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1269A -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1269A
CN1571269A CN 200410026075 CN200410026075A CN1571269A CN 1571269 A CN1571269 A CN 1571269A CN 200410026075 CN200410026075 CN 200410026075 CN 200410026075 A CN200410026075 A CN 200410026075A CN 1571269 A CN1571269 A CN 1571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analog
chip microcomputer
connects
digital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260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8054C (zh
Inventor
徐明龙
徐立勤
王赤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4100260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8054C/zh
Publication of CN1571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1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0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05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将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相结合,机械结构包括扭矩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由前盖和阻尼器壳体共同组成了的空腔内的线圈、内环和转子,且在内环与转子之间还设置有磁流变液,在转子的上端还设置有顶尖,顶尖通过扭矩接头与传感器相连接,控制电路的单片机通过A/D模数转换器采集扭矩单元的输出信号,经过运算后由D/A数模转换器输出控制信号,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把该信号转化为电流输入至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中的线圈,阻尼器特性即刻发生变化。通过闭环控制,使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在恒扭矩状态。所有的单元都集成为模块,对整个系统的调试,测试都方便简单,且散热良好、旋转稳定、可控性好、成本低、测试精度高。

Description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旋转式负载是干磁粉式扭矩负载。干磁粉式扭矩负载有如下缺点:只能在不高于1000转/分钟的低转速下使用,否则将烧坏磁粉,导致失效;干磁粉容易堆积,造成卡死,使其无法使用;磁粉分布很难均匀,在旋转过程中使扭矩负载产生波动;磁粉导热效果差,不利于长时间工作。磁流变液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流变特性发生急剧变化的新型智能材料,他们的基本特征是在磁场作用下能在瞬间(毫秒级)从自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半固体,呈现可控的屈服强度,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利用这类液体的流变效应可制成各种阻尼器,用于调节系统的阻尼或刚度特性,而且磁流变液具有屈服强度高,对污染不敏感,采用低电流,容易控制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控制的,散热性能良好、旋转稳定、可控性好、成本低、测试精度高,允许转速至少可达到5000转/分钟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电路,机械部分包括支架以及依次设置在支架上的传感器支架、中支架和前支架,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其特点是,前支架上设置的前盖和中支架上设置的阻尼器壳体共同组成了一空腔,在此空腔内设置有线圈、内环和转子,且在内环与转子之间还设置有磁流变液,在转子的上端还设置有顶尖,顶尖通过设置在中支架上的扭矩接头与传感器相连接,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磁流变阻尼器线圈的输入端相联接,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D/A数模转换器与单片机相联接,扭矩单元通过A/D模数转换器与单片机相联接。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控制电路的单片机还可通过RS485通讯端口与远程控制的微机相联接;控制电路单片机的P00~P07接A/D模数转换器的D0~D7,单片机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分别接A/D模数转换器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单片机的P35接A/D模数转换器的CS端,单片机的P32与A/D模数转换器的转换结束中断INT相连,单片机的P33与A/D模数转换器的高字节控制端HBEN相连,单片机的P34与SP813LCP的WDI端相连;单片机的P11与D/A数模转换器的片选端CS相联接,单片机的P12接D/A数模转换器的时钟端SCLK,单片机的P13接D/A数模转换器的数据输入端DIN,单片机的X1和X2端接C4、C5两个电容和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A/D模数转换器外接四个电容:C2、C3、E3、E4,VDD外接5V电源,电容C8的一端接A/D模数转换器的CLK端,另一端接公共地,A/D模数转换器的模拟输入通道CH0接扭矩单元的引脚2,A/D模数转换器的CH1与放大器U8A引脚1相联接;D/A数模转换器的电源端VDD接+5V,参考电压端REFIN连接由R11和R12组成的分压端,模拟信号输出端OUTA接放大器U5B的正相输入5脚,放大器U5B的负相输入6脚分别接电阻R13和电位器P1,电位器P1的另一端接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接U5A的正相输入3脚,U5A的负相输入2脚接U8A的输出1脚,U5A的输出1脚通过电阻R6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7接功率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外部直流供电+24V、集电极接磁流变阻尼器线圈的其中一端,磁流变阻尼器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8并连接放大器U8A的正相输入3脚,U8A的负相输入2脚与输出1脚之间并联电阻R9和电容C7,U8A的负相输入2脚还连接电位器P2的一端,电位器P2的另一端接公共地;单片机的P14口还与RS485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端RE/DE相联接,单片机的串行通讯端口RXD接RS485的数据输出端口R0,单片机的TXD引脚接RS485的数据输入DI;阻尼器壳体上还设置有端盖,在端盖内设置有转子轴承和定位块;顶尖上还设置有压帽。
