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4982A - 一种背光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4982A
CN1544982A CNA2003101180751A CN200310118075A CN1544982A CN 1544982 A CN1544982 A CN 1544982A CN A2003101180751 A CNA2003101180751 A CN A2003101180751A CN 200310118075 A CN200310118075 A CN 200310118075A CN 1544982 A CN1544982 A CN 1544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tube
backlight assembly
display panel
low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80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8481C (zh
Inventor
谢锦坤
游川倍
郭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03101180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88481C/zh
Publication of CN1544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4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84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84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设于一显示面板的后方,该背光组件包括:一反射板、一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板、多支装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扩散板之间的第一灯管以及多支第二灯管,所述各第一灯管具有二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低亮度区,所述各第二灯管也具有二分别位于各该第二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低亮度区,其中该第一灯管右端的该第一低亮度区与该第二灯管左端的该第二低亮度区部分迭合。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一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的背光组件(back lightunit),尤指一种应用于一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背光组件是液晶显示器产品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数字相机、数字个人助理(PDA)、卫星导航系统、计算机监视器以及平面电视上。一般而言,背光组件均设于一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的下方,并具有一光源以及一扩散板(diffusing plate),以提供一均匀分散的光线至该显示面板,再通过控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电极来形成适当的影像。其中,背光组件可根据光源的所在位置,分成光源产生自显示面板正下方的直下式背光组件或是光源来自显示面板侧边附近的侧光式(edge light)背光组件。而由于直下式背光组件将光源产生器设于显示面板的正下方,因此可应用于较高亮度需求或较大尺寸的显示面板,例如计算机监视器以及平面电视机等。
参考图1,图1为一公知背光组件1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组件10设于一显示面板12的下方,并包括多支灯管14、一设于灯管14与显示面板12之间的扩散板(diffusing plate)16,以及一设于灯管14下方固定于一外框20上的反射板(reflecting sheet)18。其中,灯管14用来提供一光源至显示面板12,反射板18用于将灯管14所产生的光线向上反射,以增加光的使用率,进而提供一较佳的亮度输出,扩散板16可将通过扩散板16的光线进一步散射,以提供显示面板12较均匀分散的光线,而设于反射板18下方并包覆反射板18周围的外框20,则是用来固定扩散板16、反射板18以及灯管14。此外,一般在扩散板16的上方通常还设有一扩散片22以及一光学膜片24,以进一步修正照光强度的差异,使显示面板12接收到的光线能有一较均匀的照光强度分布,其中,扩散片22及光学膜片24所设置的数量及顺序可视需求加以变化。
参考图2,图2为背光组件10中的灯管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灯管14沿着显示面板12中较长一边的方向,以平行排列的方式,装设于反射板18与扩散板16之间。然而随着大尺寸显示面板的不断开发,所需要的灯管长度也相对应的增加。而当灯管14的长度增加时,所需的启动电压与灯管电压也会随着提高。举例来说,当灯管14长度超过75公分时,灯管14的启动电压会超过2000Vrms而灯管电压也会超过1000Vrms,这将对反向器的设计造成严重困扰,这也是公知显示面板12的尺寸大多小于40时的主要原因。
参考图3,图3为另一公知背光组件50的灯管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灯管54沿着显示面板中较短一边的方向来排列。在这种灯管配置方式下,虽可稍微提升显示面板的尺寸,但由于一般大尺寸的显示面板多以直立的方式进行显示,因此,在此种配置下,各灯管54都以直立的方式进行发光显示,在热对流的作用下,各灯管54上端的温度皆会较下端的温度来得高,这一温度度差将导致各灯管54内部水银蒸气的密度不均,而造成灯管54两端所发出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与亮度,严重影响显示品质。
因此要如何改变背光组件的设计,以其能符合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需求,实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供一种适用于大尺寸显示面板的背光组件,以解决公知背光组件应用于大尺寸的显示面板所发生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一背光组件设于一显示面板的后方,以提供光源至该显示面板,该背光组件包括:一反射板、一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板、多支装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扩散板之间的第一灯管以及多支第二灯管,所述各第一灯管具有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低亮度区,所述各第二灯管也具有二分别位于所述各第二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低亮度区,其中该第一灯管右端的该第一低亮度区与该第二灯管左端的该第二低亮度区部分迭合。
