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807A -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807A
CN1633807A CNA028224426A CN02822442A CN1633807A CN 1633807 A CN1633807 A CN 1633807A CN A028224426 A CNA028224426 A CN A028224426A CN 02822442 A CN02822442 A CN 02822442A CN 1633807 A CN1633807 A CN 1633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cene
module
sound
audiovis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24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治·布克内尔
马克·埃默里
让-菲利普·托马
阿兰·莱勒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ange SA
Original Assignee
France Telecom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nce Telecom SA filed Critical France Telecom SA
Publication of CN1633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 H04N7/14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e.g. arrangements of the camera and the display camera and display on the same optical axis, e.g. optically multiplexing the camera and display for eye to eye conta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本发明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几个串联的视听模块(M1,M2,M3),每个模块包括用于本地场景的一个图像感测设备和一个拾音装置,和在图像平面(I)内用于复原远程场景的图像和声音的装置,该模块被连接到一个传输网络;在各个模块之间的自动控制和监控装置(P)以确保当正在被拍摄和录制的人从有关的场景的各种图像和拾音装置的前面经过时在图像平面上的图像和声音质量的连续性。

Description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该视听系统包含有几个模块,这几个模块包括用于本地场景的图像感测设备和拾音装置及用于将对准本地场景的远程场景的图像和声音复原的装置。
本发明的领域是遥现领域,允许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遥现是在一群互相通信的人之间产生相互在场和真实感的视听质量的结果。
背景技术
当一个或几个人是本地和远程场景的组成部分时,这被称为视频会议,视频会议允许这些人远距离地见面。
遥现是视频会议的一个延伸。
通过视频会议,遥现是通过图像,声音以及表征文本,图形,图表等的数据的传输获得的。
虽然场景可以在外部发生,但是通常发生在建筑物内部。这就是为什么本地房间被指定作为本地场景发生的地点和远程房间被指定作为远程场景发生的地点。
配备有一个图像感测设备1的本地房间SL的图像沿着一个路径传输到配备有恢复或复原装置的远程房间SD,该路径用示意图进行表示(图1)同时该路径包括一个图像感测设备1,譬如一个摄像机,或者一个模数转换器CAN,一个编码系统C,一个传输网络R,一个译码系统D,或者一个数模转换器CNA,和一个图像复原设备2,譬如一个连接到屏幕的放映机P,例如等离子屏幕,LCD屏幕,CRT屏幕...
类似地,在远程房间内可以有一个本地房间的拾音系统和一个声音复原系统。如图1中所示,这个系统因而包括话筒(microphones)Mi和扬声器Hp。
为了使通讯成为交互的,图1中表示的声音和图像系统以相反的方向被复制以确保图像和声音在远程房间SD内被捕获并且在本地房间SL内被恢复。
最后,每个房间配备一个图像感测设备和一个拾音装置,以及一个图像和声音复原设备。
然后,指定利用该视听系统,该系统允许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是一种设置在房间内、公用区域、或外部的系统,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由图像感测设备和拾音装置以及一个连接到通讯网络(内部公司网(本地网络)或公用网)的图像和声音复原设备组成的模块的系统,。这一系统还被称作交互式视听系统。
在视听交互系统中,有视频会议系统。这些视频会议系统有不同的形式:视频会议房间,可视电话,使用多媒体通讯的个人计算机PC,交互型库,等等。
尽管如此,这里所关心的还有其他的配置,例如,在街道上,在大厅内的遥现墙或亭子(kiosk);以假永久方式连接到另一个亭子或远程遥现墙。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保存该业务(service),因为对于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情况常常是这样的。
一个在位于比如巴黎的遥现墙的前面通过的人可以以“低声地”或者非正式地与在位于比如伦敦并且连接到在巴黎的系统的另一个遥现墙的前面通过的远程的人进行交流,仿佛他们在街道上,在走廊等地方相遇一样。这些远程的人能够,例如,“肩并肩”行走。
为了确保共同出现(co-presence),必须控制以下方面:
眼接触,
人的身高(刻度1),
声音和图像质量,
屏幕距离,
用于具有可配置的图像和音壁的模块性。
在介绍本发明之前,下面提醒的将是视听系统的使用限制,尤其是所有涉及环境限制的现象,缺乏眼接触的效果,和几个装置的串联。
一般地说,遥现视听系统被构造为在距离场景特定距离处使用,捕获和复原两方面都取决于图像的大小和提供的业务。
然而,近距离观测是确保视频会议或遥现参与者能舒适地观察和远距离使用该系统的主要因素,这样可确保遥现的效果。这种近距离观测尤其允许通过有利的眼接触增加远程参与者之间的接近感。
然而,场景到胶片(film)越近,对摄像机而言,摄像机的视场角(field angle)就必须越大。在近距离处的图像感测角度的增加提出了一个在图2a和2b中说明的问题。
