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0628A -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40628A CN1540628A CNA2004100372138A CN200410037213A CN1540628A CN 1540628 A CN1540628 A CN 1540628A CN A2004100372138 A CNA2004100372138 A CN A2004100372138A CN 200410037213 A CN200410037213 A CN 200410037213A CN 1540628 A CN1540628 A CN 1540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fo
- pattern
- output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727 cell lo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73—Transcoding, i.e. converting between two coded representations avoiding cascaded coding-decoding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316—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by changing the amplitude
- G10L21/0364—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by changing the amplitude for improving intelligi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持TFO操作和串联操作的CODEC,其包括一复位信号,该复位信号用于对编码部以及用于对来自编码部(5A)的压缩编码数据输出进行解码的CODEC进行重置,当TFO状态转换为串联状态时,发送该复位信号。此外,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检测帧同步位,并从编码处理帧的起始位置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并将结果输出到该编码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电话、终端、基站或者交换机等中设置音频信号编码与解码装置(CODEC;编码器/解码器),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或者将已编码的数据转换成其他编码数据。
背景技术
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已经广泛引入了音频信号编码(压缩)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区间中,为了有效利用波长带宽,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或压缩并随后以较低的比特率发送。例如,在无线区间中可以使用基于大约4kbps的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系统的信号。
在公共线路网络中,可以将64kbps的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用于音频编码数据以用于发送音频信号。PCM是基于ITU-T的G.711标准制定的编码系统,并且PCM数据是具有64kbps的比特率的信号,该信号是通过以8kHz的频率对300Hz到3.4kHz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而形成的。由于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或者将已编码的数据转换成其他编码数据,所以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电话的终端、基站、或者交换机等配备有CODEC(编码器/解码器)。
图10(a)和10(b)示出了在基于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构成。在图10(a)中,输入到终端15A的音频信号由终端15A中的CODEC(未示出)编码为压缩编码数据,并随后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基站11A。该压缩编码数据通过传输线路14A从基站11A发送到交换机12A,并由交换机12A中的CODEC 13A进行解码并被编码为PCM数据。
从CODEC 13A输出的PCM数据通过传输线路14B传送到交换机12B,并随后由交换机12B中的CODEC 13B编码为压缩编码数据。从CODEC 13B输出的压缩码数据通过传输线路14C发送到基站11B,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终端15B,由终端15B中的CODEC(未示出)进行解码,并随后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通过上述处理将音频信号从终端15A发送到终端15B。但是,关于按该处理顺序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从终端15A内的CODEC输出并由终端15B内的CODEC作为音频信号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经过由CODEC 13A和CODEC 13B进行的编码和解码处理。如上所述,将多次重复执行CODEC处理的操作方法称为CODEC的级联(串联(tandem connecting))操作。
用于以较低比特率输出压缩编码数据的CELP编码系统等使用通过利用语音的统计特性并随后对音频信号的预测差分(predictiondifference)进行编码来根据以前的音频信号预测当前信号的方法,实现了高压缩率。当对语音进行编码并压缩为低比特率的音频编码数据时,会在原始音频信号中加入一定量的失真和延迟。
在具有较高比特率的音频编码数据(例如具有64kbps比特率的PCM数据等)的情况下,由于在串联CODEC中连续编码而导致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相当小。但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较低比特率的音频编码数据中,由于在串联CODEC中连续编码而导致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的影响很大。
图10(b)是输入到终端15A并输出以传送到终端15B的某一音频信号的音频编码数据的示意图。压缩编码数据20A是由终端15A内的CODEC进行编码并压缩的压缩编码数据,而PCM数据21A是在CODEC 13A内解压并解码的符合G.711标准的PCM数据,压缩编码数据20B是在CODEC 13B内编码并压缩的压缩编码数据。
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可以通过由终端15B内的CODEC对压缩编码数据20B进行解码来形成。但是,由于该压缩编码数据20B是通过由CODEC 13A和13B对压缩编码数据20A进行编码而形成的,并且该压缩编码数据20A是低比特率和高压缩率的编码数据(该编码数据会由于CODEC的串联而产生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所以通过对压缩编码数据20B进行解码而形成的终端15B的音频输出与输入到终端15A的音频信号相比,声音质量下降更多并且延迟更长。
如上所述,CODEC的串联导致低比特率的压缩编码数据的传输的一些问题。但是,现有技术描述了用于避免这种CODEC的串联的一些方法,例如已知的专利文献美国5991716描述了一种被称为无串联操作(TFO)、并由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TS28.062 V 3.0 2002-03)的TS28.062进行了标准化的方法。
如美国专利5991716所述,在TFO通信中,两个CODEC(13A & 13B)都通过在一个CODEC中将语音解码成标准的数字脉冲编码调制(PCM)语音样本,来执行语音的标准编码操作,其中上述的语音样本被转发到第二个CODEC并在其中通过语音编码方法进行编码。此外,同时发送依照语音编码方法并从移动站接收的语音信息,即,在任何一个串联CODEC中都没有执行编码操作(编码和解码)的语音参数。这被添加到PCM样本的最后两位中。接收CODEC主要选择符合该语音编码方法将要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接收移动站的语音信息。因此,语音编码仅主要在移动站执行,并且已编码的语音信息,即语音参数经过移动通信网络而不进行串联编码,这提高了语音质量。当接收CODEC在PCM语音样本的最后的多个位中不能找到已编码的语音信息时,根据PCM语音样本以标准方式对要通过无线电接口发送的语音信息进行编码。因此,可以避免CODEC的串联。
图11(a)、11(b)示出了在TFO状态下通过CODEC 13A和CODEC 13B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构成。在本发明的附图中,TFO状态下的CODEC被表示为阴影部分的CODEC,例如图11(a)和11(b)的CODEC 13A和13B。
在图11(a)中,输入到终端15A的音频信号由终端15A内的CODEC(未示出)编码为压缩编码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基站11A,并且通过传输线路14A输入到交换机12A。
TFO状态下的CODEC 13A将通过对输入到交换机12A的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形成的PCM数据的一部分指定为TFO帧,并保存输入到该TFO帧中的压缩编码数据,并且输出包含该TFO帧的PCM数据。
随后将包含该TFO帧的PCM数据通过传输线路14B输入到交换机12B。TFO状态下的CODEC 13B输出从包含该TFO帧的PCM数据中提取的存储在该TFO帧内的压缩编码数据。从CODEC 13B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通过传输线路14C发送到基站11B,并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终端15B,由终端15B内的CODEC(未示出)进行解码并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图11(b)示出了TFO通信中的音频信号和已编码数据。从终端15B输出的语音信号可以通过由终端15B内的CODEC对压缩编码数据20C进行解码而形成,但是该压缩编码数据20C是从包括在PCM数据21B中的TFO帧中提取的,并且与由终端15A内的CODEC进行了编码的压缩编码数据20A相同。因此,由于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是通过对由终端15A内的CODEC进行了编码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而形成的,没有进行任何中间编码和解码处理,所以与CODEC的串联操作中的信号相比,该音频信号具有较小量的声音质量降低和延迟。
