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1458A -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 Google Patents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1458A
CN1571458A CN 03178422 CN03178422A CN1571458A CN 1571458 A CN1571458 A CN 1571458A CN 03178422 CN03178422 CN 03178422 CN 03178422 A CN03178422 A CN 03178422A CN 1571458 A CN1571458 A CN 1571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ig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microphone
processing unit
mess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784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rp
Priority to CN 031784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71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571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1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于通讯装置中处理声音讯号的方法,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麦克风、一存储器、一音讯处理单元、以及一收发器。该方法包含有:(a)该麦克风接收一第一声音讯号;(b)储存一第二声音讯号在该存储器中;(c)该音讯处理单元处理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以及(d)将处理后的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传送至该收发器,使一收话者可同时接收到该第一声音讯号与该第二声音讯号。

Description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音讯息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在通讯装置的声音讯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通讯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便利而轻巧的通讯装置广泛的运用于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沟通上,人们能借助于方便的通讯装置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
由于通讯装置可移植性的特色,以及广泛的利用环境,借助于通讯装置的使用,通讯装置的发话端与通话端不仅可以完成语音讯息的传递与意见交流,更可通过麦克风广泛的收音能力,额外接收到的通话者所处环境的环境音源,用以判断相对的通话者所处的地域环境等相关讯息。在对话者所处的环境较为吵杂或充斥无谓的杂音时,通讯装置的对话内容所伴随的与对话无相关性的环境音源,可能造成收话端的困扰以及发话端的尴尬。假设通话端的使用者希望借助于隐藏环境音源以达到保护个人身处环境的相关信息,依现今普遍使用的通讯装置声音讯息接收与处理方式来看,这种希望将完全无法完成。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运用已知声音讯息处理方法通讯装置10的功能方块图。通讯装置10设有一麦克风12、一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14、一收发器(transceiver)16与一喇叭18。其中麦克风12电连接至模拟数字转换器14,用来接收使用者发出的声音讯号;模拟数字转换器14电连接于麦克风12与收发器16之间,用来转换接收自麦克风12的模拟声音讯号为一数字声音讯号;收发器16电连接至麦克风18,用来收发无线电讯号;喇叭18用来输出接收自收发器16的数字声音讯号。已知通讯装置10通过麦克风12接收通话者发出的声音讯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4,将该模拟声音讯号转换为一数字声音讯号,该数字声音讯号随后传送至收发器16,待通讯装置10与相对应的通话对象之间的通讯建立后,该数字声音讯息即通过收发器16传送至受话端。利用通讯装置10的组件设置,使用者的声音讯号在经过一次的模拟数字讯号转换处理后,该声音讯息能忠实的传送至收发器16,并更进一步的传送到通话的受话端。其中,通讯装置10的喇叭18将无误的接收来自使用者所处环境的环境声音讯号,并一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14的模拟数字转换操作,传送至受话端。换言之,使用已知通讯装置10的通话者,无从控制并选择传输的声音讯息内容,通话者的声音讯息与通话者所处环境的环境声音讯息,皆会通过收发器16传送至通话连结的受话端。
上述已知通讯装置10所采用的声音讯息处理方式,由于缺乏给予使用者选择与控制声音讯息的机制,对于想要创造个人化声音讯息的使用者而言,其功能显然有缺憾。而对于想要隐藏通话环境以保持个人隐私的使用者来说,完整无误的忠实接收环境声音讯息,更恰恰违背了使用者的使用意志。
