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6008A -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6008A
CN1596008A CNA2004100752207A CN200410075220A CN1596008A CN 1596008 A CN1596008 A CN 1596008A CN A2004100752207 A CNA2004100752207 A CN A2004100752207A CN 200410075220 A CN200410075220 A CN 200410075220A CN 1596008 A CN1596008 A CN 1596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distribution
server
receiving node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52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泽由美子
城户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6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6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分发系统包括服务器(1,5)、数据分发设备(4,6,7)和接收节点(3),它们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彼此连接。所述服务器(1,5)包括用于经由消息转送媒介从所述接收节点(3)向数据分发设备(4,6,7)转发分发请求的装置,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利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所述服务器(1,5)提供数据分发设备(4,6,7)和接收节点(3)之间的连接,并且由此实现响应所述分发请求从数据分发设备(4,6,7)到接收节点(3)的实时数据分发。

Description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网络的数据分发,更具体来讲涉及向与移动分组网络相连的接收节点进行数据分发。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装置中的最新发展给移动通信终端提供具有用于接收各种图像数据的环境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各种图像数据包括静止和运动图像。移动分组通信网络的最新改进致力于向蜂窝式电话分发活动画面数据。
通过PDC-P(个人数字蜂窝-分组)、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以及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服务),实现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远程通信。另外,通过PDSN/PDGN(分组数据业务节点/分组数据网关节点)实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组远程通信,诸如IMT-2000(国际移动远程通信)。
一种推荐的用于经由这种分组远程通信网络分发图像数据的方法涉及使用一种图像数据存储服务器,所述图像数据存储服务器响应请求终端的请求,为请求终端提供所希望的图像数据。例如,第P2001-257868和第P2003-37836号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公开了向蜂窝式电话分发图像数据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将网关服务器与蜂窝式电话网络相连,以便经由因特网或者专用网络、在蜂窝式电话和图像分发服务器之间提供连接。将所希望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分发服务器经由网关服务器分发到蜂窝式电话。
常规的移动分组通信系统使用动态地分配的IP地址来标识目的地,以便提供图像数据分发服务;将所希望的图像数据分发到由相关联的IP地址标识的目的地。
因为使用IP地址来标识目的地迫使中间数据存储服务器要临时存储待交换的数据,所以这种分组通信系统不适用于在网络节点之间实时地交换所希望的数据。
由此存在提供用于经由移动分组通信网络进行实时数据转送的改进系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数据分发系统,用于在没有中间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情况下实现经由移动分组通信网络的实时数据转送。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数据分发系统包括服务器、数据分发设备和接收节点,它们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彼此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用于经由消息转送媒介从所述接收节点向数据分发设备转发分发请求的装置,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利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所述服务器提供数据分发设备和接收节点之间的连接,并且由此响应所述分发请求,实现从数据分发设备到接收节点的实时数据分发。
优选的是,从包括SMS(短消息服务)、MMS(多媒体消息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的组中选择消息转送媒介。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包括用于分析消息以获得与服务器相关联的地址信息的装置,并且所述数据分发设备使用所述地址信息、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服务器的全球IP地址。
优选的是,接收节点的用户的用户身份验证是通过使用用户ID和密码来实现,其中所述用户ID和密码是服务器为接收节点预先提供的。
所述用户身份验证可以由服务器执行。此外,所述用户身份验证还可以由数据分发设备执行。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可以向接收节点提供数据,所述数据可以从包括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组中选出。
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被设计成能与移动分组网络相连的服务器,包括:用于经由消息转送媒介将分发请求从接收节点转发到数据分发设备的装置,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使用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所述分发请求;以及用于执行数据的实时转送的装置,该装置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将数据从数据分发设备实时转送到接收节点。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向接收节点分发数据的数据分发设备,包括:用于从服务器接收经由消息转送媒介传输的消息的装置,所述消息转送媒介使用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来标识所述消息的目的地;用于分析所述消息以获得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地址信息的装置,用于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的装置;以及用于经由服务器执行向接收节点的实时数据分发的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经由移动分组网络通过服务器从数据分发设备到接收节点进行数据分发的方法包括:
由服务器通过消息转送媒介从接收节点向数据分发设备转发分发请求,所述消息转送媒介使用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以及