从底部看,图2a示意地表示设置在本地房间SL内的图像感测设备1,拍摄本地场景,通过坐在桌子周围的本地参与者PL表现的,例如该桌子距离具有广角为α的摄像机大约1米。参与者的视线方向是通过小破折号表示的,小破折号代表参与者的鼻子。在屏幕E上,形成远程参与者PD的图像,尤其是远程参与者d的图像。
当在本地房间SL内,不位于由射线b1表示的摄像机轴线的本地参与者a对远程参与者讲话,他或她看着所述的远程参与者在屏幕E上的图像d′。虽然按照射线ad′来说a面向d′,但是摄像机接收射线a1,并最终拍摄参与者的轮廓。
就是这个轮廓图像被传输到位于远程房间SD内的复原装置,如图2b所示,复原装置再把a的图像a′发给d,好像a没有看着d。没有恢复眼接触。这个效果被称作视差(眼接触或眼凝视)效果,有时被称作“缺乏眼接触效果”。
回忆一下该图像平面是d′图像所在的平面。在本例中,它被屏幕弄混淆了,但当图像使用镜子被反射时情况不总是这样。
该ad′射线是来自将被拍摄并位于被称为目标平面的平面内的本地场景的光线,并且它与图像平面正交。
如图2c所示,如果图像捕获以被保持在画法几何,也称蒙日(Monge)几何,或者乃至工业设计中的柱面圆柱投影方式进行,允许摄像机捕获所有平行于ad′的射线,并且根据如图2a所示的α角度而不是以圆锥形投影方式进行,缺乏眼接触效果就被消除了。
这种视觉的视差或缺乏眼接触效果,更通俗地(prosaically)称为“伪君子(hyprocrite)”效果,呈现在该视频会议的框架内,但是通过当作本地场景的人站立或不再当作任何人而是物体时就能够被普及(generalised);例如,一个侧面是蓝色或红色的立方体被倾斜放置:它呈现红色侧面和蓝色侧面。但是射线a1仅仅来自于蓝色侧面。立方体的图像a′将仅呈现蓝色侧面而不是呈现被倾斜放置的立方体的红色面和蓝色两个侧面。
此外,在复原过程中参与者或者物体的大小根据它们被定位的视野(field)部分并根据摄像机的α角度而改变。如果几个参与者或物体被拍摄,视野必须增大,但是由于在图像的边缘部分上透视效果失真,所以该复原的图像有点弯曲;该复原的图像呈现出图3a和3b中所示的可变的放大效果,并且这被使用广角镜头(wide lenses)的摄影师所周知。
在每一幅图上,出现两个本地参与者PL,a和b,一个人位于相对于另一个人的后面,并且由出现的图像感测设备拍摄,在图3a的情况下,α1角度视野比图3b中的α2小。在两种情况下a的复原图像a’l和a’2几乎是相同的,但是关于b(图3a)的b’1的放大大于关于b(图3b)的b’2的放大。
如图2a所示,允许减少由具有宽角度图像捕获引起的干扰效果(缺乏眼接触效果和失真的透视图)的方案存在于限制形成在具有射线ad′和a1的屏幕的点a处的角β。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规格规定这个角度β不应该超过5度。这个角度是通过限制在观测轴线周围截短(truncating)或放置摄像机拍摄的场景而获得的,这个角度妨碍观测。
为了弥补这个不方便之处,有几个可利用的图像感测设备1,譬如那些表示在图4a和4b中的装置。为了确保图像捕获的连续性,这些光学轴是放射状的并且在同一平面内的装置是相邻的:几个装置1是“串联”的。不过,图像感测区域是公共的或重叠区ZR并且在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复原装置(每个复原装置对应一个图像感测设备)上的复原图像将呈现这些复制部分的不连续或重叠。图像重叠的再现是通过视场(fields)或多或少重叠的不同的摄像机捕获的相同场景的一定部分的多重再生。
在由图4a表示的两个图像感测设备1的情况下,将有一个具有两个重叠ZR的区域;在图4b中表示的三个图像感测设备的情况下,当物体接近图像感测设备时将有一个具有两个重叠的区域,进而具有三个重叠区域,等等。
当图像感测设备的视场角增大时这种图像重叠现象增大。
解决这个问题的图像处理软件已经被开发,但是始终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将这样的系统适用任何环境。它的目的是尤其允许在没有涉及可用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安装。
为了这样做,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独立模块组成的模块化系统。这些模块能根据对安装者可用的空间定义的号码进行装配。其次,串联或串联模块将被描述以显示这些模块形成既是物理上的又是操作上的连续链。根据本发明,这些模块在操作上相关(dependent),没有出现当用户在本地场景的不同模块前经过时对于远程场景的观测者来说起于缺乏图像和声音连续性的问题。
本发明然后提出一种模块化交互式系统,该系统完全适合于安装有该系统的环境,并且不考虑模块性,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利之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视听系统,主要特征在于它包括:
-几个串联的视听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地场景的一个图像感测设备和一个拾音装置,及在一个图像平面I中的远程场景的一个图像和声音复原设备,而且这些模块被连接到一个传输网络,
-在各种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以确保当正在被拍摄或录制的人们从有关的场景的各种图像和拾音装置前面经过时图像和声音质量在图像平面上的连续性。
该模块包括被连接到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的一个相邻模块的存在探测装置。
一个相邻模块的该探测装置可以包括存在传感器。
一个相邻模块的该探测装置可以包括声接收装置和这个接收的一个变型的探测。
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该图像感测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该图像复原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该参考信号可以由外部装置或由这些模块之一来提供。
该参考信号由相邻的模块提供以用于每一个模块。
如果该参考是外部的,这个参考能通过拾音装置获得。
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该参考信号的拾音装置和声音复原设备的控制装置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来控制这些设备。
该反馈控制装置使用处理单元产生,该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实现要求的反馈控制装置的可程式化程序存储器。
