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6801A -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 Google Patents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6801A
CN1466801A CNA018164919A CN01816491A CN1466801A CN 1466801 A CN1466801 A CN 1466801A CN A018164919 A CNA018164919 A CN A018164919A CN 01816491 A CN01816491 A CN 01816491A CN 1466801 A CN1466801 A CN 1466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forementioned
switching device
switching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164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木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66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6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01Q1/24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extendable from a housing along a give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天线切换装置(4),是用于切换使用第1以及第2天线(2、3)的天线切换装置(4),具有基座部件(9)、移动部件(10)、对移动部件(10)朝向第1天线(2)的一部分施力的施力部件(11、21、25、28),其中移动部件(10)具有可与第1天线(2)的一部分接触的部分并对应第1天线(2)的移动相对基座部件(9)做直线移动。

Description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特别是在作为便携电话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信息终端等便携机器而具有多个天线的设备上使用的天线切换装置和使用该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
技术背景
近年来,便携电话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信息终端等便携机器迅速普及。为了这种便携机器上具有通信功能,设置具有接受/发送用于通信的电波的天线。而且,为了配合便携机器的配置、环境等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有时在便携机器上设置多个天线。在这样的具有多个天线的便携机器上,设置有用于切换这多个天线中的任何一个天线用于通信的天线切换装置。
作为这样的天线切换装置,知道传统的例如实开平1-91348号公报所介绍那样的天线切换装置。在上述实开平1-91348号公报中,介绍了切换拉出式线状外部天线和设置在便携机器(无线机)的框体内部的内部天线的天线切换装置。上述实开平1-91348号公报中介绍的天线切换装置,具有通过线状外部天线的拉出·收入动作转动的回转式凸轮部件。通过使该回转式凸轮部件转动,连接在凸轮部件上的转子的一端按压·释放切换开关的执行器。其结果,因为可利用线状外部天线的拉出·收入动作切换切换开关的开/关,所以,通过该切换开关的开/关可切换使用线状外部天线和内部天线。
又,作为传统的另外的天线切换装置,提出过具有以下设备的天线切换装置:具有可穿过线状外部天线的开口部的基座;设在该基座上,在线状外部天线的一部分位于开口部的时候和不位于开口部的时候改变位置的滑动凸轮;连接在该滑动凸轮上,配合滑动凸轮的动作转动的回转凸轮;固定该回转凸轮同时成为转动轴的螺钉;固定该螺钉时使用的垫圈;用于在回转凸轮上施加一定方向的应力的弹簧。在上述的另外的天线切换装置上,利用线状外部天线的拉出·收入动作变化滑动凸轮的位置。而且,随着滑动凸轮的位置的改变回转凸轮转动。利用该回转凸轮的转动,与上述实开平1-91348号公报中介绍的技术一样,可切换切换开关等的开/关。因此,通过切换开关的开/关可切换使用线状外部天线和内部天线。
但是,上述实开平1-91348号公报中介绍的天线切换装置,如上述那样,必须具有凸轮部件、转子、固定它们的位置同时成为它们转动时的中心的螺钉、在凸轮部件或转子上施加一定方向的应力的螺旋弹簧这样很多的零件。又,上述传统的另外的天线切换装置,也必须具有基座、滑动凸轮、回转凸轮、螺钉、垫圈、弹簧这么多的零件。因为由这样多的零件构成,所以,为了保持作为天线切换装置的机构精度(例如尺寸精度)等在既定的水平,就必须使每个零件的尺寸精度达到某种高度。这样,因为零件的设计余量较小,所以,天线切换装置的设计变得困难。
又,上述的传统的天线切换装置,其构造也比较复杂。因此,组装上述那样的天线切换装置的作业麻烦且耗费时间,所以,结果是提高了使用该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的成本。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提高机构精度同时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天线切换装置及使用该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
发明介绍
本发明的1种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是用于切换第1以及第2天线的天线切换装置,具有基座部件、具有可接触第1天线的一部分的部分且对应第1天线的移动而相对基座部件直线移动的移动部件、对移动部件朝向第1天线的一部分地施力的施力部件。
如果这样,可利用施力部件保持移动部件接触第1天线的一部分的状态。而且,因为移动部件对应第1天线的移动做直线移动,所以,在沿着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如果设置检测移动部件的位置的检测器,则可容易地根据移动部件的位置检测出第1天线的移动状况(即,第1天线相对基座部件的位置)。因此,利用该检测器的输出,可对应状况切换使用第1天线和第2天线中的任何一个。
