种描述一点:当已建立基于HV2分组的一条同步通信链路时,有待新建立基于HV2分组的一条同步通信链路。在这种情况中,整个通信频带将用于这两条同步通信链路(HV2);因此,依据传统技术,将中断除了指向从无线通信终端B的链路外的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即,用阴影表示的链路。状态[3],[6],和[8]到[10]的每一种描述一点,当已建立基于HV3分组的两条同步通信链路时,有待新建立基于HV3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在这种情况中,整个通信频带将用于这三条同步通信链路;因此,依据传统技术,将中断除了指向从无线通信终端B(及在状态[8]或[9]的从终端C,及在状态[10]的从终端D)的链路之外的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即用阴影表示的链路。
如果确定不能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NO”通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结束过程,不建立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7)。另一方面,如果确定能够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YES”通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指示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依据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指令,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更新由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通信频带(即建立的链路数),这是由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的(步骤S205)。刚一收到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就新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6)。
接着,将描述依据图2描述的同步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过程,相对于更特殊的配置。图4是一张示意图,描述一种示范性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用户在用PDA访问因特网时听音乐。图5是一张示意图,描述一种示范性无线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使用蜂窝电话在听音乐的同时,用蜂窝电话进行电话呼叫。图6是一张图表,描述在图4所示的系统配置中建立一条链路的情况中的通信顺序。图7是一张图表,描述图4描述的系统配置中不能建立一条链路的情况中的通信顺序。
当从用户接收到利用因特网连接到一个接入点(an access point)的一条指令时,PDA用户输入部分10确定它是一条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并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发送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一个请求。刚一接收这个请求,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就从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获取有关异步通信链路建立链路数(在初始状态,耳机:0,接入点:0)和限制链路数(=7),并从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获取有关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在初始状态,耳机:0,接入点:0)和限制链路数(=3)。依据这些值,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能够建立由用户请求的异步通信链路。然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给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发送一条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并更新由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的建立链路数(接入点:01)。响应于该条指令,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
接着,当从用户接收到连接耳机准备听音乐的一条指令时,PDA的用户输入部分10确定它是一条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指令,并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发送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一个请求。刚一接收这个请求,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就从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获取有关异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耳机:0,接入点:1)和限制链路数(=7),并从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获取有关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耳机:0,接入点:0)和限制链路数(=3)。依据这些值,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能够建立由用户请求的异步通信链路。然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给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发送建立异步通信链路的一条指令,并更新由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的建立链路数(耳机:01)。响应于这条指令,异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3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
因此,当从用户接收到播放音乐的一条指令时,PDA的用户输入部分10确定它是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一条指令,并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发送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一个请求。这个请求包括分组类型作为一个参数。刚一接收这个请求,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就从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获取有关异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耳机:1,接入点:1)和限制链路数(=7),并从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获取有关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链路数(耳机:0,接入点:0)和限制链路数(=3)。依据这些值和分组类型,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是否能建立由用户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
在上述的情况中,如果由用户请求的分组类型为“HV1”,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将确定不能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另一方面,如果由用户请求的分组类型为“HV2”或“HV3”,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将确定能够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仅当确定能建立同步通信链路时,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给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发送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一条指令,并更新由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的建立链路数(耳机:01)。刚一接收到这条指令,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就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
这样,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在确定是否允许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中都考虑到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及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特别地,如果存在已单独建立一条异步通信链路的任何无线通信终端(不是新近要与其建立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依据异步和同步通信链路两者的存在/状态确定:已建立的所述有同步通信链路是否已经用尽整个通信频带。这样,即使做出建立一条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能保证总能维持当前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
(第二实施例)
在上面的第一实施例中,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是否能遵照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一条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因此,依据第一实施例,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使能以较差的通信质量建立一条链路,因为不能满足请求的通信质量,拒绝一条新的同步通信链路。
因此,第二实施例将提供一种以某一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方法,当不顾由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做出链路建立确定时,该通信质量被认为是最适宜的通信质量。
除了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执行不同的处理过程外,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含有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基本结构。下文中,将主要相对于这不同之处描述第二实施例。图8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在图8中,由相同数字表示属于与图2所示相同处理过程的步骤。
