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6459A - 防止涂改署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涂改署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6459A
CN1666459A CN038161362A CN03816136A CN1666459A CN 1666459 A CN1666459 A CN 1666459A CN 038161362 A CN038161362 A CN 038161362A CN 03816136 A CN03816136 A CN 03816136A CN 1666459 A CN1666459 A CN 1666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signature
alter
video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161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6459B (zh
Inventor
吉村秀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6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6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66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6459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digital signature, waterma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of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digital signature, watermark
    • H04N2201/3235Checking or certification of the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g. by comparison with data stored independent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8Processing of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N2201/3281Encryption; Ciphering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止涂改署名装置,包括:特征提取单元(33),根据对显示数据进行了鉴别的鉴别者的指示,提取用于表示图像数据特征的特征量;加密/解密单元(35),通过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而对特征量进行加密,从而生成加密数据,并且将加密数据解密为特征量;介质写入单元(34),将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控制器(37),对解密后的特征量和从读取显示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量的一致进行判定。

Description

防止涂改署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进行显示数据的写入和删除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配有该装置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和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特别涉及用于防止显示数据的涂改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配有该装置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和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使用了合同书等的纸的证明物进行处理时,通过证明者用圆珠笔进行署名,使用油墨进行盖章等,从而证明对内容进行了确认。但是,在使用这样的纸的证明物中,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存在文字等因油墨等浸透在纸中而消失,从而纸不能再利用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观点来看,采用不使用纸的证明物引人注目。作为在不使用纸来制作证明物时利用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和使用该系统实施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的一个以往例,例如有在(日本)特开平11-261550号公报中公开的电子文件的防止涂改系统和方法。在使用该电子文件的防止涂改系统和方法中采用的电子署名技术的署名中,将从电子数据中提取的特征量用专用密钥进行加密后附加在电子数据中来寄送。然后,电子数据领受者使用对公用密钥进行加密的特征量进行解密,通过对接受的电子数据的特征量和解密后的特征量的一致进行确认,从而确认接受的电子数据没有被涂改。
此外,作为不使用纸的证明物的一个以往例,有在特开2000-313185号公报中公开的具有重写显示单元的非接触IC(集成电路)证明书。该非接触IC证明书被显示在可重写介质的重写显示单元上。该可重写介质是通过电的、磁的、或热这样的外部因素,可进行显示数据的内容的写入和删除的介质。这样的可重写介质例如有使用了包含调色剂的微胶囊的介质、使用了强感应液晶等的液晶的介质、以及使用了隐色染料的介质等,使用该可重写介质制作的证明物可再利用。
但是,在上述电子署名技术中,以证明物是电子文件作为前提,在进行证明时一定需要阅览装置,所以存在用介质单体不能进行证明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显示上述非接触IC证明书的可重写介质中,可重写介质本身不具备对记录的显示数据进行证明的功能,所以存在证明书发行上需要繁杂的过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介质单体简单地进行证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配有该装置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和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该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包括:提取步骤,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数据生成步骤,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附加步骤,将这些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判定步骤,根据对鉴别进行确认的确认者的指示,根据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判定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在本说明书中,特征量表示显示数据的写入数据的特征。例如,在对根据明确地形成边界的显示字符的形状所计算的值、以及显示内容进行电读取的可重写介质中,也可以根据显示内容本身进行计算而获得特征量。
此外,作为加密数据的记录方法,可通过设置条形码和磁性层来进行磁记录,也可以搭载IC芯片来记录。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提取步骤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将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粗略特征作为特征量来采用。
这里,粗略的特征表示将图像进行弯曲线近似情况下的各元素的重心、倾斜和线的长度等。
在该结构中,在核对时,即使是当前显示的图像数据因图像数据读取时的晃动等而与加密数据的图像数据在像素单位中不完全一致的情况,特征量也相同而被看作一致,可以判断为没有涂改。