响应所述分发请求,执行从数据分发设备到接收节点的实时数据分发。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命令服务器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消息转送媒介从所述接收节点向数据分发设备转发分发请求,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利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所述分发请求;并且
经由移动分组网络执行从数据分发设备到接收节点的实时数据转送。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记录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命令数据分发设备实现以下步骤:
从服务器接收通过消息转送媒介传输的消息,所述消息转送媒介使用数据分发设备的电话号码来标识消息的目的地;
分析所述消息以获得与所述服务器相关联的地址信息;
经由移动分组网络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并且
经由移动分组网络通过服务器执行向接收节点的实时数据分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数据分发系统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所述数据分发系统内提供的服务器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所述数据分发系统内提供的接收节点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所述数据分发系统内提供的数据分发设备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了依照优选实施例的视频分发系统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了所述视频分发系统内提供的接收节点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所述视频分发系统内提供的视频分发设备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所述视频分发系统的示范性操作的顺序图;
图9是所述视频分发设备的另一示范性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所述视频分发系统的另一示范性操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系统结构
图1是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发系统的结构框图。所述数据分发系统包括服务器1、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2、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
服务器1被通过GGSN 2与移动分组网络100相连,并且还与电话网络200相连;电话网络200可以是无线电话网络或者有线电话网络。可以将服务器1直接与GGSN 2相连,或者通过因特网间接地与GGSN 2相连。
将接收节点3设计成能无线地连接到移动分组网络100。所述接收节点3可以包括台式个人计算机、移动PDA(个人数字助理)或者蜂窝式电话。
将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设计成能与移动分组网络100和电话网络200两者都相连。将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配置为分发各种数据,诸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和文本数据。
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两种标识符:一种是电话号码,另一种是IP地址,来实现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的标识。当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与移动分组网络100相连时,GGSN 2动态地将IP地址分配给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另外,由电话网络200的管理员将电话号码分配给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
图2是示出了该服务器1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所述服务器1包括数据转送模块11、身份验证和分发管理模块12、SMS(短消息服务)客户端13以及记录介质14。所述数据转送模块11将待分发的数据从数据分发设备4转送到接收节点3。所述身份验证和分发管理模块12实现从数据分发设备4进行数据分发的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所述SMS客户端13用于发送SMS消息。所述记录介质14包含将由服务器1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服务器1依照存储在记录介质14中的程序运行。
图3是示出了该接收节点3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所述接收节点3包括接口模块31、数据接收器模块32、数据处理器33以及GRRS管理器34。所述接口模块31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传输和接收分组。所述数据接收器32拆封所接收的分组,以便获得用户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器33对获得的用户数据执行数据处理,诸如音频-视频数据解码。所述GPRS管理器34用于建立与移动分组网络100的连接,并且用于除去已建立的连接。
图4是示出了数据分发设备4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包括接口模块41、SMS分析器模块42、数据发送器模块43、数据分发模块44、GPRS管理器45以及记录介质46。所述接口模块41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电话网络200传输和接收数据,包括SMS消息。所述SMS分析器模块42分析经由电话网络200接收的SMS消息。所述数据发送器模块43将从数据分发模块44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服务器1。所述数据分发模块44是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将分发到接收节点3的数据。所存储的数据可以包括视频/音频数据、测量数据或者文本数据。所述GPRS管理器45用于建立与移动分组网络100的连接,并且用于除去已建立的连接。所述记录介质46包含将由数据分发设备4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依照存储在记录介质46中的程序运行。
系统操作
参照图1到4,下面将描述依照此实施例的数据分发系统的示范性操作。
参照图1,数据分发系统的操作涉及响应由接收节点3发出的请求,通过服务器1在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之间建立对等(peer-to-peer)连接;所建立的对等连接用于从数据分发设备4到接收节点3的数据分发。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之间的对等连接前,把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的电话号码注册到服务器1。所述服务器1生成与接收节点3的电话号码相关联的用户ID和密码。通过邮件或者其他媒介将所述用户ID和密码转发到用户。
要求了数据分发服务的用户被要求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2将接收节点3连接到服务器1。接收节点3使用预先分配给服务器1的全球IP地址来建立与服务器1的连接。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服务器1之间的连接之后,提示用户将用户ID和密码输入到接收节点3中。当接收用户ID和密码时,接收节点3向服务器1转发包括用户ID和密码的分发请求。服务器1中的身份验证和分发管理模块12利用用户ID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用户成功地通过身份验证时,分发管理模块12检索所注册的与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相关联的电话号码。
