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0013A - 施加光梯度力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施加光梯度力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80013A
CN1480013A CNA018202225A CN01820222A CN1480013A CN 1480013 A CN1480013 A CN 1480013A CN A018202225 A CNA018202225 A CN A018202225A CN 01820222 A CN01820222 A CN 01820222A CN 1480013 A CN1480013 A CN 1480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beam
ligh trap
method described
array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202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6693C (zh
Inventor
Dg
D·G·格里尔
���ŷ�
E·R·杜夫雷斯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rch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 Develo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Arch Developme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80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0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6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6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3/00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particle beams, e.g.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3/04Acceleration by electromagnetic wave press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4Grating systems; Zone plate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2Micromanip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microscop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4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lograms
    • G03H1/08Synthesising holograms, i.e. holograms synthesized from objects or objects from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02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 G03H1/2205Reconstruction geometries or arrangements using downstream optical compon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005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3H2001/0077Adaptation of holography to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optical manipulation, e.g. holographic optical tweezers [HO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3/00Optical components
    • G03H2223/50Particular location or purpose of optical element
    • G03H2223/55Arranged at a Fourier p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Laser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 Gyroscope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光阱阵列和形成粒子阵列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提供一个激光器和一个可随时间而变的衍射光学元件,以允许动态地控制光阱阵列和随后控制粒子阵列以及也能够利用多个光阱来操纵单个对象。

Description

施加光梯度力的设备
本发明是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根据与国家科学基金会签订的合同No.DMR-9320278、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合同No.DMR-9400379的MRSEC计划并通过教育部的GAANN合作关系而完成的。美国政府按照根据合同NSFD MR-978031和NSFDMR-980595的资助也对本发明拥有一定的权利。
本发明总的地指向一种控制光阱用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指向用于动态地控制光阱阵列和用粒子可控地填充光阱阵列的方法和设备。此种方法和设备能够动态地变化光阱位置、每个光阱的强度和尺寸,并能够对研究和制造目的的光阱用途可控地修正和反馈。
已知利用单束光的光梯度力操纵浸在其折射系数小于微小介电粒子的折射系数的流体介质中的微小介电粒子的位置而构造光钳。光钳技术已被推广而能操纵反射的、吸收的和低介电常数的粒子。