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执行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该防止涂改署名装置包括:特征量提取部件,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提取用于表示对显示数据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特征的特征量;加密/解密部件,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同时将加密数据解密为特征量;附加部件,将一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涂改判定部件,判定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该防止涂改署名系统包括:密钥生成部件,进行识别符的注册,同时生成密钥;保管部件,对识别符和密钥进行保管;鉴别部件,通过基于识别符的查询,供给密钥;以及防止涂改署名装置,它包括:特征量提取部件,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提取用于表示对显示数据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特征的特征量;加密/解密部件,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同时将加密数据解密为特征量;附加部件,将一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涂改判定部件,判定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用于实现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包括:提取步骤,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数据生成步骤,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附加步骤,将这些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判定步骤,根据对鉴别进行确认的确认者的指示,根据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判定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本发明的记录了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了防止涂改署名程序,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用于实现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该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包括:提取步骤,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数据生成步骤,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附加步骤,将这些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判定步骤,根据对鉴别进行确认的确认者的指示,根据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判定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根据上述各发明,在其中任何一个结构中,对显示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数据的可重写介质的显示数据内容进行鉴别时,根据鉴别者的指示,可以读取显示数据并将特征量进行数据化,并进行加密后,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此时,作为鉴别的署名数据等的图形数据的识别符也被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而且,加密/解密的密钥与该识别符成对生成,接受了可重写介质的一侧根据该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可以进行解密。其结果,取得鉴别时的显示数据的特征量,从而将该特征量和当前显示的显示数据的特征量进行比较后,可以判定是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中采用的一例可重写介质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写入署名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确认署名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提取特征量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用于提取图6所示的特征量时获得的一例图像数据的说明图。
图8是可重写介质的水平线和读取中的水平线存在角度差的情况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配有该装置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和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该防止涂改署名系统包括:作为密钥生成部件的个人信息生成装置12;作为保管部件的个人信息保管装置13;作为鉴别部件的鉴别局14;可重写介质11;以及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a、10b。
这里,鉴别者使用位于署名写入侧的图1左侧所示的个人信息生成装置12和个人信息保管装置13及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a,对可重写介质11中显示的显示数据进行鉴别后进行署名,而且,在鉴别者的署名后,确认者使用位于署名确认侧的图1右侧所示的鉴别局14和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b,确认在可重写介质11中显示的显示数据是否被涂改。
个人信息生成装置12将用户选择的任意的图形数据作为署名来生成数字化的署名数据(即,识别符)2,并生成与该署名数据成对的、基于公用密钥方式(例如,1977年マサチュ一セッツ工科大学のリベスト(Rivest)、シャミア(Shamir)、エ一デルマン(Adleman)三人提出了公用密钥方式的RSA公用密钥方式)的专用密钥(密钥)和公用密钥(密钥)。
此外,个人信息保管装置13例如由快闪存储器卡等构成,保存由个人信息生成装置12生成的署名数据和专用密钥,将署名数据和专用密钥供给署名写入侧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a。
而鉴别局14保存署名数据和与其成对的公用密钥,通过署名确认侧使用署名数据进行查询,从而将对象信息和公用密钥供给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b。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中应用的一例可重写介质的说明图。
可重写介质11包括信息存储区109、多个署名区(这里,有第1承认者的署名区105、第2承认者的署名区106、第3承认者的署名区107和第4承认者的署名区108)、二维条形码存储区(这里,有第1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1、第2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2、第3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3和第4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4),对显示数据和署名数据进行记录。而且,在信息存储区109中,文件和图形等的显示数据被显示。而在第1承认者的署名区105、第2承认者的署名区106、第3承认者的署名区107和第4承认者的署名区108中,存储对显示数据进行了鉴别的鉴别者的署名数据。再有,在鉴别者有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署名数据在各署名区中被每次存储一个。此外,在第1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1、第2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2、第3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3和第4承认者的加密数据二维条形码存储区104中,将对鉴别时的显示数据进行过加密的加密数据作为条形码来记录。再有,记录的位置对应于署名的顺序来确定。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防止涂改署名装置10包括控制台36、作为涂改判定部件的控制器37、介质读取单元30、区域识别单元31、输入校正单元32、作为特征量提取部件的特征提取单元33、作为附加部件的介质写入单元34、作为加密/解密部件的加密/解密单元35、以及鉴别局通信装置38、个人信息保管装置I/F(interface)39,进行署名数据的写入、显示数据的确认。
