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9536A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9536A
CN1479536A CNA031097227A CN03109722A CN1479536A CN 1479536 A CN1479536 A CN 1479536A CN A031097227 A CNA031097227 A CN A031097227A CN 03109722 A CN03109722 A CN 03109722A CN 1479536 A CN1479536 A CN 1479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time
rnc
iub interfac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097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0395C (zh
Inventor
峰 李
李峰
冉会娟
孙晓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1097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0395C/zh
Publication of CN147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9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03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3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至少一种业务的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RNC获得至少一种业务在Iub接口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根据获得的时延抖动参数,计算业务的时间窗口;建立传输信道,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根据获得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计算RNC发送时间点;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RNC发送下行业务帧。该装置包括时间窗口确定装置;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的装置;RNC发送时间点确定装置;和发送装置。本发明简化了Iub接口的同步过程,简化了RNC和Node B FP的功能设计,提高了Iub接口数据帧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领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涉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Iub(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之间的接口)接口传输信道同步技术,更具体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Iub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背景
Iub接口是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定义的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即基站控制器)与Node B(节点B)设备的标准接口。各类业务数据帧在Iub接口上的传输承载统称为传输信道。由于RNC和Node B设备中以及设备间存在不同的时钟源,因此传输信道上的数据帧的处理和传输不是自然同步的。
但是,传输信道的同步又是Iub接口业务处理所必须要求的。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要素:
1.防止数据帧过早到达Node B设备的基带处理单元。数据帧在空中接口的处理是严格按照特定的定时时间进行的。如果数据帧过早到达NodeB设备,就只能先进行缓存。但任何设备的存储容量都是有限的,大量数据帧过早到达将给Node B的缓存造成巨大压力;
2.防止数据帧过晚到达Node B设备的基带处理单元。同样由于数据帧在空中接口的处理是严格按照特定的定时时间进行的,因此,每一帧传输信道数据帧的信息在空中接口的发送时刻都是严格设定的。发送之前,还必须给基带处理单元留出足够的处理时间。如果数据帧过晚到达NodeB设备,将无法进行处理,造成丢帧。
3.业务处理对传输时延的要求。无论实时业务还是非实时业务,其数据帧处理过程中都有其相应的对传输时延的合理要求。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数据帧处理更是有严格的端对端的时延限制。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Node B的缓存等问题,数据帧在Iub接口的传输时间和在Node B的缓存时间也不是无限的。
综上所述,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实现可以归结为两点:
1.在Node B为每个传输信道的数据帧设置合理的接收时间窗口。
2.在RNC为每个传输信道的数据帧设置合理的发送时刻;
为实现传输信道同步,目前的Iub FP协议中描述了一套通用的处理方法。图1描述了现有的Iub FP协议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某条传输承载上进行节点同步(NODE SYNCHRONISATION)。方法为:1)RNC FP发送下行节点同步控制帧(DL NODESYNCHRONISATION),在帧中设置RNC发送该帧的时间点T1。2)Node B FP接受到下行节点同步控制帧后,向RNC返回上行节点同步控制帧。在帧中返回下行节点同步控制帧中标识的T1,同时写入Node B FP接收到下行节点同步控制帧的时间T2,以及Node B FP返回上行节点同步控制帧的时间T3。3)RNC FP接收到上行节点同步控制帧后,提取T1、T2和T3,同时记录接收到上行节点同步控制帧的时间T4。
通过节点同步,RNC可以测得RNC的计数器(RFN)和Node B的计数器(BFN)之间的相位差、RNC与Node B之间的上下行传输时延、往返时延(Round Trip Delay,RTD),为RNC与Node B之间传输信道同步计算一个较为准确的初始偏差。
2.根据用户业务需要建立传输信道,并对传输信道设置Node B FP的接收时间窗口。
方法为:通过NBAP消息向Node B FP配置相关传输信道参数——ToAWS(Time Of Arrival Window Startpoint,时间窗口起始点)和ToAWE(Time OfArrival Window Endpoint,时间窗口末点),TOAWS和TOAWE的值可以确定接收时间窗口的起点和末点。ToAWS表示Node B FP对于每一帧数据的合理接收时间范围;ToAWE表示接收时间点较晚,但仍有时间进行基带处理的一个时间范围。
通过时间窗口参数的设置,确定了Node B FP接收数据帧的一个初始范围。
3.RNC在发送下行数据帧之前在传输信道的承载上进行传输信道同步。
方法为:1)RNC FP在相应的传输信道上发送下行传输信道同步控制帧(DL SYNCHRONISATION)。2)Node B FP在收到该帧后,根据接收时间点和时间窗口的位置向RNC发送包含到达时间点(ToA)参数的上行传输信道同步控制帧(UL SYNCHRONISATION)。3)RNC FP收到上行传输信道同步控制帧后,调整发送时间点,继续发送下行传输信道同步控制帧,直到NodeB返回的上行传输信道同步控制帧中指示的时间点标明Node B刚才收到的帧落在时间窗口内为止,此时认为此传输信道获得了同步。
通过传输信道同步,RNC确定了传输信道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
4.下行业务数据帧传输过程中的校准。
