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010A - 文件管理方法和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文件管理方法和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4010A CN1574010A CNA2003101157702A CN200310115770A CN1574010A CN 1574010 A CN1574010 A CN 1574010A CN A2003101157702 A CNA2003101157702 A CN A2003101157702A CN 200310115770 A CN200310115770 A CN 200310115770A CN 1574010 A CN1574010 A CN 15740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e
- control information
- file control
- information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技术。设置副文件区域,在该区域中记录副文件管理信息与副文件。将副文件与副文件管理信息作为1个文件,登录在主文件管理信息中。另外,还在结束时写入对应于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信息。另外,在文件管理上,除主文件管理信息外,还设置副文件管理信息。将副文件与管理其的副文件管理信息汇总,在主文件管理信息上作为1个文件来处理。并且,在结束时写入对应于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技术,尤其涉及向可改写的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现图像声音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光盘装置或磁盘装置等记录媒体中,为了容易访问记录的数据文件,所以将数据作为文件进行记录。此时,为了管理这些数据文件,使用文件管理系统(或简称为文件系统)。
一般,作为广泛普及的记录媒体,有CD-ROM。在CD-ROM中,一般使用称为ISO-9660的文件管理系统。在ISO-9660中,使用称为总线表格的表格,进行目录结构的描述。向该总线表格顺序附加序号,分配16比特的值。
另一方面,在作为更高密度的记录媒体而普及的DVD中,广泛使用称为UDF(Universal Disk Format)的文件系统。在UDF中,对每个目录使用文件识别码和所谓文件表项的表格,进行目录结构的描述。
在DVD-ROM再现装置中,存在着作为用于采用ISO-9660与UDF的互换性的桥文件系统(bridge file system)。
另外,近年来,作为图像声音数据(下面称为AV数据)的记录再现用,考虑将包含缺陷扇区与未使用扇区的管理信息记录在逻辑体积的两个部位以上中的文件管理系统。在该文件系统中,为了管理文件,使用文件表格等数据管理表格,但在表格管理中分配16比特的序号来使用(例如参照特开平11-312378号)。
在现有文件管理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
即,在现有的多数文件管理系统中,用16比特的值来表示文件管理中使用的表格的序号,取0-65535的值。因此,由于最大仅能形成65535种表格,所以可由该文件系统管理的文件或目录数量被限制到65536个。
另外,以光盘或磁盘为代表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容量的年年增加的一个方面,记录的文件数量也增大。
然而,作为文件管理系统,广泛使用现有的延伸出的系统,这在使用大容量盘时成为问题。
另外,若使用UDF,则因为表格数量无限,可处理大量文件,但未必所有设备都支持UDF。
一旦改变文件系统的结构,则由于丧失与现有设备的互换性,所以在大幅度变更文件系统本身中存在问题。尤其是,以视盘录象机为首的AV(audio-visual)设备中,难以变更软件,不能再现与现有文件系统无互换性的盘。
另外,在PC用途中,必需处理大量尺寸小的文件。通常,在光盘等记录媒体中,因为可改写的单位较大,所以在记录小文件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记录区域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与现有文件系统的互换性、并能管理更多文件的新的文件系统。
另外,在提供上述新的文件系统的情况下,还存在不能由仅对应于UDF等现有文件系统的设备来访问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新的文件系统。另外,例如,提供一种即使使用UDF等现有文件系统的设备也可读取的记录方法和媒体。
本发明的文件管理方法中,在现有文件系统上再设置一个文件管理信息,将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与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在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处理为1个文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
图2表示扇区数据的数据单元结构。
图3表示ECC块内的数据结构。
图4表示主文件管理信息的结构。
图5表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配置方法。
图6表示记录再现装置的框图。
图7表示副文件的补记方法。
图8表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配置方法。
图9表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配置方法。
图10表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配置方法。
图11表示副文件的补记方法。
图12表示对应于多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
图13表示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的文件读取步骤。
图14表示对应于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的文件读取步骤。
图15表示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的文件读取步骤。
图16表示对应于多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使用UDF与AV用文件系统的桥文件系统。为了取得桥文件系统与老的文件系统的互换性,写入多个文件管理信息。例如CD-R中通常使用UDF,在写入结束的同时,写入称为ISO-9660的文件系统(结束)。由此,变为与CD-ROM相同的文件系统,即使老的PC也可读取。ISO-9660由于不能对应于写入处理,所以在作为CD-R使用的情况下,必需UDF。如果结束,则此后不能写入,与CD-ROM的互换性好。
