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8804A -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 Google Patents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8804A
CN1438804A CN03102699A CN03102699A CN1438804A CN 1438804 A CN1438804 A CN 1438804A CN 03102699 A CN03102699 A CN 03102699A CN 03102699 A CN03102699 A CN 03102699A CN 1438804 A CN1438804 A CN 1438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ording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image
active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2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2725C (zh
Inventor
波多野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38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8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27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7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04N9/804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using transform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在为了记录所拍摄的图像信息而用于不同的目的的多个记录媒体中,将可以存储的图像张数通知给用户。首先,判定在图像处理装置内部的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和可以从图像处理装置拆装的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进行关于判定为较少可用容量的该可用容量的显示。

Description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尤其是将记录图像信息的存储部件和可以拆装的记录媒体的图像信息的剩余记录容量通知使用者的控制。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0-27857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内部构成暂时取入多张连续拍摄图像的存储部件而可以连续摄影的数码相机中,将由于存储部件的剩余容量不足导致的连续拍摄禁止·无效向摄影者通知的技术已为公众所知。
但是,尽管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储部件的剩余容量不足而向摄影者发出警告,但在记录媒体,例如CF卡等的剩余可记录张数低于存储部件的剩余可记录张数的情况下,就不能向摄影者警告无法将连续拍摄的图像全部记录在所插入的CF卡等中的警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没有注意到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变少,而使连续拍摄等失败的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图像信息的第1记录媒体;判定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和可以从该图像处理装置拆装的记录上述图像信息的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的判定装置;以及进行关于由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较少可用容量的该可用容量的显示的显示装置。
此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具有记录图像信息的第1记录媒体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上述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定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和可以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拆装的记录上述图像信息的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的判定步骤;以及在显示装置上进行关于由上述判定步骤判定为较少可用容量的该可用容量的显示的显示步骤。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下面的说明将会弄明白。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结构附加相同的参照标号。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构成其一部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并与说明书的记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程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主程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测距·测光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摄影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光学取景器功能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可记录张数显示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图。在图1中,100是图像处理装置。12是用于控制向摄像元件14的曝光量的快门,14是将光学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能够以单镜头反射式照相机的方式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快门12所引导,作为光学像在摄像元件14上成像。16是将摄像元件14输出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A/D变换器。
18是将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供给摄像元件14,A/D变换器16,D/A变换器26的定时发生电路,由存储器控制电路22和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控制。20是图像处理电路,对来自A/D变换器16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电路22的数据进行预定的象素插值处理和颜色变换处理。