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能控制在网络上经由数据流(IP或任何其他的协议)分给每个模块的传输。
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能经由用于所有模块的单一网络信道控制多路传输。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在阅读作为非限制性范例创作的说明书和查阅附图的基础上将会是显然的。
附图说明
图1示意地表示位于沿着本地房间和远程房间之间的图像和声音的整个路径的元素链,
图2a,2b和2c已经解释缺乏眼接触效果,
图3a和3b表示根据该图像感测设备的视场角放大复原图像的效果,
图4a和4b分别表示在两个或三个图像感测设备的情况下的重叠区域,
图5a和5b表示根据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原理图-仅表示三个串联的装置,
图6a更详细地表示该模块摄像机的反馈控制图,
图6b表示以确保图像连续性的反馈控制范例,
图7更详细地表示该模块放映机的反馈控制图,
图8表示该图像和拾音装置和复原装置的反馈控制,
图9a和9b表示相对于该串联模块,图像感测设备的执行的两个范例,
图10表示一个模块的图像感测设备和复原装置的详细的范例,
图11表示一个交互式视听系统的以多边形亭子(polygonalkiosk)的形式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视听模块M1包括一个图像感测设备和一个本地场景的拾音设备。它也包括在图像平面I中的远程场景的一个图像复原设备和一个声音复原设备。
在实际的方式中,图像感测设备包括一个摄像机C1和一个包括一个或几个话筒Mi的拾音设备。
图像复原设备包括一个图像放映机P1和一个屏幕E,即,一个视频放映机或其它类型的可视设备,例如,等离子系统。声音复原设备包括一个或几个扬声器Hp。
图像感测设备允许把本地的场景拍成电影以通过通讯网络把后者传送到与之连接的设备,并且,使用与本地设备连接的远程设备把它复原。
按照另一个实施例,它能够预知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为折叠的图像。当用户要减少在将要被记录的场景和图像感测设备之间的距离时,这种配置将被选择。实际上,并置的镜子被放置在摄像机的前面。
如果空间允许,并且,无论什么样的模块的特定的实施例,几个独立的模块都能够被连接,这些模块能够实现可操作地互相依靠,同时确保图像和声音的连续性。
特别地,本发明能够防止在复原期间的图像重叠和声音间歇。例如,取消对应于音调的变化或声级的变化或甚至对应于设计为不拾音的区域的声音间歇。
另外,当人员在亭子或屏幕或图像壁的前面移动时,它能够确保图像和声音质量的连续性。
为此,按照本发明,可以有系统的各种配备装置的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其原理图如图5a和5b中所示。
三个模块已经被串联为一个实例。每一个模块用被分成两个操作框的一个框表示,其中,一个操作框对应于视频1,另一个操作框对应于音频2。与模块邻接的存在探测器D允许再发送一个存在信号到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P。使用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类型的检测器,例如,光电管、超声波检测器、家用检测器,存在探测器D都能够被实施本存在探测器D。
整个系统工作起来好像每一个模块与它邻近的模块相互作用并修改它们的视频和音频特征(以及传输设备和网络多路复用系统)。例如,每一个模块将传输一个与其它的数据流分隔开的数据流,或者n个模块的n个数据流将在一个单独的通道上被多路复用,控制设备将允许模块保留这种相同的通道(ADSL、VLAN、IP、虚拟通道、ATM。)当然,模块被连接到未在这里示出的传输网络。例如,数据流可以是基于IP协议或任何其它的本地的ATM协议、计算机开发者的数据流标准。
这些模块之一的主模块,能够被用作对其它模块的反馈控制的参考,如在图5a中所示。使用集成到主模块或外部控制的处理装置,反馈控制操作框A能够被执行,如在图5a中所示。
同样可以预见,反馈控制参考能够是在系统的外边,如在图5b中所示。
同样可以预见,例如,每一个模块也能够被转换成按照轮换基础轮换的参考。
为了说明简单,下面说明在每一个现场仅包括三个模块的系统以及把模块之一作为一个参考的反馈控制。如上所述,参考能够由外部提供,其中,缺省值将被程序设计为按照串联的模块数量的被反馈控制的不同的参数。
图6说明图像捕获的反馈控制。三个模块的三个摄像机在它们的位置被反馈控制以防止重叠。为了使得颜色和黑、白电平均衡,按照它们的图像分析,尤其有关色度信号和亮度,两个摄像机也被反馈控制。
因此,为了消除拍摄的区域的任何重叠,第一反馈控制设备允许反馈控制与其它的位置相关的摄像机之一的位置。例如,传输二极管D能够被使用,或者测试图能够被放置在图像壁I上以提供摄像机的单独取景的参考,然后,按照C1的取景校正摄像机C2和C3。
在这一执行的实例中,使用如在涉及图10的说明以后提供的实例中的折叠式反射镜,被拍摄的图像将被再次发送到摄像机。
反馈控制设备U1接收位置信号P1,位置信号P1是由在二极管D传输的信号的检测以后获得的取景产生的。U1设备接收通过第一摄像机C1的位置命令传输的信号,并输出第二摄像机C2和第三摄像机C3的位置命令信号PS2和PS3。
而且,为了把它们设置或反馈控制为第一摄像机的信号,反馈控制设备按照第二和第三摄像机的这些色度和亮度信号起作用。色度信号参数通过信号S1被获得,并允许生成其它两个摄像机的命令信号S2和S3,如在图6a中所示。
图6b说明通过摄像机的场景的自动校正确保图像连续性的反馈控制的实例。
当一个模块超越另一个时,图像壁必须是均匀的,即,它必须具有连续的图像。通过手动或自动校正,能够执行自动操作。为此,有几个参考点可用,例如,纸测试图(这可以是布景(decor)中的一个对象,或者一个亮点。)因此,邻接摄像机的光轴的方向(这里仅有两个光轴被表示)被反馈控制以确保图像的连续性,或者远程控制缩放能够被使用,或者甚至摄像机的x、y和z位置能够被建立。
在该实例中,三个放置在布景(decor)中的发光二极管D1-D3被用作摄像机的参考点。装入在计算机中的反馈控制程序分析接收的两个图像并查找在这两个图像上的二极管的位置。因此,该程序被设计成按照摄像机的命令参数或光束的折叠式反射镜运行以使它们被混和。
表示在该图上的控制摄像机CC能够被用于分析复原的图像。例如,通过分析被并置的图像,这一摄像机将被用于锁住视频放映机。它也能够被用于确认邻接的图像是否具有相同的色度。
为了确保视频的质量,例如,相同的对象(线性的或对数的灰色参考)可以被放置在每一个摄像机的前面,并且,控制视频放映机的图形卡接口能够被激活以按照与色度相同的方法,使得对比度、信号的灰度系数、亮度等均衡。
