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0379A -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0379A
CN1630379A CNA2003101233405A CN200310123340A CN1630379A CN 1630379 A CN1630379 A CN 1630379A CN A2003101233405 A CNA2003101233405 A CN A2003101233405A CN 200310123340 A CN200310123340 A CN 200310123340A CN 1630379 A CN1630379 A CN 1630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coding
behind
signaling
ha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33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花
王平
朴成日
李惠英
金秉润
郑扩勇
金成训
李玄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3101233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30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630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0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上行同步偏移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N时,采用(N,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产生N个编码后的比特;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现有系统中的保留资源,来实现新的功能,实现简单,具有较好的后向兼容性。本发明所提出的传输上行信令的各种方案,均能同时适用于5毫秒的TTI和10毫秒的TTI这两种情况。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占用额外的上行扩频码字,能较好缓解LCR-TDD系统中上行扩频码字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简称CDMA)移动通信系统,具体说来是低速率的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简称LCR-TDD),用于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伙伴计划(简称3GPP)是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化组织,其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包括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模式。3GPP自成立至今,分别于1999年10月公布了主要包括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以及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简称Release 99;于2000年又公布了主要包括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LCR-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简称Release 4;并且于2001年又公布了添加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于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LCR-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简称Release 5。目前,3GPP正在实施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LCR-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予研,并且预期将于2004年在对上述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予研的基础之上正式研究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标准化工作,所产生的技术方案将包含于未来的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LCR-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简称Release 6。
无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以及时分双工(TDD)的上行增强技术,还是1.28Mcps的时分双工(LCR-TDD)的上行链路增强的技术,其目的都是通过对由上述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以及1.28Mcps的时分双工(TDD)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构成的无线网络的上行传输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和规划来提高上述系统的上行链路的容量和上述系统的无线小区的覆盖范围,以便适合于对传输突发性较强的数据业务;此外,通过改善上行专用传输信道的性能,从而提高小区的覆盖率和吞吐量,提高上行传输速率,减少上行链路延迟。
第三代伙伴计划关于上行信道增强的讨论首先是从3.84Mcps的频分双工(FDD)开始的,2003年6月,RAN 20次会议同意开始研究时分双工(简称TDD)系统的上行信道增强。研究的主要项目包括基站(Node B)控制的调度、混合的请求重传(简称HARQ)等,其中HARQ是将数据包的自动重传和信道编码结合起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方法。针对FDD模式,上行信道增强需要一些新的上行信令,它们是调度相关的、HARQ相关的或者是将来可能需要的。尽管关于TDD的上行信道增强刚刚开始讨论,但是与FDD类似,为了支持Node B控制的调度和HARQ,新的上行信令同样是需要的,它们是调度相关的、HARQ相关的或者是将来可能需要的。
关于基站(Node B)控制的调度方法,针对FDD模式,3GPP TR25.896V0.4.2包含了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基站(Node B)控制的速率调度方法(也即两个阈值方案),另一种是基站(Node B)控制的速率和时间调度方法。对于TDD模式,它们也是可能的调度方案。
