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2555A -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2555A
CN1482555A CNA021317305A CN02131730A CN1482555A CN 1482555 A CN1482555 A CN 1482555A CN A021317305 A CNA021317305 A CN A021317305A CN 02131730 A CN02131730 A CN 02131730A CN 1482555 A CN1482555 A CN 1482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ata
garrison
time
stiff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1317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洁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021317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482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482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2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汽车等安防报警控制机的布防、撤防。目前,家庭、办公室、工厂、汽车等安防报警控制机的布防、撤防需要人工干预,需要人工输入密码,使得本该人性化的智能化安防设备成为使用者的累赘。本无线自动布撤防器作为和钥匙等一样小巧的随身的物件,用途就是代替人工的布撤防。无线自动布撤防器包含:手持部分和隐蔽安装部分(固定端)。当移动端进入一定区域时(进门),固定端与移动端会话,只要和该区域的ID(身份)相符,无线布撤防器就自动撤防或处于撤防状态,当该区域所有的ID(身份)全部离开一段时间后,无线布撤防器就自动布防。

Description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无线自动布撤防器是一种无须人工干预的,附属于安防控制设备的自动布撤防器,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汽车等安防报警控制机的布防、撤防。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办公室、工厂、汽车等实用的安防报警控制机的布防、撤防需要人工操作,有时需要输入一长串的密码,使得本该人性化的智能化安防设备成为使用者的累赘。尤其是对于老人、小孩,如果误操作,该布防时忘记布防,可能会使家庭遭受损失,该撤防时不撤防,产生误报警。
本无线自动布撤防器作为和钥匙等一样小巧的随身的物件,用途就是代替人工的布撤防。在进入一定区域时,只要和该区域的ID(身份)相符,无线布撤防器就自动撤防,当该区域所有的ID(身份)全部离开一段时间后,无线布撤防器就自动布防。而整个过程,除了需要人象携带钥匙一样携带该器件外,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布防和撤防在人进门和出门的同时完成,这样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安防报警控制设备的存在,使智能化真正做到人性化。
发明内容本无线自动布撤防器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以一个装备安防报警控制器的家庭为例,无线自动布撤防器包含2部分:手持部分(以下简称:移动端)和隐蔽安装部分(以下简称:固定端)(安装在安防报警控制器内)。
当移动端进门时,固定端就会和移动端会话,得到固定端确认后,安防报警控制器处于撤防状态,否则,安防报警控制器得不到固定端的撤防控制,安防报警控制器会按照其自身的程序进行报警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无线自动布撤防器进一步说明。
图1是无线自动布撤防器的移动端和固定端的硬件结构,内部模块图,以及与安防报警控制器的
   连接示意
图2是无线自动布撤防器的移动端和固定端工作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安防报警控制器的附属装置,整个系统有2部分构成(见图1):
1、固定端:安装在安防报警控制器主机(简称:主机)内,电源与主机合用。包括无线收发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布防、撤防执行模块。
2、移动端:以卡片或其他便于携带的形式封装,采用薄型电池,内部组成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数据
   处理模块(包含电源电压检测功能)、ID、数据加密方案存储芯片。
移动端在平时处于接收信号状态[基于安保设备布防延时的考虑,为了使移动端尽可能得节能,移动端不工作时在一定时间内(14秒)关闭收发芯片的电源,然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比如20毫秒)处于接受状态,这样,14秒零20毫秒作为移动端的一个周期]。
固定端平时处于待机状态,在一定条件(门磁感应—房门或车门开关一次)的激发下,固定端得到一个中断,数据处理模块开始向移动端连续发送信号一段时间(持续20秒,该段时间能包含移动端的2个周期)以确保移动端能正确接收固定端发送的数据2次以上,然后(20秒之后)固定段处于接收状态一定时间(60秒)。
在固定端受到移动端第一个正确数据后,固定端让布撤防模块执行撤防,在收到移动端发送的完整数据3次后,固定端维持撤防状态。而对于固定端没有接受完整3次移动端数据,或者接收的数据不正确,则,固定端让布撤防模块执行布防,或者维持布防状态。之后,固定端结束工作,处于待机状态,等待再一次的中断。固定端还能够对移动端发出的移动端电源将耗尽用声音或指示灯发出提示。
固定端发送的信号数据包括:固定端标志、时间相关量,随机的加密方案编号等。具体数据包含内容如下(不包括抗扰编码、数据头尾编码):
固定端标志:固定端自身的ID身份,用于让移动端匹配确认;
时间相关量:对于在20秒时间内连续发送的数据的顺序号(发送次数)(X),而20秒内总的发送次
            数是个常量(C),该数据用于确保移动端只在固定端处于接收状态时发送数据,并防止
            几个移动端数据的并发,以免在接受端的波形歧变;
随机加密方案编号:用于与移动端协调移动端回送移动端ID数据的加密方案。用于对移动端ID身份
            码的防破译。
移动端在收到固定端发送的数据后,就开始对该数据处理,然后,等待一定时间后(见以下数据处理程序第2条),发送处理过的数据,再每隔30秒发送,总计二次。
对于数据处理顺序如下:
1、确认固定端的ID与自身的ID匹配
2、发送等待时间确认:常量(C)-发送次数(X)+本移动端发送延迟系数
       *说明:常量(C)减去发送次数(X)就是固定端开始处于接收状态的时间
              本移动端发送延迟系数:一个固定端可能配备几个移动端,每个移动端配备不同的
              发送延迟系数是为了并防止几个移动端数据的并发,以免在接受端的波形歧变;
3、移动端身份ID加密:根据固定端对加密方案的选择,采用相应方案对移动端身份ID进行加密

