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5598A -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5598A
CN1615598A CNA028273591A CN02827359A CN1615598A CN 1615598 A CN1615598 A CN 1615598A CN A028273591 A CNA028273591 A CN A028273591A CN 02827359 A CN02827359 A CN 02827359A CN 1615598 A CN1615598 A CN 1615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hannel tap
close attention
interpolation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73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5598B (zh
Inventor
D·耶林
K·皮克
Y·佩雷特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spac Technologies Ltd
DSPC Technologies Ltd
DSPC Isra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Dspac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spac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Dspac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5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15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559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5Joint detection techniques, e.g. linear detectors
    • H04B1/71055Joint detection techniques, e.g. linear detectors using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3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 H04L25/0232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with extension to other symbols by interpolation between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用于CDMA接收机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器包括信道抽头内插器以产生所关注用户的内插信道抽头。内插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信道抽头内插法允许检测处理在码片域而不是抽样域中进行,从而显著地降低多用户解决方案的复杂度。在至少一种方法中,根据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然后,可利用传统检测(例如MMSE)技术为虚拟用户推导出解。

Description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
发明背景
通信系统中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在直接序列(DS)CDMA系统中,多个实质正交代码(通常采用伪随机噪声序列的形式)被用来对系统中的用户信号进行扩频调制。每个经调制的用户信号与系统中其它调制用户信号有重叠的频谱。但是,由于基本调制码是实质正交的,因此可通过利用相应代码执行相关操作单独对各用户信号进行解调。
由于各种原因,基于CDMA的接收机中所接收的调制用户信号中的代码可能不是完全正交的,因此导致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这种干扰被称作多址干扰(MAI)。在传统的单用户CDMA检测策略中,各个用户均被单独检测而不考虑来自其它用户的干扰。另一方面,在称作多用户检测(MUD)的技术中,关于多个用户的信息被共同用来更好地检测每个单独用户。MUD技术可结合大范围的检测器类型来实现,这些检测器类型包括例如最大似然(ML)检测器、线性检测器以及减性干扰消除检测器。有希望用于MUD实现的线性检测器的一种形式是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但是,对于在例如蜂窝式通信系统中的实现,基于MMSE的MUD检测器在传统上被认为太复杂。这种复杂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类系统中通常需要考虑的用户的多样性(以及相应的高维数)。
附图简介
图1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执行降低复杂度的基于MMSE的MUD检测的无线接收机系统;
图2是流程图,说明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产生MMSE解扩序列的方法;
图3和图4是时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内插信道抽头的生成;以及
图5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解扩序列确定单元中的功能性。