在本发明中,写入中是第一文件系统+副文件系统的结构,但在结束时变换为UDF。
UDF是作为以DVD为首的记录媒体的文件系统来开发的适合PC用途的通用性高的文件系统,另外,近年来,OS的支持也是通常的。由此,若使用可访问从UDF文件系统到AV用大容量记录媒体的桥文件系统,则可从PC记录再现大容量文件或多个文件,并且,也可从家庭用录象机来象以前那样记录再现AV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记录媒体是光盘的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记录媒体记录信息,则不限于光盘,也可适用于MD等光磁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
图1表示本发明的光盘上的文件管理信息和文件的配置。
图1中,101表示光盘的记录区域,102表示锚点描述符,103表示主文件管理信息,104表示由主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文件,105表示副文件管理信息,106表示由副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副文件。
在本例中,由主文件信息管理的文件有3个,由副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副文件有4个。
101的光盘的记录区域采用规定长度的扇区结构,各扇区可记录2048字节的数据。另外,在各扇区中,可从盘中央部分依次向各扇区分配扇区序号,由该扇区序号来指定进行访问的扇区。
锚点描述符表示记录主文件管理信息的区域。在变更主文件管理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写锚点描述符,可变更主文件管理区域的读出位置。另外,在多个锚点描述符被记录在锚点描述符记录区域中的情况下,规定仅参照最后部分的锚点描述符,从而可减少锚点描述符记录区域的改写次数。另外,称为一次写入的补记型记录方式的对应也变容易。
这里,在使用副文件系统的情况下,若副文件系统部分与UDF相同,则由通过最后附加UDF的锚点信息,可认为宛如由UDF记录的那样。
主文件管理信息是管理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大小、文件识别符(文件名)等信息的区域。
文件是由用户记录的数据文件。
副文件管理信息是管理副文件的信息的区域,汇集副文件管理信息与副文件,如主文件系统上的一个主文件那样来处理。
但是,记录在盘上的数据必需在盘中有伤痕或附有脏物等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再现。因此,除数据外,还附加错误检测码、纠错码,以便检测错误和纠错,并记录在盘上。因此,将各扇区数据变换成单元数据的形状,汇总几个单元数据,附加纠错码。
图2表示单元数据的构成方法。
各扇区具有2048字节的数据区域,将记录的扇区数据记录在该区域中。在扇区数据中附加用于数据识别的4字节数据识别码(ID)、作为ID错误检测码的2字节的IED(ID Error Detection code)、作为预备数据区域的6字节的RSV。在记录数据的最后部分附加检测数据错误的4字节的错误检测码EDC,构成数据单元,作为全部2064字节的数据。各单元数据以172字节12行的形状来处理。
图3中示出ECC块内的构成方法。
如图2所示构成的172字节12行的单元数据分散到16个扇区,构成ECC块。纵向上,向各行附加16字节的纠错码(PO)。各行向12行16单元共192行的数据附加16字节的纠错码,变为208行。
对各列的数据附加10字节的纠错码(PI),变为182字节的数据。由此,作为182字节208行的数据,记录在光盘中。
这里,也可在各错误检测码中使用CRC码(循环码)。另外,纠错码中也可使用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RS码)。
通过以上处理,在光盘上记录、再现数据的情况下,当由于伤痕或脏物等而产生不能读出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可得到正确的数据。
图4表示主文件管理信息的细节。
图4中,401是管理信息配置表格,402是文件表格,403是记录区域表格,404是分配规则设置表格,405是文件识别符表格。
管理信息配置表格401中记录文件管理信息内的各表格的配置信息。具体而言,是各表格的记录开始序号、有无从表格序号开始的继续表格、继续表格序号。根据该区域配置信息可参照各表格的表格内容。
文件表格402中包含对应于文件的文件识别符表格序号、表示目录关系的链接信息、文件的属性、扩展属性信息表格的序号、文件类型、文件生成时刻、文件修正时刻等信息。通过参照文件表格,可求出对应于各文件的表格的序号。
记录区域表格403记录关于盘上各文件记录位置的信息。具体而言,包含文件的记录开始扇区序号、记录开始位置、记录终止扇区序号、记录终止位置的信息。在读取文件数据的内容时,根据该记录区域表格来求出记录文件数据的扇区序号,读取数据。
分配规则设置表格404记录关于配置在盘上的数据的分配配置的信息等。这是规定在盘上记录数据时的最小分配尺寸,以便连续读取数据。例如,在以4096扇区(8MB)单位连续使用扇区的情况下,设置4096来作为参数。
文件识别符表格405具有文件识别符的名称与文件识别符的长度信息。在将1个文件识别符表格设为32字节的情况下,一旦向文件识别符长度分配4字节,则可向文件识别符的实体分配28字节的数据区域。
上述表格分别由32字节构成,但在记录的区域不足的情况下,可使用多个表格来增加记录的数据长度。
图5表示副文件区域的细节。
图5中,501是文件设置描述符,502是终端描述符,503是根目录的文件表项,504是文件识别描述符,505是文件表项,506是文件数据,507是空区域。
这里,从501到505相当于副文件管理信息。506中记录多个副文件的数据。
文件设置描述符501记录关于该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由此,可得到副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另外,记录写入根目录文件表项503的扇区序号的信息。在参照副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开始参照文件设置描述符501,判断根文件表项503的写入位置。
终端描述符502是表示文件设置描述符在此之上不连续的描述符。
根的文件表项503是描述根目录的文件表项,记录根目录的详细信息、和属于其中的文件的文件识别描述符的开头扇区序号。
文件识别描述符504中记录副文件系统内的各文件的名称、该文件的文件表项的扇区序号。在针对各目录的文件识别符记录区域中记录属于该目录的文件数量的文件识别描述符。
文件表项505具有各文件的属性、记录开始扇区序号、数据长度、记录时刻等信息。
在访问文件时,根据对应的目录内的文件识别描述符504,参照访问对象的文件表项505,根据文件表项内记录的文件的扇区序号,访问各文件。
