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5970A -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5970A
CN1645970A CN200510002513.7A CN200510002513A CN1645970A CN 1645970 A CN1645970 A CN 1645970A CN 200510002513 A CN200510002513 A CN 200510002513A CN 1645970 A CN1645970 A CN 164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eception
comm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25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方夏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4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5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由假定在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基础上进行操作的AV系统引起的问题。当使用由一个基站装置和多个监控装置构成的AV系统时,就可能遇到由每一个能够控制基站装置的监控装置引起的问题。控制权一次只能给多个监控装置中特定的一个监控装置。设定监控装置是否作为主监控装置行使控制权。当监控装置请求用于控制基站装置的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时,这个监控装置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只有当设定监控装置是主机时才响应于该请求而执行控制指令的发送/接收。这种新颖的结构只允许被设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控制基站装置。

Description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控制装置和受控装置组成的控制系统以及构成这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于这个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由此所执行的程序。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过一种在其结构中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相互连接的AV(音频视频)系统。
这个AV系统的基站装置装备有电视广播调谐器,以便有选择性地接收电视广播信号,并将它解调成音频/视频信号。该基站装置还有音频/视频信号输入终端,从而具有外部音频/视频信号源输入功能。这样获取的音频/视频信息能够被转换成压缩编码音频/视频数据形式,它能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输出。
该基站装置还装备了适应于以太网(商标名)的装置和调制解调器,从而具备了与互联网这样的网络连接的能力。此外,该基站装置具有对经互联网接收的图像、网站数据进行显示的浏览器功能以及电子邮件功能,从而能够将由浏览器功能获取的浏览图像信息和邮件应用的显示数据作为压缩视频数据发送输出。
监控装置的尺寸足够小,使得用户可在室内携带。该监控装置将基站装置通过无线方式提供的音频/视频数据解码,从而显示图像并输出声音。
例如调台和选择音频/视频信息源等用于控制基站装置的各种操作能够通过监控装置来执行。操作信息被发送给各个基站装置。依照接收到的操作信息,每个基站装置在调谐器上执行控制,以进行频道切换和音频/视频信息源输入切换。
与浏览器屏幕和邮件相关的操作也能够通过监控装置来执行。操作信息被发送给各个基站装置。响应于接收到的操作信息,每个基站装置执行浏览器和邮件应用功能。这种结构允许AV系统执行互联网的浏览和邮件功能。
利用这样的AV系统,使用者能够在室内搬动监控装置,将其安装在房间内希望的位置。只要监控装置在可通信范围内,使用者就能够在房间内的任何位置观看电视节目和诸如音频/视频信息等输入到基站装置中的内容。
目前,提供给使用者的AV系统是基于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成对出现的结构。这种AV系统的结构在图12中示意性地说明,其中音频/视频数据利用无线通信方式从基站装置1发送到监控装置2上。同样,如上所述响应于通过谐调器进行的频道切换和互联网应用等由监控装置2执行的操作,监控装置2和基站装置1之间发送指令,同时基站装置1相应地执行预定的操作。从概念上说,通过无线通信从监控装置2发送的控制信息输出能够控制基站装置1的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98368号
现在,假定上述AV系统的实际使用在商店中演示。如果陈列多个使用者实际观看和操作音频/视频内容所使用的监控装置,那么演示的效果将会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同样的音频/视频数据输出到多个监控装置上,仅仅设置一个基站装置就可以将音频/视频数据发送给这些监控器。目前所描述的AV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而构造成多个监控装置和一个基站装置相结合。
然而,在上述情况中,一个基站装置和多个监控装置基于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之间的一对一连接方式所构成的AV系统结构存在下列问题。
参照图13,示出了由一个基站装置1和多个监控装置2-1~2-n构成的AV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如果将要输出给每个监控装置2-1~2-n的音频/视频数据是一样的,那么基站装置1可以多点传送方式进行设计,从而可将相同的音频/视频数据同时发送给监控装置2-1~2-n。
另一方面,因为监控装置2对基站装置1的控制是基于监控装置2和基站装置1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所以将监控装置2-1~监控装置2-n中的每一个都设计成能够发送控制指令。因此,所有的监控装置2都能够控制基站装置1。
如果将这样的结构应用到例如在商店内陈列监控装置的上述演示中,将遇到下列问题。在这里假定预期的消费者在试用的基础上使用展出的多个监控装置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消费者同时操作这些监控装置,基站装置1将根据这些操作被控制。更具体地说,如果正在使用监控装置之一的消费者执行电视频道切换的操作,基站装置1将相应地执行电视频道切换,并将被选择频道的音频/视频数据发送给监控装置2-1~2-n中的每一个。这意味着,对于使用另一个监控装置2的使用者,作为音频/视频数据从监控装置2输出的电视频道在自己没有操作的情况下会突然改变,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如上所述,由一个基站装置和多个监控装置构成的、并且所有的监控装置都能够控制它们共同的基站装置的AV系统,存在上述问题和系统使用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解决由一个基站装置和多个监控装置构成的AV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施本发明并根据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一个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此外,该控制系统包括: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之一之间的通信;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通信装置而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通过多个控制装置之一来控制受控装置;请求装置,用于请求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预定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以及,设定装置,用于向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设定控制权。该控制系统还包括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如果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设定有控制权,则该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响应于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如果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未设定有控制权,则不响应于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为了实施本发明并根据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之一之间的通信;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通信装置而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通过多个控制装置之一来控制受控装置;请求装置,用于请求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预定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设定装置,用于向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设定控制权;以及,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如果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设定有控制权,则该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响应于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如果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未设定有控制权,则不响应于