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9034A - 门用锁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用锁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9034A
CN1499034A CNA2003101132086A CN200310113208A CN1499034A CN 1499034 A CN1499034 A CN 1499034A CN A2003101132086 A CNA2003101132086 A CN A2003101132086A CN 200310113208 A CN200310113208 A CN 200310113208A CN 1499034 A CN1499034 A CN 1499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mentioned
stopper arms
locking mean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3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615C (zh
Inventor
藤代和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lp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ha Corp filed Critical Alp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9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9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6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6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定在在前面具有开关自如的门的箱体的侧面、限制门不能打开的门用锁紧装置。该装置具有:设置在箱体(40)上的主体(11),其底端支撑在主体(11)的一端、而且可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门打开的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地延伸设置的止动臂(20)以及主体(11)和止动臂(20)至少一方所具有的锁机构(30);在锁机构(30)处于加锁状态下保持在门不能打开位置的止动臂(20)的组装使得设置在箱体(40)的前面、而且处于关闭状态的门(42)做成不能打开的门用锁紧装置(10)中,止动臂(20)沿关闭状态的门(42)的表面的平面上转动。

Description

门用锁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在前面具有开关自如的门的箱体的侧面的、限制门不能打开的门用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设置于店铺、街头等的自动售货机中,为防止自动售货机内部的商品及金钱被盗窃设置了圆筒销子锁等的门用锁紧装置。但是,仅就现有的门用锁紧装置而言,由于对例如撬杠及钻等工具的巨大外力的防护不充分,在门及箱体上,除了门用锁紧装置外,还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
例如,图1所示的自动售货机等使用的门用锁紧装置1具有固定在箱主体(箱体)2a的侧面的固定侧板4、插入固定侧板4的轴孔3和止动侧板6的轴孔6a、连接固定侧板4和止动侧板6的轴销5,与装在止动侧板6内的固定侧板4一侧的承载孔7配合并导向的锁紧板9;使锁紧板9的前端9a与轴销5的锁头固定座8连接,通过保持轴销5的防转断面部5a与止动侧板6的轴孔6a相互连接的状态,则止动侧板6牢固地保持被推压到门2b的前面与其接触的状态。采用上述结构,对防止盗窃发挥了显著的效果,使盗贼难于将撬杠等插入到箱主体2a的前面和门2b的背面之间而撬开门2b(参照日本特许第2853994号特许公报的图2)。
在上述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等的门用锁紧装置中,通过止动侧板6以轴孔6a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其与关闭状态的门2b的面变得垂直,从而可使止动侧板6退让到不影响门2b的开关的位置。然而,问题在于已退让的止动侧板6成为了在门2b打开状态下操作人员补充更换商品,以及收款等作业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门用锁紧装置,它具有充分的防护性能的同时,还可改善补充商品等操作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门用锁紧装置具有设置在箱体上的主体,底端支承在该主体的一端上并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门打开位置之间的止动臂,以及在该主体和止动臂的至少一方所具有的锁机构;该锁机构处于加锁状态下时保持在上述门不能打开位置的该止动臂是设置在该箱体的前面并使处于关闭状态的门不能打开的门用锁紧装置;上述止动臂可在设定在沿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门的表面的平面上的上述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