服务器1中的SMS客户端13将分发请求封装到SMS消息中,并且使用检索的电话号码向数据分发设备4发送SMS消息;由SMS消息中的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标识SMS消息的目的地、即数据分发设备4。SMS消息的内容包括服务器1的全球IP地址。
当接收来自于服务器1的SMS消息时,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将所接收的SMS消息存储到存储设备中预备的文件里,并且使用SMS分析器模块42分析所述SMS消息,以便获得封装的分发请求以及服务器1的全球IP地址。然后,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 2、使用获得的全球IP地址建立与服务器1的连接。在建立与服务器1的连接之后,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向服务器1发出分发确认。
响应从数据分发设备4接收的分发确认,服务器1向接收节点3发送分发开始通知。在发送分发开始通知之后,数据转送模块11开始使用存储在分发管理模块12中的信息、将从数据分发设备4接收到的数据转送到接收节点3。这样有效地实现了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通过服务器1的接收节点3和数据分发设备4之间的对等连接。在建立所述对等连接之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响应来自于接收节点3的请求、向接收节点3提供实时数据分发。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的数据分发系统有效地实现了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实时分发所希望的数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音频数据、测量数据或者文本数据。所述数据分发系统的一个优势在于:这一系统不需要专用通信网络;在此实施例中的数据分发系统只使用现有网络,包括移动分组网络100和电话网络200。这对于降低成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特征最好是用于使用PDA和蜂窝式电话的视频流送和远程监控。
优选的应用
上述数据分发系统体系结构优选的是应用于视频分发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视频分发系统使用对等网关作为服务器1,并且使用视频分发设备作为数据分发设备4。在图5中,对等网关由数字5标示,而视频分发设备由数字6标示。对等网关5的结构基本上和服务器1一致。
参照图6,接收节点3的结构根据图3中所示结构稍微做了修改。所述接收节点3使用解码器作为数据处理器33,并且另外包括显示装置36;在图6中,所述解码器由数字35标示。
解码器35解码由数据接收器模块32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并且响应解码的视频数据、在显示装置36上显示视频图像。当接收节点3包括SIM(用户识别模块)卡、以便访问并入移动分组网络100的移动通信网络时,可以将解码器35提供在SIM卡内。
图7是示出了视频分发设备6的示范性结构的框图。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使用成像装置61以及编码器62作为数据分发模块44。
所述成像装置61为编码器62抓取并且提供图像,所述编码器62编码从成像装置61接收到的图像。在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之间建立对等连接之后,可以响应来自于接收节点3的指令来控制成像装置61的拍摄方向和变焦。
图8是示出了依照此实施例的视频分发系统的示范性操作的顺序图。图8中所示操作由对等网关5和视频分发设备6通过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14和46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所述视频分发系统的操作涉及响应由接收节点3发出的请求、经由服务器1在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之间建立对等连接;将所建立的对等连接用于从视频分发设备6到接收节点3的视频分发。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之间的对等连接前,利用对等网关5注册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的电话号码,步骤a1。所述对等网关5生成与接收节点3的电话号码相关联的用户ID和密码,步骤a2。将所述用户ID和密码通过邮件或者其他媒介转发给用户。
要求了视频分发服务的用户被要求将接收节点3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 2连接到对等网关5。所述接收节点3使用预先分配给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来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步骤a3。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对等网关5之间的连接之后,提示用户将用户ID和密码输入到接收节点3中。当接收用户ID和密码时,接收节点3利用TCP(传输控制协议)向对等网关5转发包括用户ID和密码的分发请求,步骤a4。
对等网关5中的身份验证和分发管理模块12利用从接收节点3接收的用户ID和密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步骤a5。当用户身份验证没有成功通过时,对等网关5利用TCP通知接收节点3所述分发请求被拒绝,步骤a6。
相反,当用户成功地通过身份验证时,分发管理模块12检索所注册的与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相关联的电话号码。然后,对等网关5中的SMS客户端13将分发请求封装到SMS消息中,并且使用检索到的电话号码向视频分发设备6发送SMS消息,步骤a7;由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标识SMS消息的目的地(即视频分发设备6)。SMS消息的内容包括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
当在步骤a8接收来自于对等网关5的SMS消息时,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将所接收到的SMS消息存储到存储设备中预备的文件里,并且在步骤a9使用SMS分析器模块42分析所述SMS消息,以便获得所封装的分发请求以及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
然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 2、使用所获得的全球IP地址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步骤a10。在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之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使用TCP向对等网关5发送一个分发确认,步骤a11。
响应从视频分发设备6接收的分发确认,所述对等网关5使用TCP向接收节点3发送分发开始通知,步骤a12。在发送分发开始通知后,对等网关5中的数据转送模块11开始使用存储在分发管理模块12中的信息、将从视频分发设备6所接收的数据转送到接收节点3。这样实现了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通过对等网关5在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之间的对等连接。在建立所述对等连接之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响应来自于接收节点3的请求、向接收节点3提供实时视频分发。
如上所述,依照此实施例的视频分发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在没有专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进行实时视频分发。这对于降低成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特征最好是用于使用PDA和蜂窝式电话的视频流送和远程可视监控。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还可以由视频分发设备实现。依照此实施例,将所述视频分发设备6替换为如图9中所示的视频分发设备7。视频分发设备7的结构与视频分发设备6的结构大同小异;其差别在于所述分发设备7另外包括身份验证模块71。所述身份验证模块71中存储有从对等网关5接收的用户ID和密码,并且通过将它们与SMS消息中的用户ID和密码进行比较,来执行用户身份验证,其中所述SMS消息是从对等网关接收的。
