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310A - 模具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具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310A
CN1550310A CNA2004100322904A CN200410032290A CN1550310A CN 1550310 A CN1550310 A CN 1550310A CN A2004100322904 A CNA2004100322904 A CN A2004100322904A CN 200410032290 A CN200410032290 A CN 200410032290A CN 1550310 A CN1550310 A CN 1550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old clamping
platen
mold
clamp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2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С�ֲ���
小林博光
宫下雅博
建部英敏
贵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ki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oki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ki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filed Critical Aoki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550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 B29C45/67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using hydraulically connectable chambers of the clamping cylinder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 B29C45/6771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using hydraulically connectable chambers of the clamping cylinder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the connection being provided within the clamping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设置在底部压板和静止压板之间的可移动压板(5)与一模具夹紧缸(8)的模具夹紧压头(13)相连。一对模具夹紧缸(8)包括一缸体,该缸体的下端部分的内部直径小于其它部分的内部直径,该模具夹紧压头(13)具有一与所述缸的下端配合的活塞(14),一推动压头(16)插入到模具夹紧压头(13)内,一流通装置(20)设置在模具夹紧缸的侧部。一对模具夹紧缸(8)设置在静止压板(2)的两侧,并且具有一间距。一充填缸(9)设置在静止压板上,并且位于一对模具夹紧缸之间。可移动压板(5)与一对模具夹紧压头相连。一对模具夹紧缸(8)共用所述充填缸(9),并且该对模具夹紧缸被操作,以在左右两个位置同时将模具夹紧。

Description

模具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夹紧装置,其设置有模具夹紧缸和充填缸,该模具夹紧缸具有一压差致动件,该充填缸用于供给和排放模具夹紧缸的压力油。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模具夹紧装置中,一可移动压板与一模具夹紧缸的模具夹紧压头或模具夹紧作动筒(mold clamping ram)相连,所述可移动压板位于两个静止压板之间,这两个静止压板利用一连杆彼此面对地相连,其中一个静止压板设置有所述模具夹紧压头。一模具被设置为一可移动压板和另一个静止压板,该模具可被夹紧,并在一些情况下,模具夹紧缸采用压差致动方式驱动(例如,美国专利US 5,062,787,该美国专利被称作参考专利1)。
根据参考专利1中所描述的模具夹紧装置,在该模具夹紧缸中,上部腔室的内部直径大于下部腔室的内部直径,下部腔室与一充填缸相连通,所述充填缸被设置成平行于模具夹紧缸的侧部,利用充填缸的一活塞杆将模具夹紧缸的模具夹紧压头与可移动压板相连接,所述模具夹紧缸通过一旁路与上部腔室以及下部腔室都连通,所述旁路设置有一开闭阀。因此,可移动压板在中间的一个单一位置处执行模具夹紧操作。为了在一次操作中获得许多产品,如果可移动压板被构造成矩形结构,则在两端产生有缺陷产品的比率就会变得很高,这是因为两端的夹紧力变得如此弱,以致于可移动压板容易受注射力的作用而发生弯曲,并且会在分界线处产生间隙。弯曲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大可移动压板的厚度来解决。然而,为了通过加速打开和关闭模具来减小模制循环所需的时间,则难以采用这种方案,这是由于因增加可移动压板的厚度会导致重量的增加,从而可移动压板的移动难以高速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面所提到的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夹紧装置,其中,设置有多个模具夹紧缸,这些模具夹紧缸共享一个充填缸,于是能够在左右两个位置处将模具夹紧压头与可移动压板相连,从而能够扩大模具夹紧力的作用范围,这样便无需采用大重量的可移动压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夹紧装置,其包括:
