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9308A -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9308A
CN1599308A CNA200410088085XA CN200410088085A CN1599308A CN 1599308 A CN1599308 A CN 1599308A CN A200410088085X A CNA200410088085X A CN A200410088085XA CN 200410088085 A CN200410088085 A CN 200410088085A CN 1599308 A CN1599308 A CN 1599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error control
control mechanism
transmitter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80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罗莱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9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9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77Buffer management for semi-reliable protocols, e.g. for less sensitive applications like streaming 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自动请求方法将封装在分组中的有效载荷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方法,其中:接收机校验从发送机接收的每个分组,以检测一些潜在被破坏(corrupt)的接收数据;接收机通过向发送机发出一个或多个确认消息来确认每个接收分组的正确或被破坏的接收;发送机重发接收到的确认消息中被指示为被破坏的分组。对于至少某些分组,实现包括如下步骤的EC-PartARQ差错控制机制:在发送分组中定义敏感部分和不敏感部分;对于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只校验分组中的每个敏感部分,如果敏感部分没有被正确地接收到,则认为分组被破坏。

Description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自动请求处理将封装在分组中的有效载荷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逐渐发展,众多的研究已经致力于编码交换数据以改善它们在数据网络上的传输。特别地,诸如视频解码软件之类的一些应用能忍受在它们的接收数据流中的差错。一些差错恢复和隐蔽(concealment)机制允许检测差错,并能够处理这些差错。根据应用性能,最终用户可注意到一些小的缺陷,这些缺陷没有严重到能打扰他。比如,在MPEG/2视频传输中,这些缺陷为可在短时间间隔期间发生的视觉上的小失真。在诸如GSM移动电话之类的音频传输中,缺陷意味着声音质量下降或短的中断。这类应用已经被开发出来以便在诸如卫星广播、蜂窝网络、无线LAN...之类的不可靠分组网络上发送。同时,这些应用也能忍受延迟。通常对于每一个应用,给定一个最大的延迟值,它允许根据应用的要求来组建网络。
为了处理无线网络中的高差错率,已经在链路层阶段以多种方式使用了差错控制机制。两种基本的方法为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复请求(ARQ)。
采用ARQ,每个分组通过CRC(循环冗余校验)保护以便检测在报头和每个分组的有效载荷中的差错比特。接收机从发送机请求不正确接收的分组,该发送机随后重发。在文献中已经建议了许多ARQ方案,并且已经在标准中实现。其中最流行的是“停走(Stop and Go)”(例如在IEEE820.11无线LAN标准中实现)、回退N帧和选择重复ARQ(在HiperLAN/2标准中实现的)。这种方法引入了延迟传输,因为分组只在它们已经被正确接收到时才被发送到上层。为此,已经引入了一些丢弃机制以避免在拥塞发生时传输太陈旧的分组。根据诸如由传输应用定义的最大允许延迟之类的准则,发送机丢弃一组分组以清空它的队列并追上该延迟。对于应用,这导致分组丢失。
FEC方法在发送机中将奇偶校验数据添加到原始数据。在接收机中,该引入的冗余用于恢复差错。冗余包括在原始消息中,FEC添加额外量的数据,该数据量依目标鲁棒性而定。所添加的奇偶校验数据越长,FEC校正差错的能力越强。因此,FEC导致了更重要的开销,但不象ARQ,它没有加入不确定性的延迟。然而,FEC方法不能保证无差错数据流。
混合ARQ(HARQ)方案建议组合FEC和ARQ,以便使重传的次数和传输延迟最小化。在III-类HARQ(或追击(Chase)组合)中,同一重发分组的多个复本可以在接收机中组合。在II-类HARQ(递增的冗余),如果在第一次尝试中解码失败,附加的冗余信息递增地被重发。通过减少重传的次数,这样的机制容许减少传输延迟并优化了网络资源的使用。