方法为:在有数据帧的情况下,RNC FP向Node B FP发送下行数据帧,Node B FP记录数据帧到达时间,并且根据到达时间与TOAWS和TOAWE的比较结果确定该帧到达时间是否合适。如果在时间窗口外到达,Node B FP返回带有TOA的定时校准控制帧(TIMING ADJUSTMENT)给RNC FP。特别的,如果数据帧到达时间晚于时间窗口末点ToAWE,则Node B FP将丢弃该帧。
通过下行业务数据帧传输过程中的这种校准机制,RNC FP可以调整数据发送时间点和接收时间窗口大小,最终达到稳定,实现传输信道同步。
目前的Iub FP协议虽然提供了一套初始设置、动态调整的通用方案,希望以此获得传输信道同步。但是,由于该方案的设计并未与实际的RAN系统数据传输和处理特性相结合,也未考虑实际运营中的限制,因此,实际实现过程存在种种缺陷。总的说,此方案存在三大缺点:
1.FP协议中时间窗口参数的允许的取值范围是一个很大的范围,该参数的初始设置很可能极不合理。而时间窗口参数的取值不合理将导致Node B的缓冲压力过大或者业务数据帧频繁地落在时间窗口外,造成数据帧丢失;
2.此方法需要在传输信道建立之初进行多次的传输信道同步,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据发送时间点,使得用户接入时间变长;
3.初始的传输信道同步并不表明以后的业务数据帧能够仍然落在时间窗口内,在开始进行业务传送之后仍可能需要频繁的调整数据的发送时间点甚至需要复杂的算法来支持时间窗口参数的动态更新与配置。
总之,此方法将导致传输信道同步算法复杂,Iub接口额外传输开销增加,业务面的丢帧率增加,稳定性变差,业务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至少一种业务的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方法,包括步骤:
RNC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的在Node B侧Iub接口的时延和抖动参数;
根据所述获得的时延和抖动参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和计算RNC发送时间点;
建立传输信道,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
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RNC发送下行业务帧。
可选地,所述RNC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的在Node B侧的时延和抖动参数的步骤包括步骤:获得处理时延抖动参数、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参数。
优选地,包括步骤:所述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处理时延和抖动参数经验值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
可选地,其中所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的步骤还包括步骤: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最大抖动Trj;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
确定RNC的提前发送在Node B处引起的最大提前缓冲Tbuf_ra;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r_isj;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nb_isj;
确定计算偏差To的取值;
根据下式获得业务的时间窗口大小ToAWS,
ToAWS=Trj+Tnb_tj+To+Tr_isj+Tnb_isj+Tbuf_ra。
优选地,其中,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最大抖动Trj为所述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为所述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r_isj为所述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nb_isj为所述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计算偏差To的取值是通过计算时延和抖动参数的误差确定的。
可选地,其中,对RNC和NodeB进行同步的步骤包括:RNC和NodeB进行节点同步,以使RNC获得RFN和BFN之间的相位差、RNC与Node B之间的上下行传输时延、往返时延。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为所述建立的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
RNC根据建立的传输信道所传送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参数,以对传输信道进行时间窗口参数的配置。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步骤:确定RNC的下行数据帧发送时间点。
优选地,其中,所述确定时间点的步骤是通过下列步骤完成的:在收到下行数据帧后,根据此帧数据在空中的发送时间点、Iub接口的固有时延Ti、Iub接口的最大时延抖动Tmj以及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来确定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
可选地,其中,所述Iub接口的固有时延Ti包括RNC侧的固有时延和Node B侧固有时延;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固有时延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固有时延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至少一种业务的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装置,包括:
获取时延和抖动参数的装置,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的在Node B侧Iub接口的时延和抖动参数;
时间窗口和RNC发送时间点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时延和抖动参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和计算RNC发送时间点;
建立传输信道,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装置;
发送装置,用于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发送下行业务帧。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省去了传输信道建立之初Iub接口长时间的同步过程。不仅简化了RNC和Node B FP的功能设计,更重要的是,为用户的接入过程和业务切换过程节约了时间;同时本发明简化了时间窗口设置模型。将数据帧接收时间范围的焦点集中在ToAWS上,忽略ToAWE。即明确了该参数的实际意义,又简化了RNC对时间窗口参数的设置;本发明在下行数据帧传输过程中无须校准过程。由于事先经过周密的计算和严格的评估,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和接收时间窗口的设置都是合理的。几乎不会出现数据帧落出时间窗口之外的现象。因此,提高了Iub接口数据帧传输的稳定性,节约了校准帧传输的开销。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描述了现有的Iub FP协议中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RNC的时延(Trnc)中的各时延部分的示意图,示出了下行数据在RNC和Node B经历的时延点的分析仿真结果;
