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0198A -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 Google Patents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0198A
CN1520198A CNA031033202A CN03103320A CN1520198A CN 1520198 A CN1520198 A CN 1520198A CN A031033202 A CNA031033202 A CN A031033202A CN 03103320 A CN03103320 A CN 03103320A CN 1520198 A CN1520198 A CN 1520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channel
message
base station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033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又壬
陈锡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YUA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A031033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20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520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0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实施在用户单元的第二层协议的状态管理方法上,使该用户单元依序与基地台及基地台控制站建立消息的传输与管理,该状态机包括:寻找状态,用来扫描频率以寻找可用的特定频道,并从该基地台控制站下传系统信道的消息,该系统信道包括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待机状态,持续接收该系统信道的消息,其包括:初始状态,用来判断及比较该系统信道的消息;闲置状态,用来等待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及等待时隙状态,用来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是否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及通话状态,其在该等待时隙状态成功取得业务信道之后,即进入该通话状态以进行通话的动作。

Description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特别是指一种用户单元在第二层协议的数据链结上促使状态易于管理与控制的状态机。
背景技术
个人接入通信系统(Personal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PACS)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Institute或ANSI)在1.9GHz 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频带所规范的一个无线电接口标准,此种个人移动通信技术可提供良好语音品质(32kbps的语音编码)、低延迟数据传输及高使用频宽。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1可包括移动式手机(portable handset)及固定接入装置(fixed access unit),其通过基地台(Radio Port,简称RP)2在此通信系统内进行无线通信,这些基地台2连接至基地台控制站(Radio Port control unit,简称RPCU)3,并受基地台控制站3的控制。其中,基地台控制站3连接到公众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4,其提供基地台与网络端之间的控制及管理功能。
在欧洲数字无线电话系统(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Telecommunications,DECT)中,其通信协议通常包含物理层(PhysicalLayer)、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数据链结控制层(Data Link Control Layer)及网络层(Network Layer)等。在PACS系统中,其通信协议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物理层(PhysicalLayer);第二层为数据链结层,负责在无线电链接上性能的监督与维护;第三层主要负责注册、发话、接收来话及结束通话的程序。其中,第二层协议的设计及制作,向来为无线通信通话品质的重要关键之一。
在PACS Air Interface Rev.A技术手册中对用户单元的第二层协议说明中,大略描述用户单元在无线电链接上包括四个状态,如图2所示,分别为一关机(Off)状态5、一寻找(Acquiring)状态6、一待机(Standby)状态7及一通话(Active)状态8。若用户单元1在关机状态5时进行开机动作(S201),则用户单元1进入寻找状态6,并开始扫描频率以寻找一可用的基地台频道。当用户单元1同步(Synchronize)上基地台2的一系统广播信道(SBC,System BroadcastChannel),即开始接收如系统信息信道(SIC,System InformationChannel)等必要的信息,并在寻求同步完成后(S203)即进入待机状态7。在待机状态7中,用户单元1持续接收SBC消息,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注册,以取得基地台控制站3所赋予的传呼识别码(Alert ID)。若用户单元1同步上一业务信道(TC,Traffic Channel),即开始通话(S205),则用户单元1进入通话状态8。若是以正常程序释放(Release)业务信道,即结束通话(S206),则用户单元1回到待机状态7;若失去同步(Lose Synchronize)或交递失败(Automatic Link Transfer AttemptFailed)(S207),或于待机状态7时失去同步(S204),则用户单元1回到寻找状态6,继续寻找可用的业务信道。在寻找状态6时关机(S202),则用户单元1会回到关机状态5,在待机状态7、通话状态8时关机也一样。