上述门打开的位置之间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等的门用锁紧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的止动臂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加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的止动臂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开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的止动臂在门打开的位置开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的止动臂在门打开的位置加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门用锁紧装置的仰视图,而且是有关止动臂沿VI-V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9是由图2的IX方向所见到的侧视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门用锁紧装置的仰视图,而且是有关止动臂沿X-X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2是沿图11的XII-XI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3是由图3的XIII方向所见到的侧视图。
图14是图4所示的门用锁紧装置的仰视图,而且是有关止动臂沿XIV-XIV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5是沿图14的XV-XV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6是沿图14的XVI-XV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7是由图4的XVII方向所见到的侧视图。
图18是图5所示的门用锁紧装置的仰视图,而且是有关止动臂沿XVIII-XVIII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19是沿图18的XIX-XIX线的面切得的剖面图。
图20是由图5的XX方向所见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10用于将固定在自动售货机等的箱体40的侧面41的、开关箱体40的前面的门42锁住使其不能打开。
如图2所示,门用锁紧装置10具有:设置在箱体40的侧面41的主体11,其底端20a支承在上述主体11的一端、而且可转动自如地安装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门打开位置之间的止动臂,和设置在止动臂20上的锁机构30(图2中未图示)。
主体11如图6所示大致为板形,设置有位于安装在箱体40上的固定面11b一侧的台阶部分12a及至少一个固定部分12b。
台阶部分12a是在门42的端部突出于箱体40的侧面41之外的情况下,既为了避开该突出部分p(参照图2)也是为了将门用锁紧装置10安装在箱体40的侧面41上的部位。另外,螺纹孔(螺纹部s)形成在固定部12b上,利用螺栓等(未图示)从箱体40的侧面41内侧固定在箱体40的侧面41上。
在主体11的外面一侧设置加强部分12c,既使主体11减轻重量,又提高其机械强度。
本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10具有止动臂20相对主体11可在图3的箭头AR1及AR2方向转动及滑动二个自由度。
在设置在主体11的一端的支承面13上设置有作为构成第1防转机构的第1配合部的支承轴14和作为构成第2防转机构的第2配合座部的固定孔15(参照图9)。
支承轴14和后述的支承孔22配合,固定孔15与后述的固定突起23(参照图8)连接。
止动臂20大致为半圆柱形,在与底端20a和支承面13接触的转动面21上设置有作为构成上述第1防转机构的第1配合座部的支承孔22和作为构成第2防转机构的第2配合部的固定突起23。另外,在止动臂20上设置有既与支承孔22连通,又装有锁机构30的锁容纳腔24。
锁机构30由圆柱凸轮33和臂支座34构成的凸轮结构32和用键(未图示)进行加锁、开锁的圆筒销子锁31构成(参照图7)。
圆筒销子锁31大致为圆筒形,具有设置在底端一侧的键槽31a、设置在前端一侧的凸轮突起31b(参照图7)和设置在外周的螺纹牙31c;通过操作插入键槽31a的键(未图示)使凸轮突起旋转。另外,圆筒销子锁31通过设置在止动臂20的下面的锁穿通孔24b从前一侧插入锁容纳腔24,利用与螺纹牙31c螺纹连接的大螺母35(参照图8)固定在锁容纳腔24中。
圆柱凸轮33大致为圆柱形,在一端的端面上设置长孔形状的圆柱容纳孔33a,在另一端设置圆柱状的支撑突起33b和在轴向的中间附近设置在与中心轴垂直方向延伸的凸轮槽33c、33c。另外,这些凸轮槽33c、33c设置成使其与各自的底面33d、33d平行。再有,圆柱凸轮33的圆柱容纳孔33a和凸轮突起31b连接,同时其一端利用以螺丝26固定在锁容纳腔24中的凸轮档块36和设置在锁容纳腔24的侧壁的支撑孔24a可转动自如地支撑。另外,由底面33d、33d和连接这些底面33d、33d的圆弧状的圆周面33e、33e形成凸轮面33f。