当前的常规系统因此能够利用单束光产生单一个光阱来操纵单粒子。为了利用此类系统操纵多个粒子,必须利用多束光。利用常规的光钳方法研究产生扩展的多束光阱的困难阻止其在许多潜在的商业用途如包括电子、光子和光电子器件、用于化学和生物学化验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及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存储型片的纳米组成材料的制造和操纵中的应用。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立多个光阱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光阱和微小粒子阵列的新颖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态地控制光阱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顺序地形成光阱和/或粒子阵列的新颖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光阱的尺寸、形状和强度施加动态控制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态地控制光阱构型的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形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激光束应用空间光调制器以便动态地控制光阱阵列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机械装置来选择性地通过激光束以便随时间变化地形成特定的光阱阵列的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强进入光阱的粒子流和选择性地输出不同粒子以便光学捕获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利用一受控的光阱阵列来检验和操纵生物介质的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带有衍射光学系统的单束光来形成一个多光束构型以建立多个光阱的新颖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全息图来产生光梯度场以控制多个粒子或其它光学介质的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立多个光阱用的改进方法和系统,用于各种涉及操纵微小粒子的商业用途,如光子电路制造,纳米组成材料的应用,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化学和生物传感器阵列的制造,全息数据存储型片的装配,组合化学应用的推进,胶体自装配的促进,以及生物材料的操纵。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构造商业用途的光梯度场的瞬时变化和空间变化的构型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睥是提供一种利用与一个或多个衍射光学元件联用的一个或多个激光束来建立一个操纵介电物质用的可以选择的随时间而变的和/或特定的空间的光阱阵列的新颖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单个输入激光束、一个衍射光学元件和一个发散的和/或会聚的透镜来形成一静态的或动态的光阱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立一个可以由使用者直接观察的光阱阵列的新颖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各种商业用途的利用输入到衍射光学元件上的带有能够扫描光阱阵列的光束扫描系统的激光束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一激光束、一衍射光学元件和一发散的或会聚的光学系统来在相对于物镜聚焦平面的可选位置处形成该光阱构型而建立一个光阱构型的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一激光束和一倾斜安置的衍射光学元件来滤出任何非衍射光束以便在建立一个光阱配置中有效地利用仅仅一个衍射光束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输入到一衍射光学元件上的激光束来产生从物镜聚焦平面中出来的至少两维的光阱配置的新颖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与多个望远镜透镜结合的光束和衍射光学系统来扫描一个光阱阵列的改进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方法和系统,用于利用输入到一衍射光学元件和一光学系统中的单个光束来建立一个光阱阵列,以便可控地扫描该光阱阵列,这样应用小幅度振荡位移来动态固定这些光阱。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一与时间有关的可寻址的相位移动介质(如液晶相位移动阵列)作为衍射光学元件来产生多个独立操纵的光阱的新颖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产生供显微粒子的偏析用的与时间有关的光梯度场的新颖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操纵多个生物对象包括蛋白质结晶体的新颖方法。
从结合下述附图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将容易地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标号。
附图简述
图1例示一种单个光钳用的现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
图2例示一种可以操纵的单个光钳用的现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
图3例示一种利用一衍射光学元件的方法和系统;
图4例示另一种利用一相对于输入光束倾斜的光学元件的方法和系统;
图5例示一种利用一衍射光学元件的可连续平移的光钳(光阱)阵列;
图6例示一种用于利用一光钳阵列操纵粒子而同时形成一观察该光钳阵列用的图象的方法和系统;
图7A例示利用图6的光学系统的4×4光钳(光阱)阵列的图象;
图7B例示一个通过图7A的光钳而悬浮在水中的1微米直径的硅石球粒的图象,是在光阱照明已熄灭之后立即进行而在这些球粒已扩散开去之前拍摄的;
图8例示一个包括一可动刀叉特点的全息光阱系统;
图9A例示一个在玻璃一水介面上形成的10×10光阱阵列;
图9B例示带有在玻璃上方约2微米的焦点的光阱,光阱的第五排暴露于粒子流;
图9C例示与图9B相比已填充光阱的第八排的继续填充Pf粒子;
图9D例示一个完全填充的光阱图形;以及
图10例示一个带有显微镜成象的光阱控制系统。
优选实施例详述