图12(a)示出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包含TFO帧的PCM信号的格式是由TS28.062标准规定的,并且可以采用该格式的PCM数据实现TFO状态下的CODEC之间的通信。如图12(a)所示,在TFO状态下发送的PCM数据具有以下格式:前六位(MSB六位)由通过CODEC中的解码处理形成的PCM信号的前六位构成,而最后两位(LSB两位)由TFO帧和TFO消息构成。
在图12(a)中,TFO帧被表示为阴影区域,而TFO消息被表示为更深的阴影区域。该TFO消息被用作为与对端的交换机或基站进行协商的手段,并且在PCM数据的每16个样本中使用最后一位。此外,该TFO帧是实际携带该压缩编码数据的区域。将诸如已编码数据的数据存储到该TFO帧中。
图12(b)示出了包括在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中的TFO消息的样本。前六位(MSB六位)由PCM数据构成,最后一位(LSB一位)由TFO消息构成,并且最后两位中的第一位由TFO帧构成。由于TFO消息存在于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的每16个样本中,所以图12(b)所示的样本存在于图12(a)所示的PCM数据的每16个样本中。
图12(c)示出了不包括在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中的TFO消息的样本。前六位(MSB六位)由PCM数据构成,而最后两位(LSB两位)由TFO帧构成。图12(c)所示的样本连续存在于图12(a)所示的PCM数据的15个样本中。
支持TFO的CODEC具有在从PCM数据中检测到TFO帧时自动从非TFO状态切换到TFO状态的功能,以及在检测到TFO帧从PCM数据中消失时自动从TFO状态切换到非TFO状态的功能。在TFO状态下,将终端15A中的CODEC的已编码数据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或基站,但仅把通过普通解压处理而形成的64 kbps的LSB两位分配给TFO帧和TFO消息。
也就是说,由于并没有发送压缩编码数据以替代PCM数据,而是通过TFO中的多路传输发送PCM数据和压缩编码数据,所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TFO状态消失,则通过将操作状态切换到串联就可以继续进行通信。
对于支持TFO的CODEC来说以下状态是理想状态:在所接收的PCM数据中的TFO帧的存在与TFO和串联之间的切换操作同步。但是,实际操作状态并不总是理想的。还可能产生以下状态:当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没有出现TFO(出现串联状态),或者当发送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没有出现串联状态(出现TFO状态)。
关于其中在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没有出现TFO的情形,列出以下情况:(1)由于误差混入TFO帧或者误差检查机构的偏差而导致不能检测到正常的TFO帧,由此操作状态不能转换为TFO,(2)在基于TFO消息的协商中出现误差,由此发送不可交换的TFO帧并且操作状态不能转换为TFO状态,以及(3)在接收站端发生切换(下文中称为本地切换),由此在发起呼叫的同时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根据3GPPTS28.062标准,如果不执行CODEC之间的协商则不可能转换为TFO。当像情况(3)那样,发生本地切换并且在发起呼叫的同时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发送到不处于TFO状态下的接收站的CODEC。
作为其中在发送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串联状态消失的情形,可列出以下情况(4),其中在发送站端发生切换(下文中称为远程切换)并且包含在PCM数据中的TFO帧在发起呼叫的同时消失。
图2(a)到2(c)示出了通过TFO状态下的CODEC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构成。该构成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生本地切换之前和之后的通信设备以及音频编码数据。
在如图2(b)的上部所示的发生本地切换之前的TFO通信中,如在图11(a)所示的TFO通信的情况下,将输入到终端15A的音频信号由终端15A中的CODEC(未示出)编码为压缩编码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基站11A,并输入到交换机12A,并且随后由TFO状态下的CODEC 13A编码为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之后输出。随后将从CODEC 13A输出的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输入到交换机12B,并且由TFO状态下的CODEC 13B提取存储在TFO帧中的压缩编码数据,并发送到基站11B,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终端15B,由终端15B中的CODEC(未示出)进行解码,并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生本地切换之前的通信的音频信号和编码数据。通过对由终端15A中的CODEC进行了编码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而不进行任何中间编码和解码处理,已获得了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因此与CODEC串联状态下的信号相比,可以获得具有更少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的音频信号。
在图2(b)中指示下方的箭头标记示出了本地切换,其中终端15B的基站因终端15B的移动等而从基站11B切换到基站11C,并且在发起呼叫的同时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发送到交换机12C中的CODEC 13C。在本地切换状态下,CODEC 13C接收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但是,根据TS28.062标准,如果不执行CODEC之间的协商,则CODEC不能转换到TFO状态,因此CODEC 13C被设定为串联状态。因此,串联状态下的CODEC 13C接收从TFO状态下的CODEC 13A输出的包含TFO帧的PCM数据。
将从CODEC 13A输出的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输入到交换机12C,并由CODEC 13C编码成压缩编码数据。将从CODEC 13C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发送到基站11C,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终端15B,由终端15B中的CODEC(未示出)进行解码,并随后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图2(c)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生本地切换之后的TFO通信的音频信号和编码数据。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是通过对压缩编码数据20E进行解码而形成的,并且该压缩编码数据20E已经通过由不处于TFO状态的CODEC 13C对包含TFO帧的PCM数据21C进行编码而形成。如图12所示,只有包含TFO帧的PCM数据21C中的前六位(MSB六位)包括输入到终端15A的编码音频信号的原始数据,而最后两位(TFO帧部分)是信号噪声的数据,该信号噪声与PCM编码系统中的原始声音无关。
也就是说,通过以下步骤形成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对输入到终端15A的信号进行编码;对由TFO状态下的CODEC 13A进行了编码的PCM数据前六位和与PCM数据无关的数据的最后两位进行多路复用;在不处于TFO状态的CODEC 13C中将该多路复用信号编码成压缩编码数据;以及在终端15B中对该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因此,由于使用CODEC 13A和13C对通过上述处理在终端15B中获得的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所以该信号包含由于CODEC的串联而导致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此外,由于从CODEC 13A发送的作为PCM数据的数据包含TFO帧,并且在CODEC 13C中接收并编码为不包含TFO帧的普通PCM信号,所以该数据变为包含由PCM&TFO帧的多路复用产生的信号噪声的音频信号。
图3(a)、3(b)和3(c)示出了通过TFO状态下的CODEC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构成。这些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通信设备和音频编码数据。
在图3(b)的上端所示的发生远程切换之前的TFO通信中,如在图11(a)所示的TFO通信的情况下,输入到终端15A的音频信号由终端15A内的CODEC(未示出)编码成压缩编码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基站11A,并输入到交换机12A,并且作为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从CODEC 13A输出。将从CODEC 13A输出的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输入到交换机12B,作为存储在TFO帧内的压缩编码数据从CODEC 13B输出,并发送到基站11B,通过无线传输传播到终端15B,由终端15B内的CODEC(未示出)进行解码并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生远程切换之前的TFO通信的音频信号和编码数据。如在图11(b)所示的TFO的音频信号和编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由终端15A内的CODEC进行了编码的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来形成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而不进行任何中间编码和解码处理,并且与CODEC的串联状态下的信号相比,可以获得具有更小量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的音频信号。