控制台36在用户进行指示和选择时、以及向用户显示数据时使用,包括所谓的键盘和监视器等的装置。
控制器37由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构成,不但具有作为涂改判定部件的功能,还对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一连串动作进行控制。
介质读取单元30对可重写介质11的整个表面进行光学读取,将读取出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该介质读取单元30包括未图示的CCD(charge coupleddevice)行图像传感器单元和副扫描方向驱动系统,对可重写介质11进行扫描,从而在每一主扫描行上生成RGB(‘R’是‘红’的缩写,‘G’是‘绿’的缩写,‘B’是‘蓝’的缩写)彩色信号,并通过A/D(analog to digital)变换,将该RGB彩色信号变换为仅在有效范围内的数字数据,并输出到区域识别单元31。
区域识别单元31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图2所示的署名区、二维条形码存储区和其他区等的各区域的判别,将区域判别后的输入图像数据输出到输入校正单元32。
输入校正单元32使用区域判别后的输入图像数据来进行歪斜失真校正和倍率校正,对输入数据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输入数据输出到特征提取单元33。
特征提取单元33对于校正后的输入数据,根据区域识别单元31判别的区域识别结果,对除了署名区和二维条形码存储区以外的区域,从输入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并将表示被提取出的特征量的数据输出到加密/解密装置35。
加密/解密装置35根据来自控制器37的指示,进行特征量的加密或加密数据的解密。
介质写入单元34将署名数据和二维条形码存储区写入在可重写介质11中。
鉴别局通信装置38使用电话线路或因特网通信网等网络线路与鉴别局14之间进行通信,进行使用署名数据的查询和取得公用密钥。
个人信息保管装置I/F39掌握与个人信息保管装置13的接口,进行署名数据和专用密钥的取得等。
下面,说明采用配有这样的结构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
图4~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写入署名过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对署名进行确认的过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提取特征量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4,说明鉴别者对新的显示数据进行鉴别,然后将新的署名数据写入可重写介质中的流程。
首先,确认是否有已经写入的署名数据(步骤S1),如果在有署名数据时(步骤S1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则确认署名数据是否被注册在鉴别局中(步骤S2)。
如果在署名数据被注册在鉴别局时(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确认显示数据是否被涂改(步骤S3)。
这里,在署名数据没有被注册在鉴别局时(步骤S2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或在署名数据被注册在鉴别局中而显示数据被涂改时(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中止新的第1署名数据的写入(步骤S4),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署名数据时(步骤S1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或在显示数据没有被涂改时(步骤S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读取可重写介质的整个表面(步骤S5),而且,对于读取的图像数据,分别确认二维条形码区、署名区和信息存储区(步骤S6)。
接着,在输入图像具有歪斜失真时,即如图8所示,在可重写介质11的水平线和读取的水平线存在角度差时,由信息存储区的周边边界角度51对该歪斜失真角度50进行判别,执行对该歪斜失真用仿射变换方式进行校正等的图像校正,从而获得显示数据(步骤S7)。
然后,提取通过这样的过程获得的显示数据的特征(步骤S8),然后,通过从特征提取获得的编码数据串中以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RFC1321)取得16字节的散列值来计算特征量(步骤S9)。
接着,对取得的散列值使用从个人信息保管装置获得的专用密钥进行加密(步骤S10)。
最后,在已经写入的署名数据的下一栏中,写入从个人信息保管装置读取的新的署名数据,同时将加密过的散列值(新的加密数据)变换为二维条形码后写入(步骤S11)。
下面,参照图5,说明对署名后的新的显示数据确认有无涂改的过程,即确认新的显示数据和当前显示的显示数据是否为同一显示数据的流程。
首先,读取可重写介质的整个表面(步骤S21),然后,对读取的图像数据,分别识别二维条形码存储区、署名区和信息存储区(步骤S22)。
接着,在输入图像具有歪斜失真时,根据信息存储区的周边边界角度来判别该歪斜失真角度,执行对该歪斜失真以仿射变换方式进行校正等的图像校正而获得显示数据(步骤S23)。
通过执行这样的过程,从可重写介质中获得信息存储区中当前显示的显示数据和署名数据。
接着,判断在已经写入的所有署名数据中,是否存在未确认的署名数据(步骤S24),如果存在未结束确认的署名数据时(步骤S2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则进至步骤S25,如果不存在未结束确认的署名数据时(步骤S2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则结束处理。
在步骤S25中,将在署名区的最后存储的署名数据发送到鉴别局,进行核对。例如,在从第1署名区至第3署名区中存储了署名数据时,将第3署名区中存储的新的署名数据发送到鉴别局,进行核对。
然后,例如在因对新的署名数据的读取失败等理由而判断为在鉴别局中没有注册该新的署名数据时(步骤S26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由于不能进行核对,所以将该情况警告通知用户后(步骤S27),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新的署名数据被注册在鉴别局时(步骤S26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从鉴别局接受与新的署名数据对应的注册者信息和公用密钥,同时从可重写介质中与新的署名数据对应的二维条形码存储区中读取二维条形码,获得加密数据(步骤S28)。
接着,对加密数据使用公用密钥进行解密,获得鉴别过的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步骤S29)。然后,从上述步骤S21中读取的可重写介质的信息存储区中显示的显示数据中提取特征量(步骤S30),计算特征量(步骤S31)。
然后,将信息存储区中显示的特征量和鉴别过的特征量进行比较(步骤S32),判定信息存储区中显示的特征量和鉴别过的特征量是否一致(步骤S33)。
如果在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3中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对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署名数据,看作从写入时起没有涂改,并返回到步骤S24,对于剩余的署名数据,将核对和特征量的比较(步骤S24~步骤S33)重复执行署名数据个数的次数。然后,在结束了有关所有的署名数据的处理时,由于在步骤S24中判断为确认结束(步骤S24中的判断结果为“是”),所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3中判断为不一致时(步骤S33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对于作为处理对象的署名数据,看作在写入后被涂改,通过控制台对用户进行警告通知(步骤S27),结束处理。