副文件区域如上所述,由记录的副文件106、和管理其的副文件管理信息105构成。副文件管理信息和副文件通过将记录其的记录区域象1个文件那样分配到主文件管理信息上,在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上,作为1个文件来管理。
副文件区域未必是1个,也可是2个以上。此时,当最后结束时,第二锚点描述符也可指示所有副文件的管理信息。
图6表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6中,601是光盘,602是光头,603是信号处理电路,604是控制微处理器,605是伺服系统,606是接口,607是输入输出端子。
记录在光盘601中的信息由光头602读出,由信号处理电路603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数据进行纠错处理等解码处理,经接口606、输入输出端子607,向外部的主机PC(未图示)等输出扇区数据。控制微处理器604接受来自外部主机PC等的指令,控制装置整体,访问指定的扇区。
记录时,经输入输出端子607、接口606,从外部主机PC等输入扇区数据。将输入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电路603进行附加纠错码等编码处理后,进行可向光盘写入的调制处理,经光头602,将数据写入光盘601上。控制微处理器604接受来自外部主机PC等的指令,控制整体,向指定的扇区进行写入。
伺服系统605按照控制微处理器604的指示来进行光盘的旋转控制和光头的跟踪处理等控制。
首先,说明由不对应于副文件信息而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装置读取文件的情况下的动作。
一旦将光盘601插入盘驱动装置,则控制微处理器604检测光盘601插入,经接口606和输入输出端子607,通知将盘601插入主机PC的信息。
主机PC接受盘插入通知,首先,指示读取锚点描述符102。向锚点描述符102记录写入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扇区序号。
主机PC根据读取的锚点描述符102,求出记录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扇区序号,读取主文件管理信息。
向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记录主文件的文件识别符或记录位置的信息、目录结构等关于主文件的所有信息,作为表格。
在使用主文件管理信息来读出规定文件的情况下,首先,读取管理信息配置表格401。从管理信息配置表格内的数据中检索记录的文件的全部文件表格402。因为各文件表格402中写入对应于该文件表格的文件识别符表格的序号,所以检索具有与成为读取对象的文件名一致的文件识别符表格的数据。此时,对目录也根据写入文件表格上的目录结构信息来进行分析,找到期望的文件表格。
在检索到文件表格402后,根据对应于该文件表格的记录区域表格403内的记录区域信息,得到成为读出对象的文件的记录扇区序号、记录字节数的信息。根据该信息,从光盘信息扇区中读出数据。
这里,由副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105和106)以汇总的文件形式来记录。即,由副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将其数据视为1个文件,添加名称,记录关于其记录位置和数据长度的信息。这里,作为实例,添加“SUBFILES.SYS”的名称,如下所述。
在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除主文件系统管理的文件外,还写入称为“SUBFILES.SYS”的文件。该文件名成为主文件系统中通常不使用的文件识别符。不用说,该文件识别符也可是其它名称。但是,在主文件系统上,最好使用不产生混淆的名称。
在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设备中,因为通常不访问“SUBFILES.SYS”,所以不会访问副文件区域。因此,不用担心错误访问,或删除数据,不会对主文件系统上造成任何坏影响。在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中,通常也可完全访问“SUBFILES.SYS”以外的文件。
另外,副文件106或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与主文件系统独立记录,完全不会对主文件系统上的数据造成影响。
相反,在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装置中,在一旦访问由副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数据而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在必要时对该“SUBFILES.SYS”附加“禁止写入”、“禁止读出”、“隐蔽文件”等属性信息。或者,由于“SUBFILES.SYS”是具有副文件系统的特殊文件,所以也可将表示该情况的标志附加到属性信息中。这些属性信息分配文件表格402中的规定区域。不用说,考虑将“SUBFILES.SYS”存储在特殊目录中等各种方式。
上述和包含最后结束处理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文件管理系统。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文件系统中,与主文件系统的下位互换性非常好。
下面,说明也对应于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装置访问副文件时的动作。
也对应于副文件系统的装置首先使用主文件系统,得到“SUBFILES.SYS”的记录位置和长度等信息。这与上述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中的文件检索处理一样。
在图1的实例中,副文件管理信息105的记录位置是“SUBFILES.SYS”的记录位置开头,从“SUBFILES.SYS”的记录开始位置开始读入数据,进行内容分析,作为副文件管理信息。
首先,根据文件设置描述符501得到副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另外,由文件设备描述符内的信息,得到根的文件表项记录扇区序号,据此读出根的文件表项503。
在根文件表项内,以扇区序号来记载属于根目录的文件的文件识别描述符的记录位置。另外,还记载其中记载的文件识别描述符的总字节数。根据这些信息,从文件识别描述符的记录扇区中依次读出文件识别描述符。
分别向文件识别描述符504中写入记录在副文件区域中的文件的识别符(文件名)。因此,通过参照该文件识别描述符,可得到记录在副文件区域中的文件的文件名。
主机PC从得到的文件识别描述符504中检索与期望的文件一致的文件识别描述符,参照对象文件识别描述符内的数据。文件识别描述符中,除文件描述符外,还用扇区序号来写入对应于该文件识别符的文件表项的记录位置。主机PC在检测出对应于期望文件名的文件识别描述符后,读入该文件识别符中记载的文件表项505。
接着,主机PC根据文件表项内的地址信息,得到期望文件的记录目的扇区序号和数据长度。通过从这些得到的扇区序号中读出数据,可读出记录在副文件区域中的数据文件。