然而,所有这些方法不能真正适用于以前提出的差错恢复应用。实际上,单单FEC不能保证在数据流中的所有差错被校正。不管冗余码是什么,它都不能保证一个给定的误码率(BER)。这意味着,应用感知的质量只依应用中的差错恢复机制的性能而定。在一些情况下,虽然网络状态(网络负载)不至于太差,FEC机制也会导致许多的失真。另一方面,ARQ能向应用提供无差错数据流,这导致了非常高的质量传送到最终用户并避免由FEC方法产生的失真。然而,当发生拥塞和分组丟失时就会打破这种理想的服务。在此情况下,由于没有数据提供给应用,差错恢复特征没有被使用。这对用户产生了不愉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定义链路层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视频,音频……),该链路层差错控制机制是为不可靠网络(无线,电力线通信……)而设计的,该差错恢复应用使得即使在发生传输拥塞时也能进行高质量的传输。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通过使用自动请求方法将封装在分组中的有效载荷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方法,其中:接收机检验从发送机接收的每个分组以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接收机通过向发送机发送一个或多个确认消息来确认每个接收分组的正确或被破坏的接收;发送机再次发送在接收机发送的确认消息中被指示为被破坏的分组,其特征在于:对于至少一些分组,该方法实现了EC-Part-ARQ差错控制机制,包括步骤:在发送分组中定义敏感部分和不敏感部分;在发送分组之前,装上信息(SDL-2),该信息在分组的特定字段(SDL)中定义分组的敏感部分,该特定字段位于将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的敏感部分中,只检验分组中的各敏感部分以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只有分组的敏感部分未被正确接收到则认为分组被破坏。
只要网络状况容许该方法,该方法就保证无差错数据流。当拥塞发生时,该方法保证在数据流的敏感部分(即,这样的数据部分,其中比特破坏涉及到重要数据丢失,因为该差错在任何层次都不可恢复)上的无差错服务。在数据的剩余部分,一些可能的比特差错会发生,但是该机制保证没有数据丢失,这容许应用使用它的差错恢复和隐蔽功能。
根据特定实施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列仅仅通过实例并同时参考附图给出的描述,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根据标准OSI模型在发送机中从第3层到第1层的数据路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实现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中所用的一般帧格式图;
图4为发送机中状态机的示意图;
图5为IEE 802.11 MAC帧格式图;
图6为IEEE 802.11发送机中状态机的示意图;
图7为在实现本发明时,IEE 802.11序列抽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标准OSI模型并且如图1所示,链路层(即,第2层)负责在多用户之间共享PHY接口提供的服务。另外,它可以实现一些差错控制机制以校正PHY层可能产生的差错。
正如就其本身所知的,第3层是OSI模型中的一个网络层,它提供必须被发送到接收机的协议数据单元(L3-PDU)。
根据本发明,第3层在每个L3-PDU中判断哪些数据是对应用性能敏感的数据,哪些数据是对应用性能不敏感的数据。每次第3层想发送一个L3-PDU到链路层时,除L3-PDU之外,它还提供定义对差错敏感的数据集的数据信息。假设差错敏感数据是在L3-PDU的开头,有利地,这些信息是PDU长度、对差错敏感的PDU数据的字节数。这最后的参数称为SDL-3。
实际上,差错敏感字节位于L3-PDU的开始。确实,应用数据在到达链路层之前经常在中间协议上传输。这些协议在位于分组开头的报头上添加了一些信息。协议经常不能忍受在它们的报头中的差错,这意味着报头应该与应用数据流相比被链路层不同地处理。
正如就其本身所知的,链路层时间戳可选地对L3-PDU进行分段并产生存储在输入LL-SDU队列中的所谓服务数据单元(LL-SDU)。接着,它们被封装到链路层PDU(LL-PDU)中,该链路层PDU相对于每个分组和被称为有效载荷的LL-SDU将MAC和EC信息分组。链路层的一般LL-PDU格式示于图1中。
MAC+EC报头包括诸如帧类型控制字段、流或连接ID(或无连接链路层中的源和目的地址)之类的信息,以便识别接收者和/或分组序列号。
根据本发明,用于差错控制的两种模式由链路层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方法的当前实现提供给每个LL-SDU,该LL-SDU是由网络层3和分段方法提供的。
这些模式被称为EC-ARQ模式和EC-PartARQ模式。
两种模式都基于ARQ机制。在下列实例中实现了“停走”ARQ机制。
在EC-ARQ模式中,当接收机已经检测到差错时,分组被发送机重复发送。在该模式中,接收机在整个分组中检测误码。由于覆盖整个分组的CRC字段,这是可以实现的。
在EC-PartARQ模式中,LL-PDU被分成两部分:敏感部分和不敏感或未被保护部分,敏感部分包含了关键或敏感数据,而不敏感或未被保护部分包含了即使它包含一些差错也能被相关的应用处理的数据。每个部分的长度是可变的并可选择为0。敏感部分位于LL-PDU的开头并且它的长度叫作SDL-2。敏感部分通过只覆盖该敏感部分的CRC来保护。
EC-ARQ可认作EC-PartARQ模式的特例:不敏感部分为空并且敏感部分覆盖了整个分组。在EC-ARQ模式中,SDL-2等于LL-PDU的长度。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输方法的概略图。
对于每个LL-SDU,发送机使用EC-ARQ模式和EC-PartARQ之一。该模式可以对每个LL-PDU改变。
我们假设EC-ARQ模式为当前传输模式。