下面,参照图6来说明构成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特征提取单元的动作。
这里,举例说明可重写介质的显示没有被电子式读取的情况。
在显示数据的写入时,例如如图7(a)所示的图像数据(粗线的‘A’)41被写入,所以使用该图像数据进行边界提取。在该边界提取中,首先,从表示对象像素P1(x、y)的像素浓度的像素值p1(x、y)中减去对象图像P1的左像素P2的像素值p2(x-1、y),如果通过减法获得的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阈值(Tedge),则判定为对象像素P1是边界像素。然后,对于构成作为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用边界像素和其以外的像素进行二值化。然后,从图像数据的左上起依次对所有的像素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顺序扫描,以检测的边界像素作为基点来进行被图像数据中的边界像素包围的区域的轮廓跟踪(步骤S41)。其结果,例如,获得图7(b)所示的轮廓线数据42。
接着,参照轮廓线数据,对于被轮廓线包围的区域进行细线化处理(步骤S42)。其结果,例如,获得图7(c)所示的细线43。然后,将获得的细线进行直线化而进行折线近似(步骤S43),其结果,例如,获得图7(d)所示的近似图像44。
接着,参照获得的近似图像,从图像数据的左上起依次对所有的像素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顺序扫描,以发现了折线的重心点的顺序对折线编号。然后,以编号的折线的顺序,提取折线重心点(xi、yi)、折线长度Li、折线与水平的角度θi的各个参数(步骤S44)。
最后,将提取的参数分别进行量化,然后将量化过的各值以编号的顺序进行连结而制作编码数据串(步骤S45)。此时,考虑到读取时的误差,最好是仅结合在读取时可判别的参数。
此外,上述过程,即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通过防止涂改署名程序来实现。而且,在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控制器37中,包含用于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作为这种记录介质,可以列举掩模ROM(Read Only Memory)和快闪ROM的半导体存储元件、硬盘、软盘、MO(Magneto-Optic)盘、CD(Compact Disc)-ROM、DVD(Digital VersatileDisk)-ROM、光磁盘、IC(Integrated Circuit)卡、以及磁带等,只要是可存储程序,也可以是其他记录介质。此外,也可以是通过通信来传输程序本身而记录在记录介质中。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装置、配有该装置的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实现该方法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和记录了该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由于在显示数据中附加了被加密的特征量和其识别符,所以用可重写介质单体可简单地判别在显示数据中是否有涂改。
此外,由于粗略地提取显示内容,从边界明确的字符的形状信息等信息的本质中提取特征量,所以例如在将可重写介质的显示内容用复印机复制而得到的复印物中,也可以确认署名数据的有效性。
而且,在可重写介质具备显示内容读取功能,是可将电子式显示数据作为值来读取的介质的情况下,并且在通过差错校正技术等,使用读取差错率非常低的可重写介质和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连结了显示数据的读取数据串用作编码数据串。这种情况下,由于实施上述的过程,以及从显示内容本身中提取特征量,所以可以确认显示数据与署名时完全相同。
另一方面,可重写介质上的加密数据的记录部件不限于二维条形码,可以通过设置磁性层而以磁方式进行记录,或通过搭载IC芯片,在IC芯片上同时记录对显示数据进行了电子化的数据和加密数据。
再有,可重写介质上的各区域(署名区、二次条形码存储区和信息存储区)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这样,在不固定位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区域判别而分离为各区域,从而推进处理。此外,对于署名数据,也可以通过向鉴别局查询全部类推的署名数据来进行判别。
本发明的产业可利用性在于,在鉴别时及鉴别后的显示数据的读取时,即使因摆动等而在两者的读取数据中包含不一致的元素,在本发明中也分别提取读入的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根据两者的提取特征量来进行比较,所以在可以始终正确地判别显示数据的有无涂改方面是有益的,在防止涂改上可以期待出色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包括:
提取步骤,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
数据生成步骤,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
附加步骤,将这些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
判定步骤,根据对鉴别进行确认的确认者的指示,依据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判定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步骤中,将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的粗略特征用作为特征量。
3.一种防止涂改署名装置,执行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的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涂改署名装置包括:
特征量提取部件,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提取用于表示对显示数据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特征的特征量;
加密/解密部件,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同时将加密数据解密为特征量;
附加部件,将一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
涂改判定部件,判定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4.一种防止涂改署名系统,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涂改署名系统包括:
密钥生成部件,进行识别符的注册,同时生成密钥;
保管部件,对识别符和密钥进行保管;
鉴别部件,通过基于识别符的查询,供给密钥;以及
防止涂改署名装置,它包括:特征量提取部件,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提取用于表示对显示数据进行读取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特征的特征量;加密/解密部件,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同时将加密数据解密为特征量;附加部件,将一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涂改判定部件,判定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5.一种防止涂改署名程序,用于实现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用于鉴别以可写入和可删除状态存储的显示于可重写介质中的显示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涂改署名方法包括:
提取步骤,根据鉴别过显示数据的鉴别者的指示,从读取显示数据而生成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特征量;
