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3099A -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3099A
CN1553099A CNA031299628A CN03129962A CN1553099A CN 1553099 A CN1553099 A CN 1553099A CN A031299628 A CNA031299628 A CN A031299628A CN 03129962 A CN03129962 A CN 03129962A CN 1553099 A CN1553099 A CN 155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pressor
bottom panel
outdoo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299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宗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031299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53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55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3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它包括由树脂材质制成的底面板、在底面板的上面一侧形成一体的固定处、以及在底面板的上面的固定处之间设置支撑肋,支撑肋上设有安装槽。用螺母连接压缩机的安装板和贯通压缩机的安装板的固定处,在底面板的上面和压缩机的安装板的下面安装有弹性材质的防振垫。固定处以金属材质制作并插入到制作底面板的模具内与底面板形成一体,或与底面板用同一材质制作。因此,压缩机更坚固、更准确地被安装在底面板上,可减小压缩机的噪音并简化底面板的制造工艺。

Description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由室内部和室外部组合成一体的底面板构成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及安装结构如图1、2所示,空调器的底部用金属材质的底面板(1)制作,空调器的两侧面和上面形成壳体(3),上述壳体(3)其两端下部安装在底面板(1)的两端部,在空调器内部形成一定的空间。壳体(3)上形成建筑物的室外侧位置的部分有室外部吸入口(4),上述室外部吸入口(4)成为室外的空气向空调的室外部吸入的流路。
空调器的前面有前面板(5),上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吸入格珊(7),吸入格珊(7)是空气吸入到空调器的室内部的流路,前面板(5)的一侧具有从空调器内部向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出格栅(9),吸入格珊(7)背面的前面板(5)上具备有净化吸入的空气的过滤器(11)。
过滤器(11)的背面设置有与通过过滤器(11)的空气和热交换系统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3)。室内热交换器(13)安装在底面板(1)上的空调空气导向器(15)上。空调空气导向器(15)引导空调器内部的空气流动。空调空气导向器(15)起着在不使用另外的分隔板时区划空调器内部的室内部和室外部的作用。孔板(16)具有使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向室内风扇(19)流动的导向作用。
空调空气导向器(15)的背面,即空调器内部的对应于室外部的位置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向两方向的旋转轴,一侧旋转轴贯通空气空气导向器(15)延长到室内部,另一侧旋转轴向旋转轴的相反方向延长。上述向室内部延长的旋转轴设置室内风扇(19),另一侧旋转轴设置有室外风扇(21)。这些风扇(19,21)各自向室内部和室外部提供空气流动的原动力。
引导空调器的室外部的空气流动的护罩(23)设置在上述底面板(1)上。底面板(1)上形成有安装室外风扇(21)的通孔,被护罩(23)区划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着空气。
被上述护罩(23)区划的空间中空调器的背面一侧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24)。在室外热交换器(24)上通过吸入口(4)流入到空调器室外部的室外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系统里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底面板(1)的室外部里安装构成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压缩机(25)。压缩机(25)下端的安装板(25’)与底面板(1)进行焊接或粘结而形成固定处(26)。但上述构成的固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上述固定处(26)通过焊接或粘结设置在底面板(1)上,故有在空调器的工作时由于压缩机(25)等发生的震动其设置状态受到损坏的问题。即由反复的振动,固定处(26)的焊接或粘结部位受到破坏。同时,由于压缩机(25)震动而噪音变大,并在热交换循环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传递工作流体的连接管受损。另外,上述安装方式使底面板(1)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提高。同时,现有的压缩机安装结构中安装板(25’)只用上述固定处(26)固定,所以存在固定不牢和固定位置的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公开一种把压缩机牢固和准确地固定在底面板上及进一步简化底面板的制造工艺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安装结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底面板用树脂材质制造,固定处在底面板的上面一侧并形成一体,在底面板的上面的固定处之间设置有支撑肋,在支撑肋上设有安装槽,用螺母连接压缩机的安装板和贯通压缩机的安装板的固定处,在底面板的上面和压缩机的安装板的下面安装有弹性材质的防振垫。