在寻找状态6中,PACS Air Interface Rev.A技术手册仅提及需要寻找可用的基地台频道以同步上一系统广播信道,但并未叙述在进入待机状态7之前,仍需对用户单位进行相关参数值的辨识,以及对候选频道列表进行初始化的动作,以便在进入待机状态7后建立候选频道列表及作为预备通话状态时自动链接转换(即是交递)或时隙转换的用,这些流程均未详述在PACS Air Interface Rev.A技术手册中;再者,待机状态7在PACS Air Interface Rev.A技术手册中除了提及上述所欲进行的事件,然而却未有一具体的机制或流程加以叙述如何进行这些事件,除此之外,在待机状态7中,亦应在接收到传呼信道(AC,Alert Channel)消息之后(按SBC内含SIC及AC),根据AC消息的状态或指示,以执行下一动作;再者,如何将紧急呼叫(emergency call)的功能整合至待机状态7中,此机制尤其在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之后及遇到诸如地震、水灾、火灾及台风等紧急状况,更显重要及迫切。
依上所述,用户单元1在寻找状态6及待机状态7中,PACS AirInterface Rev.A技术手册内确实有尚待多种机制或功能加以整合的需要,使上述两状态与通话状态在状态管理上更便于控制与处理,有效地建立及提高数据链结的稳定性,以提升通话品质。
关于PACS通信系统标准进一步的详细内容,可参阅以下文献:美国无线通信工业协会(U.S.TIA)出版物编号JTC(AIR)/95.4.20-033R2关于PACS通信系统的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出版物编号ANSIJ-STD-014关于PACS通信系统无线传输的标准,以及Bellcore Corp.出版物编号TR-INS-001313关于无线接入通信系统(WACS)的基本规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使寻找状态、待机状态与通话状态在状态管理上更易于控制与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寻找状态及待机状态分别界定其应执行的事件,并进一步将待机状态细部区分成数个状态,使每一状态欲执行的事件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借此达成状态的有效管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是实施在一用户单元的一第二层协议的状态管理方法上,使该用户单元依序与一基地台及一基地台控制站建立消息的传输与管理,该状态机包括:一寻找状态,是用来扫描频率以寻找可用的特定频道,并从该基地台控制站下传一系统信道的消息,该系统信道包括一第一信道及一第二信道;一待机状态,是持续接收该系统信道的消息,其包括:一初始状态,用来判断及比较该系统信息,以确认该第一信道是否已经改变及用户单元是否已经注册,当该寻找状态寻找并同步上一特定频道,即进入该初始状态;一闲置状态,用来等待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以及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一般来电的消息,并通知第三层协议作相应处理,当该初始状态接收完整第一信道的消息之后,即可进入该闲置状态;及一等待时隙状态,用来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是否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若无法成功建立业务信道,即会回到该闲置状态;及一通话状态,是在该等待时隙状态成功取得业务信道之后,即进入该通话状态以进行通话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一公知的用户单元在第二层协议的状态图。
图3为一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户单元的第二层协议的状态流程图。
图4A~图4F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层协议的每一状态的流程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考图3所示,其为第二层协议的状态流程图,与公知技术的待机状态相比,本发明的待机状态7’又细分为初始状态40、闲置状态50、等待时隙状态60、测试模式状态70及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等五个状态。当寻找状态6’、待机状态7’及通话状态8’中任一状态若遇有失去同步时则回到寻找状态6’,或面临取消链路及需要与基地台取得同步时则回到初始状态40,其中任一状态9以一方块来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PACS所使用的频段具有50对频道(每一对包含上传及下传频率),在实际使用的系统中,PACS的频段共分为三组频道,每组具有16对频道,每个使用中的频道相隔均为300kHz。如图4A所示,即为寻找状态6’的流程图,用户单元在开机后即进入寻找状态6’,以下将依序叙述在寻找状态6’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301:针对用户单元内部储存的所有频道,依序测量每一频道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值及QI(Quality Indication)值等信号品质,并依大小值排序及储存。
302:对排序后的每一频道做同步系统广播信道(SBC,SystemBroadcast Channel)的动作。
303:假若同步成功,则进行至步骤304;若同步不成功,则进行步骤305同步下一个频道。
304:用户单元开始读取从基地台控制站下传的系统信息信道(SIC,System Information Channel)(值得注意者,其中该系统广播信道SBC包含一系统信息信道SIC及传呼信道(AC,Alert Channel)),该系统信息信道区分为系统信息信道标头(SIC Header)及系统信息信道主体(SIC Body),其中系统信息信道标头包括一服务提供者识别码(SPID,Service Provider ID)、系统信息信道的版本编号(SIC Revision Number)及服务性能及安全性目录(Service Capability and Security Menu)等,系统信息信道主体则包含注册区域识别码(RAID,Registration Area ID)及与通信协议相关的参数值等。该步骤304相互比较从基地台控制站下传的SPID与用户单元内的SPID是否相同,以判断用户单元是否适用该系统工作;若比较不相符,则进行步骤305尝试下一个频道。
305:若所有频道皆无法同步,则等待一段时间后跳至步骤301再继续尝试;若否,则进入步骤302。
306:进行初始化候选频道列表的动作,并以同步上的频道所对应该组的16对频道作为预存频道列表,并以信号品质较佳的前三个为候选频道列表,提供若进入通话状态后进行切换(Handover)之用;下一步骤进入初始状态40。