臂支座34设置了具有大致为U字型而且支承支承轴14的支承部34a和具有四方形的板状并且有在内部与圆柱凸轮33的凸轮面33f接触的凸轮孔34c的凸轮部34b。凸轮孔34c由具有与圆柱凸轮33的直径基本相同的直径的圆孔部分34d和在该圆孔部分34d的圆周上铣削形成的、具有圆柱凸轮33的底面33d、33d可以滑动的宽度的长孔部分34e构成。另外,臂支座34通过支承34a的大致为U字形的面34g和凸轮部34b的一端面34h位于同一个面上,并且与支承部34a的U字形的底的部分相对的端面34i和与凸轮部34b的一端面34h相邻的另一端面34j相结合,支承部34a和凸轮部34b形成一体。
突出设置在主体11的支承面13上的支承轴14从其底端向前端依次形成防止转动部14a、允许转动部14b、支撑部14c、和防止过度转动部14d(参照图17)。
防止转动部14a以具有大致正方形断面的台阶部与支撑孔22的开口部22a配合以防止止动臂20的旋转。
允许转动部14b具有能容纳在防止转动部14a的大致正方形断面内的直径的圆形断面。因此,当止动臂20滑动、防止转动部14a和支撑孔22的开口部22a的配合解除时,由于允许转动部14b和支撑孔22的开口部22a未配合,止动臂的转动成为可能。
支撑部14c具有可插入设置在臂支座34的支承部34a的U字形的叉子部分34f的直径和长度的圆柱形状。
防止过度转动部14d在圆柱的圆周上设置轴向延伸的突部14f(参照图16)。后述的底部22b的侧壁22c与突部14f接触,以防止止动臂20的过度转动。
另外,由于将支撑部14c做得比允许转动部14b和防止过度转动部14d更细(参照图17),因而,可将叉子部分34f嵌入允许转动部分14b和防止过度转动部14d之间,可限制叉子部分34f向轴向的滑动。如图18所示,设置在止动臂20上的支承孔22由开口部22a和底部22b构成。
开口部22a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可容纳插入支承轴14的防止转动部14a、允许转动部14b和支承轴14的支撑部14c的状态的叉子部分34f。而且,通过防止转动部14a的各边和开口部22a的各边分别接触,可防止止动臂20的转动。
另外,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由于都具有大致正方形的形状,因而,止动臂20相对于主体11在图3的AR1方向每转动90°,则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连接。
底部22b如图16所示,具有将半圆形的半圆部分22d和具有与该半圆部分22d的直径相同长度的一边的长方形部分22e相组合的形状,并可容纳支承轴14的防止过度转动部14d。通过与长方形部分22e与半圆部分22d连接的侧壁22c同防止过度转动部14d的突部14f接触,可将止动臂20的可转动的角度限制为90°(参照图12、图16)。
另外,底部22b使止动臂20滑动,即使在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的连接已被解除的状态下,底部22b和防止过度转动部14d的配合也具有可能的深度。
构成第2防止转动构造的固定孔15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形状,设置在离开支承面13上的支承轴14的位置。
与固定孔15配合的固定突起23具有大致为长方形断面的箱形,突出设置在离开止动臂20的转动面21上的支承孔22的位置(参照图17)。
另外,在支承面13和转动面21的外周部分分别设置台阶部13a、21a,在支承面13上形成凸形,在转动面21上形成凹形。因此,支承面13和转动面21相互配合,在止动臂20处于保持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由于台阶部13a、21a的存在使得撬杠等工具不能插入支承轴14中。
组装本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10的顺序是:首先将圆柱凸轮33插入臂支座34的凸轮孔34c中,同时在将支承轴14的支承部14c插入臂支座34的叉子部分34f中的状态下,将臂支座34装于锁容纳腔24和支承孔22中。
其次,将圆筒销子锁31从凸轮突起31b插入锁穿通孔24b中,从而使圆柱凸轮33的圆柱容纳孔33a和圆筒销子锁31的凸轮突起31b配合。在此,在使凸轮档块36夹持在圆筒销子锁31和圆柱凸轮33之间的状态下,使装在锁容纳腔24中的大螺母35和圆筒销子锁31螺纹连接的同时,通过用螺丝26将凸轮档块36固定在锁容纳腔24中,在将圆筒销子锁31固定在锁容纳腔24中的同时,可转动自如地支撑圆柱凸轮33。
进而,用螺丝将护板25固定在锁容纳腔24的开口部以防止臂支座34等的松脱及垃圾等的进入,从而完成组装。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说明门不能打开位置的加锁状态。
如图2所示,止动臂20处于门不能打开位置的加锁状态时,主体11固定在箱体40的侧面上,止动臂20支撑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而且锁机构30予以加锁。在该状态下,本实施例的门用锁紧装置10如图6、图7和图9所示,通过支承轴14的防止转动部14a和支承孔22的开口部22a配合的同时,止动臂20的固定突起23和主体11的固定孔15连接,使止动臂20不能沿门42的平面上转动。即,在该状态下,不能使止动臂20在图3的AR1方向上转动。
另外,通过臂支座34的凸轮孔34c的圆孔部分34d和圆柱凸轮33的凸轮面33f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3e、33e配合,可以防止止动臂20沿支承轴14的轴向滑动(即,使止动臂20不能在图3的AR2方向上滑动)。因此,由于不解除防止转动部14a和开口部22a的连接,因而在该状态下不能打开门42。
