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6583A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6583A
CN1536583A CNA031105203A CN03110520A CN1536583A CN 1536583 A CN1536583 A CN 1536583A CN A031105203 A CNA031105203 A CN A031105203A CN 03110520 A CN03110520 A CN 03110520A CN 1536583 A CN1536583 A CN 1536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ly
rotation section
swing
display panel
sw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05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8642C (zh
Inventor
周英吉
何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Corp
Priority to CNB031105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8642C/zh
Publication of CN1536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6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86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864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本体部具有突出挡板。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当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时,或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角度大于一最小角度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角度为此最小角度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可被转动。且当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弧形边缘抿住突出挡板,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得显示面板在倾斜时被转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桌上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桌上型计算机至少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及一计算机屏幕,且计算机屏幕包括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屏幕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其中,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阴极射线管屏幕所没有的轻薄短小、无幅射及画面柔和等优点,更让液晶显示器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屏幕的市场占有率,并普遍地成为现代人所使用的计算机屏幕。
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其分别绘示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在图1A及图1B中,液晶显示器100至少包括显示面板机壳102、液晶显示面板104及支撑装置106。液晶显示面板104配置于显示面板机壳102的正面上,用以显示画面。显示面板机壳102的背面与支撑装置106连接。支撑装置106包括平台部108,本体部110及摆动部112,平台部108置放在一平面上,例如一桌面上。本体部110倾斜地配置在平台部108上,且本体部110的一端与平台部108的一端连接。摆动部112以可摆动的方式配置在本体部110上,用以与显示面板机壳102的背面连接。摆动部112的一端通过一枢轴结构114与本体部110的另一端轴向连接,使得显示面板机壳102、液晶显示面板104及摆动部112可以沿着图1B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摆动。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以依其个人喜好而调整液晶显示面板104的倾斜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面板104具有底侧104a及旁侧104b,一般而言,底侧104a的长度通常大于旁侧104b的长度,又如图1A所示。如此一来,导致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横向长度较长的文章或图案的画面时会感觉比较完整且舒服。然而,当使用者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纵向长度较长的文章或图案时会感觉到图1A的显示面板104所显示的画面中文字或图案的篇幅不完整,这是美中不足之处。甚至,显示面板104只能沿着图1B的箭头150的方向来回摆动的设计,更局限显示面板104的使用范围及活泼性,无法满足使用者追求摆设变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用以倾斜显示面板,并使得倾斜时的显示面板可以被使用者转动,提供给使用者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使用乐趣及摆设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支撑装置,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及第一转动部。本体部与平台部连接,并具有一突出挡板。摆动部与本体部轴向连接,并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摆动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摆动。第一转动部配置在第一侧面上,并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第一第一转动部具有扇形结构,扇形结构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弧形边缘连接第一径向侧边及第二径向侧边。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摆动部直立在平台部的上方;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摆动部倾斜在平台部一最小角度;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平台部倾斜,但摆动部未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仍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被转动;当第一第一转动部转动时,弧形边缘扺住突出挡板,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显示器,其包括平台部、本体部、摆动部、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及显示面板。本体部与平台部连接,并具有一突出挡板。摆动部与本体部轴向连接,并具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摆动部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摆动。