数据生成步骤,使用与识别符成对的密钥,通过对所述特征量进行加密而生成加密数据;
附加步骤,将这些识别符和加密数据附加在可重写介质中;以及
判定步骤,根据对鉴别进行确认的确认者的指示,根据识别符而取得密钥,并判定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的特征量和显示数据的特征量是否一致。
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了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涂改署名程序。
CN038161362A 2002-07-10 2003-07-07 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6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01444A JP2004048267A (ja) 2002-07-10 2002-07-10 リライタブルメディアの改竄防止署名方法、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改竄防止署名装置、この装置を備えた改竄防止署名システム、この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改竄防止署名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改竄防止署名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444/2002 2002-07-10
PCT/JP2003/008631 WO2004008684A1 (ja) 2002-07-10 2003-07-07 改竄防止署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6459A true CN1666459A (zh) 2005-09-07
CN1666459B CN1666459B (zh) 2010-05-12

Family

ID=30112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613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6459B (zh) 2002-07-10 2003-07-07 可重写介质的防止涂改署名方法、防止涂改署名装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33267B2 (zh)
EP (1) EP1530314A4 (zh)
JP (1) JP2004048267A (zh)
CN (1) CN1666459B (zh)
WO (1) WO20040086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842A (zh) * 2013-08-02 2013-11-2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加密方法、系统和解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32054B1 (en) * 2004-12-23 2018-03-21 Symant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packet capture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JP4723909B2 (ja) * 2005-05-27 2011-07-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交換方法、データ交換管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交換管理プログラム
US7802114B2 (en) * 2007-03-16 2010-09-21 Spansion Llc State change sensing
JP5239367B2 (ja) * 2007-03-19 2013-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US8199911B1 (en) * 2008-03-31 2012-06-1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Secure encryption algorithm for data deduplication on untrusted storage
US8625642B2 (en) 2008-05-23 2014-01-07 Solera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network artifact in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US8521732B2 (en) 2008-05-23 2013-08-27 Solera Networks, Inc. Presentation of an extracted artifact based on an indexing technique
US8281143B1 (en) 2008-09-29 2012-10-02 Symantec Operating Corporation Protecting against chosen plaintext attacks in untrusted storage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data deduplication
DE102008043953A1 (de) * 2008-11-21 2010-05-27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und/oder Verarbeitung einer Objektsignatur,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US8479304B1 (en) 2009-03-31 2013-07-02 Symantec Corporation Selectively protecting against chosen plaintext attacks in untrusted storage environments that support data deduplication
US8849991B2 (en) 2010-12-15 2014-09-30 Blue Coat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layered reconstruction
US8666985B2 (en) 2011-03-16 2014-03-04 Solera Networks, Inc. Hardware accelerated application-based pattern matching for real tim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rding of network traffic
US20120328148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Grey William Doher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image management
CN103413099A (zh) * 2013-08-22 2013-11-27 曙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加密数据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JP2016142718A (ja) 2015-02-05 2016-08-08 株式会社東芝 放射線検出装置、放射線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204384B2 (en) * 2015-12-21 2019-02-12 Mcafee, Llc Data loss prevention of social media content
US11575657B2 (en) * 2020-02-25 2023-0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tigating misinformation in encrypted messaging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622A (en) * 1992-11-20 1999-01-26 Pitney Bowes Inc. Secure identification card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d authenticating same