本发明将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相结合,机械结构包括扭矩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由前盖和阻尼器壳体共同组成了的空腔内的线圈、内环和转子,且在内环与转子之间还设置有磁流变液,在转子的上端还设置有顶尖,顶尖通过扭矩接头与传感器相连接,控制电路的单片机通过A/D模数转换器采集扭矩单元的输出信号,经过运算后由D/A数模转换器输出控制信号,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把该信号转化为电流输入至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中的线圈,阻尼器特性即刻发生变化。通过闭环控制,使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在恒扭矩状态。所有的单元都集成为模块,对整个系统的调试,测试都方便简单,且散热良好、旋转稳定、可控性好、成本低、测试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明的控制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械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的输出端与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输入端相联接,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的输入端通过D/A数模转换器27与单片机29相联接,扭矩单元26通过A/D模数转换器28与单片机29相联接。单片机29通过A/D模数转换器28采集扭矩单元26的输出信号,经过运算后由D/A数模转换器27输出控制信号,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把该信号转化为电流输入至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中线圈10,阻尼器特性即刻发生变化。通过闭环控制,使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在恒扭矩状态。控制电路通过RS485通讯端口25与外部微机24连接,达到远程微机控制的目的。
参见图2,机械部分包括支架18以及依次设置在支架18上的传感器支架1、中支架4和前支架15,传感器支架1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2,前支架15上设置的前盖13和中支架4上设置的阻尼器壳体19共同组成了一空腔,在此空腔内设置有线圈10、内环20和转子17,在线圈10通过绕线架9固定在阻尼器壳体19内,且在内环20与转子17之间还设置有磁流变液8,转子17下端的阻尼器壳体19内还设置有油封压盖11和油封12,阻尼器壳体19上设置有端盖16,在端盖16内设置有转子轴承22和定位块21,阻尼器壳体19通过后轴承5设置在中支架4上,前盖13通过前轴承14设置在前支架15上,在转子17的上端还设置有顶尖7,顶尖7上还设置有压帽6,顶尖7通过设置在中支架4上的扭矩接头3与传感器2相连接,
参见图3,本发明的控制电路的单片机29的P00~P07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D0~D7,单片机29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分别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单片机29的P35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CS端,单片机29的P32与A/D模数转换器28的转换结束中断INT相连,单片机29的P33与A/D模数转换器28的高字节控制端HBEN相连,单片机29的P34与SP813LCP的WDI端相连,单片机29的P11接D/A数模转换器27的片选端CS,单片机29的P12接D/A数模转换器27的时钟端SCLK,单片机29的P13接D/A数模转换器27的数据输入端DIN,单片机29的P14口接RS485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端RE/DE,单片机29的串行通讯端口RXD接RS485的数据输出端口R0,单片机29的TXD引脚接RS485的数据输入DI,单片机29的X1和X2端接C3、C4两个电容和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电容C8的一端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CLK端,另一端接公共地,A/D模数转换器28外接四个电容:C2、C3、E3、E4,外接5V电源,A/D模数转换器28的模拟输入通道CH0接扭矩单元的引脚2,A/D模数转换器28的CH1与放大器U8A引脚1相联接,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与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相联接,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中,D/A数模转换器27的电源端VDD接+5V,参考电压端REFIN连接由R11和R12组成的分压端,模拟信号输出端OUTA接放大器U5B的正相输入5脚,放大器U5B的负相输入6脚分别接电阻R13和电位器P1,电位器P1的另一端接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接U5A的正相输入3脚,U5A的负相输入2脚接U8A的输出1脚,U5A的输出1脚通过电阻R6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7接功率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的发射极接外部直流供电+24V、集电极接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其中一端,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另一端接电阻R8并连接放大器U8A的正相输入3脚,U8A的负相输入2脚与输出1脚之间并联电阻R9和电容C7,U8A的负相输入2脚还连接电位器P2的一端,电位器P2的另一端接公共地。
本发明的单片机29是89C52是一种带8k字节闪速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它接5V电源工作;A/D模数转换器28采用MAX197是一个12位分辨率的模数转换器(ADC),它在单5V电压下就可以工作,6μs转换时间,100ksps采集速率;D/A数模转换器27采用TLV5618,是带有高阻抗缓冲基准输入的双路12位电压输出数模转换器(DAC),它用单5V电源工作。