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为了实施本发明并根据其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控制方法:执行与受控装置之间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来控制受控装置;请求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的预定处理;向多个控制装置中与受控装置成对的特定的一个控制装置设定控制权;以及,执行指令发送/接收控制,如果通过设定步骤设定了控制权,则响应于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如果没有通过设定步骤设定控制权,则不响应于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为了实施本发明并根据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执行与受控装置之间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来控制受控装置;请求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的预定处理;向多个控制装置中与受控装置成对的特定的一个控制装置设定控制权;以及,执行指令发送/接收控制,如果通过设定步骤设定了控制权,则响应于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如果没有通过设定步骤设定控制权,则不响应于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上述每一个结构都假定了系统结构包括一个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在这样的假定上,控制权只给予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控制装置,并将控制权设定在该特定的控制装置上。当控制装置中的任何一个请求发送/接收用于控制受控装置的控制指令时,只有被给予控制权的控制装置可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对受控装置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并根据本发明,在构造包括一个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的系统过程中,是否向这些控制装置设定控制权都是预先进行的。因此,只有被给予控制权的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受控装置。这样,能够克服由一个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这种系统的平稳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本说明书并结合附图,将理解本发明的各种目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实施的AV系统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上述AV系统的系统操作特性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构成上述AV系统的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示出了在监控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用于控制频道切换的指令的发送/接收的过程;
图5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而实施的监控装置中与指令的发送/接收相关联的中间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在监控装置和基站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的指令的结构图;
图7示出了通过监控装置执行的指令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通过基站装置执行的指令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通过基站装置执行的主机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通过基站装置执行的主机确定处理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1示出了响应于主机指定指令的接收而通过监控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在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之间执行的相关技术的基本通信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在相关技术的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结构中一个基站装置和多个监控装置之间执行的通信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之一,举例来说,下文使用假定用于室内的AV(音频视频)系统作为例子。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构成这个AV系统,从而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相互连接。基站装置发送音频/视频数据。监控装置能够接收从基站装置提供的音频/视频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作为图像/声音信号输出。利用这个AV系统,监控装置能够控制基站装置。基站装置与本发明的受控装置对应,监控装置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对应。
在此,参照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实施的AV系统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应当注意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AV系统的设备结构中,多个监控装置与一个基站装置相对应。然而,为了描述的简洁,下文仅表述了一个基站装置对应一个监控装置的基本结构。
根据本实施例的AV系统由如图1所示的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构成,并用于室内。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能够如下面所描述的那样相互通信。
基站装置1以固定方式安装在房子内部的某个位置。基站装置1能够选择性地接收电视广播,并解调它们以获得音频/视频信息。
为了这个目的,为实现电视广播接收功能,基站装置1能与电视广播接收器的天线ANT连接。对通过天线ANT接收到的各个广播信号执行调整和谐调,以获取音频/视频信息作为电视信号。然后将获取的电视信号转换成利用预定算法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1还具有视频输入终端。基站装置1将从外部AV设备在这个视频输入终端上输入的音频/视频信号获取为音频/视频信息,并将这个信息以上述的同样方式转换成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
此外,基站装置1有互联网(或网络)连接功能。这些功能使得基站装置1能够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在互联网上访问网站并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因此,基站装置1上安装了像网络浏览器和邮箱这样的应用软件以用于进行网站浏览和电子邮件的创建和发送/接收。
基站装置1生成这些浏览器和邮箱的界面图像作为电视信号。基站装置1能够将产生的电视信号代替上述电视广播视频信号输出,或者将产生的电视信号与电视广播的视频信号数据相结合。这样产生的视频信号还能够被转换成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中的视频数据。
基站装置1能够首先以无线方式发送输出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基站装置1能无线发送包括作为如选择接收的电视广播图像、AV设备输入的音频/视频数据、和互联网图像等界面图像的图像信息在内的各种内容信息片段。除了上述图像信息,基站装置1还能够以无线方式发送输出各种数据。这样,将要在下面描述的监控装置2,能够接收到基站装置1发送的信息。
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能够通过这种无线通信相互发送/接收指令。传送的指令使得监控装置2能够控制基站装置1,反之亦然。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的无线通信在实际中被指定在半径大约是30米的可通信范围内进行。该无线通信前提是在像同一所房子中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彼此相互接近那样的的使用环境下使用。
监控装置2的大小和形状使得使用者很方便在屋内搬动。
利用这个监控装置2,能够接收基站装置1无线发送的信号并输入进内部。例如,如果输入的接收信号是基于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的内容信息,则该信号将被解码成音频/视频数据。
监控装置2具有基于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件27,例如LCD(液晶显示屏),由此将上述获取的内容信息中的视频信息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件27上。监控装置2适于显示通过基站装置1选择接收的电视广播的音频/视频信息、AV设备获取的音频/视频信息、和在基站装置1上运行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图像。例如扬声器29等的音频信息输出功能的设置,使得监控装置2能够输出音频/视频信息的声音和与用户界面图像上进行的操作相对应的声音。
触摸面板30a设置在显示部件27的显示部分上。对触摸面板30a上的操作进行的检测生成操作信息。