支撑肋在固定处之间,多个支撑肋各自成直线排列;
固定处以金属材质制成,其一端的头部插入到底面板的内部;
固定处也可以用与底面板相同的材质制成并与底面板形成一体;
固定处的周围又具有安装防振垫的凹陷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压缩机安装结构中,压缩机更坚固、更准确地被安装在底面板上,可减小压缩机的噪音并简化底面板的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内部构成的部分斜视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较好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构造的整体式空调器结构斜视图;
图4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内部结构的部分斜视图;
图5是以室内部为基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底面板的斜视图;
图6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底面板和压缩机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7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7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7c是图7a图示的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8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空气导向器的斜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扇和室内电机安装部的斜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盒的结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外风扇和室外电机安装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的上侧护罩结构的斜视图。
其中:
1底面板        3壳体             4室外吸入口
5前面板        7吸入格栅         9排出格栅
11过滤器       13室内热交换器    15空气导向器
16导向孔板     17电机            19室内风扇
21室外风扇     23护罩            24室外热交换器
25压缩机          25’安装板         26固定处
100底面板         110基板            110’室内部基板
110”室外部基板   120分隔板          124冷凝水通孔
130下侧护罩       132半圆部          134加强肋
136加强肋         138插入孔          140电机安装部
142槽部           144贯通切口部      150下部格栅
152延长部         160压缩机安装部    162固定处
162’头部         163凹陷部          164支撑肋
164’安装槽       170冷凝水导槽      172引导肋
175冷凝水盛水部   200前面板          210吸入格栅
220空气过滤网     230前面支架        232显示部
240排出支架       242格栅部          244排出格栅
246垂直肋         248水平肋          250排出导向器
310室内热交换器   320下侧空气导向器  322底部
324后壁部         326侧壁部          328挂钩突起
330下侧风扇支撑部 332半圆突起        334固定肋
329前段上面       336冷凝水导槽      340上侧空气导向器
341连接板         342挂钩突起        344段差面
346上侧风扇支撑部 410室内扇          420室内电机
430室内电机安装部 432安装面          440轴承组件
442轴承盖         442’插入槽        500控制盒
510主体部         512电机盖          514连结钩
520盖部           522连接槽          530电容器
544电容器安装部   542容器盖          600壳体
610把手           650室外部盖        652格栅部
660段差部         700屏蔽组件        710屏蔽支架
720屏蔽           810室外电机        820送风扇
822风扇飞散器     830室外热交换器    840压缩机
842安装板         843安装孔          846防振垫
