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4823B -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4823B
CN1614823B CN2004100886292A CN200410088629A CN1614823B CN 1614823 B CN1614823 B CN 1614823B CN 2004100886292 A CN2004100886292 A CN 2004100886292A CN 200410088629 A CN200410088629 A CN 200410088629A CN 1614823 B CN1614823 B CN 1614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ing portion
object thing
mounting object
pi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886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4823A (zh
Inventor
新本清
佐野孝二
松野年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4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4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14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48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的触头。其能够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防止锡焊部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触头(110)设在安装于具有导体电路(FP)、(SP)的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的插头连接器(100)上。该触头(110)具有:接触对方侧插座连接器(200)的插座触头(220)的接触部(112);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FP)、(SP)上的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

Description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触头以及具备该触头并安装在具有导体电路的安装对象物的表面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特开平10-30826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基板安装用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和多个呈“コ”字状的插针,该插针的一端作为连接器连接用端子向所述连接器壳体内突出,另一端作为导体线路板连接用端子安装在导体线路板上。该连接器,由于只需把插针安装在导体线路板上,即可构成连接器与导体线路板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所以安装容易,可以通过削减连接部位来减小安装面积。
特开平10-308265号公报的基板安装用连接器,插针的锡焊部必须发挥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和信号连接这两种功能,所以在相对基板安装用连接器插入或拔出对方侧的插座连接器时产生的负荷施加给插针,致使负荷施加给作为连接器壳体的固定部位兼信号连接部位的插针的锡焊部,产生锡焊部从导体线路板剥离等不良现象,产生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设于插头连接器的触头上,设置两处被锡焊在导体线路板或其他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的部分,使这两处的锡焊部分担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和信号连接这两种功能,或者使这两处锡焊部分散承担这两种功能,由此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并且防止锡焊部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触头设在安装于具有导体电路的安装对象物的表面的插头连接器上,该触头具有:接触对方侧插座连接器的插座触头的接触部;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导体上的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
把该触头设在插头连接器壳体上形成插头连接器,把触头的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插头连接器即被安装在安装对象物上。并且,在把插座连接器插入插头连接器时,触头的接触部接触插座触头,在从插头连接器拔出插座连接器时,触头从插座触头分离。在该情况下,使第1连接部的锡焊部和第2连接部的锡焊部的任一方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功能,使另一方发挥信号连接功能,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时产生的负荷主要施加给前者的锡焊部,几乎不施加给后者的锡焊部。并且,如果使第1连接部的锡焊部和第2连接部的锡焊部分别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功能和信号连接功能这两种功能,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时产生的负荷分别分散施加给第1连接部的锡焊部和第2连接部的锡焊部。结果,可靠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另外,不必象加强部件那样在插头连接器壳体设置并锡焊与触头不同的其他部件,所以不增加部件数量即可简化制造工序,实现管理工时的降低。
本发明的触头设有两处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的部分,使这两处锡焊部分担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和信号连接这两种功能,或者使这两处锡焊部分散承担这两种功能,由此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并且防止锡焊部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
本发明的触头也可以构成为,把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中任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固定用导体电路上,把另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信号用导体电路上。
这样,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固定用导体电路上的连接部的锡焊部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功能,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信号用导体电路上的连接部的锡焊部发挥信号连接功能。并且,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时产生的负荷主要施加给一方连接部与固定用导体电路的锡焊部,几乎不施加给另一方的连接部与信号用导体电路的锡焊部。
因此,使两个连接部的锡焊部分担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和信号连接这两种功能,所以能够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并且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
本发明的触头也可以构成为,把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锡焊在安装对象物的信号用导体电路上。
这样,使第1连接部的锡焊部和第2连接部的锡焊部分别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功能和信号连接功能这两种功能,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时产生的负荷分别分散施加给第1连接部的锡焊部和第2连接部的锡焊部。
因此,使两个连接部的锡焊部分散承担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和信号连接这两种功能,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并且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
本发明的触头也可以配置成,接触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它们的前端形成三角形。
这样,例如把两个触头在插头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接触部彼此接近并且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位于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大致四角,可以均衡地发挥触头在插头连接器壳体上的固定功能,插头连接器壳体在安装对象物上的连接强度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触头也可以通过将规定形状的一块板折弯形成,由该板的直线形的一个端缘的端面形成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
这样,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提高所谓的共平面度或共面性,所以能够稳定形成锡焊部。
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连接器壳体和设在该插头连接器壳体上的本发明的触头。
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连接器壳体、在该插头连接器壳体上沿着安装到安装对象物上时与安装对象物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并列设置的大于等于3个的触头,触头中两端的触头可以是本发明的触头。
这样,利用两端的触头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固定,防止锡焊部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可以提高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靠性,而且,通过把两端的触头之间的触头的连接部设为一个,可以缩小触头之间的间距,使插头连接器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触头的立体图。