另外,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根据需要,使用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根据所得到的计算结果,系统控制电路50能够进行对快门控制单元40,测距单元42进行控制的TTL(throughthe lens通过透镜)方式的AF(自动聚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EF(闪光灯调光)处理。进而,在图像处理电路20中,用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也进行TTL方式的AWB(自动白平衡)处理。
此外,因为在本实施形式中,构成为专用地备有测距单元42和测光单元46,故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测距单元42和测光单元46进行AF处理,AE处理,EF处理的各处理,不进行使用了图像处理电路20的AF处理,AE处理,EF处理的各处理。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测距单元42和测光单元46,进行AF处理,AE处理,EF处理的各处理,进而进行使用了图像处理电路20的AF处理,AE处理,EF处理的各处理。
22是存储器控制电路,对A/D变换器16,定时发生电路18,图像处理电路20,图像显示存储器24,D/A变换器26,存储器30,压缩·展开电路32进行控制。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A/D变换器16的数据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存储器30,或者直接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A/D变换器16的数据写入图像显示存储器24或存储器30。
24是图像显示存储器24,26是D/A变换器,28是由TFT LCD等构成的图像显示单元,通过D/A变换器26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写入在图像显示存储器24中的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如果用图像显示单元28逐次显示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则可以实现电子取景器的功能。另外,图像显示单元28能够根据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任意地变更显示内容。
30是用于存储所拍摄的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的存储器,为了存储预定张数的静止图像或者预定时间的活动图像而备有充足的存储容量。由此,在连续地拍摄多张静止图像的连续摄影或全景摄影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存储器30进行高速且大量的图像写入。另外,也可以将存储器30作为系统控制电路50的工作区来使用。
32是通过适应离散余弦变换(ADCT)等压缩展开图像数据的压缩·展开电路,读入存储在存储器30中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或展开处理,并将已结束处理的数据写入到存储器30。40是根据来自测光单元46的测光信息,一边与控制光圈312的光圈控制单元340协同动作,一边控制快门12的快门控制单元。
42是用于进行AF处理的测距单元,能够通过以单透镜反射式照相机的方式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以及没有图示的测距用副反射镜使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入射到测距单元42,来测定作为光学像被成像的图像的对焦状态。
46是用于进行AE处理的测光单元,能够通过以单透镜反射式照相机的方式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和132以及没有图示的测光用透镜使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入射到测光单元46,来测定作为光学像被成像的图像的曝光状态。另外,测光单元46也具有通过与闪光灯协同动作的EF处理功能。48是闪光灯,也具有AF辅助光的投光功能和闪光灯调光功能。
此外,系统控制电路50也可以根据由图像处理电路20对由摄像元件14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使用对快门控制单元40,光圈控制单元340,测距控制单元342进行控制的视频TTF方式,进行曝光控制和AF控制。进而也可以同时使用由测距单元42测得的测定结果,和由图像处理电路20对由摄像元件14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AF控制。而且,也可以同时使用由测光单元46测得的测定结果,和由图像处理电路20对由摄像元件14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曝光控制。
50是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全体的系统控制电路,52是存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动作用的常量,变量,程序等的存储器,54是依照实系统控制电路50中的程序的运行,使用文字,图像,声音等显示动作状态或消息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扬声器等的通知单元,设置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操作单元附近的容易看到的位置上的单个或多个地方,例如由LCD和LED,发声元件等的组合所构成。另外,通知单元54的一部分功能设置在光学取景器104内。
在通知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LCD等中显示的内容,例如有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显示,自拍显示,压缩率显示,记录象素数显示,记录张数显示,剩余可拍摄张数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圈值显示,曝光校正显示,闪光灯显示,红眼缓和显示,微距摄影显示,蜂鸣器设定显示,时钟用的电池余量显示,电池余量显示,错误显示,利用多位数字的信息显示,记录媒体200和210的拆装状态显示,透镜单元300的拆装状态显示,通信I/F动作显示,日期·时刻显示,表示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状态的显示等。
另外,在通知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光学取景器104内显示的内容,例如具有对焦显示,摄影准备完成显示,手振动警告显示,闪光灯充电显示,闪光灯充电完成显示,快门速度显示,光圈值显示,曝光校正显示,记录媒体写入动作显示等。
进而,在通知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LED等中显示的内容,例如具有对焦显示,摄影准备完成显示,手振动警告显示,闪光灯充电显示,闪光灯充电完成显示,记录媒体写入动作显示,微距摄影设定通知显示,二次电池充电状态显示等。而且,在通知单元54的显示内容中作为在灯等中显示的内容,例如具有自拍通知灯等。此自拍通知灯也可以与AF辅助光通用来使用。56是电可擦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用EEPROM等。
60,62,64,66,68和70是用于输入系统控制电路50的各种动作指示的操作单元,由开关和转盘,触摸面板,利用视线检测的指示器,语音识别装置等的单个或多个的组合所构成。