详细说明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照附图,作为说明,附图中给出可实施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虽然有所不同,但不一定相互排斥。例如,本文中结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特定功能、结构或特征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另外,应当理解,每个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各元件的位置或安排可以被修改,只要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详细说明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仅由适当解释的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权利要求书涵盖的全部等效范围来限定。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若干视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以较低复杂度实现MUD检测的方法和结构。本发明的原理能够例如把基于MMSE的MUD检测的复杂度降低到使它适合用于蜂窝式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基站以及移动台中的程度。还存在许多非蜂窝应用。本发明的原理可通过各种各样不同通信装置中的任一种来实现,这些通信装置包括例如基站收发信机、卫星收发信机、蜂窝电话、寻呼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具有无线收发信机功能性的膝上型计算机等等。在至少一种方法中,本发明的原理以免除了对分离多径式接收机体系结构的需要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在MMSE解扩序列的生成中考虑多径组合和干扰减轻功能,从而使得不需要分离多径式接收机。本发明的原理还可用来支持可变速率检测(即,在不同用户具有不同扩频因子的系统中的检测)。
在一种复杂度降低技术中,与系统中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实际信道抽头由出现在从用户定义的抽样参考点所测量的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的内插信道抽头所取代。信道抽头的这种内插允许检测处理进入码片域而不是抽样域,从而显著地降低检测过程的复杂度。在另一个复杂度降低技术中,根据实际用户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在接收机中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这样,实际用户群(各具有较高扩频因子)可能收缩成单一低维数虚拟用户(具有较低的“基”扩频因子),从而进一步降低处理的复杂度。
图1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执行降低复杂度的基于MMSE的MUD检测的无线接收机系统10。根据本发明,许多其它接收机体系结构也是可行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无线接收机系统10可接收与多个不同用户相关的通信信号。这些接收信号的部分或全部可具有重叠的频谱。无线接收机系统10能够从复合接收信号(即从具有来自多个用户的重叠信号的接收信号)检测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独立用户的信息。另外,无线接收机系统10采用多用户检测(MUD)技术来检测独立用户信息。也就是说,接收机系统10利用关于系统中其它用户的信息来更好地检测各个独立用户。
如图1所示,无线接收机系统10包括天线12、射频(RF)接收机14、延迟单元16、解扩器18、解码器20、增益估算单元22、解扩序列确定单元24、导引信号解扩器26以及跟踪环路28。天线12可用于接收来自自由空间的RF通信信号。由于正使用CDMA,因此与多个用户相关的RF信号通常由天线12同时接收。另外,接收的RF信号通常具有重叠的频谱。例如,如果无线接收机系统10正在蜂窝基站中实现,则天线12可接收来自与基站相同小区中的用户(即正由该基站提供服务的用户)的信号以及来自其它小区中的用户(即正由其它基站提供服务的用户)的信号。如果无线接收机系统10正在蜂窝系统中的移动通信装置中实现,则天线12可接收来自与通信装置相同的小区内的正服务基站的信号以及来自其它小区内基站的信号。从各基站接收的信号可包括与正由该基站提供服务的用户相关的多个重叠信号。
天线12所接收的与预期用户(即正被检测的用户)之外的用户相关的全部信号表示接收机系统10内可能的干扰(MAI)。如前面所述,系统中的各活动用户将具有可用来区分该用户的通信与其它用户的通信的唯一扩频序列(或代码)。各种用户的扩频序列在无线接收机系统10中是已知的。
天线12接收的重叠信号在天线12中形成复合RF接收信号,该信号被传递到RF接收机14。RF接收机14利用已知技术把这个复合接收信号转换成基带表示 R。RF接收机14可包括例如下变频功能性、模数转换功能性和/或可能需要用于产生基带接收信号 R的其它任何功能性。解扩器18可用于利用解扩序列确定单元24生成的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01
对于预期用户对接收信号 R解扩。解扩过程通常包括接收信号R与解扩序列 相乘以及在符号窗口上对该结果求和。符号窗口可包括等于预期用户的实际扩频因子(SF)的码片数量加上在符号开始和结束时补偿边缘效应的用户定义的码片数量(Δ)。如将要更详细地描述的,在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03
的生成过程中实现与基于MMSE的MUD检测过程相关的大部分复杂度降低。提供延迟单元16以便对接收信号 R进行延时,使它在产生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04
之前不到达解扩器18。
解扩序列确定单元24主要利用由增益估算单元22、导引信号解扩器26和跟踪环路28从接收信号 R中收集的信息来生成解扩序列增益估算单元22估算与系统中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增益。导引信号解扩器26和跟踪环路28确定和跟踪与系统中所关注用户相关的信道抽头(例如所关注的各用户和/或基站的各个多径抽头的增益、相位和延时)。所关注用户不一定是对其接收了信号的全部用户。例如,在一种方法中,所关注用户包括预期用户(正被检测的用户)以及最强干扰用户。在蜂窝电话实现中,所关注用户可包括正由与蜂窝电话相同的基站提供服务的全部用户以及正由最强的相邻基站提供服务的全部用户。用于选择所关注用户的其它许多标准是可行的。用于执行增益估算和信道跟踪的技术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正使用信道编码,则可提供信道解码器20(如维特比解码器、特播解码器等)以从解扩信号(即解扩器18的输出信号)中消除信道编码。如果没有使用信道编码,则信道解码器不是必要的,但是,可提供可选限幅器(未示出)以从解扩信号再生发送比特。例如,如果正采用对映二进制传输,则可使用限幅器,它仅确定解扩符号的正负号。在一些应用中,无线接收机系统10可输出仅与单个预期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如果接收机系统10是在蜂窝电话内实现的,则系统10通常输出与该电话相关的单个用户的信息。在其它应用中,无线接收机系统10可输出与多个预期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如果接收机系统10是在蜂窝基站中实现的,则系统10通常输出当前正由该基站提供服务的全部用户的信息。由于许多计算对于各用户都是相同的,因此在生成附加用户的输出方面通常存在极少增加的复杂度。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接收机系统10的多径组合和干扰减轻功能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均作为解扩序列生成过程的一部分来执行,因此分离多径式接收机体系结构是不必要的。