对于给定的LL-SDU,在步骤100,链路层添加包含了MAC和EC信息的报头。当然,正如其本身所知的,链路层常常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和差错控制(EC)子层。MAC组织访问媒体并添加关于寻址的信息。如前所述,EC可实现方案以面对媒体差错。有利地,MAC+EC报头包含被称为敏感数据长度(SDL)的特定字段,该字段包含了定义敏感部分的信息。该字段可有利地编码SDL-2参数,由于在EC-ARQ模式中分组只包含敏感数据,所以该字段通常等于整个LL-PDU的长度。
基于分组全部内容的CRC在步骤101计算。因此,CRC(循环冗余校验)取决于和MAC+EC报头级联的有效载荷(来自第3层的SDU)。
在步骤102,LL-PDU被发送到接收机并且发送机等待确认。
在EC-ARQ模式中,在步骤103,接收机计算整个分组的校验和,整个分组意指LL-PDU的有效载荷和报头部分,并比较该校验和与CRC。
如果校验和等于CRC(步骤104),则认为LL-PDU被正确地接收并且“正确(OK)确认”在步骤106被返回到发送机。
如果校验和不符合CRC(步骤104),则认为LL-PDU被破坏并且“不正确(NOK)确认”在步骤108被返回发送机。
在步骤110,执行测试以决定是以相同的模式还是以其它模式进行下一个LL-PDU传输。所应用的准则将在下面公开。
如果传输模式不必切换,则重复步骤102和103。
在步骤112,当认为发送的LL-PDU是正确的,则认为随后的LL-SDU在LL-SDU队列中。
接着在步骤114校验,同一模式是否仍可以被使用或模式是否应当改变。应用与步骤110相同的准则。
在步骤200,当实现EC-PartARQ模式时,MAC+EC报头首先被添加到LL-SDU。
有利地,MAC+EC报头包含被称为敏感数据长度(SDL)的特定字段,该字段包含了定义敏感部分的信息。该字段可有利地编码SDL-2参数,该参数假设敏感部分的所有数据都位于LL-PDU的开头来定义敏感数据字节数目。
如图3所示,SDL-2等于MAC+EC报头的长度加包含在有效载荷中的敏感数据的长度,该有效载荷为LL-SDU。敏感部分的长度由发送机从第3层提供的参数SDL-3中确定。
如果在LL-SDU中没有包含敏感数据,SDL-2等于MAC+EC报头的长度。
有利地,在步骤202,冗余数据被添加到未保护的有效载荷部分以改善差错鲁棒性。这些数据通过实现FEC方案而被添加。
在步骤204,只对LL-PDU的敏感部分计算CRC。该敏感部分是MAC+EC报头和LL-SDU的敏感部分。
接着,在步骤206,LL-PDU和CRC被级联起来并发送出去。
在步骤208,当接收分组时,接收机计算接收的LL-PDU敏感部分的校验和。接收机使用包括在MAC+EC报头中的接收到的SDL来计算校验和。接着,在步骤210,接收机将校验和与收到的CRC进行比较。
如果仅仅对LL-PDU的敏感部分计算的校验和等于CRC,则认为收到的LL-PDU为正确的。否则,认为分组已被破坏。
在此模式下,接收机不能检测有效载荷部分上的所有差错,并可能将已被破坏的L3-SDU传送到上层。然而,可能的差错将位于由SDL-3所定义的不敏感部分中。
如果校验和等于CRC,则认为LL-PDU被正确接收到并且“正确(OK)确认”在步骤212被返回到发送机。
如果校验和不符合CRC,则认为LL-PDU被破坏并且“不正确(NOK)确认”在步骤214被返回发送机。
在步骤216,执行测试以决定是以相同的模式还是以其它模式进行下一个LL-SDU传输。
如果传输模式不必切换,则重复步骤206和208。否则,实现步骤100及下列步骤。
在步骤218,当认为发送的LL-PDU是正确的,则认为随后的LL-SDU在LL-SDU队列中。
接着在步骤220校验,EC-PartARQ是否仍可以被使用或模式是否必须改变。应用与步骤216相同的准则。
接收机通过分析SDL字段在EC-ARQ和EC-PartARQ之间执行模式切换,SDL字段在两种模式下都是由发送机为每个发送的分组填充的。当SDL指示整个分组被CRC保护时,那么当前模式为EC-ARQ。否则,发送机为接收到的分组选择的当前模式为EC-PartARQ。
在EC-ARQ和EC-PartARQ模式之间的转换由发送机决定,并且它们可以被不同种类的事件和准则触发。这些准则在图4中概括。
根据系统和可用信息可以选择下列的一个语句或其组合:
1.LL-PDU的寿命
在第2层,一些分组可被丢弃,因为对于应用它们太陈旧了。在传输之前,应用所能接受的最大延迟DM在服务开放前指示。因此LL-SDU的寿命对于触发状态的改变是很好的参数。
在发送机中,在系统的输入对每个LL-SDU作时间标记,这容许从初始时间标记值计算每个LL-SDUi在每个瞬间t的寿命Ai(t)。在该实现中,应用层3将它容许的最大延迟DM传送到链路层。
通过DM以及上层提供的比如数据率之类的其它参数,两个延迟阈值由链路层在开放服务时选定:DPartARQ和DARQ其中DARQ<DPartARQ<DM
当在输入LL-SDU队列中最陈旧的LL-SDU寿命超过了阈值DPartARQ时,发生从EC-ARQ到EC-PartARQ的转换。当在输入LL-SDU队列中最陈旧的LL-SDU寿命变得低于DARQ时,发生从EC-ARQ到EC-PartARQ状态的转换。
DPartARQ和DARQ被选择以最小化丢弃分组的数目。实际上,即使在EC-PartARQ模式下,如果差错发生在LL-PDU的敏感部分,LL-PDU也可以被重复。这样的差错的概率低于在EC-ARQ模式中的差错概率,但是不为零。因此,即使在EC-PartARQ模式LL-SDU的寿命也可以继续增加,这解释了在DPartARQ和最大允许延迟DM之间的界限为什么应该仔细地选择。
2.输入LL-SDU队列
在实际系统中,输入LL-SDU队列具有有限的大小,并且如果队列溢出则可以丢弃一些分组。在时刻t队列中的LL-SDU的数目由n(t)表示。
当n(t)超过给定的阈值NPartARQ时,发生从EC-ARQ到EC-PartARQ模式的转换。当n(t)下降到给定阈值NARQ以下时,发生从EC-PartARQ到EC-ARQ模式的转换,其中NARQ<N\PartARQ
3.LL-SDU的多个重复的数目
一些系统可以限制同一LL-SDUi在时间t重复的次数n(t)。
