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8375A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8375A CN1648375A CN 200410002646 CN200410002646A CN1648375A CN 1648375 A CN1648375 A CN 1648375A CN 200410002646 CN200410002646 CN 200410002646 CN 200410002646 A CN200410002646 A CN 200410002646A CN 1648375 A CN1648375 A CN 1648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face
- former
- split unit
- side 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这样,由于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设置有拼合装置,因而拧松拼合装置后,脱模非常方便;同时,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因而脱模、组模更方便,效率更高;此外,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适用于制造开口的薄壁管或开口的薄壁盒。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特别是现浇钢筋砼空心板非抽芯成孔工艺,普遍采用薄壁管或薄壁盒填充,能满足各种不同空心板抽空砼的需要。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同时分别申请了申请号为99115665.X、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管(盒)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以及申请号为99115666.8、名称为“现浇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盒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所制得的薄壁管或薄壁盒可以是开口的,若带有封口则可制得封闭的薄壁管或封闭的薄壁盒;其制造方法中所采用的模具有阴模或阳模。如阴模,从它们的附图可以看出,它包括侧模面和底模面,侧模面和底模面围成阴模,这种阴模为整体模板的阴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脱模不方便,开口的薄壁管或薄壁盒易破损,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具有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侧模面、底模面,侧模面和底模面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和底模面由模板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设置有拼合装置,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这样,由于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设置有拼合装置,因而拧松拼合装置后,脱模非常方便;同时,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因而脱模、组模更方便,效率更高;此外,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适用于制造开口的薄壁管或开口的薄壁盒。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于侧模面的模板上。这样,拼合装置设置于侧模面的模板上,有利于模具拼合,使其相邻模板之间的拼合间隙更小,提高模具的精度,方便模壳构件生产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于底模面与侧模面相交部位的模板上。这样,拼合装置设置于底模面与侧模面相交部位的模板上,有利于模具拼合,使其相邻模板之间的拼合间隙更小,提高模具的精度,同时方便模壳构件生产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于侧模面转角部位的模板上。这样,拼合装置设置于侧模面转角部位的模板上,有利于模具拼合,使其相邻模板之间的拼合间隙更小,提高模具的精度,同时方便模壳构件生产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于可伸缩的模面的模板上。这样,拼合装置设置于可伸缩的模面的模板上,有利于模具拼合,使其相邻模板之间的拼合间隙更小,提高模具的精度,同时方便模壳构件生产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上。这样,拼合装置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上,有利于模具拼合,使其相邻模板之间的拼合间隙更小,提高模具的精度,同时方便模壳构件生产人员使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连接装置或可转动的合紧装置或可转动的定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拼合装置种类多,便于生产选用,同时拼合装置也可为同时具有连接、合紧或定位的装置,可降低其复杂性,使其更易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装置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或软片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转动的连接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合紧装置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转动的合紧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合紧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定位装置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转动的定位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这样,当拼合装置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时,可使模具在应用过程中,方便快速地将模具拼装和拆卸,同时,因连接装置或合紧装置或定位装置分别为活动的可拆卸的连接装置或活动的可拆卸的合紧装置或活动的可拆卸的定位装置,可以将连接装置或合紧装置或定位装置交叉使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构成。这样,模壳构件成型模具的侧模面由多块模板构成,具有拆分方便、简单,容易拼装组合,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特别有利于大型模具的制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为一块模板。这样,模壳构件成型模具的底模面为一块或者多块构成,使模具在使用时,底模安装和拆模都十分方便,解决了底模面容易与产品粘结而不易脱模的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这样,因模板的拼合缝设置在模面的转角部位,合缝间隙小,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浆料外溢的现象,改善了产品制作质量,同时,脱模更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在侧模面的模板和底模面的模板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的模板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这样,模具拼合更加紧密无间隙,大大减少了漏浆的现象,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同时更方便模具的脱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这样,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后,可相应制作出在转角部位形成模壳构件的凹形构造或凸形构造,可满足各种不同模壳构件产品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这样,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凸条或凸块或凸杆后,可相应制作出转角部位形成模壳构件的凹槽、凹坑、阴角或者孔洞,可满足生产各种不同模壳构件产品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凹形构造种类多,在应用模具生产模壳时,可在模壳构件上相应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凸形构造,方便设计、生产与施工单位选用,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生产时,可制作出转角部位为倒角的产品,能充分满足施工单位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面。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生产时,可制作出转角部位为曲线过渡或者弧形转角的模壳构件产品,可充分满足设计与施工单位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模板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调节移动。这样,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的要求,可任意调节模具的高度或者宽度,实现一模多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用户的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模板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调节移动。这样,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要求,可适当调整底模面的尺寸,从而得到可满足应用要求的模壳构件,方便模具用户,降低了其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或者底模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在应用侧模面或者底模面上设置有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的模具进行生产时,可相应制作出侧壁或者底面上有凹形构造或者凸形构造的模壳构件产品,可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这样,在使用模面上设置有上述构造的模具进行生产时,可相应得到壁面上形成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布置的凹形构造或者凸形构造的模壳构件产品,以满足各种不同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这样,凸形构造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后,大大降低了其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凸形构造脱模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脱模时产品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这样,凹形构造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后,大大降低了其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凹形构造脱模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脱模时产品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的模板连接有折边模面板。这样,使用上述带有折边模面板的模具进行生产时,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折边模面板,生产出不同形状的模壳产品,可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这样,在使用上述模板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的模具时,可对产品的壁厚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模壳构件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其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的模板、底模面的模板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这样,大大加强了阴模的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者损坏,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间接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物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加强物品种多,方便选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设置有支撑架。这样,阴模设置支撑架后,增加了模具应用生产人员工作面的离地高度,使其不需或者仅需稍微弯腰即可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模壳构件产品的生产制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的模板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模壳构件产品时,可根据需要十分灵活地调整底模面的高度以生产不同高度的模壳构件产品,实现一模多用,有效地降低了模具用户的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后,可得到相应部位形成平面、折面或者曲面的模壳构件产品,能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这样,采用一次性模板作模具可省略拆模工序,同时,又可形成叠合结构模壳壁,大大提高了模壳构件的强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壳构件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这样,大大简化了模具的结构,在降低了材料成本的同时,装模和脱模工序也得到了简化,使其更易于应用生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上有至少一个缺口。这样,模板上设置缺口后,可十分方便地安放和定位钢筋、钢丝等增强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侧模面、2为底模面,3为模板,4为拼合装置,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的模板3上。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底模面2与侧模面1相交部位的模板3上。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转角部位的模板3上。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3上。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中有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及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侧模面1由四块模板3构成。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及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模面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凸形构造8,其所述的凸形构造8为凸条。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模面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凹形构造9,其所述的凹形构造9为凹槽。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均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8和凹形构造9。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均设置有凹形构造9,其所述的凹形构造9彼此相互平行或立交设置。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上还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下还设置有支撑架14。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阴模下还设置有支撑架14,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曲面。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中的底模面2为地模。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上还设置有缺口15。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侧模面、2为底模面,3为模板,4为拼合装置,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的模板3上。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的模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底模面2与侧模面1相交部位的模板3上。