图3示出图2的下行数据无抖动地到达Node B的时间分析仿真结果;
图4示出图2的下行数据在任何一个时延点上的抖动都达到最大值时到达Node B的时间分析仿真结果;
图5描绘了图2的下行数据的时间窗口和Iub接口的时间和抖动关系;
图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现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步骤30中计算各种业务的时间窗口大小ToAWS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图8示出了图6的步骤60中计算RNC的数据发送时间点的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结合传输信道同步的实际需要和针对目前方案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简单稳定的方法,为时间窗口的合理取值提出依据,并为RNC的下行数据发送提出简单,稳定的算法。
本发明将Iub接口上的传输时间分为固有时延和抖动,通过对Iub接口传输和处理时延、抖动分析得出时间窗口的取值取决于Iub接口上的最大时延抖动,同时提出RNC的数据发送方法。
首先介绍本发明中使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1.时延:指数据帧在相关设备(RNC和Node B)的各个处理单元上消耗的纯粹的处理时间;
2.时延抖动:指数据帧在相关设备的各个处理单元上由于数据帧排队或处理机制等原因造成的处理前的等待时间;
3.最大时延抖动:指数据帧到达相关设备的各个处理单元时,正值峰值数据量,此时等待的最长时间。即:数据帧在各处理单元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
我们先以语音业务为例,分析数据帧在Iub接口传输和处理的过程。RNC在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经过RNC的内部处理,然后在Iub接口上经过传输,经过Node B的处理,最后将此帧数据发送到空中。实时的语音业务是单信元能够承载一个完整的FP帧的情况。此时,下行数据帧所经历的时延包括在RNC的时延(Trnc),以及Node B的时延(Tnb),而Trnc和Tnb又分别包括如下的各时延因素:
图2为RNC的时延(Trnc)中的各时延部分的示意图,示出了下行数据在RNC和Node B经历的时延点的分析仿真结果。其中包括,RNC的固有处理时间Tri(RNC Intrinsic delay);RNC的时延抖动Trj(RNC delay Jitter)。而Tnb包括的各时延因素为:Node B侧的固有传输时延Tnb_ti(Node BTransport Intrinsic delay);Node B侧的传输时延抖动Tnb_tj(Node BTranspott delay Jitter);数据在Node B的缓冲时间Tnb_buf;和数据在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
图3示出图2的下行数据无抖动地到达Node B的时间分析仿真结果;假设一帧数据在经历RNC到达Node B时,在Node B进行处理之前,没有任何抖动,设此时间段为Ti=Tri+Tnb_t,即:数据经历各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最短时间。此时,数据到达Node B需要进行Node B的最大缓冲,缓冲到LTOA时刻才开始Node B的处理。
图4示出图2的下行数据在任何一个时延点上的抖动都达到最大值时到达Node B的时间分析仿真结果;假设一帧数据在经历RNC到达Node B时,在NodeB进行处理之前,在任何一个时延点上都经历了该点的最大时延抖动(Tmj=Trj+Tnb_tj),设此时数据经历的时间为:Tm=Ti+Tmj,即:数据经历各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最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数据到达Node B不需经过缓冲(Tnb_buf)就直接由Node B处理后发送到空中。
由上述分析可知,单信元的实时语音业务的一帧数据到达Node B的最短时间为Ti,最长时间为Tm。抖动为Tmj=Tm-Ti。因此,时间窗口和Iub接口的时间和抖动关系如下,时间窗口的大小等于Iub接口的时延抖动:ToAWS=Tmj;时间窗口的末点与LTOA(Latest Time of Arrive,最晚到达时间点)重合,即ToAWE=0。图5描绘了图2的下行数据的时间窗口和Iub接口的时间和抖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下行数据到达的Node B的时间是经过了固定时延Ti,以及一些时延抖动,到达Node B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Tnb_buf1(<Tnb_buf),然后经过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Time of Process,处理时间),发送到空中去。
由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各单元的处理时间和时延抖动都是可以获得的,因此对于单信元的实时业务,如果RNC在图四所示的t1时刻处理并发送下行数据,总能保证Node B在t3即LTOA之前收到下行数据,经过Node B处理后,及时将数据发送到空中。此时Iub接口的时间校准过程无需进行,RNC的调整数据发送顺序也无需进行。Iub接口的业务流稳定,业务的性能在Iub接口得到保障。
因此,可以定义时间窗口的大小ToAWS为Iub接口的最大时延抖动Tmj=Trj+Tnb_tj。
上述的实现窗口的取值都是假定RNC和Node B的时延和抖动的取值都是十分精确的,而真正的时延和抖动与所获得的时延和抖动是有偏差的,估计计算的偏差为To(offset)。这样,对于的单信元的实时业务的时间窗口的大小计算公式为:ToAWS=Trj+Tnb_tj+To。
另外,在上述的分析中,都是针对单信元的业务来进行分析的,而对于单数据帧承载在多信元的业务,比如:64k的数据业务等,最小的数据帧的时延和最大数据帧的时延之间可能存在偏差,即存在同种业务不同数据量的数据帧之间的业务内传输时延抖动(Tisj,inside service jitter),Tisj是这种类型的业务比单数据帧承载在单信元的业务多出的一个抖动因素。同时,Tisj应该计算在此种业务的时间窗口内,即多信元的业务的时间窗口的计算方法为:ToAWS=Trj+Tnb_tj+To+Tisj。针对不同的设备实现,Tisj的计算方法将有所不同。对于单信元的业务来讲,Tisj=0。
时间窗口参数的取值确定后,RNC侧的下行数据的发送过程如下:对于每帧到达的数据,RNC计算对于此帧的时刻t1(t1由此帧数据的CFN点、帧偏移Frameoffset、固定时延Ti、最大时延抖动Tmj以及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决定),然后判断数据到达RNC的时间和t1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分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果下行数据在t1之前到达,RNC将数据缓冲到t1时刻之后开始处理发送,下行数据最早在t2时刻到达Node B,最晚在t3时刻到达Node B,通常情况下,下行数据会在t2和t3之前比如t4的时刻到达,Node B在收到数据后缓冲到LTOA时刻将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发送到空中。情况二,如果下行数据到达RNC时已经在t1之后,此时RNC应立即开始处理并发送此数据帧,此帧数据有可能在LTOA之前到达Node B,如果可以,在Node B的处理同情况一,如果在LTOA之后到达,此帧只能被丢弃,因为此帧在CN中已经经历了过多的延迟,不能在空中及时发送。情况三,下行数据在t1之前到达,RNC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缓冲能力在t1之前开始处理并发送此帧数据,此时会给Node B增大缓冲压力即RNC的提前发送引起的在Node B的缓冲(Tbuf_ra),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窗口的大小ToAWS=Trj+Tnb_tj+To+Tisj+Tbuf_ra,即时间窗口的大小取决于Iub接口RNC侧最大抖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RNC的提前发送引起的在Node B的最大提前缓冲、各种业务的业务内时延抖动。