图3(b)中指示下方的箭头表示其中由于终端15A的移动而使终端15A的基站从基站11A切换到基站11C的远程切换。根据TS28.062标准,如果没有执行CODEC之间的协商则不发生到TFO状态的转换。因此,CODEC13C处于串联状态。因此,遵循远程切换的CODEC 13C发送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从而在TFO状态下的CODEC 13B接收到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
当TFO状态下的CODEC接收到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会发生使得无法检测TFO帧的“帧丢失”错误(TFO错误)。如果CODEC 13B处于帧丢失状态,则通过对CODEC 13B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变成无声信号。
图3(c)示出了发生远程切换之后的通信的音频信号和编码信号。由于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是通过对压缩编码数据20E进行解码而形成的,并且该压缩编码数据20E是从错误状态下的CODEC 13B输出的,所以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变成无声信号。
在支持TFO的CODEC中,当连续输入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通过转换到串联状态可以恢复通信。但是,根据TS28.062标准,在TFO帧消失之后,从TFO状态下的CODEC转换到串联状态之前需要至少12帧(0.24秒)。
因此,当由于发生远程切换而使TFO状态下的CODEC接收到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在某一时期内音频信号输出变成无声信号。
如上所述,理想的状态是:在所接收的PCM数据中TFO帧存在或不存在与支持TFO状态的CODEC中的TFO和串联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同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状态下,自然地会产生以下情况:当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不产生TFO状态(串联状态),或者当发送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不产生串联状态(TFO状态)。
在当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不产生TFO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当发生图2所示的本地切换时,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转换成压缩编码,作为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因此,输出的音频信号除了包含因串联而导致的声音质量下降和延迟以外,还包含因TFO帧而导致的某种信号噪声的混合。
此外,还可能发生以下情况,当发送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不产生串联状态,例如,在图3所示的远程切换状态下,在某一时期内输出的音频信号变成无声信号。
另外,支持TFO状态的CODEC通过TFO和串联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行操作。但是,在输出低比特率的压缩编码数据的压缩编码系统中,利用用语音的统计特性进行预测。因此,当进行TFO和串联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时,由于输出压缩编码数据的CODEC的内部状态不匹配或者对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CODEC的内部状态不匹配,可能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其中数据处理输入第一数据或者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是通过由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三数据将通过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该第四数据是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该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第一数据的第一模式和用于输入第三数据以分离第二数据的第二模式,当在第一模式下输入第三数据时,在第三数据中对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部分由特定的数据替换,并且该特定数据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
因此,在处理数据时,当第一模式被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在由第二编码系统以第二模式对第三数据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可以使因多路复用部分而导致的信号噪声降低。
进一步对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进行描述,其输入第一数据或者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是通过由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三数据将通过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该第四数据是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该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由第三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第一数据的第一模式和用于输入第三数据以分离第二数据的第二模式,并且当操作模式被切换到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时,在进行切换操作之前,通过附加到第四数据的方式输出一数据,该数据用于重置对第二编码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处理装置。
因此,可以减少因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变量不匹配而导致的输出模拟信号的错误的产生,该不匹配是对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情况下产生的。
此外,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输出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终端,输入第二数据并在第一模式下输出由第一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第一数据,并且在第二模式下输出将第二数据和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第三数据;第二数据终端,输入从第一数据终端输出的第一或第三数据,并输出第五数据和第二数据,该第五数据是通过在第一模式下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输入的第一数据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二数据是从在第二模式下输入的第三数据中分离出来的;以及第二终端,输入从第二数据终端输出的第二或第五数据并输出模拟信号,该数据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终端处于第一模式且输入第三数据时,在第三数据中对第二数据多路复用的部分由特定数据替代,并且该特定数据是通过第二编码系统对其进行编码而输出的。
因此,在处理数据时,当将操作模式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可以降低信号噪声,该信号噪声是由于在第二模式下由第二编码系统对第三数据编码而产生的多路复用部分的数据所导致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输出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终端,输入第二数据并输出第一数据以及第三数据,该第一数据是在第一模式下由第一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该第三数据在第二模式下对第二数据和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第二数据终端,输入第一或第三数据并输出第五数据以及第二数据,该第五数据是在第一模式下由第二编码系统对第一数据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二数据是从在第二模式输入的第三数据中分离出来的;以及第二终端,输入从第二数据终端输出的第二或第五数据并输出模拟信号,该数据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当将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时,在进行切换操作之前,通过附加到第四数据的方式输出一数据,该数据用于重置对第二编码系统中的数据输出进行解码的数据处理装置。
