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1349A -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1349A
CN1441349A CN03105257.6A CN03105257A CN1441349A CN 1441349 A CN1441349 A CN 1441349A CN 03105257 A CN03105257 A CN 03105257A CN 1441349 A CN1441349 A CN 1441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module
manager
data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5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峰·常
克雷格·I·巴拉克
林萧·王
Original Assignee
Mitel Semiconductor V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el Semiconductor VN Inc filed Critical Mitel Semiconductor V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1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1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38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execution order of a plurality of tasks, e.g. taking priority or time dependency constraints into consid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任务的芯片级硬件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用于根据任务信息管理一个任务的任务管理器,和一个用于根据该任务信息执行任务的可操作地连接导该任务管理器的任务模块。

Description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芯片的结构,它包括用于处理信息的基于任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的业务和技术引入的巨大潜力,基本电话,电信,因特网,和专用网将越来越集中起来。对于芯片生产厂家,有关集中的发展重点的首要本质就是未来产品需要能够交换信息,不仅仅是从一个接口到另一个接口,而是从任一个接口到其他任一个接口,从任一种信息格式转换到另一种格式,以及如介绍的那样能够提供新的业务和技术。这种集中的通信模型将要求芯片生产厂家适应不是如传统设备中的一种或两种传输,而是在很多方向上,以多种格式,并带有要求的许多业务的传输。
众所周知,再利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大大减少了组织和进入市场的时间的总工作,在常规的硬件设计中,每个功能块完成它自己的操作,然后在数据路径上把结果传送到下一个块。在这种“守旧派”的设计方法中,只要基本数据流保持一样,新的功能就能够不时地被加到已有的块中而不需打乱周围的块。这就是传统知识产权再利用的基础。
然而,在这种新的发展的复杂的集中环境中,不再使用传统的知识产权再利用,因为新的传输方向,格式或业务装置的增加破坏了芯片中大部分的已有块。实际上,集中的整个重点就是每一个块都和其他的每一个相互连接。但是这对于不破环知识产权来说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所需要的就是一种芯片设计的下一代概念。这个概念必须考虑到增加对基本平台有尽可能小的变化的完全新的数据流。这个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硬件设计的新颖的方法学,虽然它是随着在集中结构中最大化知识产权再利用的目的而产生的,然而它可以应用于任一种芯片设计。
发明内容
在这里被公开并阐明的本发明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包括一种基于任务的芯片级的硬件结构。这种结构包括一个用于根据信息管理任务的任务管理器,和一个可操作地连接到任务管理的用于根据任务信息执行任务的任务模块。
当存在多个通过各自接口可操作地与任务管理器通信的任务模块时,任务管理器接收输入数据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模块可选地为以唯一的任务消息为形式的输入数据信息寻径来管理输入数据的处理从而产生输出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其中:
图1说明已公开的面向任务的硬件结构的整体框图;
图2说明在星形拓扑中基于任务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它应用于一个集中装置,该装置提供在TDM,IP和ATM域间的高密度三向电桥;
图3说明在任务块和任务管理器之间提供连接的一种可能接口;
图4a说明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一般任务消息结构;
图4b说明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128比特任务消息的示例消息结构;
图5说明一般任务块的结构;和
图6说明在树形拓扑中实现的这种公开的基于任务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这种公开的新颖方法是随着在集中结构中最大化知识产权再利用的目的而产生的用于芯片设计的一个下一代概念,但是它可以被应用于任一种芯片设计。这种结构基于一种在计算机科学的软件环境中广泛使用的面向任务的方法,其中每个功能块(也被标为“任务块”)被认为是一个业务提供者或“子程序”。当芯片中数据分组正被处理时,管理数据分组处理的主程序(或任务管理器)传送控制信息(如,“调用”)给一个相应任务块的一个专门业务,并接收从任务块返回的控制信息和处理过的数据,然后向前将处理过的数据送给下一个任务块。处理继续进行直到到达处理中的出口点。