简言之,在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持续革新的风潮下,信息产品的个人化与个人信息的价值为相关产商持续注目与关切的焦点。缺乏适当的移动通讯语音输入数据掌控技巧,而使通讯两端的通话环境的过度明白暴露,一方面造成了使用者个人隐私保护上的妨碍,在某些极端的状况下,过度暴露通话者的通话环境内容甚至可能影响通话者的生命防护与财物保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通讯装置的声音讯息处理方式,以解决已知通讯装置声音处理方式的缺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于通讯装置的声音讯息处理方式。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麦克风、一存储器、一音讯处理单元、一收发器以及一控制接口。其中,利用音讯处理单元,合并由麦克风接收的声音讯号与储存在该存储器的声音档案,之后,将此经处理过的合并后声音讯号传送至收发器,通过收发器,输出音讯处理单元合并麦克风传来的声音讯号与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所产生的声音讯号。使用者得经由通讯装置设定的控制接口,输入控制讯号,藉此调整音量等相关操作。借助于调整声音讯号的输入与输出,使用者可实现已知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所难以实现的个人化声音讯息设定的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运用已知声音讯息处理方法的通讯装置10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通讯装置20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通讯装置40的功能方块图;和
图4为本发明通讯装置声音讯号处理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通讯装置
12麦克风
14模拟数字转换器
16收发器
18喇叭
20通讯装置
22麦克风
24模拟数字转换器
26音讯处理单元
28存储器
30收发器
32喇叭
34第一音量调整单元
36第二音量调整单元
40通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讯装置20的功能方块图。通讯装置20设有一麦克风22、一模拟数字转换器24、一音讯处理单元26、一存储器28、一收发器30、一喇叭32、一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与一第二音量调整单元36。其中麦克风22电连接至模拟数字转换器24,用来接收使用者发出的第一声音讯号;存储器28用来储存多个使用者录制的或通讯装置系统内嵌的声音档案,储存在存储器28的声音讯号档案在此定名为第二声音讯号,其中,通讯装置20可还设置一声音档案接收模块,以接线方式将外部音源输入并储存至存储器28,此间声音讯号输入的方式极多,在此不多赘述;音讯处理单元26接收来自模拟数字转换器24与存储器28的声音讯号,用以处理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使第一声音讯号与第二声音讯号合并为一第三声音讯号,并将该第三声音讯号传送至收发器30或喇叭32。在此要强调的是,音讯处理单元26对于两讯号来源的声音讯号的处理法可为合并或其它类似的讯号处理方式,此种讯号处理方式不应为本发明实施上的限制。收发器30电连结至音讯处理单元26,用来输出麦克风22传来的声音讯息与储存在存储器28的声音档案的声音讯息经音讯处理单元26处理后得到的第三声音讯号至一受话端,使该受话端的一收话者可同时接收到该第一声音讯号与该第二声音讯号;喇叭32,电连结至音讯处理单元26与收发器30,用来输出音讯处理单元26输出的第三声音讯号以及输出收发器30所接收的声音讯号;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电连接在模拟数字转换器24及音讯处理单元26之间,用来调整麦克风22传来的第一声音讯号的大小;第二音量调整单元36,则电连接于存储器28及音讯处理单元26之间,用来调整存储器28所储存的第二声音讯号的大小。
为使通讯装置使用者便于操作,本发明的通讯装置20还包含一控制接口(未显示于图2),用来接受使用者输入的控制讯号,以控制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与第二音量调整单元36的音量调节幅度,并提供使用者选择储存于存储器28的声音档案的操作方式;借助于控制接口的使用,使用者在通过喇叭32接收到音讯处理单元26合并麦克风22传来的第一声音讯号与储存在存储器28的声音档案的第二声音讯号产生的合并第三声音讯号后,决定是否采用该声音相关设定。
请参阅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通讯装置40的示意图。通讯装置40中,除模拟数字转换器24的连接之外,所有的运用电子零组件的操作方式皆与显示于图2的通讯装置20相同,不多累述,而模拟数字转换器24电连接在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与音讯处理单元26之间,同样达到转换由麦克风22所传来的一模拟声音讯号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的操作。
另外须强调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与第二实施例,通讯装置20与40中,将模拟数字转换器24、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第二音量调整单元36以及音讯调整单元等相关信息电子产业所熟知的多项功能操作整合为一单一处理组件,同样实施相同的操作。相类似的处理与整合方式仅为本发明实施的不同形态,并非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通讯装置声音讯号处理方法的实施流程图。该流程图包含有下列步骤:
步骤200:开始。
步骤202:储存声音档案。本发明的通讯装置20所设的存储器28,用以储存通讯装置20已预先定义的多个声音讯号的声音档案。该声音档案可更进一步的依照使用者的需求,运用通讯装置20所设的麦克风22与模拟数字转换器24,接收使用者定义的模拟声音讯号,转换为相对应的数字讯号后,储存在存储器28中;或者通过一外部讯号来源直接输入储存至存储器28中。要说明的是,此种声音讯号输入方式并非为本发明实施上的要件,相类似的处理操作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步骤204:接收发话端的声音讯号。当通讯装置使用者希望个人化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讯号与环境声音讯号时,使用者即启动通讯装置20的麦克风22,并发出使用者的声音讯号。该使用者发出的声音讯号为一模拟声音讯号,则再经由一模拟数字转换器24,转换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随后,该数字声音讯号则电传送至音讯处理单元26。进入步骤206。
步骤206:合并声音讯号。音讯处理单元26为一处理器,依照程序执行该程序的相关程序处理。在本发明中,音讯处理单元26用以接收来自模拟数字转换器24的使用者声音讯号,与储存在存储器28中的声音档案的相对应声音讯号,合并该两声音讯号,产生一新的声音讯号,其中,该产生的新的声音讯号是密切结合输出自模拟数字转换器24的使用者声音讯号与储存在存储器28中的声音档案的相对应声音讯号,而难以分辨其为两声音讯号的合并。借助于音讯处理单元26的处理操作,使用者可自由的自储存在存储器28中的声音档案中,选择合适的欲合并声音讯号,并产生一难以分别真伪的合并后的声音讯号。
