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4804A -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4804A
CN1524804A CNA2003101010534A CN200310101053A CN1524804A CN 1524804 A CN1524804 A CN 1524804A CN A2003101010534 A CNA2003101010534 A CN A2003101010534A CN 200310101053 A CN200310101053 A CN 200310101053A CN 1524804 A CN1524804 A CN 1524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ed water
film
pore size
virus
constituent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10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3037C (zh
Inventor
武村清和
能登一彦
夫纪
大熊那夫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4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30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30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病毒去除方法,将膜滤器(26)浸渍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的硝化槽(18)内的废水中,通过膜过滤去除废水中存在的病毒,通过将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比要从废水中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同时根据用于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

Description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通过膜过滤下水道水、湖泊水、河水、水池水等水中存在的病毒而从水中去除病毒的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在下水道水、湖泊水、河水、水池水等水中存在多种病毒,在这些多种病毒中,有的对人及家畜等有害,需要去除水中的病毒或使其惰性化。
作为去除水中生息的病毒或使其惰性化的以往的一般方法,具有用氯处理法、臭氧处理法、紫外线照射法、加热法等处理存在病毒的水的方法。
除此以外,在特开平10-137783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存在膜口目的纤毛虫的区域放置用于使纤毛虫生息的直径50~500μm的多孔性载体,在该区域使存在病毒的水通过载体,将病毒吸引在纤毛虫上而使其去除的方法。此外,在特开平6-11425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在材料表面上固定胺化合物的有机材料作为膜的选择性去除病毒的材料。
但是,氯处理存在氯残留的问题,臭氧处理及紫外线处理存在处理成本的问题,加热处理存在不适合耐热病毒的问题,同时也不适合下水道水等大水量的处理。此外,在特开平10-137783号公报中必须膜口目的纤毛虫并且由于向绒毛虫吸引病毒的差异而存在难以完全除去病毒的缺点。在特开平6-114250号公报中是以药品制造业等为目的,用于从含血浆或血液成分的蛋白溶液选择地去除病毒,不适合从下水道水等的大量的水中去除病毒。
可是,作为从下水道等污水中去除病毒的方法,着眼于膜过滤法。该膜过滤法除具有不存在药物残留、处理成本问题、病毒耐热等问题外,还可以合并进行水的净化,因此,适合从下水道等污水中去除病毒。
但是,该膜过滤法由于要完全去除水中病毒,必须使用孔径比病毒尺寸小的膜,因此,膜通量降低,从而在处理下水道等大量的水时存在处理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的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水中存在的病毒容易被SS成分吸收,通过被SS成分吸收,由于能增大表观上的直径,所以即使是标称孔径比病毒大的膜,也能够过滤病毒。此外,还发现,通过适当控制比病毒大的膜的标称孔径和处理槽内的SS成分浓度的关系,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本发明是基于这些发现而完成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的病毒去除方法,使膜滤器浸渍在处理槽内的被废水中,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上述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用于上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如采用本发明之一的病毒去除方法,由于在将上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用于上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因此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二的病毒去除方法,使膜滤器浸渍在处理槽内的被废水中,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上述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用于上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
此外,如采用本发明之二的病毒去除方法,由于在将上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管理)用于上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因此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
此处,所谓的本发明中的SS成分,是指水中悬浮的所有固形成分,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中应用本发明时,SS成分的主要成分变为活性污泥。
本发明之三的病毒去除方法,如本发明之一或之二所述,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满足在所述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超过0mg/L并且低于500mg/L的关系。
以上表示,在根据用于本发明之一中的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而控制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时,或根据本发明之二中的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而控制用于上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时,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病毒的膜的标称孔径与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的相互关系。此时表示,在膜的标称孔径为0.01μm以下时,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超过500mg/L时的关系,虽能够去除病毒,但由于膜通量急速降低,效果不太好。