其次,说明门不能打开位置的开锁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门用锁紧装置10如图10-图13所示,当使圆筒销子锁31开锁时,圆柱凸轮33转动,凸轮面33f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3e、33e和凸轮孔34c的圆孔部分34d的连接予以解除,使得圆柱凸轮33可沿凸轮孔34c的长孔部分34e滑动。
而且,当止动臂20在支承轴14的轴向(图3的箭头AR2方向)滑动、使圆柱凸轮33插入长孔部分34e中时,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的配合予以解除的同时,固定凸起23和固定孔15的连接予以解除,同时支承孔22的底部22b和支承轴14的防止过度转动部14d接触,使止动臂20转动自如地支撑在门不能打开位置和门打开位置之间。即,在该状态下,止动臂20可在图3所示的AR1方向上转动。
接着,再说明门在打开位置的开锁状态。
当止动臂20在处于门打开位置的开锁状态并在图3的AR1方向上转动时,如图4所示,止动臂20处于由支承轴14下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门用锁紧装置10如图14-图17所示,圆柱凸轮33插入凸轮孔34c的长孔部分34e中、而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的连接予以解除的同时,固定突起23和固定孔15的配合予以解除,同时支承孔22的底部22b和支承轴14的防止过度转动部14d接触,止动臂20转动自如地支撑在门不能打开位置和门打开位置之间。
另外,止动臂20由于做成在该状态下与主体11的台阶部12a相比不突出于门42一侧,因而不会妨碍门42的开关。
最后,说明门在打开位置的加锁状态。
图5表示止动臂20在图4所示的下垂的状态之后,在使止动臂20在AR3方向滑动之后,锁机构30予以加锁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通过开口部22a和防止转动部14a配合支撑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进而,在该状态下,门用锁紧装置10如图18-图20所示,通过防止转动部14a和开口部22a配合,使止动臂20不能沿门42的平面上在图3所示的AR1方向上转动。
另外,通过臂支座34的凸轮孔34c的圆孔部分34d和圆柱凸轮33的凸轮面33f的圆弧状的外周面33e、33e配合,可以防止止动臂20沿支承轴14的轴向(图3的AR2的方向)滑动。因此,防止转动部14a和开口部22a的配合未予解除。因而,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止动臂20支撑不妨碍门42的开关的位置,因而,可以自如地进行门42的开关。
另外,在该状态下,由于将固定突起23的外形做成与主体11的外形吻合,使其不与主体11的各部接触而位于外部,因而在门打开位置不妨碍止动臂20在支承轴14方向上滑动。
采用以上的结构,由于止动臂可沿门的表面的平面上转动,由于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使门不能打开而具有充分的防护性,而在门打开的位置止动臂又能退让到不妨碍门的开关的位置,因而不妨碍在打开门的状态下所进行的商品补充、更换以及收款等作业。
在止动臂位于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由于连接部和被连接部之间予以连接,止动臂保持在各自的位置,因而,当止动臂保持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时可防止门的打开;而止动臂保持在门打开的位置时则可改善在打开门的状态下的作业性。
另外,采用本发明,由于能利用锁机构使止动臂可靠地保持在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因而止动臂保持在门打开的位置时,可进一步改善在打开门的状态下的作业性。
再有,采用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多个防止转动机构,可具有更强的防护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离开转动中心轴的位置设置了固定突起和固定孔,因而与在支承轴上设置防止转动部的情况相比能以更小的结构对来自外部的强制旋转力发挥足够大的阻力。

Claims (4)

1.一种门用锁紧装置,具有:设置在箱体上的主体,其底端支撑在上述主体的一端、而且可转动自如地设置在门不能打开位置和门打开位置之间的止动臂以及上述主体和上述止动臂的至少一方所具有的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机构处于加锁状态下、保持在上述门不能打开的位置的上述止动臂做成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前面、而且使关闭状态的门不能打开;上述止动臂在沿关闭状态的上述门的表面的平面上所设定的上述门不能打开的位置和上述门打开的位置之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上述主体的一端的连接部和设置在上述止动臂的底端的被连接部;在上述止动臂处于位于上述门不能打的位置和门打开的位置的状态下,上述连接部和上述被连接部做成可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锁机构铁加锁操作使上述止动臂保持在上述门打开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用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多个由上述连接部和上述被连接部构成的防止转动构造。