第一转动部配置于第一侧面上,并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第一转动部具有扇形结构,扇形结构具有第一径向侧边、第二径向侧边及弧形边缘,弧形边缘连接第一径向侧边及第二径向侧边。第二转动部配置在第二侧面上,并以第二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与第一转动部同步转动。显示面板配置在第二转动部上,并与摆动部同步摆动。其中,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显示面板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显示面板倾斜于平台部一最小角度;当摆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平台部倾斜,但摆动部未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仍被突出挡板抵住;当摆动部摆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转动部倾斜于平台部的上方,第一径向侧边或第二径向侧边与突出挡板分离使第一转动部可被转动,同转动显示面板;当第一转动部转动以转动显示面板时,弧形边缘扺住突出挡板,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使显示面板无法同时摆动。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正视图;
图1B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3A为具有图2的支撑装置的显示器的缩小正视图;
图3B为图3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4A为图2的支撑装置在摆动部摆动后及扇形结构转动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B为图4A的支撑装置部分后视图;
图4C为图4B的支撑装置侧视图;
图5A为图3A的显示器在转动时所呈现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5B为图5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图6为图4A的支撑装置在第二定位结构抵住第一径向侧边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支撑装置在第二径向侧边被突出挡板抵住时所呈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A为图5A的显示面板的底侧与平台部垂直时所呈现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B为图8A的显示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特别设计一支撑装置,用以支撑、倾斜及旋转一显示面板,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支撑装置倾斜显示面板,并旋转处于倾斜状态的显示面板,以调整到使用者所想要的摆设状态。所以,本发明摆脱显示面板只能通过传统的支撑装置而前后摆动的单一模式的羁绊,并增加显示面板的使用范围及活泼性。
请参照图2,其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在图2中,支撑装置206包括平台部208、本体部210、摆动部212、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平台部208可用于置放在一平面上,如一桌面上。本体部210配置于平台部208上。例如,本体部210的一端与平台部208的一端连接,且本体部210倾斜地配置在平台部208上。本体部210上具有一突出挡板226,而突出挡板226包括直立结构226a及延伸结构226b,且突出挡板226为一倒立的”L”字型结构。摆动部212以可沿着图2的箭头250的方向来回摆动的方式配置于本体部210上。摆动部212具有第一侧面212a及第二侧面210b,且第一侧面212a具有第一定位结构242及第二定位结构244。摆动部212的一端与本体部210的另一端轴向连接,使得摆动部212可以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未图标)摆动。其中,当摆动部212摆动到第一位置时,摆动部212直立于平台部208的上方;当摆动部212摆动到第二位置时,摆动部212倾斜于平台部208一最小角度。
第一转动部222以可沿着图2的箭头260的方向而转动的方式配置于第一侧面212a上,且第一转动部222以第一侧面212a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而转动。第一转动部222具有一扇形结构230,扇形结构230具有弧形边缘240、第一径向侧边232及第二径向侧边234,弧形边缘240连接第一径向侧边232及第二径向侧边234。此外,第一转动部222上的第一径向侧边232及第二径向侧边234分别具有第一定位缺口236及第二定位缺口238,且第一定位缺口236及第二定位缺口238位于弧形边缘240的两旁。
第二转动部224以可转动的方式配置在第二侧面212b上,且第二转动部224以第二侧面212b的法线方向为轴心与第一转动部222同步转动。第二转动部224上可配置一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将与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同步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此显示面板、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可与摆动部212同步摆动。
本发明也可在支撑装置206中再配置一扭力转轴228,扭力转轴228以可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摆动部212中,并贯穿摆动部212。扭力转轴228的两端暴露于第一侧面212a及第二侧面212b外,用以连接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使得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可以通过扭力转轴228而同步转动,且第一转动部222的扇形结构230以扭力转轴228为轴心而跟着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同步转动。
请再参考图2,摆动部212位于第一位置,即摆动部212直立于平台部208的上方,第一转动部222也直立在平台部208的上方。此时,第一径向侧边232的第一定位缺口236被突出挡板226的直立结构226a抵住,且第一定位结构242抵住第二径向侧边234。因此,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将被固定而无法沿着图2的箭头260的方向来回转动。
当显示面板204通过显示面板机壳202配置于图2的第二转动部224上时,显示面板204、显示面板机壳202及支撑装置206将形成一显示器200,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图3A及图3B中,显示面板204配置于显示面板机壳202的正面上,而显示面板机壳202的背面与摆动部212连接。其中,显示面板204置于平台部208的上方,且显示面板204的底侧204a与平台部208平行。如此一来,使用者在观看显示面板204所显示的横向画面,如横向A4纸张大小的画面时,会感觉比较舒服。
当使用者要转动显示面板204时,首先,使用者施力于显示器机壳202上,使得显示机壳202、显示面板204及摆动部212可以沿着图3B的箭头250的方向摆动。同时,图2的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扇形结构230与摆动部212同步摆动。当摆动部212摆动使其相对于平台部208倾斜,但摆动部212未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一定位缺口236仍然被直立结构226a或延伸结构226b抵住。