又,因为如上述那样移动部件做直线移动,所以,如果例如使移动部件保持在基座部件的内部形成的直线状的移动路径上,则可利用上述基座部件和移动部件以及施力部件这3要素实现天线切换装置。即,在传统那样使用回转凸轮等的时候,必须使用用于固定该回转凸轮的螺钉等,但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不需要这些螺钉等,可简化装置构成。因此,在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上,通过减少其零件数量可降低原料成本。又,因为零件数量减少,在天线切换装置的机构精度与传统相同的时候,可使各零件的设计余量比传统的大。又,如果各零件的设计余量与传统的相同,则与传统相比可提高天线切换装置的机构精度。
又,因为如上述那样简化了天线切换装置的装置构成,所以,可简化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工序。即,因为可缩短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所以,可降低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成本。
又,因为这样简单构成的天线切换装置容易实现小型化,所以,可减小天线切换装置占具的部分的面积(或者是占具区域的体积)。又,还可望实现天线切换装置的轻量化。因此,在将使用该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小型化的时候,可防止天线切换装置妨碍其小型化。
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也可含有对应第1天线的移动而切换第1以及第2天线中使用的天线的切换机构。
这时,因为天线切换装置自身具有切换机构,所以,与将检测移动部件的位置的检测器等作为另外部件设置的情况相比,可简化使用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的装置构成。因此,可降低使用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上,切换机构也可包含检测移动部件相对基座部件的位置的检测部件。
这时,对应利用检测部件检测的移动部件的位置,可容易地切换使用第1以及第2天线中的任何一个。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上,检测部件也可与移动部件一体成型。
这时,与将检测部件作为与移动部件分开的零件配置的装置构成相比,可使天线切换装置的构成简单化·小型化。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上,第1天线也可是可从基座部件拉出的线状天线。施力部件,在第1天线没有拉出的状态下,对移动部件施力使移动部件接触第1天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第1天线从基座部件拉出的状态下对移动部件施力使移动部件不与第1天线的一部分接触而从与第1天线接触时的位置移开。
这时,在线状的第1天线拉出的状态和第1天线不拉出(收入)的状态下,可切实利用施力部件改变移动部件的位置。因此,通过检测移动部件的位置,可切实检测第1天线的拉出状态/收入状态的变化。其结果,可根据第1天线的状态容易地变化使用第1以及第1天线的任何一个。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施力部件也可包含螺旋弹簧。
这时,因为可利用比较容易获得且廉价的螺旋弹簧作为施力部件,所以,可抑制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施力部件也可包含板状弹簧。
这时,因为板状弹簧是比较简单的形状,所以,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树脂等绝缘材料作为板状弹簧的材料。在利用金属性的弹簧作为施力部件的时候,因为该金属也是导电体,所以,存在给天线的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的危险。但是,如果如上述那样利用树脂等绝缘材料(电介质)构成的板状弹簧作为施力部件,则可防止施力部件对天线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移动部件与板状弹簧也可一体成型。
这时,通过将移动部件和作为施力部件的板状弹簧一体成型,可进一步减少天线切换装置的零件数量。因此,可进一步简化天线切换装置的装置构成。
在上述这1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基座部件与板状弹簧也可一体成型。
这时,通过将基座部件和作为施力部件的板状弹簧一体成型,可进一步减少天线切换装置的零件数量。因此,可进一步简化天线切换装置的装置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是用于切换第1以及第2天线的天线切换装置,具有开闭部件和检测该开闭部件的开/闭状态的检测部件,其中开闭部件配置得可接触第1天线的一部分并可对应第1天线的移动切换开/闭状态。
如果这样设计,通过利用检测部件检测开闭部件的状态可容易地检测到第1天线的移动状况(位置)。因此,利用该检测部件的输出,可切换利用第1天线和第2天线中的任何一个。
又,因为利用开闭部件和检测部件这2个部件构成天线切换装置,所以,与过去相比可简化装置构成。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由于其零件数量少可减少原料成本。又,由于零件数量少,在天线切换装置的机构精度与过去相同的时候,与过去相比可增大各零件的设计余量。又,如果各零件的设计余量与过去相同,则与过去相比可提高天线切换装置的机构精度。
又,因为如上述那样简化了天线切换装置的装置构成,所以,可简化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工序。即,因为可缩短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工序所需的时间,所以,可降低天线切换装置的制造成本。
又,因为这样简单的构成的天线切换装置可望小型化,所以,可减小天线切换装置占具部分的面积(或者占具区域的体积)。又,也可望使天线切换装置轻量化。其结果,在将使用该天线切换装置的便携机器小型化的时候,可防止天线切换装置妨碍其小型化。
在上述另一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中,在第1天线上,在接触开闭部件的部分也可形成用于按压开闭部件的凸部。
这时,在第1天线移动到可与开闭部件接触的位置时,通过利用第1天线的凸部按压开闭部件,可切实使开闭部件保持在关闭状态。因此,可防止错误检测第1天线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形式的便携机器,是具有多个天线的便携机器,具有上述这1形式或又一形式的天线切换装置。