通过以上处理,可访问副文件区域内的文件。此时,副文件区域内的各文件管理信息和数据文件全部写入对应于“SUBFILES.SYS”的区域中,所以不必访问主文件系统内的主文件管理信息103或主文件104,在副文件系统内完成。因此,不会影响主文件系统,可确保副文件系统的独立性。
下面,说明向由副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区域追加副文件时的处理。
在向副文件区域中追加副文件的情况下,首先,用主文件管理信息103来搜索盘上的空区域,向盘上写入文件数据。具体而言,读出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内全部文件的记录区域表格403,据此来调查盘上已使用的区域。
副文件的追加也可向副文件区域的后面追加数据,但在副文件区域的后面没有空区域的情况下,虽然副文件区域中产生不连续,但不成问题。
这里,因为副文件区域的大小仅增加追加的副文件数据的大小,所以该增加部分作为“SUBFILES.SYS”的文件增大的部分,反映到主文件管理信息中。
万一不能在连续的区域中记录副文件,则在分割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向相当于“SUBFILES.SYS”的记录区域的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区域表格分配多个记录区域,来对应于分割记录。
但是,在细分割记录区域的情况下,当从光盘中读出数据时,读出扇区频繁变化,成为导致查找动作花费时间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以一定程度的容量来确保盘上的记录区域,在该区域内的扇区连续写入数据是有效的。例如,可分配8MB左右的容量。关于进行该连续写入的数据长度的信息被写入主文件管理信息内的分配规则设置表格404中。
通过将记录的副文件的文件名、数据记录位置、数据长度等信息追加到副文件管理信息105内的文件识别符表格504和文件表项505,可访问副文件。
通过以上处理,向副文件管理信息中追加文件。同时,也向主文件管理信息反映记录区域的信息。因此,即使在仅使用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中也不产生矛盾。
另外,通过削除副文件等,在副文件区域的大小减少的情况下,作为“SUBFILES.SYS”的文件大小变化,若改写主文件管理信息,则双方的文件系统上不会产生矛盾。
在上述实例中,将副文件管理信息汇总记录在副文件区域开头部,但不限于此,也可是记录在副文件区域最后部等各种变形。
图7表示将副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副文件区域最后部情况下的记录方法。这里,701是更新后的新的副文件管理信息。
在图1所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中,将副文件管理信息105记录在副文件区域的开头。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副文件管理区域的写入位置固定,所以存在以下问题。
即,因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写入位置比副文件106靠前,所以限制了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写入区域。在追加多个副文件的情况下,担心记录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区域不够。另外,因为每次副文件管理信息变化,则改写副文件管理信息区域,所以该区域的改写次数增加,还存在盘寿命变短的问题。
因此,在图7所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中,将副文件管理信息105配置在副文件106的记录区域的后面。在进行文件追加的情况下,将追加的文件(106c)写入副文件管理区域的写入区域中,在追加文件的后面写入新的文件管理信息701。由此,写入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区域不受限制。另外,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区域在每次追加文件时变化,所以可防止数据写入动作偏向特定的扇区。
此时,担心不能判明副文件管理信息写入哪个区域中。原因在于由于在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上将副文件数据与副文件管理信息汇总处理成1个文件,所以不存在关于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写入开始扇区的信息。
因此,将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区域105规定为副文件记录区域(即“SUBFILES.SYS”的记录区域)最后部16扇区。据此,可根据“SUBFILES.SYS”的记录区域信息来得到该扇区序号,可容易求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开头位置。
图8表示将副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副文件区域最后部16扇区时的数据配置。
图8中,801是管理信息大小信息。
这里,根据ECC块的大小来将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确定为副文件记录区域的最后部16扇区。即,在读出扇区数据的情况下,因为进行纠错处理,所以若以ECC块来读出,则与将数据分散到多个ECC块中的情况相比,读出时间变短。另外,若在写入副文件管理信息时还用ECC块来写入,则写入效率非常高。不用说,不限于16扇区,即使将副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副文件区域的任意位置,也可同样进行副文件的管理。
在图8所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中,在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开头记录管理信息大小信息801。这是为了容易管理副文件管理信息而引入的,未必必需。
在访问副文件时,首先从管理信息大小信息801得到必需读取数据大小,读取副文件管理信息(从501到505)。在读出副文件管理信息后,对副文件的访问方法如上所述。
但是,若将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确定为副文件区域的最后16扇区,则产生1个问题。这是副文件管理信息变为16扇区大小以上的情况。该情况下,如何记录超过16扇区的副文件管理信息成为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图9所示记录方法。
图9是副文件管理信息变为16扇区大小以上的情况下的记录方法。
