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64630A -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64630A
CN1564630A CN 200410030803 CN200410030803A CN1564630A CN 1564630 A CN1564630 A CN 1564630A CN 200410030803 CN200410030803 CN 200410030803 CN 200410030803 A CN200410030803 A CN 200410030803A CN 1564630 A CN1564630 A CN 1564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ubscriber
exchange
fixed networ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308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柏林
尹芹
管卫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4100308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64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564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46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PSTN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需为固定用户分配一逻辑号码和一物理号码,用户属性和位置信息集中在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SAR)中,用户位置移动后,输入操作码进行位置更新,如果终端话机没有与其他的逻辑号码绑定,鉴权成功后,对局内移动,在本地完成用户数据的移动,对跨局移动,向SAR发出位置更新请求,SAR通知原用户所在交换局删除该用户数据,要求当前交换局插入用户数据,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的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并更新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其他用户呼叫该用户时,通过SAR向被叫交换局查询该用户物理号码,利用物理号码接续。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使固网用户移动后保留自己的号码及属性。

Description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中的程控交换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在PSTN网上实现固定用户的移动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的用户号码是和交换机的端口一一对应的,电话安装好,开通放号后,号码的位置和用户属性就相对固定了,很难做到号码携带。目前PSTN网的移机不改号业务是通过呼叫转移或智能网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无法大规模开展。另外,交换机用户数据分别属于各个交换机内部管理,无法被其他设备共享,也没有自动同步机制,使得如基于交换机的广域Centrex等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其根本原因是交换机之间的数据无法自动同步,手工操作太复杂。
目前各个通信设备厂家也在积极地策划,使现有的固定交换机可以发挥更大的潜力,实现部分移动性功能,如号码携带,混合放号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只能实现固定用户号码随人走,实现号码的移动化,但用户数据,包括业务属性、群属性等无法自动转移,除非通过营帐系统重新手工输入修改,操作维护极其麻烦,否则,用户号码从一个交换机迁移到另一个交换机时,将丧失全部或部分用户属性,因而并非真正的用户移动化,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使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用户移动到其他交换机后,无需人工修改,即可实现原有号码和属性随用户一起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为固定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逻辑号码和一个与用户线对应的物理号码,并将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在交换局的位置信息集中在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中保存和管理;
当用户移动到其他位置时,位置更新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在终端话机输入操作码,包括用于操作类别识别,用户识别和鉴权的信息;
(b)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识别是位置更新操作后,判断所述终端话机是否已与有效的逻辑号码绑定,如果是,执行步骤(j),否则执行下一步;
(c)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请求鉴权数据,并进行鉴权,如果鉴权成功,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步骤(j);
(d)判断用户是否在同一交换局内移动,如果是,执行步骤(i),否则执行下一步;
(e)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对该用户的位置更新请求;
(f)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收到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后,通知用户原来所在的交换局删除该用户数据,并要求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局插入用户数据;
(g)用户原来所在的交换局删除该用户数据,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将该用户的数据自动同步到本地数据库当前终端的记录中,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的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
(h)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更新数据库中该用户所在交换局的信息,提示用户位置更新成功,结束;
(i)将该用户数据从原位置移动到当前终端位置的记录中,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提示用户位置更新成功,结束;
(j)提示用户位置更新失败,结束;
