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1033A -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1033A
CN1491033A CNA031084915A CN03108491A CN1491033A CN 1491033 A CN1491033 A CN 1491033A CN A031084915 A CNA031084915 A CN A031084915A CN 03108491 A CN03108491 A CN 03108491A CN 1491033 A CN1491033 A CN 1491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ncoder
stream
interleaver
dispen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08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5834C (zh
Inventor
金纪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200640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0035297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200640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2073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1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1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583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583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按照通信环境不同地编码数据以纠错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将输入传送流(TS)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发送装置包括: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对第一TS流执行RS编码;块乘积码(BPC)编码器,对第二TS流执行BPC编码;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各交织从RS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和从BPC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卷积编码器,对第一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特播编码器,对第二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特播编码;内部交织器,交织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调制单元,数字调制交织的数据并发送调制的数据。因此,按发送层级不同地执行纠错编码,数字广播信号可按接收机通信环境被有效地发送。

Description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 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根据通信环境的不同纠错编码处理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其方法,具体涉及支持分层发送模式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其方法,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按照发送层级不同地编码数据用于纠错。
背景技术
数字广播系统用于数字编码广播信号、向卫星和地面信道发送信号和通过接收装置接收信号。与模拟广播相比,数字广播由于使用了数字编码系统而具有系统集成和互用性的优点。另外,数字广播的交互特点极大地改变了单边的模拟广播。
为了保证数字广播的集成和互用性,首先,需要引入标准。当前提出的用于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的广播方法是美国的利用8-VSB(残留边带)的ATSC(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和欧洲的基于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DVB-T(数字视频广播-地面)。除了这些,近来已经提出了各种广播方法,例如,基于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的DMB-T(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从VSB改进来的ADTB-T(高级数字电视广播-地面)、从COFDM改进来的SMCC(同步多载波CDMA),CDTB-T(中国数字电视广播-地面)和BDB-T。
由于数字广播需要压缩信号源以发送大量的数据,在信道内的一点差错相当大地影响整个系统。因此,需要减少在信道中发生的差错。为了减少差错,可以提高发送功率以提高信号噪声比(SNR)。但是,它具有诸如这样的问题,即由更大的发送功率和发送装置的高输出以及信道之间的干扰导致的提高的成本。为了减轻这些问题,数字广播系统使用纠错码,它使得错误能够被纠正而不需要提高发送功率。
纠错码被主要划分成自动重复请求(ARQ)和前向纠错(FEC)。按照ARQ,如果在接收机中检测到差错,则接收机向发送机发送用于请求重发数据的信号。因此,发送机重发数据。因为ARQ需要一个用于允许接收机向发送机发送重发请求信号的返回信道,因此这个方法不适合于在数字广播中使用。而按照FEC,信号与加到信号的附加码元一起被发送,以便接收机可以检测到在信道中的差错并随后用代数方法将其纠正。
FEC被主要划分成块码和卷积码。块码是线性块码并满足循环码的条件。这样的块码包括BCH码和作为BCH码的非二进制码的扩展的RS(里德-索罗蒙)码。块码向信息数据加上了预定的奇偶校验码元以纠正差错,并在纠正突发差错方面优越。
而对于卷积码,它执行基于在当前的输入和过去的输入之间的相关性的编码,因此在纠正随机差错方面有效。
因为用于纠错的编码数据与加到用于纠错的数据上的附加信息一起被发送,因此降低了每个带宽可以发送的信息量。按照近来研究的发送方法,例如,TCM(网格编码调制)、编码和调制功能被组合为一个,因此可以获得大的编码优点而不降低数据发送率或提高带宽。
图1是示出按照基于COFDM的DVB-T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见图1,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0和12、前向纠错(FEC)单元20和调制单元30。FEC单元20包括第一和第二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21和25、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22和26、第一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3和27以及一个内部交织器24。调制单元3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映射/OFDM调制块33、保护间隔(GI)插入块35、数模(D/A)转换块37和射频(RF)块39。