使用如在图中所示的计算机,处理装置被建立。图像的捕获、处理和复原由为此目的而编程的计算机及全部所需的反馈控制元件控制。使用电子控制装置,例如,通过对使用由厂商提供的APIs(程序接口)的PC图形卡编程,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现本处理过程。
三个放映机P1、P2、和P3也被独立地或者与外面的参考相关地反馈控制。
在图7描述和说明的实例中,三个放映机中的一个将提供参考视频信号(V1),尤其是色度和亮度信号,到反馈控制设备(U2),以便该设备可以调整其它放映机的视频信号V2、和V3为给定的参考值。控制摄像机能够被用于确认邻接的图像是否具有相同的色度。
而且,反馈控制设备U2包括使用从参考视频放映机接收的命令信号F1而对视频放映机的焦点命令F2、F3进行的反馈控制。它也具有完全不同于聚焦的尺寸或参数,例如,梯形失真变形或亮度、色度或灰度系数信号。使用捕获由分布在屏幕E周围的光检测器Cp传送的信号SCp,参考视频放映机自动地调整它的焦距。
而且,为了确保沿着整个图像壁的所述的光的均衡性,每一个模块的光R可以被反馈控制所控制。为此,模块之一的发光设备(L1)也能够被用于提供一个参考点给反馈控制系统,从而使得这一系统能够按照测量设备形成的参考控制其它的发光设备L2、L3,该测量设备测量例如亮度(测量的勒克司,即,每平方米烛光数),颜色温度(色度)或者任何其它的“视频质量”数。
现在,请参考图8。
按照相同的方法,每一个模块的拾音器和复原设备AU1、AU2、和AU3被与参考信号相关地反馈控制,参考信号按照模块的拾音器和复原设备给出的每一个实例被提供。
视频数据也能够被用于控制和反馈控制声音。事实上,当图像被修改时,声音参数能够被修改;例如,图像由人的到达而修改。
例如,通过有关回声控制、声音的网络管理、拾音系统控制、声音复原控制系统或者在两个场所之间建立声音通信必需的任何其它元件,反馈控制能够被执行。
例如,为了具有与图像匹配的声音的空间定位,一个模块可以包括几个拾音器设备和对应数目的声音复原设备。使用分别为每一个模块的处理装置U3、U4、和U5,由每一个模块的所有话筒Mi获得的信号被处理,其中模块的编程是为了确保取消回声以增加话筒回路稳定性-双向连接的扬声器,并减少拾音速率(拉森效果或回声)。因此,预见正在执行有关防止拉森效果的每一个模块的处理过程,并且,使用与参考相关的相同的处理装置U3、U4、和U5,来反馈控制这些模块。这一参考能够由模块中的一个模块提供,以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全面的(global)”或完整的将要被重叠区域的拾音系统。
当然,预见是一种拾音设备,来确保重叠图像感测区域,并且,能够超出场景的端模块。
反馈控制设备将优选地用这样的处理装置建立:比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自动操作员、或者计算机中心装置。为此目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所需的反馈控制的装置的编程的程序存储器。这些设备能够被集成到主模块或者外面的模块中,如在图5a和5b中所示。
通过接收声音或图像提取元件的串联数据,模块也能够反馈控制其它模块。
例如,在检测与它连接的一个或两个模块的每一个模块上,可以有连接器CT;检测信号被发送到主模块,主模块控制到不同的模块的命令的协调与传送。或者,它能够是外面的参考设备,当接收连接器的信号时,外面的参考设备确保到不同的模块的命令的协调与传送。这两个实例在图5c和5d中被说明。
存在的邻接模块被检测并且与控制设备P通信,通过修改每一个模块的听觉和视觉特性,控制设备P将允许控制不同的模块。
使用机或电重迭,能够实现串联。
可以有一种控制具有图像的声音的另一中方法。例如,模块的摄像机的视场可以依照该模块的设备的拾音凸耳被控制,而且,反之亦然。
拾音器设备能够允许检测几个模块的串联。事实上,比如,如果接收的声音代表一种修改,这种修改不仅是由于设备前面人员的通过所造成,而且被在拾音器链中的回应过滤器检测到,那么,串联则被检测,并且,不同模块的反馈控制装置被激活。
其次,实际的设备实施例的几个实例被提供在合成的模块中。
图9a和9b说明串联的图像感测设备执行的两个实例。相邻的镜子10a、10b、和10c分别被放置在光束路径Fa、Fb、和Fc上。优选地,场景角度αa、αb、和αc是相等的。
在图9a的情况中,镜子被放置在一个亭子里,换句话说,按照多边形或者弯曲部分放置。场景的角度越敞开,多边形的边就越长,并且,图像感测设备1a、1b、和1c相互距离越大。在这种类型的配置中,每发生一件事情都好像图像感测设备1a、1b、和1c被叠加在位置100处。
镜子可以是平的。
在图9b的情况中,图像感测系统是远心的:镜子10a、10b和10c是凹面形,并且,每一个都包含一个焦点,以致于当发送发生在分别位于镜子焦点的设备1a、1b、和1c上时,由相互平行的光线构成的光束Fa、Fb和Fc因此呈圆柱形。图像捕获不再是圆锥形,对单个图像感测设备来说而是圆柱形。因此,这种类型的远心系统呈现出这样的优点:减少或者消除“缺乏眼接触”效果和图像交叠。
下面更详细的说明是如在图10中说明的模块的图像感测设备和复原设备的特定实施例的实例。
复原模块包括视频放映机P1,视频放映机P1放映远程场景的图像到屏幕E上,面向本地参与者PL。屏幕E可以是等离子、LCD、CRT等等显示器。图像可以具有任何格式(16/9、4/3、3/4)的电影标准、照片等等。使用半反射部分21,本地参与者PL观察形成在屏幕E上的远程场景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中由于它的传送能力而使用半反射部分21。半反射部分是以反射和传送系数分别为比如30%和70%为特征的。
附接到图像感测设备例如摄像机C1的是两个折射光束的镜子,例如两个镜子11和12以及用于折射光束F的半反射部分21。它也可以包括一个透镜O,例如菲涅耳透镜,以减少摄像机光束的光程。
在这种情况中使用半反射部分,是由于它的反射能力,并因此确保镜子10的可能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中,参考100对应于虚拟摄像机,但,相当于好像光束未被折射一样。
这一独立的图像感测设备允许建立遥现(telepresence)效应(缺乏眼接触效果的减少、无图像交叠、全景效应),并且被连接到复原系统,该复原系统具有靠近的亭子效应(kiosk effect),以便在尽可能平的屏幕上有并置的放映图像(亭子是很开放的。)屏幕也可以是曲面。
图11示意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音频-视频交互式系统的透视图,其包括几个类似于在图10中表示的模块并且被放置在多边形的亭子中的几个模块。如果屏幕是曲面,那么它可以是圆拱形。