一底部压板,在该底部压板上设置有一注射模具;
一静止压板,该静止压板具有一模具夹紧缸;
所述底部压板和所述静止压板通过一连杆相连,并且彼此面对;
一可移动压板,该可移动压板设置在所述底部压板和所述静止压板之间,所述连杆被插入在该可移动压板内,并且该可移动压板与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模具夹紧压头相连;
所述模具夹紧缸具有一缸体部分,该缸体部分的下端部分的内部直径小于该下端部分的其它部分的内部直径;
所述模具夹紧压头具有一活塞,该活塞的外部直径可与所述缸体的下端部分配合;
一推动压头,该推动压头插入到所述模具夹紧压头的内部;
一流通装置,该流通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侧,用于供压力油流通;
一充填缸,该充填缸设置在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侧部;
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下端部分与充填缸的下端部分连通;以及
所述模具夹紧压头和所述充填缸的一充填杆与所述可移动压板相连,其中,
所述模具夹紧缸由一对夹紧缸组成,并且分别具有模具夹紧压头,所述模具夹紧缸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的左侧和右侧并留有间隙;
所述充填缸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中,并且位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之间;
所述可移动压板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压头相连;
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通过共享所述充填缸在两个位置同时将模具夹紧。
上面所提到的本发明的流通装置包括:
一缸体;
一些流通口,这些流通口穿设在所述缸体的上侧和下侧,以便供压力油流通,在设置有所述流通口的缸体的另一侧穿设有与所述流通口处于相同高度位置的供给和排放口;
一阀座,该阀座设置在所述供给和排放口上侧附近的缸体的内部;
一单向阀,其利用一弹簧元件抵靠着阀座;
一导油回路,该导油回路穿过所述缸体的下端的一盖元件;
一用于将阀打开的杆,该杆位于所述缸体的内部,并在靠近所述盖元件的端部具有一活塞,而在另一端部则与所述单向阀接触;
一流通管,该流通管用于使所述流通口与穿通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的流通孔连通;
所述流通装置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上,并且位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之间的一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模具打开状态的模具夹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模具打开状态的模具夹紧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处于模具关闭状态的模具夹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前视图。
图4是模具夹紧缸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5是流通装置的纵向剖面前视图。
图6是流通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由于可移动压板被制造成在左右两个位置将模具夹紧,即使可移动压板沿水平方向很长,该可移动压板也会使模具夹紧力的覆盖范围较宽,夹紧力通过可移动压板的两端均匀地作用,从而可防止可移动压板发生弯曲以及防止在分界线处产生间隙。而在传统技术中,只在中部的一个位置处提供夹紧力,从而会因两端的倾斜而很容易造成可移动压板的弯曲。因此,本发明使得在模具中产生带缺陷产品的比率被降低,并且可进行大量生产,且无需采用具有很大的模具夹紧力的大型模具。此外,由于利用一个充填缸和流通装置来共享两个模具夹紧缸,从而确保了众多模具夹紧缸同时操作,并且消除了利用许多模具夹紧缸所带来的不便,从而可获得高效的模具夹紧装置。
每个图示出一直立式模具夹紧装置,其中,附图标记1表示用于安装一模具的底部压板。附图标记2表示一静止压板,该静止压板具有模具夹紧装置,两个压板被连接在连杆3,3的两侧。附图标记4表示设置在底部压板1上的一注射模腔。附图标记5表示一个可移动压板,该可移动压板设置在底部压板和静止压板之间,所述连杆插入到该底部压板和静止压板内。在可移动压板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朝下的型芯6,6,并且这些型芯6,6具有一底座板7。