在DVB-T方法的情况下,它支持分层发送模式。在这个情况下,所输入的发送流(TS流)被分离器(未示出)划分成高优先级(HP)层级和低优先级(LP)层级。通过HP层级发送的第一TS流被输入到第一扰码器10,而通过LP层级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扰码器12。
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0和12按照预定的模式将输入的第一和第二TS流的数据值随机化。这个处理在接收机被反向执行以便还原原始值。
FEC单元20对于由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0和12随机化的数据执行编码,以便纠正在数据发送期间发生的差错。即,第一和第二RS编码器21和25从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0和12接收数据,并对数据逐块执行RS编码以纠错。RS编码加上奇偶校验(检测码元)以纠错。所加上的奇偶校验码的数量取决于发送的方法。在DVB-T方法的情况下,16个奇偶校验码元被加到188字节的每个TS流,因此纠错编码的字节的总数为204。
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22和26交织在第一和第二RS编码器21和25逐块被RS编码的数据,因此分散了可能的突发差错。第一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3和27对于在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22和26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DVB-T方法一般使用具有约束长度7和编码率1/2的卷积码。在第一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3和27的卷积编码的数据被内部交织器24重新交织以输出。
对于从FEC单元20输出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执行适合于在数字广播系统中使用的发送方法的数字调制。如图1所示,在使用DVB-T系统的OFDM的情况下,映射/OFDM调制块33将数据映射为诸如QPSK(四相移键控)、16-QAM(正交调幅)和64-QAM的一个码元,并利用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执行OFDM调制。在这个过程中,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向信号插入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和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的导频信号。GI插入块35插入用于防止在多径环境中的ISI(码元间干扰)的GI。D/A转换块37对于插入GI的信号执行数模(D/A)转换。RF块39以高频放大D/A转换的信号,并经由天线发送信号。
如上所述,传统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主要使用级联码系统,所述系统使用第一和第二RS编码器21和25作为外部编码器,使用第一和第二卷积编码器23和27作为内部编码器。
同样,对于支持诸如DVB-T的分层传输模式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它使用对于HP和LP层级具有相同规格的编码器和以相同的方法执行交织的交织器。如上所述,在对于HP和LP层级使用相同方法的编码器和交织器被用于纠错编码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优点,即所有在HP和LP层级编码的数据可以由具有相同结构的接收器接收。
但是,可能存在一种情况,使用HP层级的接收器和使用LP层级的接收器存在于各自不同的通信环境下。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接收器的环境的纠错编码的不同使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发送效率。例如,在移动通信环境下的接收器需要接收接收性能相对强的信号,而在固定通信环境下的接收器需要接收在快速数据发送方面强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任何一个层级被纠错编码的数据,需要执行更增强的纠错编码以改善接收器的接收性能。对于在其他层级纠错编码的数据,需要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以具有更多的数据发送率。因此,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对于接收器的不同信道环境需要执行不同的纠错编码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领域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得到开发。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其方法,能够按照接收器的通信环境不同地编码通过HP层级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级发送的数据,以便纠错。
上述目的的获得是通过提供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它将输入的传送流(TS)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包括: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一TS流执行RS编码;块乘积码(BPC)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二TS流执行BPC编码;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用于分别交织从RS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和从BPC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卷积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一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特播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二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特播编码;内部交织器,用于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调制单元,用于数字调制由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和发送调制的数据。
优选的是,BPC编码器包括:第一编码器,用于编码TS流以纠错;交织器,用于交织由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第二编码器,用于编码由交织器交织的数据以纠错。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BCH编码器。
优选的是,所述特播编码器利用特播-网格编码调制(TCM)码或特播码来进行纠错。
内部交织器以相同的方法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内部交织器也以不同的方法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