本发明之四的病毒去除方法,如本发明之一或之二所述,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满足在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低于0.1μm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之一中,在使用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的膜滤器时,通过将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之二中,在被处理水SS成分浓度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时,通过将用于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管理)在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
本发明之五的病毒去除方法,如本发明之一或之二所述,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在膜的标称孔径在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时,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在3000mg/L以上的关系。
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之一中,在使用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的膜滤器时,通过将被处理水SS成分浓度控制在3000mg/L以上,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此外,如果超过3000mg/L,增加SS成分浓度也无用,膜容易堵塞,从堵塞方面考虑,SS成分浓度的上限优选在20000mg/L左右。另外,在本发明之二中,在被处理水SS成分浓度在3000mg/L以上时,通过将用于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管理)在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被处理水中的病毒。
本发明之六的病毒去除方法,如本发明之一所述,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槽为活性污泥处理槽,同时,通过调节从上述活性污泥处理槽抽取的污泥抽取量或调节对抽取的污泥进行浓缩并返回上述活性污泥处理槽的污泥返送量,控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这是因为,本发明的病毒去除方法是最适合一般用于下水等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处理法的方法,通过活性污泥的抽取和浓缩污泥的返送,容易达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的控制。即,对于设置在处理槽中的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在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过低而降低病毒的去除能力时,通过脱水等浓缩抽取的活性污泥,然后返回处理槽。相反,在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过高而降低膜通量时,使污泥的抽取量增加。
本发明之七的病毒去除方法,如本发明之一至之六中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处理槽内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至少一种。
这样,由于在促进SS成分间的相互吸附或凝集的同时,还能够防止SS成分的主要成分即活性污泥的可溶化,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病毒的膜过滤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八的病毒去除装置,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具有: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大于要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的尺寸的膜滤器浸渍在上述被处理水中;测定装置,测定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SS成分浓度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控制上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本发明之八的病毒去除装置是具体实施本发明之一的方法的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九的病毒去除装置,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比从上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并且在0.01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上述被处理水中;第2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上述被处理水中;第3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上述被处理水中;切换装置,将上述被处理水的流入切换到上述第1~第3处理槽中的任何一个中;测定装置,测定上述流入的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控制上述切换装置。
本发明之九的病毒去除装置是具体实施本发明之二的病毒去除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之十的病毒去除装置,如本发明之八或之九所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处理槽内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中组装本发明的病毒去除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图。
图2是说明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中组装本发明的病毒去除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构成图。
图中:10: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2:原水配管,14:生物处理槽,16:脱氮槽,18:硝化槽,20:循环配管,22:鼓风机,24:曝气配管,26:膜滤器,28:处理水配管,30:吸引泵,32:SS浓度传感器,34:控制器,36:污泥泵,38:污泥排放管,40:切换器,42:剩余污泥管,44:污泥返送管,46:污泥浓缩器,48:添加物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之前,根据表1说明本发明的理论依据。
表1是表示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与基于试验水的SS成分浓度的病毒的膜透过效果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调查了在增加存在大小低于0.01μm的病毒的试验水的SS成分浓度时,如采用标称孔径若干μm的膜,能够完全去除病毒,并能够维持膜通量。作为SS成分,假想将本发明用于活性污泥处理装置,使用活性污泥,变化试验水中的活性污泥浓度(MLSS)。
                     表1
试验水中的MLSS   可完全去除病毒的膜的标称孔径
0(mg/L) 0.01μm以下(与病毒的尺寸大致相等)
250
低于500
500以上 0.01μm以上并且低于0.1μm
750
1000
2000
2500
低于3000
3000以上 在0.1μm以上并且低于0.8μm
5000
10000
15000
20000
