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6495A -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6495A
CN1526495A CNA031468527A CN03146852A CN1526495A CN 1526495 A CN1526495 A CN 1526495A CN A031468527 A CNA031468527 A CN A031468527A CN 03146852 A CN03146852 A CN 03146852A CN 1526495 A CN1526495 A CN 1526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heating element
element heater
cooling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6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8459C (zh
Inventor
周照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1468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8459C/zh
Publication of CN1526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6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4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4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局部区域温度可控的模具预热之后,把液体金属从模具上的材料输入口输入模腔中;控制模具的局部位置开始冷却,而模具的其它区域处于保温状态;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判断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已凝固材料固相区域、结晶区域及液相区域所处的动态位置;通过控制局部区域的温度,使处于与液相未结晶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金属液处于过热状态,同时使处于与已结晶固相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热量散出;一种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同一区域中同时设置有空心冷却通道及加热元件。本发明操作简单,控制方便,可制造大型尺寸、复杂形状的铸件,产品组织性能优良,适于大批量生产应用。

Description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1952年首先采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平面及胞状凝固以来,定向凝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该技术最初用来消除结晶过程中生成的横向晶界,从而提高材料的单向力学性能。由于定向凝固技术能得到一些具有特殊组织取向和优异性能的材料,目前的定向凝固技术的最主要应用是生产具有均匀柱状晶或单晶组织的铸件,特别是在航空领域生产高温合金的发动机叶片,与普通铸造方法获得的铸件相比,这种技术能使叶片的高温强度、抗蠕变和持久性能、热疲劳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对于磁性材料,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可使柱状晶排列方向与磁化方向一致,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磁性能。定向凝固技术也是制备单晶的有效方法,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很多是采用定向凝固的方法制造的。定向凝固技术还广泛用于自生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用定向凝固方法得到的自生复合材料消除了其它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增强相与基体间界面的影响,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提高。目前,定向凝固的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剂法、功率降低法、快速凝固法、液态金属冷却法等。传统的定向凝固技术存在冷却速度慢、温度梯度小的缺点,而且只能生产小型铸件及小截面型材。申请号为97196810的中国发明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螺旋桨、机翼、叶片、喷管等类似部件的定向凝固铸造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个熔铸炉的加热区域中将铸型加热到一个预定的温度,将初始足量的熔融超合金材料浇注到位于加热区域中的铸型内以使熔融超合金材料的位置在铸件的凝固前沿上方,从而防止定向凝固铸件的晶体生长出现扰动,通过将铸型从加热区域拉入一个冷却区域使所述熔融超合金材料定向凝固,此方法装置较复杂,拉动铸型的速度只能凭经验确定,操作过程较难把握。申请号为95103050的专利描述了一种异形筒状薄壁件的连续定向凝固铸造工艺及设备,该方法是在铸件的外表面采用了连续定向凝固或电磁结晶器连续铸造的工艺方法,而在铸件的内表面采用了定向凝固精密铸造的工艺方法。前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设备结构复杂,没有信息采集系统,无法判断出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已凝固材料固相区域、结晶区域及液相区域所处的动态位置,铸造过程中铸型或铸件相对移动的速率只能通过经验确定,操作过程较难控制,所制造的零件的形状及尺寸受设备结构的限制,只能生产筒形件或简单形状铸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控制容易、可靠,可制造大型尺寸、复杂形状的铸件,产品组织性能优良,适于大批量生产应用的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1)将局部区域温度可控的模具预热之后,把液体金属从模具上的材料输入口输入模腔中;(2)控制模具的局部位置开始冷却,而模具的其它区域处于保温状态;(3)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判断出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已凝固材料固相区域、结晶区域及液相区域所处的动态位置;(4)通过控制局部区域的温度,使处于与液相未结晶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金属液处于过热状态,同时使处于与已结晶固相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热量散出,从而形成有规律的热流场,在液相和已凝固的固相之间形成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使模具中的液态金属不会向模壁上结晶,而只向已凝固的固相材料上结晶,实现液态材料的定向凝固,从而获得定向凝固的铸件。