如果这样设计,因为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具有简化的装置构成,可比过去小型化·轻量化,所以,也可实现比过去小型·轻量的便携机器。又,因为天线切换装置的零件数量也比过去少,所以,可降低天线切换装置的原料成本同时可简化制造工序。其结果,可降低便携机器的制造成本。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1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上切换部件位于哪个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断面示意图。
图4是切换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切换部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断面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的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断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2中使用的切换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切换部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切换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中使用的切换部件的滑动凸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中的切换部件的动作的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XV-XV线断面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中的切换部件的动作的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断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断面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的变形例的又一局部放大断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XXI-XXI线断面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4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4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下面,依照图面对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形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图面上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不再反复说明。
(实施形式1)
参照图1,便携电话机1具有:设置在其内部的内部天线3;可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线状拉出天线2;用于切换使用该拉出天线2以及内部天线3的任何一个的作为天线切换装置的切换部件4。另外,在便携电话机1上,虽然图中未示出,但还具有用于显示电话号码等文字信息和图像等的液晶显示部、扬声器、话筒、用于输入电话号码和文字等的输入键等。
参照图2~5,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1上的切换部件4的构造以及设置状况。
参照图2以及3,切换部件4被固定在构成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的后盖7上。在后盖7的内周面,包围作为设置切换部件4的区域的切换部件设置位置16地配置用于固定切换部件4的周壁17。如图4以及5也表明的那样,切换部件4由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11、作为基座部件的基座9以及作为移动部件的滑动凸轮10构成。在滑动凸轮10上形成凸部13。另外,基座9和滑动凸轮10由具有润滑性的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又,弹簧11由金属构成。
滑动凸轮10配置在基座9上形成的直线状的移动路径的内部。在配置在基座9的内部的状态下,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变成向基座9的外部突出的状态。滑动凸轮10在基座9的内部可直线状滑动。而且,在形成于基座9的内周侧的端部20与滑动凸轮10的端部19之间配置作为螺旋状弹簧的弹簧11。弹簧11是金属制的螺旋状弹簧,比较容易获取且廉价。利用该弹簧11,滑动凸轮10在基座9上被压向存在孔18的方向。基座9的孔18是用于穿过拉出天线2而设计的。
然后,参照图6~9,说明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1上的切换部件4的动作。图6以及7,显示的是在便携电话机1上,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图8以及9,显示的是在图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上,拉出天线2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6以及图7,在便携电话机1上拉出天线2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状态下,变成构成切换部件4的滑动凸轮10的一端接触拉出天线2的天线上部5表面的状态。即,穿过切换部件4的基座9上形成的孔18地配置拉出天线2。而且,如图6以及7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使拉出天线2的天线上部5的一部分位于切换部件4的基座9上的孔18的内部。在切换部件4上,变成利用弹簧11向孔18的方向按压滑动凸轮10的状态。因此,变成滑动凸轮10的一端接触拉出天线2的天线上部5表面的状态。这时,如从图7也可了解的那样,变成在切换部件4上开关8的开关凸部15与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之间存在间隔地相向的状态,而开关8是配置在与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向相的位置上的。开关8设置在便携电话机1的基板6上。