如果那样的话,当一个LL-SDU已经被重复了大于所允许的最大重复次数RPartARQ时,就会触发从EC-ARQ到EC-PartARQ模式的转换。
4.分组差错率(PER)测量
对于其它准则,两个阈值PERPartARQ和PERARQ接着被定义,并且当瞬时平均PER per(t)超过PERPartARQ或者下降到低于PERARQ时,它们分别用于切换到EC-PartARQ和EC-ARQ状态,其中PERARQ<PERPartARQ。当然,已经知道ARQ机制正确工作一直到给定的PER。在该操作点以上,ARQ不再适合并且发生ARQ发送机阻塞。所以,瞬时平均PER per(t)在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中可以是好的预防性准则。
示于图4中的状态机概括了可应用于在发送机中在EC-PartARQ和EC-ARQ之间切换的不同的准则。开始状态为EC-ARQ。
这样的机制可如下所述地应用到IEEE 802.11标准。
IEEE 802.11为无线LAN标准,它对物理层和链路层定义了一系列规范。它支持各种各样的基于不同技术的物理层。最流行的是;
●802.11a:在5GHz进行OFDM调制,最大吞吐量为54Mb/s。
●802.11b:在2.4GHz进行DSSS的CCK调制,最大吞吐量为11Mb/s。
●802.11g:在2.4GHz进行OFDM调制,最大吞吐量为54Mb/s。
在传统的802.11中,共同并唯一的链路层已经被定义,它基于载波侦听多路存取/冲突避免(CSMA/CA)机制(争用存取)和“停走”ARQ。在此方案中,发送机在已经等待了一个后退(back-off)周期并侦听媒体之后发送一个帧。接着,发送机在给定的时段等待确认帧。如果该帧被无差错地被接收到,则由接收机产生确认。如果发送机没有收到确认(该帧或者被丢失或劣质地接收,或者确认被损坏),该帧立即被重发。为了避免锁死,该标准限制了同一帧的重复次数。
图5给出了IEEE 802.11 MAC帧的一般格式。
帧控制字段包括了允许识别帧功能的帧数据类型。
地址1包含了源设备的地址,而地址2包含了目的设备的地址。序列控制字段指示了所发送帧的序列号。帧主体是一个长度可变字段,它包含了有效载荷。FCS字段包含了对MAC报头的所有字段以及帧主体计算的32比特的CRC。
帧的长度由PHY层在接收时给定,并且它不作为MAC帧结构的一部分。
应当注意,传统的802.11 MAC不提供分段:从第3层接收的L3-PDU直接封装到帧中,即在帧主体字段中。
为了应用所建议的机制,MAC帧应当被扩展并且局部的校验和被引入。CRC覆盖字段(CC)被添加到MAC报头,用来指示从帧的开头开始有多少个字节是敏感的并且被校验和(即,FCS字段)覆盖。该CC字段为在上一节提到的SDL字段的802.11应用。
在接收这种类型的帧时,接收机对在CC字段中指示的字节数目验证校验和。接收机的行为和传统的802.11保持一致:如果在保护的数据区域没有差错发生,接收机就发出确认帧。
在EC-ARQ模式中,CRC继续覆盖整个帧,如同传统的802.11一样。因此,CC字段包含了MAC帧的长度(减去FCS字段的长度)。
在EC-PartARQ模式中,CRC只覆盖MAC+EC报头和部分有效载荷。该部分可有可变的长度并包含较上层协议的敏感信息。例如,如果应用数据在IP协议和UDP Lite上传输,则这部分包括IP和UDP报头。在此模式中,CC字段至少大于MAC+EC报头的大小。
为该扩展帧定义了特定的数据类型,并且该类型在帧控制字段中被指示。
如上所说明的,发送机确定运行的EC模式。EC模式切换的准则被确定,以使分组在此被系统丢弃的情况最小化。根据实现的复杂性和要求的服务质量,提出的准则只有一套被选择。例如,简单的实现将只保持一些关于输入LL-SDU队列的和关于重传的最大次数的阈值,如在图5中所示。
n(t)是存储在输入LL-SDU FIFO中的LL-SDU的数目。这是等待发送的帧的数目。
NPartARQ为触发从EC-ARQ到EC-PartARQ状态转换的队列阈值(LL-SDU的数目)。
NARQ为触发从EC-PartARQ到EC-ARQ状态转换的队列阈值。
ri(t)(t)为当前帧的重复次数。
RPartARQ为帧的最大重复次数。它可以被选择为等于由标准选定的值减一。
图7示出了可能的传输序列的例子。在开头,EC模式为EC-ARQ并且每个发送帧整个都被保护。在同一帧的3次重复之后,发送机决定切换到EC-PartARQ模式,因为已经达到了复重的最大次数。该帧接着同以前一样被重发但是不用保护有效载荷的一部分。由于差错概率减小,则认为帧被正确接收到。另一个接着在EC-PartARQ模式被发送。由于差错发生在帧的敏感部分,在给出序列的结尾被重复。
由于本发明,当拥塞发生时,系统试图通过只保护敏感数据来限制重复的次数。通过这种方法,由于被保护的帧的敏感部分较小,所以在发送帧上的差错概率减小。如果被保护的字节与帧大小相比较小的话,该系统是有利的。因此,产生长分组的高比特率应用对该方法是感兴趣的。
该方法可以由标准的丢弃机制来完成,并在那种情况下用作预防性装置以减少可能的拥塞的不利影响。
该方法的描述是基于“停走”ARQ方案。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和其它ARQ方案,例如回退N帧ARQ或选择性重复ARQ方案一起实现。

Claims (13)

1.一种通过使用自动请求方法将封装在分组中的有效载荷从发送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方法,其中:
-接收机检验从发送机接收的每个分组以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
-接收机通过向发送机发送一个或多个确认消息来确认每个接收分组的正确或被破坏的接收;
-发送机再次发送在接收机发送的确认消息中被指示为被破坏的分组,其特征在于:
对于至少一些分组,该方法实现了EC-Part-ARQ差错控制机制,包括步骤:
-在发送分组中定义敏感部分和不敏感部分;