Claims (4)

  1. 技术特征  采用新型的无线收发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构成,在本发明中,根据固定端接受到移动端数据的特征,巧妙的判断用户采用布撤防状态;采用计数、增加系数的独到方式避免了数据发送的并发状态,增加了数据接收的有效性;创新的应用了2种节能方法,移动端的能耗尽可能的减少,增加了移动端待机时间。
    1、避免数据并发的方法:计数法      在固定端发送数据时加入一个顺序计数量,在移动端收到数据时,通过简单的减法运
               算,确定本移动端回送数据的准确时间,而该时间可以避免其他移动端偶然的同时并
               发。增加系数法  当一个固定端有多个移动端存在时,每个移动端携带与自身序号有关的一个系数,这
               样在运用上述计数法的同时,加上自身的这个系数所表示的时间,可以避免同室的移
               动端并发数据的可能。
  2. 2、移动端节能的方法:引入门磁中断量  只有在门磁发出信号的时候才引发中断,这样的中断,才可以决定固定端向移动端发
                   送数据请求,有效的减少了移动端处于发送状态的时间(发送状态的耗电量远大于接
                   收状态)。引入布撤防延时  布防和撤防的延时一般在30秒,为了有效节约移动端的能耗,本系统移动端内部采
                   用CPU时间控制无线接收数据的状态是—每隔15秒处于接收状态一次,每次接收状态
                   持续20毫秒。这样,较之于无线模块长时间处于接收状态的能耗降低到千分之二。
  3. 3、布撤防状态自动判别方法  根据用户出门、进门的范围,时间等日常的习惯,来决定布防和撤防。布防模式        当门开合一次,系统开始计时,在一分钟20秒之内,如果接收不到移动端发送的数据,
                   系统则认为,移动端已经离开(出门),系统布防撤防模式        当门开合一次,系统开始计时,在一分钟20秒之内,如果接收到移动端发送的数据若
                   干次,系统则认为,移动端已经在家(进门),系统撤防。
  4. 4、加密处理        在移动端固化了几个加密算法,移动端可以根据固定端的需要,采用其中的某一种加密
                   算法,这样即使有人恶意采用穷举法、拦截法等手段也很难段时间内破译,使本系统的
                   保密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CNA021317305A 2002-09-10 2002-09-10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Pending CN1482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21317305A CN1482555A (zh) 2002-09-10 2002-09-10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21317305A CN1482555A (zh) 2002-09-10 2002-09-10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2555A true CN1482555A (zh) 2004-03-17

Family

ID=3414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1317305A Pending CN1482555A (zh) 2002-09-10 2002-09-10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48255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345A (zh) * 2012-05-10 2012-08-15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663877A (zh) * 2012-05-10 2012-09-12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布撤防控制器与报警主机实现动态鉴权布撤防控制的方法
CN104574885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叶军 基于电子钥匙的安防系统控制方法及安防系统
CN105788119A (zh) * 2014-12-23 2016-07-20 张宇成 一种远程智能报警方法、报警器和系统
CN106530645A (zh) * 2016-12-14 2017-03-22 深圳市欧瑞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87123A (zh) * 2017-03-24 2017-06-23 湖南工业大学 安防监控系统智慧撤防布防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345A (zh) * 2012-05-10 2012-08-15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663877A (zh) * 2012-05-10 2012-09-12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布撤防控制器与报警主机实现动态鉴权布撤防控制的方法
CN102637345B (zh) * 2012-05-10 2014-05-21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788119A (zh) * 2014-12-23 2016-07-20 张宇成 一种远程智能报警方法、报警器和系统
CN105788119B (zh) * 2014-12-23 2018-02-02 张宇成 一种远程智能报警方法、报警器和系统
CN104574885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叶军 基于电子钥匙的安防系统控制方法及安防系统
CN106530645A (zh) * 2016-12-14 2017-03-22 深圳市欧瑞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87123A (zh) * 2017-03-24 2017-06-23 湖南工业大学 安防监控系统智慧撤防布防方法
CN106887123B (zh) * 2017-03-24 2021-02-26 湖南工业大学 安防监控系统智慧撤防布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97027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provide security for a keypad processor of a transaction terminal
US6658328B1 (en) Passive fun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4779090A (en) Electronic security system with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lock and key
AU2008202754B2 (en) Integrated online door via electronic door handle
CN109410396B (zh) 一种智能锁数据加密传输方法以及应用其的租赁设备
EP1043464A2 (en) Passive remote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00583004C (zh) 一种计算机atx电源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069535A2 (en) Motor vehicle diagnostic system using hand-held remote control
CN106740673A (zh) 车锁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03010942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ecurity in a handset reprovisioning and reprogramming
CN108460862A (zh) 用掌纹认证和手机控制锁具的方法及电子锁具、锁具系统
CN107097753A (zh) 车辆智能钥匙系统及用于验证车辆智能钥匙的方法
CN111119655B (zh) 一种基于通讯模块的锁控系统、保险柜及锁控方法
CN106593135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锁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azmjouei et al. Ultra-lightweight mutual authentication in the vehicle based on smart contract blockchain: Case of MITM attack
CN1482555A (zh) 无线自动布撤防器
JPH11252069A (ja) 情報機器間の相互認証装置
CN105825560B (zh) 电子门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970173U (zh)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的智能锁系统
WO2001042933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mote computer management
CN111989723B (zh) 共享系统
CN206115523U (zh) 一种电子锁及其开关控制电路
CN101117936A (zh) 一种指纹控制汽车发动机点火的方法及系统
WO2015068342A1 (ja) 端末機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7369231B (zh) 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