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3186A -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3186A
CN1453186A CN03123291A CN03123291A CN1453186A CN 1453186 A CN1453186 A CN 1453186A CN 03123291 A CN03123291 A CN 03123291A CN 03123291 A CN03123291 A CN 03123291A CN 1453186 A CN1453186 A CN 1453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signal
artificial satellite
given
rece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2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田利秀
岩田忠良
石田隆张
井上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3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31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9Earth-synchronous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向切换供服务的卫星而利用的轨道卫星的通信/广播系统,提供不使非切换时的吞吐量下降的,高效率的卫星切换装置、信号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信息系统。(5505)是切换前的卫星1的收发模式,(5506)是切换后的卫星2的收发模式。这里,数据被分为要求短时间响应的数据(5007)和不要求的(5508)两种。在(5007)中包含数据和广播等有必要使吞吐量保持一定的数据。倒三角4和5夹着的区间是卫星切换期间。在卫星切换期间中,重叠了不要求短时间响应的数据(5508)的发送期间。能不损害数据流和广播等有必要使吞吐量保持一定的数据的通信质量,进行卫星的切换。

Description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 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轨道卫星进行的通信,涉及随时切换主要运用的卫星而使之24小时运用的卫星切换方式,以及在多个电子束间进行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围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进行通信或广播的技术是很引人注目的。在该技术中,摆脱了地面设备的束缚,能够大范围地进行通信或定向。
作为人造卫星可以列举与地球的自转同步移动的静止卫星。可是,静止卫星是被配置在赤道上的,如果在远离赤道的地方接收信号,则因为所谓的仰角低,所以信号容易被高大建筑物或自然物等遮挡。因此,可以考虑使用以椭圆轨道移动的人造卫星进行通信或广播的技术。
以椭圆轨道移动的人造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自转,以相对速度移动。因此,伴随着移动,会重复出现所谓的靠近服务区域后远离,再度靠近服务区域的对象。当人造卫星从服务区域远离时,因为通信或广播变得困难,所以要配置多个人造卫星,交替接近服务区域。这样的技术被记载在例如特开平11-034996号公报中。
发明内容
当利用静止卫星时,不需要卫星的切换。可是在利用椭圆轨道进行的通信或广播中,在切换卫星时,线路的切断/再连接等特有处理很集中,有可能发生云集等情况。另外,轨道卫星被分为长椭圆卫星(或者称作高轨道卫星)(HEO)和低、中轨道卫星(LEO、MEO),低、中轨道卫星(LEO、MEO)因为旋转周期短,所以有必要频繁进行切换(这些都包含在非静止卫星中(以下同样))。另外,高轨道卫星(HEO)中的与地球自转周期同步的卫星是以同步轨道进行移动的。可是,高轨道卫星(HEO)因为旋转周期比较长,所以在准备切换到发生频率小的卫星时,会成为非切换时的通信效率下降的原因。与LEO、MEO系统比较,在高轨道卫星(HEO)中,如果1个卫星中容纳的频道数较多,则伴随着卫星的切换,就必须同时切换这些频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切换卫星时,实现高效的通信,或使通信成为可能。
而在利用了人造卫星的通信或广播中,把服务区域分为多个,对划分的每个区域照射电子束,进行服务。关于电子束的稳定性,例如在静止卫星的情况下,因为卫星轨道是圆轨道,所以几乎没有姿态控制的影响。如果与以往的人造卫星相比,则由于例如平时卫星的摆动等不稳定因素,所以例如照射在地上的电子束的范围就会有数10km左右的变动。因此,特别是在使用高频带的卫星通信中,因为卫星电子束数多,所以影响变得显著,但是如果考虑到电子束间的移交会产生相邻电子束的重叠变少的问题,则会产生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高通信或广播的质量。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以下结构:从给定人造卫星预先发送信息,使之在实质上不能接收(发送)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的时候,转而接收(发送)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在能够接收给定卫星的信号的状态下,从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发送)信号,进行从给定人造卫星切换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处理。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在能够从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发送)信号后,补充从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到的信息中的欠缺的信息。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在能够从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发送)信号后,对给定人造卫星进行接收切换处理。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当无法从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发送)信号时,通过给定人造卫星接收(发送)来自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从人造卫星接收(发送)与服务区域的地理条件相应的频率信号,根据频率接收(发送)来自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判断电波信号的接收现状或者推测将来的状况,根据判断或推测,变更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信号以便改善接收状况。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发送)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根据推测选择吞吐量和接收状况较好的一方。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发送)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根据推测,发出有关接收延迟、吞吐量、可靠性或费用的信息的要求。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从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接收(发送)包含该给定卫星的信息和该代替人造卫星的信息的信号,根据该接收到的信息,将接收从给定人造卫星切换到代替人造卫星。
或者,采用了以下结构: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演算处理,计算服务区域从人造卫星的信号接收状态,根据计算,显示有关接收状态的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轨道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服务形态的例子的图。
图3是在切换卫星时,分配响应时间要求缓慢的数据收发的定时图表。
图4是表示终端一侧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切换卫星时,从多个卫星以不同频率向同一地区照射电子束的实施例的定时图表。
图6是表示切换卫星时,从多个卫星以不同频率向同一地区照射电子束的实施例的电子束模式例的图。
图7是在切换卫星期间,在能补全卫星2的电子束的情况下的动作序列图。
图8是在切换卫星期间,在不能补全卫星2的电子束的情况下的动作序列图。
图9是表示在切换卫星期间,在能补全卫星2的电子束的情况下的动作序列的第二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终端一侧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分时渐进地进行移交的实施例的定时图表。
图12是分时渐进地进行移交的实施例的电子束图。
图13是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流程图。
图14是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流程图。
图15是卫星切换前处理动作序列的例1的图。
图16是卫星切换前处理动作序列的例2的图。
图17是卫星切换前处理动作序列的例3的图。
图18是卫星切换前处理动作序列的例4的图。
图19是卫星切换后处理动作序列的例1的图。
图20是卫星切换后处理动作序列的例2的图。
图21是卫星切换后处理动作序列的例3的图。
图22是卫星切换后处理动作序列的例4的图。
图23是表示终端一侧结构的图。
图24是基地电台一侧的装置结构图。
图25是表示卫星切换信息格式例的图。
图26是为了接受推式广播服务而设置在汽车等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功能框图。
图27是为了接受拉式广播服务而设置在汽车等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功能框图。
图28是为了接收卫星广播而设置在汽车等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功能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卫星通信系统及其方法的结构的代表图。
图30是表示多个电子束的照射状况的图。
图31是表示电子束数据的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32是表示电子束间移交和基于姿态控制的电子束的变动例的图。
图33是电子束设定等级的图。
图34是表示通过协议层时的数据信息包化的图。
图35是表示TOS(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的例子的图。
图36是表示把内容数据和电子束数据多路复用例子的图。
图37是表示接收终端一侧的动作的一例。
图38是表示推测终端移动位置的图。
图39是表示使用了模糊集的TOS决定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40是表示从接收终端向中心电台发送的质量要求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41是表示输入装置的接口的一例的图。
图42是表示输出装置的接口的一例的图。