通过使用者操作触摸面板30a产生的操作信息根据需要而通过天线ANT无线发送到基站装置1上。基于接收到的信息,基站装置1执行预定的控制处理。这些包括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操作使得能够在电视监控功能和互联网功能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在电视频道调谐和外部音频/视频信息源之间进行选择。此外,这些操作允许使用者在诸如网络浏览器和邮箱的应用软件的界面屏幕上执行操作。
如上所述,基站装置1作为用户界面行使将可从外部获取的内容信息发送到监控装置上的功能。基站装置1获取来自电视广播和外部AV设备的音频/视频信息,接收包括通过互联网获取的网络内容在内的各种信息,并发送输出获取的内容信息。
监控装置2也具有将由上述基站装置1获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图像和声音提供给使用者、以及接收使用者对该系统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的用户界面功能。
基于上述的一对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的基本结构,本发明被实施为图2所示的AV系统。
图2所示的AV系统包括一个基站装置1和多个监控装置2-1~2-n。多个监控装置2连接在一个基站装置1上。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概念不局限于AV系统中特定数目的监控装置2。
如图2所示,基站装置1将如图1所述所获取的内容的音频/视频数据同时无线发送到多个监控装置2-1~2-n。为了这个目的,通过用于传送音频/视频数据的信息协议以多点传送的方式安装基站装置1。
只有作为多个监控装置2-1~2-n中的主机的监控装置才能使监控装置2对基站装置1的控制成为可能。监控装置被设定为主机意味着这个监控装置被赋予控制基站装置1的权利。在本实施例中,只能设定一个监控装置为主机。参照图2,在监控装置2-1~2-n中,只有监控装置2-1被设定为主机(即,只有监控装置2-1有控制权)。
因此,在图2中,在监控装置2-1~2-n中,只有监控装置2-1能控制基站装置1。其他的监控装置(或称为从属装置)2-2~2-n则不能控制基站装置1。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这样一种监控装置2控制基站装置1的控制方式,其中,只允许多个监控装置2中的一部分能对基站装置1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控制基站装置的监控装置的数量被限制为一个。因此,这种新颖的结构克服了在多个监控装置2都允许控制基站装置1的相关技术结构中所涉及的问题。
下文描述了这种新颖结构的一个具体示例,在这个实例中,由多个监控装置2和一个基站装置1构成的AV系统的这些监控装置在商店中进行演示。
在本实施例中的这个示例中,作为主机的监控装置2-1没有在商店内展示;它被放置在只有店员才能进入的地方。换句话说,进行演示的店员拥有和控制监控装置2-1。其他的监控装置2-2~2-n被陈列在商店内以便于顾客能够使用它们进行观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店员操作主监控装置2-1来选择将要作为演示而输出的音频/视频信息源。例如,这个操作包括对电视广播某一频道的选择。
由于监控装置2-1是主机并拥有控制权,因而与店员做出的音频/视频信息源选择的操作相对应的指令从监控装置2-1中发送。响应于这个指令,基站装置1选择性地获取由这个指令所指定的音频/视频信息源。这时,如上所述,该音频/视频数据以多路传送方式发送到所有的监控装置2-2~2-n上。结果,通过监控装置2-1的操作所选择的音频/视频信息源,作为音频/视频数据不仅被输出到监控装置2-1上,还输出到其他的监控装置2-2~2-n上。同样的音频/视频数据被显示在商店中所展示的所有监控装置2-2~2-n上。
在这种情况下,顾客使用商店中所展示的监控装置2-2~2-n中的任何一个来执行与控制基站装置1有关的操作。而这些监控装置2-2~2-n都没有被设定为主机,因而也没给予控制权。因此,没有指令从监控装置2中发送,从而不会使基站装置1依照顾客的操作而进行操作。更具体地说,如果在监控装置2-2~2-n中的任何一个上执行切换电视广播频道的操作,基站装置1将不响应这样的操作。结果,当前输出在监控装置2-1~2-n上的音频/视频数据将不会突然变成另一个频道的数据。
在相关技术的结构中,例如,所有的监控装置2都能够控制基站装置1。如果在商店中展示的任何一个监控装置上执行频道选择操作,基站装置1将相应地执行频道切换。结果,监控装置2将当前输出的音频/视频数据切换道一个新的频道的数据。对于正在使用所展示的多个不同监控装置的其他顾客来说,这不是所期望的。例如,没有操作监控装置2的其他顾客将不得不遭遇另一顾客操作的、令人意外的向另一个频道的切换。
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主监控装置2-1保持在只允许店员操作的状态上。其他的监控装置2-2~2-n则留给顾客使用。这种结构避免了基站装置1响应于这些顾客进行的操作而进行操作的情况。结果,这个新颖的结构能解决监控装置2-2~2-n进行意外操作出现的问题。
下文描述用于实现根据参照图2所描述的本实施例的AV系统的操作的示例性技术结构。首先,将参照图3,描述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的示例性内部结构。
图3所示的基站装置1包括具有接收、调谐、和解调预定电视广播的功能的电视(TV)调谐器11。TV调谐器11捕获天线ANT接收到的广播波,并在控制部件15的控制下,对捕获到的广播波进行调谐和解调,以获取指定频道的音频/视频信号。然后,TV调谐器11将获取的音频/视频信号通过内部数据总线19传送给音频/视频编码器12。
音频/视频输入部件13捕获外部AV设备输出的音频/视频信号作为音频/视频数据。实际上,例如,与用于输入从AV系统输出的音频/视频信号的预定信号方案相对应,音频/视频输入部件13有预定数目的几对输入终端。此外,输入部件13有一个选择器,用于从这些输入终端输入的音频/视频中选择由控制部件15指定的音频/视频信号。如果输入的音频/视频信号是模拟信号,则音频/视频输入部件13具有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音频/视频输入部件13输出的音频/视频数据在控制部件15的控制下,经内部数据总线19也被发送到音频/视频编码器12上。
如上所述,网络浏览器和邮箱的用户界面图像的数据也可传送到音频/视频编码器12上。
音频/视频编码器12捕获通过内部数据总线19接收到的音频/视频数据,并将捕获的数据编码成通过预定数据压缩算法压缩的音频/视频数据。数据压缩算法没有特定的限制。因此,任意一种符合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标准的算法都可以在当前情形下使用。
将音频/视频编码器12输出的已压缩音频/视频数据,在控制部件15的控制下,发送到将要在后面描述的无线通信部件17或者网络接口18上。
无线通信部件17依照本实施例的电磁波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执行通信处理。使用TCP/IP作为本实施例的电磁波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但是并非不能使用别的协议。具体地说,对于像音频/视频这样的内容数据的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TCP/IP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虽然本实施例是以电磁波无线通信为基础的,但还是使用了互联网所常用的这种通信协议。因为TCP/IP已经在互联网上普及,所以它的使用在轻松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例如,在发送时,将内容数据打包以便于能够基于TCP/IP进行发送/接收,从而在执行预定载波调制后以无线方式发送输出被打包的数据。在接收时,接收以无线方式发送的信息并以包为基础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然后,依照TCP/IP的通信协议将解调的信息拆包,由此获取诸如指令和内容信息的真实数据。
网络接口18执行通过互联网(网络)100的通信。众所周知,通过互联网的通信协议也是TCP/IP,这样,网络接口18可执行处理,从而通过互联网依照TCP/IP进行通信。
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发送时,执行像打包这样的处理以便于能够依照TCP/IP来发送/接收,并将打包过的数据从发送信息源发送到互联网100上的目标终端上。在接收时,以预定的方式通过拆包将通过互联网100从发送信息源发送的信息调解,由此获取指令和内容信息的真实数据。
实际的网络接口18可以具有与像以太网那样的LAN对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使用使得能够使用由xDSL(数字用户连线)、FTTH(家庭光纤)、或CATV(有线电视)代表的所谓宽带通信线路。基于调制解调器的这种结构允许通过电话线连接互联网。
如上所述,将被音频/视频编码器12压缩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发送输出给监控装置2。在将该被压缩过的音频/视频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发送给监控装置2的过程中,控制部件15执行控制操作,例如将该被压缩的音频/视频数据经内部数据总线19输入到无线通信部件17中。无线通信部件17对如上述输入的压缩音频/视频数据执行打包和载波调制操作,并将打包和调制过的数据作为无线电波发送。
从目前所进行的描述来看,控制部件15在基站装置1上执行各种控制处理操作。控制部件15由具有CPU(中央处理器)、ROM、和RAM的微机构造而成。CPU以一种已知的方式,根据存储在ROM中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设置信息执行处理。RAM提供用于扩展将要被CPU执行的各个程序的区域。RAM还提供CPU执行处理的计算工作区域。
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其中,硬盘驱动器(HDD)连到基站装置1上来存储包括音频/视频数据在内的内容数据。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将存储在HDD中的内容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或者互联网发送输出给监控装置2。
图3所示的监控装置2还有一个用于同基站装置1执行电磁波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件24。这个无线通信部件24可以用与基站装置1中的无线通信部件17同样的方式来构造。
当被压缩的音频/视频数据如上所述的那样作为内容信息从基站装置1中的无线通信部件17发送输出时,监控装置2中的无线通信部件24通过接收解调处理提取出被发送的压缩音频/视频数据。