因此,可以减少因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变量不匹配而导致的输出模拟信号的错误的产生,该不匹配是对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操作的过程中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情况下产生的。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输入第一数据或者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是通过由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三数据将通过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该第四数据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该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数据输入部,将输入数据是否为第三数据输出到输入数据确定部,并且当输入数据是第二模式下的第三数据时,将从第三数据中分离的第二数据输出到输出切换部;信号处理部,输入所输入的数据并将输入数据输出到编码部,其中输出切换部在第一模式下输出信号处理部的输出,并在第二模式下输出数据输入部的输出,并且信号处理部使用特定数据替换第三数据中对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部分,并随后将该特定数据输出到编码部。
因此,在处理数据时,当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时可以降低信号噪声,该信号噪声是由于在第二模式下由第二编码系统对第三数据进行编码的情况下的多路复用部分的数据而导致的。
另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输入第一数据或者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是通过由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该第三数据将通过由第二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该第四数据由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该数据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数据输入部,将输入数据是否为第三数据输出到输入数据确定部,并且当输入数据是第二模式下的第三数据时,将第二数据从所输入的第三数据分离,并将所分离的第二数据输出到输出切换部;以及信号处理部,输入所输入的数据,并将输入数据输出到编码部,其中输出切换部在第一模式下输出信号处理部的输出,并在第二模式下输出数据输入部的输出,并且当将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时,编码部通过将其附加到第四数据来输出用于重置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该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第二编码系统中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
此外,该实施例可以包括输入数据确定部,其通过检测多路复用数据的同步位来确定输入了第三数据。
该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还在于:该输入数据确定部通过检测在发送第三数据之前要发送的信号来确定输入了第三数据。
该数据处理装置的特征还在于:从在发送第三数据之前要发送的信号获得确定为输入的第三数据的输入起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音频信号编码器;
图2(a)、2(b)、2(c)示出了本地切换;
图3(a)、3(b)、3(c)示出了远程切换;
图4(a)、4(b)示出了本发明的PCM信号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图5(a)、5(b)示出了作为信号噪音消减处理对象的TFO帧和编码处理帧;
图6(a)、6(b)示出了作为信号噪音消减处理对象的TFO帧和编码处理帧;
图7示出了信号噪音消减处理确定流程;
图8(a)、8(b)示出了TFO帧和编码处理帧以及向串联状态的转换;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音频编码器的TFO确定流程;
图10(a)、10(b)示出了串联状态;
图11(a)、11(b)示出了TFO状态;以及
图12(a)、12(b)、12(c)示出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应用于语音信号编码器/解码器(CODEC)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构成,该编码器/解码器用于对已编码为数据处理对象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CODEC 1A可以处理包含无串联操作(TFO)帧的PCM数据。包含无串联操作(TFO)帧的PCM数据是多路复用数据,该多路复用数据是通过对使用第一编码系统获得的压缩编码数据和使用第二编码系统获得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而形成的。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输入部2A、输入数据确定部3A、作为信号处理部的信号噪音消减处理部4A和编码部5A。该数据输入部2A包括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而输入数据确定部3A包括TFO确定部9A和TFO第二确定部10A。TFO帧检测部7A、TFO消息检测部8A和TFO确定部9A遵循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 TS 28.062 V4.3.0 2002-03)的TS28.062。
如图12(a)至12(c)所示,该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是通过将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PCM数据与由压缩编码系统对同一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形成的,并且将该压缩编码数据存储在PCM数据的最后两位中。此外,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在每16个样本中在最后一位中包含该TFO消息。TFO消息检测部8A检测包含在所输入的PCM数据中的TFO消息,并将包含在TFO消息中的信息输出到TFO确定部9A。此外,TFO帧检测部7A检测包含在所输入的PCM数据中的TFO帧,并将包含在TFO帧中的信息输出到TFO确定部9A。
TFO确定部9A基于从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输出的信息,输出用于TFO切换(TFO和串联之间的切换)的确定信息。
在特定实施例中,根据基于TS28.062标准确定的规范,基于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的信息,由确定部确定TFO的切换。仅通过检测TFO帧存在或不存在不能执行TFO切换。
由于压缩编码数据具有低比特率,所以高度压缩算法的比特误差对输出音频信号的声音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压缩编码数据存储在TFO的TFO帧中,所以在TFO帧检测部7A中对TFO帧进行各种误差检查。在TS28.062标准中,将TFO帧同步位和编码数据的CRC码等规定为误差检查对象。TFO帧同步位用于检测PCM数据中的TFO帧的存在,而编码数据的CRC码用于检测存储在TFO帧中的编码数据信息是否正常。
将输入到音频编码器1A的PCM数据输入到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TFO帧检测部7A从所输入的PCM数据中检测是否存在TFO帧同步位,将有关TFO的信息输出给TFO确定部9A,将有关TFO帧存在与否的信息输出到TFO第二确定部10A,并且还将有关TFO帧同步位存在与否的信息输出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
此外,TFO帧检测部7A提取存储在TFO帧中的编码数据,利用该编码数据的CRC码校验该编码数据中是否存在误差,并将结果输出到编码数据输出切换部6A。将有关编码数据中是否存在误差的信息输出到TFO确定部9A。
TFO消息检测部8A从所输入的PCM数据中检测TFO消息,将包含在TFO消息中的TFO信息输出到TFO确定部9A,并将消息类型信息和偏移量输出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
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处理并输出从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输出的PCM信号。由于在包含TFO帧和TFO消息的PCM数据中,只将通过对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形成的PCM信号中的前六位保留为原始PCM数据,所以根据从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输入的信息,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改变PCM数据最后两位的值,并将该值输出到编码部5A。
根据从TFO帧检测部7A输出的有关TFO帧是否存在的信息和从TFO确定部9A输出的有关确定TFO切换的信息,TFO第二确定部10A对编码数据输出切换部6A的输入进行切换,并向编码部5A输出用于重置远程CODEC的编码器重置指令和复位信号(homing signal)的发送指令。
下面将对音频编码器的实施例的各个电路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图1中,TFO帧检测部7A对包含在所输入的PCM数据中的TFO帧的同步位进行检测,并将该同步位信息输出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
根据从TFO帧检测部7A输入的TFO帧同步位信息和从TFO消息检测部8A输入的消息类型信息,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首先,说明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基于由TFO帧检测部7A检测的TFO同步位信息进行的操作。当检测到同步位并输入包含TFO帧和TFO消息的PCM数据时,改变PCM数据的最后两位的值,而在其他情况下,不改变PCM数据并将该PCM数据输出到编码部5A。PCM数据的最后两位采用(0,0)、(0,1)、(1,0)和(1,1)四种形式的值,但是由于PCM数据的四种形式出现的概率被认为在统计上是相同的,所以通过使用近似于四种形式的平均值的值来填充TFO帧,可以减小来自通过对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形成的PCM数据的误差。