当摆动部212摆动至第二位置,即摆动部212倾斜于平台部208一最小角度时,显示面板204、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也倾斜于平台部208的上方。此时,第一定位缺口236与直立结构226a或延伸结构226b分离,使得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可以沿着图2的箭头260的方向被转动。也就是说,显示面板204及显示器机壳202可以于倾斜后沿着图3A的箭头260的方向被转动。
当显示器机壳202、显示面板204、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同步转动时,弧形边缘240的内侧系抵住突出挡板226的延伸结构226b的末端,如图4A~图4C所示。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显示器机壳202在转动时恢复成直立在平台部208上的状态,进而使得显示器机壳202的一角落撞击到平台部208或桌面或伤害使用者,如图5A~图5B所示,增加了显示面板204的旋转空间。
当图5A的显示面板204及图4A的扇形结构230沿着箭头260的方向被同步转动时,第一径向侧边232将被第二定位结构244抵住,如图6所示。此时,摆动部212仍然位于第二位置上,即摆动部212倾斜于平台部208一最小角度。接着,摆动部212、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可沿着图6的箭头270的方向同步被摆动,使得摆动部212回到第一位置,即摆动部212、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恢复成直立在平台部208上方的状态,如图7所示。此时,直立结构226a抵住第二径向侧边234的第二定位缺口238,且第一径向侧边232仍然被第二定位结构244抵住,使得扇形结构230、第一转动部222及第二转动部224将被固定不动。此时,经过旋转后的显示面板204又直立在平台部208的上方,且显示面板204的底侧204a与平台部208垂直,如图8A及图8B所示。如此一来,使用者在观看显示面板204所显示的直向画面,如直立A4纸张大小的画面时,会感觉比较舒服。
需要注意的是,若使用者要恢复图8A的显示面板204的状态为图3A的显示面板204的状态时,其动作步骤刚好与上述动作步骤相反,在此简述如下。首先,使用者将图8B的显示面板机壳202及显示面板204往图8B的箭头280的方向倾斜一最小角度。接着,使用者即可沿着图8A的箭头290方向转动倾斜时的显示面板机壳202及显示面板204。待旋转一角度后,再将显示面板机壳202及显示面板204扶正,便可恢复到图3A的显示面板204的状态。
然而熟悉此技术人员也可以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突出挡板226、本体部210及平台部208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而显示面板204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或其它平面显示器面板。此外,第一径向侧边232及第二径向侧边234的通过扭力转轴228的延长线形成一夹角,如90度,此夹角相当于显示面板204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支撑装置,用以倾斜显示面板,并使得倾斜时的显示面板可以被转动,提供给使用者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使用乐趣及摆设变化。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支撑装置,包括:
一平台部;
一本体部,与该平台部连接,该本体部具有一突出挡板;
一摆动部,与该本体部轴向连接,该摆动部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摆动部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摆动;以及
一第一转动部,配置于该第一侧面上,并以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该第一转动部具有一扇形结构,该扇形结构具有一第一径向侧边、一第二径向侧边及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连接该第一径向侧边及该第二径向侧边;
其中,当该摆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摆动部直立于该平台部的上方;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摆动部倾斜于该平台部一最小角度;
当该摆动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当该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该平台部倾斜,但该摆动部未到达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仍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倾斜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与该突出挡板分离使该第一转动部被转动;
当该第一转动部转动时,该弧形边缘扺住该突出挡板,使该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转动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面上,并以该第二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与该第一转动部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部上可配置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与该摆动部同步摆动且与该第二转动部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还包括:
一扭力转轴,以可转动方式配置于该摆动部中,并贯穿该摆动部,该扭力转轴的两端暴露于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外,用以连接该第一转动部及该第二转动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径向侧边具有一第一定位缺口,当该显示面板的一底侧与该平台部平行时,该第一定位缺口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二径向侧边具有一第二定位缺口,当该显示面板的一底侧与该平台部垂直时,该第二定位缺口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当该第一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时,该第一定位结构抵住该第二径向侧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当该第二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时,该第二定位结构抵住该第一径向侧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突出挡板包括:
一直立结构,与该本体部连接,当该摆动部摆动时,该直立结构抵住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以及
一延伸结构,与该直立结构连接,当该第一转动部转动时,该延伸结构抵住该弧形边缘之内侧。
9.一种显示器,包括:
一平台部;
一本体部,与该平台部连接,该本体部具有一突出挡板;
一摆动部,与该本体部轴向连接,该摆动部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该摆动部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摆动;以及