音频/视频解码器21捕获如上所述的被发送的压缩音频/视频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依照它的格式解码,从而获取经过解压的视频信号数据和音频信号数据。在控制部件22的控制下,将获取的视频信号数据发送给显示控制部件26,将获取的音频信号数据发送给音频处理部件28。
当视频信号数据已经从音频/视频解码器21过来时,显示控制部件26执行信号处理,使得该视频信号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件27上并驱动显示部件27。如果为了触摸面板操作而显示GUI图像,那么显示控制部件26将根据控制部件22的指示产生作为GUI图像的图像数据,并执行控制处理使得产生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件27上。显示控制部件26还执行图像信号处理,将GUI图像部分叠加到主图像的预定位置上,该主图像是从音频/视频解码器21接收到的视频信号数据。
显示部件27由像LCD(液晶显示器)这样的显示装置构造而成,并被安排使得它的显示屏部分暴露在如图1所示的监控装置的几乎整个前表面上。当显示控制部件26执行上述操作时,基站装置1发送的音频/视频数据图像和GUI图像将显示在显示部件27的显示屏上。
音频处理部件28捕获音频/视频解码器21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数据,并执行预定的数字音频信号处理、D/A转换、和放大处理,最后将经过处理的数据输出给用于发声的扬声器29。
在音频/视频解码器中,将压缩的音频/视频数据解码。这里的压缩音频/视频数据除了被压缩编码而在再生时间轴上彼此同步的、基于MPEG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之外,还包括只有视频信号数据被压缩编码或者只有音频信号数据被压缩编码的数据。此外,音频/视频解码器21还能够处理作为静止图像而拥有预定格式的图像数据的解码。
应当注意的是,如上所述,被压缩编码从而使音频/视频数据在再生时间轴上同步的音频/视频数据在本实施例中被请求作为流数据进行发送,并按照时间连续性进行再现。如果监控装置2接收到该音频/视频数据,则音频/视频解码器21进行解码处理,使得视频输出和音频输出在再生时间轴上彼此同步地进行再现。此外,为了将上述解码的视频信号数据和音频信号数据没有中断地进行再现,控制部件22控制音频/视频解码器21中的解码时间,并对解码数据发送到显示控制部件26或者音频处理部件28上的时间进行控制。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在基站装置1中接收和解调的电视广播和通过音频/视频输入部件13从外部AV装置输入的音频/视频信息作为音频/视频数据被输出给监控装置2以用于观看。
图3所示的监控装置2中的操作输入部件30作为与操作输入相关的用户界面,包括所有的控制器、操作输入部件及其控制器、以及用于根据操作输入部件上所进行的操作产生操作指令并将这些指令输出给控制部件22的装置。因此,操作输入部件30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显示部件27上的触摸面板30a。
虽然没有特别示出,但是操作输入部件30还可以包括设置为与监控装置2分离的实体的遥控器,从而接收该遥控器所发送的指令信号来产生上述操作指令。
控制部件22控制监控装置2中的其他部件,从而获得与操作输入部件30接收到的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操作。例如,如果执行监控装置2上的最终操作来控制基于LCD的显示部件27的亮度,控制部件22将控制显示控制部件26来调整LCD背景灯的光通量。
同样,根据在监控装置2中的操作输入部件30上所进行的操作,监控装置2也可以控制基站装置1上的各种操作。作为一个示例,用于对通过基站装置1的TV调谐器11所调谐的频道进行切换的操作作为操作输入部件30上的操作而执行。根据这个操作输入操作指令的控制部件22指示无线通信部件24发送频道切换请求指令。与此响应,控制部件22指示无线通信部件24发送频道切换请求指令。
控制部件22进行的上述控制操作使无线通信部件24或者网络接口25向基站装置1发送频道切换请求指令。基站装置1对经过无线通信部件17或网络接口18接收到的指令解调,并将经过解调的指令发送给控制部件15。控制部件15对TV调谐器11进行控制,从而按照这个指令的指示切换频道。从而,监控装置2的音频/视频输出从目前显示的音频/视频数据切换成使用者所指定的频道的音频/视频数据。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通过监控装置2控制基站装置1的上述指令发送只受参照图2所述的拥有控制权的监控装置2影响。
控制部件22执行监控装置2中的各种控制处理操作。这个控制部件22也是由包括CPU、ROM、和RAM的微机构造而成。
下面参照图4描述用于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监控装置2控制基站装置1的信息处理操作的示例性过程。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使用通过基站装置1对电视广播接收器频道之间的切换进行控制作为例子。
在控制电视广播接收器频道之间的切换过程中,执行的是图4中所示的程序模块。
首先,在监控装置2侧,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执行处理。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是由监控装置2中的控制部件22(CPU)执行并存储在控制部件22中的ROM上的中间件程序。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根据响应于监控装置2上的用户操作而发出的指令执行处理,以对TV调谐器11进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位于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的下一阶段,它执行与实际的基站装置1之间通过电磁波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指令的控制处理。这些指令由包括上述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在内的中间件发送和接收。
在基站装置1侧,调谐器驱动器302、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从上层到下层按顺序执行处理。这些中间件和驱动程序也是由基站装置1中的控制部件15(CPU)执行并存储在控制部件15上的ROM中。
调谐器驱动器302根据来自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的特定请求控制TV调谐器11的操作。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执行针对调谐器驱动器302的特定请求。这个特定请求能够响应于从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发送的指令而执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执行与监控装置2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通过电磁波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指令的处理,并执行同上层中间件之间的指令发送/接收处理。
现在,如果在监控装置2上执行用户操作来切换电视广播接收器频道,监控装置2的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在步骤S101中向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发出请求以发送频道(CH)切换指令。
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接收发送频道切换指令的请求。如果这个监控装置2被设定为主机(或拥有控制权),则如步骤S102所示,中间件200根据电磁波无线通信的信息格式将频道切换指令打包并将打包过的指令发送给基站装置1。
从将要被基站装置1中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接收到的信息包中提取出监控装置2发送的打包过的频道切换指令。在步骤S103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将接收到的频道切换指令发送给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
在步骤S104中,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基于接收到的指令,请求调谐器驱动器302进行频道切换。在步骤S105中,响应于这个请求,调谐器驱动器302对TV调谐器11执行控制,以调谐到该请求所指定的频道。当已完成步骤S105的控制操作时,调谐器驱动器302在步骤S106中输出表示频道切换正常执行的响应。
接收到频道切换响应后,在步骤S107中,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向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发出请求,以发送频道切换响应。在步骤S108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将频道切换响应发送给监控装置2中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
接收到频道切换响应后,在步骤S109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发送频道切换响应给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在步骤S110中,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识别出,在基站装置1上已经响应于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发送的频道切换请求而正常执行了频道切换。
用于控制TV调谐器11的控制操作除了上述的接收机频道切换之外,还包括在外部AV设备输出的音频/视频数据和TV调谐器11输出的音频/视频数据之间进行音频复用模式切换和输入切换。这些控制操作也能够根据通过图4所示的上述步骤S101~S110进行控制的内容,通过发送和接收指令来实现。同样,与除了TV调谐器11之外有关联的控制操作也能够通过图4所示的过程来执行,例如包括网络浏览器和邮箱在内的互联网应用的操作。
如果监控装置2被设定为主机,则如图4中步骤S101~步骤S110指示的在监控装置2和基站装置1之间的发送和接收指令的过程能够被执行。监控装置2有控制基站装置1的权力。