847垫圈           848螺母            850上侧护罩
852上侧半圆部     854段差部          856插入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的较好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4、5和6所示,空调器外观由形成底面的底面板(100)和安装在上述底面板(100)的上面前端部而形成空调器前面的前面板(200)和安装在上述底面板(100)的上面后端部边缘而形成空调器的后面以及两侧面的壳体(600)及连接在上述壳体(600)的上端而形成上面的室外部盖(650)构成,空调器的左右侧设置屏蔽组件(700)。
空调器的底面由底面板(100)形成,这样的底面板(100)用树脂等材质注塑成型。上述底面板(100)由形成底板的基板(110)和区划空调器的室外部和室内部的分隔板(120)及下侧护罩(130)构成,这些都形成一体。
上述基板(110)是长方形,并由以分隔板(120)为基准相当于前方部的室内部基板(110’)和相当于上述分隔板(120)的后方部的室外部基板(110”)构成。上述室内部基板(110’)在把空调器安装到建筑物的窗户时位于屋内并形成室内部的底面,而且上述室外部基板(110”)在把空调器安装到建筑物的窗户时位于屋外并形成室外部的底面。
上述分隔板(120)起着区划空调器的室外部和室内部的作用,并且前面向后方凹陷而形成能安装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后壁部(324)。上述分隔板(120)的一侧形成有把室内热交换器(310)发生的冷凝水引导到室外部的冷凝水通孔(124)。
上述室外部基板(110”)的上面有下侧护罩(130)向上方突出并形成一体,下侧护罩(130)连结上侧护罩(850)。即上侧护罩(850)和下侧护罩(130)结合而形成和室外热交换机(830)连通的通孔(860),通孔(860)里安装有送风扇(820)。为此,下侧护罩(130)的上端部是构成通孔(860)的下半部的半圆部(132)。
下侧护罩(130)的侧端部上下形成有加强肋(134)而起着加强下侧护罩(130)强度的作用。加强肋(134、136)在下侧护罩(130)的两面相对称。下侧护罩(130)的半圆部(132)两端有插入孔(138)并朝上部开口。插入孔(138)是插入上侧护罩(850)的插入突起(856)的部分。下侧护罩(130)和分隔板(120)之间的电机安装部(140)并从底面板(100)的室外部基板(110”)向上方突出形成。上述电机安装部(140)的上端中央部有向下方凹陷的半圆槽形状的槽部(142),并且如图11所示在这里安装室外电机(810)。
从上述分隔板(120)的后面向下侧护罩(130)以平面图看时,上述电机安装部(140)形成有一定的宽度。因此,上述电机安装部(140)的内部可形成一定的内部空间(未图示),上述内部空间通过底面板(100)的下面与外部连通。电机安装部(140)上有多个贯通切口部(144)向下侧护罩(130)开口形成与电机安装部(140)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通过这样的贯通切口部(144)空气可以从底面板(100)的下方被吸入到空调器的内部。作为替换,上述电机安装部(140)用另外的树脂物形成并安装在上述底面板(100)上,其结构如上所述。
在电机安装部(140)的右侧,装有贯通室外部基板(110”)的下部格栅(150),下部格栅(150)的周围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延长部(152)而引导从底面板(100)下方吸入的空气的作用。室外部基板(110”)的左侧部上方有压缩机安装部(160)。压缩机安装部(160)中插入有从室外部基板(110”)的上面向上方突出形成的三个固定处(162),三个固定处(162)的位置约相当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固定处(162)以金属材料构成为好,固定处(162)的一端部具有头部(162’),如图7a所示,头部(162’)在底面板(100)成型时插入到模具内部与底面板(100)成为整体。
另外,如图7b所示,有固定处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固定处(162’)与上述底面板(100)形成为同一材料。即凹陷部(163)的中央和上述固定处(162’)为一体突出地制作底面板(100)时形成。
固定处(162)的周围形成有圆形的凹陷部(163)。上述凹陷部(163)安装有支撑压缩机(840)安装板(842)下面的防振垫(846),以减小压缩机(840)的震动。
如图7c所示,上述固定处(162)之间形成有多个从上述室外部基板(110”)向上方突出成型的支撑肋(164),支撑肋(164)上有安装槽(164’),以便安装压缩机(840)的安装板(842)的前端。室外部基板(110”)上有引导通过冷凝水通孔(124)向室外部传递的冷凝水的冷凝水导槽(170)。冷凝水导槽(170)在相隔一定的间隔突出形成的引导肋(172)之间。冷凝水导槽(170)通过下侧护罩(130)连接到室外部基板(110”)的末端部和下侧护罩(130)之间凹陷形成的冷凝水盛水部(175)。底面板(100)的室内部前端上面设置有前面板(200),前面板(200)包括空气流入的吸入格栅(210)和设置在吸入格栅(210)后方的空气过滤网(220)及安装有吸入格栅(210)的前面支架(230)、还有插入在前面支架(230)的上端部而设置的排出支架(240)。
