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2243A -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 Google Patents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2243A
CN1622243A CN 200410081496 CN200410081496A CN1622243A CN 1622243 A CN1622243 A CN 1622243A CN 200410081496 CN200410081496 CN 200410081496 CN 200410081496 A CN200410081496 A CN 200410081496A CN 1622243 A CN1622243 A CN 1622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negative pole
type
control circuit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14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5270C (zh
Inventor
刘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100814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5270C/zh
Publication of CN1622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2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52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52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整机是以单片机、LOGO或PLC为核心,通过控制接口电路与指令开关、有线遥控、无线遥控、远程遥控电路,以及稳压电源电路实施输入式单向连接;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电路、同步关合电路、保护电路、PC编程、扩展模块双向连接;与参数显示电路、1至N个数控接触器连接组成。

Description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电器产品,特别是一种自动控制技术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背景技术
接触器自问市以来,在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低压终端供电两大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性能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外专家为了保证使用中的交流接触器工作稳定,设计和附加了电子控制电路(如GMC-100、LC1-D115)。
然而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各种新闻媒体接连报道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生突发性大面积停电,给当地的经济、生活、交通、生产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痛定思过低压终端供电系统的智能化越来越引起极大的关注;再国内,电力供应日趋紧张,拉闸限电在所难免,提高供电质量、降低配供电系统自身的能耗迫在眉睫。据业界专家指出,每年仅节电一项潜力至少可达800亿元;在工业控制方面仅靠单一的“兼容”运作模式亦不能紧跟现代工业化的步伐。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呼唤一种能够做到微功耗、易操控、智能化、免维护具有数字化特征的低压开关电器产品——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现有的交流接触器,虽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耗能大、噪声高、线圈温升快、安装角度受限、运动可控性差、响应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尽管新型交流接触器的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电子电路控制已使其性能有所提高,但其应用前景仍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要求提高现有交流接触器的性能指标和扩大应用范围。发明数控接触器就是要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能够直接与单片机、PLC、LOGO输出端口相连接的体积小、免维护、微能耗、大功率重任务的数控接触器(100A以上);以及能广泛应用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低压终端配电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整机是以单片机LOGO或PLC为核心,通过控制接口电路与指令开关电路、有线遥控电路、无线遥控电路、远程遥控电路,以及稳压电源实施输入式单向连接;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电路、同步关合电路、保护电路、PC编程、扩展模块双向连接;与参数显示电路、与1至N个数控接触器、以及通过扩展模块电路与N个数控接触器连接组成。如图1所示。
本发明是以单片机、LOGO、PLC及功能扩展模块等逻辑控制单元为核心分别与输入接口电路、传感器、通信接口、同步控制、全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及输出驱动电路连接组成。电路结构的特点是:输入端,多种控制方法兼容即:指令开关、有线遥控、无线遥控、远程遥控经输入接口电路识别后转为控制信号。控制端,通信、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较为成熟,不再赘述。