如果没有将监控装置2如图4所示的过程那样设定为主机,那么,如果在步骤S101中请求监控装置2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发送频道切换指令,该中间件在步骤S102中将不会执行频道切换指令的发送。或者,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在步骤S120中通知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有一个错误。作为响应,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在步骤S110中识别频道切换中的这个错误。应当注意的是,确定步骤S102和步骤S120中的哪一个被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执行的处理将在后面描述。
如果到达用于执行步骤S120的处理过程,频道切换指令不发送给基站装置1,这样基站装置1将不执行频道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监控装置2不是主机,上述的描述指明,不管指令(控制指令)的类型如何,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都不执行指令发送。如果监控装置2不是主机,则无法对基站装置1执行控制;换句话说,只有被设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2能够按照图4中的步骤S101~步骤S110来控制基站装置1。
从图4所示的处理过程来看,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根据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来决定是否能够将指令发送给基站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的程序结构实现了只有被设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2能够控制基站装置1。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5,示出的是与指令的发送/接收相关的中间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监控装置2在同一层上包括与图4所示的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一样的预定数量的中间件程序(或应用程序)1~n。这些中间件程序1~n具有作为控制中间件,并与网络浏览器的操作和对基站装置1的控制相对应的程序结构。
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存在于下层中,它被位于上层的这些中间件程序所共用。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通过图4的过程不仅与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执行通信,还与其他的中间件1~n执行通信,该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允许同基站装置1进行指令的发送和接收(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当监控装置2是主监控装置时才能执行指令发送/接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上层的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和中间件程序1~n中的每一个都被分配了唯一的中间件组ID作为其标识。中间件组ID也被设定给基站装置1中相应的每一个中间件程序。基站装置1中与监控装置2的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相对应的的中间件是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使得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和调谐器控制中间件301被分配同样的中间件组ID。
参照图6,示出的是在监控装置2中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和基站装置1中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之间发送或接收的每个指令的示例性格式。
例如,如图所示,指令结构由中间件组ID区域、指令长度区域、和指令区域构成。
中间件组ID区域存储有向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发送指令发送请求的中间件的中间件组ID的值。在图4的情况下,这个中间件组ID区域存储的是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的中间件组ID。
当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在基站装置1侧接收到相当于步骤S102中发送的指令时,在相当于步骤S103的过程中,参照这个中间件组ID将接收到的指令发送到基站装置1侧具有相同中间件组ID的上层中间件上。同样的,当在相当于图4所示的步骤S108的过程中从基站装置1发送响应时,通过图6所示的指令格式执行这个发送。与从监控装置2向基站装置1进行发送时存储在指令中的中间件组ID相同的中间件组ID被存储在中间件组ID区域中。结果,同样当监控装置2中的指令发送/接收200接收到响应时,参照存储在这个响应的中间件组ID区域内的中间件组ID来将这个响应发送给设定有该中间件ID的上层中间件。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件组ID被指定给对于指令发送/接收处理来说比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更高层的中间件。基于这个中间件组ID,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识别将要由指令和响应的发送所通知的中间件组ID。
如果控制中间件被加入到由基站装置1和监控装置2组成的AV系统中而使AV系统实现多功能化,那么这个新颖的结构使得通过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和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发送指令成为可能。中间件组ID被指定给这个控制中间件。换句话说,为了使系统多功能化,上述新颖的结构不必改变用于指令发送/接收的程序结构,从而为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提供高的可扩展性。
图6所示的指令长度区域存储的是表示随后的指令区域的数据长度的值。
指令区域存储的是指令的实质。即用于确认其是指令还是响应的标识信息和表示指令或响应所要求的内容的信息。
图7所示的流程图表示的是用于在监控装置2中进行指令发送的处理。图中所示的处理由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执行。
首先,在步骤S201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正在等待来自上层中间件的指令发送请求。当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如图4所示的步骤S101中接收到来自上层中间件的指令发送请求时,则处理过程从步骤S201进行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确定所涉及到的监控装置2是否被设定为主机,也就是说,是否拥有基站装置1的控制权。具有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的监控装置2是否被设定为主机的信息由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管理。当执行了这个设定时,将要执行的处理将在后面描述。当将监控装置2作为主机的指示到来时,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将表明监控装置2已经被设定为主机的数据作为设定信息写入控制部件22中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内。如果监控装置2没有被设定为主机,则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将表明监控装置2没有被设定为主机的数据作为上述的设定信息写入。
在步骤S202中,参考上述的设定信息确定监控装置2是否被设定为主机。如果发现监控装置2被设定为主机,则此时的确定结果为YES,并且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S203中。
在步骤S203中,执行控制处理来产生用于发送步骤S201中通知的指令的包。在步骤S204中,执行控制处理,将打包过的指令通过电磁波无线通信发送输出给基站装置1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在步骤S203和步骤S204中的处理相当于图4中步骤S102的处理。因此,当在步骤S203和步骤S204中执行指令发送时,在基站装置1中执行相应于这个指令的操作就能够被理解。如果设定监控装置2为主机,就能够实现用于控制基站装置1的指令发送。
尽管没有在图4中示出,但是如果通过步骤S204的处理已经结束指令发送,那么,在步骤S205中,在步骤S201中请求指令发送的上层中间件将被通知指令发送已正常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2中判定是NO,即表明设定信息断定监控装置2未被设定为主机,这时处理过程进入到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在步骤S201中请求指令发送的上层中间件被通知一个错误。步骤S206中的错误通知的处理相当于步骤S120的处理。
这样,如果监控装置2没有设定为主机,则处理过程将从步骤S202进行到步骤S206,从而避免了向基站装置1执行指令发送。因此,不是主机的任何监控装置2都不能控制基站装置1。
从图7所示的处理来看,监控装置2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确定监控装置2是否被设定为主机,基于这个判定,确定是否能向基站装置1发送指令。
例如,确定是否能进行指令发送可以由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的每一个上层中间件来执行,例如调谐器控制中间件201。每一个上层中间件都能确定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然后确定是否能够进行指令发送请求的通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为多个上层中间件应用程序中的每一个给定一种算法,以在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能够进行指令发送请求的通知。这样将不可避免地使程序设计复杂化,进而可能削弱本实施例通过附加安装上层中间件而促进功能扩展的优势。