附图标记8,8表示一对位于左右位置的模具夹紧缸。附图标记9表示位于模具夹紧缸之间的充填缸,这些缸被盖元件10,11关闭,这些盖元件将穿过静止压板2的中心和两侧的竖直孔的上下端密封。此外,模具夹紧缸8,8和充填缸9均与连通回路12相连通,所述连通回路12沿水平方向穿过静止压板2的下端部分。
在穿有连通回路12处的上述模具夹紧缸8,8的下端部分的内部直径小于模具夹紧缸的其它部分的内部直径。圆筒形模具夹紧压头(moldclamping ram)13从下部插入模具夹紧缸8,8的内部。活塞14被成一体地设置在模具夹紧压头13的上端,通过将活塞14装配到具有较小直径的模具夹紧缸的下端部分内,该活塞14在模具夹紧缸8,8中不漏水地分隔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在模具夹紧缸的侧面,在活塞14不漏水地配合的位置处穿设有流通孔17a,从而使得流通装置20与缸的上部腔室连通。并且穿设有流通孔17b,以便使流通装置20与缸体的下部腔室相连通。模具夹紧压头13,13的下端部分具有排气口。此外,在模具夹紧压头13中,其端部具有活塞16a的推动压头(booster ram)16被从模具夹紧缸的上部通过活塞14插入模具夹紧压头的下端部分。
这些模具夹紧压头13,13的下端以及充填杆19的下端与上述可移动压板5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充填杆19的端部具有一活塞18,该活塞18被插入上述充填缸9内。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在左右两个位置保持住可移动压板5来执行模具夹紧操作,从而能够保持可移动压板5在前面所述的注射模腔之上沿竖直方向移动。
如图2的实施例中所示,上面所提到的流通装置20被固定在静止压板2的中心侧,其通常提供给每个模具夹紧缸8,该流通装置20与该静止压板2共有一基座21。
如图5和图6所示,该流通装置包括:一缸体24,该缸体的两端被封闭,在缸体的上侧和下侧穿设有供压力油流通的流通口22a,22b,在设有流通口的缸体的另一侧上与流通口具有相同高度的位置处穿设有供给和排放口23a,23b;一阀座25,该阀座被设置在缸体的内部,并邻近所述供给和排放口23的上侧;一单向阀28,其通过位于阀座25和上部盖元件26之间的一弹簧元件27抵靠着阀座侧面;一导油通路29,该导油通路穿过位于缸体下端上的一盖元件30;位于缸体的内部的一杆32,该杆32用于将一阀打开,该杆在靠近盖元件的一端具有一活塞31,该杆的另一端与该单向阀接触;流通管32a,32b,这些流通管被用于使流通口22a,22b与穿通该一对模具夹紧缸8的流通孔17a,17b连通。
在上述结构中,在图1所示的模具打开状态下,当压力油从流通装置20的供给和排放口23a,23b进入处于阀关闭状态的流通装置20内时,压力油便通过流通管32a,32b的上侧同时挤压两个模具夹紧缸8,8。因此,模具夹紧压头13中的活塞14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的接收面积的面积差产生压力差,通过该压力差使得两个模具夹紧压头13同时高速地向下移动。此外,上部腔室中的压力油从活塞周围的间隙向上流走。因此,模具夹紧压头13,13可被高速地移动,且不会受到液压阻力。
由于排放杆19和模具夹紧压头13,13的下端与可移动压板5相连,通过模具夹紧压头13,13的移动来移动所述可移动压板5,从而使排放杆19开始被可移动压板5拉动,然后,排放活塞18挤压排放缸9中的压力油,从而把压力油从连通回路12,12中挤出并流入到模具夹紧缸8,8内,并且置换排量或位移。这就使得可移动压板5高速地向下移动,从而使下面的注射模腔4和型芯6被关闭。
当活塞14,14到达并配合具有较小直径的模具夹紧缸8,8的下端部分时,模具夹紧缸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便被不漏水地分隔开。在该位置,下部供给和排放口23b的液压回路阀(未示出)被切换到百放模式,于是,下部腔室中的压力油被导入到油箱内。这样就消除了下部腔室中的液压,上部腔室中的压力使得活塞14,14朝着夹紧位置向下移动,并且活塞14,14的状态从移动状态变为以高压方式将模具夹紧的状态。
由于通过模具夹紧压头13,13使可移动压板5在左右两个位置将模具夹紧,因此,即使为了装配许多型芯而将可移动压板构造成沿水平方向很长,该可移动压板也足以支撑所述注射压力,因此,可移动压板5不会产生弯曲,并且还可防止在分隔线处产生间隙。
在模制完成之后的打开模具的步骤是从关闭上部和下部的供给和排放口23a,23b开始的,于是,压力油被停止供应。随后,压力油被迫流入到导油回路29内,以便驱动活塞31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所述开阀杆32将单向阀28打开。这样便使得处于关闭状态的流通装置的内部被打开,从而通过所述流通装置的内部将模具夹紧缸8,8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与上部和下部流通管32a,32b相互连通起来。
与单向阀28的打开同步,压力油被压入到模具夹紧缸8,8的推动压头(或增强压头)16,16内,通过模具夹紧压头13,13使可移动压板5向上移动,从而将模具打开。此时,排放杆19也同时向上移动。通过活塞14与模具杆13,13一起向上移动,使得模具夹紧缸8,8中的上部腔室中的压力油流出并流到流通装置20,并使得一部分压力油通过所述流通装置20流入到下部腔室内。此外,通过在充填缸9中的抽吸,多余量的压力通过流入到充填缸9内被存储起来。此外,在活塞14,14移动到模具夹紧缸8,8的上部腔室之后,活塞14,14的周围具有间隙,压力油通过该间隙向下流走,这与关闭模具的情况相反,因此上部腔室的压力油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上移动,并且与模具夹紧压头13,13相连接的可移动压板5高速地返回到原始的模具打开位置。