为了支持速率调度方法,两个新的消息被引入:一个是名为速率申请(Rate Request,简称RR)的上行信令,用于UE向Node B申请升降自己的速率阀值;另一个是名为速率应答(Rate Grant,简称RG)的下行信令,用于Node B告诉终端(UE)是否允许其升降自己的速率阀值。Node B控制的速率调度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每个UE在传输信道的初始化过程中,基站控制器(RNC)分配给UE一个传输格式组合集合(TFCS),如表1,并通知UE及控制所述UE的基站(Node B),同时RNC还分别给出两个阈值:一个是UE阈值,另一个是Node B阈值。这个TFCS包含了多种传输速率。在通信过程中,UE可以自由的选择不超过UE阈值的传输速率即TFC,若UE需要采用比UE阈值大的TFC,则UE通过RR上行信令向NodeB请求提高所述UE阈值。Node B根据当前的干扰等因素决定是否允许提高所述UE的阈值,如果允许,Node B通过RG下行信令告诉UE。注意在这个过程中UE阈值不可能超过Node B阈值。
表1给出包含三个Node B控制的传输信道(TrCh)的TFCS集合,这三个传输信道能都编码复用在一起来构成一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简称CCTrCH)。所述CCTrCH可以有8种传输格式组合TFC。在TFCS集中,引入了一个RR/RG信令的有效性参数。假设UE的当前阀值为TFC5(即表中下标为5的TFC,总速率为128k),如果UE向Node B申请提高自己的阀值,即发送RR=1信令,Node B收到此信令后,根据当前小区的干扰等情况,发送RG是否允许UE升的命令,若UE收到RG=1,则UE的阀值由TFC5变到TFC3,而不是TFC4,因为TFC4所对应的RR/RG有效性的参数为0。关于RR/RG的取值方法,可以有三种方案,:一种是Up(请求升)和DTX(不发送);第二种是Up,Down和Keep(或DTX:不发送)。在这两种方案中RR可以用1或2信息比特表示。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或者是干扰的影响,RR/RG命令可能发生传输错误,进而导致UE的阀值与Node B保存的所述UE的阀值不一样。为了解决此问题,文献[R1-030709:Robustfeedback scheme for closed loop rate control in E-DCH2003年8.25-29New York,USA)提出第三种RR/RG的传输方法,即并行信令的方式,将RG划分为两部分:RG1用于传送Node B是否允许所述UE升降速率阈值的信令,RG2用于传输某时刻Node B端的精确的速率(TFC)Rnb的部分比特,即将组成一个Node B端的精确速率Rnb的比特,扩展在多个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中传送。这样可以减少每个TTI中下行信令的开销。在每个TTI中,UE根据接收到RG1,更新它的速率阀值,并且将RG2部分保存,待收到L个TTI后,即UE收到完整的Node B端的精确速率值Rnb,则将Rnb与L个TTI之前的UE阀值进行比较,如果不等,UE根据Rnb及以前L个TTI收到的RG1信令,计算当前新的UE阀值。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同步Node B端与UE端的UE阀值。
表1.包含三个传输信道的TFCS集合
 CCTrCH中的传输信道 NodeB控制的TrCHs
   1,2,3
 TFC  TrCh1  TrCh2  TrCh3    NodeB控制的速率TFC     RR/RG信令的有效性
 0  32k  128k  64k    224     1
 1  0  128k  64k    192     1
 2  32k  128k  32k    192     0
 3  0  128k  32k    160     1
 4  32k  64k  64k    160     0
 5  0  64k  64k    128     1
 6  32k  64k  32k    128     0
 7  0  64k  32k    96     0
基站(Node B)控制的时间和速率调度方法,其主要思想是:Node B根据UE发送的数据缓冲(data buffer)状态和发送功率余量(power margin)等信息,精确的控制UE发送时刻、发送数据速率速率,以及发送的时间间隔等控制信息。Node B能够根据UE的power margin知道所述UE的最大发送功率。为支持这种方案,所需的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数据缓冲状态(4比特)和发送功率余量(4比特)。
针对FDD模式,图1给出了一种传输上行信令:数据缓冲和发送功率余量的一种方法,即使用额外的上行物理信道,称作上行调度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调度所需的信息。这种方案需要占用额外的上行扩频码字,对于上行扩频码字受限的LCR-TDD系统而言,这不是好方案。
HARQ是上行信道增强中讨论的另一个主要问题。为支持物理层的快速HARQ,所需的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新分组指示(NDI,1比特)、HARQ逻辑信道编号(简称PID)、速率匹配版本指示(IR version)等。其中新分组指示(NDI,1比特)用于UE通知Node B,所接收的分组是否为新的分组,Node B能够根据该新分组指示决定是否要清空用于软合并的缓冲区,例如当NDI为1,表示所传送的分组为新分组,Node B收到此信息后,清空相应的soft buffer。HARQ的传输采用N等停方式,即将HARQ信道划分为N个逻辑信道,N的大小与时延有关。UE通过HARQ逻辑信道编号,通知Node B当前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所采用的逻辑信道号。在HARQ协议中,为了能较快的适应信道变化,尤其是每个TTI可获得的物理比特的变化,3GPP规范规定了多种速率匹配参数,UE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速率匹配参数。因此UE需要通过IR version告诉Node B它所采用的速率匹配参数,Node B根据所述参数来进行解速率匹配。
综上说述,在上行信道增强中,所需的上行信令主要包括:与调度相关的速率请求RR,数据缓冲(4比特)和发送功率余量(4比特)、以及与HARQ相关的新分组指示(NDI,1个信息比特)、HARQ逻辑信道编号(HARQProcess Number:3个信息比特),速率匹配版本指示(IR version:3个信息比特)等。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此处有必要简要地描述工作于FDD模式的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主要提出了下列四种可能的方案:
1)采用打孔方式在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信道上传输,即打掉HS-DPCCH上的若干比特来传输可能的上行信令。