JPH082155A (ja) 1994-06-21 1996-01-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プリペイドカードの改ざん防止方法
US5748738A (en) * 1995-01-17 1998-05-05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authenticated documents
JPH1011509A (ja) 1996-06-26 1998-01-16 Wacom Co Ltd 電子書類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電子押印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署名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US5898779A (en) * 1997-04-14 1999-04-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hic system with selected area image authentication
JP3819608B2 (ja) 1998-01-06 2006-09-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文書の改竄防止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GB2348343A (en) * 1999-03-26 2000-09-27 Int Computers Ltd Authentication of MOT certificate using encryption
US6704906B1 (en) * 1999-03-27 2004-03-09 Movaris, Inc. Self-directed routable electronic form system and method
JP2000313185A (ja) 1999-04-30 2000-11-14 Toppan Forms Co Ltd リライト表示部を有した非接触ic証明書
CA2272723A1 (en) * 1999-05-25 2000-11-25 Rdm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ture server
CA2309463C (en) * 1999-05-25 2010-12-07 Rdm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ture system
JP3164215B2 (ja) 1999-09-06 2001-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改竄検出システム
JP2001251295A (ja) 2000-03-02 2001-09-1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個人認証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サーバと端末
JP2002040936A (ja) 2000-07-25 2002-02-08 Ntt Advanced Technology Corp 電子印鑑作成装置、電子印鑑証明書発行装置、電子印鑑署名装置、及び電子印鑑認証装置、並びに電子署名システム及び電子署名方法
JP2002062803A (ja) 2000-08-23 2002-02-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認証書類、認証用紙、及び、認証書類の発行・検証システム
AU2003230257A1 (en) * 2002-05-06 2003-11-11 Bentley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nd digital signatures
US20060041760A1 (en) * 2002-06-26 2006-02-23 Zezhen Huang Trusted computer activity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842A (zh) * 2013-08-02 2013-11-2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加密方法、系统和解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6459B (zh) 2010-05-12
WO2004008684A1 (ja) 2004-01-22
EP1530314A1 (en) 2005-05-11
EP1530314A4 (en) 2007-04-25
US20050273611A1 (en) 2005-12-08
JP2004048267A (ja) 2004-02-12
US7533267B2 (en) 2009-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6459A (zh) 防止涂改署名方法
US11755867B2 (en) Composite code pattern, generating device, read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1329C (zh) 向图象嵌入鉴定信息的系统及图象改变检测系统
Wu et al. Data hiding in binary image for authentication and annotation
US8583931B2 (en) Electronic s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26890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and verifying documents
US8078878B2 (en) Securing documents with electronic signatures
US8595503B2 (en) Method of self-authenticating a document while preserving critical content in authentication data
US20190354822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n illustration
US200301475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and verifying documents
CN1361960A (zh) 电子文档及其打印副本的合法性保护
CN1670761A (zh) 用来编码对象中随机分布特征的系统和方法
KR20100005146A (ko) 화상 암호화 장치, 화상 복호 장치,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CN1825890A (zh) 信息处理方法、伪造验证方法和设备
CN111738898B (zh) 文本数字水印嵌入\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759403A (zh) 信息管理系统
JP2019192193A (ja) 複合コードパターン、生成装置、読み取り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08145A (zh) 电子印章生成及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704667B1 (en) Electronic s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220932C (zh) 由签署人使用传感设备签署硬拷贝文件或电子文件的方法
CN1871846A (zh) 屏幕图像验证
JP59240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Ajetrao et al. A novel scheme of data hiding in binary images
US201001355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7233836A (ja) 文字認識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