前面板(200)的上端部前段向前方倾斜并在这里设置显示部(232)。排出支架(240)两端的格栅部(242)与之形成一体,这些格栅部(242)之间的空间里装有能把在空调内部热交换的空气重新向室内排出的可以装卸地排出格栅(244)。排出格栅(244)上形成可以控制空气的流动方向,同时又能防止手指插入的多个水平肋(248)。水平肋(248)下部设置可以控制地引导排出空气的垂直肋(246)。排出支架(240)下面连接并引导从空调内部排出的空气流向的排出导向器(250)。前面板(200)的内侧设置有相当于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310)。室内热交换器(310)是为通过吸入格栅(210)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工作流体之间的热交换的,更正确的是设置在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前端部上面。如图8所示,下侧空气导向器(320)包括有形成底面的底面部(322)、构成底面部(322)的后端内面成圆形的后壁部(324),后壁部(324)的两侧端向前方垂直弯曲延长的侧壁部(326)。侧壁部(326)形成有连接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挂钩(342)的挂钩突起(328),上述右侧的侧壁部(326)形成有半圆槽形状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半圆槽的中央形成有半圆突起(332)插入轴承组件(440)。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上端部有不让轴承组件(440)脱离并进行固定的固定肋(334)向前方突出。
后壁部(324)作成圆形,有与把空调器区划为室内部和室外部的分隔板(120)的前面凹陷部相对应的形状。底面部(322)的前端形成有冷凝水通道(336),冷凝水通道(336)把其上端安装的室内热交换器(310)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排放。
如图8所示,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上端有上侧空气导向器(340)。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上部贯通设置有排出导向器(250)。上述上侧空气导向器(340)侧面形成有挂钩(342),挂钩(342)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形成的挂凸起(328)连接并与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相结合。
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两侧下端形成有段差面(344),段差面(344)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前段上面(329)相结合,使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连接容易并且有效切断空气的泄漏。上侧风扇支撑部(346)形成在上侧空气导向器(340)的侧面,并与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形成一体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相结合,而支撑室内扇(410)。下侧空气引导器(320)的前方设置有室内扇(410)。如图9所示,室内扇(410)使用把内部吸入的空气向圆心方向排出的轴流扇,排出的空气沿着上、下空气引导器(320、340)以及排出导向器(250)通过排出格栅(244)引导并排出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
室内扇(410)的左侧安装有旋转室内扇(410)的室内电机(420)。室内电机(420)安装在底面板(100)上面的室内电机安装部(430)上。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上面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半圆槽形状的安装面(432),并在此安装室内电机(420)。室内扇(410)的右侧中心轴安装有轴承组件(440),轴承组件(440)由向内部插入的轴承(未图示)和盖住他的橡皮材料轴承盖(442)构成。轴承盖(442)以滑轮形状沿圆周面中央部形成有插入槽(442’),插入槽(442’)里结合有下侧空气导向器(320)的侧壁部(326)上的下侧风扇支撑部(330)的半圆突起(332)。
室内电机安装部(430)的左侧设置有安装电器部件的控制盒(500),如图10所示,控制盒(500)由主体部(510)和盖部(520)构成。上述主体部(510)左侧方是开口的箱子形状,右侧与盖住室内电机(420)上部的电机盖(512)形成为一体。另外,主体部(510)的前面左侧端上下隔着一定距离形成有连接钩(514)。主体部(510)的开口的部分被盖部(520)封闭。这样的盖部(520)的前端部上下隔着一定间隔形成有连接槽(522)连接上述主体部(510)的连接钩(514)。因此,上述盖部(520)以前端部为轴转动并开闭。盖部(520)的外面具备有安装电容器(530)的电容器安装部(未图示),电容器安装部(未图示)形成在盖部(520)的外面下端。并且为了密闭连接在电容器安装部(未图示)上的电容器(530)上部连接线,具备电容器盖(542)。电容器(530)把上端部连接在盖部(520)的上部,并把下端插入在电容器安装部(未图示)的上端。
其次,室外部上沿着底面板(100)的室外部基板(110”)周围安装有构成后面以及侧面外观的壳体(600),壳体(600)的后面和侧面形成有格栅部(652),并通过这里吸入和排出空气。壳体(600)的侧面上端又形成有容易拿取空调器的把手(610)。壳体(600)的上端安装有室外部盖(650),室外部盖(650)的前端形成有段差部(660),段差部(660)安装有屏蔽组件(700)的屏蔽支架(710)。壳体(600)的后面和侧面形成有横跨前部分并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格栅(210)。室外部盖(650)的上面形成有一定大小的格栅部(652),室外部盖(650)的格栅部(652)也成为室外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室外部里的流路。