这里,进行这些操作单元的具体说明。60是模式转盘开关,能够切换并设定自动摄影模式、程序摄影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摄影模式、光圈优先摄影模式、手动摄影模式、焦点深度优先(景深)摄影模式、肖像摄影模式、风景摄影模式、特写摄影模式,体育摄影模式,夜景摄影模式,全景摄影模式等的各种功能摄影模式。
62是快门开关(SW1),通过半压没有图示的快门按钮使之成为ON(接通),指示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EF处理等的动作开始。64是快门开关(SW2),通过全压没有图示的快门按钮使之成为ON(接通),指示通过A/D变换器16、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从摄像元件14读出的信号写入到存储器30的曝光处理,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或存储器控制电路22中的计算的显影处理,从存储器30读出图像数据,在压缩·展开电路32中进行压缩,将图像数据写入记录媒体200或210的记录处理等一连串的处理的动作开始。
66是再现开关,指示从存储器30或记录媒体200或210读出在摄影模式状态中所拍摄的图像,由图像显示单元28显示的再现动作的开始。68是单次拍摄/连续拍摄开关,能够设定在按下快门开关(SW2)64的情况下,进行一个镜头的摄影后处于待机状态的单次拍摄模式,和在按下快门开关(SW2)64期间连续地进行摄影的连续拍摄模式。
70是由各种按钮和触摸面板等构成的操作单元,具有菜单按钮,设置按钮,微距按钮,多画面再现换页按钮,闪光灯设定按钮,单次拍摄/连续拍摄/自拍切换按钮,菜单移动+(正)按钮,菜单移动-(负)按钮,再现图像移动+(正)按钮,再现图像移动-(负)按钮,摄影图像质量选择按钮,曝光校正按钮,日期/时间设定按钮,在实施全景模式等的摄影和再现时设定各种功能的选择和切换的选择/切换按钮,在实施全景模式等的摄影和再现时设定决定和执行各种功能的决定/执行按钮,设定图像显示单元28的ON/OFF的图像显示ON/OFF开关,设定在摄影后立即自动再现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快速浏览功能的快速浏览ON/OFF开关,作为用于选择JPEG压缩的压缩率或用于选择原封不动地使摄像元件14的信号数字化并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RAW模式的开关的压缩模式开关,能够设定再现模式、多画面再现·删除模式、PC连接模式等的各功能模式的再现开关,能够设定如果按下快门开关SW1则开始自动聚焦动作,一旦对焦就继续保持该对焦状态的一次拍摄AF模式和在按下快门开关SW1期间连续进行自动聚焦动作的伺服AF模式的AF模式设定开关等。另外,上述正按钮和负按钮的各功能,通过备有转盘开关,可以更轻快地选择数值和功能。
72是电源开关,能够切换并设定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电源接通/电源断开的各模式。另外,还能够结合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的透镜单元300,外部闪光放电管,记录媒体200,210等的各种附属装置的电源接通/电源断开的设定进行切换设定。
80是电源控制单元,由电池检测电路,DC-DC变换器,切换通电的块的开关电路等构成,进行电池装上的有无,电池种类,电池余量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系统控制电路50的指示,控制DC-DC变换器,在需要的期间将需要的电压供给包含记录媒体的各单元。82是连接器,84是连接器,86是由碱电池和锂电池等的一次电池,NiCd电池和NiMH电池,Li电池等的二次电池,AC转接器等组成的电源单元。
99和94是与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媒体的接口,92和96是与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媒体进行连接的连接器,98是检测是否将记录媒体200或210安装在连接器92和/或96上的记录媒体拆装检测单元。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作为持有连接记录媒体的接口和连接器的2个系统进行了说明。当然,也可以构成为连接记录媒体的接口和连接器备有单个或多个,任何系统数。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组合并备有不同规格的接口和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作为接口和连接器,使用遵循PCMCIA卡和CF(压缩闪速存储器(R))卡等的规格的设备。
进而,在构成为作为接口90和94,连接器92和96,使用遵循PCMCIA卡和CF(压缩闪速存储器(R))卡等的规格的产品的情况下,通过连接LAN卡和调制解调卡,USB卡,LEEE1394卡,P1284卡,SCSI卡,PHS等的通信卡等的各种通信卡,能够在与其他的计算机和打印机等的周围设备之间相互传送图像数据和附属于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
104是光学取景器,能够以单透镜反射式照相机的方式,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和132引导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作为光学像进行成像显示。由此可以不使用利用图像显示单元28的电子取景器功能,只使用光学取景器104进行摄影。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取景器104内的显示例,除了已有的显示内容外,还设置有显示用于存储所拍摄的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的存储器30的剩余可拍摄张数或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媒体200的剩余可拍摄张数的7段显示器,和用括弧(例如[])表示记录媒体200的剩余可拍摄张数的显示器。
回到图1的说明。110是通信电路,具有RS232C和USB,IEEE1394,P1284,SCSI,调制解调器,LAN,无线电通信等的各种通信功能。112是通过通信电路110将图像处理装置100与其他设备连接的连接器或在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的天线。
120是在透镜支架106内,用于将图像处理装置100与透镜单元300连接的接口,122是用于将图像处理装置100与透镜单元300电连接的连接器,124是检测是否将透镜单元300安装在透镜支架106和/或连接器122上的透镜拆装检测单元。连接器122还备有在图像处理装置100和透镜单元300之间相互传送控制信号,状态信号,数据信号等,和供给各种电压的电流的功能。另外,连接器122也可以构成为不仅传达电通信,而且传达光通信,声音通信等。
130,132是反射镜,能够以单透镜反射式照相机的方式将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引导到光学取景器104。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反射镜132是快速返回镜的构成,或者半镜,无论哪个都可以。
200是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媒体。记录媒体200备有由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202,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204,和用于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的连接器206。210是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媒体。记录媒体210备有由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等构成的记录单元212,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接口214,和用于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的连接器216。