相反,在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中,位于下层且为上层中间件所共用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确定是否能够进行指令发送,它不管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都不需要改变目前已进行的操作。上层中间件不需要在设计上进行改变。此外,当加入了上层中间件时,由于不管监控装置2是否为机都没有发生不同的操作,从而使得程序设计得到简化,进而保持了高可扩展性。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的上层中间件位于各种应用程序下方,并且这些应用程序也不需要依照本实施例的系统操作而特别进行改变。
在基站装置1中,对于与确定监控装置2是否已经被设定为主机相关的处理,不需要特定添加或改变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在本实施例中,监控装置2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基于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是否执行指令发送。因此,当发送指令时,基站装置1可以只执行相应于指令的处理,从而最终提供一种只有是主机的监控装置2才能控制基站装置1的系统操作。应当再次注意的是,因为不需要改变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因此其上层的中间件和驱动器可只执行和以前一样的操作,并且不需要在设计上有特别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像多个监控装置中只有是主机的监控装置2能控制基站装置1这样的系统操作,只根据是否设定监控装置2为主机的确定结果来改变监控装置2上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200的算法。这种结构不涉及提供上述系统操作过程中的主程序改变,使得可以相当容易地实现这种结构,并提高设计和开发的效率。
图8所示的流程图示出了通过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响应基站装置1侧的指令接收所执行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301中,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通过作为电磁波无线发送的通信网络等候包的接收。如果识别到包的接收,过程进行到步骤S302。
当在步骤S301中完成包接收时,从接收到的包中提取出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的指令。在步骤S302中,检查所提取的指令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接收到的指令的格式是否正常。
如果在步骤S302中发现格式不正常,那么将不执行对接收到的指令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2中发现格式正常,则执行步骤S303和步骤S304中所示的对接收到的指令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303中,参考通过提取所接收的信息包所获得的指令的中间件组ID区域来识别存储在这个区域中的中间件组ID。在步骤S304中,将所接收到的指令的内容发送给识别出的中间件组ID表示的上层中间件。步骤S303和步骤S304的处理相当于图4中步骤S103的过程。
从图8可看出,基站装置1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并没有专门确定是否根据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来进行指令接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实施例的系统操作的实现并没有特别要求像上述那样改变基站装置1的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在系统操作的实现过程中,也没有必要特定改变指令发送/接收中间件300上层的中间件、驱动器、和应用程序的程序。基站装置1侧的所有程序都不需要改变。
应当注意的是,用于执行确定监控装置2的主机的处理的程序安装在基站装置1内,从而限定了将在下面描述的用于指定监控装置2之一为主机的指令(主机指定指令)。同样,不需要对每一个控制中间件程序安装这个程序。
图9和图10所示的流程图示出了通过基站装置1确定监控装置2是否是主机的处理过程。
这两个图中所示的处理由控制部件15(CPU)根据存储在内部ROM上的主机确定程序执行。假设构成AV系统并与基站装置1相对应的多个监控装置2属于预置的特殊多点传送组。为了对每一个建立了基于电磁无线通信网络的通信的监控装置2进行管理,基站装置1保存有存储了已建立通信的监控装置2的IP地址(或者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的表格(一个连接状态表格)。这个连接状态表格在启动基站装置1之后创建,并存储在将要根据监控装置2的随后连接状态而更新的控制部件15中的RAM中。
首先,在图9所示的步骤S401中,基站装置1将保活(keep-alive)包在多点传送的模式下,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发送给与该AV系统相对应并属于多路传送组的所有监控装置2。
在步骤S402中,基站装置1等待接收来自监控装置2对这些保活包发送的响应。对于这个等待时间,设定了已接收的保活包能够正常返回响应情况下监控装置2所花费的时间。
在步骤S403中,基站装置1识别已经在步骤S402中返回响应的监控装置的IP地址,确定所识别的IP地址是否已经注册在连接状态表格中。
如果在步骤S403中发现IP地址已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这时过程返回到步骤S401。像这样在某一时间间隔内重复保活包的发送。
另一方面,对于在步骤S402中返回响应的监控装置2中的任何监控装置,如果发现IP地址没有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则步骤S403的判定结果为NO,过程进行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将没有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IP地址的监控装置的IP地址添加到表格中。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注册了两个或者多个监控装置的IP地址,则注册是按照返回响应的顺序进行的。
接着,在步骤S405中,相对于在步骤S404中获得的连接状态表格注册状态,确定当前注册之前的IP地址注册的数量是否为0。如果步骤S405中的确定结果是NO,则表明已发现了已经注册的IP地址,这时过程将进行到步骤S401。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结果是YES,则表明在步骤S405中发现的IP地址注册的数量是0,这时将执行步骤S406的处理。
从确定结果是YES的步骤S405进行到步骤S406意味着,发生了从没有监控装置2连接到基站装置1的状态到第一次有监控装置2连接到基站装置1的状态的转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选择第一次从连接状态表格中的IP地址中注册了IP地址的监控装置2作为主机。为此,将主机指定指令发送给确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响应于主机指定指令而要执行的处理将在后面描述;结果,接收到主机指定指令的监控装置2设定自身为主机。
同样,基站装置1执行如图10所示的主机确定处理。
参照图10,首先,在步骤S501中,确定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是否存在任何的注册。如果没有发现注册,因此确定结果为NO,则结束图10所示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连接状态表格中发现存在任意的注册,因此确定结果为YES,这时执行步骤S502及后面的处理。
如果在连接状态表格中存在有注册,则表明,从图9可知毫无疑问地设定了主机。因此,图10中步骤S502及后面的处理将在通过图9所示的步骤S406的处理设定主监控装置2之后,与图9中的处理一起并行执行。
在图10中所示的步骤S502中,发送保活包给当前设定为(或者确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在步骤S503中,确定是否已经接收到响应。
如果在步骤S503中已经接收到来自主监控装置2的响应,这时过程返回到步骤S502。另一方面,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没有接收到来自主监控装置2的响应,则在步骤S503中的确定结果为NO,并将过程进行到步骤S504。
从确定结果为NO的步骤S503进行到步骤S504表示,已经是主机的监控装置2和基站装置1之间的通信已经断开。断开有可能是监控装置2被移到电磁波无线通信范围之外、电源被切断、或者发生某些故障等原因所导致的。
因此,在步骤S504中,因为同这个主监控装置的通信失败,执行在连接状态表格中不注册这个监控装置的处理。
在这里假设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的IP地址(或监控装置)按照它们的注册时间的顺序进行管理。如上述参照步骤S406的处理,主监控装置具有相对其他IP地址第一次在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的IP地址。通过从记录在连接状态表格中的那些IP地址中选择第一个被记录的监控装置来确定主机。
因此,在步骤S504中,将在这一时间点时位于连接状态表格中注册顺序中首位的IP地址(或监控装置)从连接状态表格中删除。结果,已经被设定为主机的监控装置2从连接状态表格中删除。
在步骤S505中,确定是否将任何IP地址作为步骤S504的不注册处理的结果注册在当前的连接状态表格中。如果确定结果为NO,则表明当前没有建立连接的监控装置2,使得图中所示的处理结束。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图中所示的处理结束,将继续进行先前参照图9所描述的处理,这样,当已经建立连接的监控装置随后出现时,其IP地址将被注册在连接状态表格中。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5中从当前连接状态表格中发现了一个或多个IP地址,并且因此确定结果为YES,则过程进行到步骤S506。