现在参考图1,它是说明公开的面向任务的硬件结构的一般框图。主程序100接收用于处理的分组数据102来最终提供输出数据104。和主程序100相关联的许多“子程序”块(下文标为“任务”块)块0...N每一个代表一个可执行语句的对象,它们可被主程序100调用以便于任务的完成。例如,当输入分组数据102被接收到主程序块100中时,一个第一任务块106依照提供软件调用的常规方式被调用,如第一控制可变路径108指出的那样,根据将要被主程序100执行的预定总任务,对与输入分组数据102相关联的分组信息完成专门的子任务。第一任务块106,和每一个任务块一样,被设计来对接收进入它的用于处理的数据执行一个唯一预定义功能。所有或部分输入数据102被送到第一任务块106中,并执行有关操作以得到第一任务输出数据。注意,在主程序100和任务块之间的实线说明了它们之间的控制和数据信号的实际信号流。这样双箭头线表示在主程序100和第一任务块106之间的控制和数据信号双向信号流。每个任务块与主程序100通过一个单独的(如,“指出的”)端口进行通信。也就是,任两个任务块都不通过相同的通信路径与主程序100通信。此外,任两个任务块彼此都不通信。注意,任务块间的虚线方向箭头代表流过不同任务块的相同的点到点数据。注意,这里被描述的数据作为正被从一个块“传送”到另一个块的数据,实际上可以被存储在共享存储器中,这样有关数据分组的位置,大小,控制信息和数据分组所属的信息流被传送,而不是数据本身被传送。
一旦第一任务块106根据它被指定的功能对接收的输入数据102(或其中的一些部分)进行操作,第一任务输出数据就经第一控制可变路径108被返回给主程序100用于一个或更多后续任务处理。这样主程序100在一个第二控制可变路径112上传送第一任务输出数据给一个第二任务块110。注意,被任务块处理的数据不是直接从一个任务块送到另一个任务块。因而在数据流动中,任一个单独的任务块都不“知道”在它之前或之后的其他任何任务块,而是简单地与主程序100通信。此外,任一个任务块都没有对它所属于的拓扑(如,逻辑信息)的认识。
第二任务块110对第一任务输出数据进行操作以产生第二任务输出数据,然后该数据径第二控制可变路径112被送回主程序110。通过主程序经一个第三控制可变路径116传送第二任务输出数据给一个第三任务块114,输出处理被继续,第三任务块114处理第二任务输出数据来产生用于送回到主程序110的第三任务输出数据。主程序110和一个最后任务块118之间的处理继续,这个最后任务块118处理从主程序100接收的数据产生最后块输出数据,并把最后块输出数据送回到主程序100中。最后块数据然后被用于产生输出数据104。这样,主程序100通过在不同任务块之间交换任务管理执行交换功能。
虽然概念上,数据以一种顺序的方式从一个任务送到另一个任务,如从块0到块N的虚线流表示的那样,要认识到为了精确地描述这种新颖的面向任务的结构的选择本质,当数据被,如,第二任务块110,处理并被从其中送出时,主程序块100的总任务管理可以包括在第三任务块114周围选择路由(或旁路),并从第二任务块110直接把第二任务输出数据送到最后任务块118中,如虚线旁路箭头102表示的那样,虽然它的功能并不要求。
面向任务的结构有两个重要的贡献:智能的功能分离,和灵活的数据流。首先,由装置执行的整组功能被分成小的,定义明确的被称为任务的组。每个任务代表一个芯片功能的逻辑子部分。任务的相互关联在任何可能的地方被降低了。一个任务可以从一个基于任务的装置中被分离并粘到另一个装置上而不影响其他任务。如果现有任务打算改进,这种改进不应该在任务定义的功能范例之外扩展太多,否则应该定义一个新的任务代替。这样的改进应该仅影响任务的内部处理,而不影响到其他模块的接口。
其次,一旦这组功能被智能地分为任务,基于任务的结构必须立即定义这些任务如何能相互协调从而为给定的芯片定义一个灵活的数据流,也就是,一个灵活的可执行顺序。换句话说,假定芯片有一组S任务目标,每一个包括一个特定的程序或程序集合,然后任何进来的分组在分类后,可以有对它以任意顺序执行的在组S中的任一个程序。这包括事件序列,它在芯片开始被开发时并不是被想象出来的。该结构相应地应用到控制计划(如一个执行分组时序安排的任务块)和数据计划(如,执行声音处理的任务块)。
由于芯片设计和任务的增加现在日益变得节省成本,对于给定的平台也应表现出灵活性。在任务模块的知识产权库中给定一个包括组S的任务对象的平台,当利用该公开的结构和常规的方法时,开发一个使用该组S的任务的芯片变得更容易,因为任务块并不彼此连接,而是和任务管理器连接。这样通过增加一个新的任务对象来执行新的功能而不影响其他任务对象的可操作性,要求被结合的一个新功能能够简单地完成。此外,结合该新功能的新芯片能够容易地开发和制造。由于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中只有很小或没有改变,新特点就能够被增加或者和老特点结合到新芯片中,因而适应了平台的灵活性。这样一个基于任务的装置就能够以任意的顺序执行和/或传输数据进出任一个任务块,而且如果需要新的功能或特点需要跟上技术的当前趋势,应该能够用最小的工程计划来增加这些功能/特点。
现在参考图2,这是说明在星形拓扑中基于任务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它应用于一个集中装置,它提供在TDM(时分复用),IP(网际协议)和ATM(异步传输模式)域间的高密度三向电桥。每个任务块在面向对象的结构中有不同的任务。注意八个任务块(被标为任务0-7),其中第一个任务块202(也被标为任务0)提供TDM输入功能,第二任务块204(也就是被标为任务1)提供TDM输出功能,第三任务块206(也被标为任务2)提供声音处理功能,第四任务块208(也被标为任务3)为在数据分组中IP上流动的实时多媒体提供RTP(实时传输协议)功能,第五任务块(也被标为任务4)经以太网媒质为传输准备数据提供以太网输出功能,第六任务块212(也被标为任务5)通过从以太网媒质接收数据分组提供以太网输入功能,第七任务块214(也被标为任务6)提供AAL2(ATM适配层2)声音业务(如,压缩的音频和视频),和第八任务块(也被标为任务7)通过处理经ATM通信的数据分组提供ATM功能。
注意图2中的框图不局限于说明的任务模块,还可以包括仅由设计者根据想要的功能限定的很多不同的模块。例如,任务块210和212可以被其他的物理/数据连接协议代替如Token Ring,Gigabie Ethernet,GMII,MII,等等。