其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MLSS在超过0mg/L并且低于500mg/L的范围内,通过使用标称孔径与病毒的尺寸大致相等的0.01μm以下的膜,能够完全去除病毒,而且能够维持膜通量。如增大MLSS,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的范围内,通过使用标称孔径0.01μm以上并且低于0.1μm以下的范围的膜,能够完全去除病毒,而且,能够维持膜通量。如进一步增大MLSS,如达到3000mg/L以上,通过使用标称孔径0.1μm以上并且低于0.8μm的范围的膜,能够完全去除病毒,而且,能够维持膜通量。这样,关于通过增大试验水中的SS成分浓度,能够用比试验水中存在的病毒大的标称孔径的膜过滤病毒的理由,认为是因试验水中存在的病毒被SS成分吸附,通过被SS成分吸附,增大表观上的直径之故。此外,在病毒的膜过滤中,优选在被处理水中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促进SS成分相互吸附及凝集的添加物中的一种。这是由于,即使SS成分浓度低,通过添加物也能使吸附病毒的SS成分的吸附性良好,所以能够增大表观上的尺寸。此外,在SS成分浓度高时,产生作为SS成分的主要成分即活性污泥的可溶化现象,病毒容易再次扩散,但是,通过添加上述添加物能够抑制活性污泥的可溶化现象。
本发明是基于相关的知识构成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的。
图1是将本发明的病毒去除装置用于进行氨性废水(以下称“废水”)除氮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的实施例,是根据用于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废水的SS成分浓度的实施方式1。
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废水从原水配管12流入生物处理槽14。生物处理槽14分为脱氮槽16和硝化槽18,硝化槽18中的液体借助循环配管20向脱氮槽16循环。在硝化槽18中,曝气来自与鼓风机22连接的曝气配管24的空气,在好氧条件下使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将废水中的氨性氮硝化处理成硝酸性氮。另一方面,在脱氮槽16中,在硝化槽18的硝化处理中生成的并且利用循环配管20循环的硝酸性氮在厌氧性条件下进行脱氮处理成氮气。
此外,在硝化槽18内的废水中,浸渍膜滤器26,膜滤器26与处理水配管28连接,同时吸引泵30配设在处理水配管28中。由此,膜滤器26的膜吸引过滤硝化槽18内的液体,分离成处理水和活性污泥。借助处理水配管28将处理水排出系统外。通过利用该膜的过滤,也可以去除废水中存在的病毒。
在本发明中,在膜滤器26中使用的膜的标称孔径可以设定为比要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此外,在硝化槽18内,测定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例如设置浊度计等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同时将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测定结果输入给控制器34。从硝化槽18的底部延伸设置具有污泥泵36的污泥排放管38,并与切换器40连接,同时通过切换器40,将排放污泥的流向切换到剩余污泥管42和污泥返送管44。此时,由污泥返送管44返送的污泥的返送目的地可以在硝化槽18,也可以在脱氮槽16。然后,控制器34根据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测定结果,通过切换器40,切换到剩余污泥管42和污泥返送管44中的任何一方。在污泥返送管44的途中浓缩污泥,例如设置脱水器等污泥浓缩器46,浓缩程度由控制器34控制。
此外,在硝化槽18的上方,设有添加物容器48,在添加物容器48中至少储存有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一种。从添加物容器48到硝化槽18延伸地设有添加配管50,同时在添加配管50设有调节添加物添加量的调节阀52。
下面,说明用按上述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去除废水中存在的病毒的病毒去除方法。
用于浸渍在硝化槽18的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在0.01μm以下时,控制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维持在超过0mg/L并且低于500mg/L的范围。即,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超过500mg/L时,控制器34运转污泥泵36,同时将切换器40切换向剩余污泥管42侧,当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变得低于500mg/L时,作为剩余污泥向系统外排放活性污泥。
此外,在使用的浸渍在硝化槽18的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时,控制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维持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的范围。即,在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超过3000mg/L时,控制器34运转污泥泵36,同时将切换器40切换向剩余污泥管42侧,当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变得低于3000mg/L时,作为剩余污泥向系统外排放活性污泥。相反,在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下降到500mg/L以下时,控制器34运转污泥泵36,同时将切换器40切换向污泥返送管44侧,并且运转污泥浓缩器46。由此,通过向硝化槽18返送浓缩的污泥,控制器34进行控制直至使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达到500mg/L以上。
此外,在使用的浸渍在硝化槽18的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低于0.8μm时,控制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维持在3000mg/L以上。即,在SS成分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降到3000mg/L以下时,控制器34运转污泥泵36,同时将切换器40切换向污泥返送管44侧,并且运转污泥浓缩器46。由此,通过向硝化槽18返送浓缩的污泥,因此控制器34进行控制直至使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达到3000mg/L以上。此外,只要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达到3000mg/L以上就行,如果过大地增加多余的SS成分浓度,由于会成为降低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所以上限优选20000mg/L左右。
在这样的病毒去除中,在硝化槽18内,优选从添加物容器48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一种。由此,在促进SS成分间的相互吸附及凝集的同时,还能够防止SS成分的主要成分即活性污泥的可溶化,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病毒的膜过滤性。
这样,若采用实施方式1,由于可比要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地设定用于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同时根据用于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废水的SS成分浓度,因此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
此外,在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满足与上述膜的标称孔径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器34就没有必要控制废水的SS成分浓度。