为了最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改进,图1和2例示几种现有技术的方法和系统。将首先评述这些系统,而后将按照图3-7A和7B的优选实施例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在图1的先有技术的光钳系统10中,使用单独一束光12产生光梯度力来可控地操纵分散在介质16中的一个小的介电粒子14,介质16的折射系数I1m小于微粒14的折射系数。光梯度力的性质是熟知的,同样熟知的是,该原理已普遍化而也能够操纵反射的、吸收的和低介电常数的粒子。这些技术中的任何部分都能够用于此后描述的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并通过此后使用术语光钳、光阱和光梯度力阱来将其包括进去。
利用光束12(如激光束)来外加光钳系统10,光束12能够施加操纵一粒子所需的光阱效应所要的力。光钳系统10的常规形式的目的是使一或多束成形的光射入一个会聚光学元件(如物镜20)的后孔24的中心内。如图1中所示,光束12有一宽度“W”并有一相对于光轴22的输入角Ф。光束12从物镜20的后孔24输入而从前孔26输出,基本上会聚在成象体积32的焦平面30中的焦点28上,焦点28与光阱33符合一致。通常,任何聚焦光学系统能够形成光钳系统10的基础。
在光束12为准直的激光束而其轴线与光轴22符合一致的情况下,光束12进入物镜20的后孔24并在物镜焦平面30的中心点C处被引入成象体积32中的焦点。当光束12的轴线相对于光轴22偏移角度Ф时,光束轴线31和光轴22在后孔12的中心点B处符合一致。该偏移使穿过视场的光阱能够平移一个量,该量取决于物镜20的角放大率。这两个变量(光束12的角度偏移Ф和变化的会聚度)能用于在成象体积32内选定位置处形成光阱。如果将多个光束12以不同的角度Ф和不同的准直度外加到后孔24上,那么能够在不同的位置中配置多个光阱33。
为了实现三维的光阱,在被捕获的粒子上产生的光梯度力必须大于由光散射和吸收产生的其它幅射压力。通常这要求光束12的波前在后孔24处具有合适的形状。例如,对于高斯TEMoo输入的激光束,光束直径W应当基本上与后孔24的直径一致。对于较一般的光束轮廓(如高斯-Laguerre),能够用方程式表示可以比较的条件。
在图2的另一先有技术系统中,光钳系统10能过穿过物镜20的视场而平移光阱33。用透镜L1和L2构成的望远镜34建立一个与图1的先有技术系统中的中心点B光学共轭的点A。在图2的系统中,通过点A的光束12也通过点B,从而满足如光钳系统10那样起作用的基本要求。通过如图2中所示地安置透镜L1和L2而保持准直度,以优化望远镜34的传送性能。此外,能够选择望远镜34的放大率来优化光束12的角度偏移及光束12在物镜20的后孔24的平面中的宽度W。如上所述,通常可用几个光束12来形成几个相关的光阱。能够从多个独立的输入光束或从用常规的反射的和/或折射的光学元件操纵的单独一个光束来产生这多个光束12。
在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能够形成任意的光阱阵列。衍射光学元件40基本上安置在与物镜20的后孔24共轭的平面中。注意:为清楚起见,图中只示出单独一个衍射输出光束44,但可以理解,衍射光学元件40能够产生多个这样的光束44。入射在衍射光学元件40上的输入光束12分解为表示衍射光学元件40的性质的特征的输出光束44的图形,每个输出光束从点A射出。因此,由于此前所述的下游光学元件的作用,这些输出光束44也通过点B。
图3的衍射光学元件40表示成垂直于输入光束12,但许多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图4中,光束12以相对于光轴22成斜角β而到达,并不垂直于衍射光学元件40。在该实施例中,从点A射出的衍射光束44将在成象体积32(图1中看得最清楚)的焦平面52中形成光阱50。在光钳系统10的这种配置中,能够从光钳系统10中除去输入光束12的未衍射部分54。因此这种配置能够形成较弱的背景光,从而提高形成光阱的效率和有效性。
衍射光学元件40能够包括计算机产生的将输入光束12分解成预先选定的所要图形的全息图。将这些全息图与图3和4中的其它光学元件相结合,能够产生其中利用衍射光学元件40来独立地形成每个被衍射的光束的波前的形状的任意的阵列。因此,光阱50不仅能被安置在物镜20的焦平面52中,而且能被安置在焦平面52之外,从而形成光阱50的三维配置。
图3和4的光钳系统10中也包括一个聚焦光学元件如物镜20(或其它相似的功能上等效的光学器件如菲涅耳透镜),来会聚被衍射的光束44而形成光阱50。其次,望远镜34或其它等效的传送光学部件产生一个共轭于先前的后孔24的中心点B的点A。衍射光学元件40安置在一个包含点A的平面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能够不使用望远镜34而产生任意的光阱50的阵列。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衍射光学元件40能够直接安置在包含点B的平面中。
在光钳系统10中能够使用静态的或与时间有关的衍射光学元件40。对于动态的或与时间有关的型式,人们能够形成随时间变化的光阱50的阵列,该阵列可以是一个利用这一特点的系统的一部分。此外,这些动态的光学元件40能够用来彼此相对地活跃地移动各个粒子和基体介质。例如,衍射光学元件40可以是一个遇到印有用计算机产生的全息图形的变化的液晶相位阵列。
在图5中例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做成进行光钳阱50的连续平移。一个安装在万向架上的镜子60安置成其转动中心在点A处。光束12入射在镜子60的表面上,其轴线通过点A,光束12将投射在后孔24上。倾斜镜子60造成光束12相对于镜子60的入射角发生变化,而这一特点可用来平移形成的光阱50。透镜L3和L4形成第二望远镜,该望远镜产生一个与点A共轭的点A′。安置在点A′处的衍射光学元件40现在产生一个衍射光束64的图形,每一衍射光束通过点A而形成光钳系统10的阵列中的光钳阱50之一。
在图5的实施例的操作中,镜子60平移作为一个单元的整个光钳阵列。这种方法适用于使该光钳阵列与一静止的衬底对准,以通过小幅度快速振荡位移来动态地固定光阱50,以及用于任何需要普通平移能力的用途。
也可以通过移动样品台或通过调整望远镜34来相对于该样品台(未示出)垂直地平移光阱50的阵列。此外,也可以通过移动该样品台来相对于样品侧向移动该光钳阵列。这一特点对超过物镜视场范围的大规模移动是特别有用的。
在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形式中,光学系统配置成允许观察被光阱系统10捕获的粒子的图象。一个二色光束分裂器70或其它等效的光束分裂器插在物镜20和光钳系统10的光学序列中。在例示的实施例中,光束分裂器70选择地反射用于形成光钳阵列的光的波长并透射其它波长。例如,将用于形成光阱50的光束12高效地透射到后孔24,而用于形成图象的光束66能够通过而到达成象光学系统(未示出)。
图7A和7B中示出本发明应用的例子。衍射光学元件40设计成与单独一个光束12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4×4的准直光束阵列。一台以532nm操作的100mW倍频二极管泵激的Nd:YAG激光器为光束12提供一种高斯TEMoo形式。在图7A中,视场受到由16个原级光钳10的阵列中捕获的16个硅石球粒所背散射的激光的部分照射。1μm直径的球粒分散在水中并安置在显微镜玻璃滑片和170μm厚的玻璃盖片之间的样品体积中。光钳阵列通过盖片向上投射,并位于一个比盖片高8μm而比显微镜上滑片低20μm多的平面中。这些硅石球粒以三维方式稳定地捕获在16个光钳10的每一个中。