依照此实施例,接收节点3和对等网关5的结构与图6和7中所示那些的结构大同小异,例外的是:对等网关5中的分发管理模块12不执行用户身份验证。
图10是示出了依照此实施例的视频分发系统的示范性操作的顺序图。图10中所示的操作由对等网关5和视频分发设备7通过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14和46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与在前的实施例的情况相同,所述视频分发系统的操作涉及响应由接收节点3发出的请求、经由服务器1在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7之间建立对等连接;将所建立的对等连接用于从视频分发设备7到接收节点3的视频分发。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7之间的对等连接前,向对等网关5注册所述接收节点3视频分发设备7的电话号码,步骤b1。所述对等网关5生成与接收节点3的电话号码相关联的用户ID和密码,步骤b2。将所述用户ID和密码通过邮件或者其他媒介转发给用户。
要求了从视频分发设备7进行视频分发服务的用户被要求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 2将接收节点3连接到对等网关5。所述接收节点3使用预先分配给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来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步骤b3。
在建立接收节点3和对等网关5之间的连接之后,提示用户将用户ID和密码输入到接收节点3中。当接收用户ID和密码时,所述接收节点3利用TCP(传输控制协议)向对等网关5转发包括用户ID和密码的分发请求,步骤b4。
所述对等网关5检索注册的与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7相关联的电话号码。然后,对等网关5中的SMS客户端13将分发请求、用户ID和密码封装到SMS消息中,并且使用检索到的电话号码向视频分发设备7发送SMS消息,步骤b5;由相关联的电话号码来标识SMS消息的目的地(即视频分发设备7)。SMS消息的内容包括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
当在步骤b6接收来自于对等网关5的SMS消息时,所述视频分发设备7将所接收的SMS消息存储到存储设备中的预备的文件里,并且在步骤b7使用SMS分析器模块42分析所述SMS消息,以便获得封装的分发请求、用户ID、密码以及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
视频分发设备7中的身份验证模块71利用从SMS消息获得的用户ID和密码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步骤b8。当用户身份验证不成功时,视频分发设备7经由对等网关5利用TCP向接收节点3发送分发拒绝,步骤b9和b10。
相反,当所述用户成功地通过身份验证时,视频分发设备7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和GGSN 2、利用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在建立与对等网关5的连接之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7使用TCP向对等网关5发送分发确认,步骤b12。
响应从视频分发设备7接收的分发确认,所述对等网关5使用TCP向接收节点3发送分发开始通知,步骤b13。在发送分发开始通知后,对等网关5中的数据转送模块11开始使用存储在分发管理模块12中的信息、将从视频分发设备7所接收的数据转送到接收节点3。这样实现了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通过对等网关5在接收节点3和视频分发设备6之间的对等连接。在建立所述对等连接之后,所述视频分发设备7响应来自于接收节点3的请求、向接收节点3提供实时视频分发。
如上所述,依照此实施例的视频分发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在没有专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进行实时视频分发。这对于降低成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特征最好是用于使用PDA和蜂窝式电话的视频流送和远程可视监控。
尽管已经以一定的详细程度、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形式对其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在没有脱离如此后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结构细节上改变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形式,并且还可以对各部分的结构和组合进行修改。
特别是,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单向数据分发系统,包括从移动分组网络向因特网的数据分发系统,或者从因特网到移动分组网络的数据分发系统。本发明可以用于多个接收节点的并行数据分发,或者用于不同移动分组网络之间的数据分发。
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静态图象数据、音频数据、从测量工具获得的测量数据或者文本数据的数据分发。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使用经由电网络200的MMS(多媒体消息服务)和电子邮件服务代替SMS,以便经由电话网络200发送分发请求和服务器1(或者对等网关5)的全球IP地址。

Claims (27)

1.一种数据分发系统,包括服务器(1,5)、数据分发设备(4,6,7)和接收节点(3),它们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彼此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5)包括用于经由消息转送媒介从所述接收节点(3)向数据分发设备(4,6,7)转发分发请求的装置,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利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以及
所述服务器(1,5)提供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和所述接收节点(3)之间的连接,并且由此实现响应所述分发请求,通过其从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到所述接收节点(3)的数据的实时分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是从包括SMS短消息服务、MMS多媒体消息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的组中选出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包括用于分析所述消息以获得与所述服务器(1,5)相关联的地址信息的装置;以及
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利用所述地址信息经由所述移动分组网络(100)建立与服务器(1,5)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1,5)的全球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利用用户ID和密码来实现所述接收节点(3)的用户的用户身份验证,所述用户ID和密码是由服务器(1,5)预先为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由所述服务器(1,5)执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由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执行。
8.如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发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数据,所述数据是从包括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组中选出的。