请参照图4B所示,其为初始状态40的流程图,该状态主要是持续接收SIC消息中所有的参数值,并判断及比较参数值是否已经改变。以下将依序叙述在初始状态40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401: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建立业务信道的需求是发生在正常拨话及紧急拨话的两种情况下。
402:储存第三层协议要求第二层协议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此目的在于预防在初始状态40中错失掉第三层协议要求第二层协议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下一步骤则回到初始状态40。
404: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用户单元会进入该初始状态40内。
第一种情况:由上述寻找状态6′进入该初始状态40时,仍持续接收基地台控制站下传的SIC消息中所有的参数值,直至接收完整的SIC消息为止。
第二种情况:用户单元从第二层协议的任一状态中解除链路后回到该初始状态40时,仅需读取系统信息信道标头(SIC Header)的部分信息。
405:检查SIC消息的版本编号是否已经改变,若已改变,则进入至步骤406;若否,则进入至步骤410。
406:判断用户单元是否已在第三层协议完成注册程序,若注册成功,同时会取得一传呼识别码(Alert ID),并进入步骤407;若尚未注册成功,则进入步骤408。
407:比较SIC消息中的注册区域识别码(Registration Area ID)与用户单元内部储存的注册区域识别码是否已经改变,若已经改变,则进入步骤409;若尚未改变,则进入步骤410。
408:通知第三层协议进行注册程序。
409:通知第三层协议注册区域已经改变,另外重新注册。
410:是否已经储存第三层协议要求第二层协议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若是则进入步骤411,若不是则进入步骤412。
411:重新传送第三层协议要求第二层协议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至第二层协议;下一步骤则进入闲置状态50。
413: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解除业务信道的消息。
414:清除已储存第三层协议要求第二层协议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下一步骤则回到初始状态40。
416: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开始接收传呼信道AC消息;下一步骤则回到初始状态40。
请参照图4C所示,其为闲置状态50的流程图,该状态主要是等待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并判断所收到传呼信道(AlertChannel)消息的状态,以执行下一动作。以下将依序叙述在闲置状态50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501:收到基地台控制站的传呼信道消息。
502:判断该传呼消息是否为一般来电消息,若是则进入步骤503(代表从基地台控制站下传的AC消息具有与该用户单元本身相同的传呼识别码(Alert ID)),若不是则进入步骤504。
503:通知第三层协议是为一般来电消息,第三层协议会依此要求建立业务信道;下一步骤则回到闲置状态50。
504:判断该传呼消息是否为以优先方式接听来电的消息,若是则进入步骤506,若不是则进入步骤507。
506:通知第三层协议以优先方式接听来电;下一步骤回到闲置状态50。
507:判断该传呼消息是否为基地台控制站发送出来的轮询(polling)消息,若是则进入步骤509,若不是则进入步骤510。基地台控制站发送出来轮询消息的主要用意在于周期性得知用户单元是否仍在原注册区域。
509:判断用户单元的注册区域是否已改变,若是则进入步骤511,若不是则进入步骤512。
510:判断该传呼消息是否进入测试模式(test mode)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512,若不是则进入步骤513。
511:重新接收完整的SIC消息,下一步骤回到初始状态40。
512:同步闲置的业务信道,若同步成功,则进入步骤514,否则进入步骤515。
513:判断是否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发出更换基地台的消息,若是则进入步骤515,若不是则回到闲置状态50。
514:将用户单元仍在原来注册区域的消息通知基地台控制站,并同时激活第一定时器;下一步骤进入等待时隙状态60。
515:选择候选频道中其它可用的频道,同步上该频道并接收SIC消息;下一步骤回到初始状态40。
520: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开始接收传呼信道AC消息;下一步骤回到闲置状态50。
530: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
531:同步闲置的业务信道,若同步成功,则进入步骤532,否则进入步骤533。
532:用户单元传送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已同步上业务信道的消息至基地台控制站,并同时激活第一定时器;下一步骤进入等待时隙状态60。
533:通知第三层协议无法建立业务信道;下一步骤回到闲置状态50。
540: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优先业务信道的消息。
541:同步闲置的业务信道,若同步成功,则进入步骤532,否则进入步骤542。
542:用户单元通过SBC传送通知基地台控制站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消息至基地台控制站,并同时激活第二定时器;下一步骤进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在此值得说明的是,通常该基地台控制站在收到该消息时,会强制空出其它使用中的业务信道指定给用户单元使用。
请参照图4D所示,为等待时隙状态60的流程图,该状态主要是等待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或者在无法建立业务信道的情况下,该状态应如何因应处理。以下将依序叙述在等待时隙状态60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601: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回复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
602:停止第一定时器。