300是交换透镜型的透镜单元。306是将透镜单元300与图像处理装置100机械地进行结合的透镜支架。在透镜支架306内,包含将透镜单元300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进行电连接的各种功能。310是摄影透镜,312是光圈。
320是在透镜支架306内,用于将透镜单元300与图像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接口,322是用于将透镜单元300与图像处理装置100电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322还备有在图像处理装置100和透镜单元300之间相互传送控制信号,状态信号,数据信号等,和被供给或供给各种电压的电流的功能。另外,连接器322也可以构成为不仅传达电通信,而且传达光通信,声音通信等。
340是根据来自测光单元46的测光信息,一边与控制快门12的快门控制单元40协同动作,一边控制光圈312的控制单元。342是控制摄影透镜310的聚焦的测距控制单元,344是控制摄影透镜310的变焦(变倍)的变焦距控制单元。
350是控制透镜单元300全体的透镜系统控制电路。透镜系统控制电路350也具有保持存储动作用的常量、变量、程序等的存储器和透镜单元300固有的号码等的识别信息、管理信息、开放光圈值和最小光圈值、焦点距离等的功能信息、现在和过去的各设定值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功能。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图2和图3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摄影动作处理步骤的流程图。由于电池交换等的电源接通,系统控制电路50初始化标志和控制变量等,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单元中进行必要的预定的初始设定(S10)。
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电源开关66的设定位置(步骤S102),如果电源开关66设定在电源OFF(断开),则使各显示单元的显示变更到结束状态,将包含标志和控制变量等必要的参数和设定值,设定模式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在由电源控制单元80进行截断包含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单元的不需要的电源等的预定结束处理以后(步骤S103),返回步骤S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2将电源开关66的设定在电源ON(接通),则系统控制电路50,由电源控制单元80判断由电池等构成的电源86的剩余容量和动作情况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中是否存在问题(步骤S104),如果存在问题则在使用通知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预定的警告显示以后(步骤S105),返回步骤S102。如果在电源86中不存在问题(步骤S104中的是),则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模式转盘60的设定位置(步骤S106)。如果将模式转盘60设定成摄影模式,则进入步骤S108。如果将模式转盘60设定成其他模式,则系统控制电路50执行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应的处理(步骤S107),如果结束了处理,则返回步骤S102。
在将模式转盘60设定成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是否安装了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判断,记录在记录媒体200或210中的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的取得,然后判断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动作状态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特别是对于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再现动作中是否存在问题(步骤S108)。如果存在问题,则在使用通知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预定的警告显示后(步骤S105),返回步骤S102。
进行是否安装了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判断,记录在记录媒体200或210中的图像数据的管理信息的取得,然后判断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动作状态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动作,特别是对于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再现动作中存在问题(步骤S108),结果不存在问题,则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系统控制电路50检查设定单次拍摄摄影/连续拍摄摄影的单次拍摄/连续拍摄开关68的设定状态,如果选择了单次拍摄摄影则将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设定成单次拍摄(步骤S110),如果选择了连续拍摄摄影则将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设定成连续拍摄(步骤S111),如果结束了标志的设定,则进入步骤S121。
将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的状态,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
当结束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的设定后,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通知单元54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种设定状态的显示(步骤S112)。此外,如果图像显示单元28的图像显示是ON,则也使用图像显示单元28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种设定状态的显示。
此后,判断是否按下快门开关(SW1)62(步骤S121)。如果没有按下快门开关(SW1)62,则返回步骤S102。如果按下了快门开关(SW1)62,则系统控制电路50进行测距处理使摄影透镜10的焦点与被拍摄体重合,进行测光处理后进行决定光圈值和遮光时间的测距·测光处理(步骤S122),进入步骤S123。此外,在测光处理中,如果需要也进行闪光灯的设定。此测距·测光处理S122的细节,使用图4在后面进行说明。
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的单次拍摄/连续拍摄状态(步骤S123),如果设定了单次拍摄,则进入步骤S125。
如果设定了连续拍摄,则在关闭快门12的状态下,与本摄影同时积累摄像元件14的暗电流等的噪声成分,进行读出结束了积累的噪声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取入处理(步骤S124),进入步骤S125。