图2是从高度方向观看第1实施例的触头的俯视图。
图3是从宽度方向观看第1实施例的触头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制造第1实施例的触头的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板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把第1实施例的触头置于组装在插头连接器上时的位置关系的从高度方向观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是把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用面向高度方向的一面剖开并从高度方向观看的剖面图。
图9是把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用面向纵方向的一面剖开并从纵方向前方观看的剖面图。
图10是把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用面向宽度方向的一面剖开并从宽度方向观看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把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安装在安装对象物上的第1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把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安装在安装对象物上的第2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连接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把插座连接器连接在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上的立体图。
图15是把插座连接器连接在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上,并用面向宽度方向的一面剖开时从宽度方向观看的剖面图。
图16是把插座连接器连接在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上,并用面向纵方向的一面剖开时从纵方向纵深观看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触头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把插头连接器壳体的一部分剖开,观看中间的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图6~图10表示具备该触头110并被安装在具有导体电路的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上的插头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假定彼此正交的纵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并利用这些取向来进行说明。该实施例的情况利用图2进行说明,图中的上下方向为纵方向,图中的上方为纵方向的纵深,下方为纵方向的面前。并且,与图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为高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安装对象物B是具有面向高度方向的面状表面且具有成为触头110的连接对象的导体电路的物品。该安装对象物B包括例如导体线路板、FFC(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Cable)或FPC(柔性导体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扁平柔性电缆、电子设备的壳体等。此处所说的导体线路板指根据电路设计,通过导体在绝缘基板的表面或表面和其内部形成用于连接部件之间的必要的导体电路的板。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列举例如利用在绝缘体表面形成导电性镀层的MID(模压内部连接器件:Molded InterconnectionDevice)技术形成导体的壳体。该实施例的安装对象物B是导体线路板,多芯连接型插头连接器100被安装在该导体线路板即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上。在本发明中,把导体电路中用于固定触头的电路称为固定用导体电路FP,把用于信号传送的电路称为信号用导体电路SP。
触头11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具有:主体111;从该主体111延伸并接触对方侧插座连接器的插座触头的接触部112;从该主体111延伸并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第1连接部113;从该主体111延伸并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第2连接部114。该触头110被称为桨叶形,接触部112形成为板状,插座触头以接触压力接触该接触部112的厚度方向的一方或两方的端面。接触部112使板厚方向面向宽度方向,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朝向纵方向的面前延伸。第1连接部113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在宽度方向延伸,在前端的高度方向一端形成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3a。第2连接部114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纵方向前方延伸,在前端的高度方向一端形成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4a。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可以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表面的导体电路上,也可以插入形成于安装对象物B的孔中并锡焊在导体电路上。该孔不管是否贯通安装对象物B。
如图2所示,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配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正交的方向(此处为高度方向)观看它们的前端形成三角形。
触头110通过将图4所示的规定形状的一块板折弯形成,利用该板形成主体111、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并且,利用该板的直线形的一个端缘的端面形成第1连接部113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3a、和第2连接部114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4a。
如图6~图10所示,插头连接器100具有:插头连接器壳体120;设在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的所述触头110。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利用绝缘性材料形成。触头110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的安装利用一体成形、压入或其他方法进行。
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设置从高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面即表面121贯通到另一方的端面即背面122或者从表面121朝向背面122凹陷并且直到纵方向的面前侧端面的收容室123。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具有:在收容室123的纵方向纵深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壁124;从后壁124的宽度方向两端向纵方向前方延伸的、位于收容室12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125。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被配置成使其背面122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相对。
如图5所示,两个触头110在该插头连接器100上被配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在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此处为宽度方向)并列。这些触头110被设置成相对在纵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宽度方向对称的形状,形成为所谓任意不同的形状。这些触头110被设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接触部112彼此接近并且两个第1连接部113和两个第2连接部114位于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大致四角。
触头110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被设置成:将主体111设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内部,接触部112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收容室123中露出,并且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背面122或其周缘露出。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11设在后壁124内部,接触部112从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后壁124在收容室123中露出,第1连接部113在宽度方向贯通后壁124,前端从侧壁125在宽度方向突出,第2连接部114在宽度方向贯通后壁124后贯通侧壁125,前端从侧壁125在纵方向前方突出。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通过锡焊被固定在安装对象物B上。
把该插头连接器100安装在安装对象物B上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如图11所示,把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中任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把另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另一种如图12所示,把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无论哪种形式,均在第1连接部113和导体电路之间通过锡焊形成锡焊部115,在第2连接部114和导体电路之间通过锡焊形成锡焊部116。