图2是将本发明的病毒去除装置用于进行氨性废水(以下称“废水”)除氮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的实施例,是根据用于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管理)SS成分浓度的实施方式2。此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件或装置付予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沿原水配管12流动的废水被切换器40切换分支到3个支管12(A、B、C),供给第1~第3生物处理槽14(A、B、C)中的任何一个。第1~第3生物处理槽14分为脱氮槽16(A、B、C)和硝化槽18(A、B、C),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硝化槽18内进行氨性氮的硝化处理,在脱氮槽16内进行硝酸态氮的脱氮处理。
在第1~第3生物处理槽14的各硝化槽18内,与实施方式1相同,浸渍膜滤器26,但在实施方式2中,可不同地设定用于各膜滤器26膜的标称直径。即,在第1硝化槽18A中使用标称直径0.01μm以下的膜,在第2硝化槽18B中使用标称直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范围的膜,在第3硝化槽18C中使用标称直径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范围的膜。另外,在原水配管12中,设置测定流入废水的SS成分浓度的SS浓度传感器32,同时将传感器32测定的测定结果输入给控制器34。然后,控制器34根据传感器32的测定结果,通过切换器40的切换向第1~第3生物处理槽14中的任何一方使供给废水。
下面,说明用按上述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去除废水中存在的病毒的病毒去除方法。
当SS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在0mg/L以上并且低于500mg/L以下时,控制器34对切换器40进行切换,使向第1生物处理槽14A供给废水。此外,当SS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时,进行切换器40的切换,向第2生物处理槽14B供给废水。另外,当SS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在3000mg/L以上时,进行切换器40的切换,向第3生物处理槽14C供给废水。此时,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的运转初期,硝化槽18内的SS成分浓度可看作与SS浓度传感器32测定的流入废水的SS成分浓度相等,但随着运转时间的延长,如用膜滤器26进行处理水和活性污泥的分离,硝化槽18内的SS成分浓度变得比流入废水的SS成分浓度大。因此,最好在硝化槽18底部设置具有污泥泵36的污泥排放管38,同时在硝化槽18内设置辅助SS浓度传感器54,辅助SS浓度传感器54的测定结果输入给控制器34。如果辅助SS浓度传感器54测定的硝化槽18内的废水的SS成分浓度超过各硝化槽18内的上述适当的SS成分浓度的上限,则控制器34启动污泥泵36,作为剩余污泥向系统外排放硝化槽18内的活性污泥。
这样,若采用实施方式2,由于可比要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地设定浸渍在硝化槽18内废水中的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同时根据废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管理)用于膜滤器26的膜的标称孔径,因此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在如此的病毒去除中,在硝化槽18内,优选从添加物容器48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促进SS成分相互吸附及凝集的添加物中的一种。
此外,上述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的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表示一例组装本发明的病毒去除装置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构成。例如,在实施方式2中,可以根据流入废水的SS成分浓度,将废水的流入目的地切换到第1~第3生物处理槽14,但在流入废水的SS成分浓度固定时,用一个生物处理槽,与固定的SS成分浓度对应地设定设置在硝化槽内的膜滤器的膜的标称直径。
综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能够不降低膜通量而完全去除水中病毒。

Claims (10)

1.一种病毒去除方法,使膜滤器浸渍在处理槽内的被处理废水中,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于所述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所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用于所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控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2.一种病毒去除方法,使膜滤器浸渍在处理槽内的被处理水中,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于所述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膜的标称孔径设定为大于要从所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尺寸,同时根据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控制用于所述膜滤器的膜的标称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毒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满足在所述膜的标称孔径在0.01μm以下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为超过0mg/L并且低于500mg/L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毒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满足在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低于0.1μm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在500mg/L以上并且低于3000mg/L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毒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控制使满足在膜的标称孔径在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在3000mg/L以上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槽为活性污泥处理槽,同时,通过调节从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槽抽取的污泥抽取量或调节对抽取的污泥进行浓缩并返回所述活性污泥处理槽的污泥返送量,控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病毒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槽内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一种。
8.一种病毒去除装置,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于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具有:
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大于要从所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的尺寸的膜滤器浸渍在所述被处理水中;