因为在本发明中,下行数据帧在到达Node B时不会落在时间窗口外,所以在本发明中ToAWE的取值为零或者接近零。
图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现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提出的实现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步骤10,RAN系统启动,开始处理实现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流程。
在步骤20:各种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处理时延抖动参数的上报以及在Iub接口Node B侧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的上报
在系统启动时,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处理时延和抖动参数经验值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同时,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RNC可以根据NodeB上报的参数进行各种业务时间窗口的计算和RNC发送时间点的确定。
在步骤30:各种业务的时间窗口大小ToAWS的确定:
针对各种业务,RNC和NodeB的抖动及缓冲量取值,确定计算偏差To的取值,然后根据公式ToAWS=Trj+Tnb_tj+To+Tr_isj+Tnb_isj+Tbuf_ra得出各种业务的时间窗口的大小ToAWS的取值。
为了更细地描绘步骤30中是如何获得这些参数的,现参照图7详细描述。图7示出了图6的步骤30中计算各种业务的时间窗口大小ToAWS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计算时间窗口的大小需要确定如下几项取值:
在步骤2.1,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RNC侧最大抖动Trj。该抖动为相应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此参数为影响时间窗口大小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2.2,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该抖动为相应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此参数为影响时间窗口大小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2.3,确定RNC的提前发送引起的在Node B的最大提前缓冲Tbuf_ra。此参数为影响时间窗口大小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2.4,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r_isj。该抖动为相应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此参数为影响时间窗口大小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2.5,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nb_isj。该抖动为相应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此参数为影响时间窗口大小的因素之一。
在通过对设备实现进行分析获得上述几个参数后(这些参数均为RNC设备和NodeB设备的实现参数),可以得到步骤30所需的结果。本发明的这些步骤为各种业务时间窗口参数的取值提供了依据,在业务传输过程中无须进行时间窗口的调整和动态配置。
再参照图6,在步骤40:对RNC和NodeB进行节点同步
通过节点同步,RNC可以获得RFN和BFN之间的相位差、RNC与Node B之间的上下行传输时延、往返时延。
在步骤50:为用户建立传输信道,并为建立的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
RNC根据建立的传输信道所传送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参数,并对传输信道进行时间窗口参数的配置。
在步骤60:确定RNC的下行数据帧发送时间点;
在相应的传输信道建立后,RNC根据业务类型配置相应传输信道的时间窗口参数。在收到下行数据帧后,根据此帧数据在空中的发送时间点、Iub接口的固定时延Ti、Iub接口的最大时延抖动Tmj以及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来决定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由此RNC的数据发送时间点的确定需要包括如下几个过程(参见图8)。
在图8的步骤5.1中,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RNC侧固有时延:对于多信元的业务来讲,该值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此参数为影响RNC下行发送时间点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5.2中,确定各种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固有时延:对于多信元的业务来讲,该值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此参数为影响RNC下行发送时间点的因素之一。
在步骤5.3中,确定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此参数为影响RNC下行发送时间点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设备实现进行分析获得上述几个参数(这些参数均为RNC设备和NodeB设备的实现参数)。
根据上述前三个过程确定的值、最大时延抖动、数据帧要发送空中时的SFN,可以得出RNC的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
本发明提出的RNC的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的确定方法,不需要进行传输信道的初始同步过程,由此节省了用户接入的时间。
再参照图6,在步骤70:RNC开始发送下行业务帧,
在业务传输过程中,由于合理的时间窗口参数配置以及合适的RNC下行发送时间点,在Iub接口无须进行时间校准的过程,也不会发生丢帧现象。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Iub接口将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业务传输。
通过本发明,建立了Iub接口数据帧传输和处理的分析模型,从而对RNC下行数据发送时间点和Node B接收时间窗口大小的确定提供了合理、可靠的依据;本发明提出了Node B初始化后,通过OM通道向RNC上报各类典型业务数据帧在Node B侧的处理时延和抖动参数经验值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RNC利用已有参数设置下行数据帧发送时间点和Node B接收时间窗口而无须动态调整的技术方案。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现有协议中不可靠的动态调整过程转换为一个可靠的静态分析和评估的过程。通过对RNC和Node B的传输以及设备实现进行分析和计算,获取RNC和Node B设备在Iub接口上的固有时延和最大时延抖动,根据最大时延抖动确定时间窗口的取值;另外RNC根据固有时延、最大时延抖动、数据要发送到空中的时间点以及Node B的处理时间来确定相应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本发明中提出的方案有三个明显的优点:
1.省去了传输信道建立之初Iub接口长时间的同步过程。不仅简化了RNC和Node B FP的功能设计,更重要的是,为用户的接入过程和业务切换过程节约了时间;
2.简化了时间窗口设置模型。将数据帧接收时间范围的焦点集中在ToAWS上,忽略ToAWE。即明确了该参数的实际意义,又简化了RNC对时间窗口参数的设置;
3.下行数据帧传输过程中无须校准过程。由于事先经过周密的计算和严格的评估,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和接收时间窗口的设置都是合理的。几乎不会出现数据帧落出时间窗口之外的现象。因此,提高了Iub接口数据帧传输的稳定性,节约了校准帧传输的开销。
为了举例说明发明的实现,描述了跟具体实施例。应该明白,发明及其各方面的其它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然的,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因此,应考虑包括本发明及其落入这里所公开和要求的真正实质和基本原则范围内的任何/所有修改、变化或等效变换。

Claims (10)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至少一种业务的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方法,包括步骤:
RNC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在Iub接口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
根据所述获得的时延抖动参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
建立传输信道,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
根据获得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计算RNC发送时间点;
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RNC发送下行业务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NC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的在Iub接口的时延和抖动参数的步骤包括步骤:获得处理时延抖动参数、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所述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处理时延和抖动参数经验值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Node B的OM将Node B侧的固有时延、处理时间Tproc通过OM通道上报给RNC。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的步骤还包括步骤: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最大抖动Trj;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
确定RNC的提前发送在Node B处引起的最大提前缓冲Tbuf_ra;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r_isj;
确定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nb_isj;
确定计算偏差To的取值;
根据下式获得业务的时间窗口大小ToAWS,
ToAWS=Tfj+Tnb_tj+To+Tr_isj+Tnb_isj+Tbuf_r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最大抖动Trj为所述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最大抖动Tnb_tj为所述业务的单信元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和最小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r_isj为所述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RNC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的业务内时延抖动Tnb_isj为所述业务的最大的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数据帧在Iub接口Node B侧所经历的最大时延的差;和/或
所述计算偏差To的取值是由时延和抖动参数的计算误差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为所述建立的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
RNC根据建立的传输信道所传送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参数,以对传输信道进行时间窗口参数的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确定RNC的下行数据帧发送时间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时间点的步骤是通过下列步骤完成的:在收到下行数据帧后,根据此帧数据在空中的发送时间点、Iub接口的固有时延Ti、Iub接口的最大时延抖动Tmj以及Node B的处理时间Tproc来确定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ub接口的固有时延Ti包括RNC侧的固有时延和Node B侧固有时延;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RNC侧的固有时延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
所述业务在Iub接口Node B侧固有时延为该业务最小数据帧对应的固定时延。
10、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至少一种业务的Iub接口传输信道同步的装置,包括:
获取时延和抖动参数的装置,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种业务在Iub接口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
时间窗口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时延抖动参数,计算所述业务的时间窗口;
建立传输信道,为传输信道选择配置时间窗口参数装置;
RNC发送时间点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参数,计算RNC发送时间点;
发送装置,用于根据下行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点发送下行业务帧。
CN 03109722 2003-04-11 2003-04-11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9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9722 CN1220395C (zh) 2003-04-11 2003-04-11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09722 CN1220395C (zh) 2003-04-11 2003-04-11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9536A true CN1479536A (zh) 2004-03-03