在上述插头连接器100连接着图13所示的插座连接器200(参照图14~图16)。该插座连接器200具有:利用绝缘性材料形成的插座壳体21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设在插座壳体210上的插座触头220。插座壳体210具有在高度方向的一端向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收容室123沿着高度方向嵌合的突出部211。插座触头220连接着电线W,插座触头220与触头110的接触部112接触。如图15和图16所示,该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200在突出部211设有插入嵌合槽212,用于在向收容室123嵌合时收容触头110的接触部112,在该插入嵌合槽212设置插座触头220的接触部221。接触部221被设计成朝向高度方向延伸,并且前端接触触头110的接触部112的板厚方向的两端面的叉形状。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收容室123的构成壁和插座壳体210的突出部211,设置提高突出部211嵌合在收容室123上时的嵌合力的锁定机构。即,在收容室123的构成壁设置凹部作为锁定部126,在突出部211设置突起部作为锁定部213,在突出部211嵌合在收容室123上时,各个锁定部利用其可弯曲性彼此嵌合。相反,也可以在突出部211设置凹部,在收容室123的构成壁设置突起部。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的作用。把插头连接器100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向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插座连接器200的突出部211时,触头110的接触部112接触插座触头220的接触部221,在从插头连接器100拔出插座连接器200时,触头110从插座触头220脱离。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如果把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中任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把另一方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则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的连接部的锡焊部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固定功能,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的锡焊部发挥信号连接功能。并且,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200时产生的负荷主要施加给一方连接部与固定用导体电路FP的锡焊部,几乎不施加给另一方连接部与信号用导体电路SP连接的锡焊部。并且,如图12所示,如果把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则第1连接部113的锡焊部115和第2连接部114的锡焊部116分别发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固定功能和信号连接功能这两种功能。在插入或拔出插座连接器200时产生的负荷分别分散施加给第1连接部113的锡焊部115和第2连接部114的锡焊部116。结果,可以防止锡焊部115、116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提高插头连接器100的电气可靠性。另外,不必象加强部件那样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设置并锡焊与触头110不同的其他部件,所以不增加部件数量即可简化制造工序,实现管理工时的减少。
本发明包括把接触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配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它们的前端大致在直线上的触头的实施例。但是,上述实施例的触头110,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配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它们的前端形成三角形。这样,如果把两个触头110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设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接触部112彼此接近并且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位于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大致四角,可以均衡地发挥触头110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的固定功能,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在安装对象物B上的连接强度更加稳定。
本发明包括利用多个部件构成的触头的实施例。但是,上述实施例的触头110通过将规定形状的一块板折弯形成,利用该板的直线形的一个端缘的端面形成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在安装对象物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3a、114a。这样,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3a、114a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提高所谓的共平面度或共面性,所以能够稳定形成锡焊部115、116。
下面,说明其他实施例。对发挥和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插头连接器100相同的功能的部件、部分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触头110。并且,图18和图19表示具有该触头110并被安装在安装对象物B上的插头连接器100的实施例。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的第1连接部113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在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该第1连接部113在宽度方向贯通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后壁124,前端从侧壁125在宽度方向突出。与此相对,第2实施例的触头110的第1连接部113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纵方向纵深延伸。并且,该第1连接部113从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后壁124的纵方向纵深的端面露出到外部并向纵深突出。在第1连接部113前端的高度方向一端形成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上的相对面113a。第2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的结构相同,作用和效果也相同。由于第1连接部113的突出方向不同,所以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适合用于要求纵方向的安装面积小于宽度方向的安装面积的部位,第2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适合用于要求宽度方向的安装面积小于纵方向的安装面积的部位。
图20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100。在该插头连接器100设置大于等于3个的触头。图20表示设置6个触头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极数不受此限定。其中,两端的触头和设在第1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100的一对触头110的结构相同,该触头110具有主体111、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第2连接部114,但除此以外的中间的触头130的连接部为一个。即,中间的触头130的主体131设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后壁124内部,从主体131在纵方向前方延伸的接触部132从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后壁124在收容室123露出,从主体131延伸的连接部133在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背面122或其周缘露出。第3实施例的两端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触头110和插头连接器100的结构相同,作用和效果也相同。根据第3实施例,利用两端的触头110可靠地进行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固定,防止锡焊部115、116的剥离等,确保信号连接功能,可以提高插头连接器100的电气可靠性,而且,通过把两端的触头110之间的触头130的连接部133设为一个,可以缩小触头之间的间距,使插头连接器100紧凑化。
以上实施例的触头110具有主体111,从该主体111延伸出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第2连接部114,但本发明的触头包括不具有相当于主体的部分,而直接与接触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连接的触头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触头包括从接触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中的任一部分分支出其他部分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触头只要是设在安装于安装对象物的插头连接器上的触头即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说明的触头110的形状。本发明的触头不限于桨叶形。并且,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具有的触头的形状不受以上实施例说明的插头连接器壳体120的形状限定。设在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触头的数量不受以上实施例的限定,本发明也包括单极的插头连接器的实施例。
本发明包括将以上实施例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的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触头(110),设在安装于具有导体电路的安装对象物的表面的插头连接器(100)上,具有:
接触对方侧插座连接器(200)的插座触头(220)的接触部(112);