另外,屏蔽组件(700)封闭空调器和窗户之间的缝隙,并由屏蔽支架(710)和屏蔽(720)构成。屏蔽支架(710)跨到室外部盖(650)和底面板(100)安装并可滑动。屏蔽支架(710)插入在空调器的中央部两侧端并可左右滑动,所以屏蔽支架(710)封闭空调器和窗户之间的缝隙而起着切断室内外空气的流动的作用。底面板(100)的下端形成有安装部(未图示),使屏蔽支架(710)的下端插入并滑动。
如图11所示,底面板(100)的室外部底板(110”)上有形成一体的电机安装部(140),安装有室外电机(810),室外电机(810)的旋转轴后端设置向室外部提供空气流动的原动力的送风扇(820)。送风扇(820)具有连接叶片末端的风扇飞散器(822),风扇飞散器(822)甩散积在冷凝水盛水器(175)里的冷凝水而溅到设置在送风扇(820)的后方的室外热交换器(830)上,故能降低室外热交换器(830)的温度并提高冷却效率。室外热交换器(830)是外部吸入的空气和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
另外,在室外部基板(110”)上面的压缩机安装部(160)上设置热交换循环系统构成要素的压缩机(840),压缩机(840)的下端具有安装板(842)。安装板(842)是与压缩机安装部(160)的固定处(162)对应的三角形的板状,并且角部位上形成有插入固定处(162)的安装孔(843)。压缩机(840)安装在压缩机安装部(160)上时,凹陷部(163)里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振垫(846)。固定处(162)贯通防振垫(846)的中央。防振垫(846)的上端支撑安装板(842)的下面。贯通安装板(842)的安装孔(843)的固定处(162)的上端上垫圈(847)开口的状态连接有固定螺母(848)。
如图12所示,在底面板(100)的下侧护罩(130)的上部安装有上侧护罩(850),上侧护罩(850)上形成有与下侧护罩(130)的半圆部(132)对应的上侧半圆部(852),并且上侧半圆部(852)与下侧护罩(130)半圆部(132)形成和室外部热交换器(830)侧连通的通孔(860),通孔(860)里设置有送风扇(820)。上侧护罩(850)的下端形成有段差部(854),段差部(854)从上侧护罩(850)的一面向下部延长一定距离而使其安装到下侧护罩(130)的一面。段差部(854)应当形成在与上述安装部(136)没有干涉的位置上。上侧护罩(850)下面的与插入孔(138)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插入突起(856),插入突起(856)插入到插入孔(138)里而使上侧护罩(850)连接在下侧护罩(130)上。
以下,说明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整体式空调器的工作过程和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器以制冷以及制热模式动作,在本说明书中以制冷模式为例。制冷模式时,空调器把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的热量排出到室外。为此,启动空调器,室内部室内风扇(410)旋转使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的空气通过前面板(200)的吸入格栅(210)吸入到空调器的内部。通过吸入格栅(210)吸入的空气被空气过滤网(220)净化,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0)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0)进行热交换的低温度的空气被吸入到室内扇(410)里。吸入到室内扇(410)并重新排出的空气被空气导向部(320、340)引导并流入到排出导向部(250)里。并且流动到排出导向部(250)的空气通过排出格栅(244)排出到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这样排出的空气循环在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温度上升后,重新通过上述吸入格栅(210)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从室内热交换器(310)接受热量的工作流体流入到室外部的室外热交换器(830)与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向外部排出热量。即送风扇(820)被室外电机(810)驱动并旋转,室外的空气通过壳体(600)的两侧面的侧面格栅部、盖格栅部(652)及下部格栅部(150)流入到空调器的室外部,并在护罩(130、850)和底面板(100)的分隔板(120)之间流动。引入到护罩(130、850)和分隔板(120)之间的空气由送风扇(820)吸入并流动到室外热交换器(830)里。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830)与热交换循环系统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因为是制冷模式,所以上述空气从工作流体得到热量排出到空调器的壳体(600)后方。
另外,压缩机安装部(160)上安装压缩机(840),凹陷部(163)上各自安装防振垫(846),并把安装板(842)设置在压缩机安装部(160)上。这时,安装板(842)的边缘中向下弯曲的端部安装在支撑肋(164)的安装槽(164’)里。固定处(162)贯通安装槽(843)向安装板(842)的上部突出来。