这一系统包括几个半反射部分21a、21b(隐藏)、21c(隐藏)和几个镜子11a(隐藏)、11b和11c。
对于声音,实施例的一个实例是为了捕获位于模块前面的人员的声音,放置一个或几个话筒在半反射部分21的上面或下面,为了复原声音,放置一个或几个扬声器在半反射部分21的上面或下面。
可以理解,声音的外围设备不得中断摄像机、视频放映机的光程,使用该系统的人员的视线,等等。此外,这是必要的:这些声音的外围设备被放置在尽可能靠近用户的地方,以允许对声音的记录和复原进行校正。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视听系统,特征在于其包括:
几个串联的视听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地场景的一个可变视场图像传感装置,一个拾音装置,及在一个图像平面(I)中的远程场景的一个图像和声音复原装置,同时这些模块被连接到一个传输网络,
在各种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图像捕获的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以消除被拍摄区域的重叠并确保当正在被拍摄或记录的人们从有关的场景的各种图像和声音拾取装置前面经过时图像和声音质量在图像平面上的连续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括一个被连接到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的邻接模块的存在探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模块的探测装置是由存在传感器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邻接模块的该探测装置由声音接收装置和这个接收的变型的探测组成。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该图像传感装置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装置包括图像复原装置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7、如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参考信号由一个外部装置或由这些模块之一提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参考是外部的情况下,这个参考能通过拾音装置获得。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拾音和声音复原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用于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参考是外部的情况下,这个参考能够通过图像感测设备获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参考信号是由每个模块或由相邻的模块提供。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装置是由处理单元执行的,该处理单元包括一个用于使该要求的反馈控制装置运行的程式化程序存储器。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控制在网络上经由分给每个模块的数据流的传输。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控制经由用于所有模块的单一网络信道的多路传输。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原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屏幕(E),远程场景图像形成在该屏幕(E)上,和一个能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该屏幕(E)图像的半透明镜子(21),所述的半透明镜子(21)被放置在连接到该模块的图像感测设备的镜子(11)和本地场景之间,从而所述的射线穿过所述半透明镜子(21)并到达该图像感测设备的镜子(11)。
16、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半透明镜子(21)是平面的或凹面的。
17、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该半透明镜子(21)是凹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子(21)呈现一个焦点并且在所述的系统中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接近所述的镜子(21)的焦点放映机(P)。
18、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半透明镜子(21)是圆柱或环面形状或是一个旋转镜子。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感测设备和/或该复原装置是排成一行的。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感测设备和/或该复原装置是按照凸曲线被放置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透镜,例如菲涅耳透镜,以减少该摄像机光束的光程。

Claims (21)

1、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几个串联的视听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地场景的一个图像感测设备和一个本地场景的拾音装置,及在一个图像平面(I)中的远程场景的一个图像和声音复原设备,同时这些模块被连接到一个传输网络,