优选的是,调制单元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来执行数字调制。调制单元包括:映射/OFDM调制块,用于以一种映射方法映射由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并执行OFDM调制;系统信息插入块,用于为映射/OFDM调制块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保护间隔(GI)插入块,用于向从映射/OFDM调制块输出的信号插入一个GI;数模(D/A)转换块,用于对插入GI的信号执行D/A转换;射频(RF)块,用于将D/A转换的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发送这个信号。
优选的是,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用于分别将第一和第二TS流随机化以向RS编码器和BPC编码器提供第一和第二TS流。
而且,在将输入传送流(TS)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中,所述发送方法包括步骤:(a)对于第一TS流执行里德-索罗蒙(RS)编码以纠错,并输出第一编码数据;(b)对于第二TS流执行块乘积码(BPC)编码以纠错,并输出第二编码数据;(c)分别交织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和输出第一和第二交织数据;(d)对于第一交织数据执行卷积编码;(e)对于第二交织数据执行特播编码;(f)重新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g)以高频数字调制重新交织的数据并发送被调制的数据。
优选的是,步骤(b)包括步骤:第一次编码第一TS流以纠错;交织编码的数据;第二次编码交织的数据以纠错。第一和第二编码步骤利用BCH码编码数据。
所述特播编码步骤利用特播-网格编码调制(TCM)码或特播码来进行纠错。
步骤(f)以相同的方法交织卷积编码的数据和特播编码的数据。步骤(f)也以不同的方法交织卷积编码的数据和特播编码的数据。
优选的是,步骤(g)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执行数字调制。步骤(g)包括:(g1)以映射方法映射重新交织的数据并执行OFDM调制;(g2)向映射/OFDM调制步骤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g3)向从步骤(g1)输出的信号插入GI;(g4)对于插入GI的信号执行D/A转换;以及(g5)将D/A转换的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发送这个信号。
优选的是,发送方法还包括步骤:分别随机化第一和第二TS流以向步骤(a)提供第一和第二TS流。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一般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2的BPC编码器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图2的BPC编码器建立的数据格式的视图;
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图7是图6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更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2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见图2,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10和120、前向纠错(FEC)单元200和调制单元300。FEC单元200包括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210、块乘积码(BPC)编码器250、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220和260、卷积编码器230、特播编码器270和内部交织器240。调制单元30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0、映射/OFDM调制块330、保护间隔(GI)插入块350、数模(D/A)转换块370和射频(RF)块390。
按照第一实施例,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支持分层发送模式,因此由分离器(未示出)将传送流(TS流)划分为高优先级(HP)层级和低优先级(LP)层级。通过HP优先级发送的第一TS流被输入到第一扰码器110,而通过LP层级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扰码器120。
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10和120按照预定的模式随机化输入的第一和第二TS流的数据值。这是为了防止在同步数据发送期间由于诸如00000000b或11111111b的重复数字引起丢失系统的同步的问题。这个处理在接收器被反向执行以还原原始数值。
FEC单元200对通过第一和第二扰码器110和120输入的数据执行编码,以纠正在数据发送期间发生的差错。
即,RS编码器210接收从第一扰码器110输出的数据,并逐块执行对于数据的RS编码,以纠正差错,而BPC编码器250接收从第二扰码器120输出的数据,并对数据执行BPC编码以纠正差错。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220和260以各自的预定方法对从RS编码器210和BPC编码器250输出的数据执行交织。
卷积编码器230对于从第一外部交织器220输出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而特播编码器270利用特播码或特播-TCM码对于从第二外部交织器260输出的数据执行编码。卷积编码的数据和特播或特播-TCM编码的数据被内部交织器240重新交织并被输出到调制单元300。内部交织器240可以包括一个比特交织器和一个码元交织器。所述比特交织器对输入数据执行比特交织。在OFDM方法的情况下,所述码元交织器交织在OFDM码元中存在的可使用的副载波。
对于从内部交织器240输出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的数字调制。图2以示例示出了执行基于OFDM的调制的DVB-T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调制单元300的映射/OFDM调制块330将从内部交织器240输出的数据映射为诸如QPSK(四相移键控)、16-QAM(正交调幅)和64-QAM的一个码元,并利用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执行OFDM调制。在这个过程中,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310插入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和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的导频信号。GI插入块350插入用于防止在多径环境中的ISI(码元间干扰)的GI。另外,D/A转换块370对于插入GI的信号执行数模(D/A)转换。RF块390以高频放大D/A转换的信号,并经由天线发送信号。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图2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所述流程图,输入的发送流(TS)被分离器(未示出)划分为要通过高优先级(HP)层级发送的第一TS流和通过低优先级(LP)层级发送的第二TS流(S700)。由分离器划分的第一TS流被输入到第一扰码器110,第一扰码器110执行扰码以随机化第一TS流(S702和S704)。