图43是表示接收质量显示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44是服务形态的例子的补充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使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或播放等,首先说明人造卫星的配置。虽然,是以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同步)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能使用高轨道卫星(HEO)。也能使用其它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LEO、MEO)。把它们的轨道总称为非静止轨道。
(1)人造卫星的轨道
在本轨道的配置例中,如图1所示,轨道面具有三面,在每个轨道上各自配置了人造卫星60、人造卫星61、人造卫星62。人造卫星60、人造卫星61、人造卫星62分别在轨道63、轨道64、轨道65上约24小时旋转一周。人造卫星60、人造卫星61、人造卫星62的轨道周期约为24小时,并且近地点参数在180度以上360度以下的范围中,并且离心率在低于0.24的范围中,并且轨道倾斜角在37度以上44度以下的范围内;或者离心率低于0.24以上0.35以下的范围中,并且轨道倾斜角在40度以上44度以下的范围内。如图1所示,三颗人造卫星的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分别相差120度,并设定各轨道的远地点出现在日本国上空或附近的适当位置。对于各人造卫星的各轨道的位置关系,当人造卫星60在其轨道63上位于近地点时,则人造卫星61在其轨道64上位于轨道周期向后延迟三分之一的真近点离角的位置,人造卫星62在其轨道65上位于只轨道周期超前三分之一的真近点离角的位置。须指出的是,以轨道面为三面的情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四面或更多的适当的面数。
(2)服务形态的例子
图2展示的是在利用这样的非静止卫星进行卫星通信/卫星广播的情况下的服务形态的例子。如图2所示,在本系统例中,由非静止卫星群5001、该非静止卫星群的卫星跟踪管制运用电台5003、广播通信中心电台5007、成为该系统用户的汽车等的移动电台5010、同样成为用户的一般家庭等的固定电台5011构成。在结构要素中还可以加上中继设备5013。
来自成为用户的移动电台5010的卫星上行链路可以通过非静止卫星群5001,也可以通过中继设备5013和非静止卫星群5001,并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简易型移动电话(PHS)。另外,来自一般家庭等的固定电台5011的卫星上行链路可以通过非静止卫星群5001,也可以通过中继设备5013和非静止卫星群5001,并可以使用固定电话和无线LAN等。
非静止卫星群在日本的上空交替出现,依次交替进行服务,但是当在同一时刻,对日本国内进行服务的卫星数总为一颗时,就有必要在一瞬间进行卫星间的切换。而通过应用本发明,在日本国内任意地方的用户都能一瞬也不中断地连续接收到卫星切换时刻的通信、广播服务。另外,在同一时刻,对日本国内进行服务的卫星数也可以不只一颗。
移动电台5010在日本国内移动,有时会跨越卫星5001的通信、广播用电子束进行移动,但是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在用户不知道的前提下,无中断地接受通信、广播服务。
用图44进行补充说明,则在广播通信中心电台5401内部,作为广播、通信内容而发送的内容5402通过数据加工设备5403被传递给本发明的协议后,经过具有基带信号处理、调制、放大等功能的发送设备5404发送给发送天线5405,向卫星5407发送。发送的内容通过卫星5407向一般家庭等的固定电台5409和汽车等的移动电台5410转播、发送。另外,有时也使用中继设备5413。
(3)卫星切换方式的例1
下面,说明与这样的人造卫星服务形态相关的卫星切换。虽然轨道卫星一般分为高轨道卫星(HEO)和中轨道卫星(LEO、MEO),但是本实施例只针对高轨道卫星(HEO)。即因为利用低、中轨道卫星(LEO、MEO)的通信方式是以频繁的切换为前提的,非切换时的通信效率低,所有在以少量的卫星进行服务为前提的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无法原封不动地应用。图3表示的是在卫星切换期间,对长响应时间数据的收发的时序安排的例子。5505是卫星1的收发模式,5506是卫星2的收发模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不被切断,则卫星1是指切换前的卫星,卫星2是指切换后的卫星。因此,在具有3颗交替的卫星结构的情况下,依存于切换周期,同一卫星担负着“卫星1”和“卫星2”的任务。在它们的时序安排中,5507表示分配给短响应时间数据的收发时间,5508表示分配给长响应时间数据的收发时间。5509表示在切换前后变为非有效的状态。从5510的反三角1到5511的反三角7表示切换信号种类和卫星的时刻。这里,短响应时间数据是指在例如流动通信和广播等中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收发的一定数据量或者需要即时响应的数据。而长响应时间数据是指交通信息和各种遥测数据的收发等即时响应的必要性较低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在卫星切换时(由反三角4和反三角5夹着的期间),通过控制对长响应时间数据的收发的分配,不但能保持短响应时间数据的传输率,还能进行卫星的切换。因此,伴随着卫星的切换,对收发和流动通信等的服务质量不会产生影响。
图4表示所述实施例执行时的终端一侧的动作流程。在5606中,进行数据种类切换时期的判定。这里,检测出图3的反三角1~7的时刻。在5607中,判断下面是收发的数据的种类是短响应时间数据还是长响应时间数据。这里,当下面的数据种类被安排为长响应时间数据时,在5608中,判断是否与卫星切换的时刻重叠。当与卫星切换的时刻不重叠时,对长响应时间数据进行处理5609。当与卫星切换的时刻重叠时,不读取数据5610。另外,在5607中,当判定是向短响应时间数据的切换时刻,对短响应时间数据进行处理5611。
(4)卫星的切换方式的例2
下面,使用图5、图6,说明在卫星切换时,对同一区域以不同频率从多个卫星照射电子束的实施例。图5是定时图表,图6是电子束点的例子。图6的(a)表示卫星1的电子束点,图6(b)表示卫星2的电子束点,分别为照射同一区域时的图案。5801~5804是卫星1的点,5805~5808是卫星2的点。f1、f2表示各点使用的频率(带)。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设置卫星1和卫星2重叠照射的期间(图5的5703)。这时,卫星1(切换前的卫星)和卫星2(切换后的卫星)通过以不同频率的电子束照射同一区域,顺利地进行卫星切换。例如,在图6(a)的pos1地点(5809),当初通过卫星1照射了频率f1的电子束,但是伴随着卫星切换,开始通过卫星2照射频率f2的电子束(图6(b)5810)。因此,在pos1位置存在的终端在能够与卫星1进行通信的阶段,就能够知道在卫星切换后也能补足卫星和使用的频率是f2。因此,能在与卫星1的连接结束前,使用已经用f1确立了的连接,预约新频率f2的连接。本方法与向卫星2的切换完全结束后再重新确立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实现相当高效的运用。在本例子,为了说明,使用了2种频率,交替配置各个频率,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多频率,加大同一频率出现的间隔。下面,使用图7~图9,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动作序列的例子。图7是在卫星切换期间,在能补足卫星2的电子束时的动作序列,图8是在卫星切换期间,在不能补足卫星2的电子束时的动作序列,图9是在卫星切换期间,在能补足卫星2的电子束时的动作序列的第二例。首先,在图7中,5901表示终端一侧,5902表示基地电台一侧。5903表示卫星切换期间,卫星1和卫星2重叠工作。在5903之前,只有卫星1工作,在5903后,只有卫星2工作。这里所说的工作实际上是通信服务正在被提供的状态。首先,在切换期间前,使用卫星1的频率f1进行通信5904。然后,进入卫星切换期间,卫星2开始工作。这时,当检测到来自卫星2的电子束f2时5905,使用卫星1的频率f1,进行卫星2频率f2的预约处理5906。在卫星切换结束后,使用卫星2的频率f2进行通信5907。如图8所示,在卫星切换期间,当不能补足来自卫星2的电子束时6005,在卫星切换期间内,在能利用与卫星1的通信时,使用卫星1的频率f1进行结束处理。通过该明确的结束处理,能在等待基地电台一侧的超时信号以前,解除连接,所以能不浪费地利用基地电台一侧的服务器资源和电波频带资源。对于终端一侧,因为在等待卫星切换后的超时信号以前,已预先知道卫星2是不能利用的,所以能在较早的阶段,对下面要进行的处理进行准备。例如,在卫星切换期间内,通过限定在能利用卫星1的时间中只进行能够结束的处理,则能缩短对话时间,而通过在与卫星1的连接断开之前向其他通信装置(卫星以外的通信媒体)发出切换处理要求,则能够进行短得可以忽略的对话。当然,当恢复了与卫星2的线路时6007,就依据需要发出连接要求,重新开始通信6008。图9的序列是在卫星切换期间结束前,开始利用预定在切换后使用的卫星2频率f2的例子6106。当然,在该状态下,可以同时利用卫星1和卫星2。图10是与所述实施例相关的终端一侧的动作流程。在切换期间6201,尝试检测切换后卫星频率6202。当能检测到时,就经由切换前卫星,预约切换后卫星的下一时期的频率6203,然后利用下一时期频率,继续通信的状态6204。如果无法检测到切换后卫星的频率,则在能利用切换前的卫星的时间内,缩短对话时间或进行对其他通信装置发出连接要求6205。另外,通过明确地进行与切换前卫星的通信切断处理6206,能够节约基地电台一侧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卫星切换前后的卫星1的电子束点和卫星2的电子束点为同一形状的情形。实际上,很难使电子束点为同一形状,所以要进行频率的配置,使切换前后的卫星电子束点形状可以不同。这时,为了使同一频率不照射同一位置,采用使同一频率出现的周期变长的频率分布形式。在切换时,卫星1和卫星2不同时照射所有的电子束点,通过使卫星2向局部照射电子束,能有选择地向需要多的地方照射不同频率,结果是能向很多连接提供良好的移交。
(5)卫星的切换方式的例3
图11表示分时渐进地进行移交的实施例的定时图表。
6401是卫星1的短响应时间数据的时间段,6402是卫星1的长响应时间数据的时间段,6403是卫星2的短响应时间数据的时间段,6404是卫星2的长响应时间数据的时间段。这里所说的时间段是指暂时切换卫星,具有并取得与该卫星信号的同步所需的时间长度的时间时间段。后控制时间段是实现切换连接或控制向其他通信装置的切换所需的时间长度。6405是在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内,通常卫星1进行电子束照射,但是也能分时地进行卫星2的电子束照射。同样,6406是在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内,通常卫星2进行电子束照射,但是也能分时地进行卫星1的电子束照射。6407是卫星切换期间。在该期间内,本实施例未指定是由卫星1还是由卫星2进行电子束的照射。6408是前控制时间段,在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内,存在0个以上的卫星2的时间段。同样,6409是后控制时间段,在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内,存在0个以上的卫星1的时间段。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卫星切换前,通过提前由切换后的卫星短时间地照射电子束,来取得与切换后卫星的连接状况的信息,由此利用这些信息提高通信效率。还可以只使用切换前处理期间和后处理期间的任意一方。另外,两个期间的长度可以在卫星1和卫星2双方同时可以被利用的仰角内的期间范围内被任意决定。关于前控制时间段的位置,考虑到要利用与切换前的卫星即卫星1之间确立的连接进行各种结束处理,所以不能设定在卫星切换之前很短时间内,而是要设定在具有某种程度余量的地方。另外,前控制时间段、后控制时间段可以不是一个,可以存在多个。
图12是同一实施例的电子束点。6501是卫星1的电子束点1(频率f1),6502是卫星1的电子束点2(频率f2),6503是卫星2的电子束点1(频率f1),6504是卫星2的电子束点2(频率f2)。在本实施例中,分时地照射切换前后卫星的电子束,所以具有不需要使切换前后的卫星电子束点形状完全一致的优点。另外,关于切换后使用的频率,能通过检测前控制时间段的频率而知道。例如,着眼于6505的点1,则切换前后都能利用f1的频率,但是着眼于6506的点2,则由于判断出从切换前的f1切换到f2后,电子束点的区域会变为f2的区域,所以在前控制时间段的接收后,在卫星1的时间段期间中,能使用现在使用的f1,进行预约切换后使用的f2的处理。