然后,如图8以及图9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状态下,拉出天线2的天线下端部14穿过切换部件4的基座9的孔18位于基座9上方。即,拉出天线2的天线下端部14不在切换部件4的基座9的孔18的内部。因此,在切换部件4上,滑动凸轮10不与拉出天线2接触,因为利用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11向孔18的方向按压滑动凸轮10,所以,变成滑动凸轮10的一端进入孔18的内部的状态。即,滑动凸轮10变成向孔18的方向移动仅相当于拉出天线2的直径的距离的状态。这时,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与开关8的开关凸部15接触,变成将该开关凸部15压入开关8的内部的状态。
即,在将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开关8的开关凸部15处于不被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按压的状态(变成开关凸部15与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存在间隔地相向配置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将拉出天线2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变成开关8的开关凸部15被滑动凸轮10的凸部13按压的状态。
因此,通过是否按压开关8的开关凸部15,可检测拉出天线2是收在框体内部或拉出到框体外部。其结果,通过是否按压开关8的开关凸部15可切换使用便携电话机1上的拉出天线2和内部天线3的任何一个地控制便携电话机。
这样,因为本发明的切换部件4是由基座9、滑动凸轮10以及弹簧11这3个部件构成的简单的构造,所以,与使用传统那样的复杂的切换部件的情况比较,可提高切换部件4的机构精度以及组装性。又,由于零件数量比过去少,在将切换部件4的机构精度设计得与过去相同的时候,各零件(基座9和滑动凸轮10等)的设计余量可比过去大。又,因为通过这样简单构成可简化切换部件4的制造工序,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
又,这样,切换部件4由于具有简单的构造,所以,可容易实现小型化。因此,可减小该切换部件4在便携电话机1占具的体积或设置面积。
又,作为构成切换部件4的零件的基座9以及滑动凸轮10,如上述那样由树脂形成。因此,与传统那样利用金属制的小螺钉等的复杂的切换部件相比可望轻量化。
(实施形式2)
参照图10以及11,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2上使用的切换部件。
参照图10以及11,虽然切换部件4基本具有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上使用的切换部件同样的构造,但作为施力部件采用的不是螺旋状的弹簧而是板(片)状弹簧21。该板状弹簧21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与滑动凸轮10一体成型。即,与板状弹簧21一体成型的滑动凸轮10、基座9这样的构成切换部件4的部件全部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构成。
如果采用这样的切换部件4,可得到与用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的便携电话机上的切换部件同样的效果,同时,可利用与板状弹簧21一体成型的滑动凸轮10和基座9这2个部件构成切换部件4,所以,可更加简化切换部件4的构造。因此,由于可简化切换部件4的组装工序,所以,可降低切换部件4的制造成本。
又,因为可将切换部件4的整体全部设计为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制成,所以,切换部件4的存在不会对拉出天线2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在拉出天线2的附近如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那样存在金属制的弹簧11的时候,存在由于有该金属制的弹簧11而对拉出天线2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危险,但在图10以及11所示的切换部件4上,不会产生这样的不良影响)。其结果,可保持拉出天线2的特性良好。因此,由于可保持拉出天线2的特性良好,所以,在便携电话机1的产品设计时,可充分确保与特性有关的余量。
又,通过上述那样减少构成切换部件4的零件数量,可望降低便携电话机的成本。
图12所示是用在切换部件的变形例上的基座9。参照图12,在树脂制的基座9上一体成型树脂制的板状弹簧21。而且,通过在图12所示的基座9上设置图5所示的滑动凸轮10,可实现图10以及11所示的切换部件和具有同样功能的切换部件。
这时,也可构成由与板状弹簧21一体成型的基座9和滑动凸轮10这2个件构成的切换部件4。其结果,可得到与图10以及11所示的切换部件同样的效果。
(实施形式3)
参照图14~17,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图14对应图6。图15对应图7。图16对应图8。图17对应图9。图14以及15所示为便携电话机1上拉出天线2收在框体的内部的状态,图16以及图17所示为便携电话机1上拉出天线2拉出框体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13,在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上使用的切换部件上,滑动凸轮10具有板状弹簧25、检测开关24以及端子23。板状弹簧25、检测开关24以及端子23构成切换机构。端子23在滑动凸轮10的凸部22的上部表面上形成。又,检测开关24以及板状弹簧25在滑动凸轮10的侧壁面上形成。
参照图14~17,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上的切换部件的动作。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与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的情况一样,变成滑动凸轮10的一端接触拉出天线2的天线上部的表面的状态。另外,图14~17所示的切换部件4,在基座9的内部配置图13所示的滑动凸轮10和间隔件26。另外,在此虽然为了利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上的基座9而采用了间隔件26,但如果将基座9的长度仅缩短间隔件26的长度,就可不需要间隔件26。