2)采用打孔方式在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上传输,即打掉DPCCH上的若干比特来传输上行信令。
3)将上行信令当作数据,即引入新的传输信道专门承载信令,利用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将该新的传输信道与与其它传输信道一起复用在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DCH上传输。
4)重新设计一个新而独立的物理信道来承载上行信令,即需要使用一个单独的扩频码字来传输上行信令。
对于LCR-TDD来说,目前还没有有关传输增强的上行信令的方案。故有必要设计新的应用于LCR-TDD模式的上行新令传输方法。
根据3GPP TS25.221v5.5.0,图2给出了低速率时分双工码分多址(LCR-TDD)系统中所规定的帧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帧结构可分为三层:无线帧、子帧和时隙,每个无线帧(10毫秒)又分为两个子帧,每个子帧(5毫秒)可划分为7个时隙。每个时隙又对应一个给定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域、训练序列(Midamble)域、同步偏移控制(SS)域、传输功率控制命令(TPC)、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以及时隙保护域(GP)。同一个时隙中又通过采用不同的扩频码字来在码域上分为多个物理信道,即系统使用时隙和扩频码字来在时域和码域上区分不同的用户。
其中同步偏移控制SS,也称作上行同步控制信令,被网络端用来对UE的传输时延进行控制,该符号仅在下行信道中有意义。在上行方向,SS符号没有意义,当前的3GPP技术规范将其留待将来扩展和保持上、下行信道的对称性。对于每个UE,SS可能在多个时隙中的多个物理信道中传输。对于每个分配的时隙,由高层信令单独指示此时隙是否承载SS,一个时隙中,SS符号也可能在多个物理信道上被传输。对于每个时隙,高层通过变量NSS来单独指定该时隙中有多少个物理信道承载SS。每个物理信道中的SS符号采用的扩频码字与该物理信道所承载的数据的扩频码字相同,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的扩频系数16,8,4,2,1,SS所占用的比特数LSSb分别是2,4,8,16,32。
3GPP规范规定在每个子帧内SS至少要发送一次。也就是说在每个子帧中,最少有两个保留的SS比特。假设用Nts表示每个子帧传输SS的时隙数,那么在每个5毫秒的子帧内可获得的SS比特数与Nts,NSS和LSSb有关。当采用的扩频码系数为16时,下面给出几种可获得的保留SS比特的例子:
如果Nts=1,NSS=1并且LSSb=2,那么每个子帧可获得2个保留的SS比特,每个TTI(10ms)可获得4个保留的SS比特;
如果Nts=2,NSS=2并且LSSb=2,那么每个子帧可获得8个保留的SS比特,每个TTI(10ms)可获得16个保留的SS比特;
如果Nts=2,NSS=2并且LSSb=4,那么每个子帧可获得16个保留的SS比特,每个TTI(10ms)可获得32个保留的SS比特。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此处有必要简要地描述工作于FDD模式的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主要提出了下列四种可能的方案:
1)采用打孔方式在HS-DPCCH信道上传输,即打掉HS-DPCCH上的若干比特来传输上行信令。这种方式对于LCR-TDD模式是不可能的,因为在LCR-TDD中没有类似FDD模式的HS-DPCCH信道;
2)采用打孔方式在DPCCH信道上传输,即打掉DPCCH上的若干比特来传输上行信令。这种方式对于LCR-TDD模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LCR-TDD中同样也没有类似FDD模式的DPCCH信道;
3)将上行信令当作数据,即引入新的传输信道专门承载信令,利用某些传输组合方式(TFCI)与发送的数据一起复用在DPDCH上传输。这种方式对于LCR-TDD是可能的。但是它的缺陷是信令只有在解复用后才能获得,即这种方式信令的传输时延较大;
4)采用一个新的、独立的物理信道来承载上行信令,即需要使用一个单独的扩频码字来传输上行信令;这种方式对于LCR-TDD也是可能的,但在LCR-TDD中上行码字是受限的,这种方式会增加上行的干扰(PAR),增加终端(UE)的发送功率余量和实现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LCR-TDD系统中,用于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上行同步偏移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
a)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N时,采用(N,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产生N个编码后的比特;
b)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现有系统中的保留资源,来实现新的功能,实现简单,具有较好的后向兼容性。本发明所提出的传输上行信令的各种方案,均能同时适用于5毫秒的TTI和10毫秒的TTI这两种情况。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占用额外的上行扩频码字,能较好缓解LCR-TDD系统中上行扩频码字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上行调度信息控制信道的示意图;
图2是LCR-TDD的帧结构;
图3A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示意地表示了传送支持速率调度的1比特RR信令的方法;
图3B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示意地表示了传送支持速率调度的2比特RR信令的方法;
图3C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示意地表示了传送1比特的RR信令以及UE的速率(TFC)阀值的方法;
图4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示意地表示了传送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方法;
图5A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输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方案A;
图5B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输RR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方案B;