在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大小超过16扇区的情况下,回到其前面的16扇区,得到余下的副文件管理信息。即使在使用32扇区但未容纳副文件管理信息的情况下,还使用16扇区。由此,也可对应于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大小变大的情况。
图10是副文件管理信息变为16扇区大小以上的情况下的其它记录方法。
图10所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中,将去除开头16扇区的副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其之前的区域中。
根据该方法,与图9的情况不同,其优点在于在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大小变大的情况下,因为不必依次返回扇区,所以文件访问高速化。可根据管理信息大小信息来求出去除最后部16扇区的副文件管理信息的大小。
如上所述,可将副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副文件记录区域的最后部。此时,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开始位置总可固定在副文件区域(即“SUBFILES.SYS”)的最后部第16扇区,可容易进行读出。不用说,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开始位置也可任意确定。
但是,通过将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开始位置设为副文件记录区域的最后部,还产生一个优点。即容易对被称为一次写入的、仅可记录一次的光盘进行补记。
图11是表示向盘进行补记情况下的副文件记录区域的变化的图。
在一次写入型盘中,若一旦向盘上写入数据,则因为不能删除数据,所以可通过补记处理来改写数据。另外,在写入时,设以ECC块单位来写入。
图11中,若写入副文件3(106c),则追加到老的副文件管理信息105的后面。此时,因为副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开始位置规定为副文件记录区域的最后部16扇区,所以不能使用老的副文件管理信息。向老的副文件管理信息中追加关于副文件3的信息,形成新的副文件管理信息701,若记录在副文件3的后面,则自动参照新的副文件管理信息。
但是,因为副文件记录区域的大小增加,所以“SUBFILES.SYS”的大小增加,这样必需增加变更为主文件管理信息。
如上所述,通过引入副文件系统,可进行访问副文件和追加副文件等处理。此时,几乎完全不影响主文件系统,与现有文件系统的互换性不产生问题。
在上述实例中,虽将副文件管理信息与副文件汇总后处理成1个文件,但也可有各种变形。例如,也可将副文件管理信息设为独立的主文件形式,将副文件设为其它主文件。此时,在主文件管理信息上处理成两个不同的文件,但效果相同。
另外,也可向主文件上的各目录设置各副文件管理信息与副文件。根据该方式,通过主文件管理信息来管理目录,可将属于该目录的文件处理成副文件。在副文件管理信息中,不必处理关于目录结构的信息,结构简单。
但是,上述文件系统是与光盘记录再现装置等AV设备具有互换性的文件系统。因此,在对应于现有文件系统的AV设备中,可访问记录在主文件管理信息中的文件。但是,仅对应于UDF等不同文件系统的设备不能读出文件。因此,为了能用使用与上述文件系统不同的文件管理信息的装置来读出,在文件写入完成后,写入对应于第二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信息。
图12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
图12中,107是第二锚点描述符,108是第二文件管理信息。
在文件写入中,与图1所示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相同,使用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来进行文件管理。在文件写入完成后,当由用户指定盘的结束处理时,将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中包含的所有文件管理信息变换为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方式的第二文件管理信息,记录在盘上的空区域中。并且,将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方式(例如UDF)的第二锚点描述符107记录在盘上的规定位置上。在第二锚点描述符107中写入表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108的位置的信息。
这里,图13中示出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中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设备中的文件读出步骤。
首先,若从具有图1-图12所示文件管理信息结构的光盘中指定文件的读出,则进行图13所示处理。首先,从S1步骤开始处理,在S2步骤中读出第一锚点描述符的信息(S2)。向第一锚点描述符102中写入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记录位置作为信息,根据该信息,读出主文件管理信息103(S3)。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读出具有指定文件名的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长度等信息,读出指定的文件104(S6)。一旦完成文件读出,则处理结束(S7)。在指定的文件不存在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错误处理,取得文件不存在的信息。通过以上处理,可由仅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来读出主文件。
接着,图14中示出对应于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主文件管理信息103和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两者的设备的文件读取步骤。
若指定文件读出,则开始图14所示处理(S1)。首先,读出第一锚点描述符102(S2)。接着,从第一锚点描述符102中的信息中得到主文件管理信息103的记录位置,读出主文件管理信息103(S3)。接着,判断指定读出的文件是否存在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S4)。这里,在指定读出的文件存在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中的情况下,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得到指定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长度的信息,使用这些信息来读出指定文件104(S6)。