图2是流程图,说明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在基于MUD的接收机中产生MMSE解扩序列 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例如图1的无线接收机系统10中实现,从而生成传递给解扩器18的解扩序列。接收具有重叠频谱的代码调制的用户信号,它们与通信系统内的多个用户相关(框40)。根据所接收信号,为通信系统中的所关注用户推导和跟踪实际信道抽头(框4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代码调制的用户信号是直接从用户接收的。这可能是当该方法在例如蜂窝基站中实现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对于各用户(即对于各不同信道)要求各个信道估算值。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代码调制的用户信号是从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接收的,其中各基站正服务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这可能是当该方法在例如蜂窝系统中的移动通信装置中实现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在各个基站中正使用单个发射天线,则对各个基站可能仅要求单个信道估算值。此单个信道估算值则可用于与该基站相关的多个用户。
如果与所关注用户(或相应的基站)相关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抽头以相对于用户定义的抽样点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出现,则这些信道抽头的每一个由以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出现的内插信道抽头的总和来取代(框44)。通过以这种方式生成内插信道抽头,后续检测处理可以码片速率而不是传统上用于执行MMSE处理的较高“抽样”速率(该抽样速率通常是利用相干检测的CDMA接收机中的码片速率的4-8倍)来执行。众所周知,MMSE处理要求执行矩阵求逆以生成解扩序列。当利用码片域处理时,需要被求逆的矩阵的维数按照等于每码片抽样点数量(即OS)的因子减少。对矩阵求逆所需的计算数量通常与矩阵维数的立方成正比。因此,通过执行内插所产生的复杂度降低大约为OS3
图3和图4是时序图,说明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的内插信道抽头的生成。在这每个图中,水平轴表示从用户定义的抽样点(图中标记为“0”)开始的整数码片间隔。图3说明可为给定的所关注用户确定的实际信道抽头。如图所示,第一实际信道抽头60出现在用户定义的抽样点上。因此,不需要对第一实际信道抽头60确定内插信道抽头。但是,第二实际信道抽头62出现在从用户定义的抽样点开始的1.5码片处。如图4所示,第二实际信道抽头62由每个包括适当的增益和相位、出现在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即分别在从参考抽样点开始的0、1、2和3个码片处)的4个内插信道抽头64、66、68、70来代替。实际上,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实际信道正在由近似于实际信道对发送信号所具有的作用的“虚拟”信道来代替。第一实际信道抽头60和四个内插信道抽头64、66、68、70(以及与系统中的其它用户相关的实际和/或内插信道抽头)随后被用来推导接收信号的模型,以便在MMSE处理过程中使用。在一种方法中,利用众所周知的内插滤波器技术来执行信道抽头内插。作为一个具体实例,考虑从截止频率为的数字FIR低通滤波器的脉冲响应获得内插器的情况。FIR长度除以OS等于内插次序,而且对于k=0,±1,±2,...,具体内插系数为h(d+k·OS),其中h(n)表示该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以及根据实际信道抽头到参考抽样点之间的分数延迟(即延迟以码片速率为模得到的结果)来确定初始偏移量d。还可采用考虑发送和接收滤波器响应的形状的更复杂的内插法。
根据用户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来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框46)。众所周知,某些扩频序列(例如沃尔什码)具有允许具有较高维数的代码被看作具有较低维数的代码的多次重复的递归属性。例如,维数为128的沃尔什码通常可被看作四个维数为32的沃尔什码的重复(可能需要与因子-1相乘)。这种属性使接收机内的处理能够在较低维数下执行,即使系统中的部分或全部用户的扩频码具有较高维数。在一种方法中,例如,基扩频因子(SF_mmse)首先被选择用于接收机中。然后,其扩频因子大于这个基扩频因子(即SF>SF_mmse)的全部用户被收缩成在基扩频因子的“虚拟用户”。在该系统中可能不允许具有小于基扩频因子的扩频因子(SF<SF_mmse)的用户。如果确实存在这种用户,则可视为噪声。或者,其扩频因子低于SF_mmse的各用户可被视为扩频因子为SF_mmse的L=SF_mmse/SF相等增益虚拟用户,其中每个具有实际低扩频因子用户的平均功率的1/L。这些L个虚拟用户对应于通过连接直到可能与-1相乘的实际低扩频因子用户的沃尔什码的L个复制品所获得的维数SF_mmse的L个沃尔什码。通过使高扩频因子实际用户收缩成较小扩频因子虚拟用户,有效地把实际用户看作具有正在重复的发送数据符号(但可能需要与因子-1相乘)。通过用L个虚拟用户来代替低扩频因子实际用户,有效地把实际用户的L个连续数据符号看作调制(维数为SF_mmse的)较大沃尔什码的一个数据符号。所产生的SF_mmse沃尔什码是通过连接调制后的较小维数沃尔什码获得的,因此取决于L个调制符号。由于发送符号一般具有相等的出现概率,因此可能的L个虚拟用户中的每个具有1/L的出现概率以及等于实际低扩频因子用户的功率除以L的平均功率。
作为上述技术的一个实例,假定对特定接收机选取基扩频因子2(SF_mmse=2)。维数为2的沃尔什码为:
(1)1,1
(2)1,-1
另外还假定在系统中存在扩频因子为4的用户。维数为4的沃尔什码为:
(a)1,1,1,1
(b)1,-1,1,-1
(c)1,1,-1,-1
(d)1,-1,-1,1