603:判断是否进入测试模式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60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605。
604:激活第三定时器;下一步骤则进入测试模式状态70。
605:通知第三层协议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可以开始使用业务信道;下一步骤则进入通话状态8’。
610: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解除业务信道的消息。此种情况发生在使用者在拨打电话后,在尚未拨通前即主动挂断电话。
611:停止第一定时器。
612:通知基地台控制站已解除业务信道的建立;下一步骤则回到闲置状态50,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骤亦可重新接收完整的SIC消息,再回到初始状态40。
62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发出释出业务信道的消息。此种情况可能发生在通信品质极差等异常情况下,由基地台控制站自行决定收回业务信道的使用权。
621:停止第一定时器。
622:判断是否为第三层要求建立优先业务信道,若是则进入步骤623,若不是则进入步骤624。
623:通知基地台控制站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使用权。
624:激活第二定时器;下一步骤则进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
625:通知第三层协议无法建立业务信道;下一步骤则回到闲置状态50,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骤亦可重新接收完整的SIC消息,再回到初始状态40。
63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拒绝用户单元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此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有多位使用者欲同时建立业务信道,但在闲置的业务信道不足的情况下,仅部份使用者可以建立业务信道,但另一部份使用者则由基地台控制站发出拒绝建立业务信道的要求。
631:停止第一定时器。
632:判断先前是否有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发送出来的轮询消息。若有则进入闲置状态50,若无则进入步骤622。
640:收到第一定时器计时截止的消息。此消息代表进入等待时隙状态60之后,若一直等不到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在第一定时器计时截止时即会收到此消息。
641:假若同步闲置业务信道的次数小于设定次数值,则进入步骤642,若大于则进入步骤622。
642:同步闲置的业务信道,若同步成功,则进入步骤643,若无法同步成功则回到步骤641重复同步业务信道的动作。
643:用户单元传送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已同步上业务信道的消息至基地台控制站,并同时激活第一定时器;下一步骤则回到等待时隙状态60。
图4E为测试模式状态70的流程图,该状态主要是为了提供基地台控制站对用户单元下达测试指示,当基地台控制站欲通知用户单元进行相关服务(诸如用户单元的参数测试)的测试,则用户单元会进入此状态。以下将依序叙述在测试模式状态70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701:收到第三定时器计时截止的消息;下一步骤则回到闲置状态50。此消息代表基地台控制站未正常结束测试模式状态70,由于在测试模式状态70中,用户单元与基地台控制站之间无法进行通话,故停留在此状态的时间不能过长。
71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已开始进行测试的消息,当用户单元测试完后并回复测试结果至基地台控制站;下一步骤回到测试模式状态70。值得注意的是,步骤710会依据基地台控制站所要进行测试的项目而反复进行数次。
720:用户单元收到基地台控制站传来要求结束测试模式状态的消息;下一步骤回到测试模式状态70。
73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要求释出业务信道的消息并结束测试模式状态70。
731:用户单元停止第三定时器;下一步骤回到闲置状态50。
图4F是为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的流程图,该状态主要是为了等待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是否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消息,或者在无法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情况下,该状态应如何因应处理。以下将依序叙述在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中的每一具体步骤。
801:收到第二定时器计时截止的消息。此消息代表进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之后,一直等不到基地台控制站回复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消息,在第二定时器计时截止时即会收到此消息。
802:通知基地台控制站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使用权。
803:激活第二定时器;下一步骤回到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
81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拒绝此次要求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消息。
811:停止第二定时器,并进入步骤802。
82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回复允许此次以优先方式取得业务信道的消息。
821:重新激活第二定时器;下一步骤则回到等待优先时隙状态80。
830:收到基地台控制站通知用户单元可以优先使用指定时隙的消息。
831:停止第二定时器。
832:用户单元试图同步基地台控制站已指定时隙的闲置业务信道。
833:若同步成功,则进入步骤834,否则进入步骤802。