在描述中的任务块218和每一个任务块双向通信从而在需要基础上协调到那里的调用。在这个特殊的实施例中,设计的结构为星形拓扑,其中任务管理器218作为集线器,任务模块处于端节点。任务管理器218的主要功能是发送以任务消息为形式的任务信息给任务块。一个任务模块到下一个的任务消息是不相同的,因为传送给第一任务模块的数据在任务处理期间将被作一定程度的改变,然后从那里以包括处理过的数据的另一个任务消息的形式被传送回任务管理器218。把数据向前送到另一个任务模块处理前任务管理器218可以进一步改变任务消息。每个任务块都只通过一个唯一指定的专用端口和任务管理器218而不是和其他任务块连接。从一个高层次的观点来看,进出任务管理器218的任务消息看起来更象分组,有一个包括在从一个任务块到另一个任务的发送中有用的信息的“头”部分,一个包含任务处理所需要的信息的“有效负载”部分。任务管理器218以一种无块模式操作,也就是,任务管理器218可以无拥挤地支持进出任务模块的满业务负载调用。
每个任务块对一个数据分组完成一组专门的功能。例如,TDM任务模块2 02从信道数据集合有效负载数据单元,而为了检测静止或改变编码,声音处理任务模块206可以检查分组有效负载。
仅在从任务管理器218接收到任务消息后任务块才执行相关功能。任务消息代表用于分组处理的要求,典型地包括发生在一个特殊任务模块中的任务处理所要求的信息。例如,作为任务消息的部分,声音处理模块206必须得到指向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的有效负载数据的指针。
任务块完成要求的功能后,返回控制信息给任务管理器218。
一个辅助块提供辅助功能给任务块。例如,当任务块从一个外围存储器读数据或往其中写数据时,任务块需要和存储管理器辅助块220(也被标为辅助块1)连接。此外,任务块可能频繁地需要要求或释放进出缓存管理器任务块222(也被标为辅助块0)的缓存句柄。辅助块(220和222)担当任务块的子程序,因此不需要直接和任务管理器218连接。当辅助块已经完成它的工作,就返回控制信息流给正在调用的任务块。和辅助块相关的辅助功能和通过装置的实际分组数据流没有关系。例如,模块212中以太网的缓存要求可以被周期地执行,而不需要到进入装置的分组的任何连接。“分组所有权”特性在任务块和辅助块兼有很重要的区别。只有任务块可以“拥有”一个分组。
现在参考图3,这里说明一个可能的接口301,它可以在任务块200和任务管理器218间提供连接。为了阻止任务消息的丢失,从接收器传送RDY(就绪)信号以指示接收器(任务管理器218或任务块300)已经准备好接纳任务消息。这样发送者可以在仅当接收器声明RDY信号时发送任务消息。值得称许的是可以实施优先级结构,这样每个任务消息指定一个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中,每个优先级需要一个RDY比特。
在这个特殊的实施例中,任务消息/任务块接口301包括一个数据总线对和相应的信号线。一个第一32位宽的数据总线302传送加在其上的从任务管理器218到任务块300的任务消息,其中该传输响应于任务块300声明RDY信号给任务管理器218,在第一RDY信号线304上发生。类似地,第二32位宽的数据总线306传送加在其上的从任务块300到任务管理器218的任务消息,其中该传输响应于任务管理器218声明RDY信号给任务块300,在第一RDY信号线308上发生。
现在参考图4a,这是说明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一般任务消息结构。任务消息400是一个非常短的消息,由头402和有效负载404组成。任务消息400可以包括消息类型域(未示出),它被用来指示有效负载404的格式。有效负载404的格式非常灵活,可以由芯片设计者定义。一个任务块简单地通过使用不同的消息类型为任务消息有效负载产生多种格式。
如前面表示的,头402仅用于发送目的。随着指向当前任务的指针,头402可以包含和下一个任务的标记一样少的信息,或和任务整个列表一样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头402可以包含一组被指定解决下一个任务的信息数据,如流ID,优先级,或类型域。下一个任务是否已经已知或者需要被任务管理器218解决都依赖于结构中的映射表的分布。
任务有效负载404被用于任务块的分组处理。可能被包含在任务有效负载404的控制域的一些例子包括指向存储器中的分组的指针,流ID,由声音处理任务模块206计算的在有效负载中的能量水平,以及部分校验和计算。
现在参考图4b,这是说明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128比特任务消息的示例任务消息结构。下面的表1概括了任务消息400域信息。
 表1.任务消息域的术语表
  名称                   用途 位数
  TYPE   对于指定的分组指示任务块中的执行顺序   5
  BLOCK   记录任务消息正被从其中送出的任务块   5
  G_NUM   提供被利用的区组号码中的分组长度   5
  PKT_LEN   提供字节中有效负载长度   11
  HEAD   提供存储器中到分组的第一区组的指针   18
  TAIL   提供存储器中到分组的最后区组的指针   18
  MP_ID   分组的流ID,被用于基于流的处理   16
  H_OFF   指示分组中的有效负载的第一个字节的位置   7
  CHKSUM   记录有效负载上计算的部分校验和   16
  ENERGY   指示分组的静止能量水平。高位被用于作为界标来指示有效负载的能量低于静止门限   9
任务头402必须包含任务管理器要求的信息以发送任务给合适的功能任务块300。如前述的,任务管理器218可以简单地要求从头402读下一个任务,或可以要求通过看任务头402中的域和执行映射来解决下一个任务。这里是一种替换,也就是,数据流知识或是处于中心位置,或是分布在所有任务块。
三种处理调度可能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在分组入口的任务头402中嵌入(或存储)任务表;在任务管理器218中使用(或存储)映射表以确定下一个任务;以及在任务模块中分布(或存储)映射表。第一种方案中,当在分组入口的任务头402中嵌入(或存储)任务表时,分组400将要通过装置的路径将根据存储在查找表格中的指示预先确定。这种预定义的任务执行顺序由软件配置并按流存储。根据在指针域中的指向下一个将被执行的任务的指针信息,用于分组400的所有任务消息包含该执行顺序。执行任务后,任务块简单地通过指针域加1更新任务头402。当任务管理器218收到任务消息400时,它使用指针信息来确定信息被往下传送到哪个任务块。