具有代码(a)和(c)的用户在接收机中通常被视为具有沃尔什码(1)、且扩频因子为2(即SF_mmse)的虚拟用户,因为它们所发送的码片序列为[1,1]或者[-1,-1](即-1乘以[1,1])。在时间上的某个时刻,如果只有用户(a)存在且正发送数据符号“1”,则用户(a)将被视为具有SF=2和沃尔什码(1)、正在发送两个相同数据符号“1”的虚拟用户(注意,这是前面段落中所述的数据符号的重复)。两个相同的数据符号“1”称作虚拟用户(a)的子符号。第一子符号(即第一个“1”)与全沃尔什码的第一“阶段”(即四码片序列中的前2个码片)相关,以及第二子符号(即第二个“1”)与全沃尔什码的第二“阶段”(即四码片序列中的第二组2个码片)相关。一般来讲,与用户相关的阶段的数量(以及子符号的数量)将等于用户的实际扩频因子除以基扩频因子。
如果在时间上的特定时刻只有用户(c)存在,并且用户(c)正发送数据符号“1”,则用户(c)将被视为具有SF=2和沃尔什码(1)、正在发送第一子符号“1”和第二子符号“-1”的虚拟用户。如果用户(a)和用户(c)同时存在,并且各发送“1”,则它们将被视为单个虚拟用户,其第一子符号为1+1=2(即在第一阶段期间收缩到沃尔什码(1)的用户的子符号的总和),其第二子符号为1-1=0(即在第二阶段期间收缩到沃尔什码(1)的用户的子符号的总和)。因此,一般来讲,虚拟用户是采用基扩频因子(SF_mmse)的等效用户,它可表示多达N个具有扩频因子“实际SF”的用户的作用,其中N=实际SF/SF_mmse。
接下来,对采用基扩频因子(SF_mmse)的各用户生成内插扩频序列(框48)。这可包括以上定义的虚拟用户以及具有基扩频因子的任何实际用户。内插扩频序列主要根据前面所述的内插信道抽头来产生。内插扩频序列是近似于接收机所看到的所关注用户的实际扩频序列的序列。内插扩频序列使接收信号可以通过内插扩频序列的总和来近似计算,其中每个内插扩频序列由相应用户的数据符号(及相关的增益)来调制。在这方面,各内插扩频序列可由相应的所关注用户的原始扩频序列的码片间隔复制品的加权和构成。可利用对应于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虚拟信道的信道抽头(如前面所述,可包括实际信道抽头和/或内插信道抽头)的增益和相位信息来确定加权。
随后,采用传统线性MMSE技术来求出所关注的低维数虚拟用户(框50)。也就是说,通过以传统方式使子符号的均方误差减至最小,对于与所关注虚拟用户相关的每个子符号产生独立的解扩序列。例如,如果接收机的基扩频因子为2,且预期用户具有实际扩频因子4,则两个连续的MMSE问题在基扩频因子上被解决,从而为两个子符号中的每一个提供独立的解扩序列。在MMSE解决过程中采用先前产生的内插扩频序列。在MMSE过程中还使用了虚拟用户的统计数据,该数据可通过考虑例如真扩频码、真沃尔什码、真符号星座以及用户真增益的估算来计算。由于用户的低扩频因子,以及由于处理是在码片域执行的,因此所关注虚拟用户的MMSE解决方案的复杂度通常远远低于实际用户的相应抽样域MMSE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降低复杂度,可采用对MMSE所需的逆运算的多项式矩阵近似计算。
接下来,通过组合相应的虚拟用户解,对一个或多个预期用户(即正被检测的实际用户)产生MMSE解扩序列(框52)。也就是说,组合所关注虚拟用户的各相应子符号的各个解扩序列,从而生成实际用户的全符号的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61
把子符号解组合成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62
的一种简易方法是在时间上把子符号MMSE解连接成一个较长序列,其中添加在时间上重叠的那些项。作为一个实例,考虑实际SF与SF_mmse之比为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子符号MMSE解,由C1和C2表示,以及组合的扩频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63
按照如下所述获得:
另一种在计算能力方面要求更高的备选方案是利用众所周知的MMSE技术把子符号解进行MMSE组合,组合成解扩序列。在任一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65
是原本通过执行全维数抽样域MMSE解决方案来产生的解扩序列的近似。但是,已经发现,与实现全维数抽样域MMSE解决方案的系统接近的检测性能等级是利用上述方法以明显降低的复杂度可以实现的。
上述方法即使在没有形成虚拟用户时也能够执行降低复杂度的MMSE检测。也就是说,可对全维数用户产生内插扩频序列,然后再采用传统MMSE技术、利用这些内插扩频序列来求解预期用户。由于已经产生内插信道抽头,并且在码片域进行了处理,因此MMSE处理的复杂度将远远低于抽样域中的处理。如上所述,通过定义低维数虚拟用户,复杂度的进一步降低是可能的。另外,上述信道抽头内插技术也可与其它类型的检测器结合使用,从而降低这类检测器的复杂度,这些检测器包括例如其它线性多用户检测器、分离多径接收机以及甚至非线性干扰消除器。
图5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解扩序列确定单元24内的功能性。如图所示,解扩序列确定单元24包括:信道抽头内插器80,虚拟用户定义单元82,扩频序列内插器84,存储器86,MMSE 88,以及组合单元90。信道抽头内插器80接收多个所关注用户和/或基站的实际信道抽头信息。对于出现在自抽样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的所有实际信道抽头,信道抽头内插器80产生出现在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的等效内插信道抽头。虚拟用户定义单元82用于定义将在系统中处理的低扩频因子虚拟用户。如前面所述,扩频因子大于基扩频因子的所关注实际用户将被收缩成处于基扩频因子的虚拟用户。虚拟用户定义单元82还可根据例如真扩频码、真沃尔什码、真符号星座以及虚拟用户的增益估算值来产生用于传递到MMSE 88的虚拟用户统计数据。
扩频序列内插器84对具有基扩频因子的虚拟用户和实际用户产生内插扩频序列。这些内插扩频序列近似于接收机所看到的用户的实际扩频序列。为了产生内插扩频序列,扩频序列内插器84利用存储在存储器86中的所关注用户的原始扩频序列。如前面所述,各内插扩频序列可由相应的所关注用户的原始扩频序列的码片间隔复制品的加权和构成,其中加权是根据相应虚拟信道的信道抽头的增益和相位信息来确定的。内插扩频序列被传递到MMSE 88。MMSE 88利用内插扩频序列为多个所关注子符号产生独立的解扩序列(例如C1-CK)。然后,组合单元90组合各个解扩序列,从而生成实际(预期)用户的全符号的MMSE解扩序列 然后,解扩序列
Figure A0282735900172
可被传递到解扩器(例如图1的解扩器18),以便对相应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