在各种不同的模块之间的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以确保当正在被拍摄或记录的人们从有关的场景的各种图像和拾音装置前面经过时图像和声音质量在图像平面上的连续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包括一个被连接到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的相邻模块的存在探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模块的探测装置是由存在传感器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模块的探测装置由声音接收装置和这个接收的变型的探测组成。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该图像感测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装置包括图像复原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以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7、如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参考信号由一个外部装置或由这些模块之一提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参考是外部的情况下,这个参考能通过拾音装置获得。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包括拾音和声音复原设备的反馈控制装置,该反馈控制装置接收参考信号用于参照这些参考信号反馈控制这些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参考是外部的情况下,这个参考能够通过图像感测设备获得。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参考信号是由每个模块或由相邻的模块提供。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装置是由处理单元执行的,该处理单元包括一个用于使该要求的反馈控制装置运行的程式化程序存储器。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控制在网络上经由分给每个模块的数据流的传输。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馈控制和控制装置控制经由用于所有模块的单一网络信道的多路传输。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视听系统,其特征在于复原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屏幕(E),远程场景图像形成在该屏幕(E)上,和一个能在图像平面(I)上形成该屏幕(E)图像的半透明镜子(21),所述的半透明镜子(21)被放置在连接到该模块的图像感测设备的镜子(11)和本地场景之间,从而所述的射线穿过所述半透明镜子(21)并到达该图像感测设备的镜子(11)。
16、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半透明镜子(21)是平面的或凹面的。
17、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该半透明镜子(21)是凹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子(21)呈现一个焦点并且在所述的系统中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接近所述的镜子(21)的焦点放映机(P)。
18、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半透明镜子(21)是圆柱或环面形状或是一个旋转镜子。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感测设备和/或该复原装置是排成一行的。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图像感测设备和/或该复原装置是按照凸曲线被放置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透镜,例如菲涅耳透镜,以减少该摄像机光束的光程。
CNA028224426A 2001-11-12 2002-11-12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Pending CN16338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1/14572 2001-11-12
FR0114572A FR2832282B1 (fr) 2001-11-12 2001-11-12 Systeme audiovisuel modulaire avec modules concatenables pour mettre en presence une scene locale et une scene distant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807A true CN1633807A (zh) 2005-06-29

Family

ID=8869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224426A Pending CN1633807A (zh) 2001-11-12 2002-11-12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91439B2 (zh)
EP (1) EP1444827A1 (zh)
JP (1) JP2005510142A (zh)
KR (1) KR100729657B1 (zh)
CN (1) CN1633807A (zh)
FR (1) FR2832282B1 (zh)
WO (1) WO2003043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4309B1 (fr) * 2000-09-15 2002-10-25 France Telecom Systeme interactif audiovisuel
US7868847B2 (en) * 2005-05-24 2011-01-11 Mark W Miles Immersive environments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US20070279483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Beers Ted W Blended Space For Aligning Video Streams