CN 200310113208 2002-11-06 2003-11-05 门用锁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6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22349A JP4362279B2 (ja) 2002-11-06 2002-11-06 扉用ロック装置
JP2002322349 200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9034A true CN1499034A (zh) 2004-05-26
CN1255615C CN1255615C (zh) 2006-05-10

Family

ID=3280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32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615C (zh) 2002-11-06 2003-11-05 门用锁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62279B2 (zh)
CN (1) CN1255615C (zh)
HK (1) HK10638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139A (zh) * 2020-10-14 2022-04-15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动作传递构造和检测装置以及汽车用门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2928B2 (ja) * 2005-10-28 2011-02-16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扉用錠装置
JP4970522B2 (ja) * 2009-10-22 2012-07-11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島設備の台間装置
JP5065358B2 (ja) * 2009-10-29 2012-10-31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島設備の台間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139A (zh) * 2020-10-14 2022-04-15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动作传递构造和检测装置以及汽车用门锁装置
US11891842B2 (en) 2020-10-14 2024-02-06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Actu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tec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concerned mechanism, and motor-vehicle door lock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concerned det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56279A (ja) 2004-06-03
JP4362279B2 (ja) 2009-11-11
CN1255615C (zh) 2006-05-10
HK1063834A1 (en) 200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615C (zh) 门用锁紧装置
CN1922377A (zh) 三模式锁
CN1048534C (zh) 碰片锁
CN101037906A (zh) 人孔盖用加锁装置
EP2982817B1 (en) Lock core
CN1285813C (zh) 一种弹子锁及其制造方法和配套钥匙
CN203201276U (zh) 即开防盗叶片锁
CN105909061B (zh) 一种防技术性开锁的防盗锁系统
CN206737622U (zh) 一种防盗防撬挂锁
CN101403261B (zh)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2918668Y (zh) 一种弹子锁芯的防盗锁及其钥匙
US20040172993A1 (en) Self-contained lock assembly
CN2747325Y (zh) 一种机械式防盗锁具
CN205777996U (zh) 一种防技术性开锁的防盗锁系统
CN102677974A (zh) 双边柱栓内铣牙钥匙弧形叶片弹子锁
CN2584731Y (zh) 锁具的锁心
CN2675793Y (zh) 有圆柱牙花钥匙的防盗门锁
CN1944926A (zh) 方形锁芯装置及其方形锁芯锁
CN2661845Y (zh) 一种锁芯
CN1840842B (zh) 自锁码盘式密码防盗锁
CN102704752B (zh) 防盗锁
CN2490270Y (zh) 一种磁性销轴式锁头及锁匙
TWM404871U (en) Lock core
CN2869232Y (zh) 一种锁具
CN217925354U (zh)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公寓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383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