-在发送分组之前,装上信息(SDL-2),该信息在分组的特定字段(SDL)中定义分组的敏感部分,该特定字段位于将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的敏感部分中,
-只检验分组中的各敏感部分以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只有分组的敏感部分未被正确接收到则认为分组被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发送分组之前,只对敏感部分计算CRC的步骤,并且敏感部分的检验由接收机通过使用CRC来完成。
3.根据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机在每个分组中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和差错控制(EC)数据,所述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和差错控制(EC)数据被包括在所述敏感部分中。
4.根据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发送分组由提供来自上层的一些服务数据单元(SDU)的链路层产生,并且定义服务数据单元中的敏感数据集的信息(SDL-3)是由上层提供给链路层,根据这些信息,所述敏感数据集被包括在发送分组的敏感部分。
5.根据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冗余数据(FEC)由发送机包括在分组的不敏感部分。
6.根据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敏感部分的信息(SDL-2)是敏感部分的长度。
7.根据前面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一些分组实现EC-ARQ差错控制机制,所述EC-ARQ差错控制机制包括步骤:
-在每个接收分组中检验整个数据集,以检测任何潜在被破坏的接收分组,如果分组的整个数据集未被正确接收则认为分组被破坏,并且
接收机周期性地设置差错控制机制,该差错控制机制必须在EC-ARQ差错控制机制和EC-PartARQ差错控制机制之中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设置必须选择的差错控制机制,发送机设置敏感部分的长度,在选择EC-ARQ差错控制机制时设置为要发送的分组的总长度,或者在选择EC-Part-ARQ差错控制机制时设置为要发送的分组的部分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必须选择的差错控制机制取决于要发送的有效载荷的寿命,有效载荷的寿命是在有效载荷已经被提供准备发送的时刻和有效载荷实际发送到接收机的时刻之间的持续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意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必须选择的差错控制机制取决于正在等待发送的有效载荷的数目。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意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必须选择的差错控制机制取决于当前分组的重复的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任意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必须选择的差错控制机制取决于传输的分组差错率(PER)测量
13.一种包括了发送机和接收机并适于实现自动请求方法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发送机和接收机适于实现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
CNA200410088085XA 2003-09-05 2004-09-03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Pending CN15993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3292195A EP1513280A1 (en) 2003-09-05 2003-09-0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cluding an error control mechanism designated for unreliable networks and error resilience applications
EP03292195.9 2003-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308A true CN1599308A (zh) 2005-03-23

Family

ID=3413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88085XA Pending CN1599308A (zh) 2003-09-05 2004-09-03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24710B2 (zh)
EP (1) EP1513280A1 (zh)
JP (1) JP2005124162A (zh)