测定装置,测定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SS成分浓度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控制所述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9.一种病毒去除装置,通过膜过滤去除存在被处理水中的病毒,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比从所述被处理水中去除的病毒的尺寸大并且在0.01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所述被处理水中;
第2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01μm并且在0.1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所述被处理水中;
第3处理槽,使膜的标称孔径超过0.1μm并且在0.8μm以下的膜滤器浸渍在所述被处理水中;
切换装置,将所述被处理水的流入切换到所述第1~第3处理槽中的任何一个中;
测定装置,测定所述流入的被处理水的SS成分浓度;
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病毒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槽内至少添加活性炭、沸石、多孔性载体、凝集材料等添加物中的一种。
CNB2003101010534A 2003-02-25 2003-10-13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0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46831A JP4066348B2 (ja) 2003-02-25 2003-02-25 ウイルス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46831 2003-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4804A true CN1524804A (zh) 2004-09-01
CN1323037C CN1323037C (zh) 2007-06-27

Family

ID=3311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10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3037C (zh) 2003-02-25 2003-10-13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66348B2 (zh)
CN (1) CN132303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1767A (zh) * 2011-08-18 2013-03-06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废水处理装置
CN110092433A (zh) * 2019-04-24 2019-08-06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调控活性炭介质以减少饮用水中致病菌泄漏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0165A (ja) * 2005-12-12 2007-06-28 Nippon Steel Corp 水中のウイルスの除去及び分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28296A1 (en) * 1993-12-22 1995-06-23 Peter John Dege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
DE29606929U1 (de) * 1996-04-17 1996-10-17 Kunze, Lutz, Dipl.-Ing. (FH), 88662 Überlingen Filtergerät zur Wasserreinigung
CN1168680C (zh) * 2001-12-14 2004-09-29 清华大学 应用动态膜对生物反应器混合液进行过滤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1767A (zh) * 2011-08-18 2013-03-06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废水处理装置
CN110092433A (zh) * 2019-04-24 2019-08-06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调控活性炭介质以减少饮用水中致病菌泄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66348B2 (ja) 2008-03-26
CN1323037C (zh) 2007-06-27
JP2004255250A (ja) 2004-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94845A (zh) 利用高比表面积的无机粉剂、并包括所述粉剂的再利用步骤的水处理方法
RU2433088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точной воды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неподвижного носителя
CN101037655A (zh) 高效微生物复合剂和利用该复合剂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CN1651343A (zh) A2n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11837A (zh) 分段进水多级曝气生物脱氮处理城市污水方法及生物滤池
JP3619950B2 (ja) 汚水処理装置及び汚水処理方法
EP1440944A1 (en) Waste water treatment method
CN1253388C (zh) 一种污染流体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654352A (zh) 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组合深度除磷系统与方法
KR101687761B1 (ko) 표면개질 내오염성 분리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막여과 하폐수 처리 시스템
CN1385380A (zh) 丙烯腈、腈纶废水处理方法
CN1524804A (zh) 病毒去除方法及装置
CN206244599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693240A (zh) 污泥活化与浓缩回流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方法
CN1296297C (zh) 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净化处理工艺
KR101679603B1 (ko) 세정분말과 침지형 분리막 모듈을 이용한 수 처리장치
CN111925051A (zh) 一种mbr和臭氧组合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CN1749187A (zh) 组合式交替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及利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JP2007283304A (ja) ウイルス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CN1276881C (zh) 膜-絮凝沉淀污水处理系统
CN215712070U (zh) 一种智能模块化装配式集成污水处理设备
CN21843529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处理装置
CN208762351U (zh) 一种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1262493C (zh) 水处理设备
CN202116374U (zh) 涂装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HITACHI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