虽然结合某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只要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那样。这类修改和变更被视为处于本发明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多用户检测器,包括:
信道估算器,根据接收信号估算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实际信道抽头;以及
信道抽头内插器,当与第一所关注用户相关的至少一个实际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时,为所述第一所关注用户产生内插信道抽头,所述内插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所述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抽头内插器为与所述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的每个实际信道抽头产生一组内插信道抽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用户定义单元,根据与所述所关注用户相关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来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各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在相应的符号周期内具有多个相关子符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频序列内插器,根据内插信道抽头为低维数虚拟用户产生内插扩频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MMSE单元,产生对应于至少一个所关注虚拟用户的子符号的各个解扩序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单元,通过组合所述MMSE单元产生的各个解扩序列,产生实际用户的解扩序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抽头内插器包括内插滤波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检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估算器对至少一个所关注基站估算实际信道抽头,所述至少一个所关注基站与至少一个所关注用户相关。
9.一种用于在CDMA接收机中为预期用户产生解扩序列的方法,包括:
根据包含多个用户的代码调制信号分量的接收信号来估算所关注用户的实际信道抽头,所述代码调制信号分量具有重叠的频谱;以及
当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至少一个实际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时,为所述所关注用户产生内插信道抽头,所述内插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所述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估算所关注用户的实际信道抽头的步骤包括估算至少一个所关注基站的实际信道抽头,所述至少一个所关注基站与至少一个所关注用户相关。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产生内插信道抽头的步骤包括采用内插滤波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产生内插信道抽头的步骤包括为与所述所关注用户相关的、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的各个实际信道抽头产生一组内插信道抽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所关注用户相关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来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各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在相应的符号周期中具有多个相关的子符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内插信道抽头产生虚拟用户的内插扩频序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内插扩频序列为与至少一个所关注虚拟用户相关的子符号产生各个解扩序列。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产生各个解扩序列的步骤包括采用MMSE技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组合与所述至少一个所关注虚拟用户相关的各个解扩序列以产生所述预期用户的解扩序列。
18.一种用于基于CDMA的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机系统,包括:
解扩器,利用与预期用户相关的解扩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所述接收信号包括多个用户的具有重叠信号频谱的代码调制信号分量;以及
解扩序列确定单元,用于产生所述解扩序列,所述解扩序列确定单元包括信道抽头内插器,当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至少一个实际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时,所述信道抽头内插器确定所述所关注用户的内插信道抽头,其中所述内插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所述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抽头内插器包括内插滤波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扩序列确定单元还包括虚拟用户定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关注用户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来定义低维数虚拟用户,所述低维数虚拟用户均在相应的符号周期中具有多个子符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扩序列确定单元还包括扩频序列内插器,用于根据内插信道抽头为低维数虚拟用户产生内插扩频序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扩序列确定单元还包括MMSE单元,用于为至少一个所关注虚拟用户的子符号产生各个解扩序列。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扩序列确定单元还包括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组合所述MMSE单元所产生的各个解扩序列而产生所述预期用户的所述解扩序列。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系统设置在手持通信装置中。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机系统设置在蜂窝基站中。