图13是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流程。在切换前处理期间中,判断是否检测到卫星2的电子束6601。当无法检测到切换后的卫星即卫星2的电子束时,可以考虑是卫星2被遮挡了。因此,在卫星切换结束后,能使用卫星2进行通信的可能性低,所以在接着的卫星1的控制时间段中,通过明确地发送切断要求,能够节约基地电台一侧的计算机资源和电波资源6602。这时,当然可以利用卫星1的控制时间段向其他通信装置发送切换要求。同样,可以向卫星以外的装置发出切换要求。然后,终端一侧的通信结束或切换为其他通信装置6603。在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中,当能检测到卫星2的电子束时,判断它的频率6604。当判定的结果为与切换前的频率同样时,就在切换后也使用同一频率6605,继续连接6606。当判定的结果为与切换前的频率不同时,发送向其他频率切换的要求6607。在判断要求是否被受理后6608,在不受理的情况下进行结束处理6609,结束或切换到其他通信装置6610。在6609中,如果可以不进行结束处理,则进行在取得的时间内只进行可能服务的通信的对话期间缩短处理,使对话正常结束。当在6608判断出要求已被受理时,就决定利用被受理的频率继续通信6611,继续进行连接6612。
图14是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流程。在该期间的时序安排上,正在使用的卫星被从卫星1切换为卫星2。因此,对卫星2的电子束进行检测和判断6701。如果在未检测到卫星2的任一个电子束,与卫星2的通信是不可能的情况下,在能够与卫星1进行连接的后控制时间段中,明确地发出切断要求6702,则与中止联接的切断处理的情况相比,能节约基地电台一侧的计算机资源和频率资源。在这样进行卫星切换后,却不能与卫星2通信的情形可以考虑有:未进行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内的控制的情形;虽然在前处理期间内卫星2是可看到的,但是在切换后,卫星2被建筑物等遮蔽,变为不可见的情形。解除与卫星的连接后,结束通信或切换到其他通信装置继续通信6703。当在6701的判定中检测到卫星2的电子束时,就接着判断该电子束的频率6704。当频率判断的结果是与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中预约的频率相同时,继续连接6705。如果与预约的频率不同时,则在卫星1的后控制时间段中,发送对现在能接收的卫星2的电子束的频率重新分配频率的要求6706。接着判断分配要求是否被受理6707,当受理时,利用分配的新的卫星2的频率继续进行连接6710。如果不受理,就在卫星1的后控制时间段中,发送明确的切断要求6708,使资源被有效利用。
下面,使用图15说明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序列的例1。该序列相当于图13中的到6603的流程。7001表示终端,7002表示基地电台。7003是照射电子束的卫星编号(卫星1是切换前主要使用的卫星,卫星2是切换后主要使用的卫星)。7004是前控制时间段的照射期间,7005是卫星切换期间。卫星切换后,如7006所示,主要的电子束照射卫星被切换到卫星2。Bs1是卫星1照射的电子束点,Bs2是卫星2照射的电子束点。这里,在卫星切换前,着眼的终端使用Bs1进行通信7007。接着进入前控制时间段期间,当无法检测到Bs2时7008,从终端观察,可以考虑是卫星1是可观察到的,而卫星2是不可视的状态。这里所说的不可视的状态是指除了位于物理上不能观察到的地方以外,也包含降雨导致的衰减、和包括卫星的通信系统异常的情形。虽然卫星切换后的主要发送卫星即卫星2是不可视的,但是在7008的阶段中已经提前判明,所以在能够与卫星切换前的卫星1进行连接7009的时刻,就明确地进行切断处理。通过该处理,能够有效地利用基地电台一侧的资源和频带资源。卫星切换后,就切断了与卫星系统的通信7010。在7009中,除了切断处理以外,还可以向准天顶卫星以外的通信装置发出连接要求。这时在7010中,通过其他媒体继续进行通信。
下面,使用图16说明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序列的例2。该序列相当于图13中的到6606的流程。在该序列中,与前者的例子不同,展示了在前控制时间段期间7104内,能检测到Bs2(经由卫星2的电子束)7108的情形。当这里检测到的频率与卫星1的Bs1使用的频率相同时,在卫星切换7105之后的基于卫星2的Bs2通信中,也利用与切换前相同的频率继续通信。当然如7110所示,在卫星切换前的阶段中,能继续使用Bs1。本实施例中的所谓“不同频率”在频谱扩散通信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同扩散代码”。另外,在分时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同时间段”。在不管哪个情况下,也是指从使用者观察,能被识别为不同的频道的通信线路的区分。
下面,使用图17说明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序列例3。该序列相当于图13中的到6610的流程。在该序列中,展示了在前控制间隙期间7204内,能检测到Bs2(经由卫星2的电子束)7208,并且在Bs2使用的频率与Bs1使用的频率不同7209的情形。这时,在前控制时间段后,在再次能使用卫星1的期间7210中,要求Bs2新使用的频率7211。当从基地电台的响应为拒绝该要求时7212,进行结束处理或要求向其他通信装置切换7213。这样,在卫星切换后,在能提前判别出卫星2为不可视的情况下,通过明确地进行切断处理,能节约通信资源。另外,还可以考虑例如只传输在切换前能够完成下载的尺寸的文件等,缩短对话自身而使之在切换前就能处理完成的方法。通过该处理,可以降低开始进行途中会中断的处理的风险,因而提高了使用者一侧的便利性。
下面,使用图18说明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序列例4。该序列相当于图13中的到6612的流程。该序列展示了当在前控制时间段中检测到现在使用的Bs1的频率与切换后使用的Bs2的频率不同时,要求切换后使用的Bs2的频率7311,并被受理7312时的动作。当该要求被受理时,在卫星切换期间7305后,使用卫星2的Bs27306,用新取得的被受理了的频率进行通信7313。另外,在该情况下,在前控制时间段后的能使用卫星1的期间7310,也可以使用卫星1继续进行通信。
下面,使用图19说明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序列例1。该序列相当于图14中的到6703的流程。在对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序列的说明中,从卫星切换之前的状态开始说明。7404是卫星切换期间,以该期间为边界,主要的电子束照射卫星从7403卫星1切换为7406卫星2。7405是在后控制时间段中,在卫星切换后,暂时由切换前卫星进行电子束照射的期间。现在,在卫星切换期间后的卫星2照射期间,无法检测到卫星2的电子束(Bs2)7407。假定这是在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中,卫星2是可观察到的,但是在切换后变为不可视时的情形,或未进行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切换控制的情形。这时,卫星2的恢复时刻还未知,从基地电台一侧的计算机资源和电波频带资源的观点出发,应该避免保持与它的连接。因此,在卫星切换后,在能再次使用切换前的卫星1的后控制时间段7405中,使用Bs1(经由卫星1的电子束)进行切断处理7408。在后控制时间段结束后,结束通信或进行向其他通信装置的切换7409。当然当预先判断出与卫星2的通信能恢复时,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等待与卫星2的通信恢复。
下面,使用图20说明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序列例2。该序列相当于图14中的6705的流程。该情形是在卫星切换期间7504后,检测到Bs2(经由卫星2的电子束),并且它是与Bs1中使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时7507。这时,不执行追加的步骤,就能使用卫星2的Bs2继续进行通信7509。在后控制时间段中,根据需要,使用BS1发送切换成功的确认消息7508。
下面,使用图21说明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序列例3。该序列相当于图14中的到6709的流程。该情形是在卫星切换期间7604后,检测到Bs2(经由卫星2的电子束),但它并不是分配给本电台的频率的电子束7607时。因此,有必要在卫星切换期间后,要求新使用的频率7608,而这时在后控制时间段7605内,使用来自卫星1的电子束Bs1,发出取得频率的要求。结果,当要求被拒绝时7609,再度在后控制时间段内使用Bs1,明确地进行切断处理7610。进行明确的切断处理的优点如下所述。切断后,结束或进行向其他通信装置的切换7611。须指出的是,后控制时间段内的这些频率取得要求和基于该拒绝结果的切断处理可以在同一后控制时间段内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后控制时间段内进行。当在同一后控制时间段内进行时,要使后控制时间段的持续时间为2RTT(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α以上。当使用Bs2进行新的连接要求时,可以在后控制时间段以外的时间,向卫星2直接发出要求。这时,因为存在与竞争呼叫的冲突造成的损失,所以降低了线路的利用率。而在后控制时间段的Bs1中,因为能利用已经确立的连接(在卫星切换期间前使用的连接),所以没有竞争,效率较高。
下面,使用图22说明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序列例4。该序列相当于图14中的到6710的流程。本例子是当在卫星切换期间后7704检测到的Bs2不是分配给本电台的时候7707,就要求Bs2使用的频率,并且该要求被受理了7709的情形。这时,后控制时间段7705结束后,使用Bs2能继续通信7710。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对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处理和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处理的控制,但是这些控制可以只是前处理期间的处理。同样,也可以只是后处理期间的处理。
另外,前控制时间段的个数和后控制时间段的个数可以不一定是一个。可是,前控制时间段的时间位置不能是在卫星切换期间之前很短的时间内,而只能是位于前控制时间段结束后的有一定间隔的可能的位置上。同样,后控制时间段的时间位置也不能是在卫星切换期间之后很短的时间内,而是位于在切换后能确认卫星2的电波状态后有一定时间余量之后。
在前/后控制时间段与通常的时间段之间,要插入考虑了卫星切换时间、传输时间差、接收机同步时间的引导时间。
后控制时间段与前控制时间段相比,长度更长且个数更多。这是因为在后控制时间段中,要进行连接的切断处理等控制。而前控制时间段是把取得能否接收Bs2(基于卫星2的电子束)和它的频率等信息作为主要目的。
对每个照射的电子束点可以使其切换时刻不同。
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纬度和经度变化。
(6)用于实现卫星切换方式的装置的结构例
(6-1)终端一侧结构
图23展示了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动作的终端一侧装置的结构例子。3501是天线,3502是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以下的部分都以数字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工作。3503的同步信号抽出部件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抽出帧同步等的定时。3504的卫星切换控制信息抽出部件提供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抽出关于卫星切换的信息的功能。关于卫星切换的信息是与例如图55的反三角1~7那样的数据种类被变更的点和卫星被切换的点等划分点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存在于从卫星开始的向下链路中的控制信息部件的一部分中,并被定期或不定期地从基地电台向终端一侧提供。卫星切换控制信息的细节如后所述。