TW200822745A (en) * 2006-11-01 2008-05-16 Inventec Corp Electronic device
US20080163656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Tse Wen Chang Identifiers for keys permitting visual, low-light and tactile recognition
US9047039B2 (en) 2007-05-14 2015-06-02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Configurable imaging system
US7965257B2 (en) * 2007-05-14 2011-06-21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Configurable imaging system
US7961157B2 (en) 2007-05-14 2011-06-14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Configurable imaging system
US20090172756A1 (en) * 2007-12-31 2009-07-02 Motorola, Inc. Lighting analysis and recommender system for video telephony
US20090244492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Automated geometry correction for rear projection
US7918565B2 (en) * 2008-07-31 2011-04-05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Expanding chassis for imaging systems
TWI384887B (zh) * 2009-06-11 2013-02-01 Univ Nat Central 多視點影像編解碼方法
US8520064B2 (en) * 2009-07-21 2013-08-27 Telepresence Technologies, Llc Visual displays and TelePresence embodiments with perception of depth
US8457155B2 (en) * 2009-09-11 2013-06-04 Nokia Corporation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multi-view video signal
US8611072B2 (en) 2010-05-17 2013-12-17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Thermal actuator for configurable imaging systems
US8451315B2 (en) 2010-11-30 2013-05-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eeting capture
KR20160073540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비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0314A (en) * 1988-08-26 1989-12-26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Teleconference facility with high resolution video display
US5117285A (en) * 1991-01-15 1992-05-26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Eye contact apparatu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KR100345587B1 (ko) * 1993-11-29 2002-11-3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다수의모듈을구비한제어시스템,제어수단,및모듈
US5572248A (en) * 1994-09-19 1996-11-05 Teleport Corporation Tele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ace-to-face, non-animated teleconference environment
FR2728753A1 (fr) * 1994-12-21 1996-06-28 Grenier Yves Dispositif de prise de sons comprenant un systeme video pour le reglage de parametres et procede de reglage
US6731334B1 (en) * 1995-07-31 2004-05-04 Forgent Networks, Inc. Automatic voice tracking camera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EP0765084A3 (en) * 1995-09-21 1997-10-15 At & T Corp Automatic video tracking system
FR2761562B1 (fr) * 1997-03-27 2004-08-27 France Telecom Systeme de visioconference
US6545700B1 (en) * 1997-06-25 2003-04-08 David A. Monroe Virtual video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US6611241B1 (en) * 1997-12-02 2003-08-26 Sarnoff Corporation Modular display system
US6310650B1 (en) * 1998-09-23 2001-10-3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tiled display