在步骤S125中,系统控制电路50,对在存储器30内用于存储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的区域(以下称为RAW缓冲器)的可用容量中可记录的图像张数,和将用于存储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的区域(以下称为JPEG缓冲器)的可用容量换算成可记录张数,此所换算的可记录的张数,以及可记录在记录媒体200的空区域中的图像张数进行比较,求得最小的可记录的张数。然后,系统控制电路50在图6所示的光学取景器104内的7段显示器上显示出在步骤S125中所求得的最小的可记录的张数,在记录媒体200的空区域的可记录张数为最小张数的情况下,进而追加[]的显示(步骤S126)。此外,步骤S125中的可记录张数的计算处理以及步骤S126中的可记录张数的显示处理的细节,将使用图7在后面说明。
接着,在步骤S127中,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按下快门开关(SW2)64。如果没有按下快门开关SW2,则进入步骤S128,反复进行从步骤S125到步骤S127的处理直到释放快门开关(SW1)62。如果释放了快门开关(SW1)62,则返回步骤S1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7按下快门开关(SW2)64,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摄像元件14读出进行拍摄积累了预定时间的摄影信号,通过A/D变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从A/D变换器直接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执行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写入到存储器30预定区域的摄影处理(步骤S129)。此步骤S129中的摄影处理的细节,使用图5在后面进行说明。
如果结束了步骤S129的摄影处理,则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的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的状态(步骤S130),如果设定为连续拍摄,则进入步骤S132。如果设定为单次拍摄,则在关闭快门12的状态下,与本摄影同时积累摄像元件14的暗电流等的噪声成分,进行读出结束了积累的噪声图像信号的数据信号取入处理(步骤S131),进入步骤S132。
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存储器控制电路22读出写入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进行为了进行显影处理所必要的WB(白平衡)积分计算处理,和OB(光学黑色)积分计算处理,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
进而,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存储器控制电路22以及根据需要使用图像处理电路20,读出写入在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中的拍摄图像数据,使用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的计算结果,进行包含AWB(自动白平衡)处理,γ变换处理,和颜色变换处理的各种显影处理(步骤S132)。进而,在显影处理中,通过使用在数据取入处理中所取入的数据图像数据进行减法处理,还一并进行消除摄像元件14的暗电流噪声等的暗校正计算处理。
进而,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写入在存储器30的预定区域的图像数据,由压缩·展开电路32进行与设定的模式相应的图像压缩处理(步骤S133),在存储器30的图像存储缓冲器区域的空图像部分中进行已摄影且结束一系列的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写入。
伴随一系列的摄影的实施,系统控制电路50读出存储在存储器30的图像存储缓冲器区域中的图像数据,通过接口90或94,连接器92或96,进行向存储卡和压缩闪速存储器(R)卡等的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写入(步骤S134)。
每当在存储器30的图像存储缓冲器区域的空图像部分中,重新进行已摄影且结束一系列的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就对此图像数据实施此记录处理。此外,在进行向记录媒体200或210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期间,为了明示处于写入动作中,在通知单元54中进行例如忽闪忽灭LED等的记录媒体写入动作显示。此后,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按下快门开关(SW1)62(步骤S135)。
如果是释放了快门开关(SW1)62的状态,则返回步骤S102。如果是按下了快门开关(SW1)62的状态,则判断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的单次拍摄/连续拍摄标志的状态(步骤S136),如果设定了单次拍摄,则返回步骤S135,反复进行现在的处理直到释放快门开关(SW1)62。如果设定了连续拍摄(步骤S136),则为了连续进行摄影返回步骤S125,进行下一次摄影。
图7表示图3的步骤S125的可记录张数计算处理和步骤S126的可记录张数显示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系统控制电路50在从存储器30内的RAW缓冲器的可用容量计算在RAW缓冲器区域中的可记录的张数a(步骤S401)以及从JPEG缓冲器的可用容量计算在JPEG缓冲器区域中的可记录的张数b(步骤S402),进行在记录媒体200的空区域中的可记录的张数c的计算(步骤S403)以后,进行在各记录区域中的可记录的张数的比较,求得最小的可记录的张数(步骤S404)。在a为最小的情况下,在图6所示的光学取景器104内的7段显示器上显示a(步骤S405)。在b为最小的情况下,显示b(步骤S406)。在c为最小的情况下,显示[c](步骤S407)。
此外,尽管在光学取景器104内的可记录的张数,由于显示区域的制约,使用一个7段显示器,有关最大值为8,但是在显示区域中具有空余的情形中没有这种限制。
这样利用本实施形式,因为进行在记录部件的剩余容量和记录媒体的剩余容量中成为最小的可记录张数显示,就不会有没有注意到剩余容量变少而发生使连续拍摄摄影等失败的事情,能够实现在使用性,便于使用上优秀的图像处理装置。
图4表示图3的步骤S122中的测距·测光处理的详细流程图。此外,在测距·测光处理中,系统控制电路50与光圈控制单元340或测距控制单元342之间的各种信号的交换是通过接口120,连接器122,连接器322,接口320,透镜控制单元350进行的。
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摄像元件14,测距单元42和测距控制单元342开始AF(自动聚焦)处理(步骤S201)。在此AF处理中,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和没有图示的测光用副反射镜,使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入射到测距单元42。进而,由此判断作为光学像所成像的图像的对焦状态,直到判断为对焦(步骤S203),实施一边使用测距控制单元342驱动透镜310,一边使用测距单元42检测对焦状态的AF控制(步骤S202)。
如果测距(AF)判断为对焦(步骤S203中是),则系统控制电路50从摄影画面内的多个测距点的中,决定所对焦的测距点,并与所决定的测距点数据一起将测距数据和/或设定参数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进入步骤S205。接着系统控制电路50使用测距单元46开始AE(自动曝光)处理(步骤S205)。