然后,安装板(842)上为使固定处(162)贯通中央插入垫圈(847),并把固定处(162)用螺母(848)连接。上述各自的固定处(162)适当地拧紧螺母(848)而连接,则压缩机(840)坚固地安装在压缩机安装部上。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不限定上面所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里有一般的知识的人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改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整体式空调器为把压缩机安装在底面板的固定处在注塑成型底面板时插入在模具里与底面板成为一体,因此底面板制造工艺简单。并且,因本发明中形成多个支撑压缩机安装板端部的支撑肋,在组装作业时可正确设定安装板的设置位置,并且压缩机安装完了之后安装板固定在支撑肋上不移动,所以能减小噪音。

Claims (5)

1.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它包括底面板、固定处和压缩机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底面板用树脂材质制成,固定处在底面板的上面一侧并与其形成一体,在底面板的上面的固定处之间设置有支撑肋,在支撑肋上设有安装槽,用螺母连接压缩机的安装板和贯通压缩机的安装板的固定处,在底面板的上面和压缩机的安装板的下面安装有弹性材质的防振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肋在固定处之间,支撑肋各自成直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处用金属材质制作,其一端头部插入到底面板的内部并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处可以用与底面板相同材质制作并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处的周围具有安装防振垫的凹陷部。
CNA031299628A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Pending CN1553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99628A CN1553099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299628A CN1553099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3099A true CN1553099A (zh) 2004-12-08

Family

ID=34322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299628A Pending CN1553099A (zh) 2003-05-30 2003-05-30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530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6498A (zh) * 2014-10-29 2017-08-18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压缩机安装底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6498A (zh) * 2014-10-29 2017-08-18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压缩机安装底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1712800A (zh) 空调器
CN1141414A (zh) 空调器的室内装置
CN1553099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CN100344909C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电机安装构造
CN100340813C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底面板
CN1888694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CN1888682A (zh) 空调器的风扇以及电机设置结构
CN1888617A (zh) 空气调节器
CN1553094A (zh) 整体型空调器的室内部空气流动导向结构
CN1626945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888683A (zh) 空调器的控制盒设置结构
CN1553091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风扇支撑结构
CN1548815A (zh) 一体型空调机的换气门安装结构
CN1553085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泄漏防止结构
CN1888676A (zh) 空气调节器的电动机安装结构
CN1553090A (zh) 整体式空调器的空气导向装置
CN1888620A (zh) 空调器
CN1712804A (zh) 空调器
CN2667374Y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548814A (zh) 一体型空调的加热器绝缘构造
CN1699844A (zh) 空气调节器的风扇罩安装结构
CN1699845A (zh) 空气调节器的导向部件安装结构
CN1699848A (zh) 空气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