US6275251B1 (en) * 1998-11-05 2001-08-14 Motorola, Inc. Teleconference system with personal presence cells
GB9918704D0 (en) * 1999-08-10 1999-10-13 White Peter M Device and method for eye to eye communication overa network
US20030067587A1 (en) * 2000-06-09 2003-04-10 Masami Yamasaki Multi-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FR2811501B1 (fr) * 2000-07-04 2003-06-13 France Telecom Terminal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US6727864B1 (en) * 2000-07-13 2004-04-2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optical function generator for seamless tiled displays
FR2814309B1 (fr) * 2000-09-15 2002-10-25 France Telecom Systeme interactif audiovisuel
FR2818860B1 (fr) * 2000-12-22 2004-01-16 France Telecom Systeme interactif audiovisuel comprenant plusieurs dispositif de prise de vue
US7019713B2 (en) * 2002-10-30 2006-03-28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thods and measurement engine for aligning multi-projector display systems
FR2848762A1 (fr) * 2002-12-13 2004-06-18 France Telecom Systeme audiovisuel interactif
US7864210B2 (en) * 2005-11-18 2011-01-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video conferenc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832282A1 (fr) 2003-05-16
WO2003043324B1 (fr) 2003-10-09
US20050018040A1 (en) 2005-01-27
US7391439B2 (en) 2008-06-24
EP1444827A1 (fr) 2004-08-11
KR100729657B1 (ko) 2007-06-18
FR2832282B1 (fr) 2004-07-30
KR20050044410A (ko) 2005-05-12
JP2005510142A (ja) 2005-04-14
WO2003043324A1 (fr) 200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3807A (zh) 将本地场景和远程场景集合在一起的模块化视听系统
US9449413B2 (en) Image compositing via multi-spectral detection
US7118228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TWI530182B (zh) 超廣角影像之處理系統與方法
EP1536633A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supervising system,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EP1367819A1 (en) Image input device
US20080094588A1 (en) Projector/camera system
US20140063469A1 (en) Projector driven teleprompter
CN1837952A (zh) 全景图像中死区的最小化
US20050046703A1 (en) Color calibration in photographic devices
JP200518477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方法、監視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5510142A5 (zh)
JP2005510142A6 (ja) 現地場面と遠隔地場面とを統合するモジュール型視聴覚システム
CN1685704A (zh) 图像拾取装置,成像方法,以及记录成像方法的存储介质
CN1871857A (zh) 用于捕捉广视场图像以及其中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和系统
JP200522928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
JP2003344962A (ja) 全方位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0720217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
CN106547165A (zh) 一种用于全景成像的光学系统
JP4747616B2 (ja) 画像提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提示プログラム
CN116781874A (zh) 显示方法、显示系统和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US69633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mirror support images from photographic images
KR101341632B1 (ko) 줌 카메라의 광축 오차 보상 시스템, 그 보상 방법
TW202211667A (zh) 全視角會議攝影裝置
JP4174018B2 (ja) 映像撮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