在图7B中示出在光钳(光阱)10消失后1/30秒时但在这些球粒有时间从光阱现场扩散开去之前的球粒的光学组建的配置。
适用的光钳模式
在本发明的其它形式中,此前描述的基本光阱实施例可用于各种有用的方法研究。其次,其它实施例包括能够被做成应用这些方法来增强光阱的操作和使用的设备和系统。特别是,能够控制和变化这些光阱,而利用这些特点的各种实施例将在后面描述。
从光阱构型的随时间变化的构造和动态的变化能产生光阱的许多新的用法和用途。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一个光阱阵列能够以图8中所示方式有利地操纵。在光学系统100中,衍射光学元件102将准直的激光束104分裂为几个(两个或更多个)激光束106和108。该几个激光束106和108中的每一个被进入物平面118中的一个独立的光阱中。这几个激光束106、108中的每一个通过常规光学装置(如由透镜114和116组成的望远镜)的作用被送到物镜112的后孔110中。物镜112将这几个光束106、108中的每一个聚焦在物平面118中的一个独立的光阱132内。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一个刀刃120安置成可在这几个光束106、108的路径中移动,从而能够选择地阻塞这几个激光束106、108中的选定的任何一个,以选择地阻止光阱132的一部分的形成。这样一种方法和结构能够利用适当设计的刀刃或有孔刀刃结构及相似结构来构造任何所需的光阱132的阵列。
图9中示出使用这种光阱控制方法的例子,其中光阱132由衍射光学元件122的全息形式形成。图8的可动的刀刃120能够阻塞光阱132的除光线124以外的所有光线。通过系统地移动刀刃120,能够建立光线124中的每一根,而这使得能够用粒子126系统地填充光阱132。该方法允许用许多不同类型的粒子126来填充光阱132,也避免了粒子126往往优先填充光阱132阵列的外面部分的典型问题。这种优先填充因此能阻塞内光阱132的填充。光阱132的这种受控形成也允许光阱配置的精确形成和变化。
除了对光阱132的阵列的填充施加细致的控制以外,也能够提供装置来加速光阱132的填充。例如,图8中示出一个功能框128来指示一种装置,该装置能:(1)输出选定的粒子126(见图10);(2)在压差下(通过电泳或电渗透)外加粒子126;(3)外加温度梯度;(4)通过一种类似鱼网方式的包含粒子126的悬浮来平移整个光阱阵列。实验已经确定,能够(例如)将粒子134以起始大约10-4μm-3的粒子浓度填入光阱132和以大约100μm/sec的合理的流动速率填充光线124的一排或在大约1分钟时间内填充一个阵列图形。通过将该阵列传送在一衬底上或通过将悬浮这些粒子126的流体胶化,能够使粒子126的充分展开的阵列永久化。这样一种步骤也能够允许构造粒子126的许许多多不同的粒子阵列和耦合阵列。利用光阱132的前述特性和功能,也可以进一步查询、成象和操纵每个粒子126,以便用于操作使用和研究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形式中,能够根据一种特定的光学要求来动态地变化光阱132。该光学要求能够利用带有所需指令信息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使得能够利用一个或多个光阱132来在各个光阱现场变更、移去或增加粒子,或允许一个单独对象的各种操纵。其次,能够移动一个或多个光阱132和改变其特性(如改变光阱的形状或强度),从而动态操纵任何对象,如植物或动物的一个细胞。当操纵一个精细构造或当需要进行对象的复杂操纵时,这能够特别有利。此前,这些对象是用一种单独的强力阱处理的,这种强力阱可能对对象造成损伤,或不能提供完成所需功能时常常需要的自由度。
此外,在另一过程中,粒子126能够根据粒度动态地分类。人们也能以图10中所示方式对粒子126的一种阵列成象。显微镜138能够对粒子126成象,而个人计算机140能够识别粒子126和计算只有相位的全息图142(对图8的衍射光学元件144)。为了捕获所述粒子,计算机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143而后能够通过对激光束144外加相位调制图形而实现计算机设计的全息图142。这也能够为了任何目的而动态地变化。改变的激光束148(也参见图8中的几个激光束106、108)通过显微镜138聚焦而产生光阱(也称作光钳)132的阵列,该光阱捕获粒子126而显示在图象屏幕150上。然后能够单个地操纵粒子126中的每一个,以组装一个所要的结构,来对粒子126分类,或以其它方式操纵、检验或改变所关心的对象的形状。
虽然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业内人士清楚,能够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偏离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更广泛的方面。

Claims (33)

1.一种可控地填充微小粒子阵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微小粒子源;
控制一个激光束的轮廓,以提供一个选定的激光束图形,用来在一个阵列的各特定位置形成光阱;以及
随时间而改变激光束的轮廓,以形成一个在各光阱位置处的微小粒子的随时间而变化的阵列。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未能,其特征在于,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将一个衍射光学元件应用于激光束。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衍射光学元件是由计算机提供的。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在激光束上外加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全息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在一个共轭的物平面中阻塞该激光束的一部分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塞激光束的步骤包括将一个刀刃插入该激光束中。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提供粒子源的步骤包括通过外加一个压力差来使这些粒子流过光阱中的一些暴露的光阱。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永外形成该阵列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永久形成阵列的步骤至少包括下列两者之一:(a)将该阵列传送在一个衬底上;和(b)使围绕该阵列而悬浮的流体胶化。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激光束动态地重新成形,以根据一随时间而变化的微小粒子阵列的光学要求而变化该阵列。