根据所输入的PCM数据内的TFO帧的存在来确定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是否应该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因此,在由TFO帧检测部7A获得的信息中仅使用同步位信息而不使用帧的误差信息。
图4(a)和4(b)示出了由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执行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的示例。由固定形式(1,0)填充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的最后两位,以形成图4(b)所示的PCM数据。当压缩编码数据被解码成PCM数据时,通过该处理的PCM数据与用六位替代八位的量化相对应。因此,可以获得比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更接近于原始声音的PCM数据。
如上所述,以下列出了其中即使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也不产生TFO状态的情况:
(1)由于误差混入TFO帧中以及误差检查机构中的偏差而使TFO帧不能被检测为正常帧。
(2)因为在使用TFO消息的协商中检测到误差并由此发送不兼容的TFO帧,所以操作状态还没有转换到TFO状态。
(3)当发生如图2所示的本地切换时,在发起呼叫的同时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
通过利用本实施例的CODEC对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可以减小因TFO帧的存在而导致的输出音频信号的信号噪声。
图5(a)和5(b)示出了当输入包含具有误差的TFO帧的PCM数据时(例如在要被输入到串联状态(非TFO状态)的CODEC的PCM数据序列中没有执行正常的协商时)PCM数据的转换和CODEC的操作。在图5(a)中,帧30A至30E表示作为由CODEC进行一系列编码处理的对象的编码处理帧,而帧35A至35D表示TFO帧,同步位36A至36C表示TFO帧35A至35C的TFO帧同步位。通常,CODEC的编码处理帧不与TFO帧同步,并且TFO帧35A出现在图5中的编码处理帧30B的源中。
当将图5(a)中所示的PCM数据序列输入到CODEC时,图1所示的TFO帧检测部7A检测图5(a)的TFO帧同步位35A至35C,并将这些位发送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基于这些TFO帧同步位,执行对编码处理帧30C至30E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并随后将结果输出到编码部5A,其中将TFO帧同步位检测信息发送到编码处理帧30C至30E。
如图5(b)所示,将对于编码帧30A至30B通常设定为串联状态的CODEC设定为串联状态,以对包含TFO帧同步位的编码帧30C的后续帧进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因此,即使将图5(a)所示的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序列输入到不处于TFO状态的CODEC,也可以通过检测该TFO帧的同步位来实现使用TFO帧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通过检测从TFO帧检测部7A获得的同步位信息确定TFO帧的存在,来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但是,当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发送到不处于TFO状态的CODEC(因为发送端的CODEC从串联状态转换到TFO状态)时,可以通过检测由TFO标准规定的消息(而不是检测TFO帧同步位)更快地检测到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的输入。
根据TS28.062标准,规定在要将串联状态转换成TFO状态时,即将发送TFO帧之前发送TFO#TRANS消息,此外,还规定了TFO帧起始位置的偏移量和TFO#TRANS消息。因此,通过检测TFO#TRANS消息而不是检测TFO帧同步位,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TFO帧的存在。
图6(a)示出了当发送端CODEC从串联状态转换成TFO状态时所发送的PCM数据序列。如在图5(a)的情况下,帧30A至30E表示由CODEC执行一系列编码处理的编码处理帧,而帧35A至35D表示TFO帧,同步位36A至36C表示TFO帧35A至35C的TFO帧同步位。
当发送端的CODEC从串联状态转换成TFO状态时,从发送端CODEC发送的PCM数据变成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但还规定了发送端CODEC应该在正当发送第一TFO帧35A之前,发送TFO#TRANS消息37A。与图5(b)所示的情况不同,编码处理帧30B还可以通过检测TFO#TRANS消息37A执行如图6(b)所示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此外,由于规定了TFO#TRANS消息37A的位置和第一TFO帧35A的位置之间的偏移值,所以可以通过检测TFO#TRANS消息37A并考虑该偏移量,在如图6所示的编码处理帧30B的过程中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通过图1的TFO消息检测部8A,将关于TFO#TRANS消息和偏移量的信息发送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如上所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根据TFO帧检测部7A的同步位信息、TFO消息检测部8A的TFO#TRANS信息和偏移量信息,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图7示出了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当通过TFO帧检测部7A从所输入的PCM中检测到TFO帧同步位时,将被检测到同步位的编码处理帧确定为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的帧,并从该编码处理帧的帧起始位置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此外,当没有检测到TFO帧同步位而检测到TFO#TRANS时,可以根据TFO#TRANS和偏移值检测TFO帧的起始位置。由此,从根据偏移量获得的TFO帧起始位置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当根据来自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的信息确定没有从发送端CODEC发送TFO帧时,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不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
当如图2所示发生本地切换时,在发起呼叫的同时发送包含TFO帧的PCM数据。但是,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根据图7的流程检测TFO帧同步位,从编码处理帧的起始位置执行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并将结果输出给编码部5A。已经完成信号噪声消减处理的PCM数据由编码部5A编码为压缩编码数据,并从CODEC 13C输出,由终端15B内的CODEC进行解码,并且随后作为音频信号输出。
因此,由于即使在将包含TFO的PCM数据输入到不处于TFO状态(例如发生本地切换的情况)的CODEC时,通过使用本发明的CODEC也可以消减因TFO帧而引起的信号噪声,所以可以降低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的信号噪声。
接下来,将对由于本地切换而将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输入到TFO状态的CODEC时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支持TFO状态的CODEC中,在TFO操作过程中,TFO帧同步位和编码数据的CRC码等被规定为误差检查对象。为了在TFO帧检测部7A中进行各种误差检查,将输入到图1中CODEC的PCM数据随后输入到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
当TFO帧检测部7A在加入到编码数据的CRC码中检测到误差时,该编码数据被当作比特误差来处理,并将TFO状态转换成串联状态。
如果TFO帧不能被TFO帧检测部7A识别,则发送TFO消息SYL,并且当发送了四个SYL消息时,根据TS28.062标准,停止接收TFO帧并将TFO状态转换成串联状态。由于三个帧只用于发送一个SYL消息,所以要转换成串联状态需要至少12个帧(0.24秒)。
根据TS28.062标准,由于即使不存在TFO帧时TFO状态也不会转换成串联状态,所以继续信元丢失(cell loss)的无声状态。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CODEC中,TFO第二确定部10A根据从TFO帧检测部7A获得的关于TFO帧存在与否的信息和TFO确定部9A(该TFO确定部9A按照TS28.062标准进行工作)的确定信息来规定其操作。在图9中示出了TFO第二确定部10A的操作确定流程。可以通过软件或专门的电路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该操作。
当TFO确定部9A按照TS28.062标准确定操作状态不是TFO状态时,TFO第二确定部10A也确定操作状态不是转换为TFO状态,而是转换为串联状态。当TFO确定部9A依然确定为TFO状态时,TFO第二确定部10A根据从TFO帧检测部7A获得的关于TFO帧是否存在的信息进行确定。
当仅检测到一次或者没有检测到TFO帧时,TFO第二确定部10A确定其工作在TFO状态下。
当连续两次没有检测到TFO帧时,遵照TS28.062标准的TFO确定部9A仍然确定为TFO状态,但TFO第二确定部10A重置编码部5A,并且使压缩编码数据从编码部5A输出以输出复位信号来重置编码器。该复位信号是特殊模式的信号,其实现对远程区域的编码器或解码器的重置,并由作为TMT-2000的标准CODEC的自适应多速率(AMR)来规定该复位信号。