位置更新成功后,所述终端话机送出的主叫号码是该用户的逻辑号码,其他用户呼叫该用户时,通过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向该用户所在交换局查询该用户的物理号码,并利用得到的物理号码完成接续。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操作码包含接入码、用户逻辑号码和密码,所述交换机和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之间的通信均携带所述操作码中的用户逻辑号码。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逻辑号码由固网用户的电话号码和区号组成。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物理号码为用户线的编码。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交换机和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之间的交互采用MAP协议或扩展的ISUP协议。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步骤(g)中,如果用户原来所在交换机删除用户数据失败,或者所述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进行数据同步失败,则执行步骤(j)。
上述方法可具有以下特点:其他用户呼叫漫游用户的流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其他用户呼叫漫游用户;
起呼局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路由请求,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
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查找到被叫用户所在的交换局后,请求其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
被叫用户所在交换局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向起呼局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起呼局用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进行接续,成功后按正常流程完成呼叫。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固定用户象移动用户一样进行漫游的方法。当用户位置发生变化时,用户通过在话机上操作,控制自己的号码搬移到其它地方,属性也由程控交换机自动同步到号码所在地。弥补了PSTN网目前的不足。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固定用户漫游方法充分利用了运营商现有的网络资源,只要通过有限的软件升级和增加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就可以使固定用户在现有交换机的基础上,不改变网络架构和用户号码,就可以象移动用户一样进行漫游,有效扩充PSTN网的业务,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漫游用户进行位置更新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漫游用户作为被叫时的呼叫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漫游用户在同一个交换局内移动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漫游用户跨交换局移动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漫游用户跨地区移动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其他用户呼叫图5中漫游用户的呼叫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固定用户的号码和交换机端口剥离开来,用户属性等特征信息和用户号码相结合,而不是和端口结合。在本发明中,交换机端口类似于移动网的无线信道一样,只是用户接入交换机的通道,号码才是用户真正有效的个人资源。
为了实现漫游,需要为交换机的用户同时分配两个号码,一个是逻辑号码,即对外公布的用户号码,是区别用户的唯一标志,是发送到被叫侧用于显示的号码及用于计费的号码;一个是物理号码(即漫游号码),即用户线的编码,是交换机内部号码,主要用于呼叫过程中来寻找路由,对用户是屏蔽的。
对于现有的固定交换机的用户,首先签约为可以漫游的用户,其现有的号码(包括区号)保留不变,作为用户的逻辑号码。在本发明中,用户签约固定用户漫游业务后,其属性由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SAR)集中管理,一个SAR至少和一个交换机连接,也可以和跨交换局跨地区的多个交换机连接。SAR中存储有包含用户逻辑号码、密码、业务特征等在内的属性信息,以及用户所在的交换局的位置信息。SAR类似于移动网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但除HLR外,还包含其他可以存放和管理用户数据的设备。
本发明中,固定网用户移动到任何地方,通过交换机的端口接入到交换网络后,交换机根据该用户目前所在端口另外为其分配物理号码,记录物理号码和逻辑号码的对应关系,并在当前端口的记录中插入该用户的属性信息。从而使用户可以保留自己的号码及属性,如同移动用户携带自己的手机移动一样,即实现固定用户的漫游。漫游用户的数据在SAR和交换机中的同步更新是通过位置更新的操作来实现。
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固定用户进行位置更新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用户在话机终端输入操作码,进行位置更新,操作码中包含接入码、逻辑号码、密码等用于操作类别识别、用户识别和鉴权的信息;
步骤110,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通过对接入码的分析识别是否位置更新操作,如果是,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其它操作;
步骤120,检测该话机终端是否已与其他用户的有效逻辑号码绑定,如果是,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步骤230;
步骤130,以逻辑号码为依据向SAR请求鉴权数据(如鉴权三元组);
步骤140,得到鉴权参数后,采用鉴权算法进行计算,验证用户是否可以使用该号码,如果鉴权成功,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步骤230;
步骤150,判断用户是否在本地交换局内移动,如果是,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160,向SAR发起位置更新请求;
步骤170,SAR通知用户原来所在的交换机删除该用户的数据(包含属性数据),原交换机执行删除操作;
步骤180,SAR通知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插入该用户数据;
步骤190,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将该用户的数据自动同步到本地数据库当前终端的记录中,并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的物理号码(即当前话机终端用户线的内部编码)的对应关系;
步骤200,SAR更新数据库中该用户所在交换局的信息,并通知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位置更新成功,执行步骤220;