一第一转动部,配置于该第一侧面上,并以该第一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转动,该第一转动部具有一扇形结构,该扇形结构具有一第一径向侧边、一第二径向侧边及一弧形边缘,该弧形边缘连接该第一径向侧边及该第二径向侧边;
一第二转动部,配置于该第二侧面上,并以该第二侧面的法线方向为轴心与该第一转动部同步转动;以及
一显示面板,配置在该第二转动部上,并与该摆动部同步摆动;
其中,当该摆动部位在该第一位置时,该显示面板直立于该平台部的上方;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显示面板倾斜于该平台部一最小角度;
当该摆动部位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也直立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当该摆动部摆动使其相对于该平台部倾斜,但该摆动部未到达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仍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当该摆动部摆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转动部倾斜于该平台部的上方,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与该突出挡板分离使该第一转动部可被转动,同转动该显示面板;
当该第一转动部转动以转动该显示面板时,该弧形边缘扺住该突出挡板,该摆动部无法同时摆动,使该显示面板无法同时摆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还包括:
一扭力转轴,以可转动方式配置在该摆动部中,并贯穿该摆动部,该扭力转轴的两端暴露于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外,用以连接该第一转动部及该第二转动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径向侧边具有一第一定位缺口,当该显示面板的一底侧与该平台部平行时,该第一定位缺口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二径向侧边具有一第二定位缺口,当该显示面板的一底侧与该平台部垂直时,该第二定位缺口被该突出挡板抵住。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一定位结构,当该第一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时,该第一定位结构抵住该第二径向侧边。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侧面上具有一第二定位结构,当该第二径向侧边被该突出挡板抵住时,该第二定位结构抵住该第一径向侧边。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中该突出挡板包括:
一直立结构,与该本体部连接,当该摆动部摆动时,该直立结构抵住该第一径向侧边或该第二径向侧边;以及
一延伸结构,与该直立结构连接,当该第一转动部转动时,该延伸结构抵住该弧形边缘的内侧。
CNB031105203A 2003-04-07 2003-04-07 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64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05203A CN100498642C (zh) 2003-04-07 2003-04-07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05203A CN100498642C (zh) 2003-04-07 2003-04-07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583A true CN1536583A (zh) 2004-10-13
CN100498642C CN100498642C (zh) 2009-06-10

Family

ID=3431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5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642C (zh) 2003-04-07 2003-04-07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864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792B (zh) * 2007-02-01 2010-06-23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高度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792B (zh) * 2007-02-01 2010-06-23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高度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8642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2310C (zh) 便携式计算机
US6826043B2 (en) Connecting mechanism
KR200228840Y1 (ko) 멀티디스플레이모니터
JP2005182020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576968A (zh) 显示装置
JP4443956B2 (ja) 額縁を兼ねる薄型映像設備用フレーム装置
JPH117250A (ja) 薄型表示装置
CN1311314C (zh) 显示器
US20060077623A1 (en) Display device
JP486341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CN1536583A (zh) 支撑装置
JP2000187446A (ja)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表示用支持装置
KR200201665Y1 (ko) 다화면 디스플레이 모니터
US20090121098A1 (en) Stand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0924333U (zh) 移动终端扩展坞支架
JP2009015057A (ja) 表示装置
KR20040042609A (ko) 피봇을 갖는 2절 힌지구조의 영상 표시기기
CN209743976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显示器底座
KR200347161Y1 (ko) 엘씨디 모니터의 스위블 구조
CN1942076A (zh) 平面显示器
CN219221874U (zh) 一种大型显示器翻转支架
CN1856233A (zh) 具有可分离面板的携带式电子设备
CN220355035U (zh) 一种带有稳定结构的电竞显示器
CN220586319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背板式支架
CN219867184U (zh) 具有防倒伏缓冲功能的电脑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SDA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NQ CORP.

Effective date: 201007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728

Address after: China Taiwan Taoyuan County

Patentee after: Qisd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000000 Taoyuan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nq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