26.一种包括具有相关数据的机器可存取媒体的产品,其中所述数据在被存取时产生一种机器,用于执行在CDMA系统中产生预期用户的解扩序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包含多个用户的代码调制信号分量的接收信号来估算所关注用户的实际信道抽头,所述代码调制信号分量具有重叠的信号频谱;以及
当与所关注用户相关的至少一个实际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时,为所述所关注用户产生内插信道抽头,所述内插信道抽头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所述码片周期的整数倍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
产生内插信道抽头的步骤包括为具有至少一个出现在自所述抽样参考点开始的码片周期的非整数倍处的实际信道抽头的各个所关注用户产生内插信道抽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与所述所关注用户相关的扩频序列的递归属性来定义多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各个低维数虚拟用户在相应的符号周期中具有多个相关的子符号。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内插信道抽头为低维数虚拟用户产生内插扩频序列。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内插扩频序列为与至少一个所关注的低维数虚拟用户相关的子符号产生各个解扩序列。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组合与所述至少一个所关注的低维数虚拟用户相关的各个解扩序列以产生所述预期用户的解扩序列。
CN028273591A 2001-11-21 2002-11-07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及cdma接收机系统中为用户产生解扩序列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15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990,035 US7042926B2 (en) 2001-11-21 2001-11-21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or
US09/990,035 2001-11-21
PCT/IB2002/004677 WO2003044975A1 (en) 2001-11-21 2002-11-07 Low complexity multiuser det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598A true CN1615598A (zh) 2005-05-11
CN1615598B CN1615598B (zh) 2010-12-08

Family

ID=2553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73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15598B (zh) 2001-11-21 2002-11-07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及cdma接收机系统中为用户产生解扩序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42926B2 (zh)
EP (1) EP1446892A1 (zh)
CN (1) CN1615598B (zh)
AU (1) AU2002347431A1 (zh)
MY (1) MY135510A (zh)
WO (1) WO20030449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8016B2 (en) * 2001-09-28 2007-12-11 Raytheon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signals
US7263119B1 (en) 2001-11-29 2007-08-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697595B2 (en) * 2006-05-11 2010-04-13 Tensor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variable codelength systems for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US7382719B2 (en) * 2003-09-05 2008-06-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calable and backwards compatible preamble for OFDM systems
US7428260B2 (en) 2003-10-30 2008-09-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Unified MMSE equalization and multi-user detection approach for use in a CDMA system
GB0413700D0 (en) * 2004-06-18 2004-07-21 Aspex Semiconductor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ling apparatus
WO2006102792A1 (fr) * 2005-03-29 2006-10-05 Zte Corporation Procede pour estimer la voie dans un systeme tdd-cdma