同步控制实现方案的原理说明:同步控制技术是电器智能化的前沿课题,因使用目的不同,实施办法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控制方案是避免在产生最大危害处合闸,这样接入范围由一个较小的点扩大到一个较大的域;从延长触头使用寿命的角度出发更具实用价值的是调控在最佳点分闸。全保护电路实现方案如图11所示,电源电路实现方案如图2左下方所示。输出端: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出端直接与数控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如图2下方所示,这种连接方式是实现上述诸多功能的技术保障。
本发明所述的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与交流接触器相比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诉的控制电路有如下三种基本控制电路:
A、线圈L两端分别与K1、K2刀位连接,K1、K2常闭点与地线连接,常开点与电源VC。如图4所示。
实施例电路连接是:电源D1输出与K2常开点、D2正极、C2正极连接,D2负极与K1常开点、C3正极连接,C4与R1串联后与L1并联,再分别与K1、K2的刀位连接,K1、K2的常闭点与C3负极、C2的负极连接。如图7所示。
B、线圈L两端分别与K和C的正极连接,K的常开点与直流电源VC连接,K的常闭点、C的负极与地连接。如图5所示。
实施例电路(AC220V)连接是:瞬态二极管D1一端与AC电源、D2-3、D4正极连接,另一端与F1、D2-1、D3正极连接,D2-2与JK1-2常开点连接,JK1-2常闭点与JK1-3常闭点连接,JK1-2刀位与L1一端、D5负极连接,D5正极与JK1-1常开点连接,JK1-1刀位与D6负极、C3正极连接,C3的负极与地连接,JK1-1常闭点经R3到地,D6正极与L1另一端、并通过R4与C4正极连接,C4负极与JK1-3的刀位连接,D3、D4的负极与C1的正极连接经R1到J1,JI的另一端与C2的正极连接,JK1-3常开点、C1负极、C2负极、R2、D2-4与地连接。如图8所示。
实施例电路(DC24V)连接是:电源DC的正极与D1-1、D2正极连接,DC负极与D1-3、D3正极连接,D2、D3负极经R1到J1,J1的另一端接C1正极、R2,D1-2接JK1常开点,JK1刀位与D4负极L1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C2、D5正极连接,D4正极经R3与D5负极、C3正极连接,D1-4与C1、C2、C3负极、R2、JK1常闭点连接。如图9所示。
C、线圈L的一端与K1、K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K1、K2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VC、VE连接,如图6所示。
所述的接口电路如图10所示。
所述的全保护电路如图1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与交流接触器相比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
所述的电、永磁机构是一种电磁、永磁及释放弹簧组成的单稳态执行机构,其工作过程为:电磁起动—永磁吸合—电磁及弹簧释放。
因接触器规格众多、结构各异,其改进方式亦呈多样性,但其主要产生功能的磁性材料结构特征是:在软磁材料硅钢片叠成的铁心中嵌人永磁材料钕铁硼,具体常用结构有如下三种;
A、EE型,静、动铁心均为E型,线圈3在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2两端,如图12所示。
B、EI型,静铁心为E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2在E型静铁心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两端。如图13所示。
C、UI型,静铁心为U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2在U型铁心的一端,钕铁硼1在U型铁心的另一端,如图14所示。
接触器结构是:上述A型、B型、C型钕铁硼1、铁心2和线圈3在中间,连接支架4在上与两边弹簧5的上端固定,弹簧下端与底柱6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体积小、免维护、微能耗、大功率重任务的数控接触器(至少是100A以上),以及能广泛应用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低压终端配电等三大国内外都及其重要领域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2、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的智能型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相比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从而使得LOGO直连驱动接触器(100A以上)的使用寿命达到了一百万次以上,进而简化了整机电路,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3、从图15中可清楚地看到,本发明连线测试预定产品型号“SKJ-100”(在图下)与法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LC1-D115”(在图中)、韩国LG产电公司生产的“GMC-100”(在图上)同类、同规格的世界最先进产品相比,无论是启动性能,还是吸合性能,都雄辩地证明了本发明优越性能大大超过了该先进产品,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从图16中可以看到,该图是接口电路实现数控接触器与逻辑控制电路直接相连接后的效果图,其中CH1代表同步信号,表示LOGO的输出继电器已经闭合;CH2代表流过触点的真实波形,显示触点闭合时仅有弱电流通过,从而不会产生电弧,在闭合延时7ms后才有瞬间强电流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体化整机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电路A式基本电路示意图。
图5是控制电路B式基本电路示意图。
图6是控制电路C式基本电路示意图。
图7是A式基本电路(图3)实施例电路。
图8是B式基本电路(图4)实施例电路(AC220V)。
图9是B式基本电路(图4)实施例电路(DC24V)。
图10是接口电路实施例图。
图11是全保护电路实施例图。
图12是接触器电、永磁材料EE型结构结合示意图。