CN1220395C CN1220395C (zh) 2005-09-21

Family

ID=3415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097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95C (zh) 2003-04-11 2003-04-11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0395C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40666A1 (fr) * 2006-05-30 2007-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acquérir des performances de retard d'une interface iub
CN100370864C (zh) * 2004-06-17 2008-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元时间同步方法
CN100373819C (zh) * 2004-10-29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ub口传输承载的同步方法
CN100411451C (zh) * 2006-02-28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无线链路参数的方法
CN100426701C (zh) * 2005-02-25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nc调整数据下发时间的方法
CN100428809C (zh) * 2004-07-13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链路自适应方法
CN100450228C (zh) * 2005-06-01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传输时延相关性的方法
CN100450313C (zh) * 2006-08-31 2009-01-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和反馈基于IP传输的Iub FP帧传输时延的方法
WO2009024068A1 (fr) * 2007-08-15 2009-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pour déterminer l'instant d'envoi de données,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pour un blocage de multidiffusion
WO2009033380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Zte Corporation A transmission channel synchronizing/time adjusting method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N101969689A (zh) * 2009-07-27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获取调度信息的方法
CN101282173B (zh) * 2008-05-21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发送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12103701A1 (zh) * 2011-06-23 201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02769491A (zh) * 2011-05-03 2012-11-0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控制帧发送方法及基站
WO2016188233A1 (zh) * 2015-10-29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040477A (zh) * 2015-11-03 2017-08-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在基于以太网的运载工具中网络中的调度帧的切换
CN113206725A (zh) * 2021-04-21 2021-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通讯装置、通讯节点及通讯系统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0864C (zh) * 2004-06-17 2008-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元时间同步方法
CN100428809C (zh) * 2004-07-13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链路自适应方法
CN100373819C (zh) * 2004-10-29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ub口传输承载的同步方法
CN100426701C (zh) * 2005-02-25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nc调整数据下发时间的方法
CN100450228C (zh) * 2005-06-01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除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传输时延相关性的方法
CN100411451C (zh) * 2006-02-28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无线链路参数的方法
CN1984057B (zh) * 2006-05-30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ub口时延性能获取方法与装置
WO2007140666A1 (fr) * 2006-05-30 2007-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acquérir des performances de retard d'une interface iub
CN100450313C (zh) * 2006-08-31 2009-01-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和反馈基于IP传输的Iub FP帧传输时延的方法
WO2009024068A1 (fr) * 2007-08-15 2009-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pour déterminer l'instant d'envoi de données,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pour un blocage de multidiffusion