3505是接收缓存器。当从终端提供例如广播的单位时间数据量的一定的流动数据时,使用它。流动类数据具有既定的单位时间吞吐量,所以在图3的分类中,被划分为短响应时间数据。在本发明中,从基地电台一侧对每个数据划分间歇地发送信号,所以在终端一侧进行重放时或向其他装置传输时,有时有必要调整为原来的单位时间的数据量。本缓存器是要在该吞吐量的情况下被平滑使用的。因此,要考虑假定的流动类的单位时间的数据量和图3中说明的短响应时间数据5507、长响应时间数据5508的时间来决定该量。因此,本缓存器的尺寸比以往的接收缓存器大。3506的用户数据是应该使用本终端发送的数据的内容。3507的控制器综合控制终端的动作。3508的发送定时控制部件件调整数据发送的时间。例如,判定现在是否为本电台应该发送的时刻,应该发送的数据的种类是否正确,并在适合的时间对发送进行控制。3509的终端信息发送部件件向发送的数据中附加用来识别每个认证或终端的数据发送者的数据。3510的发送数据种类切换部件切换本电台现在能发送的数据的种类。具体而言,根据现在能发送的数据是短响应时间数据还是长响应时间数据,切换抽出的数据种类。3511/3514分别是长/短响应时间数据用缓存器,3512/3313分别是长/短响应时间数据。
(6-2)基地电台一侧的结构
图24展示了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的动作的基地电台一侧装置结构的例子。假定本基地电台只承担卫星通信的数据收发,而在别的电台进行卫星姿态控制等。
3601是天线,至少要使用切换前的卫星1和切换后的卫星2的两个天线。天线的数量根据卫星的结构而变化。在本结构中假设3颗卫星中,除了切换时,平常总是使用1颗的情形。
3602的接收装置把来自终端的接收信号解调、数字化。3603的终端信息抽出部件进行与终端的连接开始时的认证和是否为来自正确的终端的数据的判定。3604是接收缓存器。3605是终端管理部件,除了终端的认证和核款,还可以对现在使用的频带(频道)进行管理。3606是接收的用户数据。通过3618的使用频带选择分配部件,这些数据被分配给每个使用用户,并向用户发送。向每个用户分配的作业具体而言是指3605根据来自终端管理部件的信息,将卫星自己独自的地址转换为外界的地址,针对每个用户附加不同的通信地址并发送的动作。外界的地址是指例如互联网的Ip地址。3607的卫星选择部件是切换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使用的天线的开关矩阵。开关由3608的卫星选择控制部件件控制。3609是发送装置。因为位于卫星选择部件3607之前,所以这里的输出可以是中间频率(IF)。3610发送定时控制部件件例如配合图3的反三角1~7的切换时刻进行发送。3611切换控制标志插入部件向在终端一侧利用的卫星切换控制信息进行插入。3612发送数据种类切换部件切换3615短响应时间数据和3616长响应时间数据。3613/3614分别是短/长响应时间数据用的缓存器。这些装置按频带(或脉冲转发器)而被多路复用3617。3619是发送方向的用户数据。3618的使用频带选择分配部件参照来自3605的终端管理部件的数据,对被使用的频带进行分配。3620保存现在使用的卫星编号。3621发送控制器统一对每个各脉冲转发器的发送进行控制。3622调度器保存卫星切换时刻和切换控制方法等调度数据。3623卫星控制信息管理部件根据从对卫星运行进行管理的3625卫星控制部件件发送的信息,保存与数据收发相关联的卫星运行信息。3624的时钟为了使基地电台一侧的系统全体的动作同步,而提供基准时间。
(6-3)切换控制信息的例子
图25展示了卫星切换控制信息的例子。3701是现在的卫星的个别识别编号。3702是表示下一划分点的种类的事件种类。3703是下一划分点到来之前的倒计数值。事件种类是在图3的数据种类划分、卫星切换的划分、图5的卫星切换期间的进入点、脱出点、图11的卫星切换前处理期间的进入点、向卫星切换后处理期间的进入点、前控制时间段的开始点、后控制时间段的开始点、卫星轨道要素的变动引起的调整时间段的插入点等切换数据种类和控制方法的事件发生前,用来代表该事件。倒计数值表示事件发生之前的剩余时间和帧数,用来使终端一侧能够在切换点前提前进行准备的时序安排。例如如果用帧数来计数倒计数值,则终端一侧可以不必拥有正确的时钟。相反,如果终端一侧和基地电台能够与时钟正确地校准,则倒计数可以是时刻。当倒计数数据由没有符号的8比特构成时,对于到事件发生时刻非常远的时刻,就连续表示到255(10进制)。当事件发生时刻迫近254帧(或秒、毫秒等)以下时,则倒计数值按254、253地向下减小。当倒计数变为0的时刻,就进行切换。即使要通过倒计数来表示在倒计数途中新加入的终端,也可以使用来通知切换时刻的倒计数值不局限于8位,而使用其它位数。另外,还可以带符号,如果到下一事件发生十分远,并且不妨碍对下一事件的通知的话,就可以表示从过去的事件发生开始的经过时间。表示过去的事件有利于连接的终端在事件经过后迅速掌握现在的线路状况,所以能使终端进行高效的时序安排。另外,卫星切换控制信息不只是一个,关于过去和未来的多个切换,可以设置多个事件种类和倒计数值(也包含了经过的事件的正负值)。这时,因为能取得例如图11的前控制时间段、后控制时间段今后会出现几次的信息,所以能更有效地进行终端一侧的计划安排。3701的卫星编号能在向终端提供卫星的位置等信息时利用,但是不是必须的。
(7)服务的例子
下面,展示把本发明应用到利用了卫星的卫星通信/卫星广播时的服务的例子。
(7-1)推型广播服务
图26是展示为了接收本服务而设置在汽车等中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的功能框图。
从卫星进行日本全国各地的地区信息的广播。在该地区信息中包含:地区的涌泉点、公共温泉场、地区的景点、名吃店、秘密温泉、历史遗迹等的信息以及各地的传说、乡土历史、乡土音乐等信息。另外,还包含了日本全国各地交通堵塞图象、交通规则信息等交通信息和天气信息。通过天线5101和调谐部件件5102接收这些信息,再通过解码部件件5103解调为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形态。
在终端内包含了能利用美国的NAVSTAR卫星、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和欧洲的GALILEO卫星等测定、决定自身位置的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件5105。也可以利用移动电话和简易型移动电话(PHS),决定自身的位置。不论如何,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件5105也具有测定、决定位置所必要的天线部件等。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件5105为了进行所谓的汽车导航,向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件5106输出自身的位置信息。与它一起,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件5105把自身的位置信息向信息过滤部件5104输出。在信息过滤部件5104输入从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件5106输出的设定导航线路和目的地的信息。
根据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件5105输入的自身位置信息和从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件5106输入的汽车导航预定线路以及目的地信息,通过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选择由解码部件5103解调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如果预先在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中登记了希望再生的信息种类和内容,也可以根据该登记内容进行选择。选择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由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叠加在汽车导航图象和向导声音上,该叠加的图象被显示在显示部件5107,该叠加的声音通过声音输出部件件5108由扬声器5109输出。声音输出部件可以使用汽车音响。另外,选择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也可以不叠加到汽车导航图象和声音中。
汽车导航所必需的地图信息、大厦、人行道、高架桥、隧道等三维信息、停车场、饭馆等行驶信息被记录在存储部件5113中,由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适当调用,用于图象显示和声音输出。如果把记录在存储部件5113中的信息与图2一起说明,则利用本服务,可以从广播电台5007通过卫星5001随时发送它的变更、追加信息,而在终端进行接收时,随时根据该变更、追加信息进行更新,也可以利用移动电话等,向通信中心电台5007要求变更、追加,在终端接收到通过卫星5001被传送或通信发送的变更、追加信息要求的时候,再进行变更或追加更新。
根据以上所述,能自动再现行驶中的本车位置周围的信息、行驶路线附近的信息和目的地周围的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协议被内置在控制部件5114中。从卫星发送的信号中包含有卫星的轨道信息,由解码部件5103解码的卫星轨道数据被输入到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105中。另外,同时还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105向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105输入本车的位置信息。在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105中,根据这些信息求出当时正在使用的卫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的仰角和方位角,并向控制部件5114输出。在控制部件5114中,把输入的卫星仰角以及方位角的信息、与从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输出的行进方向的信息和内置在存储部件5113中的本车周围的大厦、人行道、高架桥、隧道等三维信息进行比较,在通信、广播有可能中断的地方、时刻,对调谐部件5102和解码部件5103进行本发明的控制。须指出的是,也可以将本车的行进方向的信息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105向控制部件5114输出。
关于汽车导航、显示部件、声音输出部件的控制,可以用声音进行控制。即通过麦克风5110输入的声音由声音识别部件5111识别、解释,并向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106、显示部件5107和声音输出部件5108发送控制信号,对它们分别进行控制。在图26中用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的流程。
(7-2)拉型广播、通信服务
图27是为了接收本服务而设置在汽车等中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的功能框图。
本服务在行驶中或行驶前,请求必要的信息,并在终端一侧接收通过卫星发送来的所需信息。与图2一起进行说明。在图2中展示了非静止卫星的例子,但是这里也可以是静止卫星。
例如在行驶中,当想观看包含有行驶地区的旅游节目、信息节目时,就通过发送部件5214向通信中心电台5007请求所需信息。该发送部件5214可以通过卫星5001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简易型移动电话进行通信。在发送部件5214能通过卫星500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发送用天线5215可以与接收用天线5201共用。在发送部件5214,从与(6-1)所示的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105同样的具有测定、决定自身位置功能的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205,通过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预先输入本车的位置。另外,在发送部件5214,从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输入关于用来导航本车的预定线路、目的地的信息。即从发送部件5214向通信中心电台5007发送对包含本车的位置信息、关于预定线路、目的地、想看或想听的旅游节目、信息节目的信息的请求。