此外,上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是以对直立式夹紧装置进行解释的方式给出的,其可被用于旋转式模制设备的模具夹紧装置,也可通过以水平方式设置在一机器的基底上的方式无需修改地用作水平式模具夹紧装置。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出的直立式模具夹紧装置。

Claims (2)

1.一种模具夹紧装置,它包括:
一底部压板,在该底部压板上设置有一注射模具;
一静止压板,该静止压板具有一模具夹紧缸;
所述底部压板和所述静止压板通过一连杆相连,并且彼此面对;
一可移动压板,该可移动压板位于所述底部压板和所述静止压板之间,所述连杆插入在该可移动压板内,并且该可移动压板与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模具夹紧压头相连;
所述模具夹紧缸具有一缸体部分,该缸体部分的下端部分的内部直径小于该下端部分的其它部分的内部直径;
所述模具夹紧压头具有一活塞,该活塞的外部直径可与所述缸体的下端部分配合;
一推动压头,该推动压头插入到所述模具夹紧压头的内部;
一流通装置,该流通装置设置在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侧,用于供压力油流通;
一充填缸,该充填缸设置在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一侧部;
所述模具夹紧缸的下端部分与该充填缸的下端部分连通;以及
所述模具夹紧压头和所述充填缸的一充填杆与所述可移动压板相连,其中,
所述模具夹紧缸由一对夹紧缸组成,并且分别具有模具夹紧压头,所述模具夹紧缸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的左侧和右侧并留有间隙;
所述充填缸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中,并且位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之间;
所述可移动压板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压头相连;
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通过共享所述充填缸在两个位置同时将模具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装置包括:
一缸体;
一些流通口,这些流通口穿设在所述缸体的上侧和下侧,以便供压力油流通,在设置有所述流通口的缸体的另一侧穿设有与所述流通口处于相同高度位置的供给和排放口;
一阀座,该阀座设置在所述供给和排放口上侧附近的缸体的内部;
一单向阀,其利用一弹簧元件抵靠着阀座;
一导油回路,该导油回路穿过所述缸体的下端的一盖元件;
一用于将阀打开的杆,该杆位于所述缸体的内部,并在靠近所述盖元件的端部具有一活塞,而在另一端部则与所述单向阀接触;
一流通管,该流通管用于使所述流通口与穿通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的流通孔连通;
所述流通装置设置在所述静止压板上,并且位于所述一对模具夹紧缸之间的一位置处。
CNA2004100322904A 2003-03-31 2004-03-31 模具夹紧装置 Pending CN1550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95599A JP2004299269A (ja) 2003-03-31 2003-03-31 型締装置
JP095599/2003 2003-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310A true CN1550310A (zh) 2004-12-01

Family

ID=3284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322904A Pending CN1550310A (zh) 2003-03-31 2004-03-31 模具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224052A1 (zh)
EP (1) EP1464466A2 (zh)
JP (1) JP2004299269A (zh)
CN (1) CN1550310A (zh)
CA (1) CA2462315A1 (zh)
MX (1) MXPA04002961A (zh)
TW (1) TW2004221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777A (zh) * 2011-09-14 2014-05-28 安井贸易株式会社 蜡模射出成型机用夹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4353A1 (en) * 2007-03-14 2008-09-18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Hydraulic Valve of Molding System