所述局部区域温度可控的模具是在模具的同一区域中同时分布有空心冷却通道及加热元件,空心冷却通道中通冷却液可导出热量,加热元件通电可以产生热量,可单独控制每根空心冷却通道中冷却液的流通,也可单独控制每个加热元件的加热,同时控制两者既可以使模具的局部区域升温,也可以使其降温,从而实现对模具上的局部区域的冷却和加热实行动态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可以在液态材料输入口对液相材料施加压应力。压应力可以通过液相材料传递到结晶区域,在液态材料凝固过程中,使液态材料在压应力条件下结晶,从而获得具有更优良的组织性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可以在真空环境下进行上述定向凝固过程。
实现上述方法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包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同一区域中同时设置有空心冷却通道及加热元件,空心冷却通道通过控制阀与冷却液供应构件相连接,加热元件通过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控制阀及开关与控制件相连接。
所述模具中各空心冷却通道可以单独设置;这样可单独控制每根空心冷却通道中冷却液的流量及流速,从而可控制模具局部区域的降温幅度大小。
所述模具中各加热元件分别与不同的控制开关连接,这样可单独控制每个加热元件的加热状态,从而可控制模具局部区域的升温幅度大小。
所述空心冷却通道与加热元件相间排列设置,亦可根据需要排列成其他结构形式;空心冷却通道与加热元件的排列分布要保证模腔内任意区域的温度可有效地控制。
所述模具中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紧贴在靠近型腔模壁的位置;通过传感器可采集相关信息,判断出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已凝固材料固相区域、结晶区域及液相区域所处的动态位置,控制系统可根据此动态位置的相关信息控制冷却液的流通和加热元件的加热,从而可以动态控制液态材料的定向凝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可实现复杂结构大型零件的精密铸造,而且组织性能优良。
(2)利用本发明能够始终维持液相材料相连通,不会被已凝固区阻隔断,从而保持补缩通道的畅通,可消除缩松、缩孔等常见铸造缺陷。
(3)本发明可方便地控制铸型及铸件上的温度场,获得较大的温度梯度,有利于定向凝固的进行。
(4)与采用焊接和铆接的大型结构件相比,利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铸件是无缝整体结构,铸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高。
(5)利用本发明可实现无余量或少余量精密铸造。
(6)本发明操作简单,控制容易、可靠,适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应用范围较广,市场前景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用模具在成型带筋薄板厚度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用模具在成型薄壳形铸件厚度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要制备的是定向凝固带筋薄板铸件。所使用的模具如图1所示,在图1中,模块1和模块2由锁模扣3锁紧,组合成铸型,冒口4下端插入铸型内,冒口4内设置有液态材料输入口5,在铸型壁内及冒口4的壁内都相间排列设置有空心冷却通道8及加热元件6,空心冷却通道8通过控制阀与冷却液供应构件相连接,加热元件6通过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控制阀及开关与控制件相连接,模具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紧贴在靠近型腔模壁的位置。
本定向凝固带筋薄板铸件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首先给分布在模块1、模块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上的加热元件6通电,将用45号钢材制成的模块1、模块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预热到620℃,然后将过热到760℃的铝合金液浇到冒口4中,铝合金液经液态材料输入口5进入型腔,并排出型腔内的气体,直至型腔内充满铝合金液,并且冒口4中保留有足够补缩所需要的金属液;分布在模块1、模块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上的温度传感器7能够测出各个部位的温度;加热元件6和空心冷却通道8通过获得的温度信息对铸型及铸型内的铝合金液进行保温或冷却;既可单独控制每根空心冷却通道中冷却液的通断及供液量的大小,也可以单独控制每个加热元件的通断及功率的大小。冷却过程开始时,首先给铸型最底下的空心冷却通道8通冷却水,使铝合金液从最底部开始结晶,结晶面不断由下向上移动,通过获得的各部位的温度信息判断结晶面所处的位置,依次使分布在已结晶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使分布在与已结晶材料固相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空心冷却通道通冷却水,也就是当结晶面在高度线9的位置时,高度线9以下位置的加热元件都停止加热,高度线9以下位置的空心冷却通道都通冷却水;对分布在与未结晶材料液相相接触的模具区域,也就是高度线9位置以上的加热元件对铸型及铸型内的铝合金液进行保温,高度线9以上位置的空心冷却通道都不通冷却液;随着结晶面不断由下向上移动,对加热元件6的加热和空心冷却通道8的冷却实行动态的控制;当结晶面达到高度线10的位置后,铸型内的铸件已完全形成,使所有的加热元件断电,倒掉冒口4中剩余的铝合金液,给所有的空心冷却通道通冷却水,铸型冷却之后,从铸型上卸下冒口4,打开模具,取出带筋薄板铸件。在液态材料凝固过程中,能够始终保证结晶面与液态材料输入口或冒口之间通过液体材料相连通,液体材料能够连续不断地向结晶面补充由于液体材料凝固和温度降低造成的凝固收缩、液态收缩、固态收缩所需的材料,不会出现结晶面和液态材料输入口或冒口之间被凝固了的材料隔断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下述过程外与实施例1相同:在图1中冒口4上设置一密封盖将冒口4密封,然后向冒口4内打入压缩气体,对冒口4内的铝合金液面通过气体施加1.5MPa的压应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要制备的是定向凝固薄壳形铸件。所使用的模具如图2所示,在图2中,模块11和模块12由螺钉锁紧,组合成铸型,冒口4插入铸型一端内,冒口4内设置有液态材料输入口5,在铸型壁内及冒口4的壁内都相间排列设置有空心冷却通道8及加热元件6,空心冷却通道8通过控制阀与冷却液供应构件相连接,加热元件6通过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控制阀及开关与控制件相连接,模具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紧贴在靠近型腔模壁的位置。