而且,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因为滑动凸轮10的一端接触拉出天线2的天线上部表面,所以,变成滑动凸轮10的位置靠近间隔件26侧的状态。因此,由于板状弹簧25被间隔件26(或者在预先将基座9的长度仅缩短间隔件26的长度的时候,被基座9)按压,所以板状弹簧25接触到检测开关24。这时,对应板状弹簧25接触检测开关24的状态的信号从端子23传递给基板6表面上设置的基板侧端子27。基板侧端子27与滑动凸轮10的端子23接触地配置。
然后,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拉出到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与图8以及图9所示情况一样,变成拉出天线2的天线下端部14不在切换部件4的基座9的孔18的内部的状态。因此,滑动凸轮10利用板状弹簧25的弹力向孔18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那样,检测开关24不与板状弹簧25接触而存在间隔地相向。这时,对应板状弹簧25不与检测开关24接触的状态的信号从端子23传递到基板6表面上设置的基板侧端子27(另外,这时,也可不从端子23向基板侧端子27传递任何信号)。
这样,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变成板状弹簧25接触检测开关24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拉出天线2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变成板状弹簧25不接触滑动凸轮10上的检测开关24的状态。而且,将显示板状弹簧25是否接触该检测开关24的电信号通过基板侧端子27从滑动凸轮10的端子23传递给基板6上形成的控制电路,这样,可容易地检测出拉出天线2是在拉出的状态还是在收入的状态。而且,根据该拉出天线2的状态,可切换使用配置在便携电话机1的内部的内部天线3或拉出天线2的任何一个。例如,在拉出天线2如图16以及17所示那样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使用拉出天线2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处于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下则使用内部天线3进行通信。
如果这样设计,因为切换部件4自身具有板状弹簧25、作为检测部件的检测开关24以及端子23这些切换机构,所以,与将作为检测滑动凸轮10的位置的检测器的开关8等作为另外的零件设置时相比,可简化使用切换部件4的便携电话机1的装置构成,其中滑动凸轮10作为移动部件。因此,可降低便携电话机1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18~21,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的变形。图18对应图14。图19对应图15。图20对应图16。图21对应图17。图18以及19所示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的变形例上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又,图20以及21所示是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的变形例上拉出天线2拉出框体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18~21,虽然便携电话机基本上具有与图13~17所示的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3同样的构造,但切换部件4的构成不同。即,在图18~2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1上使用的切换部件4上,添加了用于向孔18的方向按压滑动凸轮10的螺旋状的弹簧28。如果这样,可切实利用该弹簧28向孔18的方向按压滑动凸轮10。因此,可使滑动凸轮10的端部切实接触到拉出天线2的表面。
而且,采用图18~21所示的便携电话机,也可得到与图13~17所示的便携电话机同样的效果。即,因为在滑动凸轮10上设置检测开关24以及板状弹簧24,所以,可减少用于切换内部天线和拉出天线2所必需的零件数量。其结果,可降低便携电话机的制造成本。
又,因为滑动凸轮10上一体成型检测开关,所以,不必如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1那样,与滑动凸轮分开而在另外的位置配置开关8。因此,由于不必确保用于设置开关8的安装空间,所以可使便携电话机更加小型化。
(实施形式4)
参照图22以及23,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电话机的实施形式4。图22所示是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状态,图23所示是拉出天线2从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拉出到外部的状态。
参照图22以及23,便携电话机1具有配置在框体内部的基板6、设置在该基板6上的开关30、拉出天线2、内部天线(图中未画)。又,便携电话机1还具有液晶显示部、扬声器、话筒、用于输入文字和数字等的输入键等通常便携电话机具有的其他结构。
在作为天线切换装置的开关30上,设置以转动轴32为中心转动的可开闭的开闭部31。又,在拉出天线2的天线下端部14上,形成可与作为该开闭部件的开闭部31接触的天线凸部29。而且,如图22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时候,使拉出天线2的天线凸部29切实按压开闭部31。其结果,变成开闭部31按压开关30的表面33上形成的作为检测部件的开关凸部34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拉出天线2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状态下,变成开闭部31以转动轴32为中心开放的状态。这样,为了达到打开开闭部31的状态,也可将螺旋状弹簧等装入转动轴32。其结果,如图23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变成开闭部31不接触开关30的开关凸部34的状态(开关凸部不被开闭部31按压的状态)。