RS编码器210对于由第一扰码器110扰码的数据逐块执行RS编码以纠错(S706)。按照RS编码,包括k个输入码元的一个块被编码为具有n个编码码元的块,其中n大于k。因此,n-k个冗余码元被加上,这称为里德-索罗蒙奇偶校验码。由RS编码加上的奇偶校验码的数量取决于发送系统,例如每个188字节的码元16或20。RS解码器利用奇偶校验码检查所接收的数据。如果作为检查的结果检测到一个差错,则RS解码器搜索差错的位置,纠正失真的数据并还原原始码元。一般,加上的奇偶校验码的一半数量的差错被纠正,不可能纠正多于奇偶校验码的一半数量的差错。
第一外部交织器220对于在RS编码器210编码的数据逐块执行外部交织(S708)。在通过第一外部交织器220的交织数据的各种方法中,一般使用卷积交织器。所述卷积交织器在一个周期中在预定数量的移位寄存器之一写入输入的码元或比特,并在一个周期中读取移位寄存器以便因此输出一个交织的码元。交织器的基本功能是最大限度地分散突发的差错。
卷积编码器230对于从第一外部交织器220输出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S710)。卷积码用于将各个连续的k比特的输入行编码为n数目的输出比特,并且编码包括输入比特以及二进制脉冲响应的卷积。DVB-T发送系统使用具有约束长度7和编码率1/2的卷积编码器。在此,卷积编码器230的编码率可以改变,例如2/3、3/4、5/6和7/8。
内部交织器240对于由卷积编码器230卷积编码的数据执行交织(S722),因此改善了由多径引起的性能恶化。对于上述的用于纠错的编码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据传输的数字调制并发送数据(S730)。
同时,由分离器划分的和通过LP层级发送的第二TS流被输入到第二扰码器120并被第二扰码器120扰码(S714)。被扰码的数据被BPC编码器250BPC编码(S716)。
BPC编码器250可以被以各种方法构造,图4示出了它的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BPC编码器250包括第一编码器252、交织器254和第二编码器256。第一和第二编码器252和256使用RS编码器或BCH编码器。在使用RS编码器作为第一和第二编码器252和256的情况下,第一编码器252对于输入的数据执行RS编码,因此加上了奇偶校验码。交织器254交织由第一编码器252编码的数据,因此分散了可能的突发差错。由交织器254交织的数据被第二编码器256再次进行RS编码。
图5示出图4所示的BPC编码器250建立的数据格式的示例。参见图5,对于具有k1*k2的块大小的数据,具有n1-k1大小的奇偶校验码rP被加到在行方向中的数据,具有n2-k2大小的奇偶校验码cP被加到在列方向中的数据。pP是对于奇偶校验码rP的放在列方向上的奇偶校验码,或是对于奇偶校验码cP的放在行方向上的奇偶校验码。
当奇偶校验码rP被第一编码器252加到数据上的时候,数据被交织器254交织,然后奇偶校验码cP和pP被第二编码器256加到数据上。相反,当奇偶校验码cP被第一编码器252加到数据上的时候,数据被交织器254交织,然后奇偶校验码rP和pP被第二编码器256加到数据上。
对于为纠错和发送而编码的数据,接收器利用BPC解码器执行解码,所述BPC解码器包括两个解码器,即第一和第二解码器和对应于发送装置的去交织器。当在第一解码器的纠错能力之外发生差错的时候,接收器产生消除标记而不是丢弃对应的流数据。通过第一解码器包括消除标记的数据被去交织,然后被发送到第二解码器。第二解码器利用消除标记和在列方向中加上的奇偶校验码来重新纠正差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消除标记定位差错位置,因此纠错能力被提高当利用单独加到列方向的奇偶校验码纠错时候的两倍。因此,当在第一解码器的纠错能力之外发生差错的时候,有可能在第二解码器纠错。
如上所述,BPC编码器250可以使用利用BCH码的BCH编码器而不是利用RS编码器作为第一和第二编码器252和256。BCH码由Hocquengben在1959年和Bose和Chaudbure在1960年公之于众。BCH码的名称是从这3个人的姓名各自的词首大写字母得到的。
BCH码的建立是通过由像汉明码一样左移的符号化的多项式除以所产生的多项式并加上CRC(循环冗余检验码)。在使用BCH编码器的情况下,BPC编码器250逐位进行计算,而RS编码器逐码元进行计算。
由BPC编码器250编码的数据被发送到第二外部交织器260。外部交织器260交织所发送的数据,因此分散了在信道中发生的可能突发差错(S718)。
特播编码器270利用特播码或特播-TCM码对于由第二外部交织器260交织的数据执行特播编码以纠错(S720)。
特播码由Berrou等人引入。特播编码器一般并行使用两个递归系统卷积(RSC)编码器并可以按照它的纠错容量具有所期望的大小。在两个RSC编码器之间提供了一个交织器,用于交织输入到第二RSC编码器的数据,以便突发差错被处理为随机差错。特播码可以利用迭代解码和调整交织器的大小获得所期望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
特播编码部件126可以使用特播-TCM码代替特播码。TCM(网格编码调制)可以通过将编码和调制功能组合为一以获得极大的编码优点,而不用降低数据发送率或提高带宽。特播-TCM编码同时执行TCM功能和特播编码功能。
由特播编码器270编码的数据被发送到内部交织器240。内部交织器240交织所发送的数据(S722)。对于由内部交织器240交织的数据,调制单元300执行适合于数据发送的数字调制,并经由天线发送数据(S730)。
如上所述,有可能不同地编码通过HP层级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级发送的数据以纠错。
图6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参见图6,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410和420、前向纠错(FEC)单元500和调制单元600。FEC单元500包括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510、BPC编码器550、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520和560、卷积编码器530、特播编码器570,和第一和第二内部交织器540和580。调制单元600包括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610、映射/OFDM调制块630、保护间隔(GI)插入块650、数模(D/A)转换块670和射频(RF)块690。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使用了两个内部交织器,即第一和第二内部交织器540和580。因此,由卷积编码器530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570编码的数据被通过不同的方法分别交织。其他块的功能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7是图6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6,第二实施例的发送装置与图3的不同在于,从卷积编码器530输出的数据被第一交织器218交织(S810和S812),从利用特播码或特播-TCM码的特播编码器570输出的数据被第二交织器580交织(S820和S822)。即,按照第二实施例,从卷积编码器530输出的数据和从特播编码器570输出的数据被通过不同的方法分别交织。其他步骤与图3的相同。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向通过HP层级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级发送的数据分配不同的纠错码,并执行不同的交织。因此,由于按照发送层级不同地编码数据以纠错,因此适合于接收机的通信环境的有效发送是可能的。