834:用户单元传送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已同步上业务信道的消息至基地台控制站,并同时激活第一定时器;下一步骤回到等待时隙状态6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主要是在用户单元的第二层协议的状态管理上,针对每一状态进行规划与配置,特别是将寻找状态及待机状态分别界定其应执行的事件,并进一步将待机状态依照执行事件的不同而区分成初使状态、闲置状态、等待时隙状态、等待优先时隙状态及测试模式状态,并在每一状态界定欲执行事件的流程,以使状态的流程控制易于管理,以有效地建立及提高数据链结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示例性,而不是用来限制性本发明。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5)

1.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是实施在一用户单元的一通信协议的第二层协议状态管理方法上,使该用户单元依序与一基地台及一基地台控制站建立消息的传输与管理,该状态机包括:
一寻找状态,用来扫描频率以寻找可用的特定频道,并从该基地台控制站下传一系统信道的消息,该系统信道包括一第一信道及一第二信道;
一待机状态,持续接收该系统信道的消息,其包括:
一初始状态,用来判断及比较该系统信道的消息,以确认该第一信道是否已经改变及用户单元是否已经注册,当该寻找状态寻找并同步上一特定频道,该状态机即进入该初始状态;
一闲置状态,用来等待该通信协议的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以及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一般来电的消息,并通知该第三层协议作相应处理,当该初始状态接收完整第一信道的消息之后,该状态机即可进入该闲置状态;及
一等待时隙状态,用来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是否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若无法成功建立业务信道,该状态机即会回到该闲置状态;及
一通话状态,在该等待时隙状态成功取得业务信道之后,该状态机即进入该通话状态以进行通话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系统信道为系统广播信道;该第一信道为系统信息信道;而该第二信道为传呼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初始状态若收到该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即会预先储存该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优先来电的消息,若是的话,即通知该第三层协议以优先方式接听来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要求更换基地台的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待机状态更可包括一测试模式状态,其在接受该基地台控制站的指示下由该等待时隙状态进入该测试模式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待机状态更可包括一等待优先时隙状态,其在该等待时隙状态下收到该第三层协议要求以优先方式建立业务信道时,该等待时隙状态会转换至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在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优先指定一特定时隙供该用户单元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在收到该第三层协议要求以优先方式建立业务信道时,该闲置状态会转换至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
9.一种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是实施在一用户单元的一通信协议的第二层协议状态管理方法上,使该用户单元依序与一基地台及一基地台控制站建立消息的传输与管理,该状态机包括:
一寻找状态,用来扫描频率以寻找可用的特定频道,并自该基地台控制站下传一系统信道的消息,该系统信道包括一第一信道及一第二信道;
一待机状态,持续接收该系统信道的消息,其包括:
一初始状态,用来判断及比较该系统信道的消息,以确认该第一信道是否已经改变及用户单元是否已经注册,当该寻找状态寻找并同步上一特定频道,该状态机即进入该初始状态;
一闲置状态,用来等待该通信协议的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以及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一般来电或优先来电的消息,并通知该第三层协议作相应处理,当该初始状态接收完整第一信道的消息之后,该状态机即可进入该闲置状态;
一等待时隙状态,用来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回复是否已成功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若无法成功建立业务信道,即会回到该闲置状态;
一测试模式状态,在接受该基地台控制站的指示下由该等待时隙状态进入该测试模式状态;及
一等待优先时隙状态,在等待该基地台控制站优先指定一特定时隙供该用户单元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当该状态机在该等待时隙状态下收到该第三层协议要求以优先方式建立业务信道时,该等待时隙状态会转换至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及
一通话状态,在该等待时隙状态成功取得业务信道之后,该状态机即会进入该通话状态进行通话的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系统信道为系统广播信道;该第一信道为系统信息信道;而该第二信道为传呼信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初始状态若收到该第三层协议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即会预先储存该要求建立业务信道的消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在收到第三层协议要求以优先方式建立业务信道时,该闲置状态会转换至该等待优先时隙状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轮询的消息,以判断该基地台是否在原注册区域。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要求进入测试模式的消息。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其中该闲置状态更可判断该第二信道是否属于要求更换基地台的消息。