当连续三次或更多次没有检测到TFO帧时,TFO第二确定部10A确定转换为串联状态。
当TFO第二确定部10A确定从TFO状态转换为串联状态,并确定发送复位信号时,该状态迅速从TFO状态的信元丢失的无声状态转换成串联状态。在从TFO状态转换到串联状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重置编码部和发送复位信号来防止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编码器的内部变量不匹配而产生的噪声。
图8(a)和8(b)示出了当在输入到TFO状态下的CODEC的PCM数据序列中的帧源中,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突然消失时,PCM数据的转换和CODEC的操作。在图8(a)中,帧30A至30E表示CODEC对其执行一系列编码处理的编码处理帧,而35A至35B表示TFO帧。通常,CODEC的编码处理帧与TFO帧不同步,并且TFO帧35B出现在图8(a)中的编码处理帧30A的源中。
在图8(a)中,TFO帧最终从编码处理帧30B中消失。TFO帧检测部7A通知TFO第二确定部10A编码处理帧30C及其后续帧没有检测到TFO帧。
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TFO第二确定部10A检测到当接收到编码处理帧30D时连续两次没有检测到TFO帧,并输出复位帧。此外,TFO第二确定部10A还在编码处理帧30E检测到:当接收到编码处理帧30E时连续三次没有检测到TFO帧,并随后转换成串联状态。
同时,根据遵照TS28.06标准的TFO状态的判定,在TFO帧消失之后,要转换成串联状态需要至少12帧。因此,通过引入由TFO第二确定部10A进行的确定,可以缩短在TFO帧消失之后转换为串联状态所需的时间。因此,可以与转换到串联状态同步地发送复位帧。
当如图3所示发生远程切换时,由CODEC 13C将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发送到TFO状态下的CODEC 13B。但是,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TFO第二确定部可以快速实现向串联状态的转换。因此,减少了从终端15B输出的无声状态的音频信号。
在此,包含上述以及图4所示的TFO数据的PCM数据的最后两位的信号填充模式可以随意设置以使信号噪声最小。
此外,关于TFO第二确定部10A的确定流程的状态,鉴于要确保TFO状态和串联状态之间的平滑切换操作,当然可以随意设置TFO帧连续消失的次数以确定向串联状态转换。
如上所述,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TFO通信,可以降低与原始信号无关的信号噪声(例如,包含TFO帧的PCM信号的最后两位的信号噪声),并且可以减少信号突然消失和不规则电平的发生。其中所述TFO通信可通过对使用不同编码系统的数据多路复用信号的通信和使用仅由一个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数据的通信进行切换来实现。
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其中TFO状态下的PCM数据的最后两位由TFO帧填充的数据,而且可以应用于其它编码系统的数据,这些其它编码系统用于通过对不同编码系统的数据进行多路复用来进行通信。本发明可以通过软件或专门的电路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固定模式以减少因包含TFO帧的PCM信号的最后两位而引起的信号噪声,但是当将本发明引入到另一个编码系统的数据中时,通过由其他编码系统的算法来选择并包括最佳替代模式,可以减少不希望的信号噪声。
下面,将对采用在此所述的实施例的传输系统进行说明。
在该传输系统中,即使在图2所示的本地切换过程中,也就是说,当尽管发送了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而没有出现TFO状态(串联状态)时,以及即使在图3所示的远程切换过程中,也就是说,当尽管发送了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而没有出现串联状态(TFO状态)时,也可以减少要发送的音频信号无声状态并改善声音质量的下降。
根据TS28.062标准,如果在图2所示的本地切换中没有执行CODEC之间的协商,则CODEC不能转换到TFO状态。因此,CODEC 13C处于串联状态(非TFO状态)并接收包含TFO帧的PCM数据21C作为输入。当将此处的CODEC实施例应用到CODEC 13C时,图1的TFO帧检测部7A检测到包含在PCM数据12C中的TFO帧,并将同步位信息发送到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执行如图4所示的信号噪声消减处理,并将该数据输出到编码部5A。结果,与包含TFO帧的PCM数据的编码相比,可以减少更多的信号噪声。
因此,即使将终端15B的基站从基站11B切换到基站11C,也可以在传输从终端15A输入的音频信号时减轻通过对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进行编码的混合信号噪声的影响。
根据TS28.062标准,如果在图3所示的远程切换中没有执行CODEC之间的协商,则CODEC不能转换到TFO状态。由此将CODEC 13C设定为串联状态(非TFO状态),并输出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21C。因此,将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21C输入到TFO状态(非串联状态)下的CODEC13B。
当TFO状态下的CODEC接收到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产生其中不能检测TFO帧的“帧丢失”错误(TFO错误)状态。当CODEC 13B处于帧丢失状态时,通过对从CODEC 13B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从终端15B输出的音频信号被设置为无声状态。
根据TS28.062标准,当连续输入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时,在CODEC从TFO状态转换到串联状态之前需要至少12帧(0.24秒)。但是,根据本发明,如果在三个帧中连续输入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则因为CODEC由TFO第二确定部10A控制转换为串联状态,所以可以缩短无声状态。
此外,由于在将TFO状态转换到串联状态时,发送对编码部5A和用于对从编码部5A输出的压缩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的CODEC进行重置的复位信号,所以可降低在将TFO状态转换为串联状态时由于CODEC的内部变量的不匹配而引起的信号噪声。
因此,即使处理终端15A的基站从基站11A切换到基站11C,也可以在传输从终端15A输入的音频信号时减轻由于输入不包含TFO帧的PCM数据而导致的连续的无声状态的影响。
如上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减少输出音频信号的信号噪声和无声状态的产生,还可以减少在从TFO状态转换为串联状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噪声。
此外,即使当通信不仅处于TFO状态而且处于利用不同编码系统的数据的数据多路复用的状态时,也可以降低输出信号噪声,并且可以减少信号突然消失和不规则电平的产生。
通过TFO帧检测部(7A)和TFO消息检测部(8A)对所输入的PCM数据的TFO信息进行检测,并且通过信号噪声消减处理部(4A)减少包含在串联状态下接收的TFO帧中的噪声。
此外,为了缩短无声状态的时间,通过TFO确定部(9A)和TFO第二确定部(10A)以两级的方式执行TFO状态和串联状态的切换的确定。当将TFO切换到串联时,发送复位信号以防止由于进行解码处理的CODEC的内部状态变量不匹配而产生噪音信号。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输入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输入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之一,所述第一数据通过使用第一编码系统对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第三数据通过对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而形成,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输出第四数据,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式,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数据,使用所述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编码后的输入数据作为所述第四数据;
提供第二模式,用于输入所述第三数据,分离所述第二数据,并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作为所述第四数据;以及
提供第三模式,用于输入所述第三数据,使用特定的数据替换所述第三数据中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部分,使用所述第二编码系统对包含所述替换部分的输入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编码后的数据作为所述第四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输入的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还是所述第三数据;以及
当所输入的数据为所述第三数据时,确定以第二模式还是以第三模式处理所输入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编码系统包括脉冲编码调制,并且所述信号为模拟信号。
4.一种用于输入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输入的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之一,所述第一数据通过使用第一编码系统对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第三数据通过对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而形成,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输出第四数据,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输入的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还是所述第三数据;以及