转子17与外部旋转构件连接,例如电机,用于输入旋转动能,旋转扭矩传递给安装在后支架上的扭矩传感器2,扭矩传感器2通过信号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内部线圈10引出二根导线连接外部控制电路。通过调节该线圈10的电流,施加于转子17周围磁流变液8中的磁场即刻发生相应改变,扭矩立即随磁流变液8阻尼特性的变化而变化。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29不断的检测扭矩大小、运行控制算法、调节线圈10的电流,使扭矩得到精确控制。
本发明是一种半主动式的旋转阻尼器,可用于汽车等结构的半主动减振,各种电机驱动特性的测试,也可用于造纸、纺织等需要恒定张力控制的工业现场。

Claims (9)

1、一种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电路,机械部分包括支架[18]以及依次设置在支架[18]上的传感器支架[1]、中支架[4]和前支架[15],传感器支架[1]上设置有扭矩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前支架[15]上设置的前盖[13]和中支架[4]上设置的阻尼器壳体[19]共同组成了一空腔,在此空腔内设置有线圈[10]、内环[20]和转子[17],且在内环[20]与转子[17]之间还设置有磁流变液[8],在转子[17]的上端还设置有顶尖[7],顶尖[7]通过设置在中支架[4]上的扭矩接头[3]与传感器[2]相连接,控制电路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的输出端与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输入端相联接,电压/电流转换电路[23]的输入端通过D/A数模转换器[27]与单片机[29]相联接,扭矩单元[26]通过A/D模数转换器[28]与单片机[29]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电路的单片机[29]还可通过RS485通讯端口[25]与远程控制的微机[24]相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电路单片机[29]的P00~P07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D0~D7,单片机[29]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分别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写引脚和读引脚,单片机[29]的P35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CS端,单片机[29]的P32与A/D模数转换器[28]的转换结束中断INT相连,单片机[29]的P33与A/D模数转换器[28]的高字节控制端HBEN相连,单片机[29]的P34与SP813LCP的WDI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片机[29]的P11与D/A数模转换器[27]的片选端CS相联接,单片机[29]的P12接D/A数模转换器[27]的时钟端SCLK,单片机[29]的P13接D/A数模转换器[27]的数据输入端DIN,单片机[29]的X1和X2端接C4、C5两个电容和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A/D模数转换器[28]外接四个电容:C2、C3、E3、E4,VDD外接5V电源,电容C8的一端接A/D模数转换器[28]的CLK端,另一端接公共地,A/D模数转换器[28]的模拟输入通道CH0接扭矩单元的引脚2,A/D模数转换器[28]的CH1与放大器U8A引脚1相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D/A数模转换器[27]的电源端VDD接+5V,参考电压端REFIN连接由R11和R12组成的分压端,模拟信号输出端OUTA接放大器U5B的正相输入5脚,放大器U5B的负相输入6脚分别接电阻R13和电位器P1,电位器P1的另一端接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放大器U5B的输出7脚接U5A的正相输入3脚,U5A的负相输入2脚接U8A的输出1脚,U5A的输出1脚通过电阻R6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7接功率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外部直流供电+24V、集电极接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其中一端,磁流变阻尼器线圈[10]的另一端接电阻R8并连接放大器U8A的正相输入3脚,U8A的负相输入2脚与输出1脚之间并联电阻R9和电容C7,U8A的负相输入2脚还连接电位器P2的一端,电位器P2的另一端接公共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片机[29]的P14口还与RS485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端RE/DE相联接,单片机[29]的串行通讯端口RXD接RS485的数据输出端口RO,单片机[29]的TXD引脚接RS485的数据输入D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阻尼器壳体[19]上还设置有端盖[16],在端盖[16]内设置有转子轴承[22]和定位块[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顶尖[7]上还设置有压帽[6]。
CN 200410026075 2004-04-27 2004-04-27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05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26075 CN1268054C (zh) 2004-04-27 2004-04-27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26075 CN1268054C (zh) 2004-04-27 2004-04-27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1269A true CN1571269A (zh) 2005-01-26
CN1268054C CN1268054C (zh) 2006-08-02

Family

ID=3448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2607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054C (zh) 2004-04-27 2004-04-27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8054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088C (zh) * 2006-05-08 2007-10-31 天津商学院 磁流变液阻尼式动力吸振器