CNA031033202A 2003-01-22 2003-01-22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Pending CN1520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033202A CN1520198A (zh) 2003-01-22 2003-01-22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033202A CN1520198A (zh) 2003-01-22 2003-01-22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0198A true CN1520198A (zh) 2004-08-11

Family

ID=3428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033202A Pending CN1520198A (zh) 2003-01-22 2003-01-22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2019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7185C (zh) * 2004-12-27 2008-07-30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设备、设备单元、通信系统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01009915B (zh) * 2006-01-26 201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无关切换功能设备及其状态迁移方法
CN103327528A (zh) * 2012-03-24 2013-09-25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站、无线终端装置及其传输限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7185C (zh) * 2004-12-27 2008-07-30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设备、设备单元、通信系统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01009915B (zh) * 2006-01-26 201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无关切换功能设备及其状态迁移方法
CN103327528A (zh) * 2012-03-24 2013-09-25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站、无线终端装置及其传输限制方法
CN103327528B (zh) * 2012-03-24 2016-11-23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基站、无线终端装置及其传输限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4398B (zh) 解除接入限制的使用者装置与方法
TWI376969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common channel
CN1096210C (zh) 限制与宏小区服务相协调的微小区服务的移动通信方案
CN112110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落呼叫的重连方法
CN1022881C (zh) 通信系统的操作方法
CN1843047A (zh) 移动通信终端和通信管理装置
CN1578264A (zh) 执行接入点的数据传输处理的方法和系统及接入点
JP2009065686A (ja) 多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016645A (ja) 多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852526A (zh) 融合终端
CN1917709A (zh) 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控制系统
TWI583233B (zh) 緊急通話的控制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使用者設備
CN1073786C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055817C (zh) 蜂窝状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WO2010078853A1 (zh) 接入点小区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717907A (zh) 无线接入系统
CN1852604A (zh) 一种提供呼叫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882123A (zh) 一种移动网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
CN1432240A (zh) 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子通信装置、子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CN1432238A (zh) 用于无线lan系统的子通信装置、子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WO2013178023A1 (zh) 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619993A (zh) 基于网络控制的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145373C (zh) 用于提供蜂窝无线业务给标准模拟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CN1520198A (zh) 数据链结控制的状态机
CN1878353A (zh)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呼叫接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