CN (1) CN15993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360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刷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259A (zh) * 2010-12-09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控总线的安全可控通信方法
CN108632376A (zh) * 2018-05-10 2018-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6159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John Terry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cheme for 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cheme
KR100606370B1 (ko) * 2004-11-30 2006-07-31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3지피피 시스템에서의 스케줄링 정보의 오류검출 방법
US7596143B2 (en) * 2004-12-16 2009-09-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otentially corrupt frames
EP1913723B1 (en) * 2005-08-12 2019-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or receive data via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device
US7697533B2 (en) * 2006-12-15 2010-04-13 Mediatek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080226074A1 (en) * 2007-03-15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iphering packet uni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045951A3 (en) * 2007-10-02 2012-08-29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68427B2 (en) * 2007-10-02 2013-06-18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FR2924887B1 (fr) * 2007-12-07 2011-07-15 Thales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robuste d'en-tetes reseau compre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7480A (en) * 1996-09-12 1999-02-02 Cabletron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ngestion in a network node
EP1054526A1 (en) * 1999-05-18 2000-11-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adapt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6754231B1 (en) * 1999-06-18 2004-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in packet communications
EP1330914A2 (en) * 2000-10-06 2003-07-3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te adaptation in a packet voice system
CN1146261C (zh) * 2000-10-27 2004-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在衰落信道中重传丢失分组的方法
US7454527B2 (en) * 2001-05-02 2008-11-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streaming media content through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7337384B2 (en) * 2003-02-19 2008-02-26 Nokia Corporation Error detection scheme with partial checksum coverag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360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刷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003808A1 (zh) * 2010-07-09 2012-01-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刷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16360B (zh) * 2010-07-09 2015-11-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刷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259A (zh) * 2010-12-09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控总线的安全可控通信方法