如果在步骤S504中的注册删除完成之后在连接状态表格中留有任何IP地址,则将在删除之前位于注册序列第二位的IP地址(或监控装置)放到连接状态表格的顶端。随后的IP地址,如果存在的话,将循序向前移动。
在步骤S506中,根据上述的主机确定规则选择具有新近放在连接状态表格顶端的IP地址的监控装置作为主机。为了执行这个选择处理,以参照步骤S406所描述的同样方式,将主机指定指令发送给被选择作为主机的监控装置2上。
应当注意的是,图9和图10中的主机确定处理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在对像保活包这样的查询有响应的监控装置当中,如果只选择它们当中之一作为主机,则会适当地改变主机确定规则和遵守这个规则的处理的内容。
图11中的流程图示出了为了响应图9中的步骤S406和图10中的步骤S506所执行的主机指定指令的发送而通过监控装置2执行的处理。这个处理同样由控制部件15(CPU)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ROM中的程序来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监控装置2在步骤S601中等待主机指定指令的接收。当接收到这个主机指定指令时,执行步骤S602的处理。
例如,监控装置2将表明没有最初设定监控装置2为主机的信息存储为上文参照图7在步骤S202中描述的用于确定而存储的设定信息。
在步骤S602中,将设定信息重写为设定监控装置2为主机的信息,从而将监控装置2设定为主机。
应当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的实施例,使用了基于基站装置和一个或多个监控装置的AV系统作为例子;很明显,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除了上述提到的系统之外的控制系统。例如,基站装置和监控装置可以是个人电脑。特别地,监控装置可以是像PDA(个人数字助理)那样有更高便携性或更高移动性的小型终端设备。
虽然使用特定的术语来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这种描述只是为了进行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更改和变化。

Claims (9)

1.一种具有一个受控装置和多个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受控装置和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之一之间的通信;
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述通信装置而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通过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之一来控制所述受控装置;
请求装置,用于请求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预定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设定装置,用于向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特定的一个设定控制权;以及
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所述特定的一个被设定有控制权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以及,用于在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所述特定的一个未被设定有控制权的情况下,不响应于所述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设定装置选择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被写在表格顶端的那一个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响应来自所述受控装置的通信确认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按照响应的顺序被写入所述表格中,如果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没有与所述受控装置通信,则将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从中删除,从而选择新近置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控制装置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
3.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与受控装置之间的通信;
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述通信装置而执行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控制所述受控装置;
请求装置,用于请求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处理预定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设定装置,用于向多个控制装置中与所述受控装置成对的特定的一个设定控制权;以及
指令发送/接收控制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设定装置设定了控制权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请求装置的请求而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以及,用于在未通过所述设定装置设定控制权的情况下,不响应于所述请求装置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装置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设定装置选择所述多个控制部件中被写在表格顶端的那一个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响应来自所述受控装置的通信确认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按照响应的顺序被写入所述表格中,如果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没有与所述受控装置通信,则将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从中删除,从而选择新近置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控制装置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
5.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与受控装置之间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从而控制受控装置;
请求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的预定处理;
向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与所述受控装置成对的特定的一个控制装置设定控制权;以及
执行指令发送/接收控制,如果通过所述设定步骤设定了控制权,则响应于所述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以及,如果没有通过所述设定步骤设定控制权,则不会响应于所述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设定步骤选择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被写在表格顶端的那一个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响应来自所述受控装置的通信确认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按照响应的顺序被写入所述表格中,如果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没有与所述受控装置通信,则将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从中删除,从而选择新近置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控制装置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
7.一种使控制装置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所述步骤包括:
执行与受控装置之间的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来控制受控装置;
请求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的预定处理;
向所述多个控制装置中与所述受控装置成对的特定的一个控制装置设定控制权;以及
执行指令发送/接收控制,如果通过所述设定步骤设定了控制权,则响应于所述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以及,如果没有通过所述设定步骤设定控制权,则不会响应于所述请求步骤的请求来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其中,所述设定步骤选择所述多个控制部件中被写在表格顶端的那一个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响应来自所述受控装置的通信确认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按照响应的顺序被写入所述表格中,如果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没有与所述受控装置通信,则将位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所述控制装置从中删除,从而选择新近置于所述表格顶端的控制装置作为所述特定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程序,其中,除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接收步骤之外,还将所述指令发送/接收控制步骤设置为用于执行与指令发送/接收相关的处理的中间件。