在第二种方案中,映射表被用在任务管理器218中来确定信息被往下传送到哪个任务块。在这个方案中,利用软件来在任务管理器218中配置映射表。利用最后任务和关键任务头信息(如流ID,优先级,或类型),可以从映射表中得到下一个任务。
在第三种方案中,在任务模块中分布(或存储)映射表。应用如前面的类似的概念,我们在任务块中分布映射表。每个任务块保持一个本地表,它可以指示下一个任务块,并明确地把下一个任务标记写入任务头402中。在这种情况中,当执行调用程序时,任务管理器210仅需要检查任务头402中的下一个任务域。
现在参照图5,这是说明一般任务块300(类似于任一个程序任务块或模块)的结构。为了提供灵活性和可再利用性,任务块300被分为两个子层;一个核心部分500和一个消息处理器502。消息处理子层502的主要功能如下:提供一个通用消息接口504给任务管理器218;使用包括在消息处理器502中的消息编码器506产生输出任务消息500;经通用消息接口504从消息处理器502传送编码的任务消息400给任务管理器218;利用包含在消息处理器502中的消息解码器508解码进入任务管理器218的任务消息;基于消息类型提取包含在有效负载404中的控制信息;并控制经一个内部接口510进出任务块300核心部分500的控制信息的传送。
核心层500包括一个或多个有各自逻辑块(516和518)的状态机(512和514)。一个第一状态计算器512经因特网接口510从消息处理器502的消息解码器508接收解码的消息,并利用相应的第一逻辑块516完成任务块300的特殊任务。在处理接收任务消息400期间,辅助业务可以利用辅助接口520接入辅助块(如,220和222)。当然,多于所说的那些辅助业务也可以被接入。当第一状态机512完成它的处理,作业被送到第二状态机514,它的伴随逻辑块18为从核心部分500经因特网接口510到消息处理器502的传送准备得到的任务消息。注意在完成任务中第二状态机514可以经辅助接口520接入辅助业务。
利用该公开的新颖的基于任务的结构可以看到有很多优点。接口简单,在其中每个任务仅有一个接口到任务管理器218。在常规的结构中,每个功能块可以有许多接口到其他块。如图2中所示,声音处理任务模块引擎206仅和任务管理器218通信。然而,声音处理模块206可以成为大量可能数据流的一部分。代替这种声音处理模块引擎206在数据流中需要和所有可能的“下一个模块”接口的常规线性设计,在该公开的基于任务的结构中声音处理模块206仅需要和一个单独的模块连接。
基于任务的结构引入了模块化的概念到芯片操作中。从软件角度看,这些任务模块可以被看作“子程序”或“对象”,而不是主数据流的一部分。如图2中说明的,各种功能任务模块要求不相互依赖。例如,利用声音处理引擎模块206,RTP模块208,和AAL2声音业务路径模块的数据处理,不要求每个模块为了完成任务而依赖于每个其他模块,而仅需要和任务管理器218相连。
面向任务的结构提供了一种适应未来的设计和可量测性。例如,假定基于相同平台的未来结构包括XYZ引擎。此外,假定在不同时间为了不同的理由在由不同的装置支持的不同的数据流中接入XYZ引擎。基于任务管理器的平台要保证,为了适应新的XYZ引擎,除了位于任务管理器中或分布在整个任务块的映射表外,任何部分都不需要改变。
基于任务的结构也提供了调试的简易性。这从上文提到的接口简单和模块化优点可以了解到,因为调试的简易性和任何事情一样都影响进入市场的时间和最终产品的成功。
现在参照图6,这是说明树形拓扑中基于任务的结构的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装置600包括一个直接和一个或多个子任务管理器(604,606,和608)(也被标为TM1,TM2,和TM3,并且基本TM,TM1,TM2,和TM3都类似于任务管理器218)通信的基本的任务管理器602(也被标为“基本TM”)。基本TM602包括许多分别用于和子任务管理器(604,606和608)通信的专用(如,唯一指定)通信端口。例如,基本TM602提供一个第一专用端口,通过它与第一子任务管理器604的通信可以被进行,第一子任务管理器604管理三个相关任务块(610,612,和614,也被分别标为TB1,TB2,和TB3)的任务。这样第一子任务管理器604根据相关任务块(610,612,和614)的任务功能对从基本TM602接收的数据协调数据处理。一旦处理完成,控制信号流被从第一子任务管理器604释放回基本TM602。
类似地,第二子任务管理器606经第二专用端口直接和基本TM602通信,第二子任务管理器606管理两个相关任务块(616和618,也被分别标为TB4和TB5)的任务。这样第二子任务管理器606根据相关任务块(616和618)的任务功能对从基本TM602接收的数据协调数据处理。一旦处理完成,控制信号流被从第二子任务管理器606释放回基本TM602。
类似地,第三子任务管理器608经第三专用端口直接和基本TM602通信,第三子任务管理器608管理两个相关任务块(620和622,也被分别标为TB6和TB7)的任务。这样第三子任务管理器608根据相关任务块(620和622)的任务功能对从基本TM602接收的数据协调数据处理。一旦处理完成,控制信号流被从第三子任务管理器608释放回基本TM602。
由于每个子任务管理器(604,606,和608)构造都类似于资本TM602,每个子任务管理器(604,606,和608)包括许多用于分别和任务模块通信的专用(如,唯一指定)通信端口。因而,在这个特殊的实施例中,例如,第二子任务模块606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独立和相关任务模块(616和618)通信的专用端口。
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值得称许的是装置600的树形拓扑可以包括一个中央通信总线,其上可以布置多个基本任务管理器。此外,一个或更多子任务管理器分别直接和基本任务管理器通信,这种直接通信独立于中央通信总线。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明白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换。

Claims (40)

1.一种基于任务的芯片级硬件结构,包括:
一个用于根据任务信息管理一个任务的任务管理器;和