即,在拉出天线2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时候,变成开关凸部34被按压的状态(开状态);另一方面,在拉出天线2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不变成开关凸部34被按压的状态,而变为开放状态(关状态)。即,可容易地利用开关30检测拉出天线2是拉出的状态或者是收在框体内部的状态。而且,通过将对应该开关凸部34的状态的信号传递给基板6上形成的控制电路,可对应拉出天线2的状态进行切换使用拉出天线2和内部天线的任何一个的控制。例如,可控制在拉出天线2如图22所示那样收在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内部的时候,使用内部天线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那样,在拉出天线2拉出便携电话机1的框体外部的时候,使用该拉出天线2进行通信。
这样,可利用具有开闭部31以及开关凸部34的开关30这样比较简单的构造的部件容易地检测拉出天线2的状态(拉出的状态或收入的状态)。因此,由于可比过去减少切换部件的零件数量,所以,可降低便携电话机的制造成本。
又,如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3那样,与切换部件具有滑动凸轮和基座时相比,可进一步减小作为切换部件的开关30的体积。又,因为开关30是简单的构造,所以可容易地实现小型化。其结果,可将便携电话机1小型化·轻量化。
又,因为零件数量少,在作为天线切换装置的开关30的机构精度与过去相同的时候,可比过去增大各零件(开闭部31和开关凸部34等)的设计余量。又,如果各零件的设计余量与过去相同,则可提高开关30的机构精度。
又,因为在拉出天线2上形成天线凸部29,所以,可利用该天线凸部29切实按压开闭部31。因此,可防止在开关30上错误检测作为第1天线的拉出天线2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所示的切换部件4和开关30,不仅是如图1所示那样的形状的便携电话机,也可适用于所谓折叠式的便携电话机。又,本发明,不仅是便携电话机,也可适用于切换使用多个天线的电子机器。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天线切换装置,可用在便携电话机或具有通信功能的便携个人计算机以及个人信息终端等电子机器,进而还可用在通常的无线机等上。

Claims (13)

1.一种天线切换装置,是用于切换使用第1以及第2天线(2、3)的天线切换装置(4),具有基座部件(9)、移动部件(10)、对前述移动部件(10)朝向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施力的施力部件(11、21、25、28),其中移动部件(10)具有可与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接触的部分且对应前述第1天线(2)的移动相对前述基座部件(9)做直线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对应前述第1天线(2)的移动切换前述第1以及第2天线(2、3)中使用的天线的切换机构(8、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部件(8、15、24、25、23),包含检测前述移动部件(10)相对前述基座部件(9)的位置的检测部件(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检测部件(24、25、23)与前述移动部件(10)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天线(2)是可拉出的线状天线(2);前述施力部件(11、21、25、28)在前述第1天线(2)不拉出的状态下,对前述移动部件(10)施力使前述移动部件(10)接触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前述第1天线(2)拉出的状态下,对前述移动部件(10)施力使前述移动部件(10)不接触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而从与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接触时的位置移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施力部件(11、21、25、28)包含螺旋状弹簧(11、2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施力部件(11、21、25、28)包含板状弹簧(21、2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动部件(10)与前述板状弹簧(21、25)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部件(9)与前述板状弹簧(21)一体成型。
10.一种便携机器,是具有多个天线的便携机器(1),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4)。
11.一种天线切换装置,是用于切换使用第1以及第2天线(2、3)的天线切换装置(30),具有可与前述第1天线(2)的一部分接触地配置并对应前述第1天线(2)的移动切换开/闭状态的开闭部件(31)、和检测前述开闭部件(31)的开/闭状态的检测部件(3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天线(2)上,在接触前述开闭部件(31)的部分形成按压开闭部件(31)的凸部(29)。
13.一种便携机器,是具有多个天线的便携机器(1),具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切换装置(30)。
CNA018164919A 2001-07-30 2001-07-30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Pending CN14668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6557 WO2003012918A1 (fr) 2001-07-30 2001-07-30 Commutateur d'antennes et appareil portab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801A true CN1466801A (zh) 2004-01-07