由于本发明的背光组件改变灯管的配置方式,通过多列交错排列的灯管来提高背光组件的尺寸,以提供一大尺寸显示面板一稳定而均匀的光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背光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公知背光组件中的灯管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3为另一公知背光组件中的灯管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背光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组件中的灯管配置方式示意图。
图6为一灯管中位置与亮度的关系图。
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     背光组件      12     显示面板
14     灯管          16     扩散板
18     反射板        20     外框
22     扩散片        24     光学模片
54     灯管          58     反射板
110    背光组件      112    显示面板
114    第一灯管      115    第二灯管
114a   第一低发光区  114a   正常发光区
115a   第二低发光区  115a   正常发光区
116    扩散板        18     反射板
120    外框          122    光学模片
124    光学模片      130    灯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中背光组件11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背光组件110设于一显示面板112的下方,并包括:一反射板118、一位于反射板118与显示面版112之间的扩散板122、多支设于扩散板116与反射板118之间的第一灯管114以及第二灯管115。需要注意的是,图4中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起见而将背光组件110设于显示面板112的下方,然而在实际应用时,显示面板112多以直立的方式使用,换言之,背光组件110实际上设于显示面版112的后方。
其中第一灯管114及第二灯管115用来提供一光源至显示面板112,反射板118用于将第一灯管114及第二灯管115所产生的光线向上反射,以增加光的使用率,进而提供一较佳的亮度输出,扩散板116可将通过扩散板116的光线进一步散射,以提供显示面板112较均匀分散的光线。一般而言,背光组件110通常还包括一外框120设于反射板18下方并包覆反射板118周围,用来固定扩散板116、反射板118、第一灯管114以及第二灯管115。值得注意的是扩散板116与显示面板112间通常还设有至少一光学膜片,例如一棱镜片或一扩散片,以进一步修正照光强度的差异,使显示面板112接收到的光线能有一较均匀的照光强度分布。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背光组件110包括一扩散片122与一棱镜片124依序堆栈于扩散板116上,然而本发明却不限于此,扩散片122及棱镜片124所设置的数量及排列顺序可视需求加以变化,以提供一较均匀的光源输出。此外,扩散板116表面还可包括一破坏光线全反射的图形,该图形包括印刷点,非印刷点以及沟槽,以进一步使通过扩散板116的光线散射,增加所输出光源的均匀度。
参考图5,图5为背光组件110的灯管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多支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均平行排列,并以水平配置的方式装设于反射板118与扩散板116之间,以避免发生因热对流作用而影响光源输出的品质。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背光组件110还包括一设于反射板118上朝向显示面板112的一面的灯管支架130,灯管支架130上具有多个与灯管形状相对应的凹槽,以用来固定第一灯管114的右端以及第二灯管115的左端,使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以交错排列的方式配置于反射板118与扩散板116之间,以提供一较均匀的光线输出。此外,灯管支架130内可还设有一电源供应线,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至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
由于本发明利用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左右交错排列,而又由于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所使用的都为线型灯管,其左右两端都会存在有一长度为L的低发光区域(如图6所示),因此,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间必需要有适当的迭合方能避免灯管支架130附近产生的光线亮度不均的状况。
参考图7,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及图7所示,第一灯管114包括二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一低发光区114a以及一位于第一灯管114中段的正常发光区114b,而第二灯管115包括二位于左右两端的第二低发光区115a以及一位于第二灯管115中段的正常发光区115b,其中第一低发光区114a与第二低发光区115a的长度均为L1。而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间则存在有一迭合区域,该迭合区域的长度L2大于第一低发光区114a或第二低发光区115a的长度L1,以使该迭合区域的亮度不致过低(相对于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中的正常发光区114b与115b),且第一低发光区114a部分迭合于第二低发光区115a,以使该迭合区域的亮度不致过高,而能与第一灯管114与第二灯管115中的正常发光区114b与115b有相近的亮度,而提供一均匀的光源至显示面板112。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利用两列灯管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利用灯管配置方式改变来增加背光组件的尺寸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可依据上述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应用,例如可于第二灯管115的右侧再配置多支第三灯管,利用同样的方式与第二灯管115交错排列,并留有一适当长度的迭合区域,以形成一具有三列灯管设计的背光组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轻易根据上述图示及说明,进行其它方式的应用,以形成一具有多列灯管设计的背光组件。
与公知的背光组件相比,本发明的背光组件改变公知背光组件中单列灯管的设计,而提出一种具有多列灯管设计的背光组件,故能使背光组件能应用于各种大型尺寸的显示面板。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列灯管间迭合区域的设计方式,使各列灯管间能具有一适当的迭合区域,以提供一稳定而均匀的光源至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设于一显示面板的后方,该背光组件包括:
一反射板;
一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板;
多支以平行排列的方式装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扩散板之间的第一灯管,所述各第一灯管具有二分别位于所述各第一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一低亮度区;以及
多支以平行排列的方式装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扩散板之间的第二灯管,所述各第二灯管具有二分别位于各第二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二低亮度区;
其中该第一灯管右端的该第一低亮度区与该第二灯管左端的该第二低亮度区部分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还包括一设置于该反射板上朝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的灯管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灯管支架用来固定该第一灯管以及该灯管,并提供一第一电压至该第一灯管的右端以及该第二灯管的左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第一灯管与所述多支第二灯管交错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灯管与该第二灯管间具有一迭合区域,且该迭合区域的长度大于该第一低发光区的长度及该第二发光区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还包括多支装设于该反射板与该扩散板之间的第三灯管,所述各第三灯管具有二分别位于各该第二灯管的左右两端的第三低亮度区,且该第二灯管右端的该第二低亮度区与该第三灯管左端的该第三低亮度区部分迭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背光组件还包括一设于该扩散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光学膜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包括至少一棱镜片以及一扩散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表面包括一破坏光线全反射的图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图形包括印刷点、非印刷点以及沟槽。
CN 200310118075 2003-11-20 2003-11-20 一种背光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128848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8075 CN1288481C (zh) 2003-11-20 2003-11-20 一种背光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8075 CN1288481C (zh) 2003-11-20 2003-11-20 一种背光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4982A true CN1544982A (zh) 2004-11-10
CN1288481C CN1288481C (zh) 2006-12-06

Family

ID=3433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8075 Expired - Lifetime CN1288481C (zh) 2003-11-20 2003-11-20 一种背光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88481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5954C (zh) * 2005-04-18 2007-09-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结构
CN101842634B (zh) * 2007-10-30 2012-08-22 夏普株式会社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5954C (zh) * 2005-04-18 2007-09-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结构
CN101842634B (zh) * 2007-10-30 2012-08-22 夏普株式会社 灯保持具、背光源单元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8481C (zh) 2006-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5447A (zh) 控制装置
CN1693963A (zh) 背光单元及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US20100231806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702502A (zh) 用于控制背光单元亮度的方法
CN1244007C (zh) 液晶显示器设备的背后照明部件
JP2010170897A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部分駆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438436B2 (en) Backlight unit
CN1811563A (zh) 多光源背光模块
JP2000030515A (ja) 面状照明装置
US20140009965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078837A (zh) 背光模块
CN1580896A (zh) 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288481C (zh) 一种背光组件
WO2008114924A9 (en)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265237C (zh) 背光模块
CN1570722A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1244838C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7901100B2 (en) Backlight module unit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265236C (zh) 背光模块
KR100698061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CN1790122A (zh) 导光板
CN100346209C (zh) 背光组件
CN1277147C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0335954C (zh) 背光模块结构
CN1485658A (zh) 一种双面发光导光板以及具有双面发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