步骤208:传送合并后的声音讯号至喇叭32。经合并后的声音讯号是在此步骤中传送至喇叭32,拨放给使用者听。假若,使用者认可该声音讯号合并后的结果,进入步骤212。若使用者认为该声音讯号结果有问题,希望做些个人化的修正与改定,进入步骤210。
步骤210:修改个人化设定。本发明设有一控制接口,用以接受使用者输入的控制讯号,以控制第一音量调整单元34与第二音量调整单元36的音量调节幅度,并提供使用者选择储存在存储器28的声音档案的操作方式。当使用者不满意步骤208得到的合并后声音讯号时,可以藉由该控制接口,使用第一音量调整单元与第二音量调整单元,分别调整麦克风32传来的声音讯号的大小与来自存储器28的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的大小,还可以由存储器28中储存的多个声音档案里,重新选择一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使用者在操纵该控制接口后,回到步骤206。
步骤212:传至收发器30。使用者依照先前步骤设定的声音讯号设定,与通讯沟通的受话端进行通讯连结操作,并于通讯连结完成后,将合并后的声音讯号传送至收发器,进行通话操作。
步骤214:结束。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提供存储器28、音讯处理单元26与该控制接口。借助于存储器28储存的多个通讯装置预先录制或使用者定义的声音讯号,使用者可从中自由的选择欲选用的声音讯号,达到环境声音讯号个人化的效果;借助于控制接口,使用者可自由地调整发话端的音量大小,与欲与之储存在存储器的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的音量大小与声音档案种类;借助于音讯处理单元26的操作,合并后的声音讯号才能无间隙地混合为一自然而不矫作的声音讯号。如此,通过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声音讯号处理方法,使用者可实现已知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所难以实现的个人化声音讯息设定的结果,即便在不同的通话环境中,使用者仍可借助于选择特定的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调整使用者的声音讯号与特定声音档案的声音讯号的音量大小的方式,隐藏使用者的环境声音讯号并创造出一个人化的声音讯息。例如,在安静的通话环境中,使用者可以选择一充满发动机运作声音讯息的声音讯号,调整使用者的声音讯号与该选择的发动机运作声音讯息的声音讯号的大小,合并为一自然而不矫作的声音讯号,如此,该安静的通话环境即可因上述操作方式而被隐藏并难以察觉。
对于想要创造个人化声音讯息的使用者与想要隐藏通话环境以保持个人隐私的使用者来说,已知技术的通讯装置声音讯号处理方法,能完整无误的忠实接收环境声音讯息,但缺乏给予使用者选择与控制声音讯息的弹性与自由度。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声音讯息的处理方法能让通讯装置的使用者在充分的进行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与意见沟通同时,更能兼顾隐私权的保障。使个人化数字行动信息商品更为扩展应用范围与领域。
要特别强调的是,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可以以移动电话或其它类似具有相似功能结构的产品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在通讯装置中处理声音讯号的方法,该通讯装置包含有一麦克风,一存储器,一音讯处理单元,以及一收发器;该方法包含有:
(a)该麦克风接收一第一声音讯号;
(b)储存一第二声音讯号在该存储器中;
(c)该音讯处理单元处理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以及
(d)将处理后的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传送至该收发器,使一收话者可同时接收到该第一声音讯号与该第二声音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通讯装置还包含一第一音量调整单元,电连接在该麦克风及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该方法还包含在执行步骤(c)前使用该第一音量调整单元调整该麦克风传来的第一声音讯号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通讯装置还包含一第二音量调整单元,电连接在该存储器及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该方法还包含在执行步骤(c)前使用该第二音量调整单元调整该第二声音讯号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讯装置还包含有一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连接在该第一音量调整单元与该麦克风之间,用以转换一模拟声音讯号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讯装置还包含有一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连接于该第一音量调整单元与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用以转换一模拟声音讯号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通讯装置还包含一喇叭,电连接于该音讯处理单元,该方法还包含在执行步骤(c)后将经处理过的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输出至该喇叭。
7.一种通讯装置,用来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8.一种通讯装置,其包含有:
一麦克风,用来接收一第一声音讯号;
一存储器,其存储器有至少一第二声音档案;
一音讯处理单元,电连接于该麦克风与该存储器,用以处理该第一声音讯号以及该第二声音讯号;以及