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光圈312,透镜支架306和106,反射镜130和132,以及没有图示的测光用透镜,使入射到透镜310的光线入射到测光单元46。由此测定作为光学像所成像的图像的曝光状态,直到判断为曝光是适当的(步骤S207),使用曝光控制单元40进行测光处理(步骤S206)。
如果判断为曝光是适当的(步骤S207),则系统控制电路50将测光数据和/或设定参数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进入步骤S208。此外,与依照在测光处理(步骤S206)中所检测出的曝光结果和由模式转盘60所设定的摄影模式,系统控制电路50决定光圈值(Av值),快门速度(Tv值)。然后,依照与这里所决定的快门速度(Tv值)相应,系统控制电路50决定摄像元件14的电荷积累时间,在相等的电荷积累时间中分别进行摄影处理和数据取入处理。
根据在测光处理(步骤S206)中所得到的测定数据,系统控制电路50判断是否需要闪光灯(步骤S208),如果需要闪光灯,则设置闪光灯标志,直到闪光灯48充电完成(步骤S210),对闪光灯48进行充电(步骤S209)。如果闪光灯48充电完成(步骤S210),则结束测距·测光处理程序(步骤S122)。
图5表示图3的步骤S129中的摄影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此外,在摄影处理中,系统控制电路50与光圈控制单元340或测距控制单元342之间的各种信号的交换是通过接口120,连接器122,连接器322,接口320,透镜控制单元350进行的。
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没有图示的反射镜驱动单元使反射镜130移动到光路外的预定位置(反射镜向上位置)(步骤S301),并且按照存储在系统控制电路50的内部存储器或存储器52中的测光数据,由光圈控制单元340将光圈312驱动到预定的光圈值(步骤S302)。系统控制电路50在进行摄像元件14的的电荷清除动作以后(步骤S303),开始摄像元件14的电荷积累以后(步骤S304),利用快门控制单元40,打开快门12(步骤S305),开始摄像元件14的曝光(步骤S306)。
这里,利用闪光灯标志判断是否需要闪光灯48(步骤S3 07),在需要的情况下使闪光灯发光(步骤S308)。系统控制电路50按照测光数据等待摄像元件14的曝光完成(步骤S309),通过快门控制单元40关闭快门12(步骤S310),结束摄像元件14的曝光。
系统控制电路50,通过光圈控制单元340将光圈312驱动到开放的光圈值(步骤S311),同时通过没有图示反射镜驱动单元使反射镜130移动到光路内的预定位置(反射镜向下位置)(步骤S312)。如果经过所设定的电荷积累时间(步骤S313),则系统控制电路50在结束摄像元件14的电荷积累以后(步骤S314),从摄像元件14读出电荷信号。经由A/D变换器16,图像处理电路20,存储器控制电路22,或者直接经由A/D变换器和存储器控制电路22,将拍摄的图像数据向存储器30预定区域写入(步骤S315)。如果结束了一系列的处理,则结束摄影处理程序(步骤S129)。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尽管在此实施形式的说明中,作为将反射镜130移动到反射镜向上位置,反射镜向下位置进行摄影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便是设反射镜130为半镜的构成,不移动地进行摄影动作也没有问题。
另外,尽管在实施形式的说明中,说明了用单次拍摄/连续拍摄开关68进行单次拍摄/连续拍摄的切换,但是即便构成为依照在模式转盘60中的动作模式选择,进行单次拍摄/连续拍摄切换,也没有问题。
此外,记录媒体200和210不仅可以用PCMCIA卡和压缩闪速存储器(R)等的存储卡,硬盘等构成,也可以由微DAT,光磁盘,CD-R和CD-WR等的光盘,DVD等的相变式光盘等构成,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当然记录媒体200和210也可以是与存储卡和硬盘等成为一体的复合媒体。进而,即便是可以从该复合媒体拆装一部分的构成,当然也没有问题。
尽管在本实施形式的说明中,作为记录媒体200和210与图像处理装置100分离并可以任意地连接进行了说明,但是即便将任何一个或者全部记录媒体固定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当然也没有问题。另外,也可以是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个数的记录媒体200和210的构成。此外,尽管作为在图像处理装置100中安装记录媒体200和210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的记录媒体的任何组合的构成。
[其他实施形式]
无需赘言,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的,就是通过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提供给计算机系统或者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该系统或者装置,使用CPU或者MPU读出并执行保存在存储媒体中的程序代码。
这种情况下,就成了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将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媒体就构成了本发明。
另外,为了提供程序代码,可以使用例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等的存储媒体,或者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等的计算机网络。
另外无需赘言,不仅包含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也包含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前面所说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进而无需赘言,也包含当从存储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到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张卡和/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张单元上所具备的存储器以后,根据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张卡和/或功能扩张单元上所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该处理前面所说的实施形式的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
在本发明适用于上述存储媒体的情况下,与实施形式中说明了的图2~图5以及图7所示的流程图相对应的程序代码就保存在该存储媒体中。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因此,为了公开本发明的范围,附加以下的权利要求项。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图像信息的第1记录媒体;
判定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和可以从该图像处理装置拆装的记录上述图像信息的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的判定装置;以及