KR20110031165A (ko) * 2008-07-04 2011-03-24 각고호우징 게이오기주크 멀티캐리어 통신 시스템
US8098717B1 (en) 2008-11-25 2012-01-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Hybrid equalizer
TW201322006A (zh) * 2011-11-18 2013-06-01 Ind Tech Res Inst 資料處理方法及其裝置
US9344303B1 (en) 2012-01-04 2016-05-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Adaptive signal covariance estimation for MMSE equalization
CN103780330B (zh) 2012-10-19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装置
US9660743B1 (en) 2014-08-27 2017-05-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hannel estimation by searching over channel response candidates having dominant components
US10511427B2 (en) 2015-01-30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10469126B1 (en) * 2018-09-24 2019-11-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de synchronization for analog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041B1 (en) * 1997-02-11 2001-09-11 Snaptrack, Inc. Fast Acquisition, high sensitivity GPS receiver
IL120538A (en) * 1997-03-26 2000-11-21 Dspc Tech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pread-spectrum noise
US6301293B1 (en) * 1998-08-04 2001-10-09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Detectors for CDMA systems
EP1117185A1 (en) 2000-01-14 2001-07-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rake receiver for code-tracking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5598B (zh) 2010-12-08
AU2002347431A1 (en) 2003-06-10
MY135510A (en) 2008-05-30
EP1446892A1 (en) 2004-08-18
US20030095588A1 (en) 2003-05-22
WO2003044975A1 (en) 2003-05-30
US7042926B2 (en) 2006-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703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適応チャネル推定
CN1615598B (zh) 低复杂度多用户检测器及cdma接收机系统中为用户产生解扩序列的方法
US6944209B2 (en) Processing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pilot
US747763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hip-level no-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for CDMA wireless systems
US6414985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ference phas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uses orthogonal M-ary modulation, and coherent det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24702C (zh) 正交调制信号的信号解调和分集合并的方法和设备
JP5426754B2 (ja) 非同期検波装置及び非同期検波方法
JP3443113B2 (ja)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CN1323465A (zh) 瑞克接收机中消除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WO1992011716A1 (en) Cdma subtractive demodulation
CN134654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近似mmse信道估计器
KR20010062214A (ko) 개선된 신호 포착과 프로세싱을 지닌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시스템 및 오퍼레이션 방법
Imre et al. Non-coherent multi-user detection based on quantum search
CN1625075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体系的噪声方差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312620A (zh) 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瑞克接收机
Kao et al. Demodulation of a chaos-based CDMA system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ong et al. Least squares based timing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for closely spaced multipath in DS-CD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