CN101370175B (zh) * 2007-08-15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发送时间的方法、组播分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09033380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Zte Corporation A transmission channel synchronizing/time adjusting method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N101282173B (zh) * 2008-05-21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发送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69689A (zh) * 2009-07-27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获取调度信息的方法
CN102769491A (zh) * 2011-05-03 2012-11-07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控制帧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2769491B (zh) * 2011-05-03 2014-11-19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控制帧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2754396A (zh) * 2011-06-23 2012-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WO2012103701A1 (zh) * 2011-06-23 201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02754396B (zh) * 2011-06-23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网关设备
WO2016188233A1 (zh) * 2015-10-29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040477A (zh) * 2015-11-03 2017-08-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在基于以太网的运载工具中网络中的调度帧的切换
CN107040477B (zh) * 2015-11-03 2021-09-24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在基于以太网的运载工具中网络中的调度帧的切换
CN113206725A (zh) * 2021-04-21 2021-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通讯装置、通讯节点及通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0395C (zh) 2005-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395C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和基站间接口业务实现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10362627B2 (en)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M2M/MTC device operating in high power saving reception mod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CN1792109A (zh) 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节点间同步方法、无线控制服务器和无线承载服务器
CN1638310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控制装置和基站
CN101053270A (zh) 上行链路传输的延时估计
CN1710828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元时间同步方法
CN1478345A (zh) 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内的使用漏桶算法的流量控制
CN10104049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分组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CN1675863A (zh) 在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A/Gb模式中运行时向上层提供众多临时块流(TBF)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39410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047776A (zh) 移动广播网络系统及实现该网络同步的方法
CN103442425A (zh) 一种指示寻呼、寻呼的方法及设备
CN101064538A (zh)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讯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589584A (zh) 分组模式蜂窝移动无线系统的小区改变方法
WO2010066171A1 (zh) 调度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9092303A1 (zh) 系统信息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7166078A1 (zh) 比特块大小确定方法及设备
EP2180651A1 (en) A method for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EP27442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ous service flow transmiss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874187A (zh) 一种传输信道同步过程中调整下行数据帧发送时刻的方法
CN1859601A (zh) 一种配置无线链路参数的方法
CN106792907B (zh) 一种基于天线接口的lte基带处理单元实时调度方法
CN1825780A (zh) 一种srnc调整数据下发时间的方法
WO201404388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267248B (zh) 广播业务数据跨无线网络控制器同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510

Pledge (preservation): Pledge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510

Pledge (preservation): Pledge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004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Pledgee: CHINA DEVELOPMENT BANK

Pledgo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gistration number: 2007110000354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00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1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00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