一个用于根据该任务信息执行任务的可操作的连接到该任务管理器的任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与该任务管理器可操作地通信的任务模块,其中该结构根据星形拓扑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管理器是星形拓扑的一个集线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是该任务模块指定的预定义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模块仅和该任务管理器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模块经一个专用接口可操作地连接到该任务管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模块独立于利用它的拓扑起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管理器通过在多个任务块之间交换任务管理来执行交换功能,多个任务模块的每一个都执行一个预定义的任务。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信息经32位总线在该任务管理器和该任务模块之间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信息仅当接收方允许发送时才被从发送方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送方是任务管理器,接收方是任务模块,而当发送方是任务模块时,接收方是任务管理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对该任务模块提供支持功能的辅助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对该任务模块提供支持功能的辅助模块,该辅助模块仅和该任务模块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信息包括一个有头数据和有效负载数据的任务消息,头数据包括用于为任务消息寻径的发送信息,有效负载数据包括和执行任务有关的分组数据相关的分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嵌入头中的任务列表,在任务管理器中存储映射表,和在任务模块中存储映射表的至少一个,发送信息变得可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执行任务的核心层,核心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机和执行任务的伴随逻辑电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辅助模块的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任务模块进一步包括提供任务管理器和任务模块之间消息接口的消息处理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根据树形拓扑构造的,这样提供多个任务模块与多个任务管理器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任务管理器包括一个第一任务管理器和一个第二任务管理器,它们直接彼此通信以便于任务的完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过各自接口与任务管理器可操作地通信的多个任务模块,任务管理器接收输入数据并且通过一个或更多的多任务模块可选地为以唯一的任务消息为形式的输入数据信息寻径产生输出数据,来管理输入数据到输出数据的处理。
21.一种基于任务的芯片级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一个用于根据任务信息管理一个任务的任务管理器;并
为了根据该任务信息执行任务将一个任务模块可操作连接到该任务管理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在连接步骤中包括多个任务模块,它们可操作地与该任务管理器通信并根据星形拓扑构造。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任务管理器是星形拓扑的一个集线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步骤中该任务是该任务模块指定的预定义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步骤中该任务模块仅和该任务管理器通信。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操作地连接步骤中该任务模块经一个专用接口可操作地连接到该任务管理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步骤中该任务模块独立于利用它的拓扑起作用。
28.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步骤中该任务管理器通过在多个任务块之间交换任务管理执行交换功能,多个任务模块的每一个都执行一个预定义的任务。
29.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步骤中该任务信息经32位总线在该任务管理器和该任务模块之间交换。
30.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步骤中该任务信息仅当接收方允许发送时才被从发送方发送。
31.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发送方是任务管理器,接收方是任务模块,而当发送方是任务模块时,接收方是任务管理器。
3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一个对该任务模块提供支持功能的辅助模块的步骤。
33.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一个对该任务模块提供支持功能的辅助模块的步骤,该辅助模块仅和该任务模块通信。