11.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阵列的对光学要求的响应至少包括下列之一:(a)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位置;(b)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强度和形状;(c)引入新的光阱;(d)移去一个现有的光阱。
12.一种可控地操纵光阱阵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激光束;
控制该激光束的轮廓,以提供一个选定的激光束图形,用于在各特定的位置上形成光阱;以及
随时间而改变该激光束的轮廓,以形成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光阱图形。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激光束动态地重新成形,以根据一种光学要求而改变各光阱。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阱阵列操纵一种用于检验的生物介质。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纵步骤包括控制一个对象的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要求包括图象分析。
17.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对该光学要求的响应至少包括下列之一:(a)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位置;(b)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强度和形状;(c)引入新的光阱;(d)移去一个现有的光阱。
18.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一个衍射光学元件的激活/去激活。
19.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对该激光束外加一个空间光调制器。
20.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在一共轭平面中对该激光束去激活。
21.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对该激光束外加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全息控制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步骤包括一个在一共轭的物平面中阻塞该激光束的一部分的步骤。
2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阻塞激光束的步骤包括将一刀刃插入该激光束中。
24.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至少一个粒子流过至少一个光阱的步骤。
25.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一个包括在多个时间和空间位置上操纵至少一个对象的制造工艺的步骤。
26.一种用于可控地操纵光阱阵列的设备,包括:
一个激光束源;
用于控制该激光束的轮廓以提供一个在各特定位置上形成光阱用的选定的激光束图形的机构;以及
用于随时间而改变该激光束的轮廓以形成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光阱图形的机构。
27.如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激光束动态地再成形,以便根据一种光学要求来改变这些光阱。
28.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要求包括一个为操纵一供检验用的生物介质而提供各指令的指令程序源。
29.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操纵用的机构包括一个空间光调制器。
30.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要求包括借助可执行的计算机分析程序的计算机图象检验。
31.如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对该光学要求的响应包括一个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至少一个下列功能:(a)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位置;(b)改变至少一个光阱的强度和形状;(c)引入新的光阱;(d)移去一个现有的光阱。
32.如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机构包括一个用于激活/去激活一衍射光学元件的装置。
33.如权利要求26中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改变激光束轮廓的机构包括一个用于在一共轭物平面中阻塞该激光束的一部分的刀刃。
CNB018202225A 2000-10-06 2001-10-05 施加光梯度力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6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8089800A 2000-10-06 2000-10-06
US09/680,898 2000-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0013A true CN1480013A (zh) 2004-03-03
CN1276693C CN1276693C (zh) 2006-09-20

Family

ID=2473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02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693C (zh) 2000-10-06 2001-10-05 施加光梯度力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1) EP1325540B1 (zh)
JP (1) JP4148776B2 (zh)
KR (1) KR100641722B1 (zh)
CN (1) CN1276693C (zh)
AT (1) ATE401684T1 (zh)
AU (1) AU2002243203B2 (zh)
CA (1) CA2425131A1 (zh)
DE (1) DE60134872D1 (zh)