图6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示意地表示了传送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所需的上行信息的方法;
图7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送1比特的RR信令及UE阀值的实例;
图8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送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实例;
图9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同时传送上行调度信息RR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实例;
图10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送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所需的上行信息的实例;
图11是利用保留的SS区域传送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的上行信令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LCR-TDD系统中,上行信道中的SS符号区域是保留未用的,因此本发明提出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上行信令的传输是基于传输时间间隔(简称TTI)的,在每个TTI中,每个UE所分配的时隙数、码道数以及所采用的扩频系数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可能所获得的保留SS比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本发明根据可利用的不同的保留SS比特,给出了传输不同的上行信令的多种实施方案。
3GPP对于LCR-TDD的上行信道增强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关于TTI的长度目前还没有确定,它可能是5毫秒也可能是10毫秒。下面本发明给出的各方案均能同时适应于这两种情况。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用P表示在每个TTI中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数,用 表示第i个物理信道包含的SS比特数。N为P个信道所包含的总的SS比特数,即一个TTI内所包含的SS保留比特总数,如公式(1):
N = Σ i = 1 P m i - - - ( 1 )
本发明重点介绍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关于下行信令的传输方式有所简略。
方案一:利用保留的SS比特来传输支持速率调度的RR上行信令。
关于RR信令的取值方式,有三种可能方案,本发明提出相应的三种利用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来传输RR的方案。
(子方案A)
当RR仅需1个信息比特表示时,即RR的取值是1(申请升)和DTX(不发送)或者是1/0/DTX(1:升,0:降,DTX:不发送)。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1个信息比特的RR方案为:
参照图3A,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N时,所述图3101步,对1比特的RR信息采用(N,1)重复码进行编码,产生N个编码后的比特;所述图3102步,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子方案B)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2个信息比特的RR(00,11,01)的方案为:
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为2时,用这2个保留的SS比特直接承载RR;当可获得的保留比特N大于2时,采用重复编码的方式传输RR,以提高RR信令的可靠性。
参照图3B,所述图的3201步,判断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是否大于2,若否,则所述图的3202步,将所述2比特的RR信令直接放置于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区域进行传输;若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2,则所述图的3203步,采用(N/2,1)重复码对2比特的RR进行编码,生成N比特的编码后RR信息;所述图3204步,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子方案C):利用SS传输1比特的RR及精确的UE阀值(TFC传输格式组合)
当下行信令RG(RG1,RG2)采用打孔方式,例如通过打掉DPDCH中的若干比特来传输时,会对打孔信道所承载的业务的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下行所传输的信令信息比特能尽可能少。
因此,为了减少下行信令的负载,本发明提出在UE端将UE的阀值Ru的精确值告诉给Node B,由Node B根据收到的UE的阀值及以前的RG信令,来更新Node B端的UE阀值。传送精确的UE阀值可能需要较多的比特,所以为了减少每个TTI中所承载的上行信令的比特数,将UE阀值分布在多个TTI(例如L个)中进行传输。Node B在收到L个TTI,得到完整的UE阀值后,根据所述UE阀值及以前的L个RG信令,来更新Node B端的UE的阀值。从而能解决由于传输错误所造成的Node B端的UE阀值与UE端的实际阀值不一致的问题。
参照图3C,每个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分割为两部分:NR和Ur,NR部分用于传送编码后的RR信令;Ur部分用于传送编码后的UE阀值的部分比特。
所述图的3301步,对1比特的RR信息采用(Nr,1)重复码进行编码,产生Nr个编码后的比特;
所述图3302步,将编码后的Nr个比特,依次放置在一个TTI中P个物理信道的NR1,NR2,...,NRP部分进行传输,其中 Σ i = 1 P N R i = Nr . 所述图的3303步,将t比特的UE阀值采用 重复码或者是(T,t)的分组码进行编码,生成T比特数据;其中 表示对L*m/t的结果向上取整,例如当L=5,m=3,t=4,则
Figure A20031012334000193
所述图的3304步,在编码后的T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T-L*m个比特,得到L*m个比特的编码后的Ur;
所述图的3305步,将所述的L*m个比特的编码后的Ur数据,分割放置于L个TTI中的P个物理信道的Ur1,1,Ur1,2,...,UrL,P部分传输,其中
Σ i = 1 L Σ j = 1 P U r i , j = L × m .