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FP、SP)上的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其中
所述触头(110)由规定形状的一块板折弯形成,由该板的直线形的一个端缘的端面形成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的与安装对象物(B)的导体电路(FP、SP)的相对面(113a、11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110),其中,接触部(112)、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配置成,在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从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它们的前端形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110),所述第1连接部(113)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2连接部(114)从主体(1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纵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中任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而另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中任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而另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中任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固定用导体电路(FP)上,而另一方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110),第1连接部(113)和第2连接部(114)被锡焊在安装对象物(B)的信号用导体电路(SP)上。
10.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具有: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和设在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110)。
11.一种插头连接器(100),具有插头连接器壳体(120);和在该插头连接器壳体(120)上沿着安装到安装对象物(B)上时与安装对象物(B)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并列设置的大于等于3个的触头(110),触头(110)中两端的触头(110)是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头。
CN2004100886292A 2003-11-07 2004-11-05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14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79197 2003-11-07
JP2003379197 2003-11-07
JP2003-379197 2003-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4823A CN1614823A (zh) 2005-05-11
CN1614823B true CN1614823B (zh) 2010-12-29

Family

ID=34431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862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14823B (zh) 2003-11-07 2004-11-05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530261A3 (zh)
KR (1) KR101160901B1 (zh)
CN (1) CN1614823B (zh)
TW (1) TW20052775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8332B2 (ja) * 2010-02-22 2014-08-0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167A (en) * 1994-04-13 1996-03-12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to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s
GB2309128A (en) * 1996-01-12 1997-07-16 Siemens Ag A cantilever spring contact
FR2766630A1 (fr) * 1997-07-25 1999-01-29 Proner Comatel Sa Connecteur electrique
US5888077A (en) * 1996-08-02 1999-03-30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ower contact element
EP1069656A2 (de) * 1999-07-13 2001-01-17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3194A (ja) * 1996-04-09 1997-10-3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AUPR215300A0 (en) * 2000-12-18 2001-01-25 Mayer, Alexander Angle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167A (en) * 1994-04-13 1996-03-12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to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s
GB2309128A (en) * 1996-01-12 1997-07-16 Siemens Ag A cantilever spring contact
US5888077A (en) * 1996-08-02 1999-03-30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ower contact element
FR2766630A1 (fr) * 1997-07-25 1999-01-29 Proner Comatel Sa Connecteur electrique
EP1069656A2 (de) * 1999-07-13 2001-01-17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4823A (zh) 2005-05-11
TWI339921B (zh) 2011-04-01
KR101160901B1 (ko) 2012-07-20
KR20050044268A (ko) 2005-05-12
TW200527758A (en) 2005-08-16
EP1530261A2 (en) 2005-05-11
EP1530261A3 (en) 2006-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649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the same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3041676B2 (ja) 改良された端子保持機構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US6231355B1 (en) Matched impedance connector having retention device on a grounding plane
US7351091B1 (en) Header connector
CN100389525C (zh) 用于插入带多根引线丝的插头的模块插座组件
US5344340A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wo printed-circuit boards
JPH0613134A (ja) 接地バス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US7824187B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6296491B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hot plug switch
JP3013756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16452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間接続コネクタ
CN101478090A (zh) 具有信号和电力触头的电连接器
EP0717468B1 (en) Make-first-break-last ground connections
US7670173B2 (en) Modular jack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mber
US81775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oard locks with retaining portions abutting block portions of the connector
US79850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uxiliary hold-down arrangement
JP4927454B2 (ja) コネクタ
JP20101139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614823B (zh) 触头及使用它的插头连接器
US2003010472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ing one or mor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US69053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90298345A1 (en) Connector
JP3150112U (ja) 射出成形式電気コネクタ
US611694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erminating discrete electrical wires
JP2005158729A (ja) ヘッダーコンタク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ダー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