HK (1) HK1063242A1 (zh)
IL (2) IL155211A0 (zh)
RU (1) RU2291511C2 (zh)
TW (1) TW531661B (zh)
WO (1) WO2002056431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379B (zh) * 2009-09-17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三维光镊系统
CN103698197A (zh) * 2013-12-16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单离子束辐照光镊操作装置
CN105116535A (zh) * 2015-07-21 2015-12-02 大连理工大学 线偏振平面光波对衬底上方的石墨烯包裹微粒的可调谐捕获和筛选的方法
CN105116538A (zh) * 2015-07-21 2015-12-02 大连理工大学 斜入射光在石墨烯薄层包裹颗粒表面产生可调谐非梯度光学力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6190B1 (en) * 2001-04-27 2002-07-09 University Of Chicago Apparatus for using optical tweezers to manipulate materials
US7109473B2 (en) * 2002-09-16 2006-09-19 University Of Chicago Transverse optical accelerator and generalized optical vortices
TW200527013A (en) * 2003-10-28 2005-08-16 Arry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nd processing materials using holographic optical trapping
EP1902335A2 (en) * 2005-07-08 2008-03-26 New York University Assembly of quasicrystalline photonic heterostructures
US7745788B2 (en) 2005-09-23 2010-06-2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tical trapping with a semiconductor
US7847238B2 (en) 2006-11-07 2010-12-07 New York University Holographic micro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ystem for soft matter and biological systems
EP2492921A1 (en) * 2007-01-26 2012-08-29 New York University Holographic microscopy of holographically trapp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TWI394984B (zh) 2007-07-31 2013-05-0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光鑷夾產生裝置與使光鑷夾具有動量之方法以及微粒導引之光鑷夾光場圖形
US8174742B2 (en) 2008-03-14 2012-05-08 New York University System for applying optical forces from phase gradients
US9316578B2 (en) 2008-10-30 2016-04-19 New York University Automated real-time particl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velocimetry with holographic video microscopy
JP5979536B2 (ja) * 2012-05-09 2016-08-24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微小物の3次元操作装置
ES2913524T3 (es) 2014-11-12 2022-06-02 Univ New York Huellas coloidales para materiales blandos usando caracterización holográfica total
WO2017139279A2 (en) 2016-02-08 2017-08-17 New York University Ho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aggregates
RU167405U1 (ru) * 2016-06-08 2017-01-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еосистем и технологий" (СГУГиТ) Мезомасштабная оптическая ловушка в поле стоячей волны на основе двух встречных пучков
US11543338B2 (en) 2019-10-25 2023-01-03 New York University Ho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irregular particles
US11948302B2 (en) 2020-03-09 2024-04-02 New York University Automated holographic video microscopy assay
CN111844724A (zh) * 2020-07-17 2020-10-30 广东安泽美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分子3d打印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3886A (en) * 1987-09-17 1990-01-16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Non-destructive optical trap for biological particles and method of doing same
US5245466A (en) * 1990-08-15 1993-09-14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Rowland Institute Optical matter