步骤210,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将该用户数据从原位置移动到当前终端位置的记录中,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的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完成位置更新;
步骤220,用户听成功语音提示,结束;
步骤230,位置更新失败,用户听失败语音提示,结束。
上述步骤中,如果步骤170~210的操作失败,用户也将听到失败语音提示,结束此次位置更新。上述操作中,交换机和SAR之间的交互可以采用MAP协议,也可以是其他扩展的通信协议,如扩展的ISUP等。
位置更新成功后,用户接入的交换机上已经修改了所述电话终端对应的用户属性,因而从该话机上发出呼叫时,送出的主叫号码是漫游用户的逻辑号码。而其他用户呼叫此用户的逻辑号码时,其呼叫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其他用户呼叫漫游用户;
步骤310,主叫所在起呼局(可以是交换局、长途局、汇接局或关口局)向SAR发出路由请求,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请求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SRI操作);
步骤320,SAR在数据库中查找到被叫所在的交换局后,请求其返回被叫的物理号码,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PRN操作);
步骤330,被叫所在交换局向SAR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PRNAck操作);
步骤340,SAR向起呼局返回被叫的物理号码(SRIAck操作);
步骤350,起呼局用获得的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进行接续(IAM操作),成功后按正常流程完成呼叫。
当用户位置再次变化时,按照同样的方式可以再次进行位置更新,从而使交换机和SAR之间能够时时同步该用户的数据,使得固定电话用户的号码和属性可以随用户一起移动,实现了固网用户的漫游。
图3、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固定电话用户在同一交换局内移动,在不同交换局间移动,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移动的情况,图中虚线表示信令链路,实线表示有户线路,DN表示逻辑号码,LRN表示物理号码。
图3描述的是在同一交换局LS1内的用户移动。SAR存放和管理LS1的用户数据并时时同步。
用户原来在A位置,其逻辑号码是4560001,物理号码是8894561234。用户由于工作或生活等原因,需要迁移到LS1的B位置,B位置的逻辑号码为空,物理号码是8894562333。位置更新的操作过程如下:
用户在B位置的话机上输入相应的操作码,LS1分析是位置更新操作且B位置无用户绑定,向SAR请求鉴权参数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LS1判断用户是在本地交换局内移动,则对本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操作,将用户的数据从A位置移到B位置对应的记录中,完成位置更新。此时,A位置的逻辑号码是空或其他的号码(表示此处无逻辑号码),物理号码为8894561234,B位置的物理号码不变,为8894562333,与其绑定的逻辑号码为4560001。
如果用户从B位置起呼,被叫侧显示的主叫号码和话单中的主叫号码都是4560001,其他用户呼叫4560001时,起呼局根据该逻辑号码路由到B位置的话机,B位置话机振铃。这样,用户到B处后,属性和业务特征与在A处完全相同。
图4描述的是用户在不同交换局间的移动,SAR存放并管理交换机LS1和LS2的用户数据,并和LS1、LS2同步用户数据。假设用户在交换局LS1的A位置逻辑号码是4560001,物理号码是8894561234。用户由于工作或生活等原因,需要迁移到LS2的B位置。而B位置的原逻辑号码是空号,原物理号码是8994562333。位置更新的操作过程如下:
用户在B位置的话机上输入相应的操作码,LS2分析是位置更新操作且B位置无用户绑定,向SAR请求鉴权参数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LS2判断用户是跨局移动,向SAR发起该用户的位置更新请求,SAR通知LS1删除该用户的数据,收到LS1响应成功后,通知LS2插入该用户的数据,LS2将该用户的数据自动同步到本地数据库中,并建立该用户新的物理号码8994562333与逻辑号码4560001的对应关系,SAR将数据库中该用户所在的交换局更新为LS2,成功后,位置更新结束。这样,该用户的属性信息均迁移到LS2的B位置,与原A位置完全相同。上述过程中,若LS1删除该用户数据失败,或向LS2插入该用户数据失败,则位置更新失败,用户会听到语音提示,要求其重新输入。
位置更新后,A位置的逻辑号码可以是空或其他的号码,物理号码不变,B位置,即漫游用户的逻辑号码是4560001,物理号码为8994562333。用户在B位置起呼时,送出的主叫号码是4560001。
图5描述的是在不同地区间的用户移动。假设SAR1和LS1在南京地区,SAR2和LS2在上海地区,LS1和SAR2,LS2和SAR1之间也有信令链路连接,SAR1、SAR2中均存放和管理交换机LS1和LS2的用户数据并进行数据同步。
用户如果要从南京的LS1的A位置迁移到上海的LS2的B位置,只需要在B位置的话机上进行位置更新操作。位置更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用户在不同交换局之间移动时的操作步骤一致,只是LS2是和SAR2通讯,而SAR1也要修改本地数据库中该用户所在交换局的位置信息,而且由于两地的区号不同,通信中用户的逻辑号码和物理号码前应当加上区号,用户逻辑号码在漫游后,该区号不变。事实上在图3和图4的情况下,用户逻辑号码也是有区号的,只是在同一交换局内操作时可以省略。
如图所示,用户在南京的A位置的逻辑号码为0254560001,物理号码为0258894561234,移动到上海的B位置后,漫游用户的逻辑号码仍为0254560001,物理号码为原B位置的物理号码0218994562333,并且在上海的交换机LS2存储了该用户所有的属性信息,南京的交换机LS1则删除了该用户的数据。
图6中具体描述了位置更新后,其他用户呼叫0254560001时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主叫所在交换局LS1或长途局MS或汇接局TS或关口局GW向SAR2发路由请求操作SRI,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0254560001;
步骤410,SAR2发出请求交换机LS2返回物理号码的操作PRN,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0254560001;
步骤420,LS2向SAR2返回PRN的响应操作PRNAck,携带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0218994562333;
步骤430,SAR2向起呼局LS1/TS/MS/GW发送对SRI的响应操作SRIAck,携带被叫的物理号码:0218994562333;
步骤440,起呼局LS1/TS/MS/GW用物理号码进行接续,IAM消息中的被叫号码是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0218994562333;
步骤450,被叫用户振铃,LS2回ACM消息;
步骤460,被叫用户摘机,LS2送ANM消息给起呼局;
步骤470,通话结束,主叫挂机,LS1/TS/MS/GW向LS2送REL消息,呼叫释放;