此外,上述的实施例通过示例使用DVB-T系统的OFDM来作为调制方法,但是这不应当被当作限定。本发明可以应用到数字广播传统的各种发送装置而不管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如何。
如上所述,对于通过HP层级发送的数据和通过LP层级发送的数据,利用不同的编码器和交织器来执行纠错编码。因此,按照接收机的通信环境的数字广播的有效数据发送是可能的。
上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范性的,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教程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本发明的说明是例证性的,不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形式、改进和变化是显然的。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子句试图覆盖在此描述为执行列举的功能的结构,不仅结构的同等物,而且同等的结构。

Claims (20)

1.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其中将输入的传送流(TS)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一TS流执行RS编码;
块乘积码(BPC)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二TS流执行BPC编码;
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用于分别交织从RS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和从BPC编码器输出的数据;
卷积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一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特播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二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编码;
内部交织器,用于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
调制单元,用于数字调制由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和发送调制的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发送装置,其中BPC编码器包括:
第一编码器,用于编码TS流以纠错;
交织器,用于交织由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
第二编码器,用于编码由交织器交织的数据以纠错。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特播编码器利用特播-网格编码调制(TCM)码或特播码来进行纠错。
4.按照权利要求2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使用BCH码的BCH编码器。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发送装置,其中调制单元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来执行数字调制。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发送装置,其中调制单元包括:
映射/OFDM调制块,用于以一种映射方法映射由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并执行OFDM调制;
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用于为映射/OFDM调制块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
保护间隔(GI)插入块,用于向从映射/OFDM调制块输出的信号插入一个GI;
数模(D/A)转换块,用于对插入GI的信号执行D/A转换;以及
射频(RF)块,用于将D/A转换的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发送这个信号。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用于分别将第一和第二TS流随机化以向RS编码器和BPC编码器提供第一和第二TS流。
8.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其中将输入的传送流(TS)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里德-索罗蒙(RS)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一TS流执行RS编码;
块乘积码(BPC)编码器,用于对于第二TS流执行BPC编码;
第一和第二外部交织器,用于分别交织从RS编码器输出的数据和从BPC编码器输出的数据;
卷积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一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特播编码器,用于对于由第二外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执行编码;
第一内部交织器,用于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
第二内部交织器,用于交织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
调制单元,用于数字调制由第一和第二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和发送调制的数据。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其中BPC编码器包括:
第一编码器,用于编码TS流以纠错;
交织器,用于交织由第一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
第二编码器,用于编码由交织器交织的数据以纠错。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其中特播编码器利用特播-TCM码或特播码来实现纠错。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编码器是使用BCH码的BCH编码器。
12.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内部交织器以相同的方法交织数据。
13.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内部交织器以不同的方法交织数据。
14.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其中调制单元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来执行数字调制。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发送装置,其中调制单元包括:
映射/OFDM调制块,用于以一种映射方法映射由内部交织器交织的数据并执行OFDM调制;