CN102571259B (zh) * 2010-12-09 2014-05-07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控总线的安全可控通信方法
CN108632376A (zh) * 2018-05-10 2018-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632376B (zh) * 2018-05-10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83847A1 (en) 2005-04-21
US7924710B2 (en) 2011-04-12
JP2005124162A (ja) 2005-05-12
EP1513280A1 (en) 2005-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306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кращения служеб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в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й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191725C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协议装置及无线通信设备
US874547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data network
US7031257B1 (en) Radio link protocol (RLP)/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design that passes corrupted data and error location information among layers in a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JP3634800B2 (ja) パリティチェック結合を用いた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を実施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030174662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JP5461414B2 (ja) 部分的に崩壊したデータパケットからの値の抽出方法
KR10095120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TW201635748A (zh) 有效認可/否定認可傳輸
US20090319850A1 (en) Local drop control for a transmit buffer in a repeat transmission protocol device
CN1768498A (zh) 在自动重复请求协议中避免停机状态和顺序号不确定性
CN1669263A (zh) 用于容错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执行错误数据重传直到剩余错误数量可接受
CN101814982A (zh) 用于实施借由h-arq辅助的arq的方法和系统
EP2109954A1 (en) Efficient tcp ack priorit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351984A (zh) 用于实施借由h-arq辅助的arq的方法和系统
JP2011087332A (ja) Harq送信失敗時に再送信するためにパケットデータを再断片化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951135A (zh) 控制站装置、基站装置、接收方法、传输方法以及通信方法
CN1633771A (zh) 半可靠的arq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60386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及其数据块的上报方法
CN1599308A (zh) 包括差错控制机制和差错恢复应用的数据发送方法
CN1324834C (zh) 对数字网络中基于段的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机制
JP5236735B2 (ja) 送信機及び受信機間の改良されたデータ構造境界同期
CN1918928A (zh) 用于在e-dch中执行tfci可靠性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1609762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91873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