注意当T=L*m时,步骤3304可以省略。
方案二: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
在每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可以用这些比特来传送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例如新分组指示(NDI,1个信息比特),HARQ逻辑信道编号(HARQ Process id:3个信息比特,简称PID),速率匹配版本指示(IR version:3个信息比特),总共7个信息比特。
参照图4,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所述图的401步,采用 重复码或(M,7)分组码对所述与HARQ有关的7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比特;所述图的402步,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所述图的403步,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注意当M=N时,步骤402可以省略。
方案三: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支持速率调度的RR信令和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
在每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可以用这些比特来传送RR信令(1比特)和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7比特)。RR信令和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本发明针对这两种情况给出两种同时传输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方案:
方案A,当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相同时,可以对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一起进行编码。参照图5A,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所述图的5101步,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201
重复码或者是(M,8)分组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一起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所述图的5102步,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所述图的5103步,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注意当M=N时,步骤502可以省略。
方案B,当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不同时,我们需要对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分别进行编码。将N个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分为NR个比特和NH个比特,其中NR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RR信令,NH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与HARQ有关的信令。参照图5B,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
所述图的5201步,采用(NR,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进行编码,产生NR个编码后的比特;
所述图的5202,采用 重复码或者是(M,7)分组码,对所述7个与HARQ有关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所述图的5203步,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H个比特,得到NH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
所述图的5204步,将所述NR个编码后的RR比特和NH个HARQ比特,串接形成N个比特,依次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注意当M=NH时,步骤5203可以省略。
方案四: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UE的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
在每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可以用这些比特来传送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总共8个信息比特。具体编码及传输方式为:
参照图6,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所述图的601步,采用( 1)重复码或者是(M,8)分组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所述图的602步,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比特;所述图的603步,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注意当M=N时,步骤602可以省略。
方案五:利用保留的SS比特同时传输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和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UE的发送功率余量Power margin和数据缓冲data buffer。共15个信息比特。
上行调度信令和HARQ有关的信令的性能要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本发明针对这两种情况给出两种同时传输上行调度信令(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方案:
方案A,当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相同时,我们可以对他们一起进行编码。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15比特时:
第1步,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212
1)重复码或者是(M,15)分组码,对所述15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第2步,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比特;
第3步,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注意当M=N时,第2步可以省略。
方案B,当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不同时,我们需要对它们分别进行编码。将N个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分为NS个比特和NH个比特,其中NS个比特用于承载编码后的与调度有关的信令,NH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与HARQ有关的信令。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
第1步,采用( 1)重复码或者是(M1,8)分组码,对所述8个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1个编码后的比特;
第2步,在编码后的M1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1-NS个比特,得到NS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比特;
第3步,采用 重复码或者是(M2,15)分组码,对所述7个与HARQ相关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2个编码后的比特;
第4步,在编码后的M2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2-NH个比特,得到NH个编码后的与HARQ相关的比特;
第5步,将所述NS个比特和NH个比特串接后形成N个编码后的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注意当M1=NS时,7202步可以省略,当M2=NH时,第4步可以省略。
结合实施例,下面将对本发明所提出的五种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重点介绍上行信令的传输方法,关于下行信令的传输方式、Node B等的有关动作有所省略。
方案一的子方案A的实施例:
例1(N=2):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当所分配的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数P=1,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为16,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2比特,即N=2。对于此UE,发送1比特的RR信息的方法为:采用(2,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若UE想升高自己的UE阀值,则置RR=1,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11;若UE觉得可以降低自己的UE阀值,则置RR=0,相应的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00;将编码后的2比特RR信息,放置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中的保留SS区域进行传送。Node B收到UE发送的数据后,解出相应的RR命令,根据RR命令及当前小区的干扰等情况,决定是否允许UE调整速率阀值,并通过RG信令告诉UE;UE根据收到的RG调整自己的速率阀值。假设UE端的TFCS如表1,UE的当前阀值为TFC5。若UE收到RG=1,则UE的阀值由TFC5变到TFC3
在后续的有关RR的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中,UE据RG调整UE阀值的动作和Node B根据接收的RR产生RG的动作都是类似的。所以在下面的叙述中有所省略。
例2(N=8):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当所分配的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数P=2,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为8,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数为2*4=8比特,即N=8。对于此UE,发送1比特的RR信息的方法为:采用(8,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若UE想升高自己的UE阀值,则RR=1,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11111111;若UE觉得可以降低自己的UE阀值,则RR=0,相应的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00000000;若UE想要保持自己的速率阀值,则UE不发送RR信息,即RR=DTX。将编码后的8比特RR信息,放置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中的保留SS区域进行传送。
方案一的子方案B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当所分配的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数P=2,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为16,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4比特,即N=4。对于此UE,发送2比特的RR信息的方法为:采用(4,1)重复码,对2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若UE想升高自己的UE阀值,则RR=11,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1111;若UE觉得可以降低自己的UE阀值,则RR=00,相应的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0000;若UE要保持自己的UE阀值,则RR=01,相应的编码后的比特信息为0101;将编码后的4比特RR信息,放置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中的保留SS区域进行传送。
方案一的子方案C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当所分配的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数P=2,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为16,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4比特,即N=4。假设精确的UE阀值用4比特表示,即t=4;令L=5,UE端的速率阀值Ur=TFC5,并且每个TTI中有2比特用于传输RR编码后的信息,另外2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UE精确阀值的部分比特,即m=2。那么对于此UE,在t0时刻,发送1比特的RR信息和精确的UE阀值的具体步骤为:
1)所述图的801步,采用(2,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产生2比特的编码后的RR信息;
2)所述图的802步,将编码后的2比特数据,依次放置在第一个物理信道的NR1部分和第二个物理信道的NR2部分进行传输。所述的NR1和NR2均为1比特;
3)所述图的803步,将4比特的UE阀值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241
重复码进行编码,生成12比特数据;若UE阀值=0101(TFC的下标),则编码后的序列为010101010101;
4)所述图的804步,在编码后的12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T-L*m=12-10=2个比特,得到10个比特的编码后的Ur;如010101010101打孔后为0101010101;
5)所述图的805步,将所得到的10个比特的编码后的Ur数据,分别放置于5个TTI中的2个物理信道的Ur1,1,Ur1,2,...,UrL,P部分传输。
即每个TTI传送2比特的Ur数据,并且每个TTI的每个物理信道传送1比特的Ur。
L个TTI之后,Node B将它在t0时刻(L个TTI之前)所保留的UE阀值TFC3与收到的完整的UE阀值TFC5进行比较,由于TFC3≠TFC5,所以Node B需根据收到的UE阀值和以前的5个RG命令(假设为1,DTX,DTX,DTX,0),来计算当前UE实际的阀值,计算过程如下:
最后Node B将新得到的UE阀值TFC5作为UE的当前阀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所述UE的速率阀值进行控制。
方案二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假设所分配的时隙数为2个,每个时隙包含2个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即P=2*2=4,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均为4,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32比特,即N=32。那么参照图8,用所述32比特来承载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具体步骤为:
1)所述图的901步,采用 重复码对所述与HARQ有关的7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35个编码后比特;
2)所述图的902步,在编码后的35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3个比特,得到32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
3)所述图的903步,将所述32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4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方案三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支持速率调度的RR信令和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假设所分配的时隙数为2个,每个时隙又包含2个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即P=2*2=4,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均为4,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32比特,即N=32。当RR和与HARQ有关的信令的性能要求相同时,那么参照图9,用所述32比特来承载RR信令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具体步骤为:
a)所述图的1001步,采用 重复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32个编码后的比特;
b)所述图的1002步,将所述32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4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方案四利用保留的SS比特传输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UE的发送功率余量Power margin和数据缓冲data buffer)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假设所分配的时隙数为3个,每个时隙包含2个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即P=3*2=6,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均为4,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48比特,即N=48。那么参照图10,用所述32比特来承载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UE的发送功率余量(Power margin)和数据缓冲(data buffer)的具体步骤为:
a)所述图的1101步,采用 重复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48个编码后的比特;