一收发器,电连接于该音讯处理单元,用来输出经处理的该第一声音讯号与该第二声音讯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还包含一第一音量调整单元,电连接在该麦克风及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用来调整该麦克风传来的第一声音讯号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还包含一第二音量调整单元,电连接在该存储器及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用来调整该第二声音讯号的大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通讯装置还包含有一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连接在该第一音量调整单元与该麦克风之间,用以转换一模拟声音讯号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通讯装置还包含有一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连接于该第一音量调整单元与该音讯处理单元之间,用以转换一模拟声音讯号为一相对应的数字声音讯号。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还包含一喇叭,用来输出该经处理过的第一声音讯号与该第二声音讯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还包含一控制接口,用来输入控制讯号。
CN 03178422 2003-07-16 2003-07-16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Pending CN1571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78422 CN1571458A (zh) 2003-07-16 2003-07-16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78422 CN1571458A (zh) 2003-07-16 2003-07-16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1458A true CN1571458A (zh) 2005-01-26

Family

ID=3447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78422 Pending CN1571458A (zh) 2003-07-16 2003-07-16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714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7821A (zh) * 2017-05-09 2018-11-2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音讯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7821A (zh) * 2017-05-09 2018-11-2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音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877821B (zh) * 2017-05-09 2020-09-0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音讯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452C (zh) 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及其所用的识别输入呼叫的方法
CN101917656A (zh) 音量自动调节装置及自动调节音量的方法
JP2001136240A (ja) 聴力補正式の携帯電話機
CN101370322A (zh) 麦克风增益调节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0440899C (zh) 一种手机音量自动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30763A (zh) 可动态调整音量大小的移动装置及方法
CN1901707A (zh) 监控手机及其远程监控方法
CN1859557A (zh) 一种可视电话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783912A (zh) 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3731541A (zh) 对通话中的音频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CN1536919A (zh) 通话过程中使用按钮输出效果音/背景音的便携式终端机
CN1897608A (zh) 由蓝芽耳机声控拨号的系统及其方法
JP5040511B2 (ja) 話者別受話音量調整機能を有する電話装置
CN1921522A (zh) 移动通信终端中用户界面的装置和方法
CN1571458A (zh) 通讯装置声音讯息处理方式
CN1096193C (zh) 消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942010A (zh) 便携终端的通话中待机装置及方法
CN1812440A (zh) 利用外部设备的电话信息输出装置及方法
US20060068763A1 (en) Polyrhythm generator for mobile audio platform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thereof
KR20090027817A (ko) 배경음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7085557B2 (en) Network-based wireless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080084155A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 진동 발생 방법 및 장치
CN1426220A (zh) 因特网无绳电话
CN1713647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铃声发生装置和方法
KR20010065803A (ko) 휴대 전화 단말 장치의 통화중 음색 변환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