通信中心电台5007通过卫星5001发送被请求的旅游结果、信息节目。在终端一侧,通过天线5201和调谐部件5202接收所述节目,并通过解码部件5203把这些节目解调为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形态。
解调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在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被叠加在汽车导航图象和向导声音上,叠加的图象被显示在显示部件5207,叠加的声音通过声音输出部件5208由扬声器5209输出。声音输出部件可以使用汽车音响。另外,选择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也可以不叠加到汽车导航图象和声音中。
另外,也可以暂时预先在存储部件5213中存储关于地区的解调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信息,即在本车靠近该地方时为了方便而再生的实质信息。例如,使其具有当靠近符合条件的景点和商店时就显示信息并输出声音的功能。当然有必要预先用同样的方法向通信中心电台请求关于景点和商店的信息,并在终端一侧接收、存储它。根据来自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205的本车位置信息,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适当地从存储部件5213读出必要的信息,并在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将其叠加到汽车导航图象和向导声音上,叠加的图象被显示在显示部件5207,叠加的声音通过声音输出部件5208由扬声器5209输出。声音输出部件可以使用汽车音响。另外,选择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声音、文字数据等也可以不叠加到汽车导航图象和声音中。
如果在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中内置互联网浏览器的功能,就能通过移动电话连接互联网,检索信息了。在行驶中,当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有怎样的来历、有怎样的菜单、拥挤状况如何、今天有什么事件等外出目的地周围的信息时,利用本服务就很方便。
本发明的通信协议被内置在控制部件5217中。从卫星发送的信号中包含有卫星的轨道信息,用解码部件5203解调的卫星轨道数据被输入到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216中。另外,本车的位置信息同时被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205输入到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216中。该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205具有与(6-1)所示的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105同样的功能、仪器结构。在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216中,根据这些信息求出这时正在使用的卫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的仰角和方位角,并向控制部件5217输出。在控制部件5217中,把输入的卫星仰角以及方位角的信息、与从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输出的行进方向的信息和内置在存储部件5213中的本车周围的大厦、人行道、高架桥、隧道等三维信息进行比较,并在通信、广播有可能中断的地方、时刻,对调谐部件5202、解码部件5203和发送部件5214进行本发明的控制。须指出的是,关于本车行进方向的信息可以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205向控制部件5217输出。
关于汽车导航、显示部件、声音输出部件的控制,可以用声音进行控制。即通过麦克风5210输入声音,由声音识别部件5211进行识别、解释,再向汽车导航中央处理部件5206、显示部件5207和声音输出部件5208发送控制信号,分别进行控制。在图27中用虚线展示了控制信号的流程。
(7-3)卫星广播
图28是展示用于接收本服务而设置在汽车等中的移动电台上的终端的功能框图。
与图2一起进行说明。在图2中展示了非静止卫星的例子,但是这里也可以是静止卫星。从广播电台5007通过卫星5001广播的信号中包含有声音信息、动画图象信息、文字等数据信息。
在终端一侧,通过天线5301及调谐部件件5302接收上述节目,并通过解码部件件5303将这些节目解调为静止图象、动画图像、声音、文字数据等形态。
被解调的静止图象、动画图象被显示在显示部件5304上,文字数据等被叠加到静止图象、动画图象中,显示在显示部件5304上。声音经由声音输出部件5305由扬声器输出。显示部件5304可以是车载电视,声音输出部件可以是汽车音响。
通信协议被内置在控制部件5310中。从卫星发送的信号中包含有卫星的轨道信息,用解码部件5303解调的卫星轨道数据被输入到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311中。另外,本车的位置信息、行进方向信息同时被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312输入到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216中。该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具有与(6-1)所示的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105同样的功能、仪器结构。在卫星轨道信息处理部件5311中,根据本车的位置信息和卫星轨道信息求出这时正在使用的卫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的仰角和方位角,并向控制部件5310输出。在控制部件5310中,把输入的卫星仰角以及方位角的信息、与从位置信息处理部件件5312输出的行进方向的信息和内置在存储部件5309中的本车周围的大厦、人行道、高架桥、隧道等三维信息进行比较,在通信、广播有可能中断的地方、时刻,对调谐部件5302、解码部件5303进行本发明的控制。
关于显示部件、声音输出部件的控制,可以用声音进行控制。即通过麦克风5307输入声音,由声音识别部件5308进行识别、解释,再向显示部件5304和声音输出部件5305发送控制信号,分别进行控制。在图28中用虚线展示了控制信号的流程。
(8)关于电子束间切换的实施例
图29是由中心电台8101、通信卫星8102、移动体8103构成的卫星广播收发系统。卫星8102可以是广播卫星,另外也可以是静止卫星、非静止卫星。在以下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以非静止卫星,特别是长椭圆轨道卫星为前提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在中心电台8101具有发送装置8104,它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与卫星进行通信的天线8105;用于与卫星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8106;存储有关从卫星向地面发射的电子束点的数据的覆盖范围数据库8108;存储使用通信卫星而发送的内容的内容数据库8109;具有选择覆盖范围数据库8108和内容数据库8109的内容并生成向通信卫星发送的数据的功能和读入从接收终端发来的数据、根据它决定向通信卫星发送的数据的功能中的任意一个或双方的控制装置8107。
而在移动体8103中具有接收终端8201,它由以下部分构成:用于进行移动体的测位的测位用天线8203;用于与卫星进行通信的通信用天线8202;根据由测位用天线接收的数据,进行现在位置的测位、移动速度的计算、移动方向的计算的测位装置8205;用于与卫星8102进行数据的收发的通信装置8204;具有根据用通信天线接收的数据和用测位装置接收的数据选择必要的数据并向显示装置发送该必要的数据的功能、根据用通信装置接收的数据和用测位装置接收的数据在必要时向中心电台发送移动体的测位信息的功能以及当使用接收终端的用户有必要从输入装置8207输入并接收的数据时、在必要时把该数据向中心电台发送的功能的控制装置8206。须指出的是,关于天线8202、8203当然可以使用使通信用天线和测位用天线成为一体的天线。这里的测位装置8205可以是使用了被称作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测位卫星的测位装置或使用其它测位卫星的测位装置以及基于移动电话的测位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下面,说明中心电台、接收终端各自的装置。覆盖范围数据库8108如图30所示,当一颗卫星向日本全国发送信息时,从搭载在卫星上的仪器发射电子束,进行8251所示范围的通信。8251所示的一个圆就是覆盖范围。一般,在使用低频率频带的卫星通信中,覆盖全国所必要的电子束数较少,但是伴随着频率升高,一条电子束的照射范围变窄,如图30所示,就需要很多电子束了。用于在中心电台掌握该电子束的照射位置的数据库就是覆盖范围数据库8108。图31展示了覆盖范围数据库的内容。电子束数据是由任意付与的电子束编号8801、为了识别电子束而付与了代表地区名称的电子束名称8802、电子束的中心纬度8803、电子束的中心经度8804、电子束半径8805等各数据构成的表。
下面,利用图3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中心考虑方法的覆盖范围的数据和移动体的关系。在卫星通信中,如图30所示,通过多个圆形的电子束,向日本全国进行了均匀的广播。而当进行使用了非静止卫星的卫星通信时,存在上述的电子束位置不一定与预先设定的位置一致的问题。这是因为非静止卫星常常进行卫星的姿态控制,卫星主体会摆动。因此,在实施姿态控制时,会从原来的电子束照射位置产生数10km左右的电子束照射位置误差。作为电子束照射位置的偏移的例子,如果通过图32考虑当电子束的半径减小时的情形,则在粗线所示的标准电子束图案8308、8306的情况下,在从一个电子束向另一个电子束过渡时,各电子束彼此重叠,所以能顺利地进行电子束间的移交,几乎不会出现以通信中断为代表的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在非静止卫星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为了姿态控制,卫星会摆动,在用细线表示的电子束图案8307、8305的情况下,因为不存在各电子束的重叠部分,所以发生以通信中断为代表的通信质量下降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33所示,将电子束区划分为三种区域。当移动体存在于用须线表示的8405、8403的圆锥中时,定义为通信质量几乎没有问题的蓝信号区,当移动体存在于用细实线表示的8406、8402构成的圆锥和上述的用虚线表示的圆锥中时,定义为有可能发生通信质量下降的黄信号区,当移动体存在于用粗实线表示的8404、8401构成的圆锥和上述用细实线表示的圆锥之间时,定义为通信质量显著下降的红信号区。须指出的是,这些红信号、黄信号、蓝信号区的分类是根据被表示在各卫星的卫星标号数中的姿态控制误差范围进行的。例如,电子束半径为N,某卫星的姿态控制误差为M时,则红信号区的电子束半径为从N到N-M之间,黄信号区的电子束半径为从N-M到N-2M,蓝信号区为N-2M以下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通过向中心电台发送现在移动体存在于图33说明中定义的哪个区域、或数分钟后存在于哪个区域的预测数据,而当发生通信质量下降时,就向中心电台要求变更通信质量,能维持通信质量。对该通信质量的定义是被嵌入在从中心电台发送的数据中的。下面,使用图34说明从中心电台发送的数据的一个例子。图34的8500是内容数据(原来的数据)。当通过通信装置向卫星发送数据时,对它进行协议变换,例如变换为遵从OSI层的数据格式,再与卫星进行通信。在图34中,当把原来数据用A层、B层进行协议转换时,将各层的标题8501、8502附加在数据的开头,或者当数据长度不够时,则如8503所示,分割原来层的数据,附加与某层协议对应的标题。通过当进行各层的协议转换时,把数据的优先级、质量补偿嵌入必要的层协议的标题中,而在参照它的层进行频带控制或者优先级控制,可以实现与来自接收终端的要求相应的服务。