另外,在S4步骤中,在判断为主文件管理信息中不存在指定文件时,读出副文件管理信息105(S5)。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中取得指定的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长度等信息,读出指定文件106(S6),结束处理(S6)。在指定的文件不存在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任一之中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错误处理,取得文件不存在的信息。通过以上处理,可由对应于主文件管理信息103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两者的设备来读出主文件104和副文件106。
另外,在不对应于上述文件管理方法而仅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图15所示处理来读出文件。
在仅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信息108的设备(例如对应于UDF的设备)的情况下,开始后(S1),读出第二锚点描述符107(S8)。接着,使用第二锚点描述符107中的信息来得到第二文件管理信息108的记录位置,读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108(S9)。从第二文件管理信息108中得到指定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长度等信息,读出指定文件(104至106)(S6),结束处理(S7)。
如上所述,通过如图12所示记录多个文件管理信息,可对应于各种设备。例如,通过将UDF等广泛使用的文件系统用作第二文件管理方法,可提高进行记录的光盘的互换性。UDF中,将锚点描述符称为锚点体积盘升降指针。
如上所述,在文件写入完成后,在由用户指定盘的结束处理后,通过控制写入第二锚点描述符,可防止在结束前使用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由此,可防止对应于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设备错误改写或删除数据。
在图12所示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方法中,新写入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但也可将其共有为副文件管理信息。图16示出将副文件管理信息用作第二文件管理信息时的实例。此时,在第二锚点描述符107中记录副文件管理信息105的位置,作为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
在使用图16所示文件管理信息来读出文件的情况下,可通过图15所示的步骤来进行。具体而言,通过图15的步骤,开始读出文件(S1),并读出第二锚点描述符107(S2)。接着,从第二锚点描述符内的信息中读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S9)。这里,将副文件管理信息105用作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从副文件管理信息105中取得指定的文件的记录位置或数据长度等信息,并用其来读出指定文件106(S6)。
如上所述,通过将副文件管理信息105用作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不必新追加文件管理信息,所以可有效使用盘上的记录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除主文件管理信息外还有副文件管理信息,所以可管理比仅使用主文件管理信息的情况还多的文件。另外,副文件系统被处理成主文件系统上的1个文件,所以不会对主文件系统上的结构造成影响,即使互换性方面也非常好。
并且,在存在多个大小非常小的文件作为副文件的情况下,因为这些文件被处理成1个文件,所以不会浪费使用记录区域。
Claims (13)
1.一种文件管理方法,管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文件管理信息,
在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作为文件来处理第二文件管理信息,同时,
预先记录表示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一锚点描述符,
在文件更新后,记录表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二锚点描述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有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文件的属性信息中,附加意味着该文件是文件管理信息的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有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文件中,附加预先确定的特定文件名。
4.一种文件管理方法,管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文件管理信息,
在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作为一个文件来处理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同时,
预先记录表示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一锚点描述符,
在文件更新后,记录表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二锚点描述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处理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的文件的属性信息中,附加意味着该文件是文件管理信息的属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处理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的文件中,附加预先确定的特定文件名。
7.一种文件管理方法,管理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文件管理信息,
在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作为一个文件来处理第二文件管理信息和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同时,
预先记录表示第一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一锚点描述符,