步骤480,LS2向LS1/TS/MS/GW送RLC消息,释放中继电路。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可以使PSTN网中的每一个用户拥有自己的个人号码及用户属性,用户移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保留自己号码及属性,从而具有可移动性、携带方便的特点。
此外,本发明利用SAR进行用户数据集中管理,用户具有唯一性标识,具有移动网用户的特征,便于新业务的开展,也解决了固网和移动网的网络融合问题,利用网络融合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业务,使运营商在保留原有客户资源的基础上,吸引新的客户群体加入,提高营业收入。
此外,本发明利用了PSTN网现有的丰富网络资源和业务基础,即实现用户的移动通信功能,又避免现有PSTN网络的改造和信令的修改,同时充分利用了PSTN网话音质量好,收费低廉的优势,增加了运行商的竞争力。

Claims (7)

1、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为固定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逻辑号码和一个与用户线对应的物理号码,并将用户的属性信息和所在交换局的位置信息集中在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中保存和管理;
当用户移动到其他位置时,位置更新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在终端话机输入操作码,包括用于操作类别识别,用户识别和鉴权的信息;
(b)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识别是位置更新操作后,判断所述终端话机是否已与有效的逻辑号码绑定,如果是,执行步骤(j),否则执行下一步;
(c)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请求鉴权数据,并进行鉴权,如果鉴权成功,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步骤(j);
(d)判断用户是否在同一交换局内移动,如果是,执行步骤(i),否则执行下一步;
(e)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对该用户的位置更新请求;
(f)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收到所述位置更新请求后,通知用户原来所在的交换局删除该用户数据,并要求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局插入用户数据;
(g)用户原来所在的交换局删除该用户数据,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将该用户的数据自动同步到本地数据库当前终端的记录中,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的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
(h)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更新数据库中该用户所在交换局的信息,提示用户位置更新成功,结束;
(i)将该用户数据从原位置移动到当前终端位置的记录中,建立该用户逻辑号码和新物理号码的对应关系,提示用户位置更新成功,结束;
(j)提示用户位置更新失败,结束;
位置更新成功后,所述终端话机送出的主叫号码是该用户的逻辑号码,其他用户呼叫该用户时,通过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向该用户所在交换局查询到该用户的物理号码,并利用得到的物理号码完成接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码包含接入码、用户逻辑号码和密码,所述交换机和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之间的通信均携带所述操作码中的用户逻辑号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号码由固网用户的电话号码和区号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号码为用户线的编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和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之间的交互采用MAP协议或扩展的ISUP协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如果用户原来所在交换机删除用户数据失败,或者所述用户当前所在的交换机进行数据同步失败,则执行步骤(j)。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用户呼叫漫游用户的流程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其他用户呼叫漫游用户;
起呼局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发出路由请求,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
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查找到被叫用户所在的交换局后,请求其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消息中携带被叫用户的逻辑号码;
被叫用户所在交换局向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固网用户属性寄存器向起呼局返回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
起呼局用被叫用户的物理号码进行接续,成功后按正常流程完成呼叫。
CN 200410030803 2004-04-06 2004-04-06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Withdrawn CN1564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0803 CN1564630A (zh) 2004-04-06 2004-04-06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30803 CN1564630A (zh) 2004-04-06 2004-04-06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4630A true CN1564630A (zh) 2005-01-12

Family

ID=3448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30803 Withdrawn CN1564630A (zh) 2004-04-06 2004-04-06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6463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2941C (zh) * 2006-12-15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18216C (zh) * 2005-06-15 2009-07-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网络间号码携带的方法