确定是否从第一操作模式转换到第二操作模式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其中
当要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时,在该切换操作之前,将用于重置一数据处理器的信号加入到所述第四数据中并且随后输出,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对利用所述第二编码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
5.一种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由第二编码系统形成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终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二数据,并在第一模式中输出使用第一编码系统编码的第一数据,并且在第二模式中输出将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第三数据;以及
第二数据终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或第三数据输出,并在第一模式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输出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第一数据输入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五数据,并且还在第二模式中输出从所述第三数据分离的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当所述第二数据终端处于所述第一模式并且输入所述第三数据时,使用特定的数据替换所述第三数据中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部分,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特定的数据进行编码来输出所述特定的数据。
6.一种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由第二编码系统形成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终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二数据,并在第一模式中输出使用第一编码系统编码的第一数据,并且还在第二模式中输出将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第三数据;
第二数据终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或第三数据,并在第一模式中向所述第二终端输出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五数据,并且还在第二模式中输出从所述第三数据分离的所述第二数据,其中
当要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二模式时,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之前,将用于重置一数据处理器的数据加入到所述第四数据并且随后输出,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对利用所述第二编码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输入第一数据或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通过使用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第三数据将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所述第四数据由所述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数据输入部,用于将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所述第三数据输出到输入数据确定部,当所述输入数据是所述第二模式中的第三数据时,从所述第三数据分离所述第二数据,并且随后将所述分离的第二数据输出到输出切换部;以及
信号处理部,用于输入所述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出到编码部;其中
所述输出切换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中输出所述信号处理部的输出,并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输出所述数据输入部的输出;并且
当在所述第一模式中输入所述第三数据时,所述信号处理部将所述第三数据中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多路复用的部分转换成特定的数据,并将所述特定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编码部。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用于输入第一数据或第三数据并输出第四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通过使用第一编码系统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所述第三数据将通过使用第二编码系统对所述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多路复用,所述第四数据由所述第二编码系统进行编码,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数据输入部,用于将所述输入数据是否为所述第三数据输出到输入数据确定部,当所述输入数据是所述第二模式中的第三数据时,从所述第三数据分离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分离的第二数据输出到输出切换部;以及
信号处理部,用于输入所述输入数据,并将所述输入数据输出到编码部;其中
所述输出切换部在所述第一模式中输出所述信号处理部的输出,并在所述第二模式中输出所述数据输入部的输出;并且
当要将操作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时,在所述模式切换操作之前,所述编码部将用于一重置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加入到所述第四数据并且随后输出这些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编码系统中输出的数据进行解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入数据确定部通过检测所述多路复用数据的同步位来确定输入了所述第三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入数据确定部通过检测在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前要发送的信号来确定输入了所述第三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根据在发送所述第三数据之前要发送的信号,获得被确定为输入的所述第三数据的输入起始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17209A JP4370802B2 (ja) | 2003-04-22 | 2003-04-22 | 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 |
JP117209/2003 | 2003-04-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40628A true CN1540628A (zh) | 2004-10-27 |
CN1246828C CN1246828C (zh) | 2006-03-22 |
Family
ID=3295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72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828C (zh) | 2003-04-22 | 2004-04-22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40213296A1 (zh) |
EP (2) | EP2056293A3 (zh) |
JP (1) | JP4370802B2 (zh) |
CN (1) | CN1246828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3252B (zh) * | 2005-10-05 | 2013-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编码和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95424A1 (ja) * | 2003-04-22 | 2004-11-04 | Nec Corporation | 符号変換方法及び装置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
WO2005119940A1 (ja) * | 2004-06-01 | 2005-12-15 | Nec Corporation |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情報提供用プログラム |
JP4678486B2 (ja) * | 2005-03-11 | 2011-04-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多重化装置および多重化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
WO2007014228A2 (en) * | 2005-07-26 | 2007-02-01 | Nms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ringback tone quality during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