导频/系统信息插入块,用于为映射/OFDM调制块提供用于信号同步和信道估测的导频信号以及关于发送模式的信息;
保护间隔(GI)插入块,用于向从映射/OFDM调制块输出的信号插入一个GI;
数模(D/A)转换块,用于对插入GI的信号执行D/A转换;以及
射频(RF)块,用于将D/A转换的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并发送这个信号。
16.按照权利要求8的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扰码器,用于分别将第一和第二TS流随机化以向RS编码器和BPC编码器提供第一和第二TS流。
17.一种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方法,该数字广播系统将输入传送流(TS流)划分为第一TS流和第二TS流并分别编码第一和第二TS流以纠错,所述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a)对于第一TS流执行里德-索罗蒙(RS)编码以纠错,并输出第一编码数据;
(b)对于第二TS流执行块乘积码(BPC)编码以纠错,并输出第二编码数据;
(c)分别交织第一和第二编码数据和输出第一和第二交织的数据;
(d)对于第一交织的数据执行卷积编码;
(e)对于第二交织的数据执行特播编码;
(f)重新交织由卷积编码器编码的数据和由特播编码器编码的数据;以及
(g)数字调制重新交织的数据并发送被调制的数据。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发送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步骤:
第一次编码TS流以纠错;
交织编码的数据;以及
第二次编码交织的数据以纠错。
19.按照权利要求17的发送方法,其中特播编码步骤(e)利用特播-TCM码或特播码来实现纠错。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发送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编码步骤利用BCH
CN 03108491 2002-10-19 2003-04-14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83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64085/2002 2002-10-19
KR64078/2002 2002-10-19
KR64078/02 2002-10-19
KR64085/02 2002-10-19
KR1020020064085A KR20040035297A (ko) 2002-10-19 2002-10-19 복합적 오류정정 부호화 기능을 갖는 디지털방송 시스템의전송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20064078A KR100920738B1 (ko) 2002-10-19 2002-10-19 통신환경에 따라 오류정정 부호화 과정을 달리하는디지털방송 시스템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339894A Division CN1798345A (zh) 2002-10-19 2003-04-14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1033A true CN1491033A (zh) 2004-04-21
CN1245834C CN1245834C (zh) 2006-03-15

Family

ID=3419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84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5834C (zh) 2002-10-19 2003-04-14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5834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604A (zh) * 2017-07-13 2017-12-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Turbo码并行RP交织方法及并行RP交织器
CN10765931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Turbo乘积码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319A (zh) * 2016-07-25 2018-02-02 深圳超级数据链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Turbo乘积码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08604A (zh) * 2017-07-13 2017-12-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Turbo码并行RP交织方法及并行RP交织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5834C (zh) 2006-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0993C (zh)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45833C (zh)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US8468396B2 (en) Channel interleaver having a constellation-based block-wise permuation module
CN100583976C (zh) 改善接收性能的数字广播发射/接收系统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574920A (zh) 用于数字广播系统的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CN1228975C (zh) 改进内交织器随机性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341294A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263299C (zh) 具有组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71855C (zh) 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32117C (zh) 具有综合纠错编码功能的数字广播系统的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45835C (zh) 改进内交织器随机结构的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45834C (zh)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209922C (zh) 一种多码率纠错编码方法
CN100420170C (zh) 具有简化设计的数字广播系统的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1228976C (zh) 数字广播系统发送装置及方法
CN1642275A (zh) 一种用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比特交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