CN200510002513.7A 2004-01-20 2005-01-20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6459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11979 2004-01-20
JP2004011979A JP3972907B2 (ja) 2004-01-20 2004-01-20 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モニ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5970A true CN1645970A (zh) 2005-07-27

Family

ID=3487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2513.7A Pending CN1645970A (zh) 2004-01-20 2005-01-20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12687A1 (zh)
JP (1) JP3972907B2 (zh)
CN (1) CN16459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414B (zh) * 2009-02-23 2011-05-18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接入不同网络方式前端设备的实现方法
CN103123471A (zh) * 2011-11-18 2013-05-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1464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for automatic associ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to a patient and concurrent creation of a patient record
US7782767B1 (en) * 2005-07-20 2010-08-24 Tektron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burst bit rate for IP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
EP2052519A2 (en) * 2006-07-14 2009-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a response from a terminal operating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79230B2 (en) * 2006-12-19 2013-07-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dia content
US8024764B2 (en) * 2007-03-20 2011-09-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ultimedia signals
US8683527B2 (en) * 2007-04-20 2014-03-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media content to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136130B1 (ko) * 2008-10-14 2012-04-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정용 기지국 장치와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2884733B (zh) * 2010-05-11 2016-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共存系统中选择主装置的方法
US8466850B1 (en) * 2012-04-05 2013-06-18 Maxline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ervice rece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9881B2 (ja) * 1996-07-22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948183B1 (en) * 1998-06-18 2005-09-20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ynamic security for 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ers
US6263503B1 (en) * 1999-05-26 2001-07-17 Neal Margulis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a wireless television system
FI20001570A (fi) * 2000-06-30 2001-12-31 Nokia Corp Synkronoitu palveluntarjonta tietoliikenneverkossa
US6919901B2 (en) * 2002-01-15 2005-07-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ics system register data generation
US20050097610A1 (en) * 2003-11-03 2005-05-05 Pedlow Leo M.Jr. Distribution of preferences, provisioning and entitlements in clustered, distributed entertainment network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414B (zh) * 2009-02-23 2011-05-18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监控系统接入不同网络方式前端设备的实现方法
CN103123471A (zh) * 2011-11-18 2013-05-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123471B (zh) * 2011-11-18 2016-12-21 雅马哈株式会社 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12687A1 (en) 2005-09-29
JP3972907B2 (ja) 2007-09-05
JP2005210198A (ja) 200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5970A (zh) 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669297A (zh) 视频显示系统和视频显示控制装置
CN100348037C (zh) 网络信息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051444B2 (ja) コンテンツ利用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利用方法、記録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311711C (zh) 用于通信控制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758755A (zh) 收发机系统、发送机和接收机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679319A (zh) 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与装置
CN1628450A (zh) 无线网络计算
CN1276660C (zh) 信息提供系统、广播接收装置和服务器装置
CN1736126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05643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CN1783897A (zh) 电子装置及状态信息提示装置
JP2009522924A (ja) コンテンツ記録装置と携帯通信装置との間のデータ交換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774952A (zh) 终端装置、中心装置、通信系统、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心装置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控制程序、中心装置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947410A (zh) 遥控系统、远程命令器及遥控服务器
CN1642035A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及程序
CN1593039A (zh)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620121A (zh) 显示装置、双向通信系统和显示信息使用方法
JP200914639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230776C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224180C (zh) 电子设备以及移动无线终端装置
CN1783943A (zh) 能够下载数据的视频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645969A (zh) 信息发送/接收系统及其方法,信息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411311A (zh) 移动无线终端设备
CN1774951A (zh) 无线控制系统、控制设备、受控设备、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