图35是当优先级控制、质量补偿成为必要时,在所述的协议中嵌入TOS(Type Of Service)的一个例子。因为它是例子,所以当然也能加上其他的服务概念。例如,在图35的例子中,展示了某协议层的标题信息的内容。在本例子中,它由版本信息8601、标题长度信息8602、TOS信息8603、数据全长8604构成,而TOS信息由优先级信息8605、TOS信息8606、信号位8607构成。该信号位是为了TOS信息被扩展时而保留的,所以不一定必要。
8608是TOS信息的一个例子。该例子是定义了延迟最小、吞吐量最大、可靠性最大、费用最小和通常服务的例子。当然,也可以定义此外的服务。另外,对2进制特性的对应可以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须指出的是,图34所示的原数据8500如图36所示,是如8701~8704所示的那样的内容数据和电子束数据交替叠加的数据。这里的内容数据是以图象用数据、音乐用数据、简易图象用数据、文字用数据为代表的广播通信用内容数据。还包括:保存在以磁带为代表的介质中的下载内容和以新闻节目、直播为代表的实时发送内容。
下面,说明接收终端8201。图37是展示接收终端的通信装置、控制装置、测位装置之间的动作的图。首先,在接收终端的电源接通后,控制装置通过处理8901、处理8902,分别从通信装置、测位装置取得从中心电台发来的内容数据、电子束数据、测位信息、移动体的前进方向和它的速度。因为从中心电台发送的电子束数据通常包含卫星通信对象全区的信息,所以在控制装置中,根据通过测位装置接收的数据,过滤出周边区域的电子束数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取出内容数据(处理8903),再把取出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显示装置(处理8904),取出电子束数据(处理8905)。须指出的是,在控制装置的处理中,数据是在图34所示的“原数据”的状态下,被输入到控制装置中的。接着,在处理8906中,计算移动体终端在几分钟后会在哪个位置,是否需要变更TOS。关于该内容,利用图38来说明预测方法和TOS变更方法。
在图38中,9001、9004是红信号区的外侧边界,9002、9005是黄信号区的外侧边界,9003、9006表示蓝信号区的外侧边界,9007表示现在时刻的移动体位置,9008是表示几分钟后移动体存在的范围的圆,9009表示几分钟(N分钟)后移动体存在概率最高的地点。通过将由现在位置和方向求出的方向向量乘以时间,求出地点9009。另外,范围9008是以9009的地点为基准,半径M(m)的范围。这里的M能设定为各种值,但是这里为进行所述的姿态控制时产生的误差程度。当然也能预先提供其他值,特别是当移动体为汽车时,可以根据从道路交通信息取得的通堵塞信息,而动态地决定。
下面,说明图38所示的根据移动体存在位置的预测值决定TOS水平的方法。第一个方法例是单纯计算包含9009的地区的面积,取它的重心的方法。具体而言,把红信号区定义为1,黄信号区定义为2,蓝信号区定义为3,当把9009的圆的面积作为标准1时,求出:
1×∑(红信号区的面积)+2×∑(黄信号区的面积)+3×∑(蓝信号区的面积),当该值在1~2时,通信质量下降的可能性高,所以选择可靠性最大的TOS,在2~3之间时,选择吞吐量最大的TOS。
第二方法例是把电子束的信号水平看作是具有模拟值成员函数的模糊集合,利用图39所示的模糊推论决定TOS水平的方法。如果把电子束强度的标准化值作为纵轴(成员函数),距离为横轴,则各电子束的电波强度如9101、9102所示。须指出的是,9101相当于从图38的9001到9003的信号水平,9102相当于从图38的9004到9006的信号水平。另外,9103相当于图38的9009的移动体预测半径圆。推导方法使用普通的模糊推论(文献:菅野道夫著,模糊控制,日刊工业报社,1988年),把9101、9102看作规则,取与移动体预测位置的拟合优度,用Max-Min推论方法推导9104所示的成员函数。然后,计算9104的成员函数的重心,当计算结果是位于红信号区内时,因为通信质量下降的可能性高,所以选择可靠性最大的TOS,当计算结果是位于黄信号区内时,选择吞吐量最大的TOS。当计算结果是位于蓝信号区内时,选择通常的TOS。须指出的是,在这里的例子中,成员函数被作为固定值提供,但是特别是在通信状况使用了高频带电波的情况下,因为降雨时的输出衰减增大,所以可以按照气象状况、天气状态、或者电离层的离子密度,修正成员函数。第二方法例与第一方法例相比,能对应更复杂的电波状况。
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在图37的8906~8907计算是否需要变更TOS,当需要TOS的变更时,通过处理8908把TOS变更命令设定到发送数据中,然后,在8909中,通过通信装置执行向中心电台的数据发送。图40展示了这时的发送数据的格式。图40中的向中心电台发送的数据由移动体终端的ID编号9201、移动体现在位置的纬度经度9202、9203、要求的TOS值9204、保留区9205构成。这里的ID编号是指例如分配给移动体终端的IP地址、或付与移动体终端的Media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下面,说明接收终端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是具有选择从卫星发送的多个节目的功能和进行初始设定的装置。图41是接收装置的节目选择界面的一个例子。如果节目是以音乐节目为前提的例子,则9301~9304表示音乐的种类,9305表示该具体的音乐节目的内容,9306~9307表示选择节目用的操作按钮,9310表示决定按钮。须指出的是,在本例子中,是以标签形式表现选择种类的,而按钮形式也没有问题。
图42展示了输出装置的显示例。9401是输出画面,9402是接收内容(图象)显示画面,9403、9404是数据广播显示画面,9405是接收质量显示画面。另外,9406~9408表示操作按钮。通过操作显示按钮,能分别切换从9402到9405的显示画面。图43展示了接收质量显示画面的例子。在本例子中,显示终端的存在位置、接收水平、中心电台发送信息时的品质信息。通过操作全部功能操作按钮中的任意一个,能选择这些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卫星的通信中,存在象广播和数据流类的数据那样的,有必要保证一定单位时间吞吐量的数据和交通信息、各种测距信息等时限要求缓和、有时欠缺了也可以的数据。在相关于本发明的卫星切换方式的部分中,通过在卫星切换期间,对时限要求缓和的数据进行时序安排,保证了时间要求严格的数据的传输率。
关于电子束稳定性,本发明中,在搭载在移动体上的终端通过所述电子束照射范围时,预测几分钟后的终端位置,根据该预测结果,预测终端所在的区域的电波状况,再根据本预测结果,从终端向中心电台发送改善通信质量的要求。中心电台通过进行与该要求的通信质量对应的通信,防止由于非静止卫星的姿态控制引起的电子束边界重叠区域的通信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卫星切换发生频率低的准天顶卫星那样的卫星系统中,非切换时的通信效率不会下降,能顺利地进行卫星切换时的处理。顺利的卫星切换适合于以较少的卫星数量处理多个连接的准天顶卫星系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卫星通信系统,预想到移动终端在进入卫星的电子束照射边界时,通信质量会下降,而通过根据下降的程度,向中心电台发出提高或维持通信质量的要求,并用与该要求相应的通信质量向接收终端发送数据,能在接收终端一侧确保稳定的通信质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能提高通信或广播的效率或质量。

Claims (60)

1.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的信号,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预先接收用于从实质上不能接收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以后到实质上能接收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质上无法接收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电波后,根据所述预先接收的信号,进行声音表示或图象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人造卫星接收的信息中,包含对时间连续性要求相对高的信息和要求低的信息。
4.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在能够接收所述人造卫星中给定卫星的信号的状态下,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根据该接收信号,进行用于从对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接收向对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切换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期间,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的处理是预约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路的预约中,包含预约所述代替的卫星使用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的接收和所述代替人造卫星的信号的接收在时间上是互斥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约被拒绝了时,从代替装置取得相应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和来自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是否为相同频率,根据所述判断进行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频率都相同时,继续使用所述频率进行接收。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切换的处理是对经由所述给定人造卫星使用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要求。
13.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成为可能后,接收来自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以补充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信息中欠缺的信息。
14.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成为可能后,向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发送表示切换了接收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了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后,再向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发送表示切换了接收的信号。
16.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能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当无法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时,要求经由所述给定人造卫星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要求是频率的分配。