在文件更新后,记录表示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的记录位置的第二锚点描述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与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的文件的属性信息中,附加意味着该文件是文件管理信息的属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第二文件管理信息与由第二文件管理信息管理的多个文件的第一文件管理信息上的文件中,附加预先确定的特定文件名。
10.一种记录装置,在记录媒体上记录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以对应于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管理方法的文件管理方式来记录文件数据。
11.一种再现装置,从记录媒体上再现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从对应于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管理方法的记录媒体再现文件数据。
12.一种再现装置,从记录媒体上再现文件形式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在从对应于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管理方法的记录媒体再现文件数据时,
当检测出第二锚点描述符时,使用第二文件管理信息来访问文件,
在未检测出第二锚点描述符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文件管理信息来访问文件。
13.一种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记录对应于权利要求1所述文件管理方法的文件管理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74229A JP2005011429A (ja) | 2003-06-19 | 2003-06-19 |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媒体 |
JP2003174229 | 2003-06-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4010A true CN1574010A (zh) | 2005-02-02 |
Family
ID=33534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3101157702A Pending CN1574010A (zh) | 2003-06-19 | 2003-11-28 | 文件管理方法和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媒体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40267777A1 (zh) |
JP (1) | JP2005011429A (zh) |
CN (1) | CN15740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4369C (zh) * | 2005-04-25 | 2009-02-25 | 索尼株式会社 | 记录/再生方法以及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
CN102446527A (zh) * | 2010-10-01 | 2012-05-09 | 索尼公司 | 记录设备、成像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程序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51593B2 (en) | 2005-12-19 | 2010-01-26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ata replication |
US7606844B2 (en) | 2005-12-19 | 2009-10-20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plication copy storage operations |
US8655850B2 (en) | 2005-12-19 | 2014-02-18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
EP1974296B8 (en) | 2005-12-19 | 2016-09-21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ata replication |
JP4653035B2 (ja) * | 2006-07-26 | 2011-03-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映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US8726242B2 (en) | 2006-07-27 | 2014-05-13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inuous data replication |
US8204859B2 (en) | 2008-12-10 | 2012-06-19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replicated database data |
US9495382B2 (en) | 2008-12-10 | 2016-11-15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iscrete data replication |
EP2256648A1 (en) * | 2009-05-25 | 2010-12-01 | Thomson Licensing SA |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files, method for reading data content, and data store |
US8504517B2 (en) | 2010-03-29 | 2013-08-06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data replication |
US8504515B2 (en) | 2010-03-30 | 2013-08-06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tubbing systems and methods in a data replication environment |