进行关于由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较少可用容量的该可用容量的显示的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装置将上述第1记录媒体暂时记录由摄影得到的上述图像信息的记录区域的可用记录容量,以及上述第1记录媒体暂时记录压缩处理后的上述图像信息的记录区域的可用记录容量中的至少一者,作为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来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上述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容量为较少的可用容量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可用容量的显示外,进而进行预定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作为上述可用容量的显示,显示在上述可用容量中可记录的图像的张数。
5.根据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装置,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上述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容量为较少的可用容量的情况下,显示能在上述可用容量中记录的图像的张数,并且在上述图像的张数的显示之处近旁进行预定的显示。
6.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于具有记录图像信息的第1记录媒体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上述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定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和可以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拆装的记录上述图像信息的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的判定步骤;以及
在显示装置上进行关于由上述判定步骤判定为较少可用容量的该可用容量的显示的显示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将上述第1记录媒体暂时记录由摄影得到的上述图像信息的记录区域的可用记录容量,以及上述第1记录媒体暂时记录压缩处理后的上述图像信息的记录区域的可用记录容量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上述第1记录媒体的可用记录容量来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步骤中,当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上述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容量为较少的可用容量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可用容量的显示外,进而进行预定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步骤中,作为上述可用容量的显示,显示在上述可用容量中可记录的图像的张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步骤中,当在上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上述第2记录媒体的可用容量为较少的可用容量的情况下,显示在上述可用容量中的可记录的图像的张数,并且在上述图像的张数的显示之处近旁进行预定的显示。
1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存储了以具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码为特征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执行的程序。
CNB031026990A 2002-02-15 2003-02-14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27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8872/2002 2002-02-15
JP2002038872A JP2003244588A (ja) 2002-02-15 2002-02-15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8804A true CN1438804A (zh) 2003-08-27
CN1212725C CN1212725C (zh) 2005-07-27

Family

ID=27678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26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2725C (zh) 2002-02-15 2003-02-14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18345B2 (zh)
JP (1) JP2003244588A (zh)
CN (1) CN121272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3878B2 (en) 2005-05-04 2010-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evices
CN106534822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647893B (zh) * 2005-12-06 2017-05-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相机、相机机身、相机系统及该数字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10519447A (zh) * 2019-07-30 2019-11-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图片容量检测方法、存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2469B1 (ko) * 2003-12-30 2011-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카메라 및 그 파일관리방법
JP2005278020A (ja) * 2004-03-26 2005-10-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遠隔撮影装置
JP2006270868A (ja) * 2005-03-25 2006-10-05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4659567B2 (ja) * 2005-09-09 2011-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20100066890A1 (en) * 2005-12-06 2010-03-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US8223242B2 (en) * 2005-12-06 2012-07-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which switches the displays of images with respect to a plurality of display portions