b)所述图的1102步,将所述48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buffer比特,分别放置于6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方案五:利用保留的SS比特同时传输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和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UE的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的实施例。
对于某UE而言,在1个TTI中,假设所分配的时隙数为4个,每个时隙包含2个能承载SS区域的上行物理信道,即P=4*2=8,且所采用的扩频系数SF均为4,则在此TTI中所能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64比特,即N=64。那么参照图11,用所述64比特来承载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和支持时间和速率调度机制的上行信令的具体步骤为:
a)所述图的1201步,采用 重复码,对所述15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75个编码后的比特;
b)所述图的1202步,在编码后的75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11个比特,得到64个编码后比特;
c)所述图的1203步,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分别放置于8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上面所述的内容只是示例性的,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所公布方法的限制。

Claims (34)

1、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上行同步偏移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
a)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N时,采用(N,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产生N个编码后的比特;
b)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R的取值为1/DTX,其中1表示UE申请升高它的UE阀值;DTX为UE不发送RR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R的另一种取值可以为1/0/DTX,1表示UE申请升高它的UE阀值,0表示UE申请降低它的UE阀值;DTX为UE不发送RR信息。
5.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为N时,采用(N/2,1)重复码对2比特的RR信息进行编码,产生N个编码后的比特;
b)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R的取值为11、00、10或01,其中11表示UE申请升高它的UE阀值;00表示UE申请降低它的UE阀值;10或01为UE申请保持它的UE阀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8.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
a)每个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划分为NR和Ur两部分,NR部分用于传送编码后的RR信令比特,Ur部分用于传送编码后的UE阀值的部分比特;
b)对1比特的RR信息采用(Nr,1)重复码进行编码,产生Nr个编码后的RR比特;
c)将所述的Nr个编码后的RR比特,依次放置在一个TTI中P个物理信道的NR1,NR2,...,NRP部分进行传输,其中 Σ i = 1 P N R i = Nr .
d)将t比特的UE阀值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3C2
1)重复码或者是(T,t)分组码进行编码,生成T比特数据;
e)在编码后的T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T-L*m个比特,得到L*m个编码后的Ur比特;
f)将所述的L*m个比特的编码后的Ur数据,分割放置于L个TTI中的P个物理信道的Ur1,1,Ur1,2,...,UrL,P部分传输,其中
Σ i = 1 L Σ j = 1 P Ur i , j = L × m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T=L*m时,步骤(e)可以省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11.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的方法,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4C1
1)重复码或(M,7)分组码对所述与HARQ有关的7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产生M个编码后的比特;
b)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
c)将N个编码后的比特依次放置在P个上行物理信道中的SS保留区域进行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传输的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包括新分组指示、HARQ逻辑信道编号、速率匹配版本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N时,步骤(b)可以省略。
14.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采用( 1)重复码或者是(M,8)分组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b)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
c)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8个信息比特包括1比特的RR和与HARQ有关的7比特上行信令,与HARQ有关的7比特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新分组指示、HARQ逻辑信道编号、速率匹配版本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N时,步骤(b)可以省略。
18.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将N个比特分为NR个比特和NH个比特,其中NR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RR信令,NH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与HARQ有关的信令;
b)采用(NR,1)重复码对1比特的RR进行编码,产生NR个编码后的比特;
c)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5C1
1)重复码或者是(M,7)分组码,对所述7个与HARQ有关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d)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H个比特,得到NH个编码后的HARQ比特;
e)将所述NR个编码后的RR比特和NH个HARQ比特,串接形成N个比特,依次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分别进行编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R和NH的取值与RR和与HARQ有关的上行信令的性能要求有关;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与HARQ有关的7比特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新分组指示、HARQ逻辑信道编号、速率匹配版本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NH时,步骤(d)可以省略。
24.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8比特时,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6C1
1)重复码或者是(M,8)分组码,对所述8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b)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比特;
c)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RR和HARQ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N时,步骤(b)可以省略。
26.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15比特时,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6C2
1)重复码或者是(M,15)分组码,对所述15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个编码后的比特;
b)在编码后的M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N个比特,得到N个比特的序列;