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底模面2与侧模面1相交部位的模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转角部位的模板3上。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转角部位的模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伸缩的模面的模板3上。如图15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的模板3可伸缩,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伸缩的模面的模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3上。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3上。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或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或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中的至少一个。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中有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及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或软片中的至少一种。如图6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中有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及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其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为合页。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如图6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中有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及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其所述的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为螺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如图6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中有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及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其所述的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为定位孔和插销。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3构成。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侧模面1由四块模板3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为一块模板3。如图8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由四块模板3构成,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一块模板3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及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如图10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及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凸形构造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8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模面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凸形构造8,其所述的凸形构造8为凸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9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模面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凹形构造9,其所述的凹形构造9为凹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面。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均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中的至少一种。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8和凹形构造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均设置有凹形构造9,其所述的凹形构造9彼此相互平行或立交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8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如图17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8和凹形构造9,其所述的凸形构造8的转角部位有的设置为曲线过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9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如图18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均设置有凹形构造9,凹形构造9彼此相互平行或立交设置,其所述的凹形构造9的转角部位有的设置为曲线过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上还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物13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1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其所述的加强物13为角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设置有支撑架14。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下还设置有支撑架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阴模下还设置有支撑架14,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曲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如图24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其上可露出钢丝网或纤维网或钢丝等增强物,图示露出了纤维网格布增强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阴模中的底模面2为地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有至少一个缺口15。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其所述的模板3上还设置有缺口15。
本发明实施时,可采用薄钢板或铁皮或白铁皮或工程塑料等板材,根据模壳构件的型号、规格尺寸下料,制得侧模面1和底模面2所用模板3,然后用角钢、扁钢等加强材料将各模面加强,然后确定好拼合装置4的安装位置后,用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将形成侧模面1和底模面2的模板3连接拼合,即可得所述模具。
Claims (20)
1、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的模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底模面(2)与侧模面(1)相交部位的模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侧模面(1)转角部位的模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伸缩的模面的模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于可拆卸模面部位的模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或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或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装置(5)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或软片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合紧装置(6)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的定位装置(7)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3)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为一块模板(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或者凸形构造(8)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者凹形构造(9)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或者阴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凸形构造(8)或凹形构造(9)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或者凸形构造(8)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或者凹形构造(9)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或者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或者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或者加强物(13)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模设置有支撑架(14);或者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或者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有至少一个缺口(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02646 CN1648375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02646 CN1648375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605143A Division CN101186069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605247A Division CN101177018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8103034038A Division CN101347954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8103034042A Division CN101380767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605251A Division CN101177019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598258A Division CN101195241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810303431XA Division CN101352870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605196A Division CN101177013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598277A Division CN101195243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605213A Division CN101177015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8103034057A Division CN101342741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598281A Division CN101195245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1598296A Division CN101195246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8103034339A Division CN101417471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NA2007103050341A Division CN101186077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8375A true CN1648375A (zh) | 2005-08-03 |
Family
ID=3486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02646 Pending CN1648375A (zh) | 2004-01-20 | 2004-01-20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4837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2594B (zh) * | 2005-09-21 | 2010-09-22 | 邱则有 | 一种空心构件用盆状部件 |
-
2004
- 2004-01-20 CN CN 200410002646 patent/CN16483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2594B (zh) * | 2005-09-21 | 2010-09-22 | 邱则有 | 一种空心构件用盆状部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04216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00344849C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00350121C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61183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9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00344847C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00344846C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4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5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5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727148A (zh) | 一种多面体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7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1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3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3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2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4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61184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00344848C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0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69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8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77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2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
CN1648386A (zh) |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