9.一种被设计成与移动分组网络(100)相连的服务器(1,5),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经由消息转送媒介从所述接收节点(3)向数据分发设备(4,6,7)转发分发请求的装置,所述消息转送媒介被设计成能利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来转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所述分发请求;以及
用于执行数据的实时转送的装置,该装置经由所述移动分组网络(100)从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实时转送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1,5),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是从包括SMS短消息服务、MMS多媒体消息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的组中选出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1,5),还包括用于将与所述服务器(1,5)相关联的地址信息封装到所述消息中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1,5),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1,5)的全球IP地址。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1,5),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用户ID和密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利用所述用户ID和所述密码执行用户身份验证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1,5),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数据,所述数据是从包括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组中选出的。
15.一种用于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向接收节点(3)分发数据的数据分发设备(4,6,7),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从服务器(1,5)接收消息的装置,所述消息经由消息转送媒介加以传输,所述消息转送媒介使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的电话号码来标识所述消息的目的地;
用于分析所述消息以获得与所述服务器(1,5)相关联的地址信息的装置;
用于经由所述移动分组网络(100)利用所述地址信息建立与服务器(1,5)的连接的装置;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服务器(1,5)执行向所述接收节点(3)的实时数据分发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分发设备(4,6,7),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是从包括SMS短消息服务、MMS多媒体消息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的组中选出的。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分发设备(4,6,7),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1,5)的全球IP地址。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分发设备(4,6,7),还包括用于利用用户ID以及密码来执行用户身份验证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ID以及密码由所述服务器(1,5)分配。
19.如权利要求15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发设备(4,6,7),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数据,所述数据是从包括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组中选出的。
20.一种经由移动分组网络(100)通过服务器(1,5)从数据分发设备(4,6,7)到接收节点(3)分发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所述服务器(1,5)经由消息转送媒介将分发请求从所述接收节点(3)转发到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使用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的电话号码作为目的地标识符;并且
响应由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接收到的所述分发请求,执行从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的实时数据分发。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转送媒介是从包括SMS短消息服务、MMS多媒体消息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的组中选出的。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分析所述消息,以便获得与所述服务器(1,5)相关联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利用所述地址信息经由所述移动分组网络建立与服务器(1,5)的连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1,5)的全球IP地址。
24.如权利要求20到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服务器(1,5)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用户ID和密码;以及
利用所述用户ID和所述密码执行所述接收节点(3)的用户的用户身份验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由所述服务器(1,5)执行。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由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执行。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发设备(4,6,7)向所述接收节点(3)提供数据,所述数据是从包括视频数据、静止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测量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的组中选出的。
CNA2004100752207A 2003-09-12 2004-09-13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5960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0530A JP2005094067A (ja) 2003-09-12 2003-09-12 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データ配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データ配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320530/2003 2003-09-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6008A true CN1596008A (zh) 2005-03-16

Family