Family

ID=1173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18164919A Pending CN1466801A (zh) 2001-07-30 2001-07-30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84494A1 (zh)
EP (1) EP1414105A1 (zh)
JP (1) JPWO2003012918A1 (zh)
CN (1) CN1466801A (zh)
WO (1) WO2003012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7650B2 (en) * 2002-07-31 2008-1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boom portion with through hole
EP1445821A1 (en) * 2003-02-06 2004-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boom portion
CN101517827B (zh) * 2006-09-28 2013-06-12 罗斯蒙德公司 用于工业定位的具有天线和天线屏蔽器的无线现场设备
US8362959B2 (en) 2008-10-13 2013-01-29 Rosemount Inc. Wireless field device with rugged antenna and rotation sto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9619U (ja) * 1982-03-17 1983-09-20 東光株式会社 スイツチの端子取付構造
JPS648852U (zh) * 1987-07-07 1989-01-18
JPH0191348U (zh) * 1987-12-08 1989-06-15
JPH02130112U (zh) * 1989-04-03 1990-10-26
JP3111624B2 (ja) * 1992-04-22 2000-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H0730956A (ja) * 1993-07-06 1995-01-31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機
KR100366666B1 (ko) * 1998-02-12 2003-01-14 이 한 상 파워 안테나 장치 및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의 응용
JPH11274826A (ja) * 1998-03-23 1999-10-08 Sony Corp 携帯無線通話装置
KR100274949B1 (ko) * 1998-11-14 2000-12-15 윤종용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다중밴드 자동 안테나 장치
KR100617737B1 (ko) * 1999-02-13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성 통신용 휴대 단말기
US6366248B1 (en) * 2001-02-05 2002-04-02 Ian Soutar Portable radio antenna enhancement using non-contacting device
US6573868B2 (en) * 2001-02-28 2003-06-03 3Com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antenna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84494A1 (en) 2003-10-02
EP1414105A1 (en) 2004-04-28
WO2003012918A1 (fr) 2003-02-13
JPWO2003012918A1 (ja) 200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4286C (zh) 蜂窝电话及操作该蜂窝电话的方法
CN100342467C (zh) 两段动作开关
KR100447852B1 (ko) 휴대용 무선기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CN1159890C (zh) 使用滑动模块的滑动式移动电话
CN1274191C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结构
CN1236521C (zh) 使用螺旋铰链弹簧的天线装置
KR101601981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 그의 거치 장치
US7925314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732630A (zh) 多轴铰接装置
CN1822435A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717145A (zh) 移动终端的防静电装置及其方法
CN1957504A (zh) 可折叠移动无线装置
CN1447216A (zh) 旋转操作型输入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653705A (zh) 自配置多组件便携电子设备
US8750553B2 (en) Speaker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CN1855337A (zh) 滑动操作式开关
CN1574661A (zh) 具有用于改变辐射图形的调协器的便携终端
CN1845560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摆转铰链装置
CN1722328A (zh) 旋转式输入装置
CN1402498A (zh) 折叠式移动无线电通信装置
CN1378374A (zh) 包括完美的控制小键盘的电话
CN1497771A (zh) 拆卸式天线装置
CN1739177A (zh) 复合开关装置
CN1525509A (zh) 键盘开关机构
CN1466801A (zh) 天线切换装置以及便携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