CN103991190B (zh) * 2014-05-08 2016-03-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方便调试的内循环二板式合模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44137C2 (de) * 1980-11-24 1985-01-31 Karl 7298 Loßburg Hehl Formschließeinheit zum Aufnehmen einer Kunststoffspritzgießform
DE3644181C1 (de) * 1986-12-23 1988-04-28 Karl Hehl Hydraulikeinrichtung fuer die Formschliesseinheit einer Kunststoff-Spritzgiessmaschine
JPH068021B2 (ja) * 1987-02-27 1994-02-02 青木 茂人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機構
IN168838B (zh) * 1987-02-28 1991-06-22 Nissei Plastics Ind Co
DE3844432C1 (zh) * 1988-12-31 1990-01-25 Karl 7298 Lossburg De Hehl
JP2832263B2 (ja) * 1989-10-30 1998-12-09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回転式射出延伸吹込成形機
DE4018334C1 (en) * 1990-06-08 1991-11-07 Karl 7298 Lossburg De Hehl Hydraulic appts. for mould closing unit of injection moulder - includes pump control valve on mould closure unit, hydraulic cylinder(s) controlled by 4-4 way valve
JP2000334798A (ja) * 1999-05-31 2000-12-05 Aoki Technical Laboratory Inc コア型を可動自在に備えた型締装置の油圧回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777A (zh) * 2011-09-14 2014-05-28 安井贸易株式会社 蜡模射出成型机用夹具装置
CN103826777B (zh) * 2011-09-14 2016-09-07 安井贸易株式会社 蜡模射出成型机用夹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24052A1 (en) 2004-11-11
TW200422171A (en) 2004-11-01
CA2462315A1 (en) 2004-09-30
JP2004299269A (ja) 2004-10-28
MXPA04002961A (es) 2005-09-08
EP1464466A2 (en) 2004-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0331C (zh) 三层堆叠模具机
CN101454141A (zh) 注射拉伸吹塑成形机
CN200998904Y (zh) 注塑机的全液压四缸直压式合模机构
CN101039790A (zh) 用于将模具组装载到模制机中的改进方法
CN101035660A (zh) 用于模制机的自动空气和水接驳系统
US6261085B1 (en) Tandem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and press therefor
CN1032197C (zh) 模具夹紧装置
CN1025990C (zh) 合模装置
CN1123435C (zh) 模具夹紧装置
CN1550310A (zh) 模具夹紧装置
CN1137972A (zh) 用于关闭塑料加工机械模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35662A (zh) 用于将模具组导向到模制机中的系统
CN101039789A (zh) 用于多层堆叠模具模制机的联动组合件
CN1846967A (zh) 塑胶射出模具之顶出机构
CN2553985Y (zh) 节能高效油缸
CN214163838U (zh) 一种加药箱生产用快速冷却模具
CN20983248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滑块防退结构
CN2670094Y (zh) 二板式合模机构
CN2579640Y (zh) 用于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内置式增压装置
CN2880459Y (zh) 高速高精度液压锁模装置
CN213618117U (zh) 一种驱动装置带动多滑块开模的塑胶模具
CN217944299U (zh) 一种压塑模具
RU215176U1 (ru) Пресс для пакетирования изношенных шин
CN114526643B (zh) 一种智能烟花内筒机
CN116871486B (zh) 超大型一体化车身底盘压铸模具及压铸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