DE4300698A1 (de) * 1993-01-13 1994-07-14 Raimund Schuetz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andhabung, Bearbeitung und Beobachtung kleiner Teilchen, insbesondere biologischer Teilchen
US6055106A (en) * 1998-02-03 2000-04-25 Arch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optical gradient forc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379B (zh) * 2009-09-17 2012-07-2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三维光镊系统
CN103698197A (zh) * 2013-12-16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单离子束辐照光镊操作装置
CN105116535A (zh) * 2015-07-21 2015-12-02 大连理工大学 线偏振平面光波对衬底上方的石墨烯包裹微粒的可调谐捕获和筛选的方法
CN105116538A (zh) * 2015-07-21 2015-12-02 大连理工大学 斜入射光在石墨烯薄层包裹颗粒表面产生可调谐非梯度光学力的方法
CN105116538B (zh) * 2015-07-21 2023-02-14 大连理工大学 斜入射光在石墨烯薄层包裹颗粒表面产生可调谐非梯度光学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6693C (zh) 2006-09-20
EP1325540A2 (en) 2003-07-09
JP4148776B2 (ja) 2008-09-10
RU2291511C2 (ru) 2007-01-10
IL155211A0 (en) 2003-11-23
JP2004517742A (ja) 2004-06-17
AU2002243203B2 (en) 2006-07-06
CA2425131A1 (en) 2002-07-18
IL155211A (en) 2006-10-31
KR20030046489A (ko) 2003-06-12
ATE401684T1 (de) 2008-08-15
TW531661B (en) 2003-05-11
WO2002056431A3 (en) 2003-03-13
EP1325540B1 (en) 2008-07-16
HK1063242A1 (en) 2004-12-17
DE60134872D1 (de) 2008-08-28
WO2002056431A2 (en) 2002-07-18
KR100641722B1 (ko) 2006-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693C (zh) 施加光梯度力的方法和设备
EP1053492B1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optical gradient forces
US5939716A (en) Three-dimensional light trap for reflective particles
Volpe et al. Roadmap for optical tweezers
Visscher et al. Micromanipulation by “multiple” optical traps created by a single fast scanning trap integrated with the bilateral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e
Pesce et al. Step-by-step guid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dvanced optical tweezers
JP5244281B2 (ja) 材料を操作するために光ピンセットを使用する装置
AU2006224935B2 (en) Optical manipulation system using a plurality of optical traps
CN1685773A (zh) 以全息光学陷阱制造、筛分和融合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N111816343B (zh) 一种利用正弦相位调制实现多位置光阱的方法和装置
AU2002243203A1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optical gradient forces
US7133203B2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optical gradient forces
CN110993140A (zh) 单芯光纤-多芯光纤组合式光学马达系统
CN110993141A (zh) 多芯光纤悬浮式光学马达系统
CN214586211U (zh) 一种基于光栅莫尔条纹的阵列光镊
Hw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scanning optical tweezers
JPH04334544A (ja) レーザートラッピング方法
Bañas et al. Developing our next generation BioPhotonics Workstation
Lee et al. Generation of optical lattice and trapping particle using DMD-ALP
Grier The guiding light: Holographic manipulation of mesoscopic systems
Feng et al. A novel optical tweezers system
Huisken et al. Active particle manipulation with four laser beams
Zhao et al. Scanning mirror on a vibrating membrane for dynamic optical trapping
Daria et al. Formation and dynamic manipulation of an assembly of micro-and nanoscale particles
JP2002283075A (ja) レーザによる対象物制御方法、装置及び液晶基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32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

Termination date: 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