US8098295B2 (en) * 2006-03-06 2012-01-17 Given Imaging Ltd. In-vivo imaging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with image stream construction using a raw images
JP2008116823A (ja) * 2006-11-07 2008-05-22 Nikon Corp カメラ
JP5115367B2 (ja) * 2007-07-13 2013-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US8587693B2 (en) * 2010-11-17 2013-11-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storage availability for files to be stored at one or more device quality parameter settin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6107A (en) * 1989-05-09 1991-05-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utilizing image compression and digital storage
JP3103151B2 (ja) * 1990-09-03 2000-10-2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H0575966A (ja) * 1990-12-13 1993-03-26 Nikon Corp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3118917B2 (ja) * 1991-12-06 2000-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06350950A (ja) * 1993-06-08 1994-12-22 Nikon Corp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0278579A (ja) 1999-03-26 2000-10-06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6661454B1 (en) * 1999-06-14 2003-12-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gital camera with memory card fullness icon
US6862106B1 (en) * 1999-06-30 2005-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the same method
JP4436583B2 (ja) * 2001-12-19 2010-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3878B2 (en) 2005-05-04 2010-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evices
CN103647893B (zh) * 2005-12-06 2017-05-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相机、相机机身、相机系统及该数字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3647892B (zh) * 2005-12-06 2017-06-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字相机、相机机身、相机系统及该数字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6534822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534822B (zh) * 2016-11-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519447A (zh) * 2019-07-30 2019-11-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图片容量检测方法、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2725C (zh) 2005-07-27
JP2003244588A (ja) 2003-08-29
US7218345B2 (en) 2007-05-15
US20030222993A1 (en) 200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5676C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232111C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212725C (zh) 图像信息存储用的记录媒体中的可用容量的通知控制
CN100348018C (zh) 图像摄取装置、及图像摄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631195B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38363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231856C (zh) 图像摄取设备以及有关文件存储的操作处理方法
CN1652595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921564A (zh) 图像传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56023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56118A (zh) 图像传感装置和图像传感控制方法
CN1322347C (zh) 图像摄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CN1303813C (zh) 数据记录装置及数据记录方法
CN1743940A (zh) 配备有发光装置的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63285C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43278C (zh) 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7793B (zh) 摄像设备
CN1269364C (zh) 摄影装置、摄影方法
CN1495503A (zh) 摄影装置
CN1652576A (zh) 摄像方法及装置、执行该方法的程序及存储该程序的存储媒体
CN1651960A (zh) 图像摄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93945C (zh) 摄像设备、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497318A (zh) 图像摄影装置、图像摄影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447183A (zh) 照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94106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4