ID=3413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752207A Pending CN1596008A (zh) 2003-09-12 2004-09-13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515514A1 (zh)
JP (1) JP2005094067A (zh)
CN (1) CN159600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33552A1 (fr) * 2005-09-26 2007-03-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pour traiter le message dans le service de message multimedia et systeme y afferant
CN102006571A (zh) * 2004-06-02 2011-04-0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支持简讯服务的报告终端能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0392B2 (en) 2005-08-05 2012-01-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a short message capability via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WO2007061145A2 (en) * 2005-11-22 2007-05-31 Geo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0092C (zh) * 2000-09-19 2007-09-26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在无线数据网中从主系统向移动数据通信设备发送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FI115744B (fi) * 2001-02-08 2005-06-30 Nokia Corp Kommunikaatiopalvelu
AU2002258113A1 (en) * 2001-02-20 2002-09-24 Innomedia Pte Lt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datagrams in a real time streaming 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6571A (zh) * 2004-06-02 2011-04-0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支持简讯服务的报告终端能力
CN102006571B (zh) * 2004-06-02 2016-03-30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支持简讯服务的报告终端能力
US9578475B2 (en) 2004-06-02 2017-02-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porting terminal capabilities for suppor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WO2007033552A1 (fr) * 2005-09-26 2007-03-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pour traiter le message dans le service de message multimedia et systeme y afferant
CN101156400B (zh) * 2005-09-26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媒体消息业务中处理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US7894835B2 (en) 2005-09-26 2011-02-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in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US8537824B2 (en) 2005-09-26 2013-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in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15514A1 (en) 2005-03-16
JP2005094067A (ja) 2005-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99C (zh) 在通信网中检验第一通信方的真实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232088C (zh) 在因特网中支持移动性的方法及适用于此的装置
CN1265582C (zh) 信息插入服务提供系统、信息插入方法和通信网络
CN1656768A (zh) 多媒体消息传送方法和系统
CN1575021A (zh) 漫游服务使能系统和方法
CN1411667A (zh) 一个消息业务
CN1515122A (zh) 从外部分组网向移动无线台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CN1206833C (zh) 移动通信服务计费装置与移动通信服务计费方法
CN1886998A (zh) 自动发现共同多媒体服务能力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788465A (zh) 传递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因特网数据分组的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CN1894985A (zh) 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决策
CN1682510A (zh) 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地址保密
CN1794776A (zh) 一种处理图像及其应用于即时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N1255978C (zh) 减少通信系统中传输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1787672A (zh)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的sim信息的配置文件自动设置方法
CN1968090A (zh) 实现数据业务服务中心获得用户终端鉴权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859368A (zh) 实现信息传送业务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一种终端
US83011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based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CN101068439A (zh)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接入点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585516A (zh) 预适应泛用型多媒体短信通讯方法
CN1823543A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服务限制
CN1595914A (zh) 利用udp进行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344082A (zh) 根据服务质量确定用户费用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596008A (zh) 实时数据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CN1863111A (zh) 网络附着子系统中的用户相关信息关联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00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