US7603113B2 (en) * | 2005-12-31 | 2009-10-13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Using local codecs |
US20130167024A1 (en) | 2006-12-05 | 2013-06-27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Embedded document within an application |
US7743339B1 (en) | 2007-02-01 | 2010-06-22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Rendering text in a brew device |
US8589779B2 (en) | 2007-03-08 | 2013-11-19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Event-sensitive content for mobile devices |
CN102195744A (zh) * | 2010-03-12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码型转换器级联操作的异常处理方法及码型转换器 |
US20130166052A1 (en) * | 2011-12-27 | 2013-06-27 | Vamshi Kadiyal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playback of an audio stream |
CN103871415B (zh) * | 2012-12-14 | 2017-08-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异系统间语音互通的方法、系统与tfo转换装置 |
CN108806706B (zh) * | 2013-01-15 | 2022-11-15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处理信道信号的编码/解码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1439B1 (fi) * | 1995-04-13 | 1998-06-1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Transkooderi, jossa on tandem-koodauksen esto |
US6172974B1 (en) * | 1997-10-31 | 2001-01-0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Network element having tandem free operation capabilities |
FI116642B (fi) * | 1998-02-09 | 2006-01-13 | Nokia Corp | Puheparametrien käsittelymenetelmä, puhekoodauksen käsittely-yksikkö ja verkkoelementti |
FI107211B (fi) * | 1999-07-09 | 2001-06-15 | Nokia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koodaustiedon välittämiseksi pakettiverkon yli |
ATE335333T1 (de) * | 2000-02-18 | 2006-08-15 | Nokia Corp |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halbraten datenkanälen |
FI115329B (fi) * | 2000-05-08 | 2005-04-15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lähdesignaalin kaistanleveyden vaihtamiseksi tietoliikenneyhteydessä, jossa on valmiudet useisiin kaistanleveyksiin |
WO2003024137A1 (en) * | 2001-09-13 | 2003-03-20 | Nokia Corpor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
US7158572B2 (en) * | 2002-02-14 | 2007-01-02 | Tellabs Operations, Inc. | Audio enhancemen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
JP2004061646A (ja) | 2002-07-25 | 2004-02-26 | Fujitsu Ltd | Tfo機能を有する音声符号化器および方法 |
-
2003
- 2003-04-22 JP JP2003117209A patent/JP43708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3-25 US US10/808,890 patent/US2004021329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3-31 EP EP09150862A patent/EP205629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3-31 EP EP04251923A patent/EP147150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4-22 CN CNB2004100372138A patent/CN124682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83252B (zh) * | 2005-10-05 | 2013-03-2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编码和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56293A3 (en) | 2009-07-01 |
CN1246828C (zh) | 2006-03-22 |
EP2056293A2 (en) | 2009-05-06 |
JP2004325583A (ja) | 2004-11-18 |
US20040213296A1 (en) | 2004-10-28 |
EP1471503A3 (en) | 2005-10-19 |
JP4370802B2 (ja) | 2009-11-25 |
EP1471503A2 (en) | 2004-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9324C (zh) | 改善串联声码器话音质量的方法与设备 | |
CN1244906C (zh) | 改变语音信号带宽的方法以及语音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 |
CN1246828C (zh)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 |
CN1151487C (zh) | 解码方法、语音编码处理设备和网络单元 | |
EP1368979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ing wideband terminals allowing tandem-free operation | |
CN1223989C (zh) | 可变速率语音编码器中的帧擦除补偿法及用该方法的装置 | |
CN1663306A (zh) | 绕过通信网络中的码变换操作 | |
CN1692408A (zh) | 码分多址无线系统的可变比特率宽带语音编码中的有效带内半空白-突发序列信令及半速率最大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048964A (zh) | 分组丢失补偿 | |
CN1950883A (zh) | 可伸缩性解码装置及增强层丢失的隐藏方法 | |
CN1201289C (zh) | 数字信号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 |
CN1242594C (zh) | 语音处理方法和语音处理设备 | |
CN1185262A (zh) | 预防语音串联编码的代码转换器 | |
CN1302459C (zh) | 用于编码和解码非话音语音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61511A (zh) | 声音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声音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 |
US7969902B2 (en) | Tandem-free vocoder operations between non-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930888A (zh) | 用于压缩域视频编辑的方法和设备 | |
CN1529882A (zh) | 用于扩展窄带滤波的语音信号、特别是由通信设备发送的语音信号的带宽的方法 | |
WO2007066897A1 (en) | Audio data packet format and decoding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dec setup erro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erforming same | |
CN1359513A (zh) | 话音解码装置和编码差错补偿方法 | |
CN1801874A (zh) | 实现语音业务向传真业务切换的方法 | |
CN101043756A (zh) | 核心网ip化后特殊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961521A (zh) | 用于判断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用于该判断的程序 | |
CN101322375B (zh) | 音频数据包格式及其解码方法、校正移动通信终端编解码器安装错误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 | |
CN1192656C (zh) | 选择源编码器的收发器和在此收发器中进行的过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