US8725698B2 (en) | 2010-03-30 | 2014-05-13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tub file prioritization in a data replication system |
WO2011150391A1 (en) * | 2010-05-28 | 2011-12-01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ata replication |
US11042318B2 (en) | 2019-07-29 | 2021-06-22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Block-level data replication |
US11809285B2 (en) | 2022-02-09 | 2023-11-07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Protecting a management database of a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a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 |
US12056018B2 (en) | 2022-06-17 | 2024-08-06 | Commvaul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a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 for a production database without generating secondary copies of the production databas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62626B2 (en) * | 2001-08-02 | 2006-06-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apparatus |
-
2003
- 2003-06-19 JP JP2003174229A patent/JP2005011429A/ja active Pending
- 2003-09-29 US US10/671,594 patent/US200402677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11-28 CN CNA2003101157702A patent/CN157401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4369C (zh) * | 2005-04-25 | 2009-02-25 | 索尼株式会社 | 记录/再生方法以及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
CN102446527A (zh) * | 2010-10-01 | 2012-05-09 | 索尼公司 | 记录设备、成像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程序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40267777A1 (en) | 2004-12-30 |
JP2005011429A (ja) | 2005-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574010A (zh) | 文件管理方法和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媒体 | |
CN1296931C (zh) | 一种在盘上记录av数据的记录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
CN1178129C (zh) | 盘驱动器及计算机 | |
CN1133157C (zh) |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
CN1134017A (zh) | 数据记录介质管理方法,数据记录介质管理装置及数据记录介质 | |
CN1338102A (zh) | 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瞬时写入或读出文件的方法 | |
CN1154980C (zh) | 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与再现方法和装置 | |
CN1330793A (zh) | 信息记录介质,以及用于管理其缺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890644A (zh) | 文件管理装置、文件管理方法、文件管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该文件管理方法程序的记录介质 | |
CN1924856A (zh) | 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1264163C (zh) | 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1057280A (zh) | 信息存储介质、记录/再现设备以及记录/再现方法 | |
CN101030390A (zh) | 光盘装置以及光盘记录方法 | |
CN101048822A (zh) | 磁盘再现装置 | |
CN1663252A (zh)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265385C (zh) | 记录方法 | |
CN1653540A (zh) |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和记录介质 | |
CN1702757A (zh) | 光盘记录系统 | |
CN1577598A (zh) | 记录媒体、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 | |
CN1542809A (zh) | 记录装置、文件管理方法及其程序和记录介质 | |
CN1833285A (zh) | 数据处理装置 | |
CN1910688A (zh)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及程序 | |
CN1862694A (zh) | 信息记录介质、缺陷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698129A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及程序 | |
CN1957418A (zh) | 一次写入型光盘的数据记录/再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