基于同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和异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以及请求的通信质量,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是否能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同时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步骤S203)。如果确定能够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YES”通路),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过程。如果确定不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NO”通路),那么,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认是否以不同的通信质量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下文中,这样一种通信质量将称作为“可调通信质量”)(步骤S801)。如果发现能按许多其他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在它们之中选择最高的通信质量(步骤S802)。然后,为以这选择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更新所用的通信频带(步骤S205),并且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建立通信链路(步骤S206)。如果没有发现可调通信质量,则结束处理,不建立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7)。
例如,在蓝牙通信中,按分组类型次序HV1>HV2>HV3(见前述蓝牙准则guideline)提供较佳的通信质量(即使用较宽的广播频带)。例如,取图3前述的状态[1],虽然不能在这种状态建立基于HV1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但还可建立基于HV2分组或HV3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为“HV1”,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将选择基于HV2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
这样,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在确定是否允许以请求的通信质量或以不同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中,都要考虑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及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两者。这样,即使做出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它能保证总能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而且,第二实施例比第一实施例更能允许建立更多的同步通信链路。
(第三实施例)
上面,第二实施例描述了依据不同于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的一种通信质量控制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它确定是否能用通信频带的未使用部分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
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如果已建立另外的同步通信链路,优化所有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以允许用整个通信频带建立多条同步通信链路,而不是仅使用通信频带的未使用部分。
除了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执行不同的处理过程外,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具有与图1所示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基本结构。下文中,将主要相对于不同之处描述第三实施例。图9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在图9中,由相同的数字表示属于与图2或8中所示相同过程的处理步骤。
依据由同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和由异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以及请求的通信质量,如果确定不能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则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认是否以不同的通信质量能建立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801)。如果发现能以多种其他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在它们之中选择最高通信质量(步骤S802)。然后,为了以该选择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更新所用的通信频带(步骤S205),并且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建立一条通信链路(步骤S206)。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也不能以任何其他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然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确定是否通过改变另一条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变得有可能连同那些通信质量已经改变的同步通信链路一起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901)。如果有这种可能,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命令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并以改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其他同步通信链路。依据建立同步通信链路的这些指令,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更新由同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即,已建立链路数),这些通信频带是由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的(步骤S205)。同步通信链路控制部分24按指示建立同步通信链路(步骤S206)。
例如,关于图3的前述状态[2],基于HV2分组已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因此,使它不可能甚至基于HV3分组建立同步通信链路,更不用说HV2分组。然而,通过将这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改变到基于HV3分组的链路,变得有可能基于HV3分组新建立一条同步通信链路。结果,在这种情况中,将建立两条基于HV3的同步通信链路。
这样,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在确定是否允许以请求的通信质量或以不同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中都考虑无线通信终端之间的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和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两者。此外,动态地改变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这样,即使做出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它能保证总是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而且,第三实施例比第二实施例能允许建立更多的同步通信链路。
如果依据上面的控制方法在建立多条同步通信链路后,释放任何同步通信链路,通过执行下面的处理过程,可以获得通信质量的改进。如果首先释放新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能恢复到原通信质量。另一方面,如果先释放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新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可以恢复到原请求的通信质量。例如,如果释放在前述例子中的两条基于HV3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中的一条,另一条同步通信链路可以改变为基于HV2分组的链路。
(第四实施例)
上面的第三实施例描述一种方法:当作出链路建立确定时以认为是最佳的通信质量自动地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不顾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
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法:给用户提供做出链路建立确定时可用的可调通信质量,由此允许用户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
图10是一张框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如图10所示,依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包含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而不是图1所示的链路确定部分25。下文中,将主要相对于这不同之处描述第四实施例。图11是一张流程图,描述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的过程。在图11中,用相同数字表示属于与图2或8所示相同处理的步骤。图12是一张图表,描述由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各种组成部分执行的通信顺序。
依据由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管理的通信频带(由异步通信链路当前使用的),由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管理的通信频带(由同步通信链路当前使用的),及已请求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确定:即使建立新请求的通信链路,是否能维持当前已建立的通信链路。如果确定不能以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借助于显示部分60提供有关能允许建立新同步通信链路的关于其他通信质量的信息。