图13是接触器电、永磁材料EI型结构结合示意图。
图14是接触器电、永磁材料UI型结构结合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电路连接试验测试数字式示波器波形图。
图16是本发明数控接触器试验样品与国际交流接触器产品吸合性能对比图。
其中:1、钕铁硼;2、铁心;3、线圈;4、连接支架;5、弹簧;6、底座。GMC-100、韩国LG产电公司生产的接触器型号;LC1-D115、法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接触器型号;SKJ-100本发明试验样品预定型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整机是以单片机LOGO或PLC为核心,通过控制接口电路与指令开关电路、有线遥控电路、无线遥控电路、远程遥控电路,以及稳压电源实施输入式单向连接;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电路、同步关合电路、保护电路、PC编程、扩展模块双向连接;与参数显示电路、与1至N个数控接触器、以及通过扩展模块电路与N个数控接触器连接组成。如图1、2、3所示。
本发明是以单片机、LOGO、PLC及功能扩展模块等逻辑控制单元为核心分别与输入接口电路、传感器、通信接口、同步控制、全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及输出驱动电路连接组成。电路结构的特点是:输入端,多种控制方法兼容即:指令开关、有线遥控、无线遥控、远程遥控经输入接口电路识别后转为控制信号;控制端,通信、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较为成熟,不再赘述。
同步控制实现方案的原理说明:同步控制技术是电器智能化的前沿课题,因使用目的不同,实施办法有较大的差异,我们的控制方案是避免在产生最大危害处合闸,这样接入范围由一个较小的点扩大到一个较大的域;从延长触头使用寿命的角度出发更具实用价值的是调控在最佳点分闸。全保护电路实现方案如图11所示,电源电路实现方案如图2左下方所示。输出端: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出端直接与数控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实现上述诸多功能的技术保障。
本发明所述的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与交流接触器相比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诉的控制电路有如下三种基本控制电路:
A、线圈L两端分别与K1、K2刀位连接,K1、K2常闭点与地线连接,常开点与电源VC。如图4所示。
实施例电路连接是:电源D1输出与K2常开点、D2正极、C2正极连接,D2负极与K1常开点、C3正极连接,C4与R1串联后与L1并联,再分别与K1、K2的刀位连接,K1、K2的常闭点与C3负极、C2的负极连接。如图7所示。
A方式控制电路采用两只单刀双掷按钮开关(无锁),常闭点接地,常开点接正电源,分别按动K1、K2即可完成合分闸的操作。实施例见图7,电路在接通电源后AC220V电压经C1、D1向C2、C3充电,当充电过程结束后C1无电流通过,合闸时按动K1,C2经D2和C3并联共同向L1放电,因C1的限流作用使C2、C3的电压迅速降低从而形成脉动电流,释放K1、后L1无电流通过靠永磁吸合,C2、C3则继续充电;分闸时按动K2,由于D2的隔离作用C2单独向L1放电,其强度低于吸合电流,K2释放后C2继续充电,当掉电时C2所储的电能足以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分闸操作。
本电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功耗低,适用于低压终端供电及工作频率较低的场合。
B、基本电路是线圈L两端分别与K和C的正极连接,K的常开点与直流电源VC连接,K的常闭点、C的负极与地连接。如图5所示。
B方式控制电路由单刀双掷开关、电磁线圈及电容组成,工作过程是:当开关接通A点时B点断开,电源电压在向L提供直流电流的同时向C充电,完成充电(吸合)过程后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即达到隔离的作用,在开关接通B点时,C向L放电完成分闸操作。电容C的引如是本电路的亮点,作用:1、LC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均不能突变延长了开关触头的使用寿命;2、在电压不变时流经L电流的大小受控于C容量的大小;3、在完成合闸操动的同时又储备了分闸所需的电能;4、在C充、放电进行的过程中实现了电压极性的转换。
实施例电路(AC220V)连接是:瞬态二极管D1一端与AC电源、D2-3、D4正极连接,另一端与F1、D2-1、D3正极连接,D2-2与JK1-2常开点连接,JK1-2常闭点与JK1-3常闭点连接,JK1-2刀位与L1一端、D5负极连接,D5正极与JK1-1常开点连接,JK1-1刀位与D6负极、C3正极连接,C3的负极与地连接,JK1-1常闭点经R3到地,D6正极与L1另一端、并通过R4与C4正极连接,C4负极与JK1-3的刀位连接,D3、D4的负极与C1的正极连接经R1到J1,JI的另一端与C2的正极连接,JK1-3常开点、C1负极、C2负极、R2、D2-4与地连接。如图8所示。
图8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路(AC220V),它完全符合交流接触器的使用习惯上电合闸、掉电分闸,保持了交流接触器抗干扰强的优点,同时也具备了数控接触器全部所长。电路的亮点和难点在于采用继电器作为核心控制器件,继电器优势是抗干扰强、机械寿命长、不足是工作耐压为DC30V远不能满足DC200V以上的设计要求,我们是在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分析、掌握了在DC220V条件下产生极间击穿的真正原因,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多项措施(技术诀窍)创造性的将标称DV30V的继电器应用DV220V的电路中去,并通过百万次运行的验证。电路分析如下:当输入AV220V(AC187-242V)时,经C3、D4、C1整流滤波后驱动继电器吸合,动作过程约7ms,调节R1可控制输入电压的下限。C2、R2分别控制继电器的启动、吸合电流。继电器启动后的操动过程不再复述,K2、K3组成的双断点转换开关旨在提高极间的耐压,C3、K1、D5、D6是为消除回路中的残余电压所设,F1、D1是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C、基本电路是线圈L的一端与K1、K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K1、K2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VC、VE连接,如图6所示。