CN1980303B (zh) * 2005-12-0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化电话网络区间计费的方法
CN10415898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04935758A (zh) * 2014-12-31 2015-09-2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5432A (zh) * 2015-03-13 2015-09-2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呼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05391877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交换机出入局号码动态分配的方法、装置及平台
CN110312220A (zh) * 2019-07-02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8216C (zh) * 2005-06-15 2009-07-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网络间号码携带的方法
CN1980303B (zh) * 2005-12-08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化电话网络区间计费的方法
CN100442941C (zh) * 2006-12-15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5898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04158989B (zh) * 2014-07-28 2016-08-24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电话漫游系统和方法
CN105391877B (zh) * 2014-09-04 2018-11-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交换机出入局号码动态分配的方法、装置及平台
CN105391877A (zh) * 2014-09-04 2016-03-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小交换机出入局号码动态分配的方法、装置及平台
CN105007379A (zh) * 2014-12-31 2015-10-2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系统及固定电话
CN105007575A (zh) * 2014-12-31 2015-10-2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5025469A (zh) * 2014-12-31 2015-11-04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及系统
CN104994244A (zh) * 2014-12-31 2015-10-21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签到方法、系统及固定电话机
CN104935758B (zh) * 2014-12-31 2017-11-1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5758A (zh) * 2014-12-31 2015-09-2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35432A (zh) * 2015-03-13 2015-09-23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呼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04935432B (zh) * 2015-03-13 2018-11-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通话呼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CN110312220A (zh) * 2019-07-02 2019-10-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418C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CN1119039C (zh) 在个人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管理系统
CN1177508C (zh) 一种实现异地智能用户漫游呼叫的方法
CN1645968A (zh) 国际漫游用户使用本地虚拟号码实现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CN1180598C (zh) 无线固定电信网中电话用户“一号多机”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694477A (zh) 一种实现不同网络间号码携带的方法
CN1956476A (zh) 固定电话网的用户数据实现集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913550A (zh) 利用软交换实现固网查询用户集中数据库的系统和方法
CN1863252A (zh) 为用户增加特殊用途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EP1748667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omplishing mobile management of fixed network switching node
CN1208991C (zh) 移动电话用户“漫游本地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564630A (zh) 一种在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固定用户漫游的方法
CN1735268A (zh) 实现混合放号的方法及通信网络系统
CN1798208A (zh) 一种实现彩铃的方法及其网络系统
CN1518372A (zh) 移动通讯中实现本地号码租用的方法
CN1674707A (zh) 一种实现边界漫游计费的方法
CN1245824C (zh) 企业无线总机接入移动虚拟专用网的方法
CN1633187B (zh) 基于用户小交换机的通信系统及其实现通信的方法
CN1968450A (zh) 归属地短号码业务的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20899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本地化漫游的实现方法
CN1708075A (zh) 一种实现固话漫游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218602C (zh) 一种实现回铃音业务管理的方法
CN122593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未完成来电短消息通知的方法
CN1968513A (zh) 呼叫控制方法
CN1905594A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振铃业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