本定向凝固薄壳形铸件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首先给分布在模块11、模块1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上的加热元件6通电,将用45号钢材料制成的模块11、模块1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预热到620℃,然后将过热到760℃的铝镁合金液浇到冒口4中,铝镁合金液经液态材料输入口5进入型腔,并排出型腔内的气体,直至型腔内充满铝镁合金液,并且冒口4中保留有足够补缩所需要的金属液。分布在模块11、模块12、冒口4、及液态材料输入口5上的温度传感器7测出各个部位的温度,加热元件6和空心冷却通道8通过获得的温度信息对铸型及铸型内的铝合金液进行保温或冷却。既可单独控制每根空心冷却通道8中冷却液的通断及供液量的大小,也可以单独控制每个加热元件6的通断及功率的大小。冷却过程开始时,首先给铸型最底下的空心冷却通道8通冷却水,使铝镁合金液从最底下开始结晶,结晶面不断由下向上移动,通过获得的各部位的温度信息判断结晶面所处的位置,依次使分布在已结晶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加热元件6停止加热,使分布在与已结晶材料固相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空心冷却通道8通冷却水,也就是当结晶面在高度线9的位置时,高度线9以下位置的加热元件6都停止加热,高度线9以下位置的空心冷却通道8都通冷却水;对分布在与未结晶材料液相相接触的模具区域,也就是高度线9位置以上的加热元件6对铸型及铸型内的铝镁合金液进行保温,高度线9以上位置的空心冷却通道8都不通冷却液;随着结晶面不断由下向上移动,对加热元件6的加热和空心冷却通道8的冷却实行动态的控制;当结晶面达到高度线10的位置后,铸型内的铸件已完全形成,使所有的加热元件6断电,倒掉冒口4中剩余的铝镁合金液,给所有的空心冷却通道8通冷却水,铸型冷却之后,从铸型上卸下冒口4,打开模具,取出薄壳形铸件。

Claims (9)

1、一种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局部区域温度可控的模具预热之后,把液体金属从模具上的材料输入口输入模腔中;(2)控制模具的局部位置开始冷却,而模具的其它区域处于保温状态;(3)通过传感器采集信息,判断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己凝固材料固相区域、结晶区域及液相区域所处的动态位置;(4)通过控制局部区域的温度,使处于与液相未结晶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金属液处于过热状态,同时使处于与已结晶固相材料相接触的模具区域的热量散出,在液相和已凝固的固相之间形成温度由高到低的温度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区域温度可控的模具是在模具的同一区域中同时分布有空心冷却通道及加热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具上的材料输入口对液相材料施加压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凝固的铸造步骤在真空环境下完成。
5、一种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包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同一区域中同时设置有空心冷却通道及加热元件,空心冷却通道通过控制阀与冷却液供应构件相连接,加热元件通过开关与电源相连接,控制阀及开关与控制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中各空心冷却通道单独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中各加热元件分别与不同的控制开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冷却通道与加热元件相间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凝固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中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紧贴在靠近型腔模壁的位置。
CN 03146852 2003-09-18 2003-09-18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45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46852 CN1268459C (zh) 2003-09-18 2003-09-18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46852 CN1268459C (zh) 2003-09-18 2003-09-18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6495A true CN1526495A (zh) 2004-09-08
CN1268459C CN1268459C (zh) 2006-08-09

Family

ID=3428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468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459C (zh) 2003-09-18 2003-09-18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8459C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159C (zh) * 2004-12-22 2007-05-30 华南理工大学 含内通道模具的制造方法及其在定向凝固中的应用
WO2012055127A1 (zh) * 2010-10-26 2012-05-03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环境伺服式洁净金属铸模
CN102507033A (zh) * 2011-10-20 2012-06-20 清华大学 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过程中铸件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2554198A (zh) * 2012-01-14 2012-07-11 北京新方尊铸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快大型铸件冷却的方法
CN109746426A (zh) * 2019-03-25 2019-05-14 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形状适应性的模块化铸造冷却速度控制装置
CN109773164A (zh) * 2018-12-10 2019-05-21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复杂铸件凝固温度场智能调控系统
CN111299553A (zh) * 2020-04-10 2020-06-1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2338152A (zh) * 2020-11-24 2021-02-09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铸件及型壳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14406246A (zh) * 2022-03-10 2022-04-29 湖南东方钪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钪中间合金钪析沉富集用控温缓凝铸造模及工艺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159C (zh) * 2004-12-22 2007-05-30 华南理工大学 含内通道模具的制造方法及其在定向凝固中的应用
WO2012055127A1 (zh) * 2010-10-26 2012-05-03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环境伺服式洁净金属铸模