34.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步骤中该任务信息包括一个有头数据和有效负载数据的任务消息,头数据包括用于为任务消息寻径的发送信息,有效负载数据包括和执行任务有关的分组数据相关的分组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进一步包括嵌入头中的任务列表,在任务管理器中存储映射表,和在任务模块中存储映射表步骤中的至少一个,使发送信息变得可用。
36.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步骤中该任务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执行任务的核心层,核心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机和执行任务的伴随逻辑电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辅助模块的接口。
37.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步骤中该任务模块进一步包括提供任务管理器和任务模块之间的消息接口的消息处理器。
38.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树形拓扑构造多个与多个任务管理器通信的任务模块的步骤。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造步骤中多个任务管理器包括一个第一任务管理器和一个第二任务管理器,它们直接彼此通信以便于任务的完成。
40.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多个通过各自接口与任务管理器可操作地通信的任务模块的步骤,任务管理器接收输入数据并且通过一个或更多的多任务模块可选地为以唯一的任务消息为形式的输入数据信息寻径产生输出数据,来管理输入数据到输出数据的处理。
CN03105257.6A 2002-02-26 2003-02-25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Pending CN14413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83,042 US20030163507A1 (en) 2002-02-26 2002-02-26 Task-based hardware architecture for maxim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use
US10/083,042 2002-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1349A true CN1441349A (zh) 2003-09-10

Family

ID=27753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05257.6A Pending CN1441349A (zh) 2002-02-26 2003-02-25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63507A1 (zh)
EP (1) EP1343083A3 (zh)
CN (1) CN14413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1281C (zh) * 2004-01-05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实现任务管理的方法
CN10972591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流处理的拓扑结构更新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3710B2 (en) 2002-06-25 2010-01-26 Qst Holdings, Llc. Hardware task manager
JP2004102449A (ja) * 2002-09-05 2004-04-02 Hitachi Ltd ジョブネットワークの設定方法、ジョブネットワークの実行方法、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管理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2542A (ja) * 2003-09-18 2005-04-07 Hitachi Ltd ジョブネット構成ファイルの生成装置および生成方法
US7290099B2 (en) * 2004-08-19 2007-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parallelism for clear status track processing during error handling behavior in a storage system
EP2008182B1 (en) 2006-03-27 2010-05-12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Programming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US10360106B2 (en) 2011-12-12 2019-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ottled real-time writes
US9584359B2 (en) 2011-12-12 2017-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computing of interim data