实施例电路(DC24V)连接是:电源DC的正极与D1-1、D2正极连接,DC负极与D1-3、D3正极连接,D2、D3负极经R1到J1,J1的另一端接C1正极、R2,D1-2接JK1常开点,JK1刀位与D4负极L1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C2、D5正极连接,D4正极经R3与D5负极、C3正极连接,D1-4与C1、C2、C3负极、R2、JK1常闭点连接。如图9所示。
图9的电路工作电压为DC24V,故控制电路可大大简化。启动时C2经D5和C3并联,吸纳流经L1的电流,释放时C2、C3的电流分别经L1、R3放电,达到了流经L1启动电流强,释放电流弱的目的。
C方式实施例是,控制电路采用正负电源、双开关结构,通过数控电路精确控制开合以实现控制功能。
所述的接口电路如图10所示。
所述的全保护电路如图1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与交流接触器相比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
所述的电、永磁机构是一种电磁、永磁及释放弹簧组成的单稳态执行机构,其工作过程为:电磁起动—永磁吸合—电磁及弹簧释放。
因接触器规格众多、结构各异,其改进方式亦呈多样性,但其主要产生功能的磁性材料结构特征是:在软磁材料硅钢片叠成的铁心中嵌人永磁材料钕铁硼,具体常用结构有如下三种;
A、EE型,静、动铁心均为E型,线圈3在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2两端,如图12所示。
B、EI型,静铁心为E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3在E型静铁心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2两端。如图13所示。
C、UI型,静铁心为U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3在U型铁心的一端,钕铁硼1在U型铁心的另一端,如图14所示。
接触器结构是:上述A型、B型、C型钕铁硼1、铁心2和线圈3在中间,连接支架4在上与两边弹簧5的上端固定,弹簧下端与底柱6固定。

Claims (7)

1、一种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整机是以单片机、LOGO或PLC为核心,通过控制接口电路与指令开关电路、有线遥控电路、无线遥控电路、远程遥控电路,以及稳压电源实施输入式单向连接;与传感器、通信接口电路、同步关合电路、保护电路、PC编程、扩展模块双向连接;与参数显示电路、(输出端口)与1至N个数控接触器、以及通过扩展模块与N个数控接触器连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机电路特征在于:同步控制电路以延长触头使用寿命、提高供电质量为目的,避免在危害最大处合闸,调控在最佳点分闸;输出电路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出端直接与数控接触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的数控接触器是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永磁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接口电路及基座组成。特征是:继承了交流接触器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改进了磁执行机构,新增了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的数控接触器控制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A:
A的基本控制电路是线圈L两端分别与K1、K2刀位连接,K1、K2常闭点与地线连接,常开点与电源VC;
B实施例电路连接是:电源D1输出与K2常开点、D2正极、C2正极连接,D2负极与K1常开点、C3正极连接,C4与R1串联后与L1并联,再分别与K1、K2的刀位连接,K1、K2的常闭点与C3负极、C2的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的数控接触器控制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B:
A、的基本控制电路是B、线圈L两端分别与K和C的正极连接,K的常开点与直流电源VC连接,K的常闭点、C的负极与地连接。
B、实施例电路(AC220V)连接是:瞬态二极管D1一端与AC电源、D2-3、D4正极连接,另一端与F1、D2-1、D3正极连接,D2-2与JK1-2常开点连接,JK1-2常闭点与JK1-3常闭点连接,JK1-2刀位与L1一端、D5负极连接,D5正极与JK1-1常开点连接,JK1-1刀位与D6负极、C3正极连接,C3的负极与地连接,JK1-1常闭点经R3到地,D6正极与L1另一端、并通过R4与C4正极连接,C4负极与JK1-3的刀位连接,D3、D4的负极与C1的正极连接经R1到J1,JI的另一端与C2的正极连接,JK1-3常开点、C1负极、C2负极、R2、D2-4与地连接。
C、实施例电路(DC24V)连接是:电源DC的正极与D1-1、D2正极连接,DC负极与D1-3、D3正极连接,D2、D3负极经R1到J1,J1的另一端接C1正极、R2,D1-2接JK1常开点,JK1刀位与D4负极L1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C2、D5正极连接,D4正极经R3与D5负极、C3正极连接,D1-4与C1、C2、C3负极、R2、JK1常闭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的数控接触器控制电路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C:
A、线圈L的一端与K1、K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K1、K2另一端分别与正、负电源VC、VE连接;
B、实施例,控制电路采用正负电源、双开关结构,通过数控电路精确控制开合以实现控制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的数控接触器的电、永磁机构是一种电磁、永磁及释放弹簧组成的单稳态执行机构,其工作过程为:电磁起动—永磁吸合—电磁及弹簧释放。结构特征是在于在软磁材料硅钢片叠成的铁心中嵌人永磁材料钕铁硼,具体常用结构有如下三种:
A、EE型,静、动铁心均为E型,线圈3在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2两端;
B、EI型,静铁心为E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3在E型静铁心中间,钕铁硼1在E型静铁心2两端;
C、UI型,静铁心为U型,动铁心为I型,线圈3在U型铁心的一端,钕铁硼1在U型铁心的另一端;
D、上述A型、B型、C型钕铁硼1、铁心2和线圈3在中间,连接支架4在上与两边弹簧5的上端固定,弹簧下端与底柱6固定。
CN 200410081496 2004-12-15 2004-12-15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527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1496 CN1275270C (zh) 2004-12-15 2004-12-15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1496 CN1275270C (zh) 2004-12-15 2004-12-15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2243A true CN1622243A (zh) 2005-06-01
CN1275270C CN1275270C (zh) 2006-09-13

Family

ID=3476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149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5270C (zh) 2004-12-15 2004-12-15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7527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8321A1 (fr) * 2005-09-09 2007-03-15 Jinping Liu Contact a commande numerique faible puissance et systeme de controle constitue de contacts
CN104252995A (zh) * 2013-06-28 2014-12-31 王海 二极管触点保护复合开关的控制电路及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8321A1 (fr) * 2005-09-09 2007-03-15 Jinping Liu Contact a commande numerique faible puissance et systeme de controle constitue de contacts
US8093969B2 (en) 2005-09-09 2012-01-10 Jinping Liu Low-power numerically controlled contactor and control system made of the contactors
CN104252995A (zh) * 2013-06-28 2014-12-31 王海 二极管触点保护复合开关的控制电路及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CN104252995B (zh) * 2013-06-28 2019-06-14 王海 二极管触点保护复合开关的控制电路及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5270C (zh)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061B (zh) 一种静电除尘用新型高频高压电源
CN201625583U (zh) 一种静电除尘用新型高频高压电源
CN202285382U (zh) 超大功率高压电机自耦磁控电抗软起动装置
CN202364434U (zh) 发光二极管非隔离型升降压式的驱动电路
CN106208699B (zh) 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混合储能系统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275270C (zh) 数控接触器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机
CN202373982U (zh) 调压型高压电容器无功调节复合装置
CN201976022U (zh) 三相群波开关调压器
CN102412577B (zh) 无断点运行节电装置
CN201690400U (zh) 变频软启混合动力柜
CN101504898B (zh) 一种具有辅助触点的永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
CN206533296U (zh) 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
CN201590768U (zh) 一种多路输出的电源电路及装置
CN2698760Y (zh) 无触点控制柜
CN107800350A (zh) 交流电机调速电路及空调器
CN102808874A (zh) 电磁制动器控制装置
CN202696493U (zh) 交流电压整流调压器
CN204784342U (zh) 电磁制动器的激磁控制器
CN205941856U (zh) 一种电源板输入电压自动切换老化装置
CN205123647U (zh) 一种变频转工频切换控制器及其装置
CN203397849U (zh) 基于两相磁性材料的新型可控电抗器
CN201336250Y (zh) 一种永磁接触器的控制装置
CN102711334A (zh) 一种无级差式照明节能装置
CN103512157A (zh) 一种基于stc控制芯片的可定时空气净化器
CN2563831Y (zh) 中高压大功率交流电动机的磁控软起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R01 Reinstatement of patent right

Former decision: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Former decis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