US9272325B2 (en) 2010-10-26 2016-03-01 Nanyang Xingzhi Patent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Environment servo type clean metal casting mold
CN102507033A (zh) * 2011-10-20 2012-06-20 清华大学 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过程中铸件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2507033B (zh) * 2011-10-20 2014-04-16 清华大学 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过程中铸件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02554198A (zh) * 2012-01-14 2012-07-11 北京新方尊铸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快大型铸件冷却的方法
CN109773164A (zh) * 2018-12-10 2019-05-21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复杂铸件凝固温度场智能调控系统
CN109746426A (zh) * 2019-03-25 2019-05-14 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形状适应性的模块化铸造冷却速度控制装置
CN109746426B (zh) * 2019-03-25 2024-03-29 溧阳市新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形状适应性的模块化铸造冷却速度控制装置
CN111299553A (zh) * 2020-04-10 2020-06-19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1299553B (zh) * 2020-04-10 2021-05-25 西北工业大学 多模式激发的深过冷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CN112338152A (zh) * 2020-11-24 2021-02-09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铸件及型壳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12338152B (zh) * 2020-11-24 2022-05-06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铸件及型壳温度的测量方法
CN114406246A (zh) * 2022-03-10 2022-04-29 湖南东方钪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钪中间合金钪析沉富集用控温缓凝铸造模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8459C (zh)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4045B (zh) 一种镁合金异形零件的复合挤压铸造方法
CN104368789B (zh) 一种压铸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EP086724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on molding of semi-molten metals
CN108788032B (zh) 冷却强度可调整的镁合金连铸用结晶器及控制冷却的方法
CN101602102B (zh) 外加小温度梯度消除铸件缩孔缩松的凝固过程控制方法
CN1268459C (zh) 定向凝固的铸造方法及其装置
KR20120019943A (ko) 진공금형장치를 이용한 액상 및 반응고 재료의 박막 및 부품 제조장치
CN110814305A (zh) 一种Cu-Fe复合材料双熔体混合铸造装备与工艺
CN105583366A (zh) 一种薄壁高温合金浮动壁瓦片的精密铸造方法
Iwata et al. Effects of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during filling on surface defects of aluminum alloy die casting
JP3156922B2 (ja) 半固体金属射出成型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631577A (zh) 含内通道模具的制造方法及其在定向凝固中的应用
CN108724663A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17531965A (zh) 一种逐层凝固成形设备与方法及金属铸坯
CN104493112A (zh) 钢锭铸造模具和铸造方法
CN210334292U (zh) 一种大型薄壁件压铸成型系统
CN2690077Y (zh) 定向凝固成型装置
CN114918406B (zh) 一种制备多孔材料的新型冷冻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CN106734999B (zh) 一种镍铝金属间化合物锭的真空铸造装置
CN105149529A (zh) 一种温控型金属铸造方法
KR101794812B1 (ko) 중력 주조 방법
CN214977629U (zh) 一种半固态压力铸造成形设备
Yang et al.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counter-gravity investment casting of Ti-48Al-2Cr-2Nb alloy
CN112045168B (zh) 一种熔铸模具及其温度控制方法、装置
CN103894588A (zh) 一种用于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成形的浇铸系统及浇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Foshan City Nanhai Xinao Electrical Co., Ltd.

Assignor: Zhou Zhaoyao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7.5.30 to 2012.5.29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94400009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Oriented solidification ca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7.28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7.5.30 TO 2012.5.29;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FOSHAN CITY NANHAI XIN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Effective date: 20090728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ou Zhaoy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