US10176045B2 (en) 2011-12-12 2019-0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net based shared memory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US10666596B2 (en) 2011-12-12 2020-05-26 Pure Storage, Inc. Messaging via a shared memory of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US9674155B2 (en) 2011-12-12 2017-06-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crypting segmented data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US10346218B2 (en) 2011-12-12 2019-07-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rtial task allocation in a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US9304858B2 (en) * 2011-12-12 2016-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alyzing found data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task network
US10348640B2 (en) 2011-12-12 2019-07-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rtial task execution in a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US20130238900A1 (en) 2011-12-12 2013-09-12 Cleversafe, Inc.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secure hierarchical file directory
US10146621B2 (en) 2011-12-12 2018-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haining compute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US9141468B2 (en) 2011-12-12 2015-09-22 Cleversafe, Inc. Managing memory utilization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task network
US10104168B2 (en) 2011-12-12 2018-10-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throughput in a distributed storage network
US20180083930A1 (en) 2011-12-12 2018-03-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ads for dispersed computation jobs
US9870266B2 (en) * 2015-07-30 2018-01-16 Nasdaq, Inc. Background job processing framework
US11853980B2 (en) * 2018-09-14 2023-12-26 Jpmorgan Chase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ransaction processing ecosystems
US11983557B2 (en) * 2020-01-31 2024-05-14 Salesforce, Inc. Orchestration for data pipeline execution pla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3144A (en) * 1980-02-05 1982-06-01 The Bendix Corporation Task communicator for multiple computer system
US5291611A (en) * 1991-04-23 1994-03-0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dular signal processing unit
US6072944A (en) * 1995-09-08 2000-06-06 Iq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rapid ASIC development
US6243735B1 (en) * 1997-09-01 2001-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icrocontrolle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task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DE19827914C1 (de) * 1998-06-23 1999-10-28 Siemens Ag Anwendungsspezifischer integrierter Schaltkreis mit einem RISC-Prozessor zur Bearbeitung definierter Sequenzen von Assembler Befehlen
US6574688B1 (en) * 1999-01-05 2003-06-03 Agere Systems Inc. Port manager controller for connecting various function modules
US6275847B1 (en) * 1999-01-07 2001-08-14 Iq Net Solutions, Inc.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s incorporating processing zones which communicate according to both streaming and event-reaction protocols