参考图11,基于由同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和由异步通信链路所用的通信频带以及请求的通信质量,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确定是否能建立新请求的同步通信链路,同时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步骤S203)。如果确定能够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YES”通路),执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处理过程。如果确定不能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从步骤S204沿“NO”通路),然后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确认是否能以不同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可调通信质量”)(步骤S801)。如果发现能以多种可调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提取所有这些可调通信质量,并借助于显示部分60及按某预定格式给用户提供有关可调通信质量的信息,并一起提供不可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同步通信链的信息(步骤S1101)。
例如在图3前述的状态[1]中,虽然在这种状态中不能建立基于请求HV1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但还能建立基于HV2分组或HV3分组的同步通信链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中,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在显示部分60的显示屏上显示:不能基于HV1分组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的确定结果;及能基于HV2分组或HV3分组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的确定结果。图13A示出这样一种显示图像的例子。
基于显示部分60显示的该图像,用户知道高质量的音乐再现当时是不可能的。此外,允许用户选择是完全不播放音乐,还是以不同的通信质量播放音乐(步骤S1102)。
这样,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在确定是否允许以请求通信质量或以不同的通信质量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中,都考虑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异步通信链路的存在和同步通信链路的存在/状态两者。此外,如果不能以用户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则给用户提供有关允许建立的不同通信质量的信息。这样,有可以按这样一种方式控制同步通信链路的建立,以反映用户的意图,同时保证总能维持当前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
第四实施例描述一个例子:在显示部分60上显示按上面定义的可调通信质量,以使允许用户做出选择。在另一个不允许用户做他们自己选择的例子中,可以显示已经成功建立的新的同步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如图13B例示的。还将理解:替代将第二实施例与如同上面第四实施例的信息显示处理相结合,这样的信息显示处理可以与第三实施例的链路建立技术相结合。
典型地,由CPU实现依据上面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的任意一个执行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CPU解释并执行用于实现上述过程的预定程序数据,这些预定程序数据可以储存在存储装置内(例如,ROM,RAM,或硬盘内)。在这种情况中,可程序数据导入记录介质(即,CD-ROM或软盘)的形式的这样一种存储装置内,  或可以直接从记录介质执行。
工业应用
依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终端及通信链路建立方法将有利于在多台无线通信终端或类似装置之间同时建立多条通信链路,在该情况中,例如当请求建立新的同步通信链路时,希望总能维持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有能力依据通信质量用不同通信频带进行异步通信及进行同步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与多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多条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包括:
异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1),用于管理由异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所述异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链路;
同步通信链路管理部分(22),用于管理由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所述同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链路;
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响应于建立新通信链路的请求,用于依据所述异步通信频带和所述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各不中断所述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及
链路建立部分(24,30,40),用于如果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确定能以所述请求通信质量能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如果确定不能以所述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用于进一步确定是否能以另一种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及
如果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确定能以所述其他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部分(24,30,40)用于以所述其他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如果确定不能以所述其他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用于进一步确定是否能通过改变所述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所述通信质量来建立所述新通信链路;及
如果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5,26)确定通过改变所述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的所述通信质量能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部分(24,30,40)用于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并以一种改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所述已建立的同步通信链路。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如果确定能以多种其他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进一步用于给用户提供有关所述多种其他通信质量的信息,由此,允许所述用户选择所述多种其他通信质量中的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如果释放多条已建立同步通信链路中的一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用于确定是否能以比当前使用更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所述剩余同步通信链路;及
如果所述链路建立确定部分(26)确定以能比当前使用更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所述剩余同步通信链路,则所述链路建立部分(24,30,40)用于以所述更高的通信质量重新建立所述剩余同步通信链路。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依据每条通信链路所用的分组类型,确定所述通信质量。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多种分组类型可以使用,每种分组类型占用不同的通信频带。
8、一种由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的通信链路建立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有用取决于通信质量的不同通信频带进行异步通信并进行同步通信的能力,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与多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多条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管理由一条异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所述异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管理由一条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所述同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响应于建立一条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依据所述异步通信频带和所述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能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而不中断所述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及
如果确定以所述请求通信质量能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
9、一个由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的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有用取决于通信质量的不同通信频带进行异步通信并进行同步通信的能力,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与多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多条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执行步骤:
管理由一条异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所述异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管理由一条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所述同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响应于建立一条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依据所述异步通信频带和所述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而不中断所述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及
如果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的以所述请求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记录有由无线通信终端执行的一个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具有用取决于通信质量的不同通信频带进行异步通信和进行同步通信的能力,所述无线通信终端能与多台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同时建立多条通信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所述无线通信终端执行所述步骤:
管理由一条异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异步通信频带,所述异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管理由一条同步通信链路使用的同步通信频带,所述同步通信链路是已经与任何其他无线通信终端建立的一条链路;
响应于建立一条新同步通信链路的请求,依据所述异步通信频带和所述同步通信频带,确定是否能以请求的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而不中断所述已建立的异步通信链路;及
如果在所述确定步骤中确定能以所述请求通信质量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则建立所述新同步通信链路。
CNB038158795A 2002-10-10 2003-09-18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97622 2002-10-10
JP297622/2002 2002-10-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6559A true CN1666559A (zh) 2005-09-07
CN100444681C CN100444681C (zh) 2008-12-17

Family

ID=32089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158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81C (zh) 2002-10-10 2003-09-18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91749B2 (zh)
EP (1) EP1550343B1 (zh)
KR (1) KR20050055629A (zh)
CN (1) CN100444681C (zh)
AT (1) ATE318496T1 (zh)
DE (1) DE60303690T2 (zh)
WO (1) WO2004034722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342A (zh) * 2011-11-10 2014-07-09 阿尔卡特朗讯 服务链路建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4056B2 (en) * 2004-08-09 2016-11-2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 single antenna on platforms with collocated Bluetooth and IEEE 802.11 b/g devices
US7359738B2 (en) * 2005-05-24 2008-04-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 audio link to a wireless earpiece in reduced time
US7643856B2 (en) 2005-12-09 2010-01-0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apparent latency in linking a call received at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remote audio processor
US20070223419A1 (en) * 2006-03-24 2007-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spectru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792945B2 (en) * 2006-10-31 2014-07-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ual mode bidirectional audio communication
US8817740B2 (en) * 2006-10-31 2014-08-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of a queue controller for dual mode bidirectional audio communication
JP2009253927A (ja) * 2008-04-11 2009-10-29 Sony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KR102480856B1 (ko) * 2016-06-17 2022-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트리밍 데이터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9462A (en) 1992-08-19 1994-0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Traffic management in packet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5935267A (en) * 1996-04-12 1999-08-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a digital network
US6973067B1 (en) * 1998-11-24 2005-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media protocol for slot-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2185559A (ja) * 2000-12-14 2002-06-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無線送受信装置
JP3566218B2 (ja) * 2001-02-19 2004-09-15 株式会社東芝 Bluetooth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973058B2 (en) * 2001-07-31 2005-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multi-line gateway using cordless telephony terminal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342A (zh) * 2011-11-10 2014-07-09 阿尔卡特朗讯 服务链路建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18496T1 (de) 2006-03-15
KR20050055629A (ko) 2005-06-13
DE60303690D1 (de) 2006-04-27
US7391749B2 (en) 2008-06-24
EP1550343A2 (en) 2005-07-06
CN100444681C (zh) 2008-12-17
US20060056332A1 (en) 2006-03-16
DE60303690T2 (de) 2006-09-21
WO2004034722A2 (en) 2004-04-22
EP1550343B1 (en) 2006-02-22
WO2004034722A3 (en) 200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484C (zh) 移动通信
CN1860809A (zh) 无线线路共享网络系统和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297078C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780240A (zh) 基于网络分配矢量表的分布式无线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829345A (zh) 实现移动终端间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747604A (zh) 通信网络、无线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及其资源管理方法
CN16077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本地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929662A (zh) 便携终端的多媒体消息通报装置及方法
CN1708153A (zh) 多模终端选择业务网络的方法
CN1941937A (zh) 使用切换进行紧急呼叫连接的无线通信终端及方法
CN1610423A (zh) 扫描智能wcdma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666559A (zh) 用于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终端,方法,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及含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783867A (zh) 能够调整传输速度的数据通信系统
CN1825290A (zh) 一种管理存储器的方法及一种存储器
CN1543235A (zh) 共享公共网络数据位置寄存器的专用ev-do系统及服务方法
CN1601999A (zh) 用于无线移动自组网络的服务搜索系统及其服务搜索方法
CN1878395A (zh) 一种移动通讯系统中提高业务建立成功率的方法
CN1492639A (zh)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用于在该系统中设置频率的方法
CN101052194A (zh) 一种实现本地维护终端维护远端射频终端的装置
CN101064635A (zh) 一种服务质量协商方法
CN1885998A (zh) 移动终端及其向归属地固网电话发起呼叫的方法
CN1942010A (zh) 便携终端的通话中待机装置及方法
CN1825797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用户数据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43552A (zh)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859621A (zh) 发送业务短信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