18.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从所述人造卫星接收与服务区域的地理条件相应的频率的信号,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应该接收的频率,根据所述检测,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19.一种接收方法,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现状或者推测将来的状况,根据所述推测或判断,为了使所述接收状态提高,而发出要求变更来自所述人造卫星的电波信号的要求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判断是在该接收的位置,根据预测而进行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判断是根据电子束区域信息进行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束区域信息由中心电台提供。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束区域信息是有关纬度、经度和电子束扩展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判断是推定电波质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取得的电子束区域进行过滤,来取得所述电波质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模糊推导移动位置和电子束扩展,由此推定信号的质量。
27.一种接收方法,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
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根据所述推测,选择吞吐量和接收状况提高的一方,发出要求的要求信号。
28.一种接收方法,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
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根据所述推测,发出有关接收延迟、吞吐量、可靠性或费用的要求。
29.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接收包含有该给定卫星的信息和该代替人造卫星的信息的信号,进行用于根据该接收的信息,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向所述代替人造卫星切换接收的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接收信号取得到给定情况的时间或相当于该期间的时间,根据该接收,进行前期切换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定情况是到卫星切换为止的剩余的时间或帧数。
32.一种接收方法,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根据所述接收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其特征在于:计算来自所述服务区域中的所述人造卫星的接收状态,根据所述计算,显示有关所述接收状态的信息。
33.一种信息系统,切换提供服务的卫星而利用所使用的非静止卫星,其特征在于:将收发的数据分为时间上要求严格的数据和时间上要求缓慢的数据,把两者在时间系列上分离、收发,使时间上要求缓慢的数据的收发时间与卫星切换时间一致。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时间上要求严格的数据的收发不产生影响地切换使用的卫星。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进行卫星的切换,使非切换时的吞吐量不下降。
36.一种信息系统,切换提供服务的卫星而利用所使用的非静止卫星,其特征在于:在卫星切换前的给定时期,与切换前卫星互斥地在短时间内暂时试射切换后卫星的电子束,根据从试射取得的切换后卫星的线路状况,在切换前的阶段进行切换后的线路预约等必要处理。
37.一种信息系统,切换提供供服务的卫星而利用所使用的非静止卫星,其特征在于:在卫星切换后的给定时期,与切换后卫星互斥地使用切换前卫星,使在卫星切换后不能使用的线路的各种操作成为可能。
38.一种通信系统,使用通过多个电子束覆盖卫星通信实施区域的卫星,从中心电台发送数据,在接收终端接收该内容,其特征在于:在终端一侧根据测位信息预测终端的位置,在必要时,从终端向中心电台发送用于维持电波质量的要求,中心电台以与该要求相应的通信质量与终端进行通信。
39.一种卫星通信系统,使用通过多个电子束覆盖卫星通信实施区域的卫星,从中心电台发送数据,在接收终端接收该内容,其特征在于:在终端一侧根据测位信息预测终端的位置,从由中心电台发送的电子束区域信息,过滤出根据测位信息取得的终端周围区域的电子束区域后,从该数据推定该区域的电波质量,在必要时,从终端向中心电台发送用于维持电波质量的要求,中心电台以与该要求相应的通信质量对终端进行通信。
40.一种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的信号的部件;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预先接收用于从实质上不能接收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以后到实质上能接收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信息的部件。
41.一种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能够接收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的信号的状态下,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的部件;根据该接收信号,进行用于从对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接收向对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切换的处理的部件。
42.一种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对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成为可能后,接收来自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补充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信息中欠缺的信息的部件。
43.一种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对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成为可能后,向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发送表示切换了接收的信号的部件。
44.一种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接收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然后变为实质上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接收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无法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时,要求经由所述给定人造卫星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
45.一种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从所述人造卫星接收与服务区域的地理条件相应的频率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应该接收的频率,根据所述检测,接收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
46.一种接收装置,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现状或者推测将来的状况的部件;根据所述推测或判断,为了使所述接收状态提高,而发出要求变更来自所述人造卫星的电波信号的要求信号的部件。
47.一种接收装置,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部件;根据所述推测,选择吞吐量和接收状况提高的一方,发出要求的要求信号的部件。
48.一种接收装置,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部件;根据所述推测,发出有关接收延迟、吞吐量、可靠性或费用的要求的部件。
49.一种接收装置,从为了覆盖不同的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照射的电波信号中接收至少照射到一个区域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接收包含有该给定卫星的信息和该代替人造卫星的信息的信号的部件;进行用于根据该接收的信息,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向所述代替人造卫星切换接收的处理的部件。
50.一种接收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轮流交替进行服务的人造卫星的信号的部件,根据所述接收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来自所述服务区域中的所述人造卫星的接收状态,根据所述计算,显示有关所述接收状态的信息的部件。
51.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发送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来自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的信号,预先发送用于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的信号实质上不能服务以后到能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信号实质上能服务的信息。
52.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发送信号,其特征在于:在给定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的信号可以服务的状态下,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发送信号,发送用于从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切换为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
53.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然后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实质上提供信号接收服务,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服务成为可能后,发送信号以补充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接收信息中欠缺的信息。
54.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提供信号服务,然后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实质上提供信号接收服务,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提供发送服务后,对所述给定人造卫星实质上进行接收切换。