c)将所述N比特的序列,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N时,步骤(b)可以省略。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HARQ有关的7比特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新分组指示、HARQ逻辑信道编号、速率匹配版本指示。
30.一种在低速率时分双工通信系统中,利用保留的SS区域来传送上行信道增强所需的上行信令,包括步骤:
a)在一个TTI中,当可获得的SS保留比特N大于等于15比特时,将N个比特分为NS个比特和NH个比特,其中NS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与调度有关的上行信令,NH个比特用于传输编码后的与HARQ有关的信令;
b)采用( 1)重复码或者是(M1,8)分组码,对所述8个发送功率余量和数据缓冲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1个编码后的比特;
c)在编码后的M1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1-NS个比特,得到NS个编码后的Power margin和data buffer比特;
d)采用(
Figure A2003101233400007C2
1)重复码或者是(M2,15)分组码,对所述7个与HARQ相关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M2个编码后的比特;
e)在编码后的M2个比特数据的末尾,依次打掉M2-NH个比特,得到NH个编码后的与HARQ相关的比特;
f)将所述NS个比特和NH个比特串接后形成N个编码后的比特,分别放置于P个上行物理信道的保留SS区域进行发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NS和NH的取值与它们所传送的信令的性能要求有关。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TTI的长度是5毫秒或10毫秒。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1-NS时,步骤(c)可以省略;当M2-NH时,步骤(e)可以省略。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HARQ有关的7比特上行信令主要包括新分组指示、HARQ逻辑信道编号、速率匹配版本指示。
CNA2003101233405A 2003-12-17 2003-12-17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Pending CN1630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33405A CN1630379A (zh) 2003-12-17 2003-12-17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3101233405A CN1630379A (zh) 2003-12-17 2003-12-17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0379A true CN1630379A (zh) 2005-06-22

Family

ID=34844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33405A Pending CN1630379A (zh) 2003-12-17 2003-12-17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3037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8807C (zh) * 2005-11-16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闭环上行同步控制方法
CN100420337C (zh) * 2005-09-06 2008-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提高信令发送速率的方法
CN101132230B (zh) * 2006-08-24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码分多址系统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数据及信令传输方法
CN10244815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CN104980258A (zh) * 2006-02-02 2015-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设备和方法
US10959120B2 (en) 2005-12-22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0337C (zh) * 2005-09-06 2008-09-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提高信令发送速率的方法
CN100388807C (zh) * 2005-11-16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闭环上行同步控制方法
US10959120B2 (en) 2005-12-22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CN104980258A (zh) * 2006-02-02 2015-10-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32230B (zh) * 2006-08-24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码分多址系统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数据及信令传输方法
CN10244815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CN102448155B (zh) * 2010-09-30 2017-01-25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586C (zh) 最小化不能发送时段的装置和方法
CN1265654C (zh) 具有选择传输格式组合的无线网络
CN1264289C (zh) Cdma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701535A (zh) 在异步wcdma系统中提供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768550A (zh) 无线数据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CN1758577A (zh) 传送用于高速分组数据传送的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57423A (zh) 在支持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934803A (zh)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敏感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728838A (zh) 支持增强上行链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自主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914846A (zh) 利用同步重发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CN19068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控制信道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951137A (zh) 基站装置
CN1910949A (zh) 用于将扇区负载信息传送给移动台的方法和装置
CN191882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增强上行链路专用信道上传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CN1694571A (zh) 为软切换用户设备选择服务调度小区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40060A (zh) 针对多载波系统的不连续上行链路传输操作和干扰避免
CN101039165A (zh) 基于多天线自适应调制编码的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装置
CN1407821A (zh) 具有逻辑信道和传送信道的网络
JP6110458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815925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台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1034952A (zh) E-dch中调度信息传输方法
CN1863007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627844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专用信道增强的基站控制的调度方法
CN1762119A (zh) 码分复用信道上的码分复用命令
CN1969482A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服务的数据传输/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