US6807181B1 (en) * 1999-05-19 2004-10-19 Sun Microsystems, Inc. Context based control data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1281C (zh) * 2004-01-05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实现任务管理的方法
CN109725916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流处理的拓扑结构更新系统和方法
CN109725916B (zh) * 2017-10-31 2022-04-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流处理的拓扑结构更新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63507A1 (en) 2003-08-28
EP1343083A3 (en) 2005-04-20
EP1343083A2 (en) 2003-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41349A (zh) 用于知识产权再利用最大化的基于任务的硬件体系结构
CN1106610C (zh) 通过上下文转接对多个数字信号流进行多算法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60856B (zh) 一种网络处理器
EP0441787A1 (en) MESSAGE MEDIA FOR TRANSMITTING CELLS DIVIDED INTO SUBCELLS.
CN103020024B (zh) 一种文件格式转换方法
CN1557086A (zh) 群集化节点配置中主节点的选择
CN10489908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67447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plurality of media conferences
US20080148275A1 (en) Efficient Order-Preserving Delivery of Concurrent Messages
CN1925406A (zh) 管理异构高可用性集群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0531129C (zh) 用于在网络处理器中记帐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04484A (zh) 在消息中传送元组
KR20090066010A (ko) 분산 병렬 처리 시스템에서 다중 Map 태스크 중간 결과정렬 및 결합 장치 및 방법
CN1192563C (zh) 服务于多输出队列的调度方法、程序调度装置及数据交换节点
CN101616055A (zh) 一种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节点
CN100499564C (zh) 分组处理引擎
US748967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exchanging real-time data in a collision recognition-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rresponding memory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48015A1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
CN114897532A (zh) 操作日志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13261B (zh) 跨系统数据交换分级分组路由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800966C1 (ru)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система
CN1494692A (zh) 用于处理流水线化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hristiansen et al. NEBULAS: a high performance data-driven event-building architecture based on an asynchronous self-routing packet-switching network
Behnke et al. Development of broadband ISDN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ing SDL’92, ASN. 1 and automatic code generation
Colban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Management Application using RM-ODP and OM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LINKE SEMICONDUC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ALINK SEMICONDUCTOR V.N. INC

Effective date: 200406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0604

Address after: Wiltshire USA

Applicant after: Jialinke Semiconduc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before: Mitel Semiconductor V.N. Inc.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