CN102212930A (zh) * 2011-06-08 2011-10-12 苏州大学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1874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索塔结构耦合振动的振动控制方法
CN102768493A (zh) * 2012-07-02 2012-11-07 江苏科技大学 海洋平台智能振动控制装置
CN101810925B (zh) * 2009-02-19 2013-08-07 杨华平 智能电磁式健身器械阻尼器
CN101749220B (zh) * 2008-12-04 2014-04-30 诺沃皮尼奥内有限公司 扭转模式阻尼装置
CN106404889A (zh) * 2016-09-08 2017-02-1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间隙可调式磁流变液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11847202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施工用电梯
CN112923008A (zh) * 2021-01-25 2021-06-0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磁流变减震一体化装置及物联系统
CN115371881A (zh) * 2022-10-24 2022-11-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旋转条件下的标准动态扭矩发生器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6088C (zh) * 2006-05-08 2007-10-31 天津商学院 磁流变液阻尼式动力吸振器
CN101749220B (zh) * 2008-12-04 2014-04-30 诺沃皮尼奥内有限公司 扭转模式阻尼装置
CN101810925B (zh) * 2009-02-19 2013-08-07 杨华平 智能电磁式健身器械阻尼器
CN102212930A (zh) * 2011-06-08 2011-10-12 苏州大学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1874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索塔结构耦合振动的振动控制方法
CN102518743B (zh) * 2011-12-30 2013-04-0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索塔结构耦合振动的振动控制方法
CN102768493A (zh) * 2012-07-02 2012-11-07 江苏科技大学 海洋平台智能振动控制装置
CN102768493B (zh) * 2012-07-02 2014-10-29 江苏科技大学 海洋平台智能振动控制装置
CN106404889A (zh) * 2016-09-08 2017-02-15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间隙可调式磁流变液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06404889B (zh) * 2016-09-08 2019-08-0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间隙可调式磁流变液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CN111847202A (zh) * 2019-04-25 2020-10-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施工用电梯
CN112923008A (zh) * 2021-01-25 2021-06-0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磁流变减震一体化装置及物联系统
CN115371881A (zh) * 2022-10-24 2022-11-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旋转条件下的标准动态扭矩发生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15371881B (zh) * 2022-10-24 2023-03-2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旋转条件下的标准动态扭矩发生器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8054C (zh)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1269A (zh) 智能控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1576012B (zh) 一种电子调速方法及其调速装置
CN107009901A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动汽车组合电子仪表
CN102435437A (zh) 一种用于风电系统的混沌实时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605352U (zh)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及其测试系统
CN102778855A (zh) 一种低成本微功耗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CN110887681B (zh) 一种舵机负载模拟测控系统
CN105067834B (zh) 一种实时测量风速传感器
CN206399468U (zh) 一种ph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CN101482407A (zh) 智能型太阳角度探测仪
CN205246716U (zh) 一种外控式信号发生器
CN204374711U (zh) 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工艺过程参数采集及无线发送电路
CN2763784Y (zh) 以太网络组合式电子衡器
CN202305551U (zh) 一种用于整车试验的发动机转速信号仪
CN208922245U (zh) 一种低功耗数据记录及高速数据传输装置
CN201690249U (zh)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模块
CN201118512Y (zh) 调速马达力矩补偿电路
CN2372710Y (zh) 混凝土养护温度测控装置
CN2211593Y (zh) 智能外载测量仪
CN204596136U (zh) 一种基于集线器的远程气象因子数据采集系统
CN100403195C (zh) 试验机测控系统
CN209342140U (zh) 一种风能供电的载荷位移一体化传感器装置
CN201364151Y (zh) 智能型太阳角度传感器
CN210536685U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紧固件防松性能监测装置
CN209727483U (zh) 一种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