55.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然后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实质上提供信号服务,其特征在于:
当不能从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时,经由所述给定人造卫星提供来自所述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号服务。
56.一种发送方法,从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提供信号服务,发送与服务区域的地理条件相应的频率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有关所述应该接收的频率的信息。
57.一种发送方法,为了覆盖不同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向对应的区域照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用于判断所述电波信号的接收现状或推测将来的状况的信号,如果有改善接收状态的要求,就变更电波信号。
58.一种发送方法,为了覆盖不同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向对应的区域照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用于推测将来的接收状况的信号,如果要求了吞吐量和提高接收状况的一方,则按照该要求变更发送状态。
59.一种发送方法,为了覆盖不同服务区域而从人造卫星至少向其中一个区域照射电波信号,其特征在于:发送用于推测将来的电波信号的接收状况的信息,如果接收到有关接收延迟、吞吐量、可靠性或费用的要求,则按照该要求变更发送状态。
60.一种发送方法,由在非静止卫星轨道中移动,在给定服务区域中交替的人造卫星提供服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人造卫星中的给定卫星发送包含该给定卫星的信息和该代替的人造卫星的信息的信号,如果在所述代替的卫星受到用于切换接收的处理,就进行切换处理。
CN03123291A 2002-04-26 2003-04-25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Pending CN14531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25194A JP2003318794A (ja) 2002-04-26 2002-04-26 人工衛星からの信号の受信方法,人工衛星からの信号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人工衛星と情報を授受する情報システム
JP125194/2002 2002-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3186A true CN1453186A (zh) 2003-11-05

Family

ID=2926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23291A Pending CN1453186A (zh) 2002-04-26 2003-04-25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318794A (zh)
KR (1) KR20030084782A (zh)
CN (1) CN145318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397B (zh) * 2006-06-23 2011-07-20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
CN107657810A (zh) * 2016-07-26 2018-02-02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高架桥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377075A (zh) * 2018-11-07 2019-02-22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瞻预测的任务调度方法
CN111232247A (zh) * 2020-01-17 2020-06-05 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的微纳卫星测控系统
CN112424069A (zh) * 2018-07-27 2021-02-26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紧急轨道脱离装置和紧急轨道脱离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2112B1 (ko) * 2006-12-04 2009-08-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위성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국 이동성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JP4990187B2 (ja) * 2008-02-28 2012-08-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装置
EP3567748B1 (en) * 2017-02-06 2021-03-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cheduler device and scheduling method
CN111865394A (zh) 2019-04-30 2020-10-30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3397B (zh) * 2006-06-23 2011-07-20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基于星上网的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
CN107657810A (zh) * 2016-07-26 2018-02-02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高架桥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657810B (zh) * 2016-07-26 2020-05-08 高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高架桥动作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424069A (zh) * 2018-07-27 2021-02-26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紧急轨道脱离装置和紧急轨道脱离方法
CN109377075A (zh) * 2018-11-07 2019-02-22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瞻预测的任务调度方法
CN111232247A (zh) * 2020-01-17 2020-06-05 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的微纳卫星测控系统
CN111232247B (zh) * 2020-01-17 2023-02-07 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的微纳卫星测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318794A (ja) 2003-11-07
KR20030084782A (ko) 200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09678B1 (en) Cooperative vehicle-to-an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from terminal device to vehicle-mounted device with support from base station or road side unit (rsu)
EP1947894B1 (en) Notifying the user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of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of an external wireless network
CN100444212C (zh) 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RU2192095C2 (ru) Система двусторонней/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ой мобильной и портативной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вязи
CN1130855C (zh) 无线数据包分布式通信系统
CN1265171C (zh) 携带式通信终端及使用它的导航系统
KR100214087B1 (ko) 정보제공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45118A (zh) 空中交通监视与通信系统
CN1167283C (zh) 转移呼叫的分组模式电信方法和系统
FR2763462A1 (fr)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multimode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multimode
CN103188598A (zh) 智能群呼抢答约车方法、系统及出租车约车平台
JP2004140721A (ja) 人工衛星を利用した信号の受信方法、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人工衛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受信端末ならびに人工衛星を制御する装置
US8274925B2 (en) Retaining traffic channel assignments for satellite terminals to provide lower latency communication services
JP2001268026A (ja) 情報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282154A (zh) 低地球轨道分布网关通信系统
CN1306251C (zh) 导航仪
CN106341772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658535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86647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453186A (zh) 人造卫星信号的接收方法、接收装置、发送方法以及信息系统
CN112703786A (zh) 用于同步参考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US6192240B1 (en) Advanced subscriber outage notification methods
CN100539490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语音和数据同传
EP1300817B1 (en